外克氏针取出流程有1个针钩很短扎皮肤,针眼红肿,该怎么办

当前位置: >>
骨牵引术 概述??牵引疗法是通过牵引装置,悬垂之重量 为牵引力,重量为反作用力,达到缓解 肌肉紧张和强烈收缩,整复骨折、脱位, 预防和矫正软组织挛缩,以及对某些疾 病术前组织松解和术后制动的一种治疗 方法。主要用于四肢和脊柱某些疾病的 治疗,或者作为术前准备、术后制动的 手段。 牵引疗法分为皮肤牵引、骨牵引及布托 牵引等 皮牵引 布托牵引枕颌布托牵引骨盆兜悬吊固定 骨牵引?骨牵引,又称直接牵引,系利用钢针或 牵引钳穿过骨质,使牵引力直接通过骨 骼而抵达损伤部位,并起到复位、固定 和休息的作用。 优点??可承受较大的牵引重量,阻力较小,可 以有效地克服肌肉紧张,纠正骨折重叠 或关节脱位所造成的畸形 牵引力可以适当增加,不致引起皮肤发 生水泡、压迫性坏死或循环障碍;配合 夹板固定,保持骨折端不移位的情况下, 可以加强患肢功能锻炼,防止关节僵直、 肌肉萎缩,以促进骨折愈合。 缺点???钢针直接通过皮肤穿入骨质,若处理不 当可引起针眼处感染 进针部位不准确,可损伤关节囊或神经 血管 儿童采用骨牵引容易损作骨骺。 针眼处感染 适应证? ? ? ? ? ? ? ? ?1、成人肌力较强部位的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3、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及髋关节中心性脱位 4、学龄儿童股骨不稳定性骨折 5、颈椎骨折与脱位 6、皮肤牵引无法实施的短小管状骨骨折 7、手术前的准备 8、关节挛缩畸形者 9、其他需要牵引治疗而又不适于皮肤牵引者 骨折 禁忌证???1、牵引处有炎症或开放创伤污染严重者 2、牵引局部骨骼有病或严重骨质疏松者 3、牵引局部需要切开复位者。 骨牵引前的准备?包括骨牵引器械包、牵引弓、牵引架、 局部麻醉用品、皮肤消毒剂、患肢皮肤 准备及2%龙胆紫等。 骨牵引种类????? ?颅骨牵引 尺骨鹰嘴牵引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 股骨下端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 颅骨牵引?适应证:颈椎骨折脱位。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作好皮肤准备。用龙 胆紫在头顶正中划一前后矢状线,再以两侧外 耳孔标志,经头顶划一额状线,两线在头顶相 交为中点,张开颅骨牵引弓两臂,钉齿落于距 中点两侧等距离的额状线上,线即颅骨钻孔部 位。另一方法是由两侧眉弓外缘向上述额状线 画两条平行的矢状线,交点处即为钻孔的位置。? 颅骨牵引???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用尖刀在 两侧钻孔标志点各作一长约1cm小横切口,深达骨膜, 止血,选用带有安全隔板的颅骨钻头,在颅骨表面向 内侧约45°角钻孔,以钻穿颅骨外板为度(成人约 4mm,儿童为3mm)。要求在操作过程中随时检查深 度和方向,切勿穿过颅骨内板伤及脑组织。然后将牵 引弓两钉齿插入骨孔内,拧紧牵引弓螺丝钮,用乙醇 纱布覆盖伤口。 牵引重量一般是第1、2颈椎用4kg,以后每下一椎体增 加1kg。复位后维持牵引重量为3~4kg。 为了防止弓滑脱,于牵引后第1、2天内,每天将牵引 弓的螺丝加紧一扣。 牵引器具 1、工具 2、划线 3、消毒铺巾 4、定位 5.局部麻醉 6.切开 7.另外一侧定位 8.另一侧局麻 9、钻孔 10、置入颅骨牵引器 11、包扎 尺骨鹰嘴牵引????适应证:适用于难以整复或肿胀严重的 肱骨髁上或髁间骨折、粉碎性肱骨下端 骨折、移位严重的肱骨干大斜形骨折或 开放性骨折。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屈肘90°,前臂 中立位,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在尺骨 鹰嘴下2cm,尺骨嵴旁开一横指处进针。 局麻后,将克氏针从内向外刺入直达骨 骼,注意避开尺神经,然后转动手摇钻, 将克氏针垂直钻入并穿出对侧皮肤,使 外露克氏针两侧相等,以乙醇纱布覆盖 针眼处,安装牵引弓进行牵引。 儿童患者也可用大号巾钳钳夹牵引。 牵引重量一般为2~4kg。 尺骨鹰嘴牵引 拇指及其他四指牵引??适应证:多用于拇指掌骨及其他掌骨或近节指 骨的不稳定性骨折。 操作方法:常规皮肤消毒铺巾后,在局麻下, 将1细的克氏针穿过拇指末节指骨,通过塑形 石膏与“U”形铁丝圈,置拇指于功能位牵引。 其他四指牵引的操作方法同拇指牵引,安放后 牵引弓,将“T”形铝制夹板用石膏绷带固定 于前臂掌侧,保持腕、掌指关节功能位,在前 臂石膏管型的掌侧放1铁丝钩,用橡皮圈连接 牵引弓及铁丝钩进行牵引。 指骨牵引 股骨下端牵引???适应证:股骨干骨折、粗隆间骨折、髋 关节脱位、骶髂关节脱位、骨盆骨折向 上移位、髋关节手术前需要松解粘连者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置患肢于牵引 架上,屈膝40°,常规消毒铺巾,局部 麻醉后,在髌骨上缘2M处或内收肌结 节 上2横指处。由内向外进针, 防止进针时 损伤股动脉。穿针的方向与股骨纵轴在 直角。 牵引重量一般为体重1/6-1/8,维持重量 为3-5kg。 股骨髁上牵引 胫骨结节牵引???适应证: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 骨髁上骨折等。 操作方法: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向后2cm, 在此平面向远侧2cm部位即进针点。从外 侧向内侧穿针,以免伤及腓总神经。 牵引重量为7-8kg,维持牵引量3-5kg。 位置:胫骨结节下2cm,再向后2cm,自外侧向内侧进针
胫骨结节牵引 跟骨牵引???适应证:胫骨髁部骨折、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 踝部粉碎性骨折、跟骨骨折向后上移位以及膝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等。 操作方法:维持踝关节于中立位,内踝尖与足 跟后下缘连线之中点为穿针部位。或者内踝顶 点下3cm处,再向后画3cm的垂线,其顶点即 是穿针点。从内侧向外侧穿针。治疗胫腓骨骨 折时,针与踝关节面呈15°,即进针处低,出 针处高,有利于恢复胫骨的生理弧度。 牵引重量为3-5kg。 跟骨牵引 跟骨牵引时进 针点要比出针点低 1cm(相当于15°斜 角),牵引时使足及 踝轻度内翻,以使15°小腿恢复正常的生理弧度。跟骨牵引示意图 跟骨牵引 骨牵引重量? ? ? ? ? ? ?(1)根据肌肉发达程度及年龄。 (2)根据所采用牵引的种类。 (3)根据所需牵引的部位。 (4)根据受伤时间的长短。 (5)根据创伤及病变的类型。 (6)根据牵引对具体伤病的要求。 通常牵引骨折,最初重量多维持24-48小时。 然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增减重量。争取一周内 获得复位,然后用维持重量。 各部位牵引重量牵引部位 骨折部位 最初重量 (kg) 维持重量(kg)颅骨牵引 尺骨鹰嘴尺桡骨远端 股骨下端或胫 骨上端 股骨下端 胫骨上端 跟骨 跟骨颈椎 肱骨骨折尺桡骨骨折 髋中心脱位、 骨盆骨折 股骨颈、粗隆 间、骨干、髁 胫腓骨、踝 跟骨10-15 2-52-5 10-15 (体重的1/7) 10-15 8-10 4-6 4-66-12 2-2.52-2.5 4-5 (体重的1/12) 4-5 4-5 3-4 3-4 牵引的去除时间牵引达到预期结果: (1)骨折初步愈合及骨痂生成,可改用石 膏固定。 (2)肌肉已拉松,可行手术整复内固定。 (3)畸形或挛缩已纠正。 骨牵引以6-8周为宜,如必须牵引可改用 皮肤牵引或另换部位穿针。 常见护理问题? ?? ??1 患者舒适度的改变 与疼痛或牵引引起不适有关 2 患者自理能力下降 患者与骨折及牵引限制活动 有关 3 焦虑 与意外受伤及担心预后有关 4 知识缺乏 与患者缺乏牵引相关知识有 关 5 潜在并发症 压疮,足下垂,坠积性肺炎, 关节僵硬,便秘,骨牵引针眼处感染,深静脉血栓 等 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1 对刚刚完成牵引的患者应进行床头交接班 2 维持有效牵引:每天检查牵引装置及效果, 包扎的松紧度,有无滑脱或松动;应保持牵引 锤悬空,滑车灵活;嘱咐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 改变体位,不能随便增减牵引重量;皮牵引的 重量一般不超过5千克,一般床角抬高15~30厘 米,以对抗牵引力量。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 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 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3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观察患肢肢端有无肿胀, 麻木,皮温降低,色泽改变及运动障碍,如发 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4 局部皮肤护理:注意观察皮牵引患者胶布边 缘皮肤有无水疱或或皮炎。若有水疱,可用注 射器抽吸并给与换药,若水疱面积较大,应立 即去除胶布,暂停牵引或换用其他牵引方法。 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5 预防感染:骨牵引时,穿针处皮肤应保持 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针眼处,每日滴75% 乙醇两次,以防感染。若牵引针有滑动移位, 应消毒后予以调整。 6 避免过度牵引:对骨折或脱位的患者,应 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牵引患者的护理措施:?7、患肢功能锻炼:在骨折早期,应指导患者 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 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 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 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 ? ? ? ? ? ? ?常见并发症 预防及处理 压疮 保持床铺干燥,清洁 在骨 突起部位放置棉圈,如肩 背部,骶尾部,足后跟等 坠积性肺炎 指导患者练习深呼吸, 咳嗽,咳痰 如患者病情允 许,应给与患者半坐卧位 定时拍打背部,平卧者应定 时翻身,雾化吸入,震动排 痰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 ? ? ? ? ? ?便秘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预防及处理 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高纤 维食物,指导患者每日按摩 腹部如已有便秘,可用开塞 露塞肛门或肥皂水灌肠处理。 详细指导患者做肌肉等长收 缩 按摩患者肌肉,以促进血液 循环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并发症? ? ? ? ? ? ? ?预防及处理 牵引针眼感染 保持牵引针眼干燥,清洁 针眼处如有结痂,且无去除 痂壳,使其形成天然保护层深静脉血栓 指导患者多活动,以促进 血液循环血栓已形成时,患 肢应抬高制动,禁止按摩热 敷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 ? ? ? ? ?常见并发症 足下垂预防及处理 患者行胫骨结节牵引时,要准 确定位,以免误伤腓总神经每 天主动或被动伸屈踝关节让患 者穿防旋鞋,以保持踝关节功 能位患者行下肢牵引时,应在 患者膝外侧垫棉垫,以防止压 迫腓总神经 结束谢谢!→ 一般克氏针多久可以拔
一般克氏针多久可以拔
健康咨询描述:
一般克氏针多久可以拔,针眼每天晚上有筋跳着疼,希望看下能不能拔针。
图片涉及用户隐私,只有用户本人才能看到。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问题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提问
非医学类咨询
违背伦理道德
其他投诉理由
涉嫌广告宣传
无意义回复
违背伦理道德
复制粘贴内容
常识性错误
其他投诉理由
如遇紧急情况,请致电400-克氏针针眼感染【骨折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48,764贴子:
克氏针针眼感染收藏
小拇指骨头断了,克氏针固定,手术44天了,最近针眼处被水珠感染了,肿得厉害,怎么办?严重吗?有影响吗?
是露在外面的钢针吗。 取的时候疼不疼
你这个很危险啊
快去医院处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白秀娟(河南郑州新密市中医院外二病区& 河南新密& 45237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02
&&&&&&&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多伴随有肘关节埙伤,占儿童肘部骨折30-40%,好发于4-12岁儿童。骨折后易并发关节僵硬、肘内翻、神经埙伤、及严重的前臂缺血坏死等并发症。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小夹板外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我科从2009年3月至今主要依据小儿骨骼生长发育特点,采用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固定的方法治疗,通过我们医护人员精心护理及指导有效功能锻炼,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1 一般资料
&&&&&&& 本组50例患者,男,42例,女,8例,年龄4-12岁,平均7岁,均为单侧,埙伤原因,摔伤43例,车祸伤7例,均为闭合性新鲜骨折。
&&&&&&& 2 手术方法
&&&&&&& 手术在全麻下进行,:c臂机透视下牵引,闭合复位,分别纠正侧方和前方移位。复位满意后透视下闭合行克氏针内固定,自内外侧行2枚交叉克氏针或自外侧进2玫克氏针固定,注意神经血管埙伤。术后以石膏。肘关节功能位外固定。
&&&&&&& 3 护理
&&&&&&& 1.心理护理,患儿受伤后,多出现不安和恐惧感,为了取的患儿的信任,就多鼓励、多表杨,可利用看图片、玩积木、讲故事等方式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使其能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同时,也要做好家长的心理工作,因为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消除家长的虏,增加信心,也可以起到良好的心理作用。2.患肢的有效保护,患儿入院时患肢只是简单的用夹板或石膏固定,由于患儿天生爱动,体位变化大,有可能埙害血管,神经。故在患肢屈肘位时用软垫垫起,使埙上组织处于无张力状态,护理操作时尽量不在患肢使用止血带输液,以免造成患肢缺血缺氧而影响患肢功能恢复。3.肿胀护理,骨折早期和术后72小时内应严密观察患肢肿胀情况,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肢常规抬高15-20cm,必要时,可抬高30cm。1-2个小时巡视一次,必要时15-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患肢肿胀程度、石膏固定松紧度、肿胀部位张力大小、患肢未端循环循环及知觉变化。4.克氏针护理,每次打开辅料时要仔细观察克氏针钉尾外露的长度,以及克氏针有无松动现象,并观察针眼处皮肤有无红肿、组织液有无渗出或痂下积脓,保持针眼引流通畅,如有分泌物时尽量轻轻挤压双克氏针周围,使分泌物自然流出,并用碘伏1-2次每天消毒针眼,预防针眼感染,直至一个月后拔除克氏针。告诉患儿及家长针眼护理不当可能带来的危害,嘱其不要擅自乱动。5.血管、神经埙伤的观察;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外固定后当天应15-30分钟巡视一次,倾听患儿及其家属主诉,密切观察患肢挠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手指是否发紫、发凉、发麻,能否主动握拳、伸指、夹指,被动伸直手指时,有无产生剧烈疼痛等情况。术后3-5天内仍每2-4小时巡视一次患儿的患肢。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由于我们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得当、神经功能均得到完全恢复。6.饮食指导,骨折早期,应给患儿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米粥、新选蔬菜、水果等,少食刺激性及油腻食物。骨折中后期,骨痂形成,骨折临床愈合,应给高蛋白、高维生素及含钙高的食物,如骨头汤、瘦肉、虾皮等促进骨折早期日愈合。7.功能锻炼与康复指导,功能锻炼是恢复患肢功能的重要措施,能促使患肢的水肿消退,促使骨折愈合,减少和避免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故术后使患儿保持肘关节屈曲90&前臂旋前为。麻醉清醒后就可行功能锻炼,鼓励患儿作握拳、松拳、腕关节的屈伸、肌肉静止性收缩活动及肩关节的提肩运动等。禁制手法按摩及强力牵引。因此,护士要耐心鼓励患儿主动进行功能锻炼,每日4-5次,每次5-10分钟,时间由短到长,循序渐进。
&&&&&&& 4 出院指导
&&&&&&& 因为患儿住院时间短,出院时外固定尚未拔除,所以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1.定期门诊拍片复查。2.坚持功能锻炼,不做剧烈活动,避免碰触患肢,3.3-4周解除外固定后,鼓励患儿主动活动肘关节,5-10次每天、20-30下每次。避免用力训练。在进行患肢功能锻炼期间,如有异常及时复诊。术后经过随访,50例患儿均恢复良好。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斯氏针与克氏针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