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 )后面同学录怎么写有创意

Learning Time
杂七杂八的学习记录
要干成大事,必然要依靠团体的力量,但如果希望别人来帮你,就必然要很NB才可以,否则这个世上这么多牛人,人家为什么要围绕在你身边呢?
常常见到有些人,张口聚拢人脉,闭口整合资源,似乎只有这两点才是成功的关键,这种观点我是极不赞成的。我并非否认人脉和资源的作用,若是真能把人脉联合起来、资源整合起来,当然很好。但问题是,你能整得起来不?
我发现许多天天叫着要人脉要资源的人,往往都忽略了一个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力。拓展人脉是要有能力的,整合资源也是要有能力的,没有这些能力,就算人来了,也留不住,就算资源有了,也会赔得干干净净,到头来只是一场空。
整合资源这个太虚,咱们就拿人脉来说说好了。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个资源交换的过程。你要是什么都没有,土豪干嘛要跟你做朋友呢?有些同学可能觉得这么说太赤裸裸了,毕竟人间还有真情在呀!好吧,你要跟谁两情相悦我管不着(感情的产生其实也是资源交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研究一下亲密关系的课题),咱们今天就只谈跟工作相关的。
在你不够NB的时候,要认识level比你高的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或许你手机里有马云的号码,但真打过去,马总会接吗?假设你有幸在某饭局某会场认识了牛人,但人家发觉你没料,他们会有兴趣继续跟你交往吗?
人看人都是分三六九等的,只不过有时候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了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太一样。有人注重身家,有人注重智商,有人注重外貌,有人注重道德,每个人心里都必然有杆秤,来判断什么人值得交,什么人不值得交。
你没看在复仇者联盟里,几个大佬都不怎么理鹰眼吗?为啥?他没超能力呀!所以为了能达到拓展人脉整合资源的目标,你就必须有NB的地方,让自己的level跟得上,否则牛人那么多,人家为啥要带你这个短板出去玩呢?到时候不要说整合资源了,能保证不被淘汰就不错了。
能力分很多种,以个人来说,是个人魅力、学识、经验等等,都是能力。比如懂高精尖的技术,是有学识;比如对某行业特别熟悉,是有经验;能号召大家干活,是有领导力;以组织来讲,是资金、行业资源、项目经验、团队实力等等。
当你有的能力足够强了的时候,就有了利用价值,这时根本不需要费什么心思,等着人脉来拉拢你,资源来整合你就可以了。
举个栗子。
隔壁老王要在公司开展新项目。考虑到风险,刚开始组织必然不会投入大量的资源。但是过了段时间,老王的项目进展很顺利,公司看到了希望,于是就增加了预算来支持老王,员工们也纷纷表示老王会干活,人又好,项目预算又多,若是能进老王的团队,不但能学到东西,还能有一份功劳,奖金也多多,于是大家都跑去给老王帮忙了。这样一来,老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项目果然就成功了。等到下一次老王再弄新项目的时候,自然是顺风顺水。
所以你看,人脉不是靠拉来的,资源也不是靠整来的,它们都是被吸引来的。当大家知道你是个牛人的时候,崇拜你的人、想利用(非贬义)你的人、没地方投资的钱,都会跑来找你,挡都挡不住,就跟苍蝇永远围绕着大便一样。
所以下次如果你发现自己的项目没人支持,还是先想办法提升一下能力吧。哪些能力对自己的帮助最大,就优先考虑。说句题外话,许多人认为提升能力就是宅在家里不停的读书,其实未必。提升不同的能力有不同的办法,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这方面说过不少内容了,大家可以参考以前的一些文章。
当然,说提升能力比较重要,也并不是说就要放弃社交、放弃机会,担心错过了什么的同学们完全可以放心。人,当然还是要去认识的,资源,当然也是要去争取的,但在你跟人觥筹交错的时候,在忽悠老板和客户的时候,还是要记得,我们能交往的人和掌控的资源,永远是跟能力相匹配的。打工狗认识的就是一堆打工狗,大家资源都差不多,整合不出什么东西来。你能力强了,当了高管当了老板,认识的人自然也都是高管和老板,这时候能调动的资源才是有用的资源。
所以呢,别看成功学了,老老实实继续努力呗~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忙”分很多种,有人是装忙,有人是瞎忙,有人是真忙。判断的标准很简单,就是过一段时间之后,看看忙的效果如何。
装忙的人,没有什么真正的业绩产出,自己也不会有任何提高;瞎忙的人,大多数时候做的是无用功,虽然有时会有产出,但产出的价值并不高,自己的提高也有限;真忙的人,不仅有业绩产出,自己的能力也提升很快。
装忙的人比较特异,比如天天在朋友圈晒加班,比如一到聚会就开始欢愉的跟大家抱怨自己有多忙,我常常能感受到这些人扑面而来的王霸之气,让他们继续高调的忙下去吧,我们就不要打扰他们了。
而瞎忙的人和真忙的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确实要做很多事情,繁忙的事务往往会让人非常焦虑,如果处理不得当,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恶性循环,更加苦不堪言。
来看看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先是有一些事务来了,特别是一些悬而未决、需要动脑子的事,这些事务会让人产生压力,压力会驱使人们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好事。但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由于行动并不一定能让情况好转(特别是一些有时滞性的工作),为了缓解压力,人们就会自发的去找一些事情做。&
这种行为的动机来自于一种“自我安慰”的潜意识想法:我已经很努力的在做事了,所以情况一定会好转的,如果情况不好转,那应该就不是我的问题了。
这种潜意识的来源大概是“努力==正确”的认知。人们用这种想法和行为试图缓解焦虑,却往往带来了更差的结果。做越多的事,就会遇到越多决策,决策永远会增加人们的压力。更不用说那些“自找的事”常常对改变现状毫无帮助,意识到这一点又会进一步加重压力,直到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失败成了一种解脱。这个过程跟拖延是很像的,拖癌晚期的同学们应该深有同感吧。
至于解决的办法,我以前写过一篇,今天再来补充一个非常有效且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
停下来,休息。&
人们常常说要“劳逸结合”,是很有道理的。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坐一整天,无论是办公室还是头等舱都一样不好受,等到像我一样腰椎颈椎都烂掉了的时候,就真的要找地方买一本《脊椎康复指南》了。
比起身体的疲劳,思维上的疲劳是致命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验,如果一件工作不停的做的一天,整个人都恍惚的,完全不会有刚开始的那种兴奋,更别提那种玄乎的“流”的状态了。
更重要的是没有机会抬起头来,审视自己和环境的变化,忙到最后,发现路子不对,这才真的是悲剧。
所以,越是忙,越是要提醒自己停下来,让自己不要再埋头于当下的工作中,让脑子呼吸些新鲜空气、让身体放松、让思维从僵化重新变得活跃。&
放松并不是说让你打开APP开始看脑残选秀节目(当然如果你喜欢,我也没意见),除了无意义的消遣,还有一些更好的休息方式。
运动: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就不用提了,一个健康的身体能让你更有精力去应对接下来的挑战,而运动时分泌的多巴胺会让大脑兴奋起来。你会发现,运动完之后,脑子更清楚了,心情也更好了。任何运动都可以,团体运动会让你更专注,跟朋友有更多交流;单人运动能让你的思维活跃起来(胡思乱想不见得是坏事)。我的很多文章主题和大纲都是在运动的时候拟定的。
读书:虽然我不反对碎片化阅读,但如果是出于休息的目的,还是读真正的书吧。找一本与当前工作无关的书,文学类也好,实用类也好,把工作抛到一遍,读那么一两个小时,你会发现,即使没有刻意去想工作,那些工作的点子却会源源不断的冒出来。与工作不相干的书会帮你打开视角,让你想到以前从来没想到过的事情,这是因为知识的联结性在发挥作用。
睡觉:真的很累,就好好睡一觉吧,这是最简单最实用的了。
做一些不相干的事:要知道,忙并不是焦虑的原因,压力才是,换句话说,不是身体累,而是心累。那么做一些其它的工作,把思考的重心转移,可以明显缓解这种焦虑。如果做的是自己感兴趣的事,就更好了。有朋友问我,为啥有时候白天很忙,晚上还能再写文章,就是这个原因,因为忙的不是同一件事啊。
重新审视:工作遇到瓶颈的时候,是压力最大的时候。这时候完全可以停下来,重新想想这件事是怎么开始的,我们到底想做成什么样。套用一个高大上的词就是“不忘初心”。这种回顾和审视的效果往往出乎意料的好。
综上,忙的时候,感到压力的时候,真的可以停下来。这世上有啥事是过不去的呢?就跟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是一个道理,停下来,休整一番,才有力气继续前进啊亲爱的朋友们~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前两天有个朋友开始带团队了,问我该不该规定手下交周报,我说,如果公司有规定就按规定来,如果没规定,那就看你想做什么样的team leader了。这个就是咱们今天的话题。
不少刚开始带团队的人,一开始都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是很正常的,区别在于,有些人慢慢学会了,成了真正的管理者,但有些人一直都处于无所适从的状态,自己痛苦,手下也痛苦。这种“无所适从”有很多种,今天我想花时间说说一种比较有意思,也比较常见的,就是家长型leader。
我们常听到“家长式作风”这个词,70后80后的同学们可能比较容易理解,那个年代的父母们普遍缺乏对教育的学习和理解,大多数家长只会简单粗暴的对待孩子(我很庆幸现在很多年轻父母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平等的对待孩子),还最喜欢说“我这是为了他(们)好”,家长式的leader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家长式leader的特征
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有这种认知的leader认为自己的能力和经验都远超团队成员,因此其他人都应该无条件认同他的观点或理念。作为一个手下,如果你指出他的任何错误或考虑不周的地方,那一定是你错了。
安排工作不考虑客观因素:这里的客观因素指员工的情绪、客观条件限制等。就像那些高高在上的家长,从来不考虑孩子在想些什么,想干什么,还总喜欢拿隔壁老王家小孩说事。
喜欢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比如三天的工作必须在两天内完成,他们认为这是显示权威的一种表现,并且很喜欢使用这种高压政策。
个人喜好或习惯是第一位的:比如强迫团队成员上交各种对实际工作毫无意义的报告、个人成长日记、读书笔记、强迫他们加班、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价值观,只是因为这是他们所喜欢的。
坦白讲,这种管理方式在一些特定领域是有那么一些作用的,但对于知识工作者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反而会带来很多坏处。
家长式管理有哪些坏处?&
首先是阻碍了团队成员的成长
凡事都让团队成员按照leader的想法去做,团队成员将不再有积极性——无论是行动还是思考上——他们会觉得,反正有人操心,而且自己想了也没用,最终变成了懒惰的员工。另外,这种破坏积极性的管理方式会让那些有个性、有追求的员工反感,这当然会影响工作质量和效率,导致无法从工作中得到经验。
其次是阻碍了团队的发展
在团队中,家长式作风说白了就是独裁,“家长”就是独裁者。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无论大小,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多样化,而独裁恰恰是反多样化的。独裁者希望团队成员都听他的话,本质上是希望他们都成为一模一样的人,这样的团队,没有思想的碰撞,没有奇思妙想,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希望。在这样的团队里,沟通也失效了。在独裁者看来,沟通是不必要的,大家只需要听从他的指令就足够了。团队精神呢?大家都明白自己是为了独裁者服务而不是这个团队,工作也是为了成就独裁者的功名,这样的团队是不会有什么团队精神的,一遇风吹草动,马上就散伙了。还有一个阻碍团队发展的一个因素就是,这种团队的上升瓶颈往往受制于leader的能力,而这种作风的leader却往往是没有什么管理经验和能力的人,团队的发展速度和高度可想而知。
再次是阻碍了leader自己的成长
由于缺少不同的声音,他们会更容易陷入盲区,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这会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另外由于刚愎自用,不会有任何人向他们提意见,或者提了意见也不听,他们的管理技巧和能力几乎无法得到提高,最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了伤害。
最后,使团队陷入了恶性循环
记得我们小时候吗?家长越打压,管的越严,我们越叛逆。团队也一样,会有人消极怠工,会有人故意使绊子。讽刺的是,由于不肯改变,他们只能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错误的方式试图重整团队,但最终还是让团队变得更差而不是更好。
那什么样的leader是个好leader呢?
我不敢下断言,一是因为管理本来就是很复杂的,需要因地制宜,随机应变;二是每人确实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我们只要能尽力避免错误的方式就够了。不过鉴于我呆过烂的团队、普通的团队以及不错的团队,有一些大道理,我觉得还是可以提供给大家参考一下的。
一是招聘,这个环节值得认真重视起来,虽然受限于成本,但还是要尽量讲究,不要将就。二是充分了解你的成员,他们会干什么、能干什么、想干什么、性格如何、习惯如何……只有充分了解你的团队和成员,才能用好人。
用人当然是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仅仅是由于某项工作没人做,就硬压到某个人的头上,是极其愚蠢的,最后不但工作做的不好,还会引起情绪的反弹。另外,用人同时也要培养人,记得之前关于分享的文章吗?与团队成员一起成长才是明智的,藏私对谁都没好处。
该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许多人一当上“领导”,就要开始发号施令了,以为自己的工作就是决策和指挥,但如果就此放弃了业务工作,就会逐渐对业务陌生起来,那你的决策怎么可能准确有效?特别是基层和中层的leader,还是有不少事要亲力亲为的。参与到团队工作中,不仅团队效率更高,也能体现出自己是团队的一份子,这会让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假如你的团队真的很NB,那就去当个团队的保姆吧,帮其它成员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全心全力扑到工作上去。
作为一个leader,是要靠team吃饭的。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团队成员,他们就会给你什么结果。你是他们的朋友,他们就会尽力做好朋友托付的事情;你公事公办,他们也公事公办;你是个家长,就只能受到孩子般的应付。
那么作为普通员工,遇到这样的leader怎么办呢?
首先,不要对抗,大家都知道与独裁者对抗是什么后果,除非你已经打定主意要走了。
其次,也尽量不要应付。特别是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有些同学,觉得上司不好,就随随便便工作,连带着也影响了个人生活,这是很不值得的。你得这样想,我不能把我的level降到跟他一样的层次,我得继续加倍努力,尽快超过他,到时候就不用鸟他了,是走是留还是取代他,爷爷我/奶奶我自己说了算。
我的建议是:开诚布公的沟通,告诉“家长”你不适应不喜欢这种方式,看大家能不能建立一个相互妥协的规则。记得别抱团,那是逼宫,只会起反作用,让他从维护自己的观点变成维护自己的尊严。这种沟通会很困难,但必须得尝试,不然只会让自己一直不爽下去,就算最后沟通无效,好歹也试过了。当然,如果你喜欢,也可以用政治手段干掉他,这个我不懂,就不献丑了。
以上,希望能给遇到这些问题的朋友们参考。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轻松出方案系列写了有几篇了,想方方面面都提到,可惜自己写作功力不够,最近有些篇章,确实难看。这次痛定思痛,慢慢来,有需要的同学就慢慢看,有意见和建议欢迎随时留言或发邮件给我。另外,以后我会逐步把一些成系列的文章整理出来,放到菜单里,让大家阅读起来更方便。&
坐办公室的同学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种方案,靠码字吃饭的同学,更是常常需要写各种方案。方案的涵盖范围很广,比如策划方案、商业计划书、技术方案、项目提案等等,都是方案。如果归纳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存在的,即解决某个问题或问题集,所以在比较正式的场景里,特别是在提交给客户的时候,方案通常被命名为“XXX解决方案”,就是为了清楚明白的告诉客户,这个方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生的。&
所以一份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很简单: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
必须先有个问题
阐述问题的内容在方案里一般放在开头,篇幅也占的不多,但至关重要。前面我们说过,方案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存在的,如果方案里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存在,或对问题的理解错了,那后面的解决办法就毫无意义。还有一些所谓方案,压根就没提到任何问题,只是单纯的阐述自己有多NB,自己的产品有多受欢迎,它们并不能算是“方案”,只是“XXX介绍”而已。因此,为了让一份方案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必须找到要解决的那个问题,并准确的描述它。&
找到问题并不容易
商业环境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寻找问题的根源也变得越来越难。为了更快更准确的找到问题,我们不仅需要对问题存在的领域有深入的理解,还要学会从整体上思考问题。&
比如,某客户的产品卖不出去。如果我们压根不懂这个行当,很容易认为是价格过高或产品吸引力不够等普遍因素;经过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或许会认为是渠道开拓的问题;如果熟悉客户公司,可能会发现是团队实力的问题;再进一步了解团队成员,可能变成了人员招聘问题;继续了解客户公司的运作,或许又会发现是内部沟通问题……
你看,假如一开始就浅尝辄止,给了一个产品降价或改进产品的解决方案,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对客户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挖掘是最难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我们得时刻记住客户需要的不是电钻而是墙上的那个孔,换句话说,问题往往不是看上去的那样。
在寻找或分析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从整体上思考。比如产品卖不出去,销售部门当然会说是产品设计的问题,产品部门当然会说这是研发的问题,研发部门当然会说是销售的问题。如果听信这些一面之辞,怕是永远都找不到真正的问题。部门的问题就从整个部门的层面去思考,公司的问题就从整个公司的层面去思考(实际上思考范围会再大一点,以后再聊范围和边界的事),否则就找不准问题,怎么可能有正确的答案呢?&
请准确描述问题
一个模糊的、不着边际的描述会让读者产生歧义,甚至被带到错误的思路上。对问题的描述越准确,表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越深入,也越容易找到应对问题的方法。
来看看下面这几个对问题的描述,哪个更好呢?
某产品的库存问题
某产品滞销问题
某产品在销售环节遇到的问题
某产品无法打通销售渠道的问题&
第一个描述太模糊。库存问题分很多种,太高、太低、离分销点太远都是问题,这个描述无法定位真正的问题。
第二个说明了是产品滞销,但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每个人都知道产品滞销(不然找你来干嘛?),我们的工作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第三个,销售环节有很多,具体是那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第四个已经将问题定位的比较清楚了,实际上它甚至已经给出了答案。&
当然,问题的描述细到什么程度,视乎必要性。假如我们已经有了办法能解决某个层面的问题,更细的事情就不需要再考虑了,毕竟没有了上层的问题,那些细节问题就不存在了。除了“办公室警察”和“理论学者”,谁还关心是哪个人办的哪件事导致了这种情况呢?只要能解决问题就好。
问题的描述也需要考虑方案的受众是谁。对行家,直接点出问题就够了,但如果我们的方案是给外行看的(这种情况常有),就需要加入更多内容,以便受众充分了解与问题相关的背景,很多方案都会有项目背景、公司背景等内容,就是为了让受众能充分理解我们所描述的问题。&
必须给出个答案
有了问题,接下来要告诉受众两件事,一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二是这个办法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答案就在问题里
许多时候,解决办法不关聪明或创意的事,大多数办法都再平常不过了。如果问题描述足够具体,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上面的例子里,某产品无法打通销售渠道的问题,答案就是“打通某产品的销售渠道”。
你觉得太简单?实际上,只要找到了根源,往往只需要运用常识就可以解决大多数问题。高德拉特的《目标》这本书更明确的阐述了这个观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
所以,答案实际上并不难想到,难的是找对问题。举个栗子。
我们现在要为上面提到的那个倒霉公司做一份方案,解决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如果问题定位是价格因素,那么进行价格变动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了解到产品卖不出去是一个财务问题,是由于店铺开的太多而市场需求却没那么大,最终导致每个店的业绩都很难看,那么,缩减规模、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就成了可选项,但考虑到无论是导入新产品还是改进产品都是有时滞的,缩减规模以降低运营成本从而缓解财务压力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解决方案。
你看,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通常取决于问题挖的多深。&
主菜:如何解决问题
除了给出答案,我们还得解释这个办法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这是用来说服客户的重要步骤,通常也是占篇幅最多的内容。“技术方案”从技术角度阐述解决问题的原理,“财务保障”阐述了投资可行性,“项目实施的必要性”阐述了为什么要用这个办法,如果不用会出现什么情况。具体需要哪些内容视具体情况,大多数时候,这些内容越具体,解决方案的说服力就越强。&
需要特别注意方案的可行性,许多方案都缺少这部分内容。有时候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比如希望在提案或谈判的时候采用更具弹性的策略。但可行性是不得不考虑的,再精美的方案,如果没有可行性,客户也不会采纳,所以即使它不出现在方案里,也要在确定解决办法的时候考虑到这一点。比如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公司的诸多问题换个好老板就能解决,但却没法实施,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去找到一个既有可行性又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通常是缓解或隐藏)问题的解决办法。&
---------------------------------
OK,以上就是关于“解决方案”的简单介绍,为了篇幅,许多内容都省略了,回头会慢慢补充完善的,也作为近几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回顾和反思吧。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是有疑问的同学,欢迎留言。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之前的一篇文章谈到了思考的重要性,用读书做了个比喻,于是就有一些朋友问到它们之间的联系,也有朋友问要怎么读书怎么做读书笔记。其实我的阅读量并不算大,一年能看二三十本就了不起了(原因是我把阅读的时间都用在了看电影上),比起动辄一年几百本的大牛实在自愧不如,读书笔记什么的,就更是写的少。但既然有人问了,我就有义务试着回答一下,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阅读”和“思考”的话题,我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
以在下浅薄的阅读经验来看,阅读和思考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才是正确的学习姿势。
之所以说它们是良性循环,是因为阅读的本质是为了帮我们更好的思考,而思考又能帮我们更好的阅读,最终在边读边想的过程中,就不知不觉变得更NB了。
阅读是为了更好的思考&
有人说,并非所有的文字都是用来思考的。在这里我实名反对这种观点,在我看来,任何有意义的文字都可以让我们思考。
要知道,不管是一本书还是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来表达观点的工具。议论文的本质就是陈述并论证观点的,能够引导读者思考,这点应该没人有异议,但很多人会觉得一些文艺作品是没有观点的,比如小说和诗歌。那么我想让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什么想要表达的东西,你会趴在泛着油光的键盘前费力的码字直到心力憔悴吗?
一个作家想要写东西,必然是有表达的需求和欲望的。写出来的或许是一篇小说,用来描绘自己的三观;或许是一则人生寓言,用来说明一个道理;或许是一段诗歌,用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但无论是什么,写的人会希望读的人了解他想要表达的东西,这就是观点,一种广义的、客观存在的观点。我们在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观点,也许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毫无疑问,我们总能开始思考。
还有人说,人们有些时候并不是为了思考而阅读。但我要说,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引发我们的思考,不动脑筋的阅读,只能称之为消遣。&
事实上,这种消遣的行为已经逐渐取代了真正的阅读。在办公室里握着鼠标开着小窗看YY网文的时候,在地铁罐里被挤成沙丁鱼还在滑动当天头条的时候,在半夜里辗转难眠爬起来点开1024(误)网易评论的时候,在下班后躺在床上百无聊赖刷着论坛微博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消遣。消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它们不会在你的生命和脑袋里留下任何东西,在你看完那些文字一个小时之后,你就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批判消遣这种行为,人总是需要一些无聊的消遣和娱乐的,但如果把消遣时看的文字当成阅读量,那就别怪那些读书人笑你了。
而阅读——我是说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才让那些按照一定规则排列起来的文字有了意义。比如我们在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思考人物的背景,不思考整个故事的脉络,就难以代入其中,更不可能产生什么感情共鸣,也就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同理,一份数据报告,如果不思考,就无法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和信息连接起来,那它就只是一叠印满了数字的废纸而已。看完小说没共鸣、读完报告没印象、看完文章不理解,那阅读对我们来说,除了用来消遣,还有什么意义呢?(而消遣的首选当然是看电影啊魂淡!)
所以说,思考,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人追求的目标通常是想变得更符合自己的期望,深思熟虑并身体力行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虽说知易行难,但若连“知”都不知,又怎么能“行”呢?思考能让我们变得更好,而阅读是促使我们思考的重要方法,也是成本最低的方法。&
那么碎片化阅读呢?虽然现在大家对碎片化阅读喊打喊杀,但我反而觉得,只要是能引起思考的阅读,就是好的。即便是碎片化的阅读,也比不阅读要好,只要读的人思考了,那这些文字就起到了作用。思考是我们的主观行为,一部鸿篇巨著能让我们思考,一篇短小精湛的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呢?
思考能帮我们更好的阅读&
思考的好处太多,这里仅从阅读的角度罗列一些。
首先,思考能让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力更强。&
我们常常会觉得读书多的人相对比较“聪明”,看什么文章或听别人说什么很快就能懂,其实那只是因为他们思考的更多,而有些人,看了很多东西却仍不明白,也记不住,就是因为没有思考。
思考是在大脑内建立知识体系的唯一方法。只有思考了,才能真正理解,理解了,才能加深记忆。思考的越多,对文字、术语、文法以及各种观点的熟悉程度就越高,理解起来就越容易,记起来也越快。所以读得多了,就会发现自己越读越快,当阅读成了习惯,就会发现,读一整本书再也不会像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那样恐慌和焦虑了,简而言之,就是“会读书”了。
其次,思考能让我们读的更深入。&
思考本质上是一个提高信息利用率的手段,同样看一本书,大家接受的信息量是一样的,但每个人最终的收获肯定不一样,区别就在于思考的深度不同导致信息的利用率也不同。而思考的越多,收获也会越大,那本书也就买得更划算。所以美女们说我想太多的时候,我一向认为这是给我的最高赞誉。
最后,思考让我们阅读的选择更多。&
阅读量越大,就会发现自己越有分辨文字好坏的能力。比如一本烂书,翻几页就会知道作者是东拼西凑瞎编的。一些文字,大概浏览一下就知道是自己已经掌握了的东西。这就证明你的阅读技能已经level up,可以去读那些更高深的东西而不需要在这些“低龄”读物上浪费时间了。另外,随着思考时间和深度的增加,知识联想和内化的速度也会更快,你会发现自己可阅读的范围更广了,一些以前未曾涉足的领域,似乎也可以慢慢读懂了。
如何建立“思考——阅读”的良性循环&
为了避免沦为鸡汤,又到了给勺子时间啦。步骤很简单,只有四步而已,坚持10本好书可有小成,想要大成,就持续坚持下去吧。
1.&了解观点
啥也不说了,去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吧。
2.&评判观点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就是,书也是人写的,只要是人,就会犯错,那这本书里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呢?这些的观点是作者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我是不是认同作者的观点?他的思路有没有问题?这个故事有没有漏洞?如果我们认同作者的观点,还有没有其它论证的方法?如果不认同,如何反驳?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读一些批判性思维的书籍也许可以帮到大家。
3.&形成观点
在搞定上一步之后,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了对于作者观点的看法,那我们自己的观点呢?这个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想一想。
4.&输出观点
把自己的观点输出,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一步。输出的方法有很多,但既然本文是由一个读书笔记的问题引发的,那咱们就先说说读书笔记吧。
读书笔记确实是促进思考的一个好方法,不过很多人只是“用笔来记”而已,这显然起不到什么作用,只能称之为“摘要”,最好的结果就是有了一本写满了“金句”的笔记本而已。
还是那句话,摘抄谁都会,但思考,却很少有人肯下这个功夫。你总结了一些“金句”,那有没有想过,这些句子是不是作者的观点?是不是论证的要点?对与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意见和想法?好好想想这些,再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能先想好,再下笔了。如此一来,这篇读书笔记就不再是一篇简单的、流水账式的阅读记录,而是一篇有思想沉淀的文章。读书笔记并不是必须的,比如这篇文章,你看完了,理解了(不会不理解吧,我已经够啰嗦的了),记住了“阅读要思考”这5个字,就足够了,还做什么笔记呢?
还有很多输出观点的方法,比如做个导图,把作者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写出来,方便以后时不时回顾一下,或者写评论文章,把你对某本书、某篇文章、某部电影的看法告诉别人,甚至在书上直接做批注、给重点句子画线、直接讲给别人听,都是有效的输出方法。重要的不是选择什么方式,输出只是逼自己将思考成果整理成形,重点还是思考。&
忘了谁说的,读一本书,就是把书读薄,再读厚,再读薄,如此反复而已。其实这就是一个边读边思考的过程。
你看,“阅读要思考”,这篇文章的观点就是这么简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很多朋友在公众号留言或知乎私信,都问过类似的问题,就是:“我现在的情况如何如何,但是好迷茫啊,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或者“我也知道现在要学习要提高,但到底要学什么呢?”
最近这类问题有增多的趋势,实在难以一一回复了,干脆就试着用这篇文章统一回答一下吧。
对于年轻人来说,“迷茫”再正常不过了。特别是刚刚走出校门的时候,面临巨大的环境变化,难免会不知所措。这其实不算是坏事,会迷茫起码表示对未来有过思考。&
还记得刚毕业那会儿,我在一个小公司领着微薄的工资,白天做事,晚上玩游戏,根本不知道啥叫迷茫。那时候压根就没对未来有过什么美好的期许,更别提思考自己的未来了,直到辞职之后发现未来的路居然还有那么长,才开始惶惶然起来。所以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年轻的时候受人生经验所限,难以看清未来的道路,就会对未来恐惧,又不知道怎么改变,就很容易迷茫。
不过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迷茫的时候就越来越少了。因为有些人对未来已经不抱期望,只希望按步就班的过日子,一旦没有了思考和追求,也就没有什么好迷茫的了。而有些人学会了如何拨云见日找到出路,就很少再迷茫了,或者说,迷茫的时间很短。因此我觉得,在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通向“自己想要的那个未来”的路。找对了路,剩下的就是拼了命的奔向那个未来,既不需要也没时间去迷茫。&
那么如何才能找到出路呢?答案就是找到目标。&
目标这个话题很大,我以前写过一个目标管理的系列,因为不太满意,就没发出来,有时间会再重写一遍。今天咱们就只说一下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有些同学或许会问,为什么目标需要去“找”,而不是直接参考那些出过自传的“成功人士”?那是因为人是主观、独立和自主的,每个人都有且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对于某件事,可以人为树立一个目标。比如某个项目的目标是通过验收,某个方案的目标是说服客户,这些目标是客观决定的,也就是说,某项事务的目标必须是这样,否则这件事就没有意义。而每个人却是独一无二的,人之所以成为人,也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如果树立一个榜样让所有人去模仿,给每个人一个同样的目标,最后大家只会变成一模一样的、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个人追求的人,那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思呢?所以说目标是每个人自己的,而自己的目标只能自己去寻找,别人能给你建议,却无法代替你思考。&
有些人天生就有目标感,有些人天生就知道自己背负什么样的使命,这些人自然不会迷茫。我不是这种人,所以我更偏向于用一种方法或规则来找到自己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
这个步骤简单来讲就是先设想一个愿景,然后根据愿景设定目标,再根据目标规划要做的事。不过在谈愿景和目标之前,我想先聊聊价值观的问题。之所以先说这个,是因为愿景、目标以及完成目标要做哪些事,跟价值观密切相关。
价值观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原则,人的大多数选择都是根据价值观决定的。认清自己的价值观对设定目标,选择路线有巨大的影响。比如如果知道自己是个世俗的人,就老老实实的赚钱结婚生子,不用去纠结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知道自己是个不安分的人,就别坐格子间等升职加薪。&
认清自己的价值观的方法,就是不断问自己问题(好像哲学家那样)。我为什么喜欢玩游戏?为什么不喜欢学习?我喜欢钱吗?为什么喜欢钱?我讨厌现在的工作吗?为什么讨厌?等等等等。这些问题的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大可勇敢一点,对自己说实话。&
不可否认,剖析自己的三观是个痛苦的过程,特别是价值观。我们总是会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认为自己“应该”是怎样的,可惜那常常是我们对自己的臆想和期望。比如当今金钱至上、炫富成风、生存压力又巨大的环境下,有几个人真能抵挡金钱的诱惑呢?还有些人,本性就不爱钱,那么即使他面临生活的压力,也往往会选择逃避和降低要求,就算赚钱的机会摆在面前,也不会像其他人那么敏感。&
但无论这个过程有多别扭,最终我们总会重新认识一遍自己的。等弄清楚了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现在继续我们寻找目标的历程。
首先是愿景,想象一下自己5年或10年后希望过上什么样的生活。注意这个愿景是相对现实的,而不是白日梦,你若是非得想象10年后自己身穿盔甲拯救世界的画面,那我也只能祝你好运(真要成了,烦请告诉我一声,我好去抱大腿)。&
有了愿景,我们就可以将它具象化,这个就是目标了,或许不会是你人生的终极目标,但至少会是近期内具有可行性的奋斗目标。比如愿景是财务自由,目标就是赚到某个额度的金钱;愿景是成为NBA球星,目标就是将球技练到某个程度。&
设定目标听起来简单,但想做好的话,还是挺麻烦的一件事。一个设定合理的目标可以增加达成的概率,一个不合理的目标虽然不太可能导致坏的结果,但失败的概率却是极高的。设定目标首先要遵循的就是SMART原则,这里就不多讲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搜索一下,或者等以后我们再找机会详细聊。&
设定好目标之后,我们就可以思考究竟怎么样才能达到目标,就能确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实现目标的路径。包括许多同学问到的“知道该学习,但不知道该学什么?”这个问题,如果有了清晰和明确的目标,要学的内容简直是呼之欲出,还有什么好迷茫的呢?比如希望成为行业大牛,就多了解行业信息,多跟牛人接触;想当作家,就好好码字;想成为spider man,就赶紧练习喷丝技术,顺便找找有哪些生物研究机构可以混进去。
实现目标的路径绝不止一条,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通常反映了自己的价值观,同时,为了更顺利的走到最后,利用价值观的偏好选择最合适的道路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正在迷茫的同学们,请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再设定个中短期的目标,然后踏踏实实的朝着目标迈进吧。人生道路长着呢,迷茫实在是没啥好怕的,可怕的是迷茫着迷茫着,就放弃了。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按理说,我这个穷鬼是没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我确实也曾经深深的思考过这个问题,结论是,知识和赚钱没有直接关系,所以也谈不上什么远近了。
虽然我们大部分人学知识是为了赚钱,但在实际生活中,赚钱不一定要靠知识,而且也有很多人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赚钱。
赚钱不一定靠知识。比如流水线的工人,只需要学会一定的技能(而不是知识)就可以有工资收入了。再比如你身边的某些人,因为入职早一些,就有各种期权各种奖励拿,这与有没有知识,有多少知识关系并不大,这也是一例。还有最近红红火火的股票市场,赚到钱的那些人真的是因为有“股票知识”么?怕是不见得吧,猩猩也能做到一样的事情。
再比如,大家都听过许多低学历富豪的故事,也每天都骂自己的老板是SB,在许多人眼里,这些老板大概算不上是“有知识”的人,至少并不比其他人“更有知识”,但他们的钱却很多。以上提到的都不是个例,相信有一些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朋友都能理解。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赚钱。比如我们学做菜,是为了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感;读历史书,学到了历史知识,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或向人显摆;将一件事情钻研透彻,是为了智商上的优越感。以上种种,都不是为了赚钱。
所以说,知识既不是赚钱的必要条件,也不是赚钱的充分条件。
但这并不是否认知识能帮自己赚到钱。比如学习烹饪知识,一开始只是兴趣,但久而久之成了专家,就可以靠出书教学赚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这里就不多说了。因此,赚不赚得到钱,跟一个人有多少知识并不相干,只看这人有没有一颗要赚钱的心。有心赚钱,自然会挖空心思。踏实打工也好,坑蒙拐骗也罢,总能赚到的。而如果没有要赚钱的强烈欲望,或者没有去学“赚钱这门学问”,就算夜夜苦读,又怎么可能赚得到钱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知识虽然跟赚钱没有直接关系,但确实是赚钱的一大助力,一个人能力越强,赚钱就越轻松。
一个人不会只有一类知识,多种类别的知识加起来就是一个人的知识面,而对某类知识研究接触的越多,研究的越深入,就会对这类知识越精通。知识的宽度和深度构成了“能力”。有一定知识量的人,能力也必然会比较强,他即便没有刻意要去赚钱,收入也不会太差,而一旦下定决心要赚钱的时候,总是会比没有能力的人要赚得快一点,多一点。所以无论你拥有哪些知识,都是可以赚到钱的,不过每个人的方法不一样而已。
至于如何用知识赚到钱,因人而异,我实在没法一一列举。不过从日常观察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人遵循的是升职加薪,再抓住机会创业这样的正常路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找份好工作”。不过这种方式成本高,见效慢,大多数人都倒在半路上了,走到最后的人并不多。如果你有一些特异功能,不想走打工这条(不归)路,也没有问题,在市场相对自由的当下,只要找对了路子,不怕没有饭吃。
最后总结一下。若是抱着学到知识就能赚钱的态度去学习,恐怕结果会让人失望。但若是抱着要赚钱的态度去行动,那么不管是学知识也好,攀附贵人也好,投机钻营也好,都是可能成功的手段。具体怎么办,就看各人了。这事说白了,是个价值观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
我必须说实话:这是一篇旧文,首发是我在知乎的一个答案,稍作修改就发了上来,难免有点敷衍,跟大家道个歉。原因嘛,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就是忙。。。各位,多多包涵,谢谢啦~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说起做工作,我发现许多朋友,特别是工作经验较浅的年轻朋友,常常是一听到命令就立刻投入工作,风风火火效率极高,却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被打回重做,直到精尽人亡(精力的精)都交不了差,最后老板和自己都心灰意冷,大家草草了事拉倒。(为什么上面这一段听起来怪怪的……)
这些同学在做事的时候,你要是问他在做什么,他或许会回答说做个方案。要是再接着问,什么样的方案?他可能会回答,给客户的一个什么什么解决方案。你若是继续问这个方案要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他可能就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了。所以很多时候,工作做不好,是因为这些同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只知道,自己是在“做工作”。
一般的工作都会有一个衡量标准,如果没想过这些标准,我们就不知道最终要交付的是个什么样子的东西,不知道要做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这种情况下,返工是必然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无意义的工作和无休止的返工,我们就必须想好了再做。
什么叫“想好了”?简而言之,就是在着手之前,对这个工作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知道自己要的是个什么东西。比如在跟客户谈判之前,就明确自己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做方案之前,就想象得出方案成形后的大概样子;老板交代了任务,就得知道老板想要实现的目标。想好了这些再下手,才能事半功倍。
不需要想好了再做的工作也有,不过一般只有三种。一种是机械性劳动,完全不需要动脑子,比如流水线工人,只要会了,以后都不需要再思考,只要动手就行了。还有一种是已经很熟练的工作,我们脑子里往往已经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完全可以一边做一边想。最后一种是探索性工作,比如科学研究、设计、自己及周围人都完全陌生的领域的工作等等,这些工作要想也无从想起,不如先动手,再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但日常的许多工作,都不是上面这三种,往往还是需要我们想一想的。如果没想好就去做,做得再“好”也是白搭。就像赛跑,你就算再快,跑错了路,也永远到不了目的地。有人说,做工作做得好,不如做得巧,其实意思是一样的。这个巧,其实就是找对路,抓住重点,找准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非得认认真真的思考不可。
如何思考?通用且有效的两个方法是自己思考和与人讨论。自己思考的方法因人而异,有人喜欢默默沉思,有人喜欢用导图辅助,有人喜欢边擦皮鞋边想事情……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
与人讨论也是促进思考的好办法,跟人讨论工作的时候,你必须集中精力去考虑问题,在一问一答或言辞交锋中,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并且,讨论的一个额外好处是,与你对话的另一个人也得到了思考的机会。讨论的对象最好是需要这个工作成果的人,这样你可以更准确的把握到需求方的想法。跟那些与这个工作有密切关联的同事讨论也是个好主意,通过他们,可以让眼界开阔一些,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那么要花多少时间去思考?这个问题在之前“轻松出方案”系列里已经讲了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再去翻看一下旧文。总体而言,花在思考上的时间越多,用在做事上的时间就会越少(当然你不能只思考不做事,记得留出足够的执行时间)。
仅从某一次的工作来分析似乎很难证实这个结论,但如果我们把时间段拉长,再把我们所有要做的工作都容纳进来,从整体上来看的话,事实确实如此。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思考工作的时候,不会只是思考目前手头的事情。随着商业的发展,个人分工虽然细化了,但组织仍然是个整体,组织所产生的工作也是互相关联的。我们思考的越多越深入,对整体的理解就越透彻,做事就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时,思考带来的效益就不可忽视了。
综上所述,我强烈建议同学们在接到工作任务之后,花些时间好好想一想“我到底要做什么?”,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这段时间,“跟不优秀的人相处是怎样一种体验?”和“跟优秀的人相处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两个问题时常出现在我的知乎首页上,大伙讨论的热火朝天,充满了欢乐的吐槽和炫耀。其实结论是显而易见的,无非就是跟优秀的人在一起感觉很好,跟不优秀的人在一起感觉不好而已,不过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有必要聊一聊。
大伙都说乐意与优秀的人相处,或者尽量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可实际上跟人相处愉快与否,与别人是否“优秀”一毛钱关系也没有。我们之所以喜欢和某些人在一起,说白了,是个价值观认同的问题。
一个人总有优秀的一面和不够优秀的一面,同一个人,在某些人眼里是优秀的,在某些人眼里却不是,比如许多公众人物,都伴随着大量的争议。就算大家都认为优秀的人,也会因为人们价值观的不同,而导致评价的角度不同。比如大家都说贝克汉姆优秀,男人是因为他球技高超,女人却大多是因为他帅到不行;大家都说乔丹是伟大的球员,有人是折服于他的后仰跳投,有人却是因为他的领袖气质。
如果我们客观分析,就会发现,“优秀”这个词,跟卓越、伟大或平庸、愚蠢一样,都是带有评价性质的词语。但凡评价,就是主观的。我们说一个人优秀,实际上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所做出的主观评价,其潜台词就是,你的表现符合我的价值观期望。
很多人以为自己乐意与某个人相处是因为那个人很优秀,但实际上,你只是做了一次价值观的比较而已,那个人符合你的价值观,所以你才会认为他优秀,才会乐意与他相处。
举例说明。假设你认为个人能力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那么面对一个没能力的人,你的判断逻辑差不多是这样的:他没能力→&没能力是因为不努力→&不努力是因为他不认为能力是重要的→&与我价值观不符→&他不够优秀→&少跟这样的人接触。
再举个例子。假设你认为外表是最重要的(当然没人会承认这一点),面对一个漂亮的人,你会这样判断:他很好看→&他很优秀→&我要跟他在一起。(是的,他们的逻辑通常就是这么短)
你看,优秀与否其实是我们自己制造出的一个相处的借口,真实的原因是由价值观决定的。
有时候,我们经过短暂的接触就可以觉察自己是否愿意与某个人再打交道,也不是因为我们瞬间判断出了他是不是优秀,而是瞬间就能比较出彼此价值观的差异。
价值观相同的人,会有更强烈的认同感,也更容易处到一起,在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才有机会逐渐发现对方优秀的一面,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与优秀的人相处很愉快”是一句废话,我们本质上是与价值观与自己相同的人相处,不愉快才见鬼。
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我们常说“我觉得你这人不错,但是……”、“我认同你的理念,但是不认同你的方法”、“你的想法没错,不过具体方式不太合适”之类的,就代表了不同的认同程度。
一般价值观大致相同的,我们会愿意持续接触;认同多一些,就会深交;完全相同(不太可能),那是生死之交。不同阶级的人很难成为真正的朋友,说到底是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所以才有人以类聚的说法。
我们不愿与“不优秀”的人相处,难道真的是因为别人一点可取之处也没有吗?当然不是。你们拍着自己的奶子凭良心说,那个你不喜欢的人,是不是有那么一两个闪光点?我们不喜欢他,是因为他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评判标准,所以我们会自动忽略他优秀的一面,把他归于不优秀的行列。虽然有时候我们会说,某个人在某些方面是很优秀的,但我们都知道这是“官方说法”,场面话而已。如果有得选,没人会愿意与这些“某方面比较优秀”的人长期共处。
与价值观不同的人相处起来当然没有那么愉悦,也不会愿意长期和亲密的相处,可事实上,这种情况才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我们的同事和很多所谓的朋友都有某些方面很优秀,但他们却未必与我们的价值观相同。这种情况,我们一般会倾向于把这类社交关系归类为泛泛之交或临时拍档。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虽然在职时跟同事们的关系都很好,但离职后只会跟少数价值观接近的同事保持联系,并且社交的频率也不一样。
另外,人的价值观是会不断变化的。有时候,我们与朋友交流的越来越少,感情越来越淡,不是因为他突然之间变得不优秀了,而是双方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不再那么契合了。这种情况,其实没有必要想尽办法去补救。强扭的瓜不甜,虽然大家不再亲密,但同时,各自也会持续找到其他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什么可惜的呢?如果为了某个目的必须在一起,那也最好调整一下双方对这种社交关系的期望,否则时间一长,必然绝交。许多生意拍档和凑对夫妻不都是因为这样闹得不欢而散的吗?
不过从另一面看,价值观的变化也并不都会导致“分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会互相影响,家人之间或朋友之间会变得越来越像,最终形成一个价值观相近的小圈子。所以吃货的朋友常是馋师、黑人者恒被人黑。
综上,从相处的角度来看,优秀与否只是一个主观的、阶段性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认同。
所以我们挑选交往或相处的人,最好还是认真考察价值观,而不是看重世俗意义上的“优秀”。遇到“优秀”的人,也没必要削尖脑袋往别人身边挤,他不认同你,就不会认为你是个“优秀”的人,那人家为什么要跟你有交集呢?反之,遇到价值观相同的人,如果是异性,就赶快结婚,如果是同性,就赶快搞基。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上周说到要去练习别人知道了也学不会的技能,写作就属于其中一项。我时不时会推荐身边的朋友练习一下写作,不过得到的回答常常是“不会写啊”、“写不出啊”、“要怎么写啊”之类,知乎和公众号上也时不时有人问这类问题,所以今天一并答了。
少写东西的人在抱怨写作时,常说自己“不会写”或“不知道要怎么写”,听起来好像不写东西是因为缺乏写作技巧造成,这也是大多数人对自己的错误认知。写作技巧很差,顶多只是写出来的东西不好看而已,况且,我们大多数人写的东西根本不需要很高的写作技巧。而现在很多人面临的问题不是写的好不好,是压根就写不出几个字来,所以我认为比较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写不出来”。
记得以前学英语的时候,在某本书上看到一个理论,深以为然。原文记不清了,大概的意思是这样的:
很多人觉得自己的口语不好、写作不好是因为单词背的不够多、文法学的不够精,但其实只是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而已。最常用的单词大概也就一两千,最基本的文法也就那几种,掌握了这些,便脱离了文盲阶段,就可以说和写了,但我们却仍然不能清楚和流畅的表达,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英文如此,中文我想大概也是这样。林语堂说,我们写作,要让人人都看得明白,就如有人在收音机里诵读,别人在听的时候,也能清楚理解,不会产生歧义。从这个标准来看,最常用的词语和最简单的语法是最好的。
所以说,写东西其实不需要什么高深的写作技巧,写作之所以困难,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肚里没货。因为没有东西可以写,所以才“写不出来”。&
其实只要不是蠢货,肚子里就是有东西的,不过有时候太乱,理不清楚,就干脆不写。但不写,又怎么知道自己写不出?写不好呢?许多作家,都坦言看到自己早期写的东西恨不得一把火烧掉,但他们若是不开始写,又怎么能有写得好的那天呢?&
要想写得出来,写得好,唯一的方法就是“开始写并且持续写下去”。
写作可以逼自己思考,想的多了,就学会了怎么理清思路。我之前提到过自由写作的方法,就是不管什么提纲和修辞,只是照着自己的思维发展一路写下去,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写着写着就能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思路和观点了。
写的多了,就会有人去看,为了让文章更好,我们就会想办法去学习和印证,慢慢的,肚子里也就有货了。在写的过程中,写作技巧也会逐步提高,自然就写得越来越好了。&
有人说不想写是因为情绪低落,得了吧。写作就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无论情绪是高涨还是低落,人都是有东西可以表达的,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无病呻吟的少女日记了(写日记是个有趣的话题,找时间我们再讨论)。&
还有些人,有一个比较炫的借口是“不想写”,听起来好像只要自己想写就能写出来一样。他们想说的大概是没有写作的冲动,但我觉得,不想动脑子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通常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很懒,脑子连动一下都觉得累。有时候白天工作太忙,晚上回到家会有这种透支的感觉,这个时候,放松一下,找个另外的时间再写也不是坏事。我现在就尝试着把写作的时间提到早上,果然好处多多,脑子清楚、无人打扰,效率极高。
还有一种,是想了很多,但没有一个点是想清楚了的。要知道写作是个比说话难度更高的活,一个观点,没有经过深入思考,是很难用写作的方式表达清楚的。比如跟人聊天说话可以一直说下去,灵光一闪的现象也常有,但如果没有深入思考,自然也就想不明白,也记不住,动笔的时候,就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了。&
真正没有写作冲动的情况当然是有的,最常见的,大概就是不孤独了吧。
当有人陪我们玩,陪我们聊天,陪我们做任何事的时候,完全不会无聊,这时候我们的表达需求已经得到了满足,写作这种相对麻烦的方式自然不是首选。也难怪很多作家都喜欢一人独处。一个人,有了表达的冲动,却没有对象可以倾诉的时候,写作几乎是唯一一个可以选择的表达渠道了。
不过这种情况对于常常写作的人来说,其实并不常见。因为写的多了,就会更了解“写作”这件事,也能学会如何将它的影响降到最低。思考和写作成了习惯,一旦有空,就会自然而然的思考,自然而然的动笔了。&
所以,开始写吧。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有朋友曾经问过我,什么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当时我觉得,拥有一项拿手的技能当然就算是有了核心竞争力,现在回过头来看,很明显我当初想的太简单了。&
在职场里,我们的技能通常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逗逼技能,就是对完成工作,升职加薪完全没帮助的,比如可以快速抖动胸肌或是做一餐超好吃的茄汁海鲜意大利面;还有一种是通用技能,这个是大多数职业人士都会的,比如用office处理文件之类,虽然水平有高低,但差不了太多;最后一种是核心技能,有这项技能的人可不多,它代表了你的核心竞争力,有了它,就再也不会怕公司裁员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有了核心技能,才算有核心竞争力。
那什么是核心技能呢?
有一个擅长的技能当然会有竞争力,但它究竟是不是核心技能,那可难说了。
比如,你英文很好,看起来是很有竞争力的,但如果跟一群老外一起共事,那只能算是必备的技能,根本谈不上什么竞争力。反过来看,如果是跟一群只会说how are you的人共事,那竞争力自然是大大的。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核心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条件是:你会,别人不会。
哪怕你只会皮毛,只要别人不懂,你就是这群人里的专家,所以莫泊桑才说:“在瞎子的国度里,独眼龙就是国王”。
但只满足这一条就够了么?废话,当然不够!我还知道怎么找1024的最新地址呢,还不是一样没加薪?因此我们必须思考一下到底什么样的技能才是别人不会的。
有人说,只要我不告诉他们就行了呗。对于这种观点,我只能说图样图森破了。
首先,分享是美德啊,知道了一个新技能,藏着掖着有什么意思呢?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再有,你想往上爬,别人也想,你聪明,别人也不笨,现在资讯这么发达,既然你都能知道,又怎么保证别人不知道呢?你今天刚看到了一个绝妙的商业模式,正在暗爽可以去跟老板邀功,却看到隔壁老王已经屁颠屁颠跑到老板办公室了,你正捶胸顿足晚了一步,转头又听见老板骂老王信息太滞后。这个时候,你觉得你知道的那点东西,真的能称之为“核心”技能么?
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技能,是就算别人知道了也学不会的,想来想去,我觉得那就是:必须经过长期努力才能拥有的技能。
一项能力,除非是下了功夫去研究和磨练的,否则是不具备任何竞争力的。你会,转眼别人也会了,有什么稀奇呢?而一些技能,比如写作、演讲、思考、沟通等等,这些能力,人人都知道有大用,也都知道该如何提高,但真正能把这些能力练到比其它同事强的又有几个人呢?
而我们只要一步步训练那些能力,就算别人知道了你会这个,又如何呢?没几个人会像你那么笨的,事实上更有可能的情况是,当你培养出了自己的核心技能的时候,那些人都还在找捷径呢。
总结下来,其实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拥有一项(或几项)经过长期努力练就的技能。&
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笨。&
那么,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要不要当作核心技能培养和训练呢?我觉得,要看是些什么技能。
一些有附加值的,提高了之后能明显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的,当然可以。比如你是策划,就努力成为策划大师;是码农,就努力成为Neo。其实所谓的工作能力强也就是这样而已。写的多了,就成了文胆;讲的多了,就成了发言人;对行业思考足够深入,就成了那个创新的人;沟通协调的经验丰富了,就成了党鞭。
但有一些恐怕就没有必要了,比如跑腿的,跑的再快,绩效也很难体现,最终的结果只是跑更多的腿而已。这个时候,恐怕考虑一下其它的技能会更好。
还有些同学有这样的疑问:“如果我有一项炉火纯青的技能,但公司不需要,怎么办?”这不废话么?一个不能发挥你能力的地方,还呆着干嘛?赶紧跳。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有职业倦怠的人都应该高兴,因为你们还有追求。
什么是职业倦怠
有些人觉得自己是职业倦怠,其实只是好吃懒做而已。
两者确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早上起来不想上班,到了公司不想干活,干活的时候只想赶快交差等等。
但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好吃懒做的人不关心公司如何,除非公司即将倒闭,而职业倦怠的人反而会更关心公司的各种变动;好吃懒做的人对工作是应付心态,而职业倦怠的人还是有底线的,不会做那些没法交差的东西;好吃懒做的人拿工资那天会比较高兴,职业倦怠的人不会特别高兴;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好吃懒做的人都心态平稳,职业倦怠的人则充满焦虑。
当我们发现自己或同事有这方面的表现,基本可以认为产生了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也不一样,但最终都可以简单总结为一条,即:
一个有追求的人在当前岗位长期无法获得成就感。
有追求才会有动力,也才会有期待和希望,如果需求得到了满足,就会产生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可以推动人们继续努力,形成良性循环。
但事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如果这些期待和希望落空,就会打击一个人的积极性,丧失做事的动力。如果这种打击常常发生,长期累积下的负面情绪就会转换成近乎绝望的情绪,然后就会破罐子破摔,形成职业倦怠。
如何避免职业倦怠
换岗:对于个人来说,换岗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无论是内部调岗还是跳槽,都可以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有新的期待。
调整自己对成就感的认知:有些人可能没办法换工作,改变不了环境,就只好改变自己了,调整一下自己获得成就感的方式是一个有用的方法。
一个组织,总有一些特点或资源是其它组织没有的,所以我们可以想办法找到这些东西,然后利用它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从而获得成就感,改善自己的职业倦怠。
比如,组织不能给你想要的薪水,但或许可以给你很多有挑战的工作,那么我们可以将眼光放长远一些,将赚钱这个目标放后面一些,认识到这些挑战会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这种能力会成为未来赚大钱的坚实基础。
又比如,我们想要一些更有意思的工作,但组织除了稳定,什么都给不了我们。其实这样的组织抗风险能力是很强的,我们完全可以自己给自己找事,主动尝试一些更有意思的项目,如果组织不允许,那也没关系,把它当成个人项目来做好了,反正组织很稳定,完全不必害怕失败。
其实对付职业倦怠就是这么简单。
另外,作为组织,如果不想失去一个已经产生职业倦怠的员工,那就想办法去满足他的需求吧。对追求高薪的人,给他加薪;对追求升职的人,给他升职或一个新的职务;对想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给他更多有挑战性的工作。同样简单,也绝对有效,不过许多组织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去做罢了。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最近实在太忙了,只好用以前的一篇知乎答案顶上,下周一定按时更新。已经看过的朋友们,抱歉抱歉。
电影里主角的演讲逻辑清晰、诉求明确,这和主角从事销售工作、具备大量的演讲经验以及受过良好的教育有关,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演讲似乎永远充满激情、鼓舞人心,简直是演讲家梦寐以求的境界,但请不要忘记,主角是一个每天活在性、毒品和金钱漩涡里的人,我想这才是整部电影里的演讲都被塑造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推销东西,包括自己的观点。有一些技巧,比如找到并满足听众的需求,这些并不是演讲技巧,只能算是基本的销售技能,它需要在台下做大量的工作而不是仅仅站在演讲台上就可以搞定的。还有一些演讲的硬技巧,比如语气、肢体动作等,这些技巧已经有太多教程,我就不多说了。在这里,我想说说主角跟平常见到的演讲家不同的几点,而这些正是值得我们揣摩和思考的。
1.&相信自己所讲的
人类是很敏感的,听众很容易发觉你到底是在忽悠还是真的相信。试问你如何向别人推销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观点呢?在这点上,做过销售的朋友会更有感触。当你真的相信自己所推销的东西时,无论用何种风格跟客户沟通,客户都能感受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激情和自信,否则即便演技再好、论证再严密,也掩饰不了自己的底气不足。所以如果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推销我们所信奉的观点或产品,那自然是最理想的状况,如果不是,要做到这一点也并不困难。
如果是观点有异,可能需要用上“双重思想”的技巧,即用一种拐弯的逻辑来说服自己,暂时忘记自己原本所持有观点,简单说就是给自己洗脑,至少是在跟听众沟通的时候,要完全相信,没有丝毫怀疑。这种方式因人而异,大家可以根据关键字搜索一下什么是双重思想,然后自己琢磨。
如果是推销产品的话,情况会简单一些。一个东西再烂,只要它能在市场上存在,就总会有那么一点点可取之处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亮点,用最真诚的心态将这一点告诉你的听众就OK了。
2.&与你的听众成为同一类人
简单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大家可以对比一下主角在电影里的表现,在向客户推销产品的时候,他用词客气、优雅(存疑)、文明,是因为他的听众是典型的中产阶级,但在向部下动员的时候,粗鲁、疯狂、满口脏话,是因为他的部下就是一群流氓(当然那是因为他们是主角这个大流氓带出来的)。人们会认同与他们类似的人,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会让你的说服力增加许多。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销售人员自己不抽烟,但却会随身带包烟在身上的原因。更具体的理论请参阅相关心理学书籍。
要做到这一点,听着简单,其实很难。跟谈话对象抽烟喝酒聊女人最多只能显得亲近一些,并不会真的获得认同,要获得听众内心的认同,必须下更多功夫,比如前期的调查、研究、模仿和言辞的斟酌,最终在听众面前打造一个最贴近他们的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就可以更加自然和老道了,所需要的仅仅是心态的调节而已(在跟三观不同的人交流时是很痛苦的),所以在我看来,除了要形成习惯性的“角色切换”,还要“没有下限”,迫于生活不得不跟一些客户(比如政府官员)打交道的同学应该深有同感。
有了以上两个基础,基本上听众就会认可演讲者,这时,演讲者就可以将内容、气氛和情绪引导到极端的方向,达成自己的特定目的。
3.&宣扬极端
唯有极端的情绪才能促使人们尽快行动,最了解这一点的当属传媒界。随着时代节奏的加快,只有更惊悚的标题、更荒诞的内容、更夸张的表情、更奇怪的语法才能占据人们的注意力,并逐渐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主角在电话推销和演讲中永远宣扬最差的后果和最好的前景,永远用你最恐惧的事物去吓唬你,效果不言自明。实际上,新闻、广告、政客的演讲、选秀、产品发布会、传销无一不是走的这个路子,毕竟为了促使人们行动,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手段了。
想做到这一点,要么你本身是一个极端和疯狂的人,要么就只能靠辛辛苦苦的表演了。我是个中庸和保守的人,这点上就没什么好建议给大家啦。
----------------------------
以上,是主角的演讲呈现出的比较特别的三点,可以作为我们练习的参考,并且在现场演讲中酌情发挥。同时,这几点在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中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大家不妨试试。
本文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
有时候为了尽快搞定成堆的工作,只能让许多任务并行,以至于方案的质量很低,不得不一遍遍的改,反而用去了更多时间。这是个普遍现象,虽然有时间管理和工作方法的问题,但那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所以我们今天先来解决手头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快速的出方案。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里,有一个方案撰写的建议步骤和流程,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以下两种情形:
1.方案要的非常急,常常是今天布置了任务,第二天就要,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时间认真的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到尽善尽美。
2.没有规定具体的deadline。很多时候上司只说尽快,如果我们没有主动去跟上司沟通,敲定一个时间点的话,就会很难预测到底什么时候会突然要货。更让人崩溃的是,即便是定下了时间,也往往会突然需要。
这两种情况很类似,都要求我们能迅速拿出一份能用的方案来应急,如果大家碰到这类情况,不妨试试快速迭代的方法。所谓快速迭代,就是先搞定最重要的内容,如果很紧急,马上可以拿去先顶着,如果不确定deadline,就等于上个保险,接下来的时间可以根据情况一遍一遍的完善,更迭三四个版本之后,基本就是一份很完整的方案了。
在详细解释之前,先跟大家明确一下,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紧急情况,如果有充裕的时间,建议还是按部就班的来,这样方案的质量会更高。
OK,既然我们的目标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重要的部分。那么有必要分析一下哪些是最重要的部分,以便可以从容的分配时间和精力。
一份方案通常要经过搜集资料、提炼观点、构建逻辑、优化文案、美化方案这几步,在快速迭代的过程中,我建议将这些步骤划分优先级,先按照优先级快速完成一份,然后再重复整个过程,一遍一遍的迭代下去,最终得到一个满意的(或者是可以交货)的版本。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步骤要做些什么以及怎么做。优先级由高到低排列,首先是观点和逻辑,然后初步美化,再理顺字句,最后补充必要的资料(通常是数据)。
----------------------
我们常常说某件产品的成功是因为它满足了市场需求,那么对一份方案来说,观点就是最重要的那个能够满足客户主要需求的东西,有了它,才会有后面的故事,没有它,后面做的再多也白费。
以前的文章我们也不止一次的提过,一份方案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说服受众接受我们的观点,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至少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观点要明确,不能模糊,不能让受众不知道我们在说什么。二是逻辑清晰,不能让受众认为你在瞎扯。这两个要素里,首先我们得有一个观点,然后才能用逻辑去证明它。因此,观点是一个方案里最重要的,如果你的PPT只能有一页,就在这一页放上你的观点吧。
很多时候上司会告诉你,今天这个方案是要给哪个客户的,我们准备卖什么给他们,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这么看来,似乎观点已经有了,但这样的观点往往是站在我们自己的立场上考虑出来的,不顶用的。要推销一个观点给对方,你必须要知道对方的真实需求,集中力量攻击他的痛点。当你的观点说出来的时候,对方或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或惊愕万分想要听个究竟,无论怎样,都要让客户有反应才算是成功,所以观点才需要仔细斟酌。
这里有个难题就是,提炼观点的前提是充足的资料,而现在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做资料搜集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多累积多思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利用脑袋里的存货形成一个相对靠谱的观点,这也是为什么有经验的人和NB的人做东西会比较快也比较好的原因。
逻辑是为了证明观点的。提出一个观点是容易的,提出一个好的观点是困难的,因为需要大量的论证,论证是保证观点正确性的必要过程,只有观点没有论证的方案是毫无说服力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观点和逻辑是绑在一起的,有了观点,才需要去证明,有了逻辑,观点才是有效的。
如何构建逻辑我们在之前的文章已经讨论过,这里不在重复。工作中常把这两步一起考虑,做一个“观点---逻辑”的小范围迭代。比如我最常用的方法是做个导图,把观点写在中间,然后快速考虑可以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如果感觉(是的,没时间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只能靠感觉)不严谨,就换个角度,重新思考论据或是变更观点,直到找出最合理的一套理论。
另外,逻辑的构建也是分层级的,第一次迭代的时候我们搭出骨架,用来论证整个方案的观点。第二次迭代的时候,我们就要开始关注那些分支的论点(通常他们是高层逻辑的论据)。就这样一直迭代下去,直到整个方案的论证足够严谨,研究过金字塔原理的同学应该很容易理解。
以上两个步骤,可以看作是一个方案的顶层设计的过程。可以说,一份方案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个步骤做得够不够好。我还记得《最后期限》里提到的假设: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果设计足够好,那么甚至不需要测试。虽然这个假设难以在现实中去证明(你没法衡量什么叫做“完美设计”),但一些现有的数据和经验确实证明了好的设计可以大大缩短研发和测试的成本。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的实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至少花一半的时间去设计整个方案,后面的工作不仅轻松顺利,而且质量更高。
大概有人会奇怪为什么我会把这种“表面工作”放在这么高的优先级,原因只需要一句话就可以说明: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漂亮的方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当人们带着好心情来审视方案的时候,一份经过设计(平面设计也好,版式设计也好)的方案会在第一时间显露出专业度,方案当中的一些小瑕疵似乎也变得比较容易接受了。所以方案的美化绝不能马虎,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即使我们没法做到精雕细琢,起码也要保证方案是干净整齐的,如果是PPT,就好好设计版式和图示,如果是doc,就先做好排版的规划。
在通过标题(通常是你的观点)和设计吸引了足够的注意力之后,人们才会去阅读更详细的内容,这时候文案的重要性才显露出来。
或许你会以为文字比较多的方案对文案的要求更高,其实恰恰相反,一份多达一百页的doc文档,是很少有人去关注文案细节的,即使有些不通顺的地方(当然不能太多),人们也会自动忽略。比如下面这句话,当你读得很快的候时是不会现发有文字位错的现象的。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方案通常给两种人看,一种是不懂的,他不会认真看那些细节,一种是很懂的,他只看个大概就够了,也同样不会去扣细节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文案就不重要,只是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要纠结于细节,先把整个框架搭起来(观点和逻辑),然后再填充内容,最后有时间再进行细节的优化。
大多数资料是补充性的,因为高层的逻辑构建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工作是让它更强壮而已,这一步完全可以放到最后再完成。
以前我也常常纠结于方案中资料的完整性,认为一份缺少详实数据的方案是没有说服力的,但后来慢慢发现,搜集到足够有效的资料实在是太困难了,数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都很成问题,最后资料来源的标注都是“XXXX网站”,这难免会使方案显得有些山寨。专业机构的数据虽然可信度会高一些,但对于一般公司来说,成本又是一个问题。
另外,有说服力的观点从来都不是来自于数据,而是逻辑。
许多(也许是大多数)重要的科学问题都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甚至在物理和化学中也是如此。当且仅当关系到证实时,方程和测量才有用。但证实或证伪在先,如果在没有定量测量的情况下就有绝对的说服力,这种证实或证伪实际上是最强的。
或者换一种说法,你可以从逻辑盒子或数学盒子中抓住现象。逻辑盒子粗糙但坚固,数学盒子精致却脆弱。数据盒子可以把一个问题漂亮地包装起来,但却无法抓住现象,所以首先要用逻辑盒子将现象抓住。
——&约翰R.普拉特(JohnR.Platt)
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的逻辑是没有问题的,那么任何有常识的人都可以通过推理得出相同的结论,数据或其它更详实的资料只是为了再次证明观点而已。所以资料只要够我们提炼出观点,理出逻辑就足够了,剩下的细节,可以留到下一个迭代慢慢补充。
-----------------
OK,上面的分析基本说明了在时间紧急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做一份能拿得出手的方案。在deadline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先出一版简要版本,然后视时间的需求再逐步添枝加叶,让方案更完善。这种方法同样可以在平时应用,每出一版方案,就跟上司确认一版,确定方向没问题,再接着往下做,这样不仅可以随时调整,也能让领导知道你的工作进度,对大家都好。
首发于我的微信订阅号:学习时间
上回我们聊了一下如何合理的安排事务,避免被琐事影响到自己去做“真正要做的事”,今天继续聊聊造成时间黑洞的另外一个问题:拖延。
上篇提到过,造成时间黑洞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不会安排事务,二是拖延。许多人认为自己属于前者,但实际上真正不会安排事务的人是不多的。大家都是成年人,都具备分辨事务孰轻孰重的能力,特别是当你按照上篇的建议,做出了一个列表,但最终发现仍然无法完成的时候,恐怕就会知道,真正的凶手是“拖延”。&
人人都有拖延症,拖延的危害大家也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所以,患有拖延症的朋友们,以及按照上篇的建议做了但无效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本篇的建议。不过这些建议仅限于解决拖延导致的时间黑洞问题,对于诸如“脏衣服一定会在剩下最后一套干净衣服的时候才去洗”这类问题,我本人也没有解决,有解决办法的同学们请救救我。&
先来看看拖延的原因。拖延本质上是个心理问题,简单来说,是逃避。通常我们安排给自己要做的事情,往往是一些重要且困难的事,这些事务会耗费我们的时间、精力、金钱等等,而人的天性是趋利避害的,所以人们往往会下意识回避这些事务。比如,对大多数人来说,学习是件难事,所以当开始要学习的时候,出于回避困难的心理,就会“突然想起”还有某某事没做。又比如,对有些人来说,构建亲密关系是件困难的事,所以需要联系某人的时候,出于心理抵触,就会一拖再拖。简而言之,很多拖延都是为了让自己逃回“心理舒适区”。但如果不做任何事,又会产生愧疚等负面情绪,为了消减这种情绪,最后大家就会选择去做那些“看起来很有用”的事情,让自己假装忙碌。&
既然知道了原因,解决方法就很清楚了,那就是:告诉自己其实事情没那么难。当然,这种心理调试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有心理医生的帮助是很好的),我们不妨从下面两个做法开始尝试。&
正视自己的欲望,给自己一个做事的理由&
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一些事情过度美化,比如努力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学习是为了窥见更广阔的世界等等。当然不排除有些人确实达到了这种境界(ps.这些人不会拖延),但对于我等凡人来说,这些理由都是人云亦云的包装,面试的时候应付一下HR还行,咱自己就别骗自己了,这种抽象的、建立在美好想象之上的目标和计划是没有推动力的,拖延也几乎是注定了的。&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正视自己的欲望,分析事务的收益,再利用自己的欲望来找到做某件事的真正理由。比如总是拖着不学英语,就可以先确定一件事,英语是工具,是为我们的目标服务的。那么自己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升职加薪,还是应付考试,或是跟朋友们得瑟?客观一点,反正你自己想的别人又不会知道。&
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就可以接着分析一下这件事究竟能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衡量一下性价比如何。比如是不是学了英语就一定能升职加薪?升职加薪有没有其它途径?不看字幕是不是真的能带给你更好的观影体验?是不是能让你在朋友圈炫耀成功?学英语对当前的你到底有哪些收益?拿学英语的时间去做其它事会不会有更高的收益?&
这些事想明白了,结论也就有了。如果确定英语对你完成目标很有帮助,收益很高,自然也就有动力了。&
再比如这个微信号,写这些东西也并不是为了传播理念帮助别人进步之类的伟大理想(如果有这个效果,那也是结果,不是动因)。动因其实很世俗也很自私,一是为了锻炼文笔(靠这个吃饭,没办法),二是为了锻炼思考能力(年纪大了,脑子开始不灵光),三是为了满足自己好为人师的心理(就是爱臭屁,改不了)。这些欲望既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也不是被影响了之后脑子一热产生的,这些欲望都是真的,所以即便拖,也还是会在deadline之前一大早爬起来完成这篇文章。&
说白了,想要不拖延,还是要找准需求。传说(意思就是我忘了出处),某人为了留学的奖学金学英语,每背一个单词,就告诉自己今天又赚了多少钱。大家看,这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自己的需求与事务的收益完美契合,这样的事务安排,当然有动力去做,当然不会拖延。&
哪怕5分钟也好,先开始吧&
逃避的另一个原因是害怕失败。其实仔细想想,完全没必要啊,就算失败了又怎样,就算放弃了又怎样,只要开始过(即使只是做做计划),往往就会比那些没有开始的人更有收获,无论如何,我们是不会有任何损失的。所以我们没必要害怕失败,意识到自己想要逃避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只做5分钟就放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比如跑步,天气太冷不想去?那就告诉自己“无论跑不跑,好歹把新买的装备穿上试试看吧”,等你穿戴整齐的时候就会发现,再脱下来实在太麻烦了,干脆出去跑几分钟吧,出了门就会觉得,既然出来了,干脆多溜溜吧。这样不知不觉就完成了任务,第二天再来一遍,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就不用再纠结了。&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许多事情一旦开始了,其实没那么容易放弃的(沉没成本),而只要不放弃,就终有成功的那一天。&
--------------------&
OK,以上就是通过调整心理从而解决时间黑洞问题的一些经验。关于拖延,相关的内容很多,有一些内容,回头有时间再补充一下吧。拖延相关的资料、书籍和战拖社区也非常多,大家不妨多看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感谢关注和阅读&&&欢迎转发和分享
学习时间&微信ID:LearningTime
每周与你分享工作与生活的学习记录
点击“查看目录”选项,浏览历史文章。
前些天有朋友私信问我,说虽然有时候有了时间,但总是东摸摸西看看,结果大把的时间不知不觉就不见了,计划中的事一件也没完成。其实这是很多朋友都会碰到的问题,我也一样,所以今天咱们就来想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很多时候,我们凑出了时间,制定好了计划,甚至脑子里已经浮现了完成计划之后狂欢的情景,可一旦到了要开始的时候,就突然冒出了很多事情,于是忙了半天,最后只有一件事没做:正事。&
比如晚上本来计划好好读书,先是泡杯茶,又想到衣服还没洗,收拾脏衣服的时候顺便换了床单被套,最后干脆给家里来个大扫除,好不容易坐下来,狗又叫了,去照顾它的时候,朋友发微信,聊几句,看看朋友推荐的链接……等再拿起书本的时候,发现已经到了要睡觉的时候。&
很多朋友都遇到过相似的情形吧,这就是典型的“时间黑洞”的问题。好不容易挤出的时间被一些计划外的琐事消耗掉了,导致计划被打乱,目标几乎永远也无法完成。产生时间黑洞有很多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下面这两个。&
一个是真的不会安排事务。有些人执行力是很强的,但总是抓不到重点,他们似乎认为每件事都是很重要的,都要在当下赶快完成,最后累的半死却对人生没啥帮助。对于这类同学,可以试试对事务进行分类,找到优先级高的那些,先去完成它们,这样效率最高。&
另一个就是拖延的问题。人人都有拖延症,比如这篇文章,我从周一拖到今天早上才搞定。拖延本质上是个心理问题,如果能找到自己适用的心理调适机制就可以比较从容的应对了。拖延问题的相关书籍资料也比较多,认为自己是拖延症的,可以看看相关资料。&
这两个问题,有部分人是前者,大部分人是后者。如果能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就算没法完全干掉时间黑洞,至少也能缓解一些。&
我自己也常常被时间黑洞困扰,少有时间利用率很高的时候,不过在长期艰苦卓绝的与时间黑洞的斗争中,多多少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下面咱们先看看怎么解决合理安排事务的问题。&
学会为事务划分优先级&
其实所谓的时间管理就是对事务进行管理。是否给事务制定优先级在不同的时间管理理论里有不同的看法,也引起了不少争论。这里我们先不去理会那些争论,单是考虑时间黑洞问题的时候,优先级划分是有一定效果的。&
通常认为,已经计划好接下来要做什么事的人已经有了优先级的概念。比如计划今晚要读书,自然是认为读书比其它事更重要,但我觉得那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应该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是不一样的,说到底,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比如,工作后持续学习这件事,人人都认为是对的,所以它必然是“应该做的事”,但如果我们现在的能力已经足够应付当前的工作,自己也没有要在职场出人头地的目标,我们就是喜欢随性的生活,那它就不是我们“想要做的事”。&
想要认清真正要做的事,最根本的办法当然是拷问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一个目标blablabla……不过这个解决方案貌似有点鸡汤,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有点技术含量的技巧来尝试解决问题,就是“四象限法”。&
四象限法就是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对事务进行分类,最后得到一份分类清晰的事务图谱。这不是个新玩意儿了,很多看过时间管理相关文章的同学们应该都知道。&
计划实验这个方法的同学们,先别急着画图,我建议按照下面的流程来做,会更有效。
---------------------
首先,找个合适的开始时间,跟以前一样,不要刻意去改变什么,但是要找张纸把自己做过的事记录下来,记录一周就够了。这一步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看看自己平时做的事情都有哪些,方便回头列出清单进行分类,另外也能看看时间都是被什么事给吞噬掉的,相信大多数同学看到结果的时候会有些吃惊的。时间消耗统计可以让列表更清晰,以后也可以根据时间消耗更合理的安排事务,所以如果再能加上个大概的时间消耗统计,就更好了,如果觉得麻烦,现在不做也没关系。
然后把这些事务列一个清单,根据事务的性质,该合并的合并(比如读书、背单词都是学习,洗衣服、打扫卫生都是家务),再把每件事务根据分类原则放到不同的象限里去。分类要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拿你的分类跟别人去做比较,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同一件事的分类必然不同,比较是没有意义的。比如洗衣服这件事,对一个有洁癖的人来说,当然是“重要且紧急”的,但对于像我这样邋遢的人来说,它一定在“不重要也不紧急”那个格子里。
还有,罐头会过期,人也是会变的,三观和目标的变化也会让事务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位置,这很正常。&
&最后,&忠于自己的三观以及当前的目标,否则就会出现“应该做的事”和“想要做的事”不一样的情况,起不到太大效果。&&
OK,现在四象限的图已经搞定了,以后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原则对事务进行分类了。&
----------------------
分好类之后,优先开始做哪件事呢?许多人想当然的认为是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但其实“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才是我们应该优先考虑的。&
为什么先做这个,简单说就是这些事如果不做,慢慢会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疲于奔命。限于篇幅,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详细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找相关的分析文章。&
当前那些“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不做么?当然会做,不过那些事会自己挤到清单里的,它来的时候再做就行了。担心的同学们,放轻松吧,很多事不做也不会死人的。大家可以认真想一想,这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非要你亲自处理的“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吗?&
所以这一节总结下来就是:
要做某件事之前,先想想它属于哪个象限,“重要”的事务都可以处理,“不重要”的事务,无论是否紧急,都可以不用理。&
OK,上面就是为事务划分优先级的方法,方法非常简单,但做起来也是要花些时间和精力的,要注意的点也不少,真要延展开来,恐怕又要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讨书怎么写才深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