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胆红素偏高的原因,无任何肝病,是自身免疫病吗

我是自身免疫性肝病,每三个月验次肝功。这次胆红素单...
我是自身免疫性肝病,每三个月验次肝功。这...
我是自身免疫性肝病,每三个月验次肝功。这次胆红素单项超标31,1
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直接与医生电话沟通,咨询更便捷,解答问题更详细,同时可获得健康顾问提供的健康管理服务。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肝硬化、肝腹水、丙肝、肝炎
擅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专长: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等病毒性肝炎、病毒携带、肝硬化...
问题分析:乙肝大三阳病人体内的含有很多的病毒,传染性非常大,肝脏的损害相对非常严重,一旦病人没有积极地采取治疗方法,其发展为肝硬化、肝癌的几率就比较大。意见建议:乙肝大三阳要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脑血管常见病
&&已帮助用户:54235
问题分析: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肝组织改变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相一致,但血清病毒标志物阴性。临床上有自身免疫的各种表现,如黄疸、发热、皮疹、关节炎等各种症状,并可见高γ-球蛋白血症,血沉加快,血中自身抗体阳性。 约20%~25%患者的起病类似急性病毒型肝炎,表现为黄疸、纳差、腹胀等。意见建议:建议去肝病科就诊,祝你健康!          
问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疗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病毒性肝炎、发热、腹泻等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其他类型肝炎、肝硬化的诊治。
&&已帮助用户:261
问题分析:你好 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细胞损害严重。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治疗,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成肝硬化,一定要及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原则主要是抑制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缓解肝内炎症和消除症状,恢复肝功能,保持代偿状态和减少并发症等。应注意休息,补充营养,禁酒和避免药物性损害,但最重要的还是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治疗指征主要根据炎症活动程度,而非肝功能受损程度。如若病人出现症状明显,病情进展快或γ球蛋白≥正常值的2倍,以及谷草转氨酶≥正常值5倍、谷丙转氨酶≥正常值10倍等情况时,可考虑使用皮质类固醇治疗。经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65%的病人可获得临床、生化和组织学缓解。
问精神、食欲、食量、大小便可最近查出胆红素高眼珠微黄...
职称:医师
专长:传染科,尤其擅长乙肝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241403
问题分析:引起黄疸即皮肤巩膜黄染的原因有:1溶血性疾埠主要是你的红细胞受到破坏2各种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3其他肝脏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肝、酒精肝等4阻塞性黄疸如胆结石等意见建议:你的肝功能主要是胆红素升高而且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转氨酶之类都正常考虑还是溶血性黄疸多见但是你的血常规红细胞、血红蛋白等都正常所以又不太像溶血性黄疸而且也排除了肝脏疾病那么要考虑是否要胆结石、胆囊炎等胆道疾病
问患了非病毒性肝炎现在都有什么好办法进行治疗中西哪种...
职称:副主任医师
专长:内科、尤其擅长上呼吸道感染
&&已帮助用户:57226
指导意见:你好!应考虑是肿瘤的可能注意跟踪检查,先明确诊断
问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
专长:饮食营养、不良嗜好
&&已帮助用户:220863
这个一般就是有肝炎的现像这个只要有肝炎就是这个自身免疫的现像这个没什么好崩溃的针对性的治疗一般是会好的
问发热关节痛分别在县级、市级和301查无名热后来就不发热...
职称:医师
专长:妇科人流,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142154
指导意见:你好这个一般就是有肝炎的现像这个只要有肝炎就是这个自身免疫的现像这个没什么好崩溃的针对性的治疗一般是会好的
问自身免疫性肝病有何症状?如何检查?
专长:中医、骨伤、按摩
&&已帮助用户:225975
您好0早期肝硬化是代偿期要阻止向晚期肝硬化发展如果发展到晚期肝硬化出现并发症就棘手了目前要重视要遵医嘱;饮食上多食用菌类食品如木耳香菇蘑菇等能提高免疫力鱼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且易消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VC的含量;少食用和不食用油炸腌制油腻太大和辛辣带有刺激性的食品以清淡饮食为宜不饮酒不吸烟减少肝脏负担保持良好心情用宽广的胸怀正视一切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小量腹水通常不引起症状,但大量腹水可引起腹部膨隆和不适,出现
不同患者因病情及其发病原因不同,需详细检查制定合理方案
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乙肝小二阳属于不稳定状态,大部分乙肝小二阳
治疗乙肝的办法有很多,由于病情感染的严重性不同,发病的原因
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
乙肝是否需要治疗,要看自身的肝功情况以及病毒数量,综合情况分析
不可以随意停药,否则易出现停药反弹的现象,加重病情,建议
定期体检,避免各种诱因,积极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戒酒是治疗中最关键的
治疗应注意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病情不同,采用的治疗方案也不同
百度联盟推广
知名专家免费在线问诊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请问:我体检HBsAb、HBcAb阳性,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能说明我得了什么病吗?
问:请问:我体检HBsAb、HBcAb阳性,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偏高,能说明我得了什么病吗?具体数据:
HBsAb(乙肝表面抗体)、HBcAb(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其他阴性。
总胆红素 TBIL 26.3
(参考范围:5-22)
直接胆红素 DBIL 5.6 (参考范围:0-7)
间接胆红素
IBIL 20.7 (参考范围:0-20)
不正常的指标还有:
总胆固醇 CHO 3.87(参考范围:3.9-5.7)
甘油三脂 TG 0.58(参考范围:0.6-2.2)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参考范围:318-354)
血小板梯级分布宽度 PDW
(参考范围:15.5-18)
尿检:胆红素 BIL 定性为-
●患者性别:男●患者年龄:27
●病史:我以前没有得过重大疾病,没有患过肝炎。去年被狗咬过,打过狂犬疫苗。多年前打过乙肝疫苗,当时没坚持打完。去年6月份的体检结果中肝功能全部为阴性。
谢谢各位大夫专家。第一次问题补充:tflysh医师, 谢谢。您说的“说明你曾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自身免疫力强而产生了抗体。”。
我并不知道我得过乙肝啊,是不是现在已经好了呢?我的其他体检指标说明什么?我现在是什么病?需要治疗吗?第二次问题补充:体检医生在我的体检报告中说我的 胆红素偏高,需要复查,如果仍异常需要到肝病专科门诊。
我很害怕,轻各位医生就我胆红素偏高的问题予以解答一下。胆红素问题需要治疗吗?
以下两位医师都说我患过肝炎,但是我自己不知道,也没吃过药,这正常吗?
答:说明你曾经感染了乙肝病毒。现在自身免疫力强而产生了抗体。证明你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产生了抗体,你这情况是一种最好的结果,不需吃药。这说明你以前感染过乙肝病毒,现在已经产生了抗体,不需吃药。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复健康!我来给你谈谈“乙型肝炎”。 第二、五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后,或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已康复了,已有免疫力。 1)什么是乙肝?简要发病机理是什么?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HBV本身对肝脏无明显损伤,主要通过人体的免疫应答造成肝细胞损伤,HBV感染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体和细胞免疫反应,如果机体免疫反应正常,可以清除感染的病毒而痊愈;免疫反应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可持续存在,成为慢性乙肝。 2)乙肝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避免感染乙肝? 主要传播途径有三条: 1.血液传播。 2.母婴垂直传播。 3.性传播。 乙肝不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所以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一起工作、吃饭等一般不会传播乙肝,完全没必要谈肝色变。 避免乙肝感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与乙肝患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特别提醒: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消毒不彻底,也可能引起乙肝的传播。 3)新生儿免疫是我国乙肝预防的重点 在中国,乙肝病毒感染绝大多数始于幼龄期,特别是母婴传播。婴幼儿因缺乏自我保护、皮肤娇嫩易破更容易感染乙肝,同时因免疫功能不完善,更容易转为慢性。据统计,幼龄感染者中90%发展为慢性,而成人感染者中仅5--10%转为慢性,所以抓好新生儿免疫是目前解决乙肝的根本办法。 我国政府自2002年12月起,已经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新生儿计划免疫,每年用上亿人民币为新生儿免费提供乙型肝炎疫苗。目标是经过两代人的努力(约50年),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由1992年的10%下降至1%以下。乙肝免疫的重点在农村,从卫生部现有资料估计,我国城市乙肝接种率已达90%,农村约40%,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4)如何预防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女性孕前检查HBV-DNA,最好在DNA阴性时考虑怀孕。HBV-DNA阳性母亲的孩子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越早越好,并程序注射乙肝疫苗,成功率约95%左右,应及时检查是否产生抗体;DNA阴性母亲的孩子可以只注射乙肝疫苗,保险起见也可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目前对母亲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尚有争议,不作常规推荐。 父亲为大三阳或小三阳但DNA阳性者,孩子出生时也建议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避免出生后密切接触传播。 5)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可以结婚、生育? 绝大多数乙肝患者在肝功能稳定、病毒不复制的情况下可以结婚、生育,对方应该注射乙肝疫苗并产生保护性抗体,女性乙肝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母婴传播。对于症状严重、肝功能明显异常的慢性患者,暂不宜结婚,应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结婚。 6)乙肝的常规检查及意义? 1.乙肝五项是诊断乙肝感染的基本依据: ①HBsAg(+),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提示病毒复制及传染性。 ②抗HBs(+),表示有保护性抗体,对乙肝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及自然感染痊愈后都可产生抗HBs。 ③HBeAg(+),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提示有传染性。 ④抗HBe(+),一般情况下提示乙肝病毒低复制或不复制,少数情况下结合DNA检测明确是否存在病毒变异。 ⑤抗HBc(+),提示感染过乙肝 ⑥抗HBc-IgM(+),提示病毒复制。 2.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有传染性。目前DNA应该采用PCR定量检测,灵敏度高但假阳性率也高,DNA一定要到大型、正规医院检测以避免误差。 3.肝功能:转氨酶尤其是AL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标志;血清总蛋白分白蛋白和球蛋白,白蛋白下降提示肝细胞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时常出现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增加,A/G比例倒置。 4.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腹水、肝癌都有一定的提示和诊断作用。 以上结果应该由专业医生综合分析,不要盲目猜测。 7)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饮食方面主要是戒酒、避免辛辣刺激食品,一些如“不能吃鸡肉、羊肉、海鲜”的说法多无科学依据;避免过度劳累,远离化学毒素,慎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肝功异常、病情活动时要注意休息,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8)慢性乙肝的治疗: 目前慢性乙肝的治疗尚是世界性难题,没有特效药可以根治,所以市场上一切宣传“治愈乙肝”、“大小三阳转阴”的药品、疗法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要注意鉴别,不要存在侥幸心理,你的上当会助长欺骗的社会风气。 到正规的医院寻求专科医生诊治,制定适合你的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起居、乐观的心理状态是治疗的有利因素。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点击“采纳为答案”。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医学会议频道
聚焦转化医学和多学科融合
MedSci梅斯医学APP下载
大家还在关注:
肝脏也会自相残杀?聊聊自身免疫性肝病那些事儿
作者:丁敬献
东省消化病防治中心&&&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小提示:78%用户已下载,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好文章,受益
赞一个!好文章拜读了,认真学习了。
好文章,值得学习,先赞一个
学习,好文章,很实际用途
学习学习!
相关资讯:
猜你感兴趣
资讯分类阅读
关注Medsci
免责声明:MedSci(梅斯医学)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专业医生学习,不可替代医师诊断或处方,具体诊断和治疗请咨询专科医生,本站不承担由此导致的相关责任。
MedSci备案号
扫码领取IF曲线
IF连续增长的期刊体检中为何总胆红素一直升高
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旗下微信公众平台。您的随身微杂志。
林曦阳 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体检中心化验室
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检测是健康体检常规检验项目之一,在肝胆疾病和溶血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经常发现受检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但血清TBIL的检测结果却高出参考范围,而根据文献报道,近几年我国许多地区的调查表明健康体检人群的胆红素水平确实普遍高于现用参考区间,某些地区建议参考范围高限甚至达到30.1μmol/L,几乎接近显性黄疸的界定值,但是作为体检医生对于每一位受检者要先从病理因素逐一排除TBIL升高原因,不能将大样本量统计学结果得出的论断套用在个别受检者上,这样会造成极大的漏诊率。
【案例经过】
某高校教师,男,49岁(2013年),在体检中心查体4年,查体结果见表1
表中可以看出,该受检者6次查体结果中首要关注的指标为TBIL的持续升高,2013年该受检者两次查体TBIL值为38.2μmol/L和29.5μmol/L,B超除了胆囊结石外并未见异常,其他查体结果也未见阳性指征,由于该体检单位未提出血常规检查申请,所以血常规没有信息记录,2013年综合分析虽然TBIL联合结合胆红素(DBIL)出现同时升高的情况,但由于检测方法学的原因DBIL检测值容易受非结合胆红素(IBIL)和δ-胆红素(δ-BIL)的影响,而且确实体检中常常会遇到TBIL和DBIL同时升高情况,经过长时间随访都未见阳性体征变化,所以并未引起受检者和检诊医生的重视,加之该患者并未出现黄疸以及不适症状,遂建议其密切观察;当2014年再次随访该受检者,自述2014年1月出现腹痛后伴恶心、呕吐,入院治疗确诊为胆囊结石急性发作,行胆囊切除术,肉眼沙粒状胆结石,但术后两次健康查体TBIL值为50.8μmol/L和67.9μmol/L明显增高, DBIL轻度升高,虽不是典型溶血性黄疸血象,但结合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并且追加血常规检查,发现贫血情况,初步怀疑有溶血性黄疸的可能,而且该受检者TBIL的升高影响了血红蛋白(HGB)的检测,导致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假性升高,经过校准该受检者应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进一步计算RPI指数(HGB/HCT)均大于2,在排除出血的情况下,进一步证实溶血的可能性,由于溶血、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加在胆囊内沉积而形成结石,所以约20%-40%的溶血性贫血合并胆结石,这也可能就是其患胆结石的真正原因,遂建议其进一步专科医院排除血液疾病,但该受检者自认为刚刚住院做过全面检查并未发现问题,而且自身感觉良好,遂放弃进一步检查机会,当2015年4月再次随访到该受检者时,B超已经出现脾大,而且贫血有严重趋势,TBIL依然升高,完全符合黄疸、胆结石、正细胞性贫血、脾大等溶血性贫血的特征,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和多色性红细胞,见图1-4,经过反复询问受检者最终自述2002年确诊患有自身免疫病,结合以上最终我体检中心强烈建议其到血液病医院排除继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通过随访该受检者在血液病医院行自身红细胞抗体型别测定,Coombs试验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进行抗IgG+C3d(特异性)、抗IgG、抗C3d检测,同时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测定、溶血相关试验及一系列生化指标检测最终确诊为继发于干燥综合征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案例讨论】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刺激人体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和(或)补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导致其寿命缩短或破坏加速,引起溶血性贫血。根据其发病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AIHA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新的医疗技术发展,继发性所占比例不断升高。
体检中经常会遇到TBIL升高的情况,这种升高往往是非病理性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胆红素是人体代谢中所产生的一种物质,其85%来自于衰老的红细胞在巨噬细胞系统破坏后,由血红蛋白内所含的含铁血红素分解而来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含有含铁血红素的物质分解都能引起最终TBIL的升高, 人体除了血红蛋白意外,肌红蛋白内也存在大量含铁血红素,急性肌损伤、肌劳损、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都会引起肌红蛋白的释放进而引起TBIL的升高,根据经验体检中TBIL以及DBIL的升高经过问诊大都存在舟车劳顿、熬夜劳累、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的情况。
体检发现,Gilbert综合征并不少见,该病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TBIL通常异常升高,但很少超过100 μmol/L,大体在50-80μmol/L之间,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受检者其他肝功能指标、血常规指标、B超检查完全正常,没有任何不适,Gilbert综合征一般也无需特殊治疗,预后良好。
受体检中心检测方法学的限制,检测的DBIL,实际上包含了一部分IBIL和δ-BIL,IBIL在血清中尿素、尿酸的促进下也会参与检测DBIL的反应,而δ-BIL实际上是DBIL升高,超过肾阈值,反流回血液,在非酶促条件下与白蛋白结合形成的产物,也就是说δ-BIL的来源是DBIL,所以δ-BIL的增多也会影响DBIL的检测,又由于δ-BIL的半衰期同白蛋白属性,能稳定17-23天,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阻塞性黄疸的病人TBIL好转了但DBIL一直升高甚至大于TBIL的原因。所以对于本案例的TBIL和DBIL升高就不难理解,溶血性黄疸的受检者,肝细胞功能正常也就是醛酸化IBIL的能力是正常的,代谢途径也正常,血液中DBIL的检测值应该是正常的,而IBIL的值剧烈升高才对,而之所以DBIL的检测值升高就是由于大量IBIL的产生干扰了DBIL得检测。
1、体检中遇到胆结石的受检者,特别是结石呈沙粒状,应积极结合TBIL以及血常规结果排除溶血性贫血的可能。
2、TBIL的升高不仅仅见于隐性或显性黄疸受检者,对于非病理性因素比如舟车劳顿、熬夜劳累、过度疲劳、剧烈运动以及Gilbert综合征也应掌握。
3、体检中心DBIL的检测方法,常常受IBIL和δ-BIL的影响,在通过检测数据分析疾病时要了解该影响的存在。
4、体检中心检验人员要善于收集异常病例,结合不同数据变化给予不同临床建议,并要了解同一种疾病不同时期的血象变化
作者简介:
林曦阳,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临床检验、医学法学双学士学位,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在职),就职于天津市肿瘤医院预防体检中心。
作者相关文章&&&
体检中常见ALT、AST升高的十二种临床解读
为何连续四年体检发现乳酸脱氢酶持续升高?
五次体检肝功能化验竟能分析出自身免疫性肝病
体检中乳酸脱氢酶急剧升高原来是因为PNH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检验医学那些事儿》长期征文中,最高支付稿费1000元!(点击查看)
第二届“宁波美康杯o感动检验”全国有奖征文开始啦
检验医学o中华检验医学网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检验医学新媒体平台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丨投稿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胆红素偏高后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