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什么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会议作用

历史简介/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动用的配合,自然地发生劳动的呼声。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规律之后,就产生了节奏。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中国文学史----甲骨文字在远古时代的村落中,每当春天到来,准备开始农耕之际,为了祈求丰盛的收成,要举行祭祀之类的活动。秋天收获之后,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仪式,从中便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就成了中国文学的源泉之一。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由于 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这些远古歌谣和神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远古时期的歌谣和神话传说,在古籍中时有记载。据说是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云:“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本,归其泽!”(《礼记·郊特牲》)这大约是一首农事祭歌。至于传说为尧舜时期的《击壤歌》、《康衢谣》、《卿云歌》、《尧戒》、《赓歌》、 《南风歌》等,从其思想内容和 语词来看,显然都是后人的伪托。倒是有些简单质朴的韵语,可能是原始歌谣的 遗留。如《吴越春秋》卷九所载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宍古肉字)”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语言古朴,但已经具有韵律,显然是一首十分古老的歌谣。《吕氏春秋·音初篇》所载禹时涂山氏之女所歌的“候人兮猗”,虽只有一句,却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比较可信的夏代诗歌的遗文。属于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反映了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先 民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后来的文字记录大多是片断零散的,有些已经被后人改造,中国神话的原始形态并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文字产生以后,中国文学才脱离了传说时期。文字的出现,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汉字的起源,历来有若干推断,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随着甲卜辞及殷商青铜器的不断出土,探讨上古文学有了可信的资料。甲骨文字和部 分青铜器上的铭文,是现在所知最古的文字。甲骨文代表的商代晚期文字,已经发展为相当成熟的文字系统。甲骨卜辞文句简朴形式单一,仅有少量的记事文字; 商代中期的青铜器铭文也只有两三字,直到商代晚期,铭文仍很简单。然而甲骨文和金文的产生却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为口耳相传的文学发展成为书面文 学提供了条件,标志着中国书面文学的萌芽。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出现了一些 较长的钟鼎铭文,这表明具有文学因素的文本出现了。从此,文学的各种形式在 语言文字的不断成熟过程中分途发展。金文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 的,这在我国古籍中有明确的记载。《吕氏春秋·古乐》云:“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葛天氏”应是传说时期的一个部落酋长。这八阕可能是现在所知的最古的一套乐曲,有歌有舞,歌辞已经无可稽考,舞容极其简单,仅三人手持牛尾,边舞边唱。其内容从八阕乐曲的题目来推测,“载民”是歌唱始祖;“玄鸟”即燕子,可能是本部落的图腾;“遂草木”歌唱草木茂盛;“奋五谷”歌唱五谷生长;“敬天常”即遵循自然法 则;“达帝功”以下反映了原始人的宗教信仰。这套乐曲体现了上古时代诗、乐、 舞一体的原始形态。诗歌和音乐、舞蹈相互结合的形式,在文字已经成熟并广泛用于文献记录以后,还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如《诗经》中的作品都是乐歌,而其中的颂诗, 是祭祀时用的歌舞曲。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逐步分化独立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基本特征/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语言文字之一。汉语言文字对中国文学的形成和建设起着巨大的作用 :①容易引起具体意象。由于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其自身排列有时就会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例如赋和骈文,就大量运用同形旁的字。中国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造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②汉字一般为单文独义、一字一音,这就使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了一整套独特的谨严的格律,并且在外观上构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③汉语有四声,诗人们利用汉语言的这种特性,写诗时注意字声安排,于是近体诗(五言律诗、绝句,七言律诗、绝句)、词、散曲等诗歌体应运而生,并统领诗坛达千年之久。诗歌充分利用四声变化,造成了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④文言文作为特殊的书面语言,可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而保持官方语言的地位,这就发生了文学在文言和白话两个不同的轨道上运行、内容与形式皆有巨大的差异的现象。中国文学,除了因为汉文字语言具有自己的特征以外 ,还具有它自己的独特文学观念体系。这种观念体系受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所支配,其思想渊源在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中国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思想。其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其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其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次序的伦理观念;其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诗文以教化为功用的中国文学在内容上偏重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将文学视为政治的附庸和说教的倾向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倾向。君臣的遇合、民生的苦乐 、宦海的浮沉、战争的胜败、国家的兴亡、人生的聚散、纲常的序乱、伦理的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无论是诗歌、散文、小说还是戏曲,概莫能外。儒家的入世哲学和教化观念,给中国文学带来了政治热情、进取精神和社会使命感,但同时也抑制了自我情欲的释放,自由个性的迸发和自我意识的开掘 ,尤其是“ 存天理 、灭人欲 ”的理学观念,使文学蒙上了理性主义的烟霭 。上述内容 特 点并行的是“中庸”美学追求 。中国文学讲求中和之美 ,“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般不把情感表达得过分热烈。中国旧体诗大都感情节制,思想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同样表现出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为补充的,儒、道、释3家也常常合流 。儒家 、道家 、佛教思想有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又分别给予中国文学以不同侧面的影响。所谓“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儒家继承的是兼善精神,道家则本着“无为”之旨,发展了独善思想。在中国文人身上,积极入世和消 极 避 世思想往往交织在一起,彼此消长。在文学作品中,这种现象有着鲜明的表现。如果说“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是古代士大夫的互补的人生趋向,那么,慷慨悲歌与愤世疾俗,则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虽然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总体风格的影响占着主导的方面,但老庄哲学对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有两个方面: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观点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法,指出“有生于无”。对于形成中国文学含蓄精练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起有异常重 要的作用 。中国文学极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的表现方法。中国文人不喜欢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揣摩和思寻,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创造出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 。②“大制不割” 、“道法自然”。“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然而,至高无上的、形而上的道,要求“法”形而下的自然,这里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因而,中国文学艺术家向来把刻苦的技巧训练与不露刀斧凿痕的无技巧境界结合起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是大多数中国作家毕生孜孜以求的艺术境界的写照,也是他们艺术道路的真实反映。由于上述两方面的影响,中国文学和西方文学相比,大体上说,西方文学显得直截了当、率性任真,中国文学则委婉曲折、含蓄深沉;西方文学倾向于锋芒毕露深刻广大,中国文学则倾向于绵里藏针机智微妙;西方文学尚一泻千里的铺张,中国文学则尚尺幅万里的浓缩。这种审美观在总倾向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演进/中国文学史
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所谓外部因素是指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等。关于中国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到文学发展的不平衡。由于中国历史悠久、幅员广阔,所以中国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突出。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体发展的不平衡。每个文体都有一个从萌生到形成再成熟的过程,所谓文体发展不平衡,包含这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各种问题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有先有后。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二、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些,有的朝代相对平庸些,这很容易理解。中国文学史三、地域的不平衡。所谓地域的不平衡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 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其次,在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有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1:俗与雅之间相互的影响2: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3:复古和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
分期/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可以分成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古之分,是中国文学史大的时代断限。在三古之内,又可以细分为七段。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如下: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国文学史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6世纪)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84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19)上古期先秦文学上古期的第一段是先秦文学。在这个阶段,文学的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 个体的演变,《诗经》里的诗歌大都是群体的歌唱,从那时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 位诗人屈原出现,经过了数百年之久。上古巫史不分,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 事人事的记录,这是一大进步。而士的兴起与活跃,对文学的发展又起了关键性 的作用。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这种 混沌的状态成为先秦的一大景观。所谓文史哲不分,是就散文这个领域而言,在 讲先秦散文时我们无法排除《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 着作,也无法排除《周易》、《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哲学 着作,那时还没有纯文学的散文。至于诗歌,最初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 《吕氏春秋》里记载的葛天氏之乐,以及《尚书·尧曲》里记载的“击石拊石, 百兽率舞”,都是例证。《诗经》、《楚辞》中的许多诗歌也和乐舞有很大关系。 风、雅颂的重要区别就是音乐的不同,据《史记·孔子世家》,《诗》三百五篇 都可以和乐歌唱。《楚辞》中的《九歌》是用于佘祀的与乐舞配合的歌曲。上古时期的第二段是秦汉文学。秦汉文学出现了不同于先秦文学的一些新的特点。首先是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战国时代游说于列国之间的士,聚集到统一低过的皇帝或者诸侯王周围,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他们以歌功颂德或讽刺喻谲谏为己任。如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东方朔,吴王门下的枚乘、邹阳。这些“言语侍从之臣”正好成为大赋这种汉代新兴文体的作者。与汉代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相适应,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而形成格式化的、凝重板滞的风格。然而,对于中国诗歌来说,汉代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朝代。《诗经》那种四言的躯壳到汉代已经僵化了,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代乐府民歌却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活力,先是在民间继而在文人中显示了不可抗拒的力量,并由此酝酿出中国诗歌的新节奏、新形式,这就是历史不衰的“五七言体”。中古期中古期从魏晋开始,经过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到明朝中叶为止。中古期文字中古期的第一段从魏晋到唐中叶。这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 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 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从“三曹”、“七子”,经过陶渊明、谢灵运、庾信、“四杰”、陈子昂,到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杜甫,诗歌的流程清楚而又完整。杜甫既是这个阶段最后的一位诗人,又是开启下一阶段的最早的一位诗人,像一个里程碑矗立在文学史上。“建安风骨”和“盛唐气象”这两个诗歌的范式,先后在这个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成为后代诗人追慕的极致。这又是一个文学创作趋于个性化的阶段,作家独特的人格与风格得以充分展现。陶渊明、李白、杜甫,他们的成就都带着鲜明的个性。此外,这个阶段的文学创作,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文学集团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以曹操为道的邺下文人集团在发展五言古诗方面的作用,齐梁和初唐的宫廷诗人在建立近体诗格律方面的作用,都是有力的证据。在这个阶段,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在儒家提倡文学的政治教化作用之外,玄学家提倡的真和自然,已成为作家的美学追求;佛教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也促进了文学观念的多样化。中古期的第二段是从唐中叶开始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爆发为起点,到南宋灭亡为止。唐中叶以后文学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韩、柳所提倡的古文引起文学语言和文体的改革,宋代的欧阳修等人继续韩、柳的道路,完成了这次改革。由唐宋八大家共同实现的改革,确定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一直到“五四”才打破。诗歌经过盛唐的高潮之后面临着盛极难继的局面,诗人们纷纷另辟蹊径,经过白居易、韩愈、李贺、李商隐等中晚唐诗人的努力,到了宋代终于寻到了另一条道路。就宋诗与唐中叶以后诗歌的延续性而言,有这样两点值得注意:由中晚唐诗人开始,注重日常生活的描写,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人文意象明显增多,到了宋代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气;由杜甫、白居易开创的反映民生疾苦积极参与政治的传统,以及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晚唐一度减弱,到了宋代又普遍地得到加强。就宋代出现的新趋势而言,诗人与学者身份合一, 议论成分增加,以及化俗为雅的美学追求,也很值得注意。作为宋诗的代表人物,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具有比较明确的创作主张与艺术特色。苏轼、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等也各以其自身的特点,与江西诗派共同构成有别于唐音的宋调。唐中叶以后曲子词迅速兴盛起来,经过五代词人温庭筠、李煜等人之手,到了宋代遂蔚为大观,并成为宋代文学的代表。柳永、苏轼、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 人的名字也就永远镌刻在词史上了。唐中叶以后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的阶段;而在城市文化背景下,唐代“市人小说”的兴起,宋代“说话”的兴盛,则是这个阶段内文学的新发展。中古期的第三段从元代开始,延续到明代中叶。从元代开始叙事文学占据了 文坛的主导地位,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从此,文学的对象更多地从案头的读者 转向勾栏瓦舍里的听众和观众。文学的传媒不仅是写在纸上或刻印在纸上的读物, 还包括了说唱扮演的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降低,走向社会下层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先是适应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继而提高这些文学形式,于是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高明等一大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作家。元代的文学以戏曲和散曲为代表,以大都为中心的杂剧与以温州为中心的南戏,共同创造了元代文学的辉煌,而明代流行的传奇又是对元曲的继承与发展。元末明初出现了《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这两部长篇白话小说,成为这个阶段的另一标志, 它们的出现预示着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到来了。近古期中国文学史---近古期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的壮大、印刷术的普及,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 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二、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的个性高扬,并在作品 中以更加强烈的色彩表现出来;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更多肯定的描述;三、诗文等传统的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已翻不出多少新的花样。而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又以小说最富于生命力。这些通俗 文学借助日益廉价的印刷出版这个媒体,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并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从以上各方面看来,明代中叶的确是一个文学新时代的开端。从明嘉靖初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 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动极其强烈,但清代初期和中期的文学创作基本上沿袭 着明代中叶以来的趋势,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在近古期第一段,文学集团和派 别的大量涌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近古期的第二段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与明清易代相比,鸦片战争的炮声是 更大的一次震动。鸦片战争带来千古未有之变局,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 建半殖民地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 在向西方寻求新的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一代新的 作家,龚自珍、黄遵宪、梁启超便是这批新人的代表。与社会的变化相适应,文 学创作也发生了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 文学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 小说的地位得到充分肯定。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更新 了。报刊这种新的媒体出现了,一批新的报人兼而具有作家的身份,他们以报刊 传播其作品,写作方法也因适应报刊这种形式的需要而有所变化。在古文领域内 出现了通俗化的报刊文体,在诗歌领域里提出了“我手写我口”这样的口号。近古期的终结,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终结,我们仍然划定在“五四”运动 爆发的1919年。这是因为“五四”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 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在“五四”运动之前虽 然出现了一些带有新思想与新风格的作家,但那仍然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中涌现出来的那批作家才有了质的变化。我们既注意19世纪末以来文 坛发生的渐变,更注重“五四”这个大的开阖。“五四”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 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天地。
基本简介/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
图书信息/中国文学史
龚鹏程《中国文学史》基本简介作者:龚鹏程中国文学史出 版 社:后浪出版咨询(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丛书编号:后浪大学堂系列丛书014ISBN:9出版时间:版次:1装帧:平装开本:16开内容简介有感于坊问文学史类书籍的种种缺憾,台湾学者龚鹏程先生亲自执笔,为读者呈现一部中国文学史的最新学术论着。《中国文学史(上)》是一本独立的文学之史,说明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包括各时期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等。文学的观念史、创作史、批评史,也兼摄于其中。《中国文学史(上)》是对过去文学史传统写法的重大革新——注意文学史实和历史诠释的区分,反对文学史写作的简单化,注重文学发展中多元异质成分的挖掘,尽力为读者还原一部真实的文学发展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下)》接续上册,起于晚唐,迄于20世纪初,全景展现了中国近一千余年文学历史的发展变迁。作者秉承自己独特的文学史观,通过剖析对文学历史的各种诠释之间共时性的互动与抗衡、历时性的累积与变奏,上推历史本身,下探对后世的影响。书中具体论述了晚唐的格法之学如何展开“宋诗的基本风貌 ”、唐宋文人阶层如何扩大、文人的性质如何衍变、文学如何成为社会文化的基调,兼论屈原、陶渊明、杜甫、李商隐等人如何成为文学史的重要人物、形塑后世的创作观点;文与道、骈与散、诗与词、经与文之间的辩证,以及说唱、音乐的文学化;明清之际精致的八股文写作、文学创作的通俗化,以及文学史写作的出现。作者于两册文学史的写作中展现了“文字─文学─文化”的体系观,即以文字为基础的文学世界逐渐扩大,文学自两汉文人阶层的形成发展到唐宋文学崇拜的社会,最终走向明清之际的通俗化,文人阶层的内部结构在历史中不断变动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要脉络。作者简介龚鹏程,祖籍江西吉安,1956年生于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毕业。曾任淡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创校校长,台湾学生书局总编辑等职。曾获台湾中山文艺奖、中兴文艺奖、杰出研究奖等奖项及台湾校园十大名师、台湾十大金榜专栏作家称号。2004年起,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先生自幼才华横溢,研究领域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等,博古通今,着作等身,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美誉,是当代享誉海内外华人世界的知名学者。至今正式出版专着70余种,其中在内地出版的有:《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侠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小说史论》等。编辑推荐★ 历时两年,“天下第一才子”最新力作:作者龚鹏程有“天下第一才子”的美誉,已在内地出版《游的精神文化史论》、《中国文人阶层史论》)、《文化符号学导论》、《文学散步》、《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国学入门》、《侠的精神文化史论》等专着,涉及中国文学、史学、哲学、宗教多个领域。本书可视为作者思想与治学的集大成者,以往论着中的诸多论点在本书中得到了衍伸和具体化用,集中阐释中国文学史这一论题。★不满传统写作模式,亲自撰写最重史法史例史体的中国文学史:作者不满意传统文学史的写作模式,认为它们不是“依序介绍这个作家那个作家之生平及八卦,如《录鬼簿》”,就是“抄撮这篇佳作那篇佳作,如马二先生湖上选文”,因此独辟蹊径,认为要从历史发展的历史性和作品接受的共时性两方面综合研究文学史,把文学视为是与政治、社会、哲学、宗教主结构组成的一个大结构中的一部分。该书关注文学这门艺术在历史上如何出现、如何完善、如何发展,其内部形成了哪些典范,又都存在哪些问题与争论,历代人的文学史观念和谱系如何建构等问题,尤其注重文学发展中多元异质成分的挖掘,为读者呈上一份全面、大气却又不乏细腻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以论代史,述说几千年文学历史举重若轻:本书虽然旨在述说中国几千年文学历史的发展过程,却独具一份轻逸灵动,原因在于本书采取以论代史的写法,直击文学史上重大问题,不断挑战传统定论,不断刺激读者的阅读欲望,全无传统史论的凝滞感。★下笔风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弹指间旧说陈论灰飞烟灭:本书虽然随处引经据典,但在作者的生花妙笔下,古文与今文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作者率性直言,论说有力,提出许多颠复传统、值得深入探讨的论点:《诗经》国风到底出自贵族还是平民?屈原真有其人还是只是汉代文人的集体编辑作业?文学自觉真如鲁迅所说起自魏晋?李杜王孟的“盛唐”是何人贴的标签?……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基本简介书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ISBN:作者:袁行霈//罗宗强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定价:38.8页数:426出版日期:版次:1开本:16开包装:平装内容简介简介: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既是高校教材,也是学术研究着作。本书倡导文学本位,并将文学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中,翔实地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作了一些具有创新性的考证和论述。各章均有详细的附注,以介绍各家之说,各卷之后附有研修书目,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前瞻性以及较大的信息量。出版后获得国家图书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特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这次修订,在保持原来的编写宗旨、指导思想、体例、框架、特色、结构和篇幅的前提下,弥补已发现的缺失,审慎地增加新的资料、吸收新的成果,对内容也有所增删,体例和文风得到进一步的统一。本书适合作为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参考。图书目录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节 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自觉的标志 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 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 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 新的文学思潮第二节 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乱世与乱世文学 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 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迪主题第三节 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士族与庶族的对立 寒士的不平 文学家族宗族与伦理第四节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 自然与真 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 从玄言到理趣第五节 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 文人与佛教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 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 词汇的扩大 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丈学的发展历程建安、正始文学 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 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曹丕与七言诗第二节 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的发展 后世诗人的认同第三节 王粲、刘桢及蔡谈“七子之冠冕”王桑 仗气爱奇的刘侦 察琰与《悲愤诗》第四节 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 人生短暂的哀叹 强烈的个性表现 浓郁的悲剧色彩第五节 阮籍、俄康与正始诗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 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 嵇康与应璩的诗第二章 两晋诗坛第一节 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 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繁褥:太康诗风的特征第二节 左思与刘混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 寒士的不平与抗争 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 刘琨的诗第三节 郭璞的游仙诗游仙诗溯源 乖远玄宗与坎谋咏怀 文采富艳寄托高远第四节 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兰亭集序》与兰亭诗 兰亭诗的主题及审美价值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五节 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东晋文人的心态 玄释合流 心隐与运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第三章 陶渊明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今为界的前期与后期 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 魏晋风流的代表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陶诗题材的分类 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 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 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 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暗而陶诗的艺术渊源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任柳先生住种的自我形象 《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 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不为五斗米折腰 酒与菊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第一节 市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吴歌与西曲 水乡景物与市井气息 女性的吟唱清丽缠绵的情调 修辞特点《西洲曲》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北方的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 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直率朴素刚健豪放 《木兰助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 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 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 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第二节 鲍照及其创新寒士的呼声 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 对七言诗的贡献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 沈约、谢眺与永明体永明体的兴起 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 沈约的诗歌谢眺的诗歌 阴锤、何逊等第二节 齐梁诗人集团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 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 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 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竞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萧纲 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第三节 从市井到宫廷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 流行音乐的变化对诗风的影响 宫体诗:对女性的审美观照 女性生活、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 爱情心理的刻划辞藻与声色 感官的刺激第七章 庚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一节 北朝文化与文学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 仿古与趋新:西魏、北周文坛概况第二节 南北文风的交融政治对峙与文化多元 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第三节 庚信文章老更成前期诗艺的养成 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 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一节 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 曹操的教令 曹丕兄弟的书札 《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 论辩文的勃兴第二节 南朝美文的衍化世重文翰 元嘉三大家 范晔史论《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 齐梁新变之风 诗体赋与写景文第三节 《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 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关于“小说” 小说的起源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志怪与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 志怪小说的内容 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 志人小说的内容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第三节 《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编撰 《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节 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 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第二节 漫游、人幕、读书山林之风、贬满与唐丈学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 幕府生活与文学 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 贬摘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第三节 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唐代儒、释、道的融合 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第四节 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的繁荣 唐诗的发展轨迹 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 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 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一书 隋代文学统一国家的建立 南北文学的合流第二节 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王绩与“四杰” 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 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 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 他们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第二章 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 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王维和孟浩然 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 隐逸情结与山水情怀对诗境创造的意义 禅宗思想对诗歌感情格调的影响第二节 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领、祖咏等诗人的创作第三节 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创作第一章 李白第一节 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第二节 李白的乐府与歌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 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歌行的价值第三节 李白的绝句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 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 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第四节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主观色彩 想象特色 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第五节 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李白的地位 李白的影响第四章 杜甫第一节 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自天宝中期开始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 元结和《箧中集》作家 杜甫坎坷的一生 诗歌题材的大转变 杜诗的诗史性质 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第二节 杜甫的律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 以律诗写组诗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第三节 社诗的艺术风格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 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 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第四节 杜诗的地位与影响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 对后代诗人的影响第五章 大历诗风第一书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余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第二节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第三节 顾况与李益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李益的边塞诗第六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韩益诗派的形成 “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 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第二节 韩愈、孟郊、李贸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韩愈、孟郊、李贺、卢全、刘叉等人诗中的怪奇之美诗歌的散文化倾向第三节 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冷峭简淡的柳诗及其他第七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 唐代中期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杜甫写实倾向的承传与时代风尚及民歌的影响 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 元午稹的诗歌创作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主张 讽谕诗与《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第三节《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诗人的交往之风和唱和诗高潮第四节 白居易的闲适诗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 闲适许对后代的影响第八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一节 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 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 由此所触发的文体文风改革第二节 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唐代的耕文 从萧颖士、梁肃、柳冕到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古文理论的政教目的 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三节 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自初唐起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 韩、柳的开拓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 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游记第四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骄丈的复兴古文的衰落 晚唐小品 李商隐等人的骈文第九章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一节 唐传奇由发动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 作意与虚构性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第二节 俗讲与变文俗讲与讲经文 转变与变文第十章 晚唐诗歌第一节 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社会衰败中士人怀古伤今情绪的反映 杜牧的诗歌创作 许浑等人的创作第二节 苦吟诗人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 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第三节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士人的闽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 温庭筠、韩[亻屋]等诗人第四节 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第五节 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郑谷 韦庄 罗隐第十一章 李商隐第一节 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 李商隐的思想 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第二节 朦胧多义与对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 诗歌情调的幽美 膜胀与亲切可感 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第三节 凄抱浑融的风格凄艳泽融风格的分析 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的比较 李商隐与阮籍的比较 李商隐与李贺的比较李商隐与杜甫的比较第十二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一节 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燕乐的兴起 沉的起源 早期民间词 早期文人调第二节 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花间集》 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第三节 李恩及其他南唐词人冯延已 李煜 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文学史年青研修书目
版本/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1.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修订版(共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2. 韩兆琦等.《中国文学史》(全套四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新着》.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94.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中下),复旦大学出版社.5.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上下),东方出版中心,6. 钱念孙,《中国文学史演义》修订版(上下),安徽教育出版社.7.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88.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共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9.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10.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11. 骆玉明,《简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12.孙静,周先慎,《简明中国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13.鲍鹏山,《中国文学史品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14.董乃斌,钱理群,《中国文学史》(彩色插图本),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615.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李修生,《中国文学史纲要》共四篇,北京大学出版社,04-7
先秦散文/中国文学史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6) 名 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满招损,谦受益|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专业设置自考专升本/中国文学史
专业课程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培养目标本自考专业培养具备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6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23:27:39
扫码免费获得此书, 新用户手机专享特权。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会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