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文化或现代化威胁传统文化视野看近代中国医学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及反思

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_参考网
浅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课题,作为外发型现代化的代表,传统文化在西方文明的碰撞下产生的“疼痛”是持久的。本文作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四次反思,提炼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最后提出解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矛盾的最终出路。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化;文化反省;综合创新中图分类号:G0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X(1-02一、几个概念的阐述文化是一个包括广泛内容的综合体,它既是历史传统的积累,也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表现。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文化最早是指统治者对天下人以文教化,与以武力征服相对立。《易》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说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了时序的变化,又必须观察人伦社会规律使天下人均能遵守文明礼仪,做到行为符合规范。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传统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与“现代化”、“现代文化”相对应的。传统文化属于过去,属于前现代化的那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为依托的社会形态,是从过去的历史发展而来的。传统文化的观念、原则、形式、体制等等,都带有自然经济时代人们实践活动的特征和印记。而所谓现代化,首先就是要从传统文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传统文化里面走出来,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世界。就是说,现代化本身就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反抗。因而,现代化一开始启动,就面临着与传统文化的尖锐对立、矛盾和冲突。所谓“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地改造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现代化开创了新的生产方式,改变了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整个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因此,现代化是一种“宏观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一个全新时代。在现代化变迁中,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全新的文化形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对立、对抗、冲突,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普遍性的文化矛盾。这个文化矛盾在中国近一百多年历史中表现得特别突出;特别明显、特别尖锐、特别激烈。二、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反省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在炮火中逐渐清醒并深刻反思自己的文化,近代以来的文化反省先后共有四次:第一次文化反省,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主要学习西方的物质文化。从那时起,中国人开始承认自己在枪炮、技艺、练兵之法等方面落后于西方,但在政治体制、礼仪文化方面认为不必向西方学习。当时处于领导地位的士大夫阶层为应付“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体西用论的核心精神就是不改动国家的根本的传统体制,以西学来弥补中学的不完美,因此,它仅限于学习西方文明的表层的东西。更由于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具有的封建性、依赖性、买办性,就决定了他们很难学到西方真正先进的东西,这次文化反省也逃不了枯萎的命运。第二次文化反省出现在甲午战争失败以后,主要学习西方的制度文化。在经过甲午战争的剧烈创痛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微信变法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只学习西方的皮毛枝叶,是不能实现富强的根本大计的,强烈要求改弦更张,去陈用新。他们要求政府设新式学校,开报馆,创学会,成立立宪团体,建立革命组织。可见,这次文化反省是从制度文化方面学习西方,不流于表层了。但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生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环境里,长期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具有先天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次文化反省最终也成为昙花一现。从民国初年到五四运动前夕是第三次文化反省,以学习西方的精神文化为主,产生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失败,新文化运动兴起。自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窃取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力图挽救民主共和,继续进行军事斗争。与此同时,文化先驱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从思想文化层面对假共和的本质和人民的麻木进行深刻揭露,力图改造国民性、开民主、新民德,他们通过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动了一次类似西方资产阶级反封建的启蒙运动,这就是五四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但由于行动上很少与国民接触,只是局限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圈子,因此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五四运动后,中国有了共产党,党用马列主义将中国人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第四次文化反省发生在国民党统治前期,围绕“全盘西化”的主张,在文化人中间展开了比较激烈的争辩。这次文化反省是在国民党政府尊孔复古的背景之下发生的。国民党新军阀控制了全国政权后,它一方面疯狂镇压人民的反抗,另一方面又抬出封建文化,麻痹人们的斗志,以巩固自己的统治。1928年借修孔庙的机会,大搞尊孔祀孔,这场闹剧显然与五四运动开创的新时代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对此知识分子大为恼火,“渴望着第二次新文化运动的降临”①,这时,以陈序经为代表的“全盘西化”论出现了。他与陈受颐、卢观伟,轮流在校园内作演讲,宣传他们的“全盘西化”的主张,后又写了《东西文化观》和《中国文化的出路》的文章,从东西文化人类学关于文化是一个整体的学说出发,系统阐述了该理论。至此全国发起了中国要不要全盘西化的大论战,后遭到何炳松、陶希圣等十位教授的猛烈批驳。在这次文化反省中,鼓吹“全盘西化”论的,是一些受过欧美教育的知识分子,但由于此次文化反省参加者圈子不大,后又爆发华北事变,人们的注意力转移,第四次文化反省也就到此结束了。总之,由于处在“外发型”现代化的特殊条件下,即是一种被动的、强制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变成了一种“中西文化之争”的特殊形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②三、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综观一个多世纪以来中西文化论争的历程,在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 化的关系问题上,尽管众说纷纭,但是,归纳起来,主要是以下三种观点,即“中体西用”论、“西体中源”论和“西体西用”论。
(一)中体西用。“中体西用”论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洋务派的文化主张。其代表人物是张之洞。当时,主张“自强新政”的洋务官僚根据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器可变道不可变”的道器论,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论,试图以此回应由西学东来而引起的文化挑战,回答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在他们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是“体,是关乎国家命脉的根本,它不会变,也不能变;而西方近代的器物之“用”可以“用”来固“体”强“本。这 是一种强“西用”以就“中体”的文化主张。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上,这种 文化主张是旨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来抵制现代化,因此可称之为文化保守主义。众所周知,中国近代所面临的历史课题是:变封建主义的中国为资本主义的中国,发展 民主与科学就成为中国近代的两大主题。因此,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必须反对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旧文化”,建设适应现代化需要的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与此相反,洋务派的“中 体西用”论强“西 用”以就“中体”,目的在于维护为封建主义服务的“旧文化”,抵制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文化选择,其失败是必然的。(二)西体中源。“西体中源”论出自19世纪90年代维新派的变法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康有为。他把西方近代的民主制与所谓的“孔子改制”联系起来,认为在儒家经典中已经有行“共和”、“开议院”的主张。在他看来,西方近代的民主政体,中国古已有之;只要对儒家文化重新加以 诠释就可以从中找到西方近代民主政体的原型。这种“西体中源”论,实质上是主张中国传统文化无须现代化,因为它自身已经具备着实现现代化的内部机制。这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保守主义,可称之为新文化保守主义。维新派是一个反映从地主、官僚和商人转变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他们有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但又与封建主义势力有很深的联系,具有很大的依赖性和妥协性,反映在文化发展问题上,就表现出明显的二重性。他们的“西体中源”论就是这种二重性的产物:一方面,他们宣传西学,主张实行西方的民主政体(“西体”);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忘“中源”,认为所谓的“西体”中国古已有之,不切实际地夸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现代意义,以至倡言立孔学为“国教”,最终向“旧文化”复归,这与洋务派的文化选择可谓殊途同归,其失败也是必然的。(三)西体西用。“西体西用”论是一种“全盘西化”的文化主张。它是“五四”时期反传统主义的向右 发展,旨在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其代表人物是胡适。他根据西方文明优于东方文 明的文化观,对中国传统文化采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中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概“不如人”,即不如西方。因此,他主张“全盘西化”,走西方自由主义之路,而“不要怕丧 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在西化派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等于“封建糟粕”,只有负面的意义,必须全盘否定,彻底反对;而所谓“现代化”就是“西化”,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全盘西化”。显然,这是一种文化虚无主义。西化派“西体西用”论,是不顾中国国情全盘照抄照搬西方模式的“全盘西化”论。这 种文化选择背离了民族独立的原则,其后果将使中国沦为西方的“文化殖民地”,而在政治上则成为西方大国的附庸,因而这种文化选择理所当然地遭到炎黄子孙的唾弃。上述三种观点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在文化发展方面的不同的文化选择。然而,实践表明:这些不同的文化选择无不以失败告终。这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抓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本质,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冲突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文化冲突归根到底是经济冲突的反映。“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时代文化方向的选择,不是哪位思想家灵机一动构想出来的,也不是哪位思想家照搬外国的某种模式就可以决定和奏效的。文化方向的选择,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经济基础——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及各种政治经济结构变动的结果。中国文化方向的正确选择,应该与中国当时社会经济生活变化的大趋势相一致。”③四、“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传统文化的出路在进行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到底要走向何处?如何定位?这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下面笔者且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我们要注重文化的综合创新。金耀基认为,西方“内发型”现代化更多属于“创造”类型,而非西方“外发型”现代化则主要属于“适应”类型。④但其实,任何一个社会都含有“创造”和适应的因子,文化主体如果不“创造”只是消极“适应”外来民族的文化,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文化的适应过程本是也是创造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把外来民族的文化吸收为自己的内在力量,而且通过将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进行整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个过程并不是盲目的,而是一个能动的选择的过程,它不是不加取舍的消极模仿,而是本民族文化的有目的的积极借鉴,其实这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不仅是本民族文化的再生,而且是文化的综合创新。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创造过程。其次,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认识。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深入发展,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和矛盾将会加剧。这对于我们来讲,既是困境,又是出路。中国现代化越向前发展,就越要对中国的历史传统进行再认识。从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去看,似乎传统与现代就是对立的、不相容的,我们应该打破那种把“传统”等同于“过去”的思维方式。“传统”应该是流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整个时间轴中的一种“过程”,它的真正落脚点在“未来”而不是“过去”。传统是“尚未被规定的东西”,它永远处在制作、创造之中。⑤换句话说,传统并不是固定已死之物,它超出时间的界限,与我们每个人、每代人紧密相连,并通过我们每代人在具体时间内对它们的理解、改造、创造所构成的。同样,传统文化就是在我们对它的重新解读中获得新生,赋予新的意义。注释:①何格恩:西洋文化与今日的中国:,《学术论文集》第62页,广州思思学社,1929年5月②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92年5月第1版,第22页③李毅、张凤江,《选择与裂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探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2,第17页④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1992年5月第1版,第20页⑤李毅、张凤江,《选择与裂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探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2,第31-32页参考文献:[1]李毅、张凤江:选择与裂变——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史探索[M]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12[2]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M]1992.5[3]马恩选集[M]第1卷[4]袁慧玲: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6[5]王正、李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1[6]郑敬高:寻找传统文化的价值,[J]文化丛论,1997.2[7]卢钟锋: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历史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作者简介:李晓语(1992.06-),女,山西朔州人,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研究生。
2016年24期
人间的其它文章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论传统文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摘要: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传统文化的发展相互交织。尽管两者之间冲突不断,但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整体而言,中国的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只有正确认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进一步推进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传统文化;冲突;关系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领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在外力的冲击之下,中国不自觉地开始了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西方现代文明的传入,使传统的中国文化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机,不得不寻求发展的新出路。因此,现代化的艰苦探索与传统文化的曲折发展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百多年来独特的历史现象。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传统文化,以谋求二者的协调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内涵分析
解读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要理解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存在,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系统,它“就是中国自古以来形形色色的文化现象之总和,其中任何一种,不论从今人看来是好是坏,是优是劣,只要没有消失,或者基本上没有受到(1840年以来)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彻底改造的都算。但是它又是一个变化的、包容的、吸收的概念。古老的东西只要慢慢失传了......也就从传统文化变成了已死的‘文化遗迹’了;外来的东西,只要被中国人广泛接受了,与中国文化接轨而融合,它就可以称是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具体来说,首先,传统文化是文化的过去式,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其次,它也是文化的现在式,从过去一直绵延到现在;最后,它又是文化的将来式,对未来的文化构建产生影响并成为未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传统文化不仅是产生于过去并已沉淀的历史文化,而且也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历史底蕴,它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与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等条件密不可分。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铸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题,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传统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小农经济的烙印;此外,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政治结构的制约,以宗法社会和专制政体为依托,形成了“家国同构”、“孝”、“忠”等价值准则,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伦理型特点之所在。
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部各要素相互磨合,形成了一个自我调适、自我完善的有机统一体,具有很深的社会根基。千百年来,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对起步不久的中国现代化进程有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提到现代化,它是资本主义产生后,西方社会内部自觉出现的一系列倾向或者转变,与传统因素相对,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思想上的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化。罗荣渠对现代化进行了这样的定义:“广义而言,现代化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狭义而言,现代化又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采取高效率的途径,通过有计划地经济技术改造和学习世界先进,带动广泛的社会改革,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和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发展过程。”
这一过程在中国又有极大的特殊性。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静态的、凝固性极强的社会,小农经济、官僚政治、宗族社会以及儒家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又加剧了这种凝固性。因此,在中国社会内部很难出现西方社会那样急剧的变化。现代化一词也不过是随着炮火而来的一个陌生又崭新的概念。在西方的冲击下,在亡国灭种的威胁下,中国被动地开始了探索新出路的历程,“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接踵而来的外力冲击”
造成的。罗荣渠称之为“应变性的现代化”。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极为坎坷。西方现代文明的种种因素在中国社会遇到了重重阻力。作为传统的对立物,现代化与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摩擦和冲突。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与小农经济和专制政权相结合,维持了传统社会的运转。当历史发展到近代社会,进行现代化的建设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发展工业经济与民主政治,必然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文化形态。显然,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它与现代化的不相适应性。下面仅就几个方面加以例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华夏中心观”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观念,它贯穿于整个传统社会。所谓“华夏中心观”,即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皇帝是天下的共主,华夏族的文明程度最高,而其他地区则是无知且落后的。可以说,这种观念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有其合理性。但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要席卷全球之际,这种观念就显得尤为愚昧和狭隘。“从现代化的启动来看,最重要的是缺乏对世界形势的认识”,“没有思想转变首先是世界观的转变为先导,要跟上世界的变化是绝不可能的。”
一直到19世纪末,中国还没有完成这种现代化所必需的观念转变。甲午战争前担任法国驻华公使的施阿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状况,“在1894年4月这一时期,中国确实处于一种酣睡的状态中。它用并不继续存在的强大和威力的幻想来欺骗自己,事实上,它剩下的只是为数众多的人口,辽阔的疆土,沉重的负担,以及一个虚无缥缈的假设。”
中国对世界形势认识的严重滞后对现代化的顺利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的作用和对人们思想的渗透是难以估量的。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在世界都实属罕见。中国现代化的思想自启动以来,经历了“经世致用”、“洞悉夷情”、“师夷长技”、“变通自强”、“维新变法”、“中体西用”等许多演变,但都是在传统的儒学思想的框架中进行的。“中国儒教文化就整体而言,不是就其中包含的思想要素而言,是皇朝专制的支撑系统,因此是反现代化的。”
作为清末少数亲自考察过西洋文化的官员,郭嵩焘在《使西纪程》中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该书刊印后遭到了守旧派的猛烈攻击,传统的阻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尽管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支柱已被推到,但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和儒学的核心成分并未被摧毁,而是继续发挥潜在的作用。例如,在今天仍被奉为处世哲学的中庸思想,极易泯灭是非价值的判断标准,这与文明的现代社会的要求是不相符的。
自然经济基础上孕育出的小农平均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个鲜明特色。“不患寡而患不均”,“等贵贱,均贫富”是传统社会中很多为政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它主张结果均等,否定竞争,与主张机会均等、公开竞争、优胜劣汰的现代平等思想是根本对立的。如果说它在历史上还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话,那么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则更多地表现为消极的东西。与小农思想相适应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农抑商意识,这与强调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是严重背离的。
除此之外,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迷信成分,自然是现代化提倡的科学所排斥的,在此不作详细阐述。
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矛盾,是现代化运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在传统文化扎根深厚的中国,这种冲突便越大越持久。因此,在加速现代化的探索中,如果忽视传统的因素,便会导致现代与传统的对立和社会的分裂。应当注意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仅仅是两者关系的一个方面,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也同样不容忽视。
三、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
文化作为特定政治、经济的产物,会反过来对政治、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文化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推动政治、经济变革,而且能够以其自身的发展对现代化的构建产生助力。
在第一部分阐述传统文化的内涵时已经提到,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而且一直延续到现在。这诚然是由于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此外,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更是密不可分。到了近代,随着现代文明的传入,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巨大危机,不得不寻求自身的变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在变革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具备了适应于现代化的可能性。
洋务派在提出“中体西用”论时,其中心思想是在维护儒家纲常名教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因此,“五四”以来有些激进人士将自强运动的失败归咎于这一指导方针的保守。但是它毕竟使传统文化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西学的输入打开了一个缺口,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由被动走向主动。在列强的不断冲击下,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一样沦为殖民地,而是历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不断寻求现代化的新突破,这与传统文化的开放性与能动性是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未能自我地引导中国走入近代化,但中国文化的价值传统并不必然与模拟、学习、同化既有的现代政治经济制度相冲突;战后东亚儒家文化圈的高速现代化和90年代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证明中华文化养育的中华民族完全有能力在开放的文化空间内实现现代化。”
到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进入了大转折时期。由于这一时期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传统文化中受到制度与结构压抑的许多合理性因素才得以变成促进变革的条件;或转换原有的功能,变成现代经济增长的助力”
,如国家自上而下的发展导向,政府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的调控、现世主义等等。尽管这些大多不符合西方现代理性标准,但在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却是显而易见的。现代化决不等同于西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积极因素,如爱国主义、重视人才、提倡道德等,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同样有它们的价值。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同外部互相学习才能更好地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作为回应外界的桥梁,占有重要位置。
四、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些学者对传统文化持否定态度,认为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要被淘汰,将不再发挥作用。另一类学者则对传统文化持肯定观点,认为传统文化中很多积极因素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将发挥作用。
在笔者看来,以上两种观点都过于片面化。章开沅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提出了“离异”与“回归”。在早期现代化起步较晚的东方,离异“表现为向西方近代文明的模仿、学习和趋近”,回归则“表现为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本民族的主体意识”。因而对东方民族而言,“离异”的进步作用在于向西方学习先进的东西,但其负面是导致丧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回归”则是重新认识固有文化的价值,只要不是归于复古守旧,拒绝新知,“回归”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和民族精神的独立。
因此,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时,“离异”与“回归”不能割裂开来,二者必须适度结合,一方面要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另一方面又要尊重传统文化。
第一,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有赖于传统文化,必须尊重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样的环境里进行现代化建设,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力是巨大的。现代化虽然最早开始于西方,但是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大潮流,西方的现代化模式并不是唯一的,各个国家都有探索自己发展方式的权利。外力的冲击提供了中国现代化的推动力,但是,探索适合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立足国情,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现代化所意含的不是消极地对传统的巨大摧毁,而是积极地去发掘如何使传统成为获致当代中国目标的发酵剂,也即如何使传统发生正面的功能。”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应当努力丰富和改造自身,为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现代化是先进社会形态对落后社会形态部分或全部渗透、融合和同化的过程,也是传统文化吸收先进文化、增强自身生命力的过程。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做出适当调适,吸收世界先进文化,摒弃自身的糟粕、僵化成分,才不致被现代化的潮流所淘汰,保有其传承性,并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历史的经验证明,“成功的现代化是一个双向运动过程,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相反相成。失败或不太成功的现代化则是一个单向运动过程,现代因素简单地摧毁传统因素,或被传统因素摧毁。”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是相辅相成的,“背弃了传统的现代化是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化,而背向现代化的传统则是自取灭亡的传统。”
中国的现代化将推动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也将在扬弃中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尊重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同时紧追世界发展大潮,才是实现民族复兴之根本。
参考文献:
[1]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
[2]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章开沅先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5期
[3] 夏振坤,唐龙《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文化论坛》2005(2)
[4] 张爱武《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月
[5] 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6] 王正,李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冲突》,《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7] 李洁《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4月
[8] 王正《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9] 李中《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太平洋学报》2001(3)
[10]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11]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香港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
[12]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
[13] 李家兴《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8月
[14] 张志伟,张永《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1(6)
李中《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化——兼论中国的专制主义》,《太平洋学报》2001(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第17页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3页
同②,第277页
施阿兰(A.Gerad)《使华记,1893—1897年》,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2页
同②,第534页
王正《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同②,第538页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传统文化与近代化关系试析·前言》,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金耀基《中国现代化与知识分子》,香港时报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8页
同②,第400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