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北方学技术有艺考生文化课学校吗?

百度宝宝知道-中国专业的母婴知识社区北方钓鱼台烹饪学校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400-651-0901
日,长沙北方钓鱼台烹饪学校历时一个月的厨艺对抗赛终于落下帷幕!在这金秋九月,同学们经过旷日持久的刻苦学习和拼搏努力,经过无数个挥洒汗水的日与夜,最终这一切化作此次比赛的源动力去推动着同学们在这次比...
24小时免费WiFi校园
请选择课程
钓鱼台菜精修
中式高级烹饪师
川菜烹饪研修
湘菜烹饪研修
西式烹饪料理师
西式甜品烘焙师
中式高级面点师
花式调酒师
精品火锅班
中国烹饪大师,全国餐饮业国家级评委,国家职业技能竞赛裁判员...
中国名厨,中国烹饪大师,中央国家机关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高级评委...
中国名厨,中国烹饪大师,第三届全国烹饪个人金牌、展台金牌...
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个人金牌,擅长中餐、西餐和国宴菜肴的烹饪...
第七届全国烹饪大赛个人金牌,擅长中餐、西餐和国宴菜肴的烹饪...
中式烹调高级技师,中国烹饪名师,中央国家机关职业技能考核委员会高级评委...
第五届全国烹饪大赛个人金牌,擅长中餐、西餐和国宴菜肴的烹饪...
第七届全国烹饪大赛中餐热菜个人金牌,擅长中西餐热菜和国宴菜肴的烹饪...
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集体金奖,第六届全国烹饪大赛个人银牌,擅长中点、西点...
第四届全国烹饪大赛集体金奖,擅长中西餐冷菜和国宴冷盘的烹饪...
  职称:中国川菜烹调师、糖艺师、食品雕刻师  现任成都北方&...
中国面点烹饪大师、高级面点师、高级评委、面点考评师特长:中式面点现任...
在成都热盆景火锅店担任厨师长工作,擅长川菜烹饪,尤其擅长川味火锅的制作...
全国第三届烹饪大赛成都赛区银奖,擅长川菜、粤菜的烹饪...
中国川菜烹饪大师&高级技师&高级评委&川菜考评师...
潜心钻研雕刻技术,作品多次荣获温州市、长沙市雕刻比赛第一名...
职称:高级烹调师、高级营养师、高级中/西式面点师、高级讲师、中国老子...
  职称:西式面点技师
特长:欧式甜点、西式面点、西餐、特色中式面点小吃...
职称:高级烹调技师、食品雕刻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饭店业协...
职称:高级中式烹调师,出品总监
特长: 湘菜代表菜,传统菜,创新菜,酒店流...
北方钓鱼台烹饪学校宣传片...
钓鱼台国宾馆厨师团队拥有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烹...
北方钓鱼台烹饪学校培养学员,从烹饪理论知识、营养...
要在数量上统计中国菜的品种,在地域上毫无争议...
不管在中餐还是在汉字里,神奇的“味”字,似乎永远都...
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
钓鱼台师资力量...
了解北方钓鱼台烹饪学校。...
体系化就业网络覆盖全国
互动式就业平台方便快捷
多元化就业渠道畅通无阻
订单式校企合作毕业即就业
全国性校友协会沟通无限
A.星级酒店
B.大中型餐饮企业
C.高档西餐厅
D.西点甜品业
E.自主创业
杨涛(成都校区)
川菜大厨专业
郭志高(成都校区)
张世杨(长沙校区)
湘菜精英专业
康泽峰(长沙校区)
李再仙(长沙校区)
袁霞(长沙校区)
养生粥专业
张娜(包头校区)
中式高级烹饪专业
Copyright (C)
网站备案许可证:扫一扫,上赶集群组
扫码使用“赶集群组”
交友&&寻爱&&找工作
聊天&&聚会&&不寂寞
邯郸赶集 &
学汽车维修技术到北方汽车专修学院!
联系人:李老师
邯郸北方汽车学院位于邯郸市联防东路职教中心院内,环境优雅,师资雄厚,拥有完善的教学设备,奔弛、宝马、奥迪、大众等所有车系一应俱全,开设有汽车电工,汽车机修,汽车电喷,汽车保养与维护,汽车美容、钣金喷漆等所有汽车维修专业。实践为主,理论为辅,没有文化课,车间就是课堂,老师就是师傅,手把手的教,进校就签订合同:本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学,毕业安排就业。北方,二十几年的办学经验,全国几十所连锁分校,开设的都是较前卫的维修专业,毕业就可以直接上岗独立操作。看好汽车维修行业的同仁们,欢迎来电咨询!!!
<div class='new-bmap' data-stores='[{"lnglat":"114..","content":"\u: \u4e1c\u67f3\u\u4ea4\u53c9\u53e3
\u7535\u8bdd\uff1a","title":"\u90af\u90f8\u5e02\u804c\ud\u5fc3"}]'
data-widget="app/ms_v2/training/detail.js#initMap"
data-name='邯郸'
data-domain='handan'>
<div class='new-bmap' data-stores='[{"lnglat":"114..","content":"\u: \u4e1c\u67f3\u\u4ea4\u53c9\u53e3
\u7535\u8bdd\uff1a","title":"\u90af\u90f8\u5e02\u804c\ud\u5fc3"}]'
data-widget="app/ms_v2/training/detail.js#initMap"
data-name='邯郸'
data-domain='handan'>
定向推广(按点击付费)
&#8226;&无点击不收费,免费获得展示机会
&#8226;&页面右侧、底部独立展示区域
&#8226;&排除无效点击,每次点击都物有所值
&#8226;&点击记录可查询,深入挖掘潜在用户字号:大 中 小
萨满教与北方史前社会文化学张凤林 杨国平 选编西部地域文化工作室目 录*.萨满教对研究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价值*.萨满教*.萨满教(中国绿网)*.考古与萨满教*.萨满教与中国古代的“萨满式文明”*.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太阳崇拜与萨满教宇宙观*.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结构*.萨满教星辰崇拜与北方天文学的萌芽*.中国通古斯语族民族的萨满教特点*.萨满教跳大神,萨满教文化详解*.萨满教仙语是哪个地方的语言?*.蒙古高原游牧文化之古老的象征和神秘的渊源*.萨满图腾与北方少数民族服饰纹样*.萨满教和蒙族图腾*.图腾崇拜和萨满教祭祀*.萨满教对研究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价值华夏经纬网&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11日电(记者丁铭)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近年来研究认为,萨满教对研究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参考价值。&萨满教名称来自通古斯-满语“萨满”(SHAMAN)一词,直译为“无所不知的人”。&&萨满教是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的一些民族普遍信仰的原始宗教,主要信仰是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崇拜多神,认为宇宙有上、中、下三界之分,上界为神灵所居,中界为人类所居,下界为鬼魔和祖先灵魂所居。而萨满则为人们与鬼神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人们消灾求福。&在中国各民族的原始性宗教信仰中,北方诸民族传统信仰的萨满教占有非常重要而且极其特殊的地位。首先,是萨满教信仰在中国北方民族中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按照许多学者的研究,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等,原来都是信仰萨满教的民族。&其次,是这种信仰的原始性、古老性以及它在后来历史中的延续性。我国历史典籍中记载的在北方居住过的古代民族都是古代原始形态萨满教的信仰者。这些古代北方民族实际上是现代北方民族的祖先,其中不少民族先后都曾大举南下,逐鹿中原,甚至征服华夏民族建立过地方政权和统一中国。这些建立过国家政权的北方民族一方面接受华夏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同时仍继续保持其世代相传的萨满教信仰,甚至奉为国家正统信仰的组成部分。&北方民族萨满教的这种历史发展情况,在我国的历史典籍中有相当多的记载,说明萨满教的跨时代性。这种情况在世界萨满教史上是非常特殊的,可能是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最有特色之处,对于研究北方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萨满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和达斡尔族到20世纪50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对这些民族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习俗等各个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萨满曾被认为有控制天气、预言、解梦、占星以及旅行到天堂或者地狱的能力。&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世界的。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它曾经长期盛行于中国北方各民族。&详细介绍萨满教一词源自西伯利亚满洲-通古斯族语的saman,经由俄语而成英语之shaman,shaman指从事萨满技术的萨满师,Shamanism则由研究的学者所起,所谓萨满教并非指某种特定的宗教或信仰,而是凡具萨满经验和萨满行为的通称。在通古斯族语的saman一字中,sa意指知道(to&know),shaman按文字表面意义来说就是「知者」(he&who&knows),所以称知者,意谓萨满教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式。萨满教是一种现象的通称,没有教条或是特定的信仰体系,不同传统的萨满教有不同的实行方式与特征,一般对萨满教的定义也是来自其经验与技术。强纳生?霍尔维兹(Jonathan&Horwitz0则表示,“萨满教不是关乎信仰,而是关乎经验。"Horwitz定义萨满师是“有意地改变其意识状态,以接触和/或进入另一个实在之中,能由此获得力量和知识。任务完成之后,萨满师从萨满旅程回到原本的世界,以其所得的力量和知识帮助自己或他人。”&该教具有较冥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西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崇拜对象极为广泛,有各种神灵、动植物以及无生命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没有成文的经典,没有有宗教组织和特定的创始人,没有寺庙,也没有统一、规范化的宗教仪礼。巫师的职位常在本部落氏族中靠口传身受世代嬗递。&随着原始公社解体和阶级社会的出现,萨满教日益衰落,社会上层人士陆续皈依藏传佛教、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等。该教的一些原始因素不同程度地为上述宗教所汲取和融合。但在民间,仍有其浓厚的影响,甚至以变异了的形态残存下来。&历史起源一般认为,萨满教起于原始渔猎时代。萨满教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论。但是,直到各种外来宗教先后传入之前,萨满教几乎独占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它在我国北方古代各民族中间的影响根深蒂固。直到后来,甚至在佛教或伊斯兰教成为主流信仰的我国北方一些民族当中,仍可明显见到萨满教的遗留。满、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朝鲜、以及大和等民族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萨满教信仰活动。但是,相对地说,在三江流域的赫哲、在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以及在部分锡伯族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继承。萨满教在韩国保存的最为完整,日本的神道教也是萨满教的变体。近存晚期原始宗教的一种。曾广泛流传于中国东北到西北边疆地区操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蒙古、突厥语族的许多民族中,鄂伦春、鄂温克、赫哲和达斡尔族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尚保存该教的信仰。因为通古斯语称巫师为萨满,故得此称谓。通常泛指东起白令海峡、西迄斯堪的纳维亚拉普兰地区之间整个亚、欧两洲北部乌拉尔一阿尔泰语系各族人民信仰的该类宗教;也有广义地借指今天世界各地原始社会土著民族信仰的原始宗教,特别是北美爱斯基摩、印第安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十二世纪中叶,中国南宋徐梦莘所撰《三朝北盟会编》中己用“珊蛮”一词,记述了女真人信奉的萨满教。&存在的思想根基萨满教建立在认为可见的世界充满影响生物体生活的不可见的力量或者灵魂的前提上。与其他任何的(通常是全部社会成员笃信的)万物有灵论或称泛灵论(animism)不同,成为萨满要求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萨满们不会像牧师那样组成全职的仪式或者精神类组织。哈萨克人中间有一种名为巴克什的人,即是巫医。他们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萨满,就连保加尔汗国也有这种人与俄罗斯东正教也有圣愚,证明萨满教的影响无远弗至。有些萨满是一夜之间成为,有些是要拜师。萨满与世界其他地区巫医不同之处是他们的意识可随时进入癫狂状态。“萨满”来自女真语和其他通古斯语族语言。这字在通古斯语中是“智者”、“晓彻”的意思。蒙古语为孛额,回纥牟羽可汗是此字转音。至于这个词的来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一部分学者认为“萨满”来自梵语的sramana&“沙门”,并可能是通过汉语被借入通古斯语言中,而其他学者则认为这个词是通古斯语族的本土词,和动词sa-mbi&“知道”的词根同源。现在不少学者通过综合地质考古的资料、历代文献的记载、以及各地区民间传说,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萨满教源自东夷-九黎-蚩尤部落,阪泉大战之后,南迁为蛮,北迁为胡,至今南北少数民族风俗都有有萨满文化遗存。佛教在14世纪后在相信萨满教的族群例如藏族人(藏人称之为苯教)、蒙古人、满洲人中变得流行。萨满教仪式与藏传佛教结合在一起的宗教形式被中国的元代和清代制度化为国教。虽然在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统治之后的一个世纪里,萨满教几乎消声匿迹,但是现今仍然可在北京故宫里找到当年皇族供奉萨满教及举行仪式的神殿(坤宁宫)。萨满教据信先于任何有组织的宗教出现,很显然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萨满教后来面对有组织宗教的种种遭遇基本上是由其神秘的,有象征意义的仪式造成的。希腊神话曾受到萨满教的影响,正如在坦塔罗斯,普罗米修斯,美狄亚,卡吕普索及其他神话故事中所反映出来的那样,同样的还有厄琉息斯秘密仪式(Eleusinian&Mysteries)等,后者暗示可以使用致幻物质来达到精神上的大彻大悟。这在希腊的部分史诗中的被体现出来,如《奥德赛》中奥德赛的船员在喝酒后成为动物,就是在影射在致幻剂影响下出现的幻觉。&主要实践形式一些社会中萨满的力量被认为是从其他被“招魂”的萨满那里过继过来的:西伯利亚萨满的举止可能被西方医师描绘为精神病患者,但是西伯利亚文化将其解读为灵魂附体,而在南美土著和Tapirape那里萨满被托梦。在其他社会中萨满找到了他们的终生职业:原始民族寻找可以跟灵魂交流的宗教团体进行“前景咨询”,南美土著舒阿尔人追寻反抗敌人保护家族的力量,从而把自己训练成极有造诣的萨满。西伯利亚人容易患上一种名为模仿性舞蹈症的病,有人认为这是成为萨满的其中一步骤,其中一病例是一支哥萨克模仿军官的言行,最初军官以为开玩笑,但发现不是有意的行为,很多萨满都是患病后成为萨满。雅库特人称为萨满病症,先经过一昏迷阶段,大约三天,然后脱胎换骨,什么也要重新学习,再宰羊一只,就可找一老师学习,成为萨满。萨满们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有些社会区分能治病的萨满和害人的巫师(白萨满和黑萨满);其他的相信所有的萨满都有治疗以及害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萨满在有些社会也被认为有能力害人。萨满在社团里通常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但也可能被怀疑害人而招致恐惧。大多数萨满是男人,但也有些社会里女人会成为萨满(在旧挪威拉普人文化里,只有女人才可以,男人做萨满被认为是不体面的)。基于这个词来自特定的地点及民族,不是所有的传统民族都赞成用“萨满”作为一个通称。它在古英语中就是以“巫医”(witch&doctor)的形式出现的――一个高度概括的术语体现了萨满的两个模式化特征:魔法知识及其他学问;治疗和改变境遇的能力。萨满教现今还在全世界继续流传,不只在乡下,还在城市,在市镇,在郊区以及棚户区,不论是在极地还是在丛林或者沙漠里。作为一种宗教仪式,我们不能简单的将这种行为与封建迷信等同看待,它具有自身的价值追求与思想意义,这些都应该得到尊重。&灵魂观念认为世界上各种物类都有灵魂,自然界的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祸福,都是各种精灵、鬼魂和神灵意志的表现。萨满教认为人有数个灵魂。赫哲人相信人有三个灵魂:①生命之魂(斡仁)。系生命之神赋予,它同人的生命共始终,人死则永远离开躯体而消失。②思想之魂(哈尼)。为人在清醒时的思想和梦中见闻,它是暂时远离身体和其他灵魂交遇。人死后它不消失,需请萨满将它送入阴间,以免在世上作祟,伤害人畜。③转生之魂(法加库)。系转生之神所赐,人死后按其生前品行,或转世为人,或投生动植物,妇女不育、流产,认为是她们没有转生之魂或该魂被摄所致。上述各魂只闻其声,不见其形。阿尔泰人和雅库特人称灵魂和生命为“腾”、“苏内”(或“苏尔”)和“库特”,认为所有有生命的东西都有腾,它一旦离开人体,人就死亡。苏内为人特有,它使人类有思想、意志和感情,睡眠中它能离开身体四处游荡。无生命物体内均有库特,能给它们感情和意志,羊栏马厩里有了库特,牧畜就兴旺,主人会富有,它若附在牧人的鞭棍上,病魔和恶狼就不敢加害畜群。他们还认为人的灵魂特别是亡灵,能同自然界各种灵魂或精灵交往沟通,甚至相互转移;亡灵喜附在活人身上或附在其他物件上,使其发生变化。&神灵观念萨满教常赋予火、山川、树木、日月星辰、雷电、云雾、冰雪、风雨、彩虹和某些动物以人格化的想象和神秘化的灵性,视为主宰自然和人间的神灵。特别是由祖先亡灵所形成的鬼神观念以及人间的各种疾病与死亡造成的恐惧,是萨满教神灵观念的核心。认为各种神灵同人类一样有意志、愿望和情欲,更有善恶之分,不能违拗、触犯。各类神灵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各行一方,地位大体平等,极少统属,绝大多数尚无等级差别,也没有主宰一切的上帝。但在进入封建社会的蒙古、满和达斡尔等族的萨满教中,出现了天神(腾格里)的观念,渐次升至高于诸神的位置。有些民族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外界阶级社会的影响,赋予一些古老神灵以新的内涵。鄂伦春族的“吉雅其”,原是保佑牧畜繁殖的神,后变成财神爷,每户都供奉;少数上层人们曾在清朝地方机构里当差,使信奉多种衙门神,其神像多是官吏的形象。在一些进入阶级社会的民族中,出现了身世贫苦的神。内蒙古辉索木地区鄂温克人曾供奉哈音神,据传是一对衣食不周的穷苦老夫妇,死后成神,多为穷人供奉;卓日神是个奴仆,终身替人养牛挤奶,年老摔死在牛粪上,死后被奉为神,神像是画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的老人和带犊的乳牛。每当乳牛患病不出奶,主人就向它献祭。&三界观念赫哲族以为宇宙分上、中、下三界,上层为天堂,众神所居,又分七层,最权威的神灵居最上层;中界是人和动植物所在;下界是阴间,也分若干层,分别为祖灵、一般亡灵和大小鬼魂所住。人类夹在中间,受着神灵福佑和鬼魂作祟的影响。只有巫师萨满能通达上下两界,疏通三界之事。&祭祷禳仪式萨满教传统的隆重祭祖仪典,全体氏族或部落成员参与祈祷人畜平安、农牧丰收。氏族新萨满领神仪式亦常同时举行。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多于春季举行,又称“四月会”。届时众人携带牛羊、兽肉、粮食和酒前往参加连续数日的聚会。内蒙古额尔古纳河林区鄂温克人举行祭祖议典时,将祖神偶像挂于树梢,东、西两侧分别挂日、月和大雁、布谷鸟等木制模型各一个,树间皮绳上悬挂驯鹿或犴等兽头、喉、舌、心、肺、肾脏以及四肢和尾巴,兽头朝向祖神;禁用他们认为不祥的四爪兽供祭。祭祀场所附近的树干涂抹兽血。草原的鄂温克人常于农历八月聚会。场地装饰如林区景象,祭品丰盛。聚会期间纵情歌舞、赛马、摔跤,交结情侣。萨满们穿戴神衣、面具,到各户跳神念经表示驱邪纳吉,各家主人向他们泼酸奶讨吉利。达斡尔人在聚会的第三天举行“库热”仪式,届时萨满将本氏族男女老幼集中在一处,绕以皮绳,三次将皮绳收紧又再放松,若质绳长度每次都有所增加,即认为是人丁兴旺的预兆;众人从绳下钻出,可免灾祸。当夜,萨满模仿飞禽的动作和鸣叫,举行吃血仪式,并将牛羊血抹在众神偶像嘴上,以求福佑。&求“乌麦”&为婴儿抓回灵魂的仪式。在古突厥语中,乌表一词含胎盘之意,雅库特人认为它是一种吉祥的小鸟,供奉鸟麦能使人丁兴旺。额尔古纳河鄂温克人小孩患重病,认为病儿灵魂去另一世界了,须以驯鹿、犴为祭品,请萨满举行求乌麦仪式,抓回灵魂。夜间跳神前,杀一黑色驯鹿作萨满去寻魂的乘骑。跳神后,帐篷内熄灯灭火,萨满在黑暗中作往返奔跑寻找状,然后再点灯察看萨满的鼓面,如有小孩头发,意即病儿灵魂己被找回,父母即抢取头发,用洁净的布包好夹在腋下或垫于臀部,不让它飞掉。次日再杀一白色驯鹿祭祖神玛鲁。他们将象征小孩灵魂的乌麦用木头刻制成小雀形,同玛鲁神像一起缝在小孩衣服背后以求安吉。"&送魂鄂伦春和鄂温克人丧葬时,多举行萨满送魂仪式,即扎一草人,系上多根细线,身着孝服的死者子女或其他亲人各牵一线,萨满也握一线念咒祷告,请死者勿恋家人旧地,赶快离去。然后用神棒将线―一打断,尽力将草人远抛,认为死者灵魂就随之远去。尸体入棺后,放在山林风葬,或土葬。赫哲族下葬送魂时,做个穿衣服的小木人,代表死者,点香烧纸上供,或请萨满跳神,用酒肉招待亲友三天。第三天由萨满射箭三支,为亡灵指示去阴间的方向。&自然崇拜①拜火。认为火来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也最亲切,能洗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休咎等,任何宗教仪礼都离不了火,各种祭品都要先献一点给火神。雅库特人认为只有用燧石取的火才是神圣纯洁的。阿尔泰人对火祈祷说:你是太阳和月亮的一部分。鄂温克人的新娘嫁到夫家第一件事是叩拜夫家的火,把自己主动介绍给夫家的火神。鄂伦春人称火神为“斡透巴如坎”,传说是个老太婆,谁得罪了她就点不着火,故禁用铁器或尖棍捅火,禁止往火里吐痰、泼水和倒污物;进餐或饮酒时,先往火里扔点酒肉敬奉火神。②拜山。山曾是氏族部落祖先的居所或起源地,并主宰各类禽兽。古代突厥可汗每年要会同各部落首领到祖先栖息过的山洞杀牲祭祀,称为祭圣山。鄂伦春、鄂温克猎人认为禽兽属山神(白那恰)豢养,日常能猎获何种野兽和猎获多寡,全靠山神赐予。传说山神能变成老虎或老人,帮助措人。它常游荡于山林,故入山行猎,禁绝喧哗,以免触犯山神;凡经老林、陡崖,要向山神祈求好运。山口大树常被削去树皮,绘成一幅形似人脸的山神像,以供过往猎人叩拜,敬烟献肉,井往其嘴上涂抹兽血和肉脂。③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鄂温克人说太阳出来的地方有位白发老太婆,乳房硕大无比,所有小孩都是她赐给的。鄂伦春人每年春节向太阳神(德勒钦)叩拜,农历正月十五或二十五日向月神(别亚)磕头,祈求一年安吉。他们还认为北斗星能赐人长寿,亦应叩拜。鄂温克人说风是北边风神老太婆扇动大簸箕所致。鄂伦春人认为横越过刮旋风的地方会触犯风神,招致抽疯和嘴歪眼斜。雨神常被称为龙王爷,身上有无数鳞甲,每鳞装有一百多担水,下雨就是龙王爷洒水。达斡尔人每年开网捕鱼,均要祭龙王,祈求丰收。赫哲人认为雷鸣电闪是“雷公”、“闪娘”所为,雷公捶砧击魔,闪娘一旁配合用镜照妖。鄂伦春人禁止接近雷击过的树木,以免触犯雷神而患病。每当夏季多雨影响出猎时,猎人们见虹就跪拜,祈求放晴。&动物崇拜鄂温克、鄂伦春人对熊异常敬畏,认为是自己的先人,禁止猎捕。后来枪支传入,猎熊风气渐开,但每当猎到熊后,均要举行仪式,割下熊头,放在树架上,大家跪下对它敬烟叩头祝祷:爷爷!(雌熊则称奶奶)你睡着啦?不要责怪我们,不是有意伤害你,是误杀了你(式佯称其他民族的人杀的)。不要生我们的气,以后多赐好运。保佑我们多打野物吧!一再磕头,燃草熏熊头,认为这样,熊的灵魂才会远去。然后驮回熊肉。猎人们进入自己住地,发出“嘎嘎”喊声,人们遂围聚一起,架火烧煮熊肉,边吃边发出模仿乌鸦的“嘎嘎”、“咕咕”之声。食毕将熊骨用柳条包裹,由男人抬去风葬,后边跟随佯装哭泣的送葬者。朝鲜族有把喜鹊当祖先的古老传说。达斡尔人在大型宗教仪式上供祭十二个杜瓦兰神,它们是盘栖在十二种植物上的十二种动物。&祖神崇拜萨满教崇拜的主体。鄂伦春人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祖神,多是氏族内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男祖先。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赫哲和蒙古等民族对祖神的称呼,都有着语音相近或同源的特点。氏族的萨满常称“斡娇如”萨满,意即祖先传下来的。他们是被祖神看中而当萨满的人,宗领氏族的主体祖神,举行宗教仪式时,要恭请祖神降临附体;同鬼神交战时,须凭借祖神的力量。这是近存各族萨满教的共同特征。在祖神崇拜观念的支配下,对于人畜患病多加进祖神作祟&的解释。同时,特别重视梦境和日常现象的征兆,认为这是祖神预兆吉凶,因此规定了许多祭祀、禁忌和禳解之法。&相关记载萨满一词最早是在我国史籍中出现的。《三朝北盟会编》中记载:“兀室奸滑而有才。……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如神。”但是萨满一词引发了一些研究者关于萨满教起源和分布区域的许多联想。有些学者认为,“萨满”一词源自通古斯语Jdam&man,意指兴奋的人、激动的人或壮烈的人,为萨满教巫师即跳神之人的专称,也被理解为这些氏族中萨满之神的代理人和化身。萨满一般分为职业萨满和家庭萨满,前者为整个部落、村或屯之萨满教的首领,负责全族跳神活动;后者则是家庭中的女成员,主持家庭跳神活动.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祈求、愿望转达给神,也可以将神的意志传达给人。萨满企图以各种精神方式掌握超级生命形态的秘密和能力,获取这些秘密和神灵奇力是萨满的一种生命实践内容。由于萨满教曾流行于中国北方阿尔泰语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锡伯族,突厥语族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以及蒙古语族的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等。所以各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不同,每个民族对萨满的称呼也不一不致。蒙古族把男萨满称作“勃额”,把女萨满称作“奥德根”。雅库特人称萨满为“奥云”。达斡尔族称萨满为“雅德根。”塔塔尔族、哈萨克族等称萨满为“喀木”(KAM),也有称“奥云”或“巴克西”的在中国东北诸民族萨满的跳神仪式中,尽管不同民族的萨满有不同的程式,甚至不同的氏族之间亦不尽相同,但基本程序是完全相同的:请神――向神灵献祭;降神――用鼓语呼唤神灵的到来;领神――神灵附体后萨满代神立言;送神――将神灵送走。这样,请神(献牲)、降神(脱魂)、领神(凭灵)、送神便构成了阿尔泰语系诸族萨满仪式的基本架构。此外,阿尔泰语系诸族中的一些民族还有许多相同内容的祭祀仪式,譬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都有祭敖包的萨满仪节;鄂温克族的“奥米那楞”,鄂伦春族的“奥米南”,达斡尔族的“斡米南”,都是同一性质的萨满集会活动。显然这是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长期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东北地域文化的某些共同特征。萨满教的本质像其他宗教一样,是关于神灵的信仰和崇拜,因此不应该把它排除在宗教之外。萨满教在宗教意识之中确立了各种具体的信仰和崇拜对象,并建立了同这些对象之间或沟通、利用、祈求、崇拜,或防备、驱赶、争斗等宗教行为模式萨满服务其中的社会组织约束并规范了其社会的共同信仰和各种宗教行为,决定了萨满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作用,并利用它们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秩序和社会组织体制。因此萨满教应看作是以信仰观念和崇拜对象为核心,以萨满和一般信众的习俗性的宗教体验,以规范化的信仰和崇拜行为,以血缘或地域关系为活动形式三方面表现相统一的社会文化体系。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教不是创生的,而是自发产生的。广义上的萨满教是世界性的。萨满文化是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其流行区域集中在亚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欧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这是广义的萨满教。狭义上的萨满教为阿尔泰语系,如:维吾尔、哈萨克、塔塔尔、蒙古、锡伯等民族所信仰,其信仰主要是万物有灵论、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萨满教的基本特点是没有始祖、没有教义、崇拜多种神灵,没有组织、没有固定的庙宇教堂、没有专门的神职人员。萨满教的主要活动是跳神。另外萨满教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萨满教者多为女性。归纳之,萨满教的定义基本上有两点特色:&(一)意识转换:从萨满教的脉络来看,意识转换即是出神(ecstasy)状态,Mircea&Eliade认为,出神同死亡一样,暗示着转变(mutation),在这种转变的状态中,平常实在(ordinary&reality)和超常实在(non-ordinary&reality)之间出现桥梁。ecstasy一字源于希腊字ekstasis,字面意义为放在外面(to&be&placed&outside)或被放置(to&be&placed),意谓外于或超越自身的状态,即超越平常实在,能够与超常实在沟通。在萨满教中,一般称这种意识转换状态的超常实在过程为萨满旅程(shamanic&journey);(二)疗愈能力:不论萨满得到的是知识或是力量,作为信息的知识或力量都具有疗愈性,可与其它治疗方式搭配,疗愈的指导通常包括疗愈的方式和精灵助手的决定等。萨满所疗愈的对象不o包括自己或他人,也包括大地或世界;萨满疗愈的范围则包含了物质、身体、心理和灵性等各个层面。更精简地来说,萨满教的意义就在于其疗愈功能,不论是治疗疾病或是意识转换,萨满教的目的都在于维持健康和增进健全,如前文所言,所谓健全不仅是指人类、自然以及人类和自然关系的健全,也包括了人类潜能的发掘、自我的完成或大我的实现。与前述大地之母的常青灵性或万物有灵论相同,萨满教的世界观可以归结于三点:&(一)万物都是活的;(二)万物相系;(三)万物皆神圣。或人类中心主义或科技造成生态危机,或机械论世界观使人类与自然的疏离,或集体主义对个体的箝制,种种的危机都是萨满教「复兴」的原因。也因为这样的背景,新萨满教的时代特色主要就在于「强调」自然与个体的能力。过去,萨满「被视为是某个特定阶层的人、具有特定人格或是被公众所授定的人才能够扮演的角色。」现在,则视为所有的人都具有成为萨满的能力,体验到与万物一体和万物之神圣,感受到存在本身就是意义与价值,这种回归大地之母的怀抱、回归生命本身就如Gossett&&&Wallace所说:「无论情绪是欢愉或痛苦,整个身体/灵性/心都明白到,萨满经验实现了深层原初的出神需要,这种出神是人类存在的意义!&*.萨满教编辑:刘茂源&来源:中国绿网&发布时间:&[]&&&&在大兴安岭生活的蒙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信仰萨满教,而这个宗教不少特点与这些民族在大兴安岭生活情况有关。萨满的传说、萨满歌词、萨满舞蹈、萨满服饰、神鼓、法具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在本民族世代相传,被视为珍宝,而且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有的国家还出过研究专著。&&森林生活产生了“萨满”教。萨满一词在我国史书上最早见于南宋徐梦莘著的《三朝北盟汇编》,称“珊蛮”,距今已经近900年。“萨满”一词系通古斯语,意为“知道很多事物的人”。萨满教是多神教,崇尚大自然的山、树木、火、巨兽和祖先的灵魂等。萨满多由族内地位较高、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占筮、星占、乞神、求福、求子、祛灾避难和出征打仗前举行祭奠等。《辽史?礼乐志》对当时的大型祭奠仪式有这样的描绘:“今巫(萨满)十有二人鸣铃执箭,绕帐歌呼。”萨满教到金元时期,仍沿续两朝始终,甚至影响到其政令和军事。成吉思汗每率军出征,必有萨满先行占卜凶吉。&&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对自然的崇拜是同狩猎生活和采集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这种条件下,衣食都取之于野兽,人们把狩猎所获取的野兽,视为主宰野兽的“神灵”的恩赐,因而加以崇拜。&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当时还不理解人类的起源,认为某种动物与他们的氏族有着血缘联系,于是视作自己的祖先,因而对它加以崇拜。这叫作图腾崇拜。大兴安岭各民族的先人,随着灵魂观念的发展,逐渐形成对死者及周年的悼念活动。于是有了自己的祖先的“神”。人们既然创造了这些被崇拜的神,必然把自己的安危与福祸寄托在这些神的身上。于是逐渐形成祈求“神灵”的各种祭祀活动。这便产生了交往于人和神之间的使者――萨满。&&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对天的信仰观念和祭祀形式还没有完全固定成熟,而是依然停留在对古老的大自然在对古老的大自然物的具体崇拜的水平上;而满、蒙等民族在不同程度上都已从大自然崇拜中突出了对天的崇拜,天神已经被提高到了几乎至高无尚的地位。与之相对应的是,由于他们的祖先都曾在大兴安岭生活,对山也十分信仰和崇拜,在这些少数民族中影响巨大民间传说里,崇山峻岭往往是全人类和民族起源的发祥之地。对圣山的向往和推崇和对祖先及其灵魂的信仰与崇拜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后世对“山神”的信仰与崇拜。火在大兴安岭各民族的信仰里通常同女神联系在一起;而水则被看作是宇宙初始的形态,同时是生命的源泉。因此,不可亵渎、毁坏上述的一切;一切都是神的赐予,要真心地满足于神的赐予。&&萨满的宗教活动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声称“消除灾祸,保佑人的安全”,为祭家消除灾祸。第二,声称“为病人祭神驱鬼”,这是萨满经常性的宗教活动。根据患者的症状,如果认为是“外来的鬼”致病时,在大门外或村边上生起篝火,萨满在篝火边“跳神”,并做象征性的射击,表示“驱鬼”。如果认为是触犯某一种神致病时,便杀猪、杀牛或杀羊进行祭礼,由萨满主持献祭,“请求神的宽恕”。遇到病危的患者。认为其“灵魂”已经离开肉体,到了“阴问世界”,便在夜间祭祀,萨满的“神”到“阴间”把病人的“魂”带回来附还于肉体。据说不管你患了何种病,病情多么严重,萨满都可以用不同的办法给你治好。第三,声称能“祈求生产丰收”。不同地区的生产活动方式不同,祈求生产丰收的宗教活动的形式也不同。狩猎的人长期捕获不着野兽时,便供祭萨满的“神”。祭祀时先用柳条做成鹿、猪等模型,萨满披挂上阵,做拉弓射箭的模样,于是鹿、猪的模型被纷纷射倒,这时猎人便可以上山,据说马上便能获得大批猎物。如果遇到旱灾、虫灾或水灾。萨满当然也有办法,他们又披挂起来,去祭祀“河神”、“虫神”,于是便风调雨顺,害虫绝迹,牲畜兴旺,五谷丰登。&&&鄂伦春与萨满教。鄂伦春是大兴安岭的狩猎民族,他们的宗教信仰和自己在林区的生存息息相关。鄂伦春人对“得勒钦”(太阳)非常崇拜。太阳给人类光明和温暖,没有太阳,人们就不能生存,因此每年初一要向太阳跪拜;人们遇到困难时,要向太阳祷告;发生日蚀时,认为是天狗在吃它,用敲铜盆来解救。鄂伦春人也崇拜“别亚”(月亮),每年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拜月亮,如果数日打不到野兽,要在露天放一个清洁的桦树盆,人们在盆旁向月亮叩头,祈求月亮让他们打到猎物,第二天盆里有什么兽毛,就会猎取到什么野兽。他们对“奥伦”(北斗星)有着特别亲切的感情,认为他们是由七姊妹组成,很像他们的高脚仓房,因此称它为“奥伦博如坎”,即主管仓房的女神,每年腊月二十三和正月初一都要对这仓房烧七柱香来供奉。&鄂伦春人对风、雨、雷、电和彩虹感到神秘莫测。认为冲犯风神会得疯病;雷鸣是雷神在发怒;雨是龙在空中喷洒下来的;雨后彩虹是天和地连接起来的。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时都要叩拜。&鄂伦春人认为,“白那恰”(山神)统治着崇山峻岭及山中的动植物。为了供奉山神,在山中选一株高大的树,砍下一块树皮,画一个脸形,每次路过此处,都向其叩拜,求它保佑多打野兽。&&&鄂伦春人认为熊同他们有某种亲缘关系。&他们看到熊的某些动作很像人。如熊能坐在那里用前爪进食,能用后腿直立走路,还会用前肢作眼罩窥视前方。&同时,鄂伦春人还认为熊是由人变的。如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位中年妇女,右手腕戴着红手镯,到山里采集,由于天黑迷失了方向,长期在深山里飘泊,后来变成了熊。几年后的一天,她丈夫到该地打猎,猎到一只熊,在剥皮时,猎刀在右前腿上怎样也插不进去,仔细一看,原来是妻子腕上的手镯。&由于认为熊同他们有亲缘关系,所以不敢直呼其“底力坎”(熊),而是称雄熊为祖父、舅父,称母熊为祖母。猎到熊时说“可怜我了”。打死熊时说“成了”或“睡了”,忌讳说“打到”或“打死”。&过去打到熊,要把它抬回来,抬的途中,要像死了长辈一样边走边哭。快到“乌力楞”时,猎人要学乌鸦的叫声,“乌力楞”中的人一听此声,就知道打到熊了,也要学乌鸦叫声迎取被猎取的熊。&到熊以后,一般都由全“乌力楞”的人共同消费。把肉煮熟切成小块,拌上熊脑浆和熬好的熊油,由全“乌力楞”的人围坐在“仙仁柱”前一起来吃。边吃边发出乌鸦“嘎嘎”的叫声,暗示乌鸦在吃它的肉。吃完后,熊骨要搜集到一起进行风葬。&&鄂温克与萨满教。鄂温克族信仰的神种类多达十余种,如“霍卓热”(祖先神)、那恩纳(天神)、“阿格迪博如坎”(雷神)、“希温博如坎”(太阳神)、“玛鲁”(总神)、“托博如坎”(火神)、“白那查”(山神)、“额特肯”或“阿米坎”(熊神)、“呼莫哈博如坎”(鹿神)、“胡连博如坎”(蛇神)、“舍沃克”(娘家神)、“奥米博如坎”(保护婴儿神)、“吉雅其”(保护牲畜神)、“毛木铁”神、“阿巴格勒岱”(面具神)、“卓勒神”(原为奴仆),“阿隆神”(驯鹿保护神)等。萨满还举行自然崇拜祭祀仪式,以“万物有灵”的宗教观念进行宗教活动。&&&“吉雅奇”神(牲畜之神)这是鄂温克人每家必供的牲畜之神。其形状是在一方形的毡子上,用偷来的不同姓氏人家的种马的鬃尾,绣成两个人形,中间缝有一个口袋,以盛供物。鄂温克人每年剪羊耳记号时所剪下的部分,都要悬在“吉雅奇”神两旁。凡出卖牲畜时,也必须留下所卖牲畜的鬃尾数根,同样悬在“吉雅奇”神两旁;每逢杀羊时,必须将其食道(煮熟后)割下来,装进“吉雅奇”像的口袋里。供“吉雅奇”神一般一年一次,在正月十五或六月间牲畜满膘时进行。供物是阿木苏(稷子米或大米奶粥),献供的粥必须先给本姓内未出嫁的姑娘吃,然后大家才能吃,据说“吉雅奇”偶像上的两个人形是一男一女。&“白那查”神,鄂温克族猎民信奉的“白那查”就是山神。“白那查”的形象是在粗树上绘制的长须老人。在狩猎途中,猎人遇到高山、岩洞、卧牛石和怪石,都认为是“白那查”神住的地方。从旁边走时不能喧哗,否则对狩猎不利。同时认为一切野兽都是“白那查”饲养的,猎获野兽是“白那查”的“恩赐”,因此,遇绘有“白那查”神的大树,要用兽肉献祭,在饮酒用餐时先敬“白那查”,以求猎获更多的野兽。&&&&达斡尔与萨满教。达斡尔人都是萨满教的虔诚信奉者,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充满着神灵和鬼魂,不仅天地山河都有神灵在主宰,而且刮风、下雨、打雷和闪电等自然现象也都是由神灵主宰的,人和各种动物都有灵魂,人的肉体死亡了,但他的灵魂不死,仍然活在阴间或转世再生。他们把自己的幸运和灾难看作是神灵的庇佑、恩赐或报复的结果,因而供奉各种各样的神。&&达斡尔人把他们供奉的神称为“巴尔省”,共有几十种,其中源于自然崇拜的神有天神、河神、雨神以及虎神、狐仙等,属于人物崇拜的神有各民族的祖先神、娘娘神等。&&传说在这许多神灵中,“霍列力”神是最古老的神之一,海拉尔地区达斡尔把它称为“达?巴尔省”,意思是最早的神。“霍列力”神由17个神位组成,除了被雷击而死的半边身的人物外,有九头妖怪、龟、蜥蜴、龙、布谷鸟等动物,大都以木刻的形体为它的神偶。达斡尔人早期曾供奉的“博古勒?巴尔省”由24个神位组成,其中有渔翁、猎人、喇嘛、铁匠、担商、婴儿和宦人等人物,有已故的老萨满和他的神树,有鹿、狗、蜥蜴、蚯蚓、乌鸦、布谷鸟、蛇等动物,还有娘娘神、山神等等,总称为“博古勒?巴尔肯”。这是早期以氏族为单位集体进行宗教祭祀活动的达翰尔人供奉的集体神群。自19世纪末起,随着达斡尔族氏族制度的解体,这种集体神群已经失传,分化为一群个体的神。&&&*.考古与萨满教&&日&23:48:05&新疆哲学社会科学网【内容提要】国内外萨满教研究者普遍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巫术宗教遗迹当作萨满教的早期例证。在这个意义上,萨满教和人类早期宗教具有相同的内涵,它等同于一般学者所说的原始宗教。世界上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的宗教遗迹,对说明萨满教起源及其特点,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许多学者愿意选择考古证据来解释萨满教。考古学的优越性在于:它依据考古遗址和古老岩画保留的信息,向人们提供了人类智力机能的进化历史,以及与此相伴随的各种宗教现象的时间证据和宗教遗迹的观念内涵,乃至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这些对于分析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体系,都是极为珍贵的。本文主要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不同文化时期的遗址发现,世界各国在原始洞穴画、岩画的发掘成果,来研究萨满教文化的起点与发展轨迹,展示考古学对研究萨满教现象所特有的学术价值。&世界上不同时期考古发现的宗教遗迹,对说明萨满教起源及其特点,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许多学者愿意选择考古证据来解释萨满教。考古学的优越性在于:它能从体质人类学方面提供人类智力机能的进化历史,从而帮助确定宗教发生所必需的人类自身条件,以及与这种条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考古学也提供宗教存在的时间证据和宗教遗迹的观念内涵,乃至当时的社会组织情况。这些对分析不同时期的宗教文化体系,都是极为珍贵的。由于考古证据的实证性,由之而得出的相关萨满教结论比较容易得到广泛认可。&一、旧石器时代的萨满教遗迹&国内外萨满教研究者普遍把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巫术宗教遗迹当作萨满教的早期例证。在这个意义上,萨满教和人类早期宗教具有相同的内涵,它等同于一般学者所说的原始宗教。因此无论是探讨一般的宗教起源还是说明萨满教起源,学者们都聚集在相同的对象上,这就是尼安德特人和他们创造的人类最早的宗教遗迹。这种情况不但在国外已成学术惯例,在我国也是如此。如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蔡家麒著述的《论原始宗教》,都通过尼安德特人的情况来说明萨满教的起源。因此我们的探讨也不能越过尼安德特人这个宗教起点的台阶。&考古学清楚地告诉我们,宗教不是与人类相伴而生的,在人类出现于世之后的漫长历史年代里,没有也不可能有任何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活动。宗教是人类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按照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的进化大体经历了猿人(南猿生活在距今550万年到100万年前)、直立人(直立人生活在距今300万年到30万年前)和智人(约四五万年以前)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相当于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最后一个阶段相当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早期人类还不具备产生宗教观念所需要的智力能力。据考证,从腊马古猿进化而来的南猿的脑量只有约500立方厘米,约在200万年前学会了制造工具,并被假设已经有了发音和单词。据对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00万年)、陕西蓝田人(距今约60万年)和北京人(距今约50万年)这些大致属于直立人阶段的人类脑量测定,他们只有现代人平均脑量(1400立方厘米)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只有智人的脑量达到了现代人脑量的变化范围。智人的智力水平已经具有了产生宗教幻想和宗教观念的思维能力,说明这一事实的最重要的考古证据是这个阶段尼安德特人丧葬遗迹的发现。&根据地下发掘出来的材料,迄今已知最早的初具形式的墓葬是欧洲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尼安德特人是1848年在地中海西端直布罗陀海峡的峭壁上和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城以东7公里霍赫达尔村南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费尔德赫菲洞穴中被发现的,遂根据发现地而命名。后来,成年尼安德特人和尼安德特儿童的遗骨陆续在英国、比利时、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瑞士、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里米亚、非洲大陆的各个地区、中亚、巴勒斯坦、伊朗、伊拉克、中国和爪哇岛等地发现。这方面的发现至今仍在继续,每年都有新的发现物。这些骨骼大部分是在洞穴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的。尼人的石器制作以莫斯特文化为代表。莫斯特文化的年代是10~4万年前,它分布于欧洲、北非和西亚。莫斯特文化的工具比以前轻细,打制石片的技术提高。工具组合类型比以前多得多,除了手斧、刮削器外,增加了石钻。显然,多种类型的工具有利于开发食物资源和改善衣服或遮盖物的质量。尼安德特人过着游猎生活,已可狩猎大动物(洞熊),并且开始利用陷阱、弹丸索、火和长予。狩猎的对象因不同地区的不同动物群而相异。在热带地区,狩猎对象有河马、羚羊、野牛等等。在舍利和阿舍利遗址所发现的动物骨骼中,有时甚至会遇到大象这样的巨型动物骨骼。在较北部地区,则猎取马、鹿、野猪等,有时还能打死穴熊和狮子。在高山地带的尼安德特人狩猎活动中,主要是猎取山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统计各遗址发现的骨骼去判断狩猎活动的规模。在许多遗址的文化层中,包含有几百甚至几千件动物遗骨。例如在托拉尔巴遗址就发现了30多头大象的遗骨,其它动物尚不计在内。可见狩猎在尼人生活中有着很大的意义。&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遗址中的墓葬很多,如法国的圣沙贝尔、莫斯特、拉?6?1费拉西,巴勒斯坦的厄斯―斯虎尔,苏联的基克―科巴和切舍克―塔什等,它们说明尼人已经会埋葬死者,而且已有一定的埋葬习惯。遗骸的安放常常是头东脚西。法国莫斯特洞一个尼人的青年遗骸,侧身屈肢,右手手掌枕在头下,很像睡眠的姿势。在乌兹别克的切舍克―塔什洞发现的尼人小孩遗骸,头骨周围安放六对山羊角,排列成一圈,有的学者认为这表示产生了太阳崇拜的萌芽,有的认为当时曾经对这个8岁的儿童举行了葬礼。这些遗址中有很多表现了尼安德特人中的宗教信仰和仪典,例如在伊拉克的山尼达洞穴发现一个墓葬伴有丧葬仪式的迹象。在该洞穴的后部,有个老人埋在一个坑中。对他骨骼周围土壤进行的花粉分析说明,在他身体底下铺有鲜花,在他的头部周围有个花圈。在莫斯特文化遗址中最普遍是动物崇拜迹象,特别是对洞熊的崇拜。在奥地利东部的一个洞穴中发现,在一个土坑中有7个熊颅骨排成一行。在法国南部,发现大约21只洞熊遗骸,它们为一块沉重的石板所覆盖。在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发现有个埋葬儿童的地方用一圈山羊颅骨围着。&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几处尼安德特人的人造住所。在乌克兰的摩尔多瓦一号遗址,发现了用猛犸骨骼做成的圆形镶砌物,以及看来是用野兽皮铺成的住所遗迹。在法国的特列卡萨特遗址中,在冲积土或砂土上,发现了分布于50公顷范围内的12个茅舍的残迹。据这个遗址的研究者推测,这些茅舍是一个打猎集团中的妇女和儿童的蔽身之所。在伊拉克发现一位截肢者,在法国发现一位伤残病人,还有关节炎患者等遗骸。这些情况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尼安德特人的社会业已发展到能够关注自身之外的群体成员的程度。残废人似乎是由他们的伙伴来照料的。这意味着,当时的文化不仅仅是以生物性的保障为生存目的,还超过了这个水平。尼安德特社会性的成熟情况和社会组织的一般情况由这些遗迹得以显示。有学者视此为氏族群居之地,或氏族制度的萌芽。&近60年来,在欧洲各地发掘出来的许多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居住地,也说明了他们的定居情况。可能是当地丰富的动物群使人们可以长期使用某些觅食场地,它促使人们得以占据那些位置适当又很方便的居住地。这些居住地或只使用几年,或被几代人甚至许多人连续占用。&原始墓葬开始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普遍化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在大约1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的遗址中,考古发现了原始的埋葬遗迹。山顶洞人遗骸周围撒有含赤铁矿的红色粉末,还有各种随葬品,如燧石石器和钻孔兽齿、石珠、骨坠等装饰品。山顶洞人住所分洞口、上室、下室、下窨四个部分。其中有居住地、埋葬地、仓库等规范性的布局。显然他们是根据需要和经验选择适合居住的天然洞穴,并在其中安排适合自身需要的居住格局。他们的埋葬形式看来是有区别的,在老年、妇女尸体的周围撒有赤铁矿粉末,身上佩带有用兽牙、蚌壳和鱼骨做的装饰品,所以有学者认为,山顶洞人已处于由血缘关系维系着的早期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了”。(注:参照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第463~464页;林耀华主编《原始社会史》第24~25页,中华书局1984年;吴汝康等著《人类发展史》第158、168~169页,科学出版社1978年;〔苏〕阿列克谢耶夫等著《世界原始社会史》第91~100页,汪连兴等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宋兆麟等著《中国原始社会史》第120~125页,文物出版社1983年;〔美〕威廉?6?1A?6?1哈维兰著《当代人类学》第179~181页,王铭铭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旧石器时代,特别是尼安德特人葬式的发现,无疑地对于探索人类较早的宗教意识活动、宗教仪式和宗教社会组织情况提供了直接的证据。埋葬死者的习俗不仅含有特别关心死亡和死者的意思,也应该是一种以灵魂观念为内在根据的宗教性的行为。它表明了原始人这时已有了某种关于灵魂不死和死后生活的遐想,这种遐想还与一定的社会联系有关。&二、原始洞穴画和各个时期岩画的萨满教遗迹&考古学在原始洞穴画上的发掘成果,同样吸引着宗教学者,他们希望能从相关的材料中获得关于萨满教起源和早期特征方面的启示。自从1879年第一次发现旧石器时代绘画以来,这批珍贵的遗迹成为萨满教起源研究的重要对象。澳大利亚学者加里?6?1特朗普在他的《宗教起源探索》一书中介绍,在了解旧石器时代宗教方面,给人印象最深刻的进展是由研究岩壁艺术的学者完成的,特别是巴黎的安德烈?6?1列罗伊―古尔罕,以及近来普及他的成果的约翰?6?1普赞弗尔。现在已经证实的石器时代晚期的绘画在1~1.5万件之间。它们多数在西班牙北部和法国南部。据介绍,几乎所有的旧石器时代的绘画都是关于动物的。人们通常假定,这些绘画合乎与狩猎有关的目的,以及狩猎经济中兽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成了说明萨满教史前史的重要证据。一些学者根据丰富而有说服力的欧洲洞穴艺术,来说明宗教的史前史。当代著名的萨满教学者米?6?1埃利雅德在他的《宗教观念史》(The&History&of&Religious&Ideas)中比较确定地指出其中一个所谓“跳舞的巫师”人像涵义。在法国南部三友洞主要人口的上方,有个人像画上,是一个带有半兽面具的动态的男性人像,头戴多叉鹿角。埃利雅德把这些人像解释为“狩猎之主”或者“猎物之守护者”,并认为这种形象是“神圣的”,应作为后来一切神灵的原型。埃利雅德进一步断定,发现于欧洲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动物头骨和骨头,可以被解释为仪式的献祭品。与这一仪式相联系的是动物生命从它们的骨头中周期归还的巫术―宗教观念。他还认为,欧洲拉斯科遗址(Lascaux)的鸟形象,提供了萨满教早期的形式证据――守护神和昏迷术。这位避免谈论宗教起源的学术权威,却因而得出了萨满教是已知的最早宗教的结论。&人类早期宗教遗迹的另一类现象,是广布于世界各地的岩画。20世纪下半叶我国和国际学界一样兴起了岩画热潮,出版了大量的岩画研究著作。中国新疆、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等地的岩画,深刻而又生动地揭示了我国北方狩猎和游牧民族的信仰生活和经济生产活动。像内蒙古阴山山脉西段狼山地区岩画,表达了各种宗教迹象:(1)巫术仪式,包括狩猎、交媾、模仿动物生育舞蹈、装扮动物舞蹈等内容;(2)祭祀仪式,包括献祭、祈雨、拜日、娱神舞蹈等内容;(3)崇拜对象,有人面像、兽面像、天体、日月星辰、动物、幻想动物、巫、男女生殖器等内容(注:盖山林著《阴山岩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宁夏贺兰山岩画出现了与巫术祭祀相关的人像和动物图像,还有戴假面具的萨满及狩猎巫术、繁殖巫术;嘉峪关黑山古代岩画,主要是牛、马、羊、鹿、蛇、虎、狗、驼、鸟等动物形象,以及狩猎和祭祀舞蹈图像;新疆呼图壁岩画则反映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生殖崇拜,有交媾形态画面和生殖崇拜舞;而天山以北阿勒泰、塔城、博尔塔拉等地区岩画常见的动物主题有牛、马、羊、鹿、狗、骆驼、熊和飞禽以及狩猎和放牧图像等等。&到目前为止,世界五大洲73个国家都发现了岩画,其中包括西南非洲、北欧、中亚和西伯利亚大陆岩画。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马奴尔?6?1阿纳蒂指出:岩画组成世界艺术的最早篇章。它绘在或刻在洞穴或露天的岩石上,时间几乎跨越了4万年之久。这些形象和符号是人类有文字之前的文化和智能的主要记录。它们揭示了史前人类的欲望和野心、恐惧和企求,以及经济生活、社会活动、宗教信仰、美学观念(注:周菁保主编《丝绸之路岩画艺术》第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不同领域的学者都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与自己有关的岩画资料。宗教学者同样发现了其中具有宗教意义的成分,并试图予以说明。各种各样的抽象图形和具体形象、人形和性的象征,说明岩画不仅仅为纯粹和简单的狩猎巫术、性的观念,有关动物的丰产观念和繁殖观念也应是这种艺术涵义的一部分。许多学者把岩画解释的基础放在狩猎文化的崇拜动物仪式和与它相关的萨满教信仰传统之中,注意到岩画上的符号和象征可能是一种使用它的早期人类与神灵世界进行沟通的系统表达;同时还认为,岩画具有把人集合在各种符号象征下进行仪式活动的作用,它创建或提供了宗教仪式活动的公共环境。当然也有学者把岩画作为揭示萨满教史前史的最早材料,特别是中亚和北亚岩画,被一些学者认为是最早的萨满教仪式与象征的表达,这些材料对那些认为萨满教信仰是从西伯利亚开始发展的人,提供了线索。在近40年,俄国学者在西伯利亚岩画上的考察和研究的成果几百件,借助西伯利亚材料确定萨满教起源的尝试十分普遍。例如阿?6?1波?6?1奥克拉德尼克夫(A.P.Okladnikov)认为,萨满教作为一种综合的巫术―宗教实践,在贝加尔地区的起始约在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在乌拉尔区域则约在公元前第1千纪。但是目前来看,宗教学界并不具备关于岩画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共识的方法。众所周知,对宗教学家来说,还只能指出某些岩画片段的符号意义,要详细分析岩画背后的萨满教各种母题及其意义是要付出相当努力的。&三、中国考古发现的萨满教遗迹&20世纪是中国考古学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硕果累累的丰收时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成果之一是辽西红山文化的发掘。红山文化向世人展示了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北方文明的发展历史,说明了北方文化在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整个中国文明发展史是一部交响曲,辽西的古代文明则是它的序曲,比中原要早1000年。通过地层学、类型学、遗址分布规律和碳―14测定年代数据等多方面的研究讨论,考古学家将辽西地区史前考古文化序列依次排定为兴隆洼文化(约公元前6200~前5400年)、赵宝沟文化(约公元前5200~前4470年)、红山文化(约公元前4710~前2920年)、小河沿文化(约公元前2920年)。一些学者习惯把这一地区的古文化统称为红山文化,并按照各文化的历史年代称其为前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后红山文化等。&从对一系列文化遗迹和考古文物的研究中,考古学家认识到: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萨满教文化。就一定意义讲,萨满教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源头,尤其是北方文化的源头。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四号遗址出土的距今六七千年的陶器上有猪形首、鹿形首和鸟形首动物图像。猪形首细眼,长吻前突,鼻端上翘,獠牙长而略弯,蛇身躯体作蜷曲状。鹿首和鸟首右侧纹饰则似由羽翼抽象出来。三种灵物图像都向左侧绕器一周,形象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幻想的神灵具有超人伟力。它们已不是单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而是人们创造的崇拜对象(注:杨虎等执笔《内蒙古敖汉旗小山遗址》,《考古》1987年第6期。)。在东山嘴红山文化祭祀场所,出土了生育崇拜陶塑孕妇像和生育女神大型坐像,还有双龙首玉器等。继东山嘴遗址之后,又在牛河梁文化遗存中获得重大发现。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与积石冢群,是我国迄今为止的新石器时代最早的大型祭祀中心,也是一个较大群体的宗教圣地。这里的女神群像大小不同,构成有中心、有层次的神统,并有猪龙头泥塑和猪龙玉饰出土。有学者认为,女神庙同积石冢紧密联系,可以推测是该群体的祖先塑像。它与突出性器官的维纳斯女神像不同,属于祖先崇拜,而维纳斯像属于生育崇拜(注:吕大吉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6?1考古卷》第1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红山文化中被称作东方“维纳斯”的孕妇雕像,可能表示原始时代的母亲神崇拜,或表现以女性作为生育者的丰产巫术和生殖崇拜。辽西祭祀女神的遗址所反映的应是女神崇拜。旧石器晚期以来(距今2.5~2.3万年)的“维纳斯”石雕像在法国地中海海滨地区、马耳他、奥地利、俄罗斯中部以至贝加尔湖地区被不断发现,她们裸体,乳房高耸,肚子硕大,女性在生物学上的生殖能力及社会上的养育能力被充分强调。埃利雅德认为,这些女性小人像表明了在崇拜对象上对女性的专注。在旧石器时代人的意识中,特别重视妇女在丰产象征方面的意义。也有人解释,这些人像是最初的母亲神(注:埃利雅德的看法见于埃里雅德著《宗教思想史》(W?6?1R特拉斯克英译),伦敦,1979年,第1卷,第13页;加里?6?1特朗普著《宗教起源探索》第226-227、232、23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我国辽西地区红山文化的重大考古发现,对研究北方民族早期萨满教文化无疑带来巨大推动,其中发现的东方“维纳斯”孕妇雕像和大型女神庙,则更有力地证明北方民族萨满教的古老性和典型性。&铜器时代以后的考古发掘,同样包含了丰富的萨满教内容。特别是一些属于北方民族的墓葬,则更为直接地提供了它们的宗教信仰信息。内蒙古宁城夏家店上层文化(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阶段)出土了与生殖崇拜相关的剑柄男女雕像,有典型的蒙古人种特征。吉林西团山遗址,据推测约在战国之际,可能当时已经进入铜器时代,属父系制社会阶段。主要的宗教迹象表现为石墓朝向山顶,这可能与天体崇拜有关。据人骨研究结果,该墓葬属于通古斯族属。辽宁西丰县发掘匈奴墓葬,是一处具有军事组织特点的游牧部族的公共墓地。出土文物丰富,主要有铜柄或木柄铁剑、铁矛、铜矛,带有牛、马、羊、驼、犬马、犬鹿、鹰虎等动物形象的铜饰板,从造型上看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另有77面铜镜出土。从墓葬的陪葬方式来看,那些受到特殊礼遇的青壮年死者,可能是有军功的英雄。在战争掠夺日益扩大的社会,英雄崇拜成为祖先崇拜的核心形式。从随葬品的纹饰来看,主要取材于兽类和凶猛禽兽,表现了它们崇拜的对象和巫术观念,和萨满教的神灵世界有密切联系(注:吕大吉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6?1考古卷》第17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内蒙古满洲里市扎赉诺尔有鲜卑古墓群出土,其中有与巫术信仰相关的狩猎纹骨板。画面正中是一个猎人,手执长弓,弦上有箭待发,弓前不远有一只惊恐疾驰的鹿,猎人背后又有一只鹿奔来,画面上还钻有许多圆孔。&可见,我国的考古发现拥有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以来典型的维纳斯女神崇拜遗迹,还有母亲神崇拜及其大型祭祀场所。还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各种出土文物都突出地表现了萨满教的动物崇拜主题和动物丰产巫术。虽然在我国的考古发掘中,萨满教的遗迹还不很系统,但大致的历史脉络已经显现。特别是一些北方民族墓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和确实的证据。&目前我国考古学界,特别是北方考古学界,已经把萨满教作为文化源头来进行理论思索,并以萨满教为参照对考古中的信仰遗物进行意义分析。他们提出,从考古学观察,中国的北方地区是中国文明、文化的源头之一。这一地区是渔猎文化区、游牧文化区及一部分农耕文化区。北方古代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鲜卑、契丹、女真、蒙古和满族人都曾占据中国半壁江山或建立统一的大帝国,他们所代表的民族文化,为汉文化(中原文化)注入了蓬勃的活力,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过深远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必须到这些文化形成的社会、经济、政治的大舞台去探索,在北方民族发展的时空中去追寻。萨满教文化既是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载体。萨满继承着北方文化的遗产,是氏族的、部落的、民族的文化传承者和体现者。所以,汲取、掌握、研究和总结萨满教文化,是研究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注:王承礼、李亚泉:《论中国古代北方文化》,《中国北方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究会论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考古学的种种发现对我们的研究既是鼓舞又是鞭策,我们希望萨满教研究能在考古领域有所作为。目前来看,关于萨满教起源和发展的考古学资料还不能说很充分,因此即使得出某些结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片面和不完整的色彩。我们相信,随着考古资料的日益丰富,我们的认识也会逐步完善。*.萨满教与中国古代的“萨满式文明”日&09:29&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色音&关于“萨满”一词的来源和本义,学术界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是归于通古斯语族、蒙古族以及突厥语系的说法。学术界认为,其他民族对“萨满”有不同的称呼,而只有通古斯语族的人一直称之为Saman。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布里亚特人中,也用“萨满”一词,但还有“孛额”、“巫都干”等称呼。有关萨满教产生的各种传说和故事的共同母题最早几乎都产生于西伯利亚和通古斯语系的民族中。经过调查,学者找到了属于乌拉尔?阿尔泰语系宗教体系的因素。R.费思认为,“萨满”是北亚的精灵统御者。秋浦主编的&《萨满教研究》一书也认为,“萨满教一词来源于通古斯语,意为激动、不安和疯狂的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锡伯族,都称他们的巫师为萨满”。此外,任继愈主编的《宗教词典》也认为“萨满”一词为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原意为“因兴奋而狂舞的人”,后为萨满教巫师的通称。&另一种观点于1820年由雷缪塞提出并认为,“萨满”一词来自巴厘语Samana或梵文中的Sramana,被译成中文“沙门”。梵语Sramana意为“乞丐之僧”;巴厘语Samana是梵语Sramana的转写。继之,克拉普罗特假设,西伯利亚从印度与佛教中接纳了“萨满”一词;希罗科戈罗夫(即史禄国)支持这种假设。基于吐鲁番和敦煌文物的发现及考证,他认为上述假设比较可信。佛教很可能不依靠外力而进入中亚细亚和中国,Sramana是特别宗派的僧侣,而Saman则是其中某一支派的成员。因此,这两个词应具有共同的梵语词源。语言学家鲍培教授认为,Sramana可能通过中亚细亚到达满洲通古斯地区,演变成Samana。这就等于是说,“萨满”一词在传播中直接越过整个蒙古地区而未留下丝毫痕迹。但由于上述说法的立论不足,早已为许多学者所否定。&“萨满”的发现与萨满教的定义之争&17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初,随着地理上的重大发现,在欧洲兴起了旅行和探险热。西伯利亚的神秘宗教――萨满教成为探险者关注的焦点。当时俄国、北欧诸国、荷兰、德国乃至美国的旅行家、学者和探险家都到通古斯人居住的地方进行各种类型的考察活动。在撰写旅行记和学术报告时,由于和欧洲人所信奉的宗教信仰不同,从欧洲人固有的宗教词汇中找不出恰当的词汇来表达通古斯人的宗教形态,所以他们只好借用当地人的“萨满”称谓,将通古斯人的宗教信仰称为Shamanism(即萨满教或萨满主义)。这样,通古斯语的“萨满”成为世界上通用的学术用语。随着探险考察地域的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学术上称之为“萨满教”的宗教现象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而并非通古斯人所特有的信仰。于是,他们将其他地区发现的一些类似的宗教信仰也用“萨满教”这一术语来表达。&在上述背景下,为了避免概念术语的混用,学术界展开了有关萨满教定义的争论,出现了广义萨满教和狭义萨满教之分。狭义的定义指以西伯利亚为中心的东北亚地区各民族的民间信仰,特别以通古斯民族中所流传的民间信仰为典型。广义的定义则指东从西白令海峡,西至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以及包括北美、澳大利亚、北极爱斯基摩人在内的所有原始巫术。目前,国际范围内通用的萨满教概念是指广义上的萨满文化现象,而非专指通古斯人的萨满教。&“萨满式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除儒家、道教文明外,还有一种中国“萨满式文明”的观点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光直最早提出的。在《考古学专题六讲》中,他提出:“萨满式的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这一观点在中国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具有&“名人效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大陆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兴起的“萨满教文化热”即为受其影响的结果。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一些研究重新审视中国的宗教。例如,日本学者福永光司就这样定义道教:“道教是以中国古代以来萨满式的咒术信仰为基础,重叠复合地采入了儒家的神道与祭祀的思想与仪礼、老庄道家的‘玄’与‘真’的形而上学、佛教的业报轮回与解脱以及济度众生的伦理与仪式等等,在隋唐时代大致完成了作为宗教的教团组织、仪式方法、神学思想,以与‘永恒的道’合为一体为终极理想的中国民族(汉族)自己的传统宗教。”此外,学者们的研究表明,萨满“登天入地进行宇宙飞行”的观念和中国古代的“巫觋通天”观念一脉相承,“巫觋通天”观念和萨满“通天”观念是基于相同思维模式上的同一种观念形态,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别。由此我们可以基本断定,中国史前文明的根基或许就是自然崇拜和多神信仰为特征的萨满教信仰,也就是说,中国人的原生宗教实际上就是国际人类学上统称为Shamanism的宗教现象。在国外,有的学者甚至将这一观点引申到对整个世界文明史的研究中,提出了“整个世界古代文明就是一种萨满式文明”的观点。&(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作者:郭淑云内容摘要:&萨满教天穹观是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基于对宇宙天穹的虔诚崇拜,世代观察宇宙,不断认识宇宙的思维结晶,是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总概括。萨满教宇宙观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直观观察、丰富想象和类比相结合所获得的认识。&宇宙原初形态如何,天地又是怎样起源的,何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这些...萨满教天穹观是信仰萨满教的北方诸民族基于对宇宙天穹的虔诚崇拜,世代观察宇宙,不断认识宇宙的思维结晶,是人们对宇宙认识的总概括。萨满教宇宙观是原始先民对宇宙直观观察、丰富想象和类比相结合所获得的认识。萨满教的宇宙观:宇宙的起源宇宙原初形态如何,天地又是怎样起源的,何为宇宙万物生成的本源,这些都是原始人类共同关心和探讨的问题。世界许多原始民族对宇宙起源的解说多持“混沌说.北欧神话认为,宇宙最初混沌一团,无天、无地、无海。[1]我国盘古神话亦有“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2]&的记载。“混沌说”也是萨满教宇宙观中一个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当然,具体的解说,各民族又各不相同。有的认为宇宙原初形态是一种混沌状态,有的视宇宙为一种混沌物质,有的则赋予了某种特定的物质。在布里亚特蒙古人中流传久远的《蒙古神话》[3]&开篇就讲:在比太古还古的时代,天地不分,世间一片混沌,似浮动的云雾,飘荡的脂膏,轻轻蠕动,不知过了几千几万年,产生了明暗清浊的物团,于是轻清之物上浮为天,重浊之物下凝为地。班札罗夫在《黑教或称蒙古人的萨满教》中也指出:“蒙古人认为:天与地曾居于混沌状态之中,而且浑为一体。”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则将天地未分的混沌世界比作“像水一样流溢”的汪洋世界。创世女神阿布凯赫赫即生于水中:“世上最古最古的时候是不分天不分地的水泡&泡,天象水,水象天,天水相连,象水一样流溢不定,水泡泡渐渐长,水泡泡渐渐多,水泡泡里生出阿布凯赫赫。”[4]&突厥民族也认为:“在大地形成前,到处一片汪洋,既没有天,也没有地,同时也没有日月。于是,诸神之首,万物之始,人类之父和母腾格里开拉汗创造了自己的相似之物,把它&称为人类。”[5]&阿尔泰神话中也传讲着:宇宙最早是水,没有天、地、月亮、太阳。[6]布里亚特萨满教认为,世界之初只有水和水里沉默不语的一匹大龟,神出差到那匹大龟旁边,在它的肚子上筑建了世界。作为一种信仰观念,“神灵创世,神生万物”无疑是萨满教世界观的基本思想。然而,在对宇宙起源的阐释上,却包含着原始自发的朴素唯物主义因素,含有某些真理的成分。在天、地形成前,宇宙是一个混沌世界,表明这种宇宙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就首先肯定了宇宙的物质性。而以云雾、水等自然物质来形容这个混沌世界,便给宇宙起源以唯物主义的解释。当然,各民族宇宙观对宇宙起源之物质性的解说是自发的、潜意识的,而且是不彻底的。如突厥民族观念中的原初宇宙,既有自然物质水,又有超自然的神,二者关系如何,并未说明,似乎二者同时存在。蒙古族和满族则肯定了先有云雾、脂膏、水一样的混沌世界,而后有神。满族创世神话更明确指出创造天地万物的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生于水中,使物质的水成了孕生万物的源泉。最初的宇宙是一个混沌的世界,这种带有相当普遍性的认识主要来自原始先民的想象和猜测。然而,它却与科学的宇宙学说有某些契合之处。当代许多科学家认为原始宇宙是由各种原始物质组成的混沌世界。可见,先民对宇宙的认识含有某些合理因素。在萨满教宇宙观中,宇宙的原始物质多为某种具体的自然物质,如水、气、云雾等,这种以可感知的具体事物进行简单类比的思维方式符合原始思维特征。认识能力的低下,大大地限制了人们的思维水平,原始人类只能以感性认识为依据去认识宇宙、自然,这是原始人类无法逾越的思维阶段。如果说萨满教宇宙观对宇宙起源的探索含有某些朴素唯物主义成分的话,那么,对万物生成的解说则是以唯心主义神创论为出发点的。蒙古族神话传讲,是天上的九十九尊天神加固土壤,使尚处于一片漂浮状态的地界变得平平整整。又从天上撒下草木,把按照天神模样造的人送到地上,从此地上有了人类,有了草土生灵。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传讲,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天神)与由她下身裂生出的卧勒多赫赫(布星女神)“同身同根,同现同显,同存同在,同生同孕”,共同生化,创造世界万物,“育有大千”。其中,阿布卡气生云雷,巴那姆肤生谷泉,欧勒多用阿布卡赫赫的眼睛生成日、月、小七星。人、禽、兽、花草树木和其他自然物都是三姐妹女神创造的。在萨满教世界中,神是世界的主宰。神创万物说是萨满教神学思想在万物形成方面的具体体现。尽管各民族对神创万物的具体方法、途径、先后顺序各有不同的解说,但其精神实质却是一致的,即肯定神灵在万物起源上的创生作用,从而给万物形成以唯心主义的解释。尽管如此,萨满教对万物形成问题的思考仍不乏闪光之处,有着可取的认识价值。首先,对一些自然现象、特征、民俗事象予以自圆其说的解释。赫哲族神话《恩都力造人》对人的生命力的起源和人体特殊体态的形成有着符合逻辑的解释:恩都力先用泥捏了一条大鱼,接着又捏了十来个有鼻子有眼睛有胳膊有腿的泥人。这时天下起了雨,恩都力怕小泥人被雨淋坏,便把它们放入鱼口内避雨。待到天晴,小泥人欢蹦乱跳地从鱼口中自动跳出。大地上的江河、湖泊、山川的成因以及畸形人的出现都是恩都力的无意识活动(搬动泥人时碰坏了它们的胳膊、腿)的结果,泥人脸上麻点的出现是由于造人活动中偶然遇到的一场雨造成的。[7]&神话传说对人的由来及生命力的获得、畸形人的出现予以符合逻辑的解释。满族创世神话《天宫大战》以其奇妙的构思、丰富的想象对北方天象、地理的成因,生物的起源与习性,民俗的缘起等都作了朴素、具体的解释。如男人的生殖器与熊的生殖器相似,神话解释为,创世之初,地母巴那姆赫赫学着天禽、地兽、土虫的模样造男人,慌忙之中她从身边野熊的胯下取下一个生殖器,按在了她们已做成的男人形体的胯下。夜空中星星东升西移路线是创世三姐妹在与恶魔耶鲁里鏖战时形成的:布星女神卧勒多赫赫被耶鲁里囚于地下,其布星桦皮兜也被耶鲁里抢走。然而,卧勒多乃周行天地的光明神,她的光芒照得耶鲁里眼睛失明,天晕地旋,耶鲁里急忙将抓在手上的布星神兜从东到西抛了出去,卧勒多赫赫便从东向西追赶,夺回了布星袋。从此,星星总是从东方升起,在西方落下,年年如此。这一星移路线就是耶鲁里给抛出来的。对一些古俗的解释,不仅阐释了民俗事象的源流,而且揭示了它们的宗教、文化意蕴。如神话传讲,恶魔耶鲁里曾一度将天母阿布卡赫赫抓获,欲霸天穹。在大难降临之际,阿布卡赫赫的护眼女神者固鲁(刺猬神)见天地难维,便化作一朵芳香四溢、洁白美丽的芍丹乌西哈(芍药花星),耶鲁里见此奇花,爱不释手,众恶魔也争抢着摘白花。但白花却突然变成千万条光箭,刺向耶鲁里的眼睛。耶鲁里终因疼痛难忍,逃回了地穴,从而使天地得以拯救。满族妇女向有头上戴花或插花之俗,即有惊退魔鬼之寓意。而戴花、插花、贴窗花、雕冰花,尤以白芍药花最受青睐,盖缘于此。此外,满族及其先世敬鸟、点冰灯、高竿挂灯等古俗,都可在神话中找到渊源,得到解释,由此而成为满族民俗的重要源头。神话对万物生成的解说反映着先民们认识世界的思想轨迹。生存活动的需要,使原始人类不断地认识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并试图对这个大千世界做出说明。然而,思维水平的低下,又使他们只能凭借猜测和想象对客观世界做出解释,即使是对已被他们认知的自然现象,也无法超越这种思维的特点。应该承认,萨满教神话对万物起源及习性、特征的解释,是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记录了原始先民认识世界的成果,不仅对一些具体、微观的事物有着相当细致的观察和颇为准确的认识,而且对宇宙、自然的总体把握上,也有许多合理因素。如萨满教宇宙观中的先有天地而后有万物的认识和“兽族百禽比人来到世上早”[8]的观念,基本上符合宇宙发展和生物进化规律,是对万物起源较为正确的解释。其次,萨满教对万物生成的解释,虽以神创说为基点,唯心主义观点占主导地位,但这种唯心主义并不彻底,其中渗透着唯物主义因素。万物虽由神而生,但万物并非凭空而生,而是神凭借其他物质而生成。正如土耳其萨满教学者阿?伊南所说:“一般地讲,虽然信奉萨满教的突厥人的宇宙起源论承认‘造物腾格里’,但远不能把‘创造’的概念理解为‘从无到有’。因为最早的腾格里也要有一个栖身之处,为了创造万物,手里原来就有些物质……腾格里创造万物是给已经存在的物质以形式。”[9]&神借以造物的物质多半是某种具体的自然物质。古代突厥民族普遍信奉滕格里开拉汗为造物主,在一片汪洋的大海中,他命已先由他创造的人类潜入水底取泥土,然后撒在水面上,以创造大地。人类企图悄悄为自己造出一块陆地,便将一部分泥土含入口中,因口中泥土膨胀,呼吸困难,开拉汗便命他吐了出来,吐出来的泥土溅向四处,结果大地成坑坑洼洼,有的地方也成了沼泽。开拉汗一气之下,将人类从光明世界逐出。然后,他创造了一棵九枝巨树,并将每条枝创造为一个人。这里开拉汗造地用的泥土和造人用的树枝都是突厥先民熟悉的自然物,他们凭借想象与观测经验,在泥土和大地、树枝和人之间建立了联系,这是原始思维的产物。宇宙万物千姿百态,滋生万物的原初物质亦千差万别,这是带有普遍意义的现象。然而,各民族却多有认识相同或相近的地方。如通古斯语族各民族都有恩都力用泥造人的人类起源神话,在这类神话中,泥土成了神造人的基本物质。泥土造人神话在世界许多民族中也都有流传,表明人类的思维方式有诸多一致之处。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各个民族不管它们的种源和地理环境如何,在自己的发展中总会碰到极端相似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总得为满足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采取同一的生产方式”[10]。同其他事物一样,思维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原始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一个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到对一般规律的认识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尽管这一认识过程相当缓慢,抽象思维能力始终相当低下,但从北方民族对万物起源的解说上,仍体现了这一认识规律。在萨满教神话与观念中,神借以造物的物质多是已为原始先民认识的某种自然物,反映了他们强于具象思维,弱于抽象思维的特点。然而,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增强,抽象思维的能力也有所提高,体现在一些民族中有关生成万物的原初物质的变化:“气生万物,光生万物”,造物所凭借的物质已由某种具体的物质演变为较为抽象的物质概念DD“气”。当然,无论是具体的自然物质,还是抽象的物质概念,作为神灵造物的凭借之物,都同样说明萨满宇宙观在万物生成方面所表现出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相互交织这一特征。&1&&茅盾《神话研究》,百花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2&徐整《三五历记》。3&&[日]中田千亩搜集,昭和16年出版。4&&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5&&[俄]B.B.拉德洛夫《萨满教及其神像》,贺灵、佟克力译,打印稿第6页。6&&[土]阿?伊南《萨满教今昔》,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萨满教研究》编写组1979年铅印本,第17页&&。7&&徐昌翰、黄任远《赫哲族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8&&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第230页。9&&[俄]B.B.拉德洛夫《萨满教神像》第16页。10&&拉法格《思想起源论》,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37-38页。&《原始文化透视――萨满文化研究》&*.太阳崇拜与萨满教宇宙观&三星堆与金沙遗址中所表现出来的太阳崇拜是明确无误和直截了当的,例如鸟形和眼睛形图案、“纵目”人、四鸟绕日金饰、射鸟鱼纹金带、以及玉琮等,在这一点上毋需浪费太多的笔墨。问题在于这样一种史前具有明显太阳崇拜色彩的考古学文化如何从历史和人类学角度予以解释--人类学之于史前考古一如历史文献之于历史时期的考古学。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不仅是一种方法论,同时更应该理解为目的论,因为这涉及到考古学的终极目的,即复原历史的问题。&&古代的太阳崇拜实际上反映的是先民们对“天”或“天堂”的崇拜,是萨满教(或谓原始萨满文化,或广义的萨满教)宇宙观的表现。著名的萨满教学者艾利亚德(M.Eliade)认为萨满教是整个世界范围内唯一的原始宗教;并认为萨满教发轫于史前,发达于青铜时代,而且一直发展到今天。尽管也遭到批评,甚至有些学者斥之为“泛萨满主义”,但艾利亚德的萨满教理论在史前学家(包括考古学家)中却有着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用一句前世界岩画委员会主席、法国著名的史前学家克劳德(J.Clottes)夸张的话来说,用萨满教理论去研究史前文化的结果是“非常严密,无懈可击。”&萨满教宇宙观认为整个宇宙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个世界。天上住着天帝和神灵,地狱居住的则是border=0&魔鬼。正如清人徐珂所辑《清稗类钞》云:“萨满教又立三界,上界曰巴尔兰由尔查,即天堂也,中界曰额尔土土伊都,即地面也;下界曰叶尔羌珠几牙几,即地狱也。上界为诸神所居,下界为恶魔所居,中界尝为净地,今则人类繁殖于此。”三个世界由一根“中心轴”或“中心柱”联系在一起。中心轴或中心柱由于位于世界之中心,故又被称为“世界柱”、“宇宙柱”、“天柱”、“地钉”、“地脐”、“中心柱”等等,我们可用“宇宙山”来统称。只有萨满巫师可以在迷狂状态下通过“宇宙山”往来于三界之间;而对于一般人来讲,只有死后灵魂可以根据生前情况上天堂或下地狱。可能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个时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通过迷狂而往来于三界,所以后来才有了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的说法。不过我们在这里更关心的是这个联系三界的“宇宙山”,以及与其相关的祭礼,这是我们解释“太阳崇拜”的关键所在。艾利亚德曾对萨满教的宇宙山或世界山作过详尽的分析,根据他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宇宙山所具有的特征如次:&(1)&是天上、人间、地狱三界的联系之外,为方形。其外环以河流,形成&“洲地”。(2)&分三层:上面居住着天帝和各种神灵,为天堂(其形象特征为枝上有鸟的树,或两边各有一动物的树,或山上一树等);山底为地狱(其形象特征为树下一蛇、鱼等)。(3)&四面环水。(4)&位于“宇宙之中心”,其山顶正对着北极星,亦为日月出没之处,故日照无影。(5)&山顶上有一棵树,为“世界树”或“宇宙树”。树顶上住着天帝(常以鹰、鸟等形象出现);树下拴着马或其它动物,为神灵们的坐骑。由于该树位于“世界之中心”,故此树无影。该树根一直扎到宇宙山的底部魔鬼所居住的地狱。(6)&宇宙山多产珍禽异兽、神草奇木以及金银铜铁玉等。故有些民族萨满教中的宇宙山有“铁山”、“金山”之称。(7)&宇宙山高耸入云,与天连,故有时与“天”、“太阳”、“雷电”、“光明”、“&火”等有诸多联系,或以其命名。&关于世界山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许多不同的称呼,如昆仑山、天山、方山等;同样,世界树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有许多名称,如建木、扶桑、大木、寻木、珠树、扶木、青木、若木等等,但屡屡见诸考古资料者,则以摇钱树为大宗。不过需要指出是,宇宙山只是一个神话概念,并非地理概念。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都可以指定附近的任何一座山为宇宙山,如毕沅所说:“《尔雅?释丘》云:'三成为昆仑丘'。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也”;而对于平原地区的古人来讲,则以筑高台或建大殿来替代,甚至使用立杆植树的变通方法来通天,如中国古代的明堂和社。&太阳的崇拜的本质实际上是对天或天神的崇拜,因为天是所有凡人死后都希望去的地方,而天神则是一位象征着肯定因素的神,世界上所有“好”的东西都来自天神。不过“天”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需要用一个具体物象来象征,这个物象最主要的就是太阳。《礼记》云:“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汉代郑玄注曰:“天之神,日为尊。”&此外尚有鸟,以及旨在强调眼睛的兽面、人面以及图案等等,如新石器玉器上的鸟形纹、青铜器上的饕餮纹、岩画中的人面像。不仅是我国,即使整个世界范围内,莫不如是:“对于许多印第安部落来说,鸟(包括鹰、雷鸟、蜂雀)通常是天体以及一切与天和天神相关之物的隐喻” 。&由于萨满教所赋予“天”的肯定价值取向,所以对天神的崇拜便构成了古人宗教信仰中的核心体系。从理论上说,古代所有的礼器和墓葬出土器物都可纳入到天神崇拜的体系中来: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的各式玉器、青铜时代各种质地的礼器,以及后来秦汉时期的陶器(钫、壶、博山炉等)、摇钱树和铜镜等。不惟如此,许多与宗教祭祀相关的遗迹,也表现出天神崇拜特征与性质,如浙江瑶山与反山良渚文化出土的土台以及与我们这里讨论的四鸟绕日金饰等祭天礼器相关的于1957年发现的成都羊子山土台。&羊子山土台遗址是一座直径140米,高达10米的土丘。该台为-方形建筑,每层台之间有土阶相通,原高度应该在10米以上。凤凰河沿着土台西部和南部缓缓流过。每层用土坯砌墙,土墙内填土夯打。发掘者根据发掘情况对羊子山土台进行了复原,该土台原貌应为一方形三阶的高台建筑(见图1)。该土台与金沙文化的时代相当或稍晚。&根据上面我们列举的艾利亚德关于宇宙山的特征描述来看,羊子山土台应为典型的宇宙山,也就是古代文献中的昆仑山。“三层”(包括像三座山的“山”字形)是昆仑山的最主要特征,在古代文献中屡屡被强调:《尔雅t释丘第十》云:“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释名t释丘第五》亦云:“三成曰昆仑丘。”《水经注?河水》:“三成曰昆仑丘。《昆仑记》曰:昆仑之山-: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增城,一名为天庭,是为太帝之居”;《淮南子?原道篇》“鲧作三仞之城”。《山海经?南山经》也提到“成山”为“四方而三坛”。《水经注?潍水》记琅邪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学世纪艺考文化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