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高血压脑出血偏瘫后偏瘫,左侧手脚无力,疼痛发烧,怎么办

关于脑出血后遗症怎样康复锻炼?的问题
关于脑出血后遗症怎样康复锻炼?的问题
全部症状:左侧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知觉很差
发病时间及原因:2004年正月初6发病,通过检查治疗发现是因脑血管畸形【右颞叶顶部出血70多毫升】
治疗情况:已经手术治疗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三叉神经痛、头痛等神经科疾病
擅长:帕金森、脑萎缩等各类神经科疾病
擅长:面瘫、脑瘫、帕金森等神经科疾病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9020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情况,可进行精细运动治疗,麻木可选针灸治疗
意见建议:
可于当地康复中心系统的治疗
职称:医师
专长:泌尿外、普外、骨外、男科不孕
&&已帮助用户:5129
病情分析:你说的应该是神经损伤的原因,建议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加强理疗
意见建议:
职称:护士
专长:外科、
&&已帮助用户:124378
指导意见:需要进行以营养神经的控制及护理就可以的,注意避免加重,及时的行调节及进行以手术的治疗就可以的
专长:中耳炎、鼻息肉、结膜炎
&&已帮助用户:628826
指导意见:脑血管畸形治疗原则一般是:手术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γ-刀,X-刀);自发出血的治疗和对症治疗。有癫痫发作的抗癫痫用药,有出血的使用止血剂等等。
职称:医师
专长:妇产科,尤其擅长擅长于妇科炎症、月经不调、不孕不育...
&&已帮助用户:85145
指导意见:需要进行以营养神经的控制及护理就可以的,注意避免加重,及时的行调节及进行以手术的治疗就可以的
问我得脑血管畸形可能大吗
职称:主任医师
专长:以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治疗各种脑肿瘤(如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颅底肿瘤等)、脑血管病、先天畸形、颅脑外伤和脊髓肿瘤等病变,尤其对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的综合化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已帮助用户:18
问题分析:建议最好上传片子看看,这样比较具体。对怀疑脑血管畸形的情况,可以行CTA或MRA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问海绵状脑血管畸形现在无任何表现
专长:脉管炎、内分泌、中风
&&已帮助用户:222623
右侧颞叶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如果不在进一步发展观察治疗
问日因左侧肢体麻木到医院就诊,拍ct确诊脑出...
职称:医师
专长:霉菌性阴道炎,宫颈糜烂,痛经
&&已帮助用户:243497
指导意见:建议您对局部进行理疗、按摩.观察几天.慢慢就会恢复的.如不 见好转.请去医院神经科检查.祝您早日康复!
问问一下我这个情况有没有可能是脑血管畸形,及需不需要做脑血管造影(急!!!)
职称:医师
专长:内科常见疾病
&&已帮助用户:121472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MRA基本上就可以检查出来有没有脑血管畸形。你太紧张了。意见建议:我觉得你的应该是血管紧张性疼痛,如果那次是蛛网膜下腔出血,那头痛会非常剧烈,不似你那样,所以你没有必要那么恐惧,实在不行,可以选择DSA检查,祛除心病。
问先天性脑血管畸形治愈后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大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子宫肌瘤
&&已帮助用户:80745
指导意见:你好,这种情况平时要多注意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一般是不会复发的。祝身体健康。
问目前治疗癫痫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医院在哪里?脑血管畸...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心血管,妇科
&&已帮助用户:47884
问题分析:癫痫是是指脑神经元异常和过度超同步化放电所造成,形成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是会遗传的意见建议:一般治疗的话可采用抗癫痫药与抗精神病联合治疗,如氯丙嗪和氟派丁醇等应急措施,大发作的话可以选择,卡马西平,要想根治的话唯有开颅手术治疗癫痫,一般药物只能控制病情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上海蓝十字医生在线为您分析病情……
脑萎缩一直困扰,久治不愈,请咨询上海神经科医生》》
早期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避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医学上有很多分类,让上海蓝十字医生帮您一一解析
脑梗塞容易复发,而且一次比一次严重
可以预防一些合并症的发生,所以越早越好
脑瘫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最大的敌人就是孩子的生长发育
建议不要用药物治疗,可以先就医,上海神经科医生在线》》
孩子脑瘫多年,上海治疗脑瘫医生点击咨询》》
我父亲44岁,手经常不自觉抖动,是帕金森吗?
百度联盟推广
脑血管畸形相关标签
脑血管畸形是脑血管先天性、非肿瘤性发育异常。是指脑血管发育障碍而引起的脑局部血管数量和结构异常,并对...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搜狗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评价成功!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兆雷大夫本人发表
脑出血有偏瘫,发烧,是否危险,要不要转院治疗?
状态:就诊前
你没有提供患者的影像资料,你问的是脑出血出现偏瘫,而后面又说血管堵塞,前后矛盾。不管怎么说,左侧大脑半球的病灶引起的症状是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发烧有可能是感染或者中枢热,建议找到病因,对症治疗。患者是脑血管病变,大脑大血管堵塞,病情危重,不宜转院。
状态:就诊前
因为患者是我的亲戚,我不在身边,无法获取诊断影像资料.医院的医生诊断说是堵塞,可是打喷嚏的时候鼻子又会出血.不能转院的话,那在医院会不会耽误病情.家里人应该怎么办?
只要做出确定诊断,就能对症治疗。你家人应该相信医生。家属应该配合医生,好好护理患者。
状态:就诊前
谢谢李医生的答复。现在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我已经把CT片上传了,帮我看看诊断结果是否正确,有什么治疗办法?
状态:就诊前
搞错了,不是CT片,是磁共振图片
状态:就诊前
还有二张图片
片子不清楚,而且不是全部的片子。应该发一个完整的,而不是局部。
患者可能是脑部动脉堵塞引起的大面积脑梗塞,如果引起中线移位,可以做手术减压:去骨瓣减压术。以缓解颅内高压症状。然后对症治疗。
由于没有看到患者本人,没有详细的查体,所以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及治疗意见。做出诊断需要影像资料和详细的查体及病史询相结合。希望患者能早日康复。
疾病名称:脑出血中风偏瘫&&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问后期能恢复正常行走吗?
病情描述: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出血量10毫升,未手术,现可以下地举拐勉强行走,能屈膝,下蹲,请问还可以恢复吗?
疾病名称:心脏病 血拴 中风&&
希望得到的帮助:想询问这种情况是否能手术
病情描述:心脏一直不好 前几周由于心脏血拴引起中风后心跳一直处于140下不来 中风后偏瘫 精神食欲都不好 想寻求有效解决或好转的方法 例如是否可以做手术
疾病名称:中风后遗症瘫能走路,左手不能拿东西能抬起&&
希望得到的帮助:目前不方便去
病情描述:走路步态不好腿最近有点木直硬手臂能伸直了
疾病名称:中风 偏瘫 左边&&
希望得到的帮助:中风手脚康复这块的
病情描述:发病时脑溢血,没有家族史。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头不痛 肌酐值高
疾病名称:脑梗塞&&
希望得到的帮助: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目前病情是否需要手术?
病情描述:我婆婆脑中风患病已有一年多,第一次发病是两年前,到医院立马就好,第二次就右手不会动右脚稍微会抬,。我婆婆这样的状况还有动秫治疗的方法吗?请医生给予治疗建议及方案,谢谢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兆雷大夫的信息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肺内感染、慢阻肺、肺心病等呼吸系统...
李兆雷,男,日出生,毕业于佳木斯大学临床医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
普通内科可通话专家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内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沂源县第二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银川市妇幼保健院
聊城第四人民医院
垛石镇中心卫生院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免费咨询10分钟内回复
几个月前脑出血28毫升采取保守治疗目前脑内已没有血只是偏瘫了现在聊的下半
问:几个月前脑出血28毫升采取保守治疗目前脑内已没有血只是偏瘫了现在聊的下半
病情描述:
几个月前脑出血28毫升,采取保守治疗,目前脑内已没有血,只是偏瘫了,现在聊的下半段没啥力气脚趾不会动,不用扶走路摇摇晃晃!而手就差多了,可以说整个手都不会动,但知道疼痛,这手还有可能恢复能动吗?病发到现在五个月了做过几次针灸感觉没作用,脚反应还越来越差!所以停止了目前就是在家吃点药和锻炼理疗就是针灸吧哦,在家我也有给你按摩下这手有可能就这样不会动了吗?手只在做掰手腕的姿势下有点力气往下压,往上啥的都几乎没反应有忌口,盐巴少了,偶尔炖点筒骨,猪脚啥的
患者资料:
其他相关问题:
内科 主任医师
医生擅长:
本人擅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席汉氏危象、甲亢危象等内分泌急症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性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席汉氏危象、甲亢危象等内分泌急症抢救
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脑出血发作后,一般会引起神经血管不通畅,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的,要注意休养,再结合理疗的。
做过几次针灸感觉没作用,脚反应还越来越差!所以停止了
目前就是在家吃点药和锻炼
一方面自身要多动的,再配合理疗的。
理疗就是针灸吧
还有推拿及按摩的
哦,在家我也有给你按摩下
这手有可能就这样不会动了吗?
可以的,多给他按摩,还有用热水泡下手跟脚,刺激神经及血管的。
饮食上有忌口吗?
手只在做掰手腕的姿势下有点力气往下压,往上啥的都几乎没反应
那考虑神经支配功能有点丧失了。
有忌口,盐巴少了,偶尔炖点筒骨,猪脚啥的
多摩擦刺激下,让它有感觉,要多活动,不活动,可能会失去恢复能力的。
尽量不要太油的,吃点疏通血管的药,自身运动加家人的按摩吧。
由于用药剂量涉及到药效和生命安全,不能任意指导,请到医院当面医生确诊之后医生会提供具体用药指导。
哦,叫他手用力动一下,他的脚就会有反应
那说明还有知觉的。
嗯,药都是医院开的药
这个训练的时间漫长的,要靠病人坚强的信念跟意志的。
可是手脚神经好像在一块似的,叫他动手,他脚动,有时候给他抬脚运动时,他手也动下!是不是神经错乱了
这个可能是神经支配的问题有点不协调了。
那怎么办,有恢复可能吗
还是要坚持自我运动及家人的辅助治疗,最好有办法多去做几次康复治疗。
什么都有可能的。
饮食方面就是几天吃一次肉吧,他喜欢吃!还有蛋类我也很少给他吃
是的,先不要太油腻的。
有的说蛋可以吃,有的说不可以,到底可以吗
这个适当吃还是可以的,不要经常吃。
那没问题了,谢谢
对了。还有个别的问题请教下
不知道你对性病了解吗
这个知道一点的。
就是之前打青霉素几次是不过敏的,后面居然说有过敏
那这样以后是不是都不可以做皮试打青霉素了
有的说是批号问题,可以过段时间再试试做皮试看看还会不会过敏,有的说都不可以了!?
青霉素由于浓度及批号,会引起过敏现象的。
那么最好是不要打的,一般出现过敏现象会比较严重的。
上次皮试出现过敏现象也没什么啊
这个说法不一的,本人认为能不打就不打,因为这种现象也经常会发生的。
毕竟有过敏现象的,下次再做皮试还是有可能一样的。
不打就不会好了,光吃强力霉素有用吗
可能可以换头孢类的
由于用药剂量涉及到药效和生命安全,不能任意指导,请到医院当面医生确诊之后医生会提供具体用药指导。
也是口服药吗
那我这情况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防止传染别人
除了性生活,血液外,还有别的吗
那一般不要进行性生活
嗯,还有呢
其它没有特别的。
一起吃饭,椅子,床铺的呢
这些没关系的,注意个人卫生,就好了。
如果再次做皮试,又出现过敏现象会怎么样,严重吗,休克还是跟上次一样不痛不痒的,就手上针口红了一点
最好病人的生活用品单独放置的,不要放在一起的。
那就不能打了
二次皮试又出现过敏就是不能打了而已,没有啥严重后果对吗
还有问题吗?
没有了,麻烦你了
那肯定不要打了。就怕会引起过敏性休克,一般不建议再打针的。
请问下,你刚才说的头孢药叫什么
全名,好方便我购买
可以用头孢克肟的
由于用药剂量涉及到药效和生命安全,不能任意指导,请到医院当面医生确诊之后医生会提供具体用药指导。
嗯,贵吗这药
还好,不太贵
好的,谢谢你了
没问题了,祝你生活愉快。晚安
这个必须的,哈
其他相关问题
查看更多关于的医生回答
李进 于发表
邓少兰 于发表
邓少兰 于发表
邓少兰 于发表
杨晋 于发表
苏俊龙 于发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谢谢您的追问,您很负责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用热毛巾敷一下颈部
在问题中的回复被用户给了好评
评价内容:很专业
在线医生免费问诊
副主任医师
科室:内科
擅长:普通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治: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胃病 脑梗塞 ...
科室:内科
擅长:擅长所有疾病…………
科室:内科
擅长:擅长皮肤科疾病等。
立即向万名医生免费提问
填写症状,描述信息。例如:最近总是头疼、发烧怎么办?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你输入的描述长度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
你输入的年龄不正确,请确认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每次感冒发烧手脚就好痛
匿名用户&&&&
| &&&&浏览6821次 &&&&| &&&&提问时间: 19:20:24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今年13岁,每次只要是感冒发烧手跟脚就痛的厉害。发烧好了手脚也就不痛,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前健康困惑或病情描述:一到感冒就去医院打掉水,不过都是医感冒的。做了个血的检查,医生说是血蛋白少了些。治疗情况及预期治疗效果:我想想问下医生能不能把那个手脚痛给医好,以后感冒发烧了不会痛。还有那个血蛋白少了是怎么回事,要怎么补回来。谢谢了!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看了该问题的网友还看了: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你好,有个病就叫做反应性关节炎,他就是由于感染引起,就是因为感冒或者腹泻等引起关节疼痛,只有通过预防感冒或感染的复发,关节疼痛就不会复发,这需要增加自身抵抗力,注意劳逸结合,锻炼身体。血蛋白减少可以通过改善营养而得到纠正的。建议:注意休息,条畅情志,锻炼身体,增加自身抵抗力,减少感冒,饮食要注意规律,不暴饮暴食,不贪生冷刺激性食物。祝你健康!
用户回答专区 用户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你好,注意营养的补充,和及时做对症补钙和高蛋白食物做调理就可以的!愿我的回答给你带来帮助!
病情分析:
  关注生活热点,品味多彩人生!久久健康网生活热点频道/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生活指导,吃喝玩乐一应俱全:百姓健康指导,百姓养生之道,休闲健身,饮食调养,瘦身秘籍,防辐射的方法,整形美容,各种偏方秘籍,美食菜谱等。您可以与线上好友一同探讨生活中的小窍门,分享生活中的乐趣。祝您快乐生活每一天!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
育儿|两性|男性|整形|养生|老人中医几种方法应对中风后遗症
益气活血中风后遗症见气短乏力、偏身麻木、肢体瘫痪等,可选用以下药膳调养。黄芪桂枝粥:黄芪15克,炒白芍、桂枝各10克,生姜3片,4味水煎取汁,与大米100克、大枣5枚同煮为稀粥。益气养血、温经通络。
补养肝肾中风后遗症见偏瘫日久、短气乏力、耳鸣目糊、腰酸膝软、失眠多梦、肢体麻木等,可采用以下食疗方法。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切碎),与粳米50克一同熬粥,将熟时放桂圆肉20克再熬10分钟,即可。
健脾化痰中风后遗症见头昏眩晕、神志恍惚、肢体麻木、运动不利、胸脘满闷、食少纳呆等,可选用以下调养药膳:山药150克、葛根粉200克、小米100克,共熬粥服食。
常吃生姜可除“体锈”
谚语话“晨起三片姜,赛过喝参汤”。
“体锈”是指人们体内的自由基。比如老年人的“老年斑”,就是体内自由基作用的结果。而生姜就是“除锈高手”,比我们所熟知的抗衰老能手——维生素E的抗衰老功效还强得多。因此,不爱吃姜的朋友可要注意改善这个偏食习惯了。
(提示:把姜洗净切成片或丝,加入沸水冲泡10分钟,再加一汤匙蜂蜜搅匀,每天饮用一杯,不间断,可明显减轻老年斑。 )
中医整体辨证 把握病机治中风
  中风可分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病变,现代医学通常见栓消栓,出血止血。但对既有血栓又有出血的,往往处于两难境地。而中医可以整体辨证,把握病机,随机处置。笔者今举1例如下。
  吴某,男,86岁,日初诊。
  患者10年前曾中风,经治疗生活能自理,走路行动迟缓。日,突然中风不语,腿软不能行动。在某省级医院诊断为:陈旧性脑梗塞,脑出血。治疗10日不见效果。遂转求中医诊治。
  刻诊:患者正在输入甘露醇等药。面色红润,不能言语,神志有时不清楚,已7日不大便。笔者见其面色浅红,问是否足凉?其女答:“凉,平时脚怕冷。脸面有时一阵红热,小便清、数。得病前总说头特别大。”摸其足,微凉,手凉过腕,中脘至石门有积,按之硬。舌苔薄白。脉弦硬,重按寸关无。
  分析:脉弦主风,脉症相符,尺长2指,长则气治,短期无险。患者足凉、阵发面红热,是载阳,上热下寒。心中烦躁,躁动不安,来回翻腾,夜里重。如《伤寒论》338条说“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此为中风不语,戴阳脏厥。治当活血化瘀,不必担心出血,适当的活血也能止血;比如女性血瘀崩漏,必须活血才能止血。况且,腹中尚有积聚。六腑以通为用,通大便更紧急。引火归原,水火相济,才能使补气活血、温通大便的药物正常发挥药力。如上法,脏腑气血趋于平衡,脏厥才有可能停止或缓解。
  组方:黄芪80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川芎5克,地龙8克,栀子12克,附子4克,大黄(水渍)15克,肉桂7克,黄芩(水渍)12克。水煎服,日1剂。
  方解: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化瘀为君;附子、大黄温泄为臣;桂、芩引火归原为佐,栀子助之并除心烦。
  日:服1剂后,分别于晚21、23点大便两次,第一次头硬后稀,第二次不成形。次日凌晨又大便少量,不像以前烦躁了。
  1月2日:14点服第二剂后,随即大便1次。神智渐清,说头疼,声音很小。扶起来坐了好几次,自己能翻身。欲下地,腿软站不起来。
  1月3日二诊:前一夜翻腾,白天安静能睡会儿,精神好转。足微凉,手凉过腕。腹软,按中脘,即皱眉头,显然较痛。仍住院输液:泮托拉唑、依达拉奉、复方氨基酸、甘油果糖。查:脉弦、宽、缓。重按寸关无。尺长3指。患者自己能翻身,四肢可以活动,非偏估。腿软不能站立是痿。
  组方:黄芪70克,当归15克,炒白芍10克,桂枝12克,炙甘草15克,附子15克,干姜(捣)7克,肉苁蓉10克,远志10克,石菖蒲8克,郁金(捣)7克,白芷3克。水煎服,日1剂。
  1月5日三诊:手足转温,上脘、中脘疼减。1月4日下午扶着走了2米远。治法如前,减热性药。气血转旺,针刺之。
  针刺:内关、上脘、中脘、廉泉、足三里、太溪、上巨虚、阳陵泉、悬钟。
  组方:黄芪80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桂枝12克,炙甘草15克,附子7克,干姜3克,鹿角7克,远志10克,石菖蒲7克,郁金7克,大黄(捣、水渍)7克。水煎服,日1剂。
  方解:黄芪桂枝五物汤补虚通阳,姜、附、大黄引上越之虚火归原,所以大黄用量大减,并仿照《伤寒论》大黄泻心汤“水渍”的用法。鹿角补肾阳,鹿角还有活血之用。远志、菖蒲交通通心肾,促进恢复说话。
  服上方1剂,说话较前多而清晰,精神也好些了。
  1月7日,CT检测:出血点已经干缩。
  按:中医辨证的目的是“识机”,并非简单的“对病治疗”或“对症下药”。要把握病机,就必须整体分析判断,不能只盯着脑部的出血点和血栓,还要考虑腹内有积聚、脏厥、火不归原等要素。首诊的关键病机是通便,大便不通,一切枉然,大便通,引火归原才能有通路,交通心肾才有可能。引火归原,水火相济,阴阳趋于平衡,机体自身就产生消瘀血和止血的功能,活血化瘀药也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封志强)
小中风的辨证论治(二)
风痰上扰症见眩晕而见头重如蒙,甚者神志迷蒙,肢体发麻,或见半身不遂,胸闷恶心,舌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祛风豁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半夏、茯苓、天麻、胆南星、石菖蒲、地龙各12克,陈皮
5克,代赭石30克,白术、僵蚕各10克。
病例:路某,女,56岁, 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有高血脂症6
年,经常头晕头痛,胸闷反恶。今日上午因情志不遂而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无力,语言不清,约10分钟自行恢复,当天下午又重复发作三次,持续时间亦约10分钟而来就诊。查血压130/80
毫米汞柱,舌淡、苔白腻,脉滑。证属风痰上扰阻络。治宜祛风豁痰通络。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配合丹参片,治疗1个月,诸症皆失。随访
5年,未见复发。
气虚血瘀症见眩晕动则加剧,时欲仆倒,神疲气短,手指麻木或不用,肢体疼痛,夜间尤甚,舌淡有瘀斑,脉细涩。治宜益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克,赤芍、地龙、益母草各12克,
J1 l芎、当归、红花各10克,党参、丹参、桑寄生各15克。
病例:黄某,女,60岁,
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素有头晕神疲,气短自汗,面色咣白。今晨在市场买菜时,突然感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左手不能握物,左腿不能抬起,说话不清,约半分钟即自行消失,回家后又重复多次,症状如前而来就诊。查舌暗红、苔白,脉细涩无力。证属气虚血瘀,治宜补气活血通络,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服五剂后发作终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治疗中风验方
1.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克,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香各20克.薏苡仁50克。肉桂10克,白醋
15毫升(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2.天冬20克.龟板20克.枸杞子20 克.白花蛇10克,益智仁10克,人参6克,水蛭12克.石菖蒲12 克,黄精15克,首乌
15克,鳖甲15克,黄连10克,苏木12克,海藻12克.天竺黄12 克,陈醋15克(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
疗程。用于中风后遗症.症见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3.黄芪45克.丹参 15克,水蛭3克(研末吞服),地龙10克,赤芍10
克,三七3克(研末冲服),陈醋15毫升(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用于脑血栓。
4.益智仁10克.骨碎补10克.补骨脂10 克,天竺黄10克.何首乌
2()克,枸杞子3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丹参30克.川芎10 克,陈醋15毫升(冲服)。水煎服.每日1
剂。用于中风后老年性痴呆症.
5.茵陈40克.首乌20克.金樱子30 克.葛根20克,泽泻 15克,大黄10克,三七粉5克(冲服).陈醋 15毫升(冲服)。每日1
剂。水煎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停药5日再进行下个疗程.一般用药
4个疗程以上.用于脑梗塞后继发老年性痴呆症。用药期间.应配合语言及机能训练。 (容小翔)
治中风生吃三七粉可以
中风一般会有中风前兆,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眼睛突然发黑、哈欠不断、原因不明的摔跤、说话吐词不清等。中医专家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坐正后不靠任何手部支撑,抬起一条腿并扭转脚腕,如果活动不灵活或出现明显的抖动就应该引起注意了。两条腿应分别测试。
生吃三七粉祛瘀滞 三七粉对于预防和治疗中风有奇效。服用三七粉分为两种方法:生打和熟补。
生打就是吃生三七粉,而不是制三七粉。生吃的方法适合有瘀滞的人。判断瘀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下。若舌下的两条筋出现紫黑色就是有瘀滞的表现。用法:口服,每日1~1.5克。熟吃法适合血亏血虚且没有瘀滞的人。
养生吃三七土豆炖牛肉 牛肉健脾,土豆富含钾,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都有好处。制作方法:将30克三七块捣碎后,炖500克牛肉和
500克土豆。 (丽娜/荐)
治中风后便秘偏瘫不语方
1.治中风后不语:
①淡竹沥30~50 毫升,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②山胡椒干果、黄荆子各3克。烘干,研粗末.滚开水泡服,每日2次,连服3~5天。
2.治中风后吞咽困难:
黄芪30克.赤芍、桃仁各15克,红花、当归、郁金、石菖蒲各12克,地龙、全蝎、远志各10克。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3.治中风后便秘:
①生大黄6~10克.开水泡后代茶饮。
②当归50克,水煎服.作用较缓和。
③番泻叶10~20克.泡水代茶饮,作用较强.但不宜久用。
4.治中风后偏瘫:
虻虫3克.水蛭3 克,地龙3克,三七2克,穿心莲3克,丹参3克。共研细末,分3次,温开水送服,每日1剂。
此方适用于治疗脑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风后遗症。一般轻者连续服用20天,症状改善或消失。重者需服用 3~4个月。 (萧旭)
中风体湿热内蕴名医李斯炽治方
  四川名医李斯炽(),早年师从成都名医董稚庵,尽得其传。曾担任四川医学会主席、四川国医学院教务主任、副院长、院长等职。建国后,被任命为成都中医学院(现成都中医药大学)首任院长。笔者学习其医案,获益匪浅,现简析一案。
  赵某,男,65岁,退休职工,日初诊。
  患者一年前突发眩晕,呕吐。随即转入昏迷,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经抢救后,眩晕、呕吐、昏迷症状均有改善,但神志仍然不清,偶尔能识亲人。现患者痰涎较多,舌体强硬,语言难出,有时亦能说话,但含糊不清,瞳孔扩大,左侧瘫痪,每天仅能进一二两饮食。前几日大便先硬后溏,近日大便多天未解,小便黄少。舌黑有黄厚腻苔,脉象浮滑数。
  此属素体湿热内蕴,阴亏阳亢夹有风痰阻窍。治宜养肝潜阳、豁痰开窍兼以清利湿热通络。
  组方:法半夏9克,茯苓9克,竹茹12克,牡蛎12克,生白芍12克,枳实9克,勾藤12克,桑枝30克,牛膝6克,石菖蒲9克,郁金9克,天花粉12克,瓜蒌皮20克,琥珀6克(冲),冬瓜仁12克,甘草3克。日一剂,水煎服,分两服。
  3月24日二诊:服上方后,病情大有起色。神志、语言较为清楚,痰量大减,左手足原不能动,现左手已经能够摸到前额,双下肢能屈不能伸,尤其左腿稍伸即痛,已经解出黑色溏粪,小便转为淡黄。舌黑稍减,黄腻苔逐渐剥落,尚不能伸出口外,饮食仍少。脉象转为濡数。此属湿热未尽,积痰未清。
  组方:桑枝30克,生白芍12克,天花粉12克,芦根9克,瓜蒌皮20克,牡蛎15克,石菖蒲9克,牛膝9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竹茹12克,女贞子12克,川贝母9克,甘草3克。
  服上方数剂后,神志更加清醒,已能认字,并能握手、写字,左上下肢已可活动,只是微有颤抖,舌头已可伸出口外,吐痰甚少,食量增加,二便正常。黄腻苔已经消失,脉象平和略数。嘱其仍然参照上方服用。
  1976年12月随访,患者只是左侧手足不太灵活,原病未曾复发。
  按:笔者通过学习,分析如下。
  其一:患者年事已高,肝肾不足,舌质发黑近似阴虚血枯之象。古人云:肝其用在左,肝主筋,肝体阴而用阳。肝阴血不足,则血不荣筋而成偏瘫。
  其二:患者突发眩晕呕吐,痰涎壅盛,此为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动风之象。肝主升主动,肝阳偏亢,则气血上逆。《内经》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肝属木,为足厥阴风木之脏,木动易生风故肝阳偏亢又易引动肝风。而人之头位置最高,高巅之上,惟风能至,肝风又易夹痰。故而肝阳偏亢,气血上逆,引动肝风夹痰上扰。故患者会出现舌体强硬震颤,呕吐痰涎。痰浊蒙蔽心神,故神志不清。
  其三:患者小便短黄,舌苔黄腻,大便先硬后溏可知此为湿热内蕴中焦。湿热之邪胶着难解,故而饮食很少。脾胃运化不及,胃气不能下降故而近几日不解大便。脉象浮滑微数,亦是阴虚风痰交阻之侯。
  此等阴虚夹湿热之侯,颇难下手。滋阴则助湿热,清利湿热又易伤阴,阴易耗而难养。方中钩藤、牡蛎、白芍养肝潜阳。法半夏、竹茹、茯苓、石菖蒲、郁金豁痰开窍。天花粉、白芍养阴。石菖蒲、瓜蒌、琥珀、冬瓜仁利湿清热。牛膝、桑枝通络而护阴,引血下行。枳实、甘草行气理脾。如此可以万全。
  其四:二诊时,患者病情已见转机,积痰已稍开,湿热渐撤。阴液渐复,胃气已有下行之势,故舌苔厚腻,小便黄少,舌强语塞,半身瘫痪,神识昏迷,大便不解等症均有缓解。
  其五:但从脉象濡数,食少,大便黑溏分析,应属湿热未尽之象,且舌尚不能伸出口外,亦是积痰未清之象,其双下肢屈伸不利,左手足活动不灵,动则痛剧,是因为肝主筋,阴液尚为不足,不能柔润筋脉之故。
  根据以上分析,应是阴亏阳亢,夹湿热内蕴,风痰阻窍之证。治疗仍然遵循前法。但是,应该滋阴为主,又由于湿热尚存,滋阴还是不能过于滋腻,所以方中用白芍、女贞子、山药、天花粉、白芍、芦根大队药物滋阴柔肝而不滋腻。仅用牡蛎一味药来平肝潜阳。石菖蒲、茯苓利湿。川贝母、竹茹化痰开窍。牛膝、桑枝通络引血下行。
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治头痛眩晕
  王明杰,男,1943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教授,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担任泸州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兼附属中医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泸州市中医药学会会长等职。获泸州市劳动模范、四川省中医药发展先进个人、四川省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对中医经典及历代各家学说有精深造诣,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开通玄府为治病之纲”等独特学术见解,临证主张“百病治风为先、顽症从风论治”,认为风药、虫类药等治风之品走窜开通,可内可外,能上能下,搜剔经络玄府窍道,开郁畅气、通阳化气,振奋人体气化,在调节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善于灵活运用风药、虫类药组方治疗多种疑难病症。
  组成:羌活12克,白芷12克,川芎12克,天麻12克,全蝎6克,僵蚕12克,地龙12克。
  功能:疏风散邪,活血通络,利窍醒脑。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面瘫、痴呆、颤证、癫痫等。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或制水丸,每服9克,温开水送服,一日3次。亦可作为汤剂煎服,唯全蝎宜研末冲服。一般可先服几剂汤剂,然后制丸剂缓调。
  加减:头痛加白芍、延胡索,疼痛剧烈者加蜈蚣或制马钱子(研末冲服);眩晕(脑供血不足)加葛根、地鳖虫;中风加蜈蚣、地鳖虫、水蛭或制马钱子(研末冲服);面瘫加防风、葛根、白附子;血管性痴呆加麻黄、葛根、水蛭;老年颤证加蜈蚣、防风、白芍,癫痫加蜈蚣、胆南星、川贝母。
  方解:脑居高位,最易受风;脑为清窍,病多生风。脑病过程中,往往既有外风又有内风,或外风引动内风,或内风兼感外风,内外合邪,相因为患,难以截然分开,从而导致病情复杂多变及治疗上的困难。治疗脑病,不仅需用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络、化痰开窍等法,尤其需用治风之品。
  本方是在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川乌、防风、川芎、白僵蚕、荆芥、石膏、炙甘草,白附子、羌活、全蝎、白芷、天南星、天麻、地龙、乳香、草乌、没药、雄黄)基础上筛选精简而成。原方主治偏正头痛、头眩目晕,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项背拘急,皮肤瘙痒等症,体现前人祛风息风并用、内风外风同治之法,可用于多种脑病的治疗。但方中药味较多,经删繁就简,保留4味风药与3味虫药作为基本方。
  方中全蝎、地龙、僵蚕为“虫类药”,属于血肉有情走窜之品,具有通经达络、剔透病邪的独特性能;羌活、白芷、川芎、天麻均为风药。风药以“风”冠名,具有轻扬升散之性,其发散宣透作用,不仅能开发肌表汗孔以解散表邪,对于全身脏腑经络、玄府窍道,亦莫不透达贯穿,具有振奋气机、疏郁调气、活血通络、利窍醒脑、畅达神机之功。
  且“高巅之上,唯风可到”。风药尤能引药入脑以发挥治疗作用,故脑病治疗必不可少。此方风药虫药为伍,走窜升散配合,相得益彰,收效甚捷。
  临证运用本方时尚需根据辨证适当加味:如气虚加黄芪、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生地、鸡血藤;肝肾亏虚加何首乌、枸杞子、女贞子;脾肾阳虚加附片、干姜、肉桂;痰湿加半夏、胆南星、石菖蒲等。
  本方略偏辛燥,较长时间运用宜配伍养血滋阴之品,如生地黄、白芍、麦冬、北沙参等,即可防止或减轻其弊端。(王明杰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江玉&整理)
治疗中风后遗症特色疗法
&&&&一、辨证论治
&&&&1、肝风上扰&&突发半身不遂,肢体僵硬拘挛,口舌斜,舌强言蹇,伴头痛眩晕,耳鸣腰酸,面红烦躁,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滑。
&&&&治法&&育阴潜阳、熄风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红花、僵蚕各10克,钩藤20克,石决明30克,桑枝、豨莶草、山楂各15克,杜仲25克,丹参、葛根各30克。肢体麻木者,加威灵仙30克。
&&&&2、风痰络瘀&&神智清楚,口舌斜,或舌强言蹇,肢体麻木。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熄风通络。
&&&&方药&&解语丹加减。葛根30克,远志、石菖蒲、僵蚕、天麻、胆南星各10克,羌活、木香、甘草各5克,白附子6克,全蝎3克。若烦躁不安者,加黄芩10克,栀子6克。
&&&&3、阴虚络瘀&&半身痉挛性瘫痪,心烦口干,头痛头胀。舌质偏红,脉细弦。
&&&&治法&&滋补肝肾、熄风通络。
&&&&方药&&柔肝通络汤加减。制首乌、桑椹、大伸筋、山楂各15克,枸杞子、丹参、葛根各30克,天麻、红花、蝉蜕、僵蚕各10克。若伴头痛者,加白芍15克;大便干结者,加女贞子、决明子各30克。
&&&&4、气虚络瘀&&半身瘫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苔薄,脉细。
&&&&治法&&益气活血、通经活络。
&&&&方药&&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丹参各30克,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红花、蝉蜕各10克。若肢体抽搐疼痛者,加天麻、僵蚕各10克,全蝎3克;兼口舌斜者,加白附子6克,僵蚕10克。
&&&&5、肾虚精亏&&言喑失语,肢体痉挛瘫痪,腰膝酸软,气少,耳鸣健忘。舌质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方用地黄饮子加减。熟地黄15克,山茱萸、石斛、麦冬、五味子、石菖蒲、远志、木蝴蝶、红花各10克。若食少便溏者,加黄芪30克,白术10克;失眠多梦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各30克。
&&&&6、血虚络瘀&&半身无力,瘫肢酸胀疼痛,麻木不仁。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滋养肝血、活血通络。
&&&&方药&&养血通络汤加减。当归、白芍、枸杞子、丹参各30克,川芎、黄精、沙苑子、红花各10克。若肢体疼痛者,加乌梢蛇、蜂房各10克,秦艽6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僵蚕10克。
&&&&湖南省中医药
&&&&研究院附属医院
&&&&脑病科副主任医师&&赵瑞成
中医治中风的思路及治法
  续命汤有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之力,麻黄乃是主药,一味麻黄体现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整体治疗思路及治法,对于中风病,不论急性慢性,都可以应用续命汤治疗。
  对于中风之疑难顽症,益气活血力尚不及,需以温阳活血、温阳宣通方能收功,亦不必拘泥于中风有寒热形证方能应用,其肢体表现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应认为是中风六经形证,尤其是太阳经脉之气血瘀阻之证,应用续命汤及类方乃为正治。
  在临床中,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风及其后遗症危害、加快康复,对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很大意义。《古今录验》续命汤及类方在唐宋以前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药,但随着中风“内风学说”的兴起,续命汤类方渐渐失去了其在中风治疗中的地位。
  近年来,笔者通过文献温习、临床实践,感觉应重新认识续命汤及类方的临床地位,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造福中风患者。&
  续命汤类方曾为中风主方
  续命汤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引《古今录验》,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方用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组成。
  对于《金匮要略》录《古今录验》之续命汤,有人认为非仲景之方,而是宋代校勘时所加。如张景岳则执此观点,他在论述续命汤时说:“按历代相传,治中风之方,皆以续命等汤为主,考其所自,则始于《金匮要略》,附方中有《古今录验》续命汤,然此必宋时校正之所增,而非仲景本方也。”
  然而,东晋《范汪方》记载的续命汤云:“风痱方,又续命汤,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口不能言,冒昧不知人……方:甘草(炙)、桂心、当归、人参、石膏(碎,棉裹)、干姜各二两,麻黄(去节)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右九味咀,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是仲景方,本欠两味。”
  其组成、主治证候、用法及禁忌,皆与《古今录验》所录续命汤相同,并指出该方本是仲景方。此后至隋唐以来,在续命汤的基础上,乃有小续命、大续命、西州续命等,均以中风为主治矣,如《胡洽方》同时记载有大续命汤、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主治病证同为风痱,也与《范汪方》一致。
  如:“小续命汤,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生姜五两,人参、川芎、白术、附子、防己、芍药、黄芩各一两,防风一两半”;“大续命汤,麻黄六两,石膏四两,桂心二两,甘草、川芎、干姜、黄芩、当归各一两,杏仁三十枚”;“西州续命汤,麻黄(去节)六两,石膏(碎,裹)四两,桂心、当归、甘草(炙)各二两,川芎、干姜、黄芩各一两,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小品方》记载“小续命汤,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惚惚,精神闷乱,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方。
  原方组成为:&“甘草一两,麻黄一两,防风一两半,防己一两,人参一两,黄芩一两,桂心一两,附子一枚(大者,炮),川芎一两,芍药一两,生姜五两。”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续命汤及类方,乃是唐宋以前治疗中风之主方,在巢元方等《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孙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诸风》、王焘《外台秘要》及宋代方书如《和剂局方》等均有体现,其病因多强调中风乃多感受外来风邪所致,其治法方药亦多温燥祛风之剂。
  如大、小续命汤,大秦艽汤等,孙思邈把“古今大小续命汤”录入到《千金方》之中时对其治疗中风奇效推崇备至,曰“大良”、“甚良”、“必佳”,曰“诸风服之皆验”,评价如此之高,绝非偶然。
  从六经形证解读续命汤类方
  从元代以后,中风病因学说渐渐以内风为主,并分“真中风”、“类中风”。《医经溯洄集·中风辨》说道:“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医略十三篇》:“真中风者,真为风邪所中。证见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不能言。外见寒热等六经形证者,治以疏解风邪为主,用小续命汤加减;内有二便不通,形气尚盛者,治以通利为主,宜三化汤或局方麻仁丸;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隔,仅见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养血祛风,用大秦艽汤加减。”提到了中风见六经寒热之形证者治以小续命汤。
  验之临床,对于中风六经形证之表现,大多理解为伴寒热表证即为六经形证,续命汤有发散风寒、兼清内热之功,对于真中风尤为适宜;如单纯的口眼涡斜真中风可用续命汤,亦常用大秦艽汤之类以疏风散邪。
  对于六经形证,徐灵胎在其《兰台轨范·卷二》中收录小续命汤时,虽认为“续命为中风之主方”,但同时却告诫说:“人参附桂何尝不用,必实见其有寒象,而后可加,然尤宜于西北人,若东南人则当详审,勿轻试。”仍突出强调六经之寒热表证,使其在类中风治疗中受到限制。
  受中风内风学说的影响,唐宋以后用续命汤治疗类中风及后遗症渐近消失,其原因,除受外风学说影响外,亦未认真解读六经及病证,对于六经之形证,单纯理解为伴有寒热之表证方为六经之形证。
  因此,千百年来,对于中风之六经形证伴有寒热表现者,应用续命汤及类方多以疏风散邪为其主要功能,渐渐失去了其在中风尤其是后遗症中的治疗作用。
  笔者细考中风后遗症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者,很少从六经论治,殊不知,仲景创六经学说,不独论治伤寒,亦通论杂病,中风类中风乃杂病者;张介宾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知十二经之道,则阴阳明,表里悉,气血分,虚实见……,凡人之生,病之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莫不由之。”
  查“续命”为名的方剂(大续命汤、小续命汤、西州续命汤)等共有20余首,其组成大致如下:
  温阳宣通:麻黄、桂枝、细辛、附子等;养血活血类:当归、川芎、芍药;补气类:人参、白术、甘草;寒凉类:石膏、黄芩等。
  虽然各续命汤组成有所不同,但各续命汤组成中均有麻黄汤意(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从诸续命汤组成看此方大义乃既辛温发散,亦温里通阳、温中补虚、活血化瘀,其不单治疗外风、亦通治中风之表里、寒热、虚实之证。
  对于续命汤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河南毛进军教授对此认识尤其特别,指出中风后遗症见肢体功能障碍者,病位在表,在六经之太阳,乃太阳经脉之气失其舒展,瘀血阻络,经脉拘挛。因此,续命汤温阳发散、活血化瘀、使太阳经气舒展,经脉畅通,肢体拘挛得以解除。
  故中风后遗症肢体功能障碍,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可以认为乃中风六经形证之另一表现,认识和拓宽中风六经形证之表现,对扩大续命汤的治疗范围,尤其是应用于中风后遗症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续命汤方临床应用
  续命汤在中风中的应用,在唐宋以前(外风学说为主)很风靡。殊不知,清代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亦明确指出“人百病,首中风,骤然得,八方通,闭与脱,大不同,开邪闭,续命功”。
  可见,在清代仍在用续命汤治疗中风。对此,清·姜天叙有所解释:“有用乌、附、羌、防为主者,取其流通经络。盖痰火风湿瘀滞,若非先以雄健之品为之向导,莫能开也,纵观续命汤及其类方组成,后世看之,奇特难明。”近代川中名医陈鼎三评价续命汤云:“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深者不可明也。”但由于历代对中风的认识有异,故对续命汤也是毁多于誉,成了“千古冤案”。
  近年来随着经方学派的兴起,火神派亦大行其道,“续命汤”再次得到人们的重视,有学者总结续命汤有活血、熄风、清热、醒神、宣畅气机等功效。
  全国名老中医李可老先生对于续命汤治疗中风总结为“中风危证不避麻,活血化瘀效莫及”。受此观点影响,现已有经方临床家把续命汤广泛应用到急性脑血管病、中风后遗症、癔病性瘫痪、周期性麻痹、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脊髓炎、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病的治疗中,并收到良好的疗效。
  典型病例
  朱某,女,48岁。日初诊。
  主诉:中风后遗症右足内翻7年。患者有高血压病史15年,7年前突发左侧脑出血,经抢救后,生活基本自理,血压控制良好,唯遗留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尤以右足内翻为甚,辗转西安、安康等地多家医院救治,采用中西医药、针灸、按摩、外洗等多种办法,均无效果。
  现症:面色偏暗,语声正常,偶有头晕,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暗、舌下脉络瘀阻,左脉弦滑,右脉滑。查体见右足内翻,活动时右腿外撇,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
  证属中风后遗症,气虚血瘀、络脉痹阻,治宜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乃为常法。但患者告知7年间常用之法已用尽,诸医方中必用黄芪及活血化瘀之品,但鲜有效果。
  笔者细考,此患者之证与《金匮要略》、《古今录验》所述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甚为相似,法当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方用续命汤《古今录验》化裁。
  处方:生麻黄15克,桂枝20克,当归20克,党参30克,干姜6克,川芎30,杏仁10克,川牛膝30克,鸡血藤30克,威灵仙20克,茯苓30克,姜黄20克,萆薢20克,黄柏15克,炙甘草10克,大枣6枚。7剂,水煎服,嘱患者每晚9点前服完。
  日二诊:患者诉服上述中药后,口味较前不太一样,身体似有燥热感,饮食、睡眠尚可,二便调;唯明显之变化乃足内翻消失,右腿外撇减轻,7年来首有脚踏实地之感觉,患者甚为高兴。但右侧肢体肌力变化不明显,服药三剂后血压升高至160/90mmHg,自行调整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继续前方7剂。
  日三诊,患者服用后无特殊感觉,肢体活动亦无明显变化,右足脚踏实地,感觉良好。暂停服药。
  三月后患者来诊,要求继续用药巩固疗效,察舌质、舌下瘀血之象减轻,又有生麻黄升压之虑,遂在原方基础上变为炙麻黄8克,茯苓15克,姜黄10克,萆薢10克,黄柏10克,炙甘草6克,陆续服用20余剂,感觉良好,随访三月,足内翻无复发。
  按:本例为典型之中风后遗症,常法多采用王清任之补阳还五汤,血压高者亦用天麻钩藤汤等加减。本病例病史7年,辗转多家医院,多种中西医手段治疗鲜效,必须另辟蹊径。
  细想该患者之表现,乃与中医所言之“中风痱”吻合,其肢体表现及足内翻之状况与《金匮要略》、《古今录验》所述甚为相似;《医宗必读》亦云“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故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因此,对于此患者,组方应以“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为法,以《古今录验》续命汤化裁。
  方中麻黄、桂枝、杏仁、甘草乃寓麻黄汤之意,有宣散发表,温经通阳,使太阳经脉之气得以舒展;并辅党参、茯苓、干姜、当归等补气扶正之品,以防耗散太过;加川牛膝以引血下行,亦有治下肢萎软之意;威灵仙通行十二经络,与鸡血藤配伍可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萆薢、黄柏乃笔者治疗下肢顽痹、水肿、麻木、疮疡、湿疹之常用对药,二者配伍除湿、渗湿,清热,并有防止方中药物化燥之功。
  全方配伍达到温阳活血,宣痹通络(阳)之力,终使多年之足内翻见效收功。仔细分析诸续命汤,笔者认为,麻黄乃是主药,一味麻黄体现了中医治疗中风的整体治疗思路及治法,对于中风病,不论急性慢性,都可以应用续命汤治疗。
  对于中风之疑难顽症,益气活血力尚不及,需以温阳活血、温阳宣通方能收功,亦不必拘泥于中风有寒热形证方能应用,其肢体表现尤其是肢体拘挛者亦应认为是中风六经形证,尤其是太阳经脉之气血瘀阻之证,应用续命汤及类方乃为正治。
治疗中风药方推荐方
&&&周义杰,男,42岁,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桂林市中医医院内八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会及康复学会常委,桂林市神经内科学会常委。擅长诊治中风、昏迷、眩晕、头痛、郁病、痫病、痴呆、不寐、虚劳等。
&&&&治疗中风药方推荐一
&&&&熟大黄12克、法半夏12克、茯苓9克、陈皮9克、胆南星9克、竹茹9克、天竺黄9克、石菖蒲15克、远志12克、草决明15克、桃仁9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全蝎3克、僵蚕3克、地龙9克、水蛭9克。
&&&&对应症状:证属痰瘀蒙窍、毒损脑络、筋脉痹阻。
&&&&用法用量:连服15剂,每天l剂,水煎2次口服。
&&&&病例分析:
&&&&张某,男,69岁,日就诊。
&&&&家属代诉:素有高血压病史,因突发中风,意识模糊,右肢瘫,失语。CT检查:左大脑中动脉区大面积梗塞,住院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继续门诊诊治。
&&&&诊见:神智时清时昧,反应不敏,右侧肢体偏瘫,不能站立,不能言语,面垢,大便秘结,舌暗红,舌体蜷缩,苔黄厚腻,脉弦滑。
&&&&辨证:属痰瘀蒙窍、毒损脑络、筋脉痹阻。治以行瘀导滞、通腑解毒、涤痰通络、开窍醒神。
&&&&处方:按以上处方服药15天后,二诊结果为:患者神志转清,语言不流利,但能吐简单词语,右手足软瘫较前减轻,可搀扶站立,大便2日一解。舌暗、苔黄厚腻、脉弦滑。效不更方,仍以上方改熟大黄为6克,水煎服15剂。
&&&&5月4日进行了三诊:服用后未见不适,诸症续减。言语仍不利,但可说短语,搀扶行走,大便l天1次。上方熟大黄再改为3克,再进服10余剂,巩固疗效。
&&&&治疗中风药方推荐二&
&&&&半夏15克,酒大黄、水牛角、黄芩、桅子、天竺黄、炒积实、茯苓、胆南星、蕾香、佩兰、郁金各12克,桃仁、凌霄花、水蛭、地龙、泽兰、泽泻各9克,三七粉(冲)5克,玄明粉(冲)5克。
&&&&对应症状:证属痰热瘀毒、蒙蔽清窍。
&&&&用法用量:连服3剂,每天1&剂,水煎服。
&&&&病例分析:
&&&&患者,男,65岁,日入院。
&&&&家属代述:入院前1小时因生气后突发昏仆,意识丧失,二便失禁。头颅CT检查:左基底节区脑出血。入院后给予脱水降颅内压、鼻饲安宫牛黄丸等治疗3天后进行以下诊断。
&&&&诊见:神志时清时昧,嗜睡,舌强语蹇,右侧肢体瘫痪,大便5天未行,舌暗红、苔黄厚腻,脉沉滑。治以辛凉开窍、清肝熄风法,方以羚羊角汤。服3剂后神识好转不明显,舌苔黄厚腐苔、刮之不去。
&&&&辨证:证属痰热瘀毒、蒙蔽清窍,治宜豁痰清热,行瘀解毒,开窍醒神。
&&&&处方:服用以上药方后,舌苔薄腻,大便通畅,质稀(2次/日),神志清爽。虽语速缓慢,但发音较清,患侧肢体肌力可平移。调整酒大黄用量为9克,停用玄明粉,续服5剂,神志清楚,发音较清,肢体肌力可上抬,大便1次/日,舌红,舌苔剥脱。予以地黄饮子加减,治疗1月后,患肢功能进一步改善,已能行走,言语较清晰。
&&&&中风是三大疾病之一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风病因病机
&&&&为什么会出现中风?周义杰说:“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饮暴食、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阳化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脉,蒙蔽清窍,从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证侯。”
&&&&也就是说,中风多和风、火、痰、瘀、虚等因素有关。
&&&&周义杰说:“多年临床研究发现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症,而标实又以血瘀为甚,若久瘀入络,腐败聚而不化,壅遏于络脉,终化为毒。”
&&&&《金匮要略·心典》载:“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因淤血与毒邪互结,侵袭人体,蕴结于络中,可导致脏腑、经络、营卫、气血之间关系失常,引起人体阴阳失调,阴亏于下,阳亢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瘀,脑脉痹阻而发为本病。正所谓“无邪不有毒,毒从淤生,变从毒起”,即邪气淤结会产生毒素,毒素会引起健康变化。
&&&&因此中风的形成是“多因”(脾肾两虚,肝阳暴亢,痰浊蒙蔽等)“一果”(瘀血),核心病机主要为瘀毒。
&&&&治疗中风的6要点
&&&&“由于中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因此注重预防,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尤为重要。要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周义杰总结了治疗中风的以下6点经验:
&&&&1.中风起病急重,临床应注重全方位、全过程地立体诊疗,为患者提供“一站式”优质服务,争取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2.注重分期分型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将中风患者分为中经络5型,中脏腑4型,分别运用中经1~5号,中脏1~4号系列方剂内服。&
&&&&3.结合本病病因病机特点,善用活血通络、化瘀解毒中药,尤善用虫类药、藤类药物,如白僵蚕、全蝎、蜈蚣、地龙、水蛭、泽兰、凌霄花、鸡血藤、络石藤、石楠藤、忍冬藤、伸筋草、透骨草、胆星、大黄、桅子、天竺黄等。
&&&&4.由于中风病因病机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繁杂,病情变化多端,因此常需调整方剂或多方联用。
&&&&5.善使用中医外治方法,如中药贴敷、外洗等,制有软瘫膏及硬瘫膏,中风外洗1~3号方剂。
&&&&6.重视并发症防治,尤其是吞咽障碍的综合防治,制定有中药内服、靳三针、神经肌肉电刺激、吞咽康复训练四联疗法。
脑中风后遗肢体麻木 方用附桂乌梅汤加味治之
  姜某,男,46岁,小学教师,日,患者以左侧肢体麻木难忍就诊。平素血压波动在160/100毫米汞柱上下,时感头痛、头晕、眼花、心悸,食欲欠佳,肢体麻木以上臂为重,不能举手和握物,口眼歪斜,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脉伏弱。经某医院诊断为腔隙性脑梗塞。
  证属肝阴不足,肝血不足,阴虚阳盛,阴阳失调,寒热交错。治以调和阴阳,养肝补血,引经散寒,方用附桂乌梅汤加味治之。
  处方:附子1.5克,桑寄生20克,乌梅15克,黄连10克,桂枝10克,干姜3克,黄柏3克,炒川椒&1.5克,当归3克,杜仲15克,葛根15克,细辛1.5克,党参5克。
  将上药一起浸泡0.5小时,煎45分钟,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每次100毫升,早、中、晚分服。7剂。
  二诊时麻木不仁不减,上方加山楂50克,伸筋草、木瓜、牛膝各15克,以舒展下肢,15剂;三诊时续上药,加天麻10克,加减出入2月余,血压恢复正常,肢体麻木已不显。
  按&&此患因肝失养筋之力而出现麻木不仁,手指不能握物,又因肝失疏泻,新陈代谢功能低下,而出现食欲低下,大便数日一行。出现高血压、头痛、头晕、眼花口眼歪斜。由于阴阳不调,气血不足,肝血失养,上升之力有余,下降之力不足。法应以疏筋活络,降逆为要务,高血压为厥阴之症,当用乌梅汤治之。乌梅一味为君,大酸养肝,泻肝家之阳亢,补肝家之阴亏。黄连、黄柏,人心、入肾,苦寒泻热为臣,配乌梅更兼苦酸泻之,配附子、干姜辛温为佐,干姜通五脏六腑,四肢关节诸络脉,治脏腑诸经,寒气凝结,能引药入于血分、气分,尤能通心阴,开心气。附子走而不守,引补气药行于十二经,以复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养真阴。细辛、川椒为使,二药均辛辣,细辛能开九窍,散风泻热,润肝经之燥,川椒缓胃消食,温中下气,通三焦,利关节。当归补血,党参补气,桂枝通阳,因而附桂在此有四两拨千斤之功,使全方调阴阳、和气血,祛寒除热,矫正气之升降,故能取效。
中药星蒌承气汤灌肠治中风后便秘
  信某,男,78岁。日就诊,主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10小时。病史:患者就诊前3天与家人争吵后,反复出现头晕欲倒,未予重视,4月28日早6点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言语不清,就诊我院脑病科,诊为“脑梗死”。入院症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口角左偏,吐字不清,头晕,腹胀满,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干结,观其体形肥胖,面色红赤,舌质暗,苔黄腻,脉弦滑。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痰热腑实,风痰上扰。予抗聚,改善循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西医治疗,口服中药汤剂以通腑化痰通络为法,患者入院3天后仍未解大便,予开塞露、甘油灌肠剂塞肛治疗无效,故予中药星蒌承气汤加减方点滴灌肠。
  方药:生大黄15&克(后下),芒硝10克(冲),厚朴10克,枳实10克,瓜蒌30克,胆南星10克。
  操作方法:将上药用粉碎机粉成粗末后,加300毫升水煎,后下大黄末,煎取药液150毫升,经双层纱布过滤,加入芒硝,装入药液瓶,温度维持在37℃左右。将药液瓶接到已去除穿刺针的一次性输液器,再将输液器与16号一次性吸痰管连接,插入肛门15~20厘米,以缓慢恒定的速度80gtt/min灌入,灌肠液保留30分钟后患者即排便,便后腹胀逐渐消失。
  点滴灌肠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选择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物,通过直肠滴入器械滴入直肠,通过经络和药物的作用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本例患者肝阳素盛,加之饮食不节,致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加之情志过极,内风动越,则出现内风夹痰火窜扰经络,上扰清窍,而致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舌歪斜等中风症状;痰热阻滞,中焦升降失职而致腑气不通,腹胀满、大便燥结难出。治疗应以通腑化痰为先,继之清热化痰通络。予星蒌承气加减方点滴灌肠,方中胆南星、瓜蒌清热化痰,生大黄、芒硝荡涤肠胃,通腑泄热,厚朴、枳实行气消痞,诸药合用达到化痰通腑作用。上方点滴灌肠则可加强通腑泻浊、开窍启闭、清热祛邪之功。一是通过清除胃肠痰热积滞,畅腑气,使浊气不得上扰脑窍;二是以“通”为补,及时地祛除痰热实邪,使其勿消耗正气。点滴灌肠治疗中风病便秘的次数为灌肠后大便即下即止,若不下,则继续灌肠,以通为度。
脑中风并乳腺增生案 乳痹消汤
  乳腺病包括两种,一是乳腺增生,二是乳腺癌,均为妇女临床较常见的疾病。
  乳腺增生,是乳腺异常增殖的一种良性肿瘤,属于中医的“乳中结核”,这种增生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有一部分可转化成乳腺癌。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癌症之一,多发生在中老年妇女身上,特别容易发生在未婚或未育或丧偶者之中,年龄以40~60岁妇女居多。乳腺癌中医称为“乳岩”,朱丹溪曾指出:“妇人若不结于夫,不亲于友,忧怒郁闷,年久累积,脾气阻滞,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大为棋子,不痛不痒,方为痞陷,名为‘乳岩’”。
  脑中风并乳腺增生案
  卢某,女,43岁,某市机械厂工人,两年前因离异生气,郁闷忧愁,头晕,头痛,两胁胀痛,整夜不寐,因病情加重,遇前夫争吵后,次日早晨发现右侧肢体活动受限,下肢行走困难。CT扫描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较前好转。最近两个月来,发现右乳头经常溢出红色黏液性分泌物,右侧乳腺左上方有1.5厘米&1厘米大小的肿块,医生怀疑患了乳腺癌,在省城某医院作病检否定乳腺癌,确诊为乳腺增生。服用了66剂中药,肿块不见缩小,乳头溢出的分泌物没有停止,思想包袱很大,总认为自己得了癌症,饮食较差,夜寐不安,遇气则怒,时常发脾气。后来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给予乳痹消汤10剂,在月经前5天开始服药,连服5剂,来月经时肿块不再疼痛,发现肿块缩小,质软。在第二次月经前再服5天,过了几天乳头再未溢出分泌物。第三次月经前又服5天,经调三个月经周期共服15剂乳痹消汤药后,乳腺肿块完全消失。在调经的同时兼顾治疗中风偏瘫,服用瘫痪康复丹,肢体活动也康复如常。
  乳痹消汤组成&&急性子50克,夏枯草12克,连翘&20克,柴胡6克,枳实12克,白芍20克,青皮10克,瓜蒌&30克,当归10克。
  制法&&上药凉水浸泡半小时,文火缓煎半小时,剂量为400毫升左右,早晚分服。
  用法&&月经前5天服药,连续服5剂,月经期不服药,等下次月经前5天再服5剂药,有的月经不正常时,只要有结节痛胀或比平时肿大时就开始服5剂药,一般多有良效。
脑中风并黄疸 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王某,男,56岁,某地区金属回收公司干部。患者于日因脑中风出现左半身不遂,在某医院诊断为脑梗死。经治月余,左侧肢体仍活动受限,经服经验方瘫痪康复丹3个月,下肢可独立行走,上肢肌力Ⅱ级,仍在治疗中,复因患乙肝8年,因肚腹胀大,脘腹挛急,纳食量少,下肢浮肿,食后腹胀,小便短少,胁肋疼痛曾住院,经中西医治疗后,诸症缓解。最近其腹大如鼓,下肢浮肿,面目发黄,全身黄染,右肋下痛,肋下肿块大而坚实,胸腹壁静脉怒张,肝大在肋下1.5厘米,脾大6厘米,质地较硬。造影为食道静脉曲张。B超、肝扫描均提示:肝硬化、肝脾肿大、腹水征阳性。黄疸160单位,谷丙转氨酶84单位,谷草转氨酶184单位,血清蛋白总量41g/L,白蛋白21g/L,球蛋白28克/L,西医诊断为肝硬化、脾大、腹水。
  中医辨证为肝脾血瘀、瘀毒黄疸、水湿内停。用化瘀退黄汤治疗。
  处方:人参12克,赤芍120克,木香20克,砂仁15克,黄芪30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山慈菇20克,丹参20克,龙葵20克。
  连服7剂,小便量增加,腹水减少,又服10剂。黄疸指数90单位,上方加五味子及葛根各30克,山楂30克,继服10剂,精神好转,腹胀消失,饮食增加,面黄有泽,肝脏缩小。继以赤芍大剂量的活血退黄汤加减服用,经3个月的治疗,诸症基本好转。
  活血退黄汤组成:赤芍80~120克,木香15克,砂仁15克,川牛膝30克,怀牛膝30克,茯苓30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鳖甲30克。
  按&&在《伤寒论》“瘀血发黄”、“瘀热发黄”理论指导下,以赤芍为主,自拟活血退黄汤来治疗肝硬化出现黄疸为主症的病症。黄疸的出现是因肝细胞坏死和不能代谢胆红素所致,因此它的出现,可以提示肝细胞衰竭的严重程度。同时也表明肝硬化预后不良,而活血退黄汤以赤芍凉血活血为主,并以恢复肝功能的中药改善肝细胞的功能,使肝细胞再生,促进黄疸消退,进一步恢复肝功能,可见黄疸的消退是肝硬化见效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肝硬化病人中,观察到黄疸并非是湿热或寒热发黄,也不属火盛,而是瘀热交结发黄。正如李梃所述:“伤寒发黄虽然不一,皆内热而湿或失汗或下渗,以致阴阳经中,血热而见,真色于皮肤,谓之瘀热发黄。”陆渊雷曾讲:“黄疸因病原体感染,瘀象又暗,含邪湍之义,胆汁郁滞,人于血循环以后发生黄疸之瘀。”以上论述瘀热和血热为重要原因,因而活血凉血是其治黄疸的大法之一。
  《读书随笔》也提出用化瘀退黄的观点。关于赤芍退黄,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赤芍散邪,能行血中之滞。”《药品化瘀论》论述“赤芍味苦能除滞,酸入肝,专治肝火,益肝造血,清热凉血”的理论,而在医籍中,采用赤芍退黄汤,未见记载。特别用于治疗肝硬化黄疸,前人更未提出,也没有用于临床。笔者在一个偏方中发现赤芍有退黄疸的作用,于是在处方的配制上、药物的剂量上,曾经仔细观察,认真研究,并经过大量实践,发现大剂量的赤芍确有良好的退黄效果,故在治疗肝硬化黄疸中,用赤芍和不用赤芍,效果大不一样。方中以大剂量赤芍活血、凉血、化瘀、退黄;辅以当归、牛膝、云茯苓活血利水、通利小便,使胆汁从小便而出;木香、砂仁、丹参理气活血;党参、黄芪、鳖甲益气散结、健脾扶正,均可促进赤芍的退黄作用。
喝红酒保听力 吃香蕉降中风
&&&近日,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红葡萄酒具有防止听力丧失的功效。红葡萄酒中的有效化学物质白藜芦醇发挥着关键作用。该物质也具有防癌和防止心脏病的作用。
&&&&新研究中,美国底特律市亨利·福特医院研究人员给健康实验鼠注射白藜芦醇,之后将其置于巨大噪音环境中,再对其听力受损情况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注射了白藜芦醇的实验鼠更少发生噪音诱发型耳聋。
&&&&新研究的焦点是白藜芦醇及其在身体对损伤反应的影响。身体损伤被认为是包括老年痴呆症、癌症、衰老及听力丧失等多种健康问题的病因。白藜芦醇是一种强效化学物质,可缓解衰老和认知及听力丧失进程。
&&&&近日,《英国医学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经常吃香蕉,少吃油炸薯片,有助于降低中风死亡危险。
&&&&一项新研究对涉及12.8万人的33项试验结果进行了梳理分析。结果发现,当参试者增加钾摄入量的时候,其高血压情况明显改善。增加钾摄入量可以使中风危险降低24%。
&&&&英国中风协会克莱尔·沃尔顿博士表示,高血压是中风的最大的单一风险因素。饮食机构的改善有助于长期保持稳定的血压水平。这项新研究表明,减少食盐摄入量,多吃香蕉、大枣和菠菜等富含钾的食物可以大大降低中风危险。徐澄
&&&&深色蔬菜
&&&&熟吃最好
&&&&颜色深的蔬菜经过烹调后,可以提高深色蔬菜和橙黄色蔬菜中维生素K和类胡萝卜素的利用率。这两类物质喜欢溶于油脂,用热油烹调后使细胞壁软化,促进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的溶出,提高吸收率。
&&&&深色蔬菜烹调后还可以提高蔬菜中钙、镁元素的利用率。大部分深色蔬菜中存在着草酸,它不利于钙和镁的吸收。然而,在烹调加工当中,只要经过焯烫步骤,再行炒制或凉拌,即可除去绝大部分草酸。烹调还可以软化蔬菜纤维,对于肠胃虚弱、消化不良、胃肠胀气、慢性腹泻等类型的病人有益。
&&&&王修增
&&&&老人血脂高
&&&&宜常吃猪血
&&&&猪血素有“液态肉”之称。它的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瘦猪肉,所含氨基酸的比例与人体中氨基酸的比例接近,极易被消化、吸收。而且猪血中脂肪含量非常低。因此患有高血脂的老年人经常食用,也不会引起血脂升高。此外,猪血中还含有大量卵磷脂,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老年痴呆症。
&&&&猪血虽好,但也有不少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猪血在收集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污染,因此最好购买经过灭菌加工的盒装猪血。其次,猪血以每天进食150-200克为宜,每周可进食2-3次。此外,胃下垂、痢疾、腹泻等疾病患者不要食用猪血。做大便常规检测前3天也忌食猪血。
&&&&祁增年
&&&&喝豆浆时
&&&&别加红糖
&&&&红糖含有多种有机酸,它们和豆浆里的蛋白酶结合,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破坏豆浆的营养和增加吸收的难度,少量加白糖没有此影响。另外,空腹不宜喝豆浆。空腹喝豆浆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过早的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起到喝豆浆的营养作用。
&&&&王小溪
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燕梅主任医师擅长治疗中风、失语、痴呆、头痛、颤证、失眠等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临床用药独具特色,疗效显著。李燕梅认为,中风病因病机复杂,主要原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虚及心、肺、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以忧思恼怒或饮酒、暴饮暴食、房事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至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上扰,阳化动风,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髓,蒙蔽清窍,从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证侯。总之,中风多为风、火、气、血、痰、瘀六者互为因果,标本转化。现将李燕梅治中风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养血安神药的运用
  中风后的抑郁,寡欢或烦躁不安,情绪不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表现为:悲观失望,对自己的病放弃治疗,有些病人过分在意自己的病情,反复奔波咨询,影响正常生活。有些病人胆怯,失眠多梦,特别怕见人,怕出意外。这些病人在临床上经常见到,对于上述情况,即用养心安神或重镇安神的药。如炒枣仁、夜交藤、远志、何首乌、磁石、朱砂、石菖蒲、郁金等,随症加减应用。
  健脾利湿药的运用
  中风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手足肿胀等症状,患者表现为脾虚湿盛体质。《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中风后风、痰、血瘀阻脑络,肢体静脉不利,水湿停滞。脾主四肢肌肉,主运化水湿,治疗此类病人要用健脾利湿之药。如:白术、茯苓皮、泽泻等。
  金石介壳药的运用
  《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中风之痰,首责于肝阳亢盛,内风挟痰或火上炎而发病。平肝息肝可以息风,常用药物有生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生龙齿、磁石等。
  藤类药的运用
  《本草便读》曰:“凡藤类之属,皆可通经入络。”中风后肌张力大多偏高,筋脉拘急,屈伸不利,鸡血藤、忍冬藤、钩藤、络石藤、石楠藤等藤类药物,具有舒筋活络作用,随症选用该类药物能够缓解病人肢体僵硬、挛缩等症状。
  虫类药的运用
  虫类药物善于走窜,其通经达络,远非植物药物所及,可搜剔风邪及血脉之瘀滞。《临证指南医案》:“经主气,络主血”,“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虫之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飞者升,走者降,灵动迅速,使血无凝著,气可宣通,追拔沉混气血之邪,可祛风邪,消痰结,通经络。临床上李燕梅用白僵蚕、全蝎、蜈蚣、地龙等虫类药治疗瘀血梗阻之中风效果显著。如:白僵蚕配全蝎、白附子、菊花、钩藤等治疗口眼歪斜,颜面痛及咽喉有效;地龙配葛根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强直不舒,配钩藤治高热抽搐,肢体麻木拘挛等症。
  虫类药物的用量应随患者病情而定,据临床观察,小剂量可有兴奋强壮作用,大剂量具有镇静抑制作用,临床运用时要随病人病情而定用量,可达到邪去而不伤正的目的。另外,虫类药物宜研粉用,可以保留大部分生物活性成分,增加疗效。
  据现代药理研究,虫类药含有异体动物蛋白质,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时要注意,服后出现皮肤瘙痒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活血化瘀药的运用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血不除,脉道阻塞,而致脑失所养。“血不利,则为水”,通过活血化瘀加以疏导,使离经之血得以消散和吸收,使脑脉得以疏通,清阳之气得以舒展,此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无论是缺血还是出血性中风,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活血化瘀都应贯穿始终。通过对丹参、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证明活血化瘀药有改善循环,增加脑血流量的效果。
  辛温走窜药的运用
  遵《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味厚则泻,薄则通”,叶氏“攻坚垒,佐以辛香”之意,李燕梅治疗中风多用麝香、郁金、石菖蒲、降香、冰片、苏合香等辛温之品,这些药物不仅可以通经络,而且还有引经作用。
  归经药物的运用
  李燕梅治疗中风时常常辨证用药与归经药物选用相结合。如上肢肩背痛时擅用桑枝、羌活;下肢疼痛时擅用川牛膝、木瓜;腰背痛时多桑寄生、杜仲、川断联用。
脑中风给予桂枝加附子汤
 廖某,男,58岁,干部,日患者因脑出血而住院,左侧肢体瘫痪3个月,经住院治疗一个月好转后回家休养,在此期间,瘫痪肢体拘急,难以屈伸,酸胀感明显,近月来因感冒小便困难,汗出不止,经多方求医,服中药月余,更是大汗不止,精神不振,疲乏无力,来我处治疗,脉浮虚。
  给予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5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附子15克,地骨皮15克,地肤子15克,太子参5克,党参15克,服药第二天见效,患侧肢体发软,第四天大汗停止,患侧可伸直。
  按&&此例患者中风后又患感冒,服药后大汗淋漓不止,服止汗药取效甚微,《伤寒论》云:“发汗后,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拘急,难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服后汗止,瘫痪的肢体可屈能伸。本案对我们有个启示,就是只有学好《伤寒论》,才能用好《伤寒论》。用中医的思维和经典方药起沉病、去痼疾,可救治急难危症。
高允旺治脑中风并胃气痛
  雷某,女,49岁。市电业局工人,半年来因工作劳累,睡眠欠佳,先觉头晕乏力,渐而肢体麻木,而后于清晨起床时感到肢体僵硬不遂。某医院CT扫描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刻诊,夜不能寐,每遇忧愁恼怒,心情不舒则活动不遂,胃痛腹胀,纳呆少食,喜温怕凉,反复发作,体质消瘦。近年来胃痛加重,曾用理中丸、香砂养胃丸、桂附理中丸、黄芪建中汤,时好时重,胃镜查,浅表性胃炎。最近胃痛加重,自感有一股气上冲至咽喉。我处以百合汤治疗,患者见处方只有两味药,怀疑治不好她的病。后来知是名医陈修园给皇帝治病的处方,遂一下买了十余剂,经服七天后,胃痛减轻,气上冲咽消失。又继服十余剂,精神好转,右侧僵硬不遂的肢体恢复有力,食欲、睡眠好转。
&百合汤载于陈修园《时方妙用》、《时方怡》两本书。陈修园是清朝一代名医,是为皇帝治病的御医。他在《时方妙用》中写到此方,余从海外得来,可见皇宫的医生也能赴民间博采众方,寻求古训,集众人之经验,著书于《时方妙用》,曾述到专治心口痛。服诸热药无效时亦属所痛,七情之气郁滞而痛,宜用百合汤有奇效之功,因为热得清,气得行,则痛可止。
  《神农百草经》中载百合味平甘,主治五邪气腹心痛,百合汤土金之气,而兼天之清和,故味甘平微寒,解心家之邪热,则心痛自瘳,陈修园亦强调,“百事合成瓣成,有百合一宗之象,其色白如肺,肺主气主降,气降则诸气俱调”。百合治心腹痛之功,关键在于百合人手太阴肺经,能降肺气,肺为诸气之总司,肺气得降,诸气皆调,且百合微寒,能清热,乌药辛温之性,能疏胸腹邪道之气,一切痛之属气者皆能治,两药相配,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对胃气痛、热痛均适宜。
中药治疗脑中风合并结石排石汤
  张某,男,41岁,个体户,2007年5月来诊。患者体胖(108公斤),走路气喘,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已半年。曾于同年3月下肢瘫痪,经治好转。前几天突然腰痛难忍,尿血,昨晚阵发性下腹绞痛,急诊来院。经CT检查确诊为左肾结石,伴见肾盂积水;CT扫描:左肾有6X5mm的结石,输尿管结石,收入外科病房欲行手术治疗,但病人及家属拒绝手术。
  后转出中药治疗,投以排石汤:金钱草21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决明石12g,甘草3g,川牛膝10g,石韦30g,车前子12g,云苓50g,牛膝12g,每日一剂,连服20剂后,绞痛、腰背痛缓解。日,排尿疼痛,尿线时有暂停,阵发性疼痛,尿频、尿浊,一次排尿时有石头落地声,取出洗净,大小约为11&8mm,示于医护人员面前,均惊喜于色,以后相继排出大小不等的3块结石而愈,下肢瘫痪仍在继续治疗中。
  组成:金钱草120~30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决明石12g,甘草3g,川牛膝10g,石韦60g,车前子12g,茯苓20g,泽泻12g。
  用法:上药清水浸泡1小时,文火煎半小时,每次煎取400ml。药汤分早晚2次饭后服,服后活动半小时。
&此方经临床验证20余年,疗效确切,重复性强,具有清热、利湿、促进排石的功能。方中鸡内金、金钱草有化石、溶石作用,车前子、滑石清热利尿,茯苓、泽泻渗湿利尿。诸药合用可迅速加大尿量,川牛膝引导结石下行,石韦扩张输尿管和尿道,利于结石在自然狭窄处通过排出,此方用于临床,排石率在70%以上。
  排石汤系业师岳美中教授所传。笔者在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研究班深造期间,随岳美中教授查房、看病、抄方,受益匪浅。他常讲读书要通,通是精的基础,百通为了一精,精才能解决疑难大病。
  当时,冀东彭村有位名医,对治疗肾结石、膀胱结石有诀窍。他亲自找到这位名医,亲眼看到服药后排出的大小不等的结石。为了得到排石方,他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把病人买到的排石方一味一味地挑选出来,发现该方由十几味药组成;把整个方药煎成汤剂,又把排出的结石放人煎剂,发现金钱草、石韦、鸡内金和海金沙煎液有溶石作用;但溶石不等于排石,体外能溶石,不等于在体内有同样作用。
  况且中药反应机制,不是机械的而是整体的,必须在辨证的基础上对泌尿系结石探索出一条新路子。岳美中指出,结石由肾而生,由肾到肾盂、肾小盏,又排到肾小管,再进入膀胱,最后由尿道排出体外。这条排尿的道路曲折、狭窄,结石的排出需要几个回合,可以归纳为“化”、“移”、“冲”、“排”四个步骤。
  “化”就是使结石的棱角化圆,由锐化钝,由大化小;“移”就是诱导结石由静变动,左右摇摆,从上移下;“冲”就是增加冲击的动力,产生“急流”或“漩涡”,使结石摔打摇摆,这一冲击的力量在一瞬间可以增加尿量、解决输尿管的狭窄和痉挛问题,达到通利的效果;“排”是在“化”、“移”、“冲”的条件下,把结石排出体外。
中风并腹泻车前子研细服之
  陈某,男,48岁,日上午来诊,患者因脑梗死出现右半身不遂已一年多,现有所好转,但右手仍欠灵活,感觉迟钝,伸舌斜,近日腹泻,一日四五次,身倦疲乏。在某医院求诊曾服西药,经治10余天,仍一日三次水样便,口干,右侧肢体软弱无力,困倦想睡,脉弦沉细,苔薄白,给予补脾益肠汤不见好转,后用车前子粉,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服下,每日3次,5天后泻止便干,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病侧肢体稍有力。
  组成&&&车前子200克。
  制法&&&将车前子研细,过细罗收粉为药。
  用法&&&&每次5克,加红糖适量温水服下,每日3次或2次,儿童减半,每日1次,每次1克。
  按&&&车前子粉制作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止泻有特效。有些事物往往如同历史上千古之谜一样,在人们未破解之前,感到非常神秘,一旦揭开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又觉得很简单。
  1965年,我们在河津下乡搞“四清”运动,一进村因水土不服,有的工作人员腹痛、腹泻,一日行十余次。听说本村贺医生有治腹泻的绝招,是他爷爷传下来的。他配制的药,一吃就好,邻近的几个县,方圆几十里老百姓久痢久泻几年,治不了的肠炎,花上一两元钱就好。我们买了几包,的确很灵,两天后大便就完全正常。我亲自找到他,问起他的药,他总是拐弯抹角不肯告诉我。秘方是不能告诉别人的,他要凭这一方一药维持生活,这是可以理解的。听老乡们说,你这一辈子也知道不了。那一年破四旧,把他斗来斗去,他都没有说出来是什么药,难道你能问出来?
  有一天我到贺家吃派饭,在炕上盘腿而坐,和他聊天,贺氏懂医学,我送给他一个有效方子,让他给老百姓去治病,闲谈中我突然发现他的炕席沿有黑色颗粒,很像中药车前子,我马上想到,贺医生的止泻药会不会是车前子?回到办公室后反复琢磨,一味车前子有那么大的效果吗?我将车前子研细过罗成粉,其颜色和味道与贺医生给的药面一模一样。为了试验效果,我服用了8片果导造成腹泻,每日大便5~6次,第二天立即服了车前子粉5克,果然一次即愈。
  在我行医的50年里,凡遇慢性结肠炎,急性腹泻,或久泻不止,或中风偏瘫泄泻不止,或非特异性过敏性结肠炎,使用此方治疗,多有效验。
中风兼有咳、痰、喘、炎的治疗
  咳、痰、喘、炎四大症,经常出现在急慢性老年性气管炎和肺气肿,脑中风偏瘫前后往往合并咳喘,因缺氧也加重了中风的发生,给治疗带来困难。为了促进中风的早日康复,对兼有的咳、痰、喘、炎的治疗也应十分重视。治疗的关键,一是减少痰的产生,二是加强痰液的排出,三是清除咳、痰、喘、炎四大症的反复出现。
  脑中风并咳痰喘&
  方某,男,58岁,日,患者于两月前突然中风不语,右上肢瘫痪。经治疗语言流利,唯右下肢活动受限,平素患有慢性咳喘症已六年。今年冬天感冒即出现发热重而恶寒,咳喘加剧,吐黄色黏痰,偶尔痰中带血丝。此次来诊,因上述症状加重,症见呼吸急促,唇紫发绀,舌红,苔黄,脉细滑,两肺下叶有中小水泡音。胸部拍片,两肺下叶纹理增重。诊断为支气管感染、肺气肿、脑梗死。
  辨证为风热袭表,痰热阻滞。治用解毒散风,清热化痰,养阴润燥。处以麻杏石甘汤,加天竺黄10克,瓜蒌20克,川贝20克,白茅根15克,海浮石10克,连服12剂,诸症痊愈,继用笔者经验方瘫痪康复丹治疗下肢瘫痪,半年后肢体恢复。
  按&&&治疗咳、喘、痰、炎时,治咳嗽不离于肺,不限于肺,治实必顾虚,治虚必顾实,实喘治肺,虚喘治肾,治痰治脾,化痰理气。支气管炎虽然有炎症,然咳久必有痰,咳久可致喘,喘可由咳、痰引起,所以咳、痰、喘难以截然分开,应以兼顾治疗为原则。
  脑中风并夜间咳喘&
  孙某,男,63岁,日,于2005年11月患脑梗死左侧肢体瘫痪,经服瘫痪康复丹逐渐好转,但他咳嗽气喘已三年,近半年以昼轻夜重为明显的咳喘,反复性发作,经常感冒,每次有咳嗽、发热、轻度气喘,而后气喘渐渐加重,不感冒也气喘,以昼轻夜重发作,睡眠很差,虽然经中医、西医结合治疗,也未控制其发作。症见面色白光白,体质虚胖,呼吸急促,舌质胖,苔黄白,脉沉迟,两肺干鸣,中小水泡音。
  急用喘速康汤,每日一剂,连用15天,夜间咳喘减轻。又服十余剂,哮喘已基本控制,中风偏瘫继用瘫痪康复丹,半年后患肢活动自如。
  喘速康汤组成:炙僵蚕30克,附子20克,地龙20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蚤休10克,甘草6克。上药煎服,每日一剂。
  按&&&支气管哮喘病人常昼轻夜重,此多为机体阴盛阳虚,加之日久哮喘,肢瘫阳弱,阳虚者较多在夜间,人体气衰邪盛,故引起哮喘发作。
  喘速康由僵蚕、麻黄、细辛、附子、七叶—枝花等药组成,僵蚕止痉平喘,抗过敏,附子温肾补阳,麻黄宣肺解痉,止咳迅速,地龙平喘,扩张支气管,细辛温肺化痰。全方治喘也治瘫。
  通过上述病例分析,夜喘乃阳虚所致,采用温热之法,治疗效果较好。联想到脑梗死中风偏瘫患者往往晨起发生,也多属阳虚而发,是否可用温热之剂预防中风呢,可以进一步观察。值得注意的是,临床发现,在治疗喘症的同时,中风偏瘫也就有效,而且同样都是采用温热的治法。
治中风偏瘫 也治并发症的经验
  我先后诊治中风患者数万人,其中有一部分中风患者在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又患上了其他病,如肺气肿、肺癌、肝炎、肝硬化、腹水、黄疸、胃癌、胃炎、肾炎、肾病综合征,头痛、头晕更是常见病症。这就要求脑病专家不仅能治中风偏瘫,也要有治疗并发症的经验。
  田某,男,56岁,患中风偏瘫5年,左下肢活动自如,而上肢屈曲不能伸。日因早晨外出锻炼,回家路上突然心口绞痛,前来求治。我马上诊断:脉紧沉,手按腹部,弯着腰,面色苍白,急服一包胃寒散,十分钟后疼痛缓解,但左肢瘫仍需服瘫痪康复丹。
  赵某,女,47岁,日初诊,该患者胃脘痛十余年。2006年患中风先兆经治而愈,现又反复发作胃脘痛,时轻时重,痛时放射至背部,遇冷加重,有时感到冷气撞心。经胃肠造影发现有龛影,又作胃镜检查,示为胃溃疡。连服胃寒散,每次1包,每日3次,连用10余天,胃痛消失,饮食增加。连服两个月后,钡剂造影复查龛影消失。
  胃寒散组成:附子6克,肉桂4克,干姜10克,苍术10克,厚朴6克,白芍15克,红花10克,元胡12克,枳壳10克,米壳4克,吴茱萸10克,黄芪12克。
  将上述生药研细,过20目成粉,装包,一包&4克,每次服一包,每天服两次,上方也可水煎服,一剂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服。
  按&&俗话说“—人九胃,十胃九寒”。意思是说十个人当中,就有九个患过胃痛,而十个胃病患者当中有九个是因为寒而引起,可见胃病病机与寒密切相关。中医把胃脘痛称之为“心痛”、“心下痛”,胃脘痛是指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急性胃炎、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笔者使用胃寒散验证多例,疗效卓著。
  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洪洞的鼓楼街有位姓魏的老先生治胃痛很出名,他在街上摆了个小摊,并挂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胃寒痛吃一包,一时三刻保管好,有钱没钱捎一包,十人九胃离不了”。逢集赶庙的人,宁可不吃不喝,也要拿几包胃寒散回家。我父亲就买过几包胃寒散,记得有一次我在放学回家路上淋了大雨着凉了,胃痛得很厉害,喝了一包胃寒散,不一会儿胃就不痛了。我们家一下子就买了十几包,左邻右舍有胃痛的时候就送给他吃上几包。后来有一位县领导得到了胃寒散的成分,并将此方传给我用,经过临床观察,该方对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癌确有效。
  胃病患者中属于脾胃阳虚或阴寒痼冷者用胃寒散屡屡见效。从&1986年至2001年经治172例,皆有验证,其中有53例在服3~9剂后疼痛都能消失。我还观察到不少老年人发生胃脘痛,凡属寒痛者,有中风偏瘫者,服后偏瘫也有所好转。另外,我还发现中老年人服胃寒散后,如果胃痛不缓解者,应怀疑是胃癌早期阶段。
  河北德州张玉虎,他是我门下一名忠实的学生。他使用胃寒散走村转户,治好了不少胃痛的病人,他因此还在一个企业家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个胃肿瘤医院。
中风病的防治 陈宝贵临床运用活血
  中风是急性脑血管病的统称,它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即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发病的主要原因为高血压,其他由淀粉样血管变性、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原因引起。陈宝贵老师在40余年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瘀血在出血性中风中具有重要地位,用活血化瘀法为主论治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显著。
  病因病机
  中医学在中风病的防治方面显示出独特的学术优势,并在国际上逐渐产生一定的影响,陈宝贵认为:出血性中风属于离经之血,瘀于脑府,致使脑髓壅滞,元神被围,神明被蒙,五脏失统,六腑气闭,肢体失和,病机虽然复杂,但总不离瘀血之一端。出血性中风血溢脉外,产生瘀血,瘀血可致气血运行受阻,气机失调,不能正常输布津液,进而导致痰瘀互结。痰瘀互结,郁闭脑窍是出血性中风的主要病理改变,故而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