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从什么方面看出母爱就能看出国际学校好坏 有比这更简单吗

国际学校的毕业生优势在哪里?
国际学校的毕业生优势在哪里?
国际学校导师:
“国际学校走入人们的视野也就短短的十几年,家长们对国际学校的理解还存在不少误区。相比体制内教育,国际学校的课程很轻松吗?国际学校是培养贵族的学校吗?是不是学费越贵的学校,教育质量越好,毕业生被藤校录取的可能性就更高?
为了解开家长的困惑,本周日我们邀请了世界联合学院(UWC)资深教师、IB课程资深考官和教师培训官李萍女士,为中国家长解释对于国际学校和国际教育的不理解,并帮助他们在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国际学校方面提供意见。本次【今日专家】活动提问截止时间是周四晚12点,机会难得,各位家长别错过哦!”
主讲嘉宾李萍,世界联合学院(UWC)资深教师、IB课程资深考官和教师培训官
重新理解国际学校 为培养精英而非贵族
问:目前内地的很多家长对于国际学校或者国际教育都有一些误解,误解甚至大于理解,很多家长会认为国际学校是贵族学校,您对国际学校的理解是什么呢?
李萍: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想有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看法,很多人特别是学生家长认为国际学校就是贵族学校。我们参加很多活动发现很多家长都觉得,反正我要把孩子送到我们内地学制之外的另一种体系当中,让他继续他的学习,那么越贵的学校越好。而往往是国际学校的收费比较高,就觉得国际学校就等同于贵族学校,只有家庭条件非常富裕的孩子,才能得到进入国际学校学习的机会。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举个例子,我在UWC世界联合学院工作了20年,根据我个人所见,也是亲身经历,所言无虚的,这个学校我们也叫国际学校、国际高中或者大学预科学院。这个学校追求的核心可以用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是多样化,学生的来源应该是多样化的;第二恰恰是平民化。
什么叫做多样化,举一个例子,比如我工作了20年的香港UWC世界联合学院,我们一共有250个学生,据今年的数据,这里包括的国家和地区一共是84个。实际上生源多样化,就等于是真正的迷你、小型的联合国。
第二,所谓的平民化。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选拔进来的。学生来的时候,完全不考虑这个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和他的家庭社会地位,这不在我们的考虑之内。同时我们跟别的学校不一样,就是学习的成绩是作为参考,不是唯一的来决定这个学生能不能够入读UWC世界联合学院的指标。
我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可以用数字说明问题。比如说2013年,我所任教的这间香港UWC联合世界学院,接受奖学金入读的学生比例是85%,等于8成5以上的学生拿了各种不一样的奖学金,拿全奖、半奖的都有。2014年入学的学生当中,领取奖学金的比例是78%。从最近两年的数字可以看出,平均80%以上的学生,是拿了奖学金来入学的。
学生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跟一般的国际学校很不一样在于它有选拔制,不是单一由学校选拔的。负责选派他来的,是各个国家成立的UWC国家选拔委员会,这个委员会负责选拔他们自己国家和地区之内,来报考UWC世界联合学院的学生。委员会选拔以后,选送到世界各地15家UWC联合世界学院去。
UWC也算是国际学校当中的一类国际学校,我觉得它是独一无二的。它证明了,如果说国际学校等同于贵族学校,这是很大的误解。至少在UWC联合世界学院这里,这样的一种解释,是不成立的。我们应该说UWC国际学校不是贵族学校,它是国际学校,但是它是精英学校,因为每个国家委员会选派的学生,每一年都是很少的,是非常严格选拔出来的。这一点,请很多的家长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国际学校课程 分析鉴赏学习全方位思考
问:谢谢老师为我们介绍世界联合学院的经历和过程。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国际学校课程和本地课程的差别在哪里呢?
李萍:说到UWC联合世界学院,我们也算是国际学校,有一点我们跟其他的国际学校很相似的,就是我们所采用的教学,也就是学术这块。我们采用的是国际文凭组织开发的IB课程。IB课程,我已经教了整整20年,很负责任地讲,这种课程是目前在全世界所谓国际化课程当中,开发和运作应该是最为成功的。因此最近这几年以来,包括中国大陆的IB学校是满地开花的。因为中国人其实是很聪明的,很精明。相比较之下就发现,IB课程确实有它独到之处,是别的课程所不能比拟的。跟中国内地的高考,特别是高中教育这块,学制上有很大的不一样。作为任教IB课程的老师,我可以很简单地总结有这几点不一样:
我教文学课程。第一,我们在国内,从小学到高中,文学就叫做语文课,我们学的是课文。可是在IB课程里,要求学的是经典,比如:像中文第一语言的文学课程,要领着孩子们在两年的课程当中,研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我们读的是一本一本的书,要读13本,当中包括了中国古典、中国现当代的,还有一定要涵括翻译作品。因此,在世界文学这块,一定要形成跟你的母语作品之间有一个比较分析,让学生从学习当中,得到跨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这个对于开拓学生的眼界,对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启发学生学习,教会他分析和鉴赏的能力,都有独到之处的。
第二,IB课程跟国内很不一样的。我自己也是国内的学校读出来,一直读到大学,而后在大学开始当老师。我们从来没有机会能够在口头表达方面得到一个很好的训练,可是IB的课程这一点是非常强调的。我当了20年老师,在我的手下已经换过三次教学大纲,我就发现去年第一年考试最新版的教学大纲当中,在学生口头表达方面的要求大为提高,而且评分标准定得非常清晰。这样IB课程培养了学生善于阅读、鉴赏和思考的能力,也要学生善于口头表达。此外,所有文学语言的课程都要落实到写作,他要有很好的写作能力。所以在全面要求方面,我觉得跟内地学制也有很大的不一样。
第三个不一样,也正是为什么知名的高校会这么喜欢要IB的学生。因为IB有一个特别设置的环节,就是他有一个附加的3分,里面包括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一篇字的专题研究论文。这个学生在高中毕业,未进入大学以前,他其实已经具备了独立的、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完成某一个课题的研究,而且能够拿出一个研究成果的能力。大学能有不喜欢IB学生的可能吗?这就比别人要胜出一筹。
这三点就我们内地目前来说,在中国大陆的高中学制当中不可能触及的。顺带的对师资的要求也就更高了,老师的素质一定要好,所以IB国际文凭组织非常重视教师的培训。
师资配备国际化 讲求技巧和方法
问:能不能为我们稍微介绍一下大概的师资是怎样配备的?
李萍:在招老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老师的方方面面,素质要非常好。懂得教书,书教得好,学问好的老师不难找,特别是中文老师。这20年以来,因为担任IB中文教师培训官,资格也挺老的,确实接触了很多,有中年的,也有年轻的。我在跟他们分享的时候,不是只就大纲的要求来做一个培训,不只是这样的。
首先要从根本上,转变这些老师的思想理念,一个大的转变,要培养出一种国际化的(视野和)要求。具体地来说,他一定要放开,不能是跟国内课堂教学 一样:我是一个老师,你听、我说,然后记住了就行了,到时候考试就把它全倒还给我,考过这一关就忘了。IB课程却是不一样的,首先教会(要求)老师自己要有很好的积累,为什么?因为他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力,一种眼光。考试的时候你是背无可背,不是说我可以准备好了,我记住了,我就能考好。学生要以不变应万变,这个不变的是什么?就是学生要具有对于作品的鉴赏能力。我当时看,就能看出作品主题是什么,而且包含了哪些艺术技巧和手法,是值得我来一说的,一谈的,A、B、C是些什么。这种东西你只能靠平时老师的指点和积累,慢慢地操练培养起来的。
所以这个跟国内的教学很不一样,你教会他学习的一种方法,一种技巧,而不是把知识传授给他就完了。学生的学习有两种:一种叫做掌握知识的学习,还有一种是掌握方法的学习,从字面上也能看得出,对于老师的要求很不一样。所以在培训老师方面,比较资深的,比较好的,比较懂行的培训官,任务也是很艰巨的。
在国际学校教中文 建立跨文化理解
问:您作为国际课程中的中国文学的教学元老,在教课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中国文化和国际化的元素之间的冲突?
李萍:看你怎么理解这个冲突。我们在教翻译作品的时候,学生也有很多疑惑。比如:我们近期学的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的作品,我们读的是她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品《逃离》。因为她描写的很多是北美(社会),属于海外社会当中另一个种族,另一方国土,另一种文化传统,他们的那种生活,她写得是非常成功的。但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就觉得不能理解,当中也讲到青少年的问题,男女之间关系的问题,家庭的问题,父母和子女关系的问题,这当中体现的很多观念跟中国传统观念是非常不一样的。
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其实要引导他怎么建立一种跨文化的理解,也不能说谁优谁劣,这其实也不吻合UWC世界联合学院的理念。你不能分说我这个民族强于哪一个民族,你是属于低劣民族,我这个民族比较高尚。不是的!人类应该是平等的,和平的。你怎么去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同时能够借用一样清晰的观点来反观自己的民族、自己的传统和文化,从当中去发现:有什么我们是得天独厚的,值得保留的?有什么是处在演变当中?有什么我们现在应该进行一种改造,或是摒弃的?又有什么是我们应该坚守的?
你学了第二种文化,似乎在冲突和矛盾当中,但当你回头反观自己的文化时,能够带给学生很多很多启示。我刚刚教过这本作品,我觉得在教的过程当中,给我的很多启示,就真正能体现出一种教学相长。不是我教学生,而是学生教给我很多东西,因为他们做了非常广泛的搜集资料工作,去看这个作品是在什么样背景下产生的:20世纪的中叶,到20世纪的后期,北美社会的地理环境、人文还有家庭观、还有很多人怎么从欧洲、英格兰、苏格兰移民过来,移民对当地的文化产生哪些影响等等,做了非常漂亮的课堂评述。这样我就变成了学生,他们是我的老师。你给他引一条路,学生学会了研究的方式和方法,指一条路让他们走,我非常乐在其中。
问:很多留学生也是去国外之后,回来发现对中国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因为学到了另外一种文化,也学会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同一件事情。
李萍:因为有了比较,有了反观的可能,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拉开了距离,你看得更清。而且对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文化,理解得更透彻,爱得更深。
哈佛耶鲁高材生录取秘诀 教育理念加品牌效应
问:您在UWC世界联合学院的香港分校执教多年,听说您培养了很多哈佛、耶鲁学校录取的高材生,您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秘诀是什么?
李萍:说秘诀?我很坦白地说,秘诀就在于我们这个学校生源收得好。过往20年,每一年的收生让人觉得很惊喜的,我觉得是因为我们的品牌效应,这是最大的原因。我们UWC世界联合学院这个品牌已经打响,因为它跟一般的IB学校、国际学校有很大的差别,它变成有双重的品牌效应。
第一:我们是国际学校当中的IB学校,我们的课程是顶尖的IB课程,公认为最国际化,最成功的课程。此外我们又是UWC理念,它从1962年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现在世界上一共有15间UWC学院。只要你打出你是UWC学院毕业的学生,英国的、美国的、欧洲其他国家的世界上顶尖的大学,争先恐后的要录取这些学生。因为他们除了学业之外,UWC给这些学生提供的那种理念、价值观,对他们的熏陶和培养,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成功的,这样就有一个双重的保证。
所以我们学校历年以来,录取的高校是非常理想的。哈佛、耶鲁、斯坦福,特别是英国的牛津、剑桥,还有美国的布朗、康奈尔等等名校,这些都是常客,来就是一大批的名额。
问:国际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优势到底是在哪里?让这些学校这么争先恐后想要这些学生去他们学校呢?
李萍:我觉得这些高校认为:第一我们学业上是有保证的,就是学术上的成就。我们这些学校的IB成绩历年以来是非常好的。在香港,因为中国学生居多,中国人聪明、好学、勤奋,这是我们的民族性,我们的特色。所以我们学校这么多年以来,全校平均分数都能在37分左右。全校每年毕业班得40分以上的学生是非常多的。除了学术强这方面之外,还有UWC理念,包括它的社会服务,要求每位学生一定要做够多少个钟头,如果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没有达到要求,是不能拿到UWC毕业证书的。
我们的学生有两张毕业证书:一个是IB的毕业证书,来证明你的学术方面的成果;另外一个是UWC世界联合学院的毕业文凭,这两张文凭都要拿到,这是双重的保证。这些高校一定是喜欢要这样的学生。再去看UWC联合世界学院的价值观,是非常吻合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应该具备的特质。
知名校友莫文蔚回到母校
国际学校选择多 敢于沟通的特质
问:目前北京地区乃至全国有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校,我们也收到了很多家长的相关问题,到底该怎么样去选择国际学校?
李萍:我是从UWC世界联合学院出来的老师,我也确实看到了一年又一年,学生们的成长。所以我非常鼓励这些年轻的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认真和积极地考虑一下是不是能够报考UWC世界联合学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不一定你选择你就一定能被录取,就能够如愿以偿的。但是它不失是一个好选择。
问:为感兴趣的家长解答一下,怎么样培养孩子的能力,会比较容易考入国际学校呢?
李萍:我们学校2014年3月份参加了中国新成立的UWC世界联合学院选拔委员会的一些选拔工作。一般来说,全面地衡量、选拔参加报考学生的时候,不只考虑他的学术成绩,这是一个参考。还要看这个学生给我们的感觉:这个学生是不是很开放?很乐于又很敢于、很有欲望和一种热诚,想跟不同的人有一个沟通,有一个互动。这种特质是非常重要的。当然除了这个之外,还有语言技能的准备,我们的面试是要用英文的,所以外语技能不能太差,这两点是最重要的。
优秀案例分享 民工子弟变国际公民
问:在您进入国际学校教育行业以来,有没有哪一位学生或者类似的例子,给您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
李萍:还是拿我们中国内地的学生为例,1997年到1999年,有两个学生从杭州来。这是由我们国家教委选派来的两个学生。这两个学生有中国内地的教育,从小教育是很扎实的。进入我们这间学校以后,通过两年的熏陶,不只是英文好,同时也成了非常开放的、很大胆、充满自信的,充满挑战性的学生,而且跟国外来的几十个国家不同背景文化的同学都融合得非常好。我见证这两个学生一路健康地成长。这两个孩子,让我很以他们为骄傲,其中一个是在哈佛当教授,教IT专业;另外一个学生是在金融风暴发生期间、经济形势最不好的时候,战胜其他五个竞争者,从香港的科大博士毕业,受聘到了多伦多任教金融经济学,现在那里当教授。
另外还有一个女生,去年刚毕业,拿了全奖,现在美国一间学院读书。这个孩子是北京的一间农民工子弟学校来的女生,是由我们国家UWC选拔委员会选送到香港的UWC读书,她现在美国读书。她的爸爸就是从山东来的农民工,妈妈也是山东过来的,家里的兄弟姐妹有很多,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候选人中,这个孩子非常出色。
像这样的学生,留给我的印象都非常深。能够以这样的实力来证明UWC对于中国大陆无背景的孩子来说,是非常好的,难得的历练。经过这样两年,他们能成长,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公民,这是绝对有可能的。
国际课程Q&A:
平静如水:“海淀外国语的国际班初中的只能算是双语课程吧?美国大学对海外学生的认可度如何?”
答:“所有汉语、英语双语授课的课程都是双语课程,国际课程需要更成体系。美国大学对海外学生认可度很难一概而论,学校官方总体是很认可的,海外学生为学校带来多样性、不一样的视角、不一样的理念,未来的世界必然是国际化的,所以需要多元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当然没过大学招中国学生也有财政等方面的考虑,美国大学生对于中国学生的认可也要根据个人和学校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更多留学干货、权威专家在线解答,一同畅谈你关心的教育那些事儿。&&&家长分享:放弃重点小学让娃转入国际学校的心酸
日期:   
责任编辑: 陌上琼花  
阅读: 3981  
字号: 、、  
摘要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妈妈对让孩子放弃重点小学转入国际学校的真实经验总结,小编在这里分享给家长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Hedy妈妈在欧洲工业企业近20年工作经验...
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妈妈对让孩子放弃重点小学转入国际学校的真实经验总结,小编在这里分享给家长们,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Hedy妈妈在欧洲工业企业近20年工作经验。女儿Hedy,幼儿阶段在某双语幼儿园就读,6岁开始参加剑桥少儿英语考试,一二级满盾通过,三级14盾通过。一至三年级在北京某重点小学就读,曾任班长,中队长,校好儿童,四年级转入朝阳区某国际学校。今天,Hedy妈妈以我的择校之路为主题,以亲身经历为我们从插班进入国际学校的原因,公立学校对孩子成长的作用等多个方面进行真实而有趣的分享。
1.在公立小学先把中文打个基础再去好,还是直接从小学一年级就上国际好?
孩子能在公立学校读一段时间似乎是一个更好的选择,理由有三。
(1)在公立学校能打一个更牢的基础,举个例子,公立学校会比较重视写字,包括笔顺和其他的一些中文基础训练。国际学校虽然有中文课程,这方面的要求会弱一些。
(2)中文要比英文难学的多,如果让孩子过早的去接触英文,孩子就不会再喜欢中文了。我们家就遇到这个问题,你让女儿写写日记,她就不愿用中文写,觉得那个字太麻烦。中文的笔画,象形字,这些还是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建立感性认识,打下基础。
(3)中国将来的发展地位在国际上应该越来越重要,工作机会也会比较多,中文基础好比英文的基础好还要重要,所以说家长们还是不要轻易的让孩子失去这个学习母语的机会。国际学校也是学中文,但是我观察下来他们在阅读背诵,包括字词的训练强度方面,没有公立学校那么严格。
2.考虑到孩子的基础问题,如果选择先上一段公立学校,几年级转国际学校合适?
个人认为最理想的转入国际学校时间是小学五六年级后。这个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打的牢,也具备了一定的识字写字能力。语言方面,11.12岁捡起英语速度很快的。不过前提条件是一定要在他在去国际学校之前就学好英语,不然的话,孩子一旦到了全英文的环境,英语跟不上听课听不懂,就会很容易让他有一种疏离感。不过五年级毕业之后,考国际学校的难度很大,可以说大家都想在这个年龄段进国际学校。国际学校的位置却非常有限。中间的四五年级的话,难度会小一些。但是很多家长都觉得这个年级过来的话,又不太舍得放弃后面的小学教育,所以怎么决定还要看所在地的国际学校的录取难度。
3.孩子在国际学校的发展怎么样?
孩子3年级转过去到现在差不多两年多,当时转去的时候她比公立学校的孩子英语水平要高一点,但是现在进步很大。可以读很多原版像《哈利波特》《Percy Jackson 》等英文书。自主学习方面,国际学校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孩子从一个典型的公立学校的小学生,到现在能够独立完成很多大的项目。包括团队合作或者使用一些电子手段,例如ppt这些形式来完成很多学习内容,还能够做一些简单的调研,并独立地做出有一定科学性的结论。这些是同龄公立学校训练不到的。
4.如果选择先在公立学校读小学,选择的是什么英文课才能增强孩子在语言方面的能力?
我让孩子学的就是剑桥体系。开始学的是剑桥少儿英语,后来我参加了北外青少曹文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就比较坚定了在剑桥体系走到底的这个信念。我的建议还是一个培训体系坚持到底,这样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规划。切忌不要经常跟风总给孩子更换,比如说今年学瑞思[微博]明年华尔街,耽误很多宝贵时间。
5.为什么会选择进国际学校?是早有上国际学校准备,还是遇到公立体制等问题迫不得已去的选择?
我大致把家长们选择国际学校的原因做一些小的总结:首先是对公益教育不满;其次是为了维护孩子的天性;另外一个就是遇到择校困难的,比如就北京地区的家长来说,非京籍、外籍或者说住在城区但没有或者学区内重点初高中资源很少,择校困难的;还有父母的工作特别忙,父母不能花很多的时间来陪孩子学习参加奥数或者各种培训的。最后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成绩不是特别理想,认为换一个学习环境或许有改变,能提高孩子的自信的。
6.女孩子在国际学校环境中培养,要特别关注哪些问题?特长很重要吗?
我觉得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现在社会都大同,家长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真正的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未来社会分工应该是变化非常快,我们很难去根据我们目前的眼界来判断孩子将来对他来说什么更重要,所以我觉得家长一定要充分地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特长。培养能够受益终生的一技之长和学习兴趣,这两点都非常重要,课外学什么东西我觉得反而不那么重要。
7.国际学校老师流动性大对孩子有影响么?
我孩子念的这个学校的教师流动性不是很大,在小学阶段主要科目的老师都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关于这点,我觉得的还要看一下办学时间,时间比较长的学校相对来说各方面都会稳定些。其实国际学校的老师的流动性远远比不上小孩子的流动性,虽然我们上的这个学校接受中国的孩子也收持国外护照的孩子,但是实际上的孩子流动性不比纯接受外国学生的学校弱,几乎每个学期都会有孩子转走的情况发生。小孩儿能够寻找一个长期的亲密的朋友(北京话叫发小)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
8.在择校上,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国际部哪个更好呢?
就北京来讲,公办或是民办学校的国际部非常难进,因为这些国际部都属于四中二中这样的重点校高中部。另外有些学校的国际部只收外籍的学生。民办的话能招生数量相对多一些,选择余地也会大一些!但就教学质量来说,公办和正规的民办没有太明显的差异。
9.如何选择合适的国际学校?
(1)硬件条件不决定一切。
大部分中国的家长都既希望孩子能够选一个硬件非常好的学校,又一定有一定比例的中文教学,外教和外籍学生的数量也要尽量的多,毕业生的去向至少世界前五十。实际上我觉得这些条件实际上都不是真正客观的去衡量一个学校好坏的标准。
(2)合适最重要。
首先要考虑学校采用什么样的教育体系,是否与自己子女培养目标契合;其次要看这个学校的录取的难度大不大,如果录取比较宽松,就说明它的生源会比较杂。事实上,决定学校好坏的最终还是生源。
10.外籍学生数量是衡量学校的标准吗?
根据我几年的观察,因为正规的国际学校本身对老师的资质要求很严格,相同教育体系中只收外籍生的学校和中外都收的学校在办学水平上相差不大。相对来说只收国外护照的学校的学生流动性比较大,孩子在学校期间能够找到稳定友谊的同伴的数量可能会很少。
其实,家庭的教育还是更主要的,不见得说学校里都是老外,孩子就能成长得更积极更正面。事实上,外籍同学数量与孩子成长之间,在统计学上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11.国际学校对家长的参与性要求高吗?家长英语不太好怎么办?
就我们这个学校来讲,它对家长的参与要求很高。事实上,我们有一个对家长和孩子同时开放的网络,家长和孩子都有自己的帐户。老师会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放到上面去。另外,由于IB体系里关于考试的评估也很具体。而且学期末的评估都是以平时的成绩为基准。平时成绩也会细化分很多方面,老师会把各门课的详细鉴定都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对家长实时掌控孩子的学习动向十分重要。家长英语不好的话,可能看不懂这些评价。还有就是面对面的家长会或者需要跟老师邮件沟通时都会不方便,这些都是交流上的障碍。
12.请问您对上海的国际学校了解吗?有学校可以推荐吗?
我对上海的国际学校真的不太了解,不过如果我的女儿在上海,我可能都不能让她去读国际学校。因为我发现上海的整体的教育水平很高,尤其是初中,有很多可以选择的好学校。另外,上海的教育理念要比北京更开放更灵活,我觉得从这点上来说上海的学校很好的结合了东西方的优势,完全可以选择体制内教育。但我知道上海的国际学校最近这几年发展的特别快,从数据上看,IB的毕业生总体的平均分也非常高,说明它整个的教育水平还是很棒的。
13.孩子上国际学校,家长应该做什么准备?
送孩子上国际学校,对我们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还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情,家长可以在两方面做准备。(1)在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之前,想清楚将来希望到什么地方留学?确定不参加高考吗?一定不能盲目跟风,要通过网络或其他一些媒体多做功课,对国际教育多方面了解一下,看哪一种教学模式更适合自己孩子。
(2)根据家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计划来选择国际学校。国际教育开支非常大,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或者到研究生,费用不菲,开支周期也很长。
同时,我觉得大家不能用传统的经济行为来衡量教育。与其把它当成是要考虑投入产出比的投资,不如把它当成一种消费方式。
另外,个人认为选择国际化之路的家长们不能想着去国际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去名校去挣大钱,这个还是没有脱离我们传统的思维。我们不能去一方面期待孩子接受开放的教育,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又再期望他选择高薪的工作谋生。要做好准备,孩子可能选择跟家长价值观念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14.孩子上的学校有中文教学吗?
至少IB体系里,母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科目。女儿现在的中文是按照人教版教材同步学习的,但学校根据教学计划,删掉了一些课文后把整个的课程分成自然,人文,社会这些不同的章节来重新学习。作文也要写,但是文体更灵活一些,要求也没有那么死板,高年级还会涉及文学分析,难度加大。基础训练如果比起公立学校的话可能会松一些,字词训练量要少。但是,我觉得目前还是能够比较满意的,至少在国际学校,孩子们写作文挺活泼生动的,没有那么八股。
小编推荐:
来源: |  | 
北京幼升小网扫一扫
关注官方微信
○ 北京幼升小领域最具影响力升学服务平台
○ 微信公众号搜索「北京幼升小」或「bjysxwx」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恩和嗯嗯就能看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