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INTEL现在还在用14nm工艺是什么意思

技术小站:
地点:西安
时间:11月16日 14:00 - 17:00
地点:东莞
时间:11月9日 14:00 - 17:00
地点:深圳
时间:11月8日 13:00 - 17:30
地点:深圳
时间:11月2日 14:00 - 17:00
张飞电子工程师第一部
高速PCB设计指南进阶培训
韦东山linux驱动开发学习
了解RTOS操作系统开发流程
张飞硬件开发全套视频
讲师:孟瑞生
讲师:林超文
讲师:李述铜
讲师:郑振宇
移入鼠标可放大二维码
10nm新工艺难产!Intel被迫增加14nm工艺平台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日 09:44
[导读] 10nm新工艺难产,Intel不得不临时增加了第三代的14nm工艺平台Kaby Lake,但即便如此进展也不快,Intel甚至将其描述为“2017年平台”(2017 Platform)。
  10nm新工艺难产,Intel不得不临时增加了第三代的14nm工艺平台Kaby Lake,但即便如此进展也不快,Intel甚至将其描述为&2017年平台&(2017 Platform)。
  根据最新消息,Kaby Lake处理器要到今年第四季度才会大规模量产,而发布可能会在2017年新年前夕,或者等到明年初的CES 2017。
  Skylake六代酷睿可是2015年发布的,这就意味着在整个2016年,Intel都不会有一套新的平台。
  对于Kaby Lake,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它只是Skylake基础上的一次优化提升,规格上不会有太明显的变化,部分型号甚至会两代共存一段时间。
  Kaby Lake处理器仍然是双核心、四核心的布局,搭配新的200系列芯片组,但值得提及的新亮点也就更多的PCI-E通道,以及支持Optane非易失存储技术。
  200系列芯片组会兼容支持Skylake处理器,主板插槽接口同为LGA1151,不过恐怕没几个人会为此扔掉自己的100系列主板吧。
  其他平台模块也没太大变化,Wi-Fi无线模块从Snowfield Peak、Stone Peak升级为Windstorm Peak、Sandy Peak,但不知道有什么具体变化。
  另外,Thunderbolt雷电控制器还是Alpine Ridge,有线网卡部分则还是Jacksonville。
  想要看到全新的Intel平台,还得等到2017年末,首个10nm工艺的Cannonlake将会姗姗来迟。
  AMD方面要跳过10nm而直奔7nm,但那是另外一个更遥远的故事了。
如今,物联网浪潮已然席卷至汽车电子产业,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已模型初显,安全...
ADAS市场或破千亿
国产汽车雷达将爆发
抢占智能汽车制高点
为自动驾驶保驾护航
电动汽车面临的挑战
Intel相关文章
Intel相关下载
CPU相关文章
CPU相关下载
AMD相关文章
AMD相关下载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家庭设备将会联上网络,变得“智慧”起来,智慧家庭的概念成了这几年媒体、企业、用户关注的焦点,而...
研华IoT嵌入式平台事业群总经理许杰弘表示,工业物联网 2009年就开始提出,至今缺乏临门一脚,现在是打开大门的时候了。研华WISE-PaaS物智联软件平台和...
创新实用技术专题
供应链服务
商务及广告合作
Jeffery Guo
关注我们的微信
供应链服务 PCB/IC/PCBA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下代酷睿仍用14nm工艺 英特尔:我这等于三星10nm_网易科技
下代酷睿仍用14nm工艺 英特尔:我这等于三星10nm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英特尔挤牙膏:下一代酷睿仍采用14nm工艺,称自己14nm等于三星10nm)
本文作者:周翔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消息:2月10日,英特尔在投资者会议上正式发布了第8代酷睿处理器,将于今年下半年亮相。遗憾的是,第8代酷睿处理器并没有采用传闻中的10nm工艺,而是依旧沿用14nm工艺,英特尔称之为“Advancing Moore's Law on 14 nm”。虽然采用的仍然是老工艺,但是英特尔表示,第8代酷睿的性能将比Kaby Lake提升15%。据悉,数据中心所用的Xeon高端多核处理器将首批用上下一代制程,也就是10nm。另外在1月初的CES&2017上,CEO柯再奇曾表示,搭载10nm芯片笔记本产品会在今年底出货。虽然三星、台积电都已经研发出14nm工艺,并且成功量产。但是英特尔表示自己的14nm工艺和竞争对手的10nm工艺同样优秀,领先对手整整三年。
根据英特尔在投资者会议上公开的PPT,其2014年研发出来的第一代14nm FinFET(即Broadwell所用)和三星以及台积电的10nm工艺看齐。此外,根据英特尔高级院士Mark Bohr的说法,英特尔10nm工艺的栅极间距是54nm,是同时代10nm最强。据悉,Intel 10nm Cannon Lake的性能提升在50%以上。如果传言属实,那么英特尔的10nm是否能够对标三星和台积电的7nm工艺呢?via. anadtech & 快科技
本文来源:雷锋网
责任编辑:郭浩_NT562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查看: 592|回复: 11
Intel:14nm工艺发展3到4代处理器依然会有性能提升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09:40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链接:/48754.html
Intel 14nm工艺已经有三代产品了,但可能不会这么快退出舞台。对于这个问题,Intel高管表示即便他们的开发周期变长,一种工艺发展3到4代处理器,在性能上他们依然能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color=rgb(51,]
在Intel整个Tick-Tock战略中,14nm工艺是最难产的一次,托乱了2年升级一次工艺的周期,以致于Intel直接将其调整为3年一个周期,除了Broadwell、Skylake之外,今年还会有Kaby Lake处理器发布。但是14nm工艺可能不会这么快退出舞台,因为2018年Intel还会推Coffee Lake处理器,这样算起来14nm工艺要战四代了。对于这个问题,Intel高管表示即便他们的开发周期变长,一种工艺发展3到4代处理器,在性能上他们依然能给用户带来新的体验。
112805cjzmc0b0i070miim.jpg (53.72 KB, 下载次数: 0)
14:10 上传
此前曝光的咖啡湖处理器将在2018年问世
今年Intel还会推出Kbay Lake处理器以及配套的200系芯片组,从之前的曝光来看Kaby Lake不论规格还是性能,相比Skylake提升都不大,没多少值得期待的地方。2017年Intel已经确认会推出10nm工艺的Cannonlake处理器,只不过10nm工艺跟14nm工艺一样可能首先用于移动处理器,桌面处理器升级没这么快,而且还曝出了一个Coffee Lake(咖啡湖)处理器,2018年上市,将会出现6核版本,只不过工艺还是14nm的。
这下子估计要把大家给弄晕了,搞不清Intel在想什么,就连分析师们也有点担心Intel的开发周期变长是否会影响Intel向客户推新产品的意愿。对此Intel高管Brice Hill做了如下表态:
“就产品竞争力来说,你们现在看到的是Intel有能力继续提升我们这一代产品的性能。短时间内来说,就算我们真的延长了开发周期,我们可(在一种工艺下)发展3到4代处理器,依然能在市场上给大家带来性能提升,从性能进步的角度来说依然能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注意他的说法,他说可能发展3到4代处理器,这意味着Intel官方算是承认了Coffee Lake(咖啡湖)处理器处理器的存在,也就是说2018年我们还是很可能看到14nm Coffee Lake(咖啡湖)处理器出现在市场上。
处理器性能提升主要依赖工艺及架构,如果14nm发展到第四代产品了,工艺优化的潜力估计也没多大了,那就只能指望架构优化了,不过Intel真的能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即便发展3、4代产品依然能带来性能提升?笔者觉得这个有点太难了,至于你们信不信....我反正不信。
话说回来,担当AMD杀手锏的Zen处理器原本说是在今年底上市,但AMD最新路线图上显示Zen处理器得到明年才能上市,再考虑到AMD的产能及市场供应能力,估计到2018年都还是14nm工艺Zen处理器为主,Intel那时候再推14nm处理器,说起来也一点也不落后。
转后语:我们从不生产牙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感觉4790K不知道要战多少代了……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9:4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看这牙膏挤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无敌最寂寞,牙膏慢慢挤
该用户从未签到
我只想说,我的那块E3 1230有啥不能干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发展3到4代,潜力会挖掘更深
TA的每日心情擦汗 09:4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10.gif (3.81 KB, 下载次数: 0)
14:10 上传
恨AMD不争啊~~~这牙膏给挤得~~看来e3 1231还能再战一两年
TA的每日心情衰 09:40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现在大多CPU还能再战几年的 没什么必要
TA的每日心情郁闷 09:42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意思是现在这支牙膏还没挤完?
TA的每日心情衰 09:43签到天数: 1 天[LV.1]初来乍到
我只想说,我的那块E3 1230有啥不能干的?E3跑SVP+MADVR 1080P下 全最高设置,就是幻灯片效果 。16框框都能占用80%多
Powered by您现在的位置: >
& 又到半导体制程升级年&&细说Intel与Samsung的14nm技术
又到半导体制程升级年&&细说Intel与Samsung的14nm技术
《中无通讯》第70期 文︰ 世界网络
林和安 小洛夫
根据ITRS(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的发展蓝图,今年是半导体界导入14nm制程的一年,维持每两年一代的技术进步。首推14nm制程的荣誉一如以往由半导体界的龙头Intel取得。不过Intel的强势的背后,市场竞争却出现转变。首先是Intel在14nm的对手已经由AMD变成Samsung及Globalfoundries联盟,甚至是TSMC在发展中的16nm制程,即俗称的半代工艺升级。另一是首批应用到14nm的CPU皆属于Mobile而非Desktop传统追求高性能的领域,反映市场环境的改变。
ITRS的发展蓝图︰
1971 10μm
<font color="#ff 10nm
<font color="#ff 7nm
<font color="#ff 5nm
* 红色代表未推出
Intel 14nm技术先拔头筹
从22nm进入14nm制程,最直接的效用是晶体管尺寸的缩小外。据Intel在今年8月8日公布的14nm制程详情。Intel 14nm制程比22nm,Transistor Fin Pitch从60nm缩至42nm,减少30%;Transistor Gate Pitch从90nm缩至70nm,减少22%,最后是Interconnect Pitch从80nm缩至52nm,减少35%。同样的SRAM存储器电路,22nm时为0.108um2,14nm时为0.0588um2,差不多是原来的一半左右,十分显著。
在Interconnects方面,22nm时为80nm,14nm只要52nm。
第二代Tri-gate晶体管进一步增加密度
Tri-gate又称3D晶体管技术,最大的好处是比传统的晶体管可以几何级数增加晶体管的数目,此项技术由Intel最先于22nm制程时导引,目前各家厂商已在开发类似的产品,所以Intel在推出14nm的同时导入了第二代Tri-gate晶体管技术。
第二代Tri-gate大大改进了Transistor Fin构造。除了上述Transistor Fin Pitch从60nm缩至42nm外,其高度也从34nm增至42nm,可增加drive current及效能,最终使Transistor Fin的数目得以减少,可增加芯片的密度,降低电容值等等。
按照Intel的计划,今年内位于美国Oregon及Arizona州的工厂会率先导入14nm,明年会加入Ireland的工厂,并实现明年第一季大量出货的目标。
在Intel示范中,在22nm时需要3根Transistor Fin达到的功能,因为有第二代Tri-gate,只要2根即可。
14nm的Pentium-M移动处理器
上述14nm技术的优点主要属于理论性的,它应用在产品的表现又如何呢?以下即以Intel首颗14nm Pentium-M来作说明。如无意外的,代号Broadwell的14nm Pentium-M也是今年内唯一的Intel 14nm CPU,因为早于去年Intel已经表示,在2014年不会在Desktop平台推出14nm CPU。这多少与Desktop市场出现萎缩,用家升级周期延长有关。Broadwell发表在9月5日的德国柏林IFA展期中,Intel表示采用Broadwell的产品将于圣诞假期先行上市,而于明年大量上市。
据Intel表示,Broadwell与现在的Haswell-Y比较,可以降低2倍的TDP功耗,其较低的功耗使2-in1笔记本计算机只用少于9mm的无风扇散热方案。而在尺寸方面,Broadwell的芯片连封装尺寸只是上一代的50%,厚度减少30%,芯片闲置Idle功耗比原来少60%,可有效增加电池使用时间。
22nm(左)与14nm(右) Pentium-M SOC封装的比较。拜新技术所赐,封装面积仅有原来的50%。
害怕对手Intel强调产品优势
Intel在谈到14nm技术特点之余,罕有地与竞争对手14nm制程作出比较。据Intel表示,竞争对手一般在Intel之后推出新制程,以更佳的性能作为卖点。而在14nm上,Intel一推出即取得比竞争对手未推出的14nm制程较高的密度。这是因为Intel是Fin FET技术的先行者,目前已推出第二代Tri-gate技术,所以能够提供较高的密度。
笔者认为,Intel作为半导体的龙头大家,向来不会把竞争对手的产品放在眼内,除非产品面对威胁,否则很少会主动与竞争对手的产品作比较。印象中Intel上次在受对AMD Athlon 64处理器威胁时,也主动发布Core 2处理器与Athlon 64处理器。在这次14nm,Intel一反常态主动比较了与竞争对手的14nm,可见竞争对手成功给予Intel一定的压力。因为上一代22nm制程时,竞争对手接近2年都没有同级产品登场,反观这次的14nm制程可能不到半年即面对竞争对手产品的威胁,Intel优势大大收窄。
面对竞争对手亦步亦趋,Intel强调其14nm制程在密度上如何领先对手。
Samsung与Globalfoundries联盟的14nm
除了Intel的14nm外,近年在半导体市场十分积极的Samsung也找来Globalfoundries合作关发14nm制程,预计在2015年左右推出相关CPU产品。由于Globalfoundries的前身是由AMD分拆出去的CPU生产部门,所以有AMD与Intel之争的延续,代表AMD重新回到有力竞争Intel的位置。说到Globalfoundries近来的可说是命途多舛,独立后整合多家半导体工厂如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而锐意打造成为像TSMC的专业代工厂。此后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多制程选择而非专注于最新制程技术发展,比如先后推出了28nm及20nm这些过去AMD不愿意开发的半代制程(原先应该为22nm)。如果一直顺利的话,AMD将于2015年左右采用14nm制的第4代APU产品,较现时第3代APU的28nm制程差不多一次过升级了两代产品。
Samsung与Globalfoundries联盟的14nm已从现有的Planar架构进化为3D、FinFET架构。
Samsung的S2 Fab, S3 Fab及S1 Fab,Globalfoundries的Fab 8,将会负责生产14nm晶圆。
先后推出14LPE及14LPP
Samsung及Globalfoundries公布14nm资料较Intel为少,仅表示会采用FET技术,而且会提升Transistor Fin的高度,与Intel的第二代Tri-gate技术做法相似。
另外,还会采用更进取的gate pitch、更小的存储器方案以及创新的layout schemes以容纳更复杂的逻辑电路等等。
对于14nm,Samsung联盟表示会先推出14LPE版本,随后会推出加强版本14LPP,特点是有更高的效能,更减的低功耗等等。性能表现方面,联盟表示第一版的14LPE可以比20nm达成20%效能提升、降低35%功耗,以及缩小15%面积等等。
Samsung联盟会先后推出14LPE及14LPP两个版本。
TSMC 16nm成另类选择
TSMC一向喜欢以半代制程为市场提供另类的选择,以降低技术风险及开发时程。在这次14nm制程也不例外,于今年9月25日,宣布成功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生产出16nm FinFET ARM CPU,可见其与客户的紧密合作关系,确保新技术得到市场上最大的支持。
对于16nm FinFET制程,TSMC同样没有透露太多技术细节,反而更多着眼于新技术带来的好处。据TSMC方面表示,其16nm FinFET制程可显著提升速度,降低功率及漏电流等等。与现时TSMC的28nm HPM制程相比,新技术的芯片闸密度增加两倍,在相同功耗下速度增快逾40%,或在相同速度下功耗降低逾60%。而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则表示,采用TSMC 16nm FinFET制程的ARM Cortex-A57核心工作时间可达2.6GHz,可见比现时28nm的ARM Cortex-A57核心的2.0GHz增加了一定的主频,为用家带来更高的性能。
结论︰用家更关心成品
最后,笔者认为单单比较各家14/16nm制程的长短不会有太大的意义,反而是采用该技术生产产品性能的好坏,才最吸引用家。这方面最成功的是TSMC,近年发布新产品均能与客户紧密合作,其次是Intel,因为Intel的工厂主要为Intel自家的产品服务。考虑到成本等等的因素,明年手机及平板计算机主流产品应该还是28nm制程,而笔记本计算机因为为Intel所垄断,采用那一款制程主要视乎Intel的出货意愿。
然而随着14nm制程的登场,预计明年将有更多高性能的移动处理器发布,如3GHz手机CPU,或是8核心的64bit手机CPU都不是梦。
版权所有:大中华印艺网 Copyright (C) 1999-,All Rights Reserved
如有意见和建议,请惠赐E-mail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星14nm工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