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流鼻涕打喷嚏,打喷嚏影响鼓膜吗

打喷嚏千万别在憋着了 小心鼓膜被穿孔
打喷嚏千万别在憋着了 小心鼓膜被穿孔
  许多人习惯在打喷嚏时捂嘴或捏鼻子,甚至会憋着喷嚏,其实这会对鼓膜有不好的影响。在咽部与中耳鼓室之间有咽鼓管,它负责维持着中耳与外部压力平衡。如果打喷嚏时捏着鼻子或者捂嘴,就会使咽部压力增高,细菌、粉尘等外物很容易从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可能会引起急性中耳炎,严重者会引起鼓膜穿孔。  为减少因打喷嚏引发某些危险的可能性,首先要避免用力打喷嚏,其次在打喷嚏时尽可能采取坐姿或蹲姿,以减小胸腹腔的压力变化。  一个喷嚏里往往含有上万的细菌,如果憋住喷嚏,就相当于将细菌留在体内。如果为了避免麻烦或出于礼貌,在打喷嚏时可低头用双手或纸巾遮挡一下,把喷嚏打出来。  鼓膜穿孔的危害  1、细菌感染  鼓膜穿孔后,中耳就会与外界相通,当在游泳、洗澡时,细菌很容易进入耳内,引发中耳炎。如果中耳炎反复发作,鼓膜穿孔会增大,甚至引起中耳粘连硬化,更严重者还可导致骨疡型或胆脂瘤型中耳炎,当骨头受到细菌侵蚀时,会引起面瘫、脑膜炎、脑脓肿等颅内外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听力下降  声音首先振动鼓膜,然后经中耳听骨链传到耳蜗,进而引起神经反射形成听力,鼓膜穿孔后,鼓膜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外界声波的能量传入内耳减弱,出现听力下降。
热读 | 推荐
精彩 | 炫图打喷嚏用手捂,害处大了去!打喷嚏用手捂,害处大了去!首席健康师百家号日话题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感冒时,或则是在公众场所总是这样被提醒,“打喷嚏或者咳嗽,要用手捂住口鼻。”既是出于礼貌,同时也避免病菌随着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喷出的飞沫四处播散,传播给周围的其他人。想法是对的,动作却是错的。打喷嚏、咳嗽应该是用纸巾、手帕捂住口鼻,或者是对着胳膊打。当咳嗽或打喷嚏时,人们都会习惯性地用手捂一下,以防止口沫四溅而将病菌向四周传播。打喷嚏时用手捂住口鼻,的确挡住了飞沫向空气中传播,但喷出的口水沫会附在手上,因此大量的病菌残留在手上。打喷嚏、咳嗽时用手捂,大量的病毒以唾沫的形式粘在手上,当和人握手或触碰到其他东西,病毒就传播出去了。一个喷嚏中所含的细菌和病毒可在2秒之内附着到扶手、座位等经常被人触碰的地方,当你“沾满”感冒病毒的手触碰到电话、电梯、扶手以及门窗等物体上,都有可能有你遗留下来的病毒,在接下来的5分钟之内,这些感冒病毒有可能传染给其他150人,当别人接触到被沾染感冒病毒的这些物品时,就可能患上感冒。用手捂口鼻害处多用手捂住口鼻时,病毒会粘附在手上,随着你揉眼睛和抠鼻子的动作,病毒很可能通过接触,进入你的眼睛和鼻子,一定程度上造成这些部位的感染;如果你再用手去摸楼梯栏杆、电梯、公交车扶手等公共物品,细菌就会粘附在上面,传播给其他人碰触到的人。此外,人在打喷嚏时将口鼻完全捂住,上呼吸道产生的强大压力没有得到缓解,压力便会通过咽鼓管作用于耳道鼓膜,不利于耳部健康。正确打喷嚏的方式用纸巾捂住口鼻,病毒就会粘附在纸巾上;对着胳膊打,喷出或咳出的飞沫虽然会附着衣服上,但至少会阻断感冒病毒间接的人为传播。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美国儿科学会的认可。美国小孩子一年内要感冒6至10次,最高的可达12次。如此高的频率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幼儿园和小学里的交叉感染。所以,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打喷嚏、咳嗽姿势更为重要。如何防止传染洗手仍是预防感冒和防止感冒传染给别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防止传染上感冒,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出入人群密集的场合,尤其是医院、车站等容易携带病菌的区域,一定要注意及时洗手。随地吐痰也是造成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一个危险行为。吐痰时,既不能随处乱吐,也不能吐在垃圾桶内,正确的方法是先将痰吐在纸巾上再包好扔进垃圾桶内,或吐在手绢上带回家洗干净。除了流行性感冒外,肺结核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日常生活中个人都要养成不要直接面对周围人咳嗽、大声说话和打喷嚏的习惯,在打喷嚏、咳嗽、吐痰时,采用正确的做法,避免传染他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首席健康师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你身边的健康专家,每天为你更新健康咨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放屁、呼吸、咳嗽、眨眼、打喷嚏……小动作大能量
我的图书馆
放屁、呼吸、咳嗽、眨眼、打喷嚏……小动作大能量
160& km/h 喷嚏如果上高速裸奔,铁定超速
& 打喷嚏、放屁、咳嗽、呼吸、眨眼、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小动作”我们每天都在做,有的几乎完全不受我们意识的控制,日复一日在那里全自动运行。可你想过吗?其实这些“小动作”里包含的学问可不小。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 现代快报记者 白雁 整理自《你的脸皮有多厚》
& 放屁、呼吸、咳嗽、眨眼、打喷嚏……
& 小动作大能量
& 小动作1:呼吸
& 人一生呼吸掉
& 4亿升空气
&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静止不动时,普通成人每分钟呼吸15~20次,如果取中间值18次来计算,一天为26000次,一年为950万次,活到80岁,这辈子就呼吸了约8亿次。成人一次的呼吸量约为500毫升,一生(以80年计算)就高达4亿升。
& 肺活量就是尽可能多吸空气,或尽可能多吐出空气所能达到的量。一般一次呼吸量为500毫升,努力一点,可多吸入毫升的空气,这就是储备吸气量。吐气与吸气一样的道理。储备吸气量、普通呼吸量、储备呼气量三者合计称为肺活量。平均而言,成年男性肺活量为毫升,女性为毫升。
& 小动作2:打喷嚏
& 喷嚏时速堪比跑车,可高达160公里
&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英国的唐娜·葛瑞菲丝(1969年生)从日到日总计977日之间,持续打着喷嚏。据推测,她在第一年大约打了100万次喷嚏,一分钟内大约要打2次。
& 打喷嚏是为了要驱走黏附在鼻腔黏膜上的有害物质而产生的防卫反应。在空气中,混杂着尘埃、细菌、化学物质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若是进入肺部,会形成呼吸障碍。侵入鼻子的异物,会被鼻腔黏膜黏住,再通过鼻腔纤毛的动作(蠕动),将异物运往鼻孔的方向。当异物再度侵入鼻腔,而又附着在鼻腔黏膜上时,则会刺激鼻腔。当刺激的感觉传入脑部,为了将异物排出体外,脑就会命令鼻子大量吸气后,再一口气将空气送出。这就是所谓的喷嚏,此时所产生的气流,时速可高达160千米。也就是说,喷嚏如果能上高速裸奔,按照交通法规,那绝对是超速了。好在,速度虽然惊人,但“行驶”时间极为短暂,倒也没啥危险性。
& 小动作3:放屁
& 忍住不放的屁去哪儿了?
& 屁,是由与食物一起吞下的空气和因肠内细菌作用使食物发酵腐败产生的气体,再加上经由血管内血液流到肠内的气体所组成的。屁的量及成分与食物的内容、肠内细菌活动状况以及身体状况等有关,健康的成年人,一天放屁的量为400~2000毫升。
& 构成屁的物质超过400种以上。主要成分氮占60%~70%,氢10%~20%,二氧化碳10%,其他还有氧气、甲烷、氨、硫化氢、粪臭素、吲哚、脂肪酸、甲硫醇等成分。
& 俗话说:“放屁、生疮、生孩子不用选地方。”屁积存在体内并没有好处,不过应该避免在别人面前放屁。唾液、痰、鼻屎、耳垢、大小便、屁,这些由体内排出的东西,都让人有着莫名的厌恶。
& 话说回来,忍住不放的屁到哪儿去了呢?原来,憋住的屁,会经由大肠黏膜的毛细血管被血液吸收。屁的量一多,还会逆吸收至小肠,而在小肠中也同样是被血液吸收。进入血液的屁,会循环到全身,然后,一部分被肾脏处理,形成尿液的成分;一部分经由各种组织代谢;一部分运送到肺,混在呼气中通过口鼻排出。
& 小动作4:咳嗽
& 一次咳嗽的耗能让一瓦灯泡亮8秒
& 黏液(痰)包覆着异物,借助纤毛运动送到口腔,通常是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吞入腹中,不过有时候也会发生含有异物的黏液(痰)卡在咽喉时,光靠纤毛运动无法排出的状况。当痰卡在咽喉,会刺激该部位的感觉神经,引发排出黏液的反射动作,也就是所谓的咳嗽。
& 咳嗽是将黏液(痰)吐出的动作。但感冒时也会咳嗽,这是由于气管的黏膜发炎,分泌过多黏液,囤积后刺激到支气管的感觉神经。
& 由于是要将卡在咽喉的痰吐出,因此咳嗽也要花相当的力气。咳嗽产生的气流速度在声门附近可达每秒50~120米,比起台风毫不逊色。每次咳嗽都会消耗8.38焦的热量(相当于一个一瓦的灯泡亮8.38秒),重复咳嗽几次,相当消耗体力。
& 所以一个经常咳嗽的人,十有八九是瘦子,也是因为体力消耗得太多。
& 小动作5:眨眼
& 两眼所见视野为200度
& 在赛马场上奔驰的马儿之中,有一些马的眼睛被遮盖起来,遮盖马眼的器具,称为“遮眼革”。马的眼睛在脸(头)部的两侧,视野非常宽广,大约可以环顾350度的周围环境;然而对赛马而言,视野宽广有时候并非好事。因为宽广的视野,会让旁边及后方追来的对手进入眼帘,而导致注意力分散,因此给赛马套上遮眼革,来限制它的视野。
& 人类在动物之中属于视野较为宽广的,但还是输给马和狗。以单眼而论,人类左右方的视野大约为160度,两眼同视可以看见200度左右的范围。至于上下方的视野,上方为50度、下方为70度,合计约120度。左右200度的视野大约也可以看见一点点斜后方的事物。
& 然而当我们正在开车或做其他类似的事情时,视野会变得非常狭窄。例如,以时速60千米开车行进时,视野会减少到30度,若时速增加到100千米,则会低到只剩10度。
& 小动作6:思考
& 脑是“大胃王”,还爱“挑食”
& 不管是努力思考,还是闲着发呆,其实我们的大脑一秒钟也不曾歇过。
& 脑部的重量只占体重的2%左右,但却是个“大胃王”。到底胃口大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从脑部的血液流量占全身血液流量的15%就可见一斑。氧气经由血液送达全身,而脑部消耗的氧气就占了20%。
& 以热量来说,成年男子的脑部一天大约消耗2100千焦,占整体消耗量的20%。人体的重量大概一半来自肌肉,脑部的重量不过占了2%左右,却与占了一半体重的肌肉消耗掉的热量相同。
& 脑部以葡萄糖作为日常运作的能量来源。身体的其他部位,几乎都是以蛋白质、脂质、糖类等三大营养素作为热量来源,并不能像脑部一样只靠葡萄糖维持。
& 所以说脑不但是个“大胃王”,还是个“偏食者”。
& 脑时钟是一天25小时
& 人类的脑也有个时钟,但却是一天25小时,这就是所谓的体内时钟或称生物时钟。
& 大多数的生物都具有在一定的周期内活动的规律,对于人而言,这个规律就是一天25小时。根据这种规律而形成的体内时钟,以人类为首的哺乳类都存在于头脑之中。
& 更准确地说,体内时钟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这个部位有10个基因担任计时的功能,其中负责发振器的基因由特定的蛋白质所合成,根据分解的规律来调整发振器的开关,因而产生了生物时钟25小时的周期。
& 但是人类实际生活中却是24小时的周期,所以,我们其实是在强迫自己的脑去配合这样的时间节奏而生活的。
& 小动作7:掏耳朵
& 东方人的耳垢干,西方人的湿
& 耳朵痒的时候,人往往会下意识挠挠,或者干脆掏一掏。耳朵的入口到鼓膜的距离,成人约为2.5厘米,这个部位称为外耳道。外耳道并非笔直,而是往斜上方延伸。耳朵入口附近的皮肤有很多皮脂腺与汗腺,其分泌物就是耳垢。因此在清理耳垢的时候,只要把耳朵入口附近的地方清干净即可,没必要深入到耳朵深处。
& 耳垢分为两种,一种是色深带有黏性,另一种则是色浅呈干粉状。前者称为“湿型耳”或“蜜蜡耳”,后者称“干型耳”或“米糠耳”。东方人以干型耳居多,而西方人则以湿型耳为主。
& 外耳道的汗腺含有蛋白质及脂质,称之为“泌离分泌”。泌离分泌发达,就会形成湿型耳垢。耳垢的干湿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出生时是干耳型的话,一辈子都会是干耳型。
馆藏&1151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感冒咳嗽后耳朵的症状,请问医生会不会影响听力。
感冒咳嗽后耳朵的症状,请问医生会不会影响听力。
发病时间:不清楚
患者性别:女患者年龄:17发病时间:日主要表现:感冒咳嗽后,夜里醒来,侧身动一下时,耳朵会疼,到了白天,疼痛症状减轻,但有时体内的气体排出时会明显感觉到鼓膜震动,暂时感到对听力没什么大影响,同时有呕吐现象,去看了医生,医生说鼓膜充血,若严重会引起积水,我已经挂了一天点滴…………先锋,打算再挂一天,想请教一下医生是否有用。咳嗽对鼓膜会不会有影响,还有这个症状严重不严重,会不会对以后听力有影响。谢谢医生。医生诊断及化验结果:鼓膜充血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精选回答(1)
擅长:五官科、儿科
考虑中耳炎,中耳炎是细菌感染,抗生素是特效治疗,应选择敏感的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样可以更快地到达病灶.使药物发挥作用.鼓膜未穿孔前可以用酚制剂滴耳液止痛。鼓膜穿孔后双氧水清洗脓液后抗生素滴耳液滴耳治疗。
医生回答(1)
擅长:擅长中西医结合微创治疗:特别对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的诊治及手术有着颇高的造诣,同时对耳聋耳鸣、急慢性中耳炎、中耳乳突出、鼓膜穿孔等耳部疾病有独到见解,在各类耳鼻喉疾病特别是咽喉疾病的诊疗方面有着突出成就,在业内军内享有盛誉。
你好,建议到医院检查看是否分泌性中耳炎,及早治疗。
向医生提问
(急性鼻咽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卡他性鼻炎,普通感冒,伤风)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总体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平常所说的都是普通感冒,俗称伤风。感冒大多在人们着凉后引起,开始有鼻咽部干、痒、灼热感,继而出现喷嚏、鼻塞、鼻流清涕、流眼泪等症状。1-2天后可伴有咽痛、咳嗽、或有发热、头
痛、全身酸痛、食欲减退,或有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无合并症,5-7天可痊愈。不论年龄大小,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冒,但在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明显时发病较多。一般每人一年可感冒2-5次,小儿、老人和体质不好的人感冒的次数则会增加。
多发人群:所有人群,一般体弱的人经常发病
典型症状:&&&&&&&&&&
临床检查:&&&&&&&&&&&&
治疗费用:市三甲医院约(500-10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咳嗽打喷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