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中木马病毒怎么办经常会有这些垃圾,是中病毒了吗

51CTO旗下网站
手机病毒恐慌是忽悠出来的?
3G时代”将引爆手机病毒泛滥!近来,只有5年“毒龄”的手机病毒被媒体轮番炒作。手机病毒真的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手机中吗?没有看到手机病毒肆意泛滥,手机病毒恐慌却泛滥起来了。  但是业内人士却语 ...
作者:佚名来源:竞报| 09:38
3G时代”将引爆手机病毒泛滥!近来,只有5年“毒龄”的手机病毒被媒体轮番炒作。手机病毒真的像寄生虫一样依附在手机中吗?没有看到手机病毒肆意泛滥,手机病毒恐慌却泛滥起来了。
但是业内人士却语出惊人:“手机病毒恐慌是忽悠出来的,手机病毒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专家称,手机病毒只针对智能手机,只针对某一操作系统,而且具有传播性才能是病毒。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手机病毒不像PC机流行,但随着手机功能不断升级,手机病毒的隐患不能轻易忽视。
针对“3G时代”将引爆手机病毒泛滥之说,金山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语出惊人:“手机病毒的恐慌是忽悠出来的。”而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认为,手机病毒的确没有PC机那么普及,市场也没那么大,但手机病毒是一个认识问题,将来手机安全问题会比PC机更危险。
手机病毒恐慌完全没有必要,”金山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语出惊人,“手机病毒的恐慌是忽悠出来的,就目前来说,手机病毒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
近来,有关手机病毒的新闻不断通过电视、网络和报纸等传播渠道,轮番炒作。通过百度输入“手机病毒”搜索出229000篇相关文章。秦女士说,有关手机病毒的概念,她很久以前就听说过,前些天,她通过网络搜索到有关手机病毒的内容,看完大量的资料还是一知半解。“我不知道自己的手机会不会那一天突然中毒,我有点手机病毒恐惧症了,”秦女士说。
据了解,第一个有案可查的手机病毒是2001年出现的VBS_TIMOFONICA,该病毒通过感染计算机,并利用“将Email转发为短信”的功能向用户大量发送垃圾信息,同时还可以广播SMS短信给某个SMS服务器,从而使得许多用户都收到垃圾信息。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手机病毒完全没有引起用户的注意。但到了2004年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诞生了。SYMBOS_CABIR.A可以智能地通过蓝牙传播到其他手机上,一旦有手机感染,就会自动打开蓝牙并搜索附近已经开启的蓝牙设备,找到之后即自动建立联系并将病毒副本发送至搜索到的设备。“手机病毒恐慌完全没有必要,”金山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语出惊人,“手机病毒的恐慌是忽悠出来的,手机病毒并没有声称的那么可怕,手机病毒也没有那么普及,没有说的那么严重。手机病毒是存在的,但与互联网几千种病毒不同,手机病毒只有几百种,手机病毒传播技术上不能兼容所有手机的系统,也就是说,某种手机病毒只能感染某一款手机操作系统,目前来说,手机病毒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那些并不是真实情况”,针对电视画面上经常出现的手机病毒,李铁军称,手机出现死机、短信死机等异常现象往往是手机本身系统造成的,而不是手机病毒造成的,如果手机内软件过多,那么手机系统可使用的资源就会越少,很容易导致手机出现问题。
李铁军亲身体验了一次手机杀毒的事件。他看到不少的手机专修店有“手机杀毒,100一次”的广告,有一次他到外地出差时,专门暗访了一家“手机杀毒,100一次”手机修理店。他发现,手机维修人员根本不是给手机杀毒,而是刷新手机系统。“其实,就和电脑重装系统一样,而不是维修人员发现了某种手机病毒,利用杀毒软件查杀,这不是忽悠人吗?”李铁军说。
记者这部手机不是智能手机,因此病毒根本是无法入侵的。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人告诉记者这些基本常识呢?“这几年,经过检测,中毒的手机很少,手机非正常死机等异常现象很多都是使用或者是硬件出现的问题”,记者随机拨打了东三环一家诺基亚手机专修店电话,一位工作人员说。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如果客户有需求对手机杀毒,100元一次。
随后,记者奔赴南三环一家手机专卖店,当记者拿出2005年购买的一款诺基亚6670手机,并以经常死机为由要求杀毒时,该店维修人员声称,“这种死机现象是中毒导致的,经过维修杀毒可以解决,杀一次毒50元。”但关于如何杀毒,该工作人员称,没有杀毒软件,这是技术问题。
如果专卖店专门维修手机的工作人员不正规的话,那么品牌专修店是不是能给出一个比较公正的答复呢?记者在一家品牌手机专修店同样以手机死机为由,咨询技术人员。该技术人员表示,这款手机死机是多种原因造成的,不排除手机中毒,杀一次毒100元,如果不是中毒,收20元检测费。
专家向记者证实,诺基亚6670手机是不可能存在中毒现象,因为记者这部手机不是智能手机,技术上病毒根本是无法入侵的。那么,为什么就没有人告诉记者这些基本常识呢?
用户可以加深对手机病毒的了解,就不会以讹传讹,手机病毒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大的危害。
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称,瑞星的确接到过用户手机被国外的站点感染手机病毒的案例,每个月能接收到用户近千例的手机病毒求助的案例,但很多都不是手机病毒,而是系统本身或者是使用的问题。“手机病毒就像狂犬病一样,的确存在,但没到泛滥的程度,”王占涛称,对手机病毒的炒作会对手机用户造成恐惧感,几百元一部的手机,病毒根本无法感染,从技术上讲,手机病毒并不是无孔不入的。“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的恐慌是由于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知识的不了解,在技术上,手机病毒不是很容易造成病毒大流行”,王占涛称,事实上,手机病毒对手机系统有很强的依赖性,用户可以加深对手机病毒的了解,就不会以讹传讹,手机病毒没那么复杂,也没那么大的危害。
王占涛称,手机病毒的市场没有那么大,主流的厂商没有专门做手机病毒的,瑞星也有针对手机病毒的产品,用户可以免费使用。
《手机病毒的真相》的作者自称作为一个软件从业者,充当内部人士揭秘手机病毒的真相。该文章写于今年8月,在业内引起轰动。
李铁军给记者推荐了一篇标题为《手机病毒的真相》的文章,其中有意思的是,该文作者称“防止被骗,帮我宣传,随便转载,不用署我的名字都行。”该文章写于今年8月,在业内引起轰动,记者采访的专家均知道该文章,可见这篇文章的影响力。
作者自称作为一个软件从业者,充当内部人士揭秘手机病毒的真相。作者说,“普通用户对手机的了解还是太少,能分清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人就更少了。能知道所谓Symbian和Windows Mobile系统的区别,知道iPhone和RIM这些单词的人算是很高端用户了。不单单普通用户不知道这些概念,连同样是做软件但是不做手机软件的技术人员,也都不清楚这些操作系统的最基本的知识。于是,目前关于手机病毒爆发的报道铺天盖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3G来了要装手机杀毒软件’,‘手机中毒后隐私外泄’等骇人的广告和说辞。”
作者介绍,“目前国内已售的智能手机占整体手机市场20%,虽然我坚信这个数据会越来越高,但是就目前来看,如果你的手机不是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苹果iPhone,黑莓,Palm,多普达,HTC等这些稍高端品牌的话,就基本不用担心手机中毒的事了。也就是说,外面大把的普通用户在用的都是低端手机,这样手机病毒就和你无缘了!你就放心睡大觉吧,别为这事儿烦心了。”
作者说,对于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塞班(Symbian,诺基亚智能手机的主打操作系统)的软件只能在塞班的手机上运行,绝不可能在用微软移动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的手机上运行。结论就是,你只能被使用同样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手机感染。现在装手机杀毒软件很像给一个婴儿吃抗癌药,看似有用,但完全是庸人自扰。
作者说,事情都要往前看,现在装手机杀毒软件很像给一个婴儿吃抗癌药,看似有用,但完全是庸人自扰。如果几个相对比较危险的系统能改进安全措施,基本上手机病毒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3G来了手机病毒是不是快要爆发泛滥了?作者答复是,“3G和手机病毒没关系!3G来了只会将智能手机推广到更多的用户那里,而安全的系统用的再多也不会有中毒的风险。”国内开展手机安全业务的服务商不到10家,同时因反手机病毒业务门槛较高,全国只有四五家。金山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称,手机病毒炒作是因为利益促使的。
李铁军声称自己不认识作者,作者也不是金山的,自己也正在寻找作者。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篇文章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恶意攻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开发手机病毒软件的,有金山、瑞星、网秦等,网秦的产品专门针对手机使用安全 。据某安全服务商高层分析,国内开展手机安全业务的服务商不到10家,同时因为反手机病毒业务门槛较高,全国只有四五家。金山反病毒工程师李铁军称,手机病毒炒作是因为利益促使的。
某公司手机杀毒软件半年服务套餐定价84元,一年服务套餐定价168元,还有400多元和600多元的高价位。
如果手机病毒是炒作出来的,那么,关于手机病毒的市场蛋糕到底有多大?一年会有多少销售额呢?业内专家均称,对这个没法估计,但记者了解到,针对手机病毒的市场调查正在进行中,调查者是第三方,而并非业内在做调查,调查的数据预计于两个月后出炉。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7.38亿,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有望达到35%至40%,用户数量逼近3亿。
3G门户网有关人士给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全欧洲国家手机用户总和,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将达到7.38亿。而目前全球手机用户已达30亿,中国用户占21.1%。另有报道称,到2010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有望达到35%至40%,用户数量逼近3亿。
《中国手机应用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9》中显示,互联网用户可接受的收费手机应用服务中,手机炒股和手机银行的接受比例较高,分别为27%和24.3%。随着“3G时代”的来临,手机互联网交易日益频繁,使得用户在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手机安全隐患。
报告称,目前已发现的手机病毒达400余种,随着3G手机的广泛使用,预计到2009年底,手机病毒将在短期内突破千种,手机病毒的年度增长数量将有可能超过过去10年的总和。这使得原本就很脆弱的手机系统变得不堪一击,而手机中由于没有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成了众多遭受手机病毒侵害者的通病。 “手机病毒的确没有PC机那么普及,市场也没那么大,但手机病毒是一个认识问题。”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介绍。
手机病毒会不会肆意泛滥,是被忽悠的吗?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介绍,网秦专门研发手机安全产品,手机病毒产品只是其中之一,全球手机安全产品的用户有2500万,其中手机病毒的用户就有1000多万。
“手机病毒的确没有PC机那么普及,市场也没那么大,但手机病毒是一个认识问题。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笔记本的内存很小,病毒软件装进笔记本,笔记本就无法运行了,那个时候也没有必要装杀毒软件,但现在呢,谁的笔记本电脑不安装杀毒软件。”卢竞说。
“手机病毒感染的是智能手机,如果用户使用的不是智能手机,那么就不会被病毒感染”,卢竞说,智能手机被病毒感染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手机开放平台,如果智能手机不和互联网、银行等终端发生业务,那么病毒也不会感染手机的。
手机病毒只能针对某一款操作系统传播,如针对诺基亚的某种操作系统,病毒传播者必须制造针对该系统的手机病毒,但该病毒不会感染其他操作系统,那么,病毒传播面是不是不会扩散呢?卢竞解释说,病毒传播者盲目散播只会打空枪,但病毒传播者会在互联网设置下载程序,针对各种机型,如果用户根据互联网的提示,根据自己的机型下载程序,有可能会中招,成为手机病毒的受害者
融合3G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手机病毒活跃的温床是智能手机,3G手机来了,手机病毒是否将要肆意泛滥?这是对手机病毒的误解。智能手机和3G手机并不是一回事。”卢竞介绍,智能手机说通俗一点就是“掌上电脑+手机=智能手机”。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如股票、新闻、天气、交通、商品、应用程序下载、音乐图片下载等等。
3G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融合3G的智能手机必将成为未来手机发展的新方向,”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说,3G手机来了,手机病毒肆意泛滥并不符合逻辑,手机安全技术研发人员更多关注的是3G手机的智能化,也就是3G手机的操作系统。
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必须具有传播的特征,否则就不是手机病毒。手机病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手机病毒分为三种类型。“实际上,很多用户对手机病毒的概念有认识上的误区”,卢竞说,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必须具有传播的特征,否则就不是手机病毒。例如?,响一声就挂,用户回拨过去吸附大量手机话费,还有垃圾短信等等,都不是手机病毒,而是手机安全性的问题。“手机病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手机病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对手机系统造成性能和功能的损害,通过蓝牙、互联网进行传播,具有传播的特征,就是狭义上,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机病毒;第二类恶意软件,就是俗话说的流氓软件,窃听隐私,但不容易传播,不会扩散,用户打开一个来自互联网的链接,会自动下载程序,安装后,用户根本看不出来手机有什么异样,但过一段时间,用户会自动和互联网链接,开始自动发短信,而用户自己却不知道。如果不传播,不扩散,那么,这种流氓软件也不是手机病毒,如果某用户下载程序,自动发短信,所发的短信是同样互联网的链接,一级一级不断传播,这就是手机病毒了,特别注意的是,手机病毒感染的是同一种操作系统,如果不是同一种操作系统,手机就不会被手机病毒感染;第三种就是针对操作系统漏洞的攻击。”卢竞向记者介绍。
手机病毒的发展速度要超过传统的电脑病毒。比起电脑来,手机更吸引病毒制造者。据瑞星安全专家介绍,手机病毒主要通过蓝牙、互联网下载游戏等程序后被感染,尤其是蓝牙,病毒传播者会在酒吧等地通过用户的蓝牙发送手机病毒。
手机病毒的确存在,但并不像渲染的那么严重。据业内人士分析,现在这个产业还不成熟,很多公司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先进入者会先占有商机。手机病毒的发展速度要超过传统的电脑病毒。比起电脑来,手机更吸引病毒制造者。首先,手机发展速度快、使用人数多、普及面广;其次,手机只要一开机就在通信网络上运行,病毒更容易传播;第三,使用手机需要支付各种费用,利用病毒进行经济犯罪更简单和更隐蔽。
据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介绍,手机病毒主要通过蓝牙、互联网下载游戏等程序后被感染,尤其是蓝牙,病毒传播者会在酒吧等地通过用户的蓝牙发送手机病毒。
据了解,手机病毒是一种程序,和其它计算机病毒(程序)一样具有传染性、破坏性。手机病毒可利用发送短信、彩信,电子邮件,浏览网站,下载铃声等方式进行传播。手机病毒可能会导致用户手机死机、关机、资料被删、向外发送垃圾邮件、拨打电话等,甚至还会损毁SIM卡、芯片等硬件。如今,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将个人信息存储在手机上了,如个人通讯录、个人信息、日程安排、各种网络账号、银行账号和密码等。这些重要的资料,必然引来一些别有用心者的“垂涎”,他们会编写各种病毒入侵手机,窃取用户的重要信息。
用户一旦发现手机被病毒感染,要及时向反病毒专家求助。
网秦天下副总裁卢竞说,反病毒专家会不断播报手机病毒,让病毒曝光,使大众了解手机病毒,此外,用户一旦发现手机被病毒感染,要及时向反病毒专家求助。
另有专家提醒,第一,使用密码。手机不用时尽量关机,并习惯使用密码开机,这样一旦手机丢失,私人数据可以得到保护;第二,隐藏“蓝牙”。许多手机病毒是通过“蓝牙”短程发射的功能,盗取手机数据或将病毒传染给其他手机的,因此,最好在不使用“蓝牙”功能时将其关闭,这样还有利于让电池少耗电;第三,不予信任。对来路不明的手机短信千万不要打开,即使是同事或亲友发来的推荐下载软件或彩铃等短信,也最好事先打电话询问,确定是否安全;第四,经常检查。经常检查手机显示屏上的菜单符号,如果突然出现不熟悉的符号,或熟悉的符号消失,表明黑客已经入侵,要及时与手机制造商或电信网络运营商联系处理;第五,加载保险。如同现在计算机销售时已经普遍加载了防毒软件和防火墙一样,将来手机销售时也会有这些固定配置。目前,个人可以到正规的防毒软件公司付费下载防毒软件。
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称,反病毒行业内关于“黑吃黑”传说流传了很久,都是猜测而已,正规公司都不会制造病毒传播的,而且传播病毒已经触犯了刑法。
手机病毒到底是何人在幕后散播?有报道说,2007年,西班牙警方逮捕了一名28岁的男子,该男子因涉嫌制造并传播的手机病毒导致了11.5万部高端手机受到侵染,并给手机用户和无线运营商造成了数以百万欧元计的损失。
但国内目前没有相关破获的关于传播手机病毒案例。“虽然病毒传播者获利模式目前无法分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是利益驱动”,据卢竞分析,和电脑病毒制造者一样,手机病毒最开始也是技术人员的恶作剧,证明技术的领先性,展示尖端技术能力,由于手机病毒是专门针对手机的,不具备兼容性,从目前的手机病毒来看,这些病毒应该是手机软件开发人员开发的,最少也懂得手机软件的技术。
瑞星安全专家王占涛称,反病毒行业内关于“黑吃黑”传说流传了很久,都是猜测而已,正规公司都不会制造病毒传播的,而且传播病毒已经触犯了刑法。
记者拨打12321咨询电话获悉,“只受理手机不良信息和垃圾短信的投诉,不受理关于手机中毒的举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手机病毒的举报成为难题。
数据显示,自2009年7月1日至31日,12321举报中心共收到举报68693起。其中举报互联网不良与垃圾信息的18926起,举报移动电话网不良与垃圾信息的48699起,举报固定电话网不良与垃圾信息的686起,其它382起。
记者拨打12321咨询电话获悉,“只受理手机不良信息和垃圾短信的投诉,不受理关于手机中毒的举报。”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手机病毒的举报成为难题。一旦发现手机中毒,除了交钱找杀毒公司外,维权是很难的。实际上,手机病毒都是智能手机增值业务导致的,手机运营商并没有要求用户下载程序。如果发现病毒的站点不在国内,自己杀毒的费用向谁索赔?对此,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手机方面专家王英雄称,手机病毒目前传播比较弱,没发展到大面积中毒,对此出现的监管盲区不奇怪,这方面由国家相关部门在监管。王英雄说,“3G手机来了,并不等于病毒也来了,3G手机必须智能化,病毒才能入侵。”
【责任编辑: TEL:(010)】
大家都在看猜你喜欢
头条热点热点热点热点
24H热文一周话题本月最赞
讲师:14034人学习过
讲师:3999人学习过
讲师:2749人学习过
精选博文论坛热帖下载排行
本书介绍如何将最流行的J2EE应用服务器WebLogic Server和最好的Java集成开发工具JBuilder结合起来开发J2EE应用,主要内容包括:WebLogic Se...
订阅51CTO邮刊去年5亿用户手机染毒,盘点十大热门病毒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近日,腾讯安全基于海量大数据,发布了《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趋势、地域、人群等维度全方位揭秘了木马病毒、垃圾短信、骚扰诈骗等安全威胁,盘点了2016年十大木马病毒和十大电信网络诈骗,并分析指出2017年网络安全趋势。那么,这份 2016年度最重磅的互联网安全报告,有哪些看点值得关注?看点一: 木马病毒数量持续攀升创新高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同时让病毒、木马、网络诈骗等风险不断增加。2016年木马病毒数量继续攀升,手机染毒用户更是达到5亿,创下历年新高。这些病毒一旦侵入手机和电脑,可能会自动捆绑下载相关应用影响使用体验,窃取网友社交账号、游戏账号等个人信息,甚至导向支付,瞄准用户钱包。而从“染毒”用户的构成来看,青少年群体最易遭遇电脑中毒,男性用户比女性用户的占比更高。(图:2016年手机病毒感染用户达5亿)看点二:诈骗短信超1亿,非法贷款占比最大经常被垃圾广告、诈骗短信轰炸?头疼的不止你一人。2016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总量高达10.7亿次,而且呈现逐月递增的趋势。虽然这些垃圾短信中有8成以上都是广告,但危害最大的诈骗短信也不容小觑,它们借势非法贷款、网购、热门节目中奖、快递、冒充房东转账等五花八门的“套路”进行传播,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尤其是在当前金融行业资金紧张、互联网金融泛滥的现状下,诈骗短信中非法贷款类非常广泛,以17.53%的占比位列第一。(图:2016年诈骗短信类型占比)看点三:骚扰电话标记数量下降,诈骗电话依然是“巨头”过去一年,电信网络诈骗一直社会舆论焦点,几乎达到人人自危的程度。从2016年全年来看,诈骗电话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报告》显示,虽然2016年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的骚扰电话达5.96亿次,同比下降44.77%,但诈骗电话依然是最大的巨头,占到了将近四分之一。而且随着个人信息泄露愈加严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精准化趋势。无论是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还是深圳独居老人因接“公检法人员”电话被骗1156万的案件,均是因为骗子准确地说出了受害人的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信息,最大程度地“取信”受害人,才能够指使其操作ATM机转账或开通银行卡转账。(图:腾讯手机管家用户标记电话类型中,诈骗电话高达24.39%)看点四:2016年十大热门病毒盘点很多用户不明白,为什么电脑正在用突然死机了,游戏账号密码并没有透露给别人,为什么被盗了?这可能木马病毒“从中作祟”。2016年,电脑端涌现了黑暗幽灵木马、苏克拉木马、暗云Ⅱ Bootkit木马、Peyta敲诈木马、“萝莉”蠕虫五大典型的木马病毒,它们通过不安全网络、热门游戏、盗版操作系统等方式进行传播,它们入侵用户电脑,窃取隐私信息,进行敲诈勒索等恶意行为。与此同时,手机端在2016年也出现了五大病毒:“粗口木马”、Android锁屏勒索、开学通知书、手机实名认证、刷单助手。它们均通过短信、恶意网址的形式传播,用户一旦点击短信中的链接,下载木马病毒,将导致手机中毒,甚至造成钱财损失。看点五:2016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解析从山东准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离世,到清华老师被冒充公检法不法分子骗走1760万,从著名演员黄晓明收到来自“孩子学校”的诈骗短信惹来网友热议,到ETC卡隔空被离奇盗刷…腾讯安全盘点了2016年十大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如今的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如下特征:首先,诈骗分子充分结合当前时事热点设计骗术,能够让受害人更轻易地上套;同时,社会工程学原理的熟练运用也让受害人难以辨别真伪;而这些案件的根源都是用户信息泄露,导致了精准诈骗的发生。看点六:2017年网络安全五大趋势,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犯罪成重点2016年,互联网安全形势错综复杂,PC端流氓软件、木马病毒和钓鱼网址猖狂,手机端病毒和诈骗短信善于借势传播,信息泄露让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精准。2017年,“追热点”的诈骗形式将更多;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犯罪将成为重点;此外,得益于腾讯开放的安全能力和大数据资源,过去一年警方破获了多个大案,2017年大数据技术将在警方打击网络犯罪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来源:中新网)原标题:腾讯安全《2016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六大看点(编辑:谢珍)手机经常收到垃圾信息、是不是中病毒了_百度知道
手机经常收到垃圾信息、是不是中病毒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可能是中毒了二有中毒的手机正在向你传送病毒你不要打开这类短信收到后就删掉
采纳率:78%
其他17条网友回答:手机经常收到垃圾信息、是不是中...
不是14人回答
认为“是”的网友回答:
回答1:一可能是中毒了二有中毒的手机正在向你传送病毒你不要打开这类短信收到后就删掉
|五级采纳率78%
认为“不是”的网友回答:
回答1:垃圾信息直接删除!不要理睬
|五级采纳率64%
jpg" />2)进入病毒查杀功能后://d.com/zhidao/pic/item/0b55b319ebc4bcdfc1e178a82151a.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hiphotos.baidu.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f0bdf0f98ca029afbc3eb17aaad3fd1f41345b6f.hiphotos.baidu.com/zhidao/pic/item/dcc451da81cb39db50b8a002d306e://b.您好,你可以使用腾讯手机管家来杀毒的、软件权限管理、手机防盗等安全防护的基础上,主动满足用户流量监控.com/zhidao/wh%3D600%2C800/sign=e14dda5c1d30e924cff23e/dcc451da81cb39db50b8a002d306e.jpg" esrc="http://g.hiphotos.jpg" href="http.com/zhidao/pic/item/dcc451da81cb39db50b8a002d306e.jpg" href="http://g.hiphotos://d.com/zhidao/pic/item/dcc451da81cb39db50b8a002d306e.jpg" target="_blank">点击“了解更多” ,还可以看到对于病毒扫描的详细解释说明:3)在病毒查杀的“设置”选项中还可手动进行“病毒扫描模式”设置,和“更新病毒库”以上为管家的病毒查杀功能介绍,腾讯手机管家诚邀您进行杀毒体验。,点击下方按钮,立即对手机进行病毒扫描及杀毒.jpg" target="_blank">若扫描时遇到有危险的软件,手机管家会立即查处并“卸载”://d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不是,可能你的手机号在垃圾网站上用过。
可能仅仅是垃圾短信
有可能是中毒,可能也是别的中毒手机给你打得垃圾短信
不是,有的是别人发的广告贴,有的是系统发给的,现在流行一种“手机僵尸病毒”,别人发给你的那种网站不点击就行!
其他1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中病毒了怎么清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