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诊断二尖瓣闭锁不全关闭不全,没有其他不适.请问需要

平时没有发现。以前爱感冒。食欲不振。最近高三校检才发现。没治疗过。应该如何治疗为佳?不手术行吗?平时应注意那些?如果手术的话在那里做最好。大约要多少费用?
挂号科室:
疾病症状:
上海市胸科医院
擅长:擅长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各类心脏瓣膜置换,特别是二尖瓣和
擅长:1.心脏瓣膜疾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老年瓣膜疾病的评
上海长征医院
擅长: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的诊断与治疗,
疗效: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
疗效:口服适用于危及生命的阵发室性...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643393',
container: s,
size: '990,90',
display: 'inlay-fix'
名医在线回答
每周三下午,邀请广州市三甲医院副主任级别以上医师,在线一小时免费解答网友疑问
千万个答案
已解答网友超过1千万个问题,并有多个医生对同个问题进行不同解答,提供多个解决方案当前位置: >>
诊断学试题(含答案)
抽 搐 与 惊 厥一、选择题 Al 型题 1.惊厥伴脑功能障碍见于 C A.破伤风 B.士的宁中毒 C.癫痫 D.低钙血症 E.低镁血症 2.惊厥表现为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肌肉剧烈疼痛常常见于 B A.癫痫 B.破伤风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高血压脑病 E.脑肿瘤 3.1 岁小儿,抽搐为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呈“助产手”,最可能为 C A.小儿癫痫 B.婴儿痉挛 C.低钙血症 D.高热惊厥 E.重症感染 4.先有发热后出现惊厥常见于 A A.重症感染 B.高血压脑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有机磷中毒 E.脑肿瘤 5.惊厥伴高血压、脑膜刺激征可见于 D A.高血压脑病 B.核黄疸 C.癔症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低血糖状态 6.高热惊厥多见于 C A.脑转移瘤 B.脑外伤 C.小儿急性感染 D.高血压脑病 E.低钙血症 7.抽搐伴瞳孔散大、舌咬伤见于 B A.癔症 B.癫痫大发作 C.癫痫小发作 D.低钙血症 E.低镁血症 A2 型题 1.新生儿,生后 7 天出现喂养困难,继而出现阵发性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苦笑面容,最 可能的疾病是 C A.新生儿颅内出血 B.低钙血症 C.破伤风 D.低血糖症 E.癫痫大发作 2. 岁, 38 男性, 突然出现剧烈头痛、 呕吐及抽搐, 查体: 体温、 血压正常, 脑膜刺激征 (+) , 最可能的诊断为 C A.脑膜炎 B.高血压脑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脑血栓形成 E.低血糖症 3.患者,男,27 岁,2 年来有时意识突然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瞳孔散大,咬舌, 四肢痉挛性抽搐,大小便失禁,发作约半分钟可自行停止或呈持续状态,最可能的诊断为 A A.癫痫大发作 B. 癫痫小发作 C. 癔症性抽搐 D.低钙血症 E.高血压脑病 A3 型题 (1~3 题共用题干) 女性患者 38 岁,近 5 年多次于清绪激动或生气后出现四肢抽搐,伴颈后仰,两眼紧闭,过 度换气,每次抽搐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患者无头外伤史,抽搐发作时未出现过舌 咬伤,大、小便失禁,另外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头颅 CT 及脑电图正常。 1.该患者在抽搐发作时不会出现下列的情况是 C A.双侧瞳孔扩大 B.呼吸性碱中毒 C.意识丧失 D.手足麻木 E.颜面苍白 2.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C A.癫痫大发作 B.晕厥 C.癔症 D.癫痫小发作 E.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该患者最适宜的治疗方法为 B A.首选静注安定 B.暗示治疗 C.口服苯妥英钠 D.口服丙戊酸钠 E.应用麦角胺 A4 型题 (1~5 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20 岁,近 2 年间断出现抽搐发作,未行治疗,今晨洗漱时突然出现意识丧失, 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尿、便失禁,发作约 1 分钟后缓解。 1.采集病史时应注意询问 B A 家族史 B 外伤史及是否有食痘肉史 C 有无先心病史 D 有无青光眼病史 E 有无贫血病史第 1 页 共 65 页 2.对该患者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为 B A.头颅 CT B.脑电图 C.心电图 D.MRI E.脑脊液检查 3.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 B A.低钙抽搐 B.癫痫大发作 C.癔症 D.低血糖状态 E.癫痫小发作 4.该患者不可能出现的是 E A.抽搐发作时伴舌咬伤 B.抽搐发作时脑电图见棘波 C.癫痫发作时间歇期脑电图 D.病理反射阳性 E.抽搐发作时双侧瞳孔缩小 5.假设患者有食痘肉史,查体发现皮下结节,血 Rt 化验示嗜酸粒细胞升高,则抽搐最可能 的病因是 C A.脑膜炎 B.脑肿瘤 C.脑囊虫病 D.高血压脑病 E.癫痫大发作 B1 型题 A.破伤风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颅内占位性病变 D.高血压脑病 E.癫痫大发作. 1.持续性强直性痉挛,伴肌肉剧烈的疼痛 A 2.慢性进行性头痛伴惊厥提示 C 3.剧烈头痛伴惊厥、脑膜刺激征 B B2 型题 A.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B.高热惊厥 C.高血压脑病 D.低钙血症 E.脑膜炎 F.癔症 G.低镁血症 1.惊厥伴瞳孔缩小见于 A 2.发热惊厥、伴脑膜刺激征 E 3.惊厥伴高血压 C 二、名词解释 1.抽搐 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或强直。 2.惊厥 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惊厥的抽搐一般为全身性对称性,伴有或不 伴有意识丧失。 三、问答题 1.简述惊厥的临床表现 答:患者突然意识模糊或丧失,全身强直呼吸暂停,继而四肢发生阵挛性抽搐,呼吸不 规则,尿便失控,发绀,发作约半分钟自行停止,也有反复或持续发作者。发作时可有瞳孔 散大, 对光反应消失或迟钝,病理反射阳性等。 发作停止后不久,意识恢复。如为肌阵挛性, 一般无意识障碍。 2.简述局限性抽搐的临床表现 答:局限性抽搐是以身体某一局部连续性肌肉收缩为主要表现,大多见于口角、眼睑、 手足等。而手足抽搐症则表现间歇性双侧强直性肌痉挛,以上肢手部最典型,呈“助产手"。发 热一、填空题 1.发热的分度是:低热 37.3―38℃; 中等度热 38.1―39℃; 高热 39.1―41℃;超高热 41℃以上。 2.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 两大类,而以前者 为多见。 3.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4.非致热源性发热见于:①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 ;②引起产热过多的疾病;③引起散 热减少的疾病。第 2 页 共 65 页 5.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可引起感染性 发热。可以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 6.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包括:①物理性;②化学性;③机械性。 7.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下列几种原因: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②抗原-抗体反应。③ 内分泌代谢障碍。④皮肤散热减少。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8.发热的临床经过一般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温上升期;②高热期 ;③体温下降期 。 9.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型 、弛张热型(败血症热型) 间歇热型 、波状热型、 、 回归热型 、不规则热型。 10.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维持在 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周,4 小时内波动不超过 1℃,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 斑疹伤寒、 伤寒高热期 二、判断题 1.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或糖皮质激素应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规则。 (√) 2.热型与患者个体反应性的强弱无关。 ) (× 3.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以前者为多见。 (√) 4.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致热源所致,致热源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 (√) 5.高热是指 39.1―41℃。 (√) 三、名词解释 1.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 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 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 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 1℃。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 指体温常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 波动范围超过 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 热期(间歇期)可持续 1 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5.波状型(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渐上升达 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6.回归热(recurrent fever)指体温急骤上升至 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 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 7.不规则热(irregular fever)指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四、选择题 A 型题 1.引起发热的病因甚多,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是: A A.感染性发热疾病 B.皮肤散热减少性疾病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性疾病 D.心脏、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E.组织坏死与细胞破坏性疾病 2.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弛张热指体温恒定维持在 39―40℃以上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 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 不超过 1℃。 B.稽留热指体温常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 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 2℃, 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C.间歇热指体温升高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 续 1 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 D.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 39℃或 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 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E.不规 则热指发热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性。第 3 页 共 65 页 五、问答题 1.发热的分度有哪几种? 答:①低热 37.3―38℃②中等度热 38.1―39℃③高热 39.1―41℃ ④趋高热 41℃以上 2.临床上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有那些? 答:感染性发热的病原体常见的有:病毒、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 寄生虫等 3.临床上非感染性发热主要有哪几类原因? 答:①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 ②抗原―抗体反应 ③内分泌代谢障碍 ④皮肤散热减少 ⑤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4.对发热为主诉的患者问诊要点包括哪些? 答:①起病时间、季节、起病缓急、病程、热度高低、频度、诱因; ②有无畏寒、寒战、 大汗或盗汗 ③多系统症状询问 ④患病以来一般情况 ⑤诊治经过 ⑥传染病接触史、 疫水接 触史、手术史、治疗或分娩史、服药史、职业特点等。呼 吸 困 难一、填空题 1.呼吸困难的病因主要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2.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包括:①气道阻塞②肺部疾病③胸廓疾病④神经肌肉疾病 ⑤膈肌运动障碍 3.从发生机制及症状表现,呼吸困难分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 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病。 4.肺源性呼吸困难临床上分为三型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5.呼吸困难伴血性泡沫样痰见于急性左心衰竭(或急性肺水肿) 。 6.癔病患者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可有呼吸困难,其特点是呼吸频率可达 60~100 次/ 分,常因通气过度可发生呼吸性碱中毒,严重时可有意识障碍。 7.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肺泡弹性减低。 二、判断题 1.判断呼吸困难客观表现应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的异常变化。 (√ ) 2.呼吸困难者不一定有发绀表现。 √) ( 3.出现呼吸困难的主要疾病是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 √) ( 4.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于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 √) ( 5.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three depression sign) (√ ) 6.呼气性呼吸困难常伴有干簟 (√ ) 7.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是由于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相同。 (× ) 8.急性左心衰竭的呼吸困难又称“心源性哮喘”(Cardiac asthma) ( √) 9.右心衰竭时呼吸困难的原因主要是体循环淤血所致。 √) ( 10.出现深长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声,称为酸中毒大呼吸(Kussmael)呼吸。 ( √) 11.呼吸中枢受抑制,致呼吸缓慢、变浅,且常有呼吸节律异常,如 Cheyne-Stokes 或 Biots 呼吸。 (√ ) 12.癔病患者出现的呼吸困难是由于精神或心理因素的影响所致。 √) ( 三、名词解释第 4 页 共 65 页 1.呼吸困难 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运动用力,重者鼻翼煽动、 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与活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2.心源性哮喘 重度呼吸困难。呼吸有哮鸣声,咳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部有较多 湿性簦穆试隹欤斜悸砺伞4酥趾粑殉啤靶脑葱韵薄 3.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表现为夜间睡眠中突感胸闷气短、被迫坐起,惊恐不安。轻者数分 钟至数十分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失;重者可见端坐呼吸、面色发绀、大汗、有哮鸣音,咳 浆液性粉红色泡沫样痰,两肺底有较多湿性簦穆始涌欤捎斜悸砺伞 4. 三凹征 为严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表现为胸骨上凹、锁骨上凹和肋间隙凹陷,此时亦可 不伴有干咳及高调希奇性喉鸣。主要是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腔负压增加所致。常见于喉 部、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 5.Kussmaul 呼吸 表现为深长而规则的呼吸,可伴有鼾音,常见于尿毒症,糖尿病酮症引起 的代谢性酸中毒。 四、选择题 A 型题 1.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最多见的是 A A.呼吸系统疾病 B.心血管疾病 C.中毒 D.血液病 E.神经精神因素 2.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吸气或呼气)或和哮鸣音,下列最多见的情况是 E A.隔肌运动受限 B.神经肌肉疾病 C.胸廓疾病 D.肺疾病 E.气道阻 3.严重性吸气性呼吸困难最主要的特点为 D A.呼吸不规则 B.发绀明显 C.呼吸深而慢 D.出现三凹征 4. 下列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 D A.白喉 B.喉水肿 C.器官异物 D.支气管哮喘 5.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的疾病是哪种 A A.气胸 B.喉痉挛 C.气管异物 D.支气管哮喘 6. 下列哪种疾病可出现中毒性呼吸困难 B A.癔病 B.尿毒症 C.脑出血 D.脑膜炎 7.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最常见于 A A.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B.右心功能不全 C.胸腔大量积液 D.慢阻肺 B 型题 问题(8-12) A.气道阻塞 B.心力衰竭 C.尿毒症 D.重度贫血 E.脑出血 8.支气管哮喘所致呼吸困难 A 9.神经因素所致呼吸困难 E 10.血液病所致呼吸困难 D 11.心血管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B 12.中毒性疾病所致呼吸困难 C 问题(13-17) A.吸气性呼吸困难 B.呼气性呼吸困难 C.混合性呼吸困难 D.心源性呼吸困难 E.中毒性呼 吸困难 13.喉部疾病或气管疾病 A 14.肺部弹性减弱和(或)小的气管狭窄阻塞(痉挛或炎症)B 15.重症肺结核或大面积肺不张或大量胸腔积液或大块肺梗塞或气胸、隔肌麻痹 C 16.急性左心衰 D 17.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E第 5 页 共 65 页 问题(18-22) A.神经性疾病呼吸困难 B.血液性疾病呼吸困难 C.呼气性疾病呼吸困难 D.心源性疾病呼吸 困难 E.混合性呼吸困难 18.颅脑重症疾病时呼吸困难 A 19.大出血致重度贫血时呼吸困难 B 20.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所致呼吸困难 D 21.重症肺结核,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肺泡炎,气胸,胸膜增厚 E 22.支哮、喘息型慢支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C 五、问答题 1.呼吸困难的病因有哪些?其中主要是哪些系统疾病? 答:引起呼吸困难的病因有: ①呼吸系统疾病(气管阻塞;肺疾病;胸廓疾病;神经肌 肉疾病;膈肌运动障碍等)②心血管系统疾病③中毒性疾病(理化因素或代谢障碍)④血液 系统疾病⑤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其中①②为主要疾病。 2.吸气性与呼气性呼吸困难各有何特点? 答: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且显著困难,重者出现“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 高调气性喉鸣。呼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呼气费力、呼气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常伴有干 音。 3.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答:左心衰竭引起的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瘀血和肺泡弹性降低。①肺淤血,使气体 弥散功能降低;②肺泡张力增高,刺激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兴奋呼吸中枢;③肺 泡弹性减退,使肺活量减少;④肺循环压力升高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 4.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答:①睡眠时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冠状动脉收缩,心肌供血减少,心功能降低;②小 支气管收缩,肺泡通气量减少;③仰卧位时肺活量减少,下半身静脉回心量增多,致肺淤血 加重;④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对肺淤血引起的轻度缺氧反应迟钝,当淤血加重,缺氧明显 时,才刺激呼吸中枢作出应答反应。 5.对呼吸困难的患者在问诊时的要点包括哪些? 答:①发生诱因、表现、类型;②起病缓急; ③与活动、体位关系、昼夜关系;④伴随 症状:发热、咳嗽与咳痰、胸疼,痰的性状与量,有无咯血及其量;⑤有无排尿、饮食异常, 高血压、肾病、代谢性疾病等;⑥药物或毒物摄入史、头痛、意识障碍、颅脑疾病等。黄 疸一、填空题: 1.在正常情况下,血清中胆红素(TB)正常值为 1.7-17.1μmol/L, 其中直接胆红素(CB)为 0-3.42μmol/L。 2.黄疸按病因学分类分为肝细胞性黄疸、胆汁瘀积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 疸。 3.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剧痛、畏寒发热,常常提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的诊断。 4.实验检查中, 血清结合胆红素增高, 支持胆汁瘀积性黄疸; 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支持 溶血性黄疸,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均增高支持肝细胞性黄疸。 5.胆汁瘀积性黄疸,实验检查可见,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色深 , 大便呈白陶土。第 6 页 共 65 页 二、判断题: 1.凡能引起溶血的疾病都可产生溶血性黄疸。(√ ) 2.旁路胆红素约占总胆红素 15-20%。(√) 3.PTC 是区别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的最好辅助检查。(×) 4.Charcot 三联征是指黄疸、右上腹痛、肝肿大。(× ) 三、名词解释: 1.黄疸 是由于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和巩膜发黄的症状和体征。 2.隐性黄疸 是指血清胆红素在 17.1-34.2umol/L 之间,临床上不易觉察胆红素升高所致的症 状与体征。 3.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小部分尿胆元在肠内被吸收,经肝门静脉回到肝内,其中的大部分再 转变为结合胆红素。又随胆汁排入肠内,形成“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4.旁路胆红素正常人约有 15-20%的胆红素并非来自衰老的红细胞, 而是来源于骨髓幼稚红 细胞的血红蛋白和肝内含有亚铁血红素的蛋白质,这些胆红素称为旁路胆红素。 5.Girlbert 综合征 是指由于胆细胞摄取非结合胆红素(UCB)功能障碍及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酸 转移酶不足,致血中 UCB 增高而出现黄疸。 6.核黄疸 系由于肝细胞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致 UCB 不能形成 CB 导致血中 UCB 增多, 而出现黄疸,血中 UCB 甚高,多见于新生儿预后极差。 四、选择题: A 型题 1.旁路胆红素不包括 E A.过氧化物酶 B.细胞色素氧化酶 C.幼稚红细胞 D.肌红蛋白 E.衰老红细胞 2.引起黄疸的疾病中,下列不是后天获得性溶血性黄疸的是 B A.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B.海洋性贫血 C.伯氨喹啉引起的溶血 D.新生儿溶血 E.蛇毒引 起的贫血 3.下列不属于胆汁瘀积性黄疸的是 D A.肝内胆管结石 B.长期服用甲基睾丸酮所致黄疸 C.毛细胆管型病毒性肝炎 D.肝硬化 E.妊娠复发性黄疸 4.下列可引起肝细胞性疾病黄疸的疾病是 E A.蚕豆病 B.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C.毛细胆管型炎病毒性肝炎 D.胆总管结石 E.中毒性肝炎 5.区别肝外或肝内胆管阻塞的部位,下列最好的检查是 D A.X 线检查 B.CT C.B 型超声波 D.ERCP E.PTC 6.下列不属于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的是 C A.Girlbert 综合征 B.Crigler-Najiar 综合征 C.Mirizzi 综合征 D.Roter 综合征 E.Dubin-Johnson 综合征 7.全身黄疸,粪便呈白陶土色,可见于 A A.胰头癌 B.溶血性贫血 C.钩端螺旋体病 D.肝硬化 E.重症肝炎 8.血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增高,结合胆红素下降,粪便颜色加深,提示 A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汁瘀积性黄疸 D.Roter 综合征 E.核黄疸 9.下述药物易出现溶血性黄疸的是 C A.氯丙嗪 B.卡铂 C.伯氨喹啉 D.甲基睾丸酮 E.甲基硫氧嘧啶 10.下列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的是 A A.尿胆元定性和定量检查 B.有无血红蛋白尿 C.血中结合胆红素增高 D.皮肤粘膜颜色 E.尿胆红素阳性第 7 页 共 65 页 11.Charcot 三联征常常提示 B A.肝脓肿 B.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C.胆道蛔虫病 D.原发性肝癌 E.钩端螺旋体病 B 型题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胆汁瘀积性黄疸 D.Crigler-Najiar 综合征 E.Rotor 综合征 1.血清中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故可产生核黄疸(见于新生儿)D 2.血清中结合胆红素增加 C 3.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增加 B 4.血清中总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 A 五、问答题: 1.从实验室检查方面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瘀积性黄疸。 项目 溶血性 肝细胞性 胆汁瘀积性 TB 增加 增加 增加 CB 正常 增加 明显增加 CB/TB &15-20% &30-40% & 50-60% 尿胆红素 - + ++ 尿胆原 增加 轻度增加 减少或缺如 ALT、AST 正常 明显增高 可增高 ALP、GGT 正常 增高 明显增高 PT 正常 延长 延长 对 VitK 反应 无 差 好 胆固醇 正常 轻度增加或降低 明显增加 血浆蛋白 正常 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 正常 2.简述黄疸的问诊要点,并举例说明。 答: (1)确定有否黄疸应注意与胡萝卜血症、球结膜下血症等相鉴别。(2)黄疸的起病急性 或缓慢,有否群集发病、外出旅游、药物使用等。(3)黄疸的伴随症状如有否右上腹痛、发 热、肝脾肿大等,伴发热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伴肝肿大可见于病毒性肝炎、肝癌等。(4)黄 疸的时间与波动情况有利于鉴别梗阻性与肝细胞性黄疸的区别。(5)黄疸对全身的影响肝细 胞性黄疸有肝功能的损害,而先天性胆红素代谢障碍全身情况较好。 六、病案分析: 患者× × × ,男性,36 岁,未婚,干部,湖南长沙人。因食欲下降、乏力 5 天,皮肤巩膜黄染 1 天入院。患者 5 天前因受凉而出现食欲下降,全身乏力。感畏寒,无发热、腹痛等不适。 今日发现皮肤巩膜黄染,小便呈浓茶样,腹泻 3 次,稀水样便而就诊,既往有乙肝标志物 HBsAg(+) HBeAg(+) HBcAg(+) ,否认”肺结核、痢疾、伤寒”等病史。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 稳,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腹平软,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 肢无水肿。入院化验:WBC 5.8× 109/L, N 0.75 L 0.25 TB 93.9umol/L CB 46.5umol/L 问:1.该患者最可能是那种类型黄疸?2.为确定诊断,你认为还需要作什么化验与检查? 3.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答:1.肝细胞性黄疸 2.肝功能化验:转氨酶升高;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 尿常规化验:尿胆元升高, 尿胆红素试验阳性;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γ-谷丙氨酰转氨酶(GGT)均增高;血浆凝 血酶原时间(PT)延长。 3.B 超:排除肝内占位性病变或其他引起胆道梗阻的疾病。第 8 页 共 65 页 咳 嗽 与 咳 痰、咯 血一、填空题 1.临床上引起咳嗽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 2.痰的性质可分为粘液性、浆液性、粘液脓性、脓性、血性等。 3.脓痰有恶臭气味者,提示有厌氧菌 感染。 4.金属音调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支气管癌压迫气管。 5.咳嗽伴杵状指,主要见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 、支气管肺癌、脓胸等。 6.每日咯血量在 500ML 以上 为大咯血主要见于空洞性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慢性肺脓肿。 7.咯血应与 .咽、口腔、鼻部位出血或上消化道出血 引起的呕血相鉴别。 8.某男性,46 岁,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出现咯血,要高度警惕 支气管肺癌疾病。 二、判断题 1.咳嗽是最常见呼吸道症状,并可见于胸膜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 ( 2.咳嗽既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亦属一种病理现象。v√w 3.当延髓功能损害功能丧失时,咳嗽反射消失。 (√ ) 4.在询问咳嗽与咳痰,务必询问有无咯血。 √) ( 5.二尖瓣狭窄,当出现急性肺水肿时,常可咯大量新鲜血液,易窒息。 (× ) 6.咯血患者可出现柏油样大便,咯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 ) 三、名词解释 1.咯血 是指喉及喉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从口腔排体外。 2.咳痰 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四、选择题 A 型题(1-3 题) 1.咳嗽与咳痰疾病中,下列最常见的疾病是 D A.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B.呼吸道疾病 C.胸膜疾病 D.心血管疾病 E.消化系统疾病 2.咳嗽与咳痰中,下列错误的是 E A.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B.咳嗽亦属一种病理现象 C.咳嗽控制中枢在延髓 D.咳痰是一种病态现象 E.胸膜疾病或心血管疾病不会出现咳嗽。 3. 国内咯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B A.流行性出血热 B.肺结核 C.肺炎 D.支气管结核 E.支气管扩张 4.下列哪项疾病可出现干性咳嗽 B A.肺炎 B.胸膜炎 C.气管扩张 D.慢支 5.湿性咳嗽,常见于下列哪项疾病 B A.胸膜炎 B.肺脓肿 C.急性喉炎 D.急性支气管炎初期 6.引起发作性咳嗽的疾病有下列哪种 B A.肺结核 B.百日咳 C.支气管扩张 D.慢支 7.每天咯血量为多少时属于中等量咯血 C A.100ml B.500ml C.100~500ml D .500~1000ml B 型题(8~12 题) A.脓痰伴恶臭气味者 B.黄绿色或翠绿色痰者 C.痰液粘稠、牵拉成丝样者 D.大量稀薄浆痰 中含粉皮样物者 E.浆液泡沫样痰,量大者 8.提示白色念珠菌感染者 C 9.提示弥漫性肺泡癌者 E 10.提示厌氧菌感染者 A 11.提示铜绿假单胞菌(绿脓干菌)感染者 B 12.提示包虫病(棘球蚴病)者 D第 9 页 共 65 页 五、问答题: (一)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分类是怎样的 答:1.呼吸道疾病 2.胸膜疾病 3.心血管疾病 4.中枢神经因素 (二)以咳嗽与咳痰为主诉的患者,您在病史询问时应包括哪内容(要点) 答:1.发病年龄、咳嗽病程、起病方式、与昼夜或季节气候关系 2.咳嗽程度、音色、连续性、发作性、单声咳嗽 3.是否伴有发热、胸痛、气喘 4.痰的性状、量、有何特殊气味,是否伴有血痰或咯血,体位对咳痰有何影响等 (三)如何鉴别咯血与呕血 咯血 呕血 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 炎、肺脓肿、肺癌、心脏病等 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胆道出血等 出血前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 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可为喷射状 血混合物 痰、泡沫 食物残渣、胃液 发应 碱性 酸性 黑便 一般无,咽下时可有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日 出血后痰性状 常有血痰数日 无痰泌 尿 系 统 症 状一、名词解释 1.肾性尿崩症: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先天或获得性缺陷,对抗利尿激素反应性降低,水 分重吸收减少而出现多尿。 2.镜下血尿: 血尿轻,尿色正常,须经显微镜检查方能确定称之镜下血。 3.血红蛋白尿: 由溶血引起,尿呈均匀暗红或酱油色,无沉淀,显微镜下无或偶有少数红 细胞。 4.膀胱刺激征: 病人因膀胱、尿道炎症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的症状。 5.神经源性膀胱: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膀胱功能异常,常伴有神经系统受损体征,如下 肢运动和感觉障碍,肛门括约肌松弛,反射消失等。 6.生理性尿频:因饮水过多,精神紧张或气候改变所致的尿频。 二、选择题 A1 型题 1.下列引起血尿的疾病中哪种不属于全身性疾病 A A.肾病综合征 B.紫癜性肾炎 C.败血症 D.狼疮肾病 E.再障 2.尿路邻近器官疾病不包括 D A.前列腺炎 B.结肠癌 C.精囊腺炎 D.出血性膀恍炎 E.输卵管炎 3.血尿是指尿离心沉淀后镜检每高倍视野红细胞 C A.1 一 2 个 B.2 个 C.3 个以上 D.5 个 E.0 个以上 4.血尿伴肾绞痛最常见的疾病是 D A.肾小球肾炎 B.肾结核 C.膀胱结石 D.输尿管结石 E.多囊肾第 10 页 共 65 页 5.下列情况可出现红细胞尿,但除外 C A.SLE B.白血病 C.急性溶血 D.肾结核 E.感染性心内膜炎 6.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常见于以下疾病,但除外 C A.急性膀胱炎 B.急性前列腺炎 C.神经源性膀胱 D.膀胱结核 D.狼疮肾病 E.再障 7.一 50 岁男性,无症状性血尿首先应考虑 E A.膀胱炎 B.膀胱结核 C.前列腺增生 D.肾结石 E.膀胱癌 8.以下那种疾病不会引起多尿性尿频 E A.糖尿病 B.尿崩症 C.急性肾衰多尿期 D.精神性多饮 E.膀胱炎 9.少尿是指 24 小时尿量小于 C A.100m1 B.200m1 C.400m1 D.500m1 E..持续性多尿常见于以下疾病,除外 B A.尿崩症 B.肾病综合征 C.糖尿病 D.原发性醛固酮增多 E.肾小管酸中毒 11.少尿可见于以下情况,除外 E A.休克 B.大出血 C.心功能不全 D.急性肾炎 E.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2.产生少尿因素中不属肾前性的为 E A.水钠丢失 B.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水分渗入 组织 C.肾血管狭窄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肾小球纤维化 13.血尿伴皮肤黏膜出血见于下列情况但除外 E A.再障 B.白血病 C.流行性出血热 D.败血症 E.肾肿瘤 14.尿路刺激征包括下列表现但除外 D A.尿频 B.尿急 C.尿痛 D.尿流变细 E.排尿不尽 15.下列泌尿系疾病中哪种病不出现血尿 D A.肾小球肾炎 B.薄基底膜肾病 C.IgA 肾病 D.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E.尿路憩室 16.下列血液系统疾病中,哪种不出现血尿 A A.溶血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血友病 E.过敏性紫癜 17.下列药物中,哪种可引起假性血尿 C A.磺胺药 B.吲哚美辛 C.利福平 D.环磷酞胺 E.甘露醇 18.下列哪项不属肾后性少尿的病因 D A.尿路结石 B.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 C.严重肾下垂 D.肾血管狭窄 E.膀胱癌 19.采集多尿患者的病史时哪些不必要 E A.多尿开始时间 B.日排尿总量 C.日饮水量 D.是否服利尿剂 E.日摄入盐含量 20.引起尿急的因素中,哪项错误 B A.尿道炎症 B.尿中含糖量高 C.膀胱异物 D.前列腺肿瘤 E.尿浓缩、酸性高 21.男,19 岁,受凉后咽痛,发热,咳嗽,一周后出现颜面及下肢浮肿,查尿蛋白++, 尿红细胞 125000/ml,异形为 80%,血尿最可能的诊断 A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慢性肾小球肾炎 C.感染性间质性肾炎 D.败血症 E.猩红热 22.男,21 岁,自幼发现心脏杂音,最近因淋雨后出现高热,活动后气促,并出现肉眼血 尿,可能的原因是 B A.心力衰竭 B.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C.败血症 D.猩红热 E.再障 23.女,29 岁,新婚后第二天出现尿频尿急,诊断为”蜜月病”,给 SMZ,呋喃坦啶,口服一 周后症状缓解,复查尿沉渣,白细胞消失,红细胞 5 一 10 个/HP,引起血尿可能的原因 C A.尿路感染加重 B.尿源性败血症 C.药物对肾间质的损害 D.磺胺药所致再障 E.呋 喃类药损害尿路黏膜第 11 页 共 65 页 共用题干(24~26 题) 女性患者,36 岁,反复出现下肢浮肿,蛋白尿 3 年,一直服用泼尼松 30mg/d 治疗,最近 3 天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发热,咳嗽,住院发现双下肢膝以下高度水肿,尿蛋白++++,红 细胞 0-3/HP,并加大强的松至 60mg/d,晨顿服,并加用环磷酞胺,0.2,iv,隔日一次,进院后 第四天病人感尿频、尿急、尿痛,查尿常规:白细胞+++,加用先锋 V 号静脉滴注,第 五天出现浮肿加重,尿量 300m1/d,尿素氮 20rnmol/l.,血肌配 987rnmol/d,并有心悸气促 感,查体心率 110 次/分,双肺湿音,BP165/110rnrnHg,即作紧急血透,血透 3 小时后气促 好转,浮肿缓解,但回病房后排出红色尿 100m1,镜检红细胞+++,为均一型血尿。 24.该病人尿频尿急尿痛出现的原因 B A.肾小球疾病引起 B.肾小球疾病合并尿路感染 C.与长期使用泼尼松有关 D.与使用环磷酞胺有关 E.肺部感染波及尿路 25.该病人出现少尿的可能原因 A A.肾实质性病变加重 B.环磷酞胺引起肾损害 C.先锋 V 号产生肾损害 D.尿路感染引起 E.与泼尼松使用有关 26.该病人血透后出现血尿可能的原因 D A.心衰引起 B.肾实质损害加重 C.与血压升高有关 D.血透时肝素用量过大有关 E.与使用环磷酞胺有关 B 型题 A.血尿伴大量蛋白尿 B.血尿伴肾小管性蛋白尿 C.血尿伴发热,皮疹 D.血尿伴肾绞 痛 E.血尿伴活动后心悸气促 27.心力衰竭 E 28.流行性出血热 C 29.间质性肾炎 B 30.肾小球肾炎 A 31.肾结石 D A.三杯试验第一杯为血尿 B.第二杯血尿 C.第三杯血尿 D.全程血尿 E.尿棕红色镜 检无红细胞 32.溶血致血红蛋白 E 33.尿道病变 A 34.膀胱颈部出血 C 35.肾脏病变 D A.尿频尿急伴有肾区叩痛 B.尿频尿急伴低热盗汗 C.尿频伴口渴多饮 D.尿频尿急伴 水肿、蛋白尿 E.尿频伴尿糖升高 36.糖尿病 E 37.精神性多饮 C 38.肾孟肾炎 A 39.尿路结核 B 40.肾小球肾炎并尿路感染 D A.膀胱炎 B.膀胱结石 C.膀胱癌 D.膀胱结核 E.肾小球肾炎 41.排尿时痛,尿流突然中断或排尿困难见于 B 42.血尿伴水肿,高血压见于 E 43.尿频尿急尿痛均具有 A 44.无痛性血尿 C 45.尿频尿急抗炎无效 D第 12 页 共 65 页 A.前列腺增生 B.输尿管末端结石 C.急性前列腺炎 D.膀胱癌 E.神经源性膀胱 46.伴有神经系统受损体征见于 E 47.50 岁以上男性尿频伴进行性尿流变细 A 48.尿频尿急伴会阴、票丸胀痛 C 49.尿频尿急伴有碎片排出 B 50.尿频伴尿流突然中断 D A.尿量<400ml/d B.尿量≥2500ml/d C.尿量<100ml/d D.多尿而尿比重低 E.多尿而尿比重正常或增高 51.无尿 C 52.少尿 A 53.多尿 B 54.尿崩症 D 55.糖尿病 E A.肾前性少尿 B.肾性少尿 C.肾后性少尿 D.垂体性多尿 E.溶质性多尿 56.输尿管结石梗阻 C 57.消化道出血 A 58.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B 59.尿崩症 D 60.糖尿病 E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远曲小管对 ADH 反应性下降 C.尿中溶质增多形成多尿 D.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 E.自觉烦渴饮水过多 61.精神性多饮 E 62.肾性尿崩症 B 63.糖尿病 C 64.垂体尿崩症 A 6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66.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 A.少尿伴肾绞痛 B.少尿伴气促心悸,不能平卧 C.少尿伴乏力,纳差,厌油,皮肤黄 疽 D.少尿伴血尿,水肿,高血压 E.少尿伴尿频尿急,腰痛 F.少尿伴尿流细,排尿困 难 G.少尿班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 67.肾病综合征 G 68.肾输尿管结石 A 69.前列腺肥大 F 70.心功能不全 B 71.急性肾孟肾炎 E 72.肝肾综合征 C 73.急性肾小球肾炎 D A. 多尿伴烦渴多饮, 尿比重<1.0005 B. 多尿伴多食, 消瘦 C. 多尿伴高血压, 低血钾 D. 多 尿伴骨痛,血 PH 下降 E.先出现少尿后出现多尿 F.多尿伴失眠多梦,抑郁症 G.多尿 伴高血钙,骨密度下降 74.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G 75.垂体尿崩症 A 76.精神性多饮 F 77.糖尿病 B 78.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期 E 7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C 80.肾小管酸中毒 D第 13 页 共 65 页 三、问答题 1.简述血尿的病因学分类。 答:血尿的病因包括:①泌尿系统疾病占 98,如肾炎,结石,肿瘤;②全身性疾病占 10-20,包括感染性疾病、血液病、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③尿路邻近 器官疾病;④化学物品性肾损害;⑤功能性血尿。 2.试述尿频、尿急、尿痛同时出现可能伴随的症状和常见疾病。 答:①伴发热,脓尿,见于急性膀胱炎和尿道炎;②膀胱刺激征存在但不剧烈而伴有双 侧腰痛见于肾盂肾炎;③伴会阴部、腹股沟和睾丸胀痛见于急性前列腺炎。 3.试述少尿患者的病史询问中的注意事项。 答:①开始出现少尿的时间;②少尿程度即具体尿量,应以 24h 尿量为准;③有无引起 少尿的病因;④过去和现在是否有泌尿系统疾病;⑤少尿伴随何种症状。 4.根据血尿伴随的不同症状,推测判断相应的疾病。 答:①伴肾绞痛→肾、输尿管结石;②伴尿流中断或排尿困难→膀胱或尿道结石;③伴 膀胱刺激征→膀胱炎和尿道炎;④伴膀胱刺激征、高热寒战、腰痛→肾盂肾炎;⑤伴水肿、 高血压、蛋白尿→肾小球肾炎;⑥伴单侧肾肿块→肿瘤、肾积水、肾囊肿;⑦伴双测肾肿块 →先天性多囊肾;⑧移动性肾脏→肾下垂或游走肾⑨伴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血液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⑩合并乳糜尿→丝虫病,慢性肾孟肾炎。 5.试述异形血尿形成的原因。 答:异形血尿形成机制:红细胞从肾小球基底膜漏出,机械摩擦,通过肾小管经不同梯 度渗透压所经历的化学及物理因素作用,使血红蛋白溢出,细胞形态发生变异 6.试述血尿患者的问诊要点。 答:血尿患者应询问:①尿的颜色;②血尿出现在哪段尿,是否全程血尿,有无血块; ③是否伴有全身或泌尿系症状; ④有无腰部新近外伤及泌尿道器械检查史; ⑤有无高血压及 肾炎史;⑥家族中有无耳聋和肾炎史。 7.试述引起少尿无尿的基本病因。 答:基本病因分三大类:①肾前性: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心脏排血功能下降和肾血管 病变; ②肾性: 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 ③肾后性: 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尿路机械性梗阻、 尿路受外压及其他原因如神经源性膀胱、游走肾等。呕 血一、填空题 1.呕血的原因以消化性溃疡 最为常见,其次为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再次为急性胃 黏膜病变 。 2.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腺的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二、判断题 1.有呕血一定是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一定有呕血。 (× ) 2.区别呕血与咯血可根据是否有黑便。 (× ) 三、名词解释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器官,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 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第 14 页 共 65 页 四、多选题 A 型题 1.关于呕血,下列不正确的是 D A. 病 因 最 多 见 于 消 化 性 溃 疡 B. 出 血 方 式 为 呕 出 C. 血 中 混 有 食 物 残 渣 、 胃 液 D.酸碱反应为碱性 E.出血前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 2.呕血最常见的疾病是 A A.消化性溃疡 B.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C.胃癌 D.急性胃黏膜病变 E.急性出血性胃炎 3.呕血是指 A A. 屈 氏 韧 带 以 上 的 消 化 器 官 B. 幽 门 以 上 的 器 官 C. 十 二 指 肠 以 上 的 消 化 器 官 D.小肠以上的消化器官 E.结肠以上的消化器官 4.呕血的颜色 C A. 出 血 量 大 时 咖 啡 色 B. 出 血 速 度 快 时 咖 啡 色 C. 出 血 量 大 出 血 速 度 快 时 鲜 红 D.出血量小时鲜红 E.出血速度慢时鲜红 五、简答题 简述呕血的常见原因 答:呕血的常见病因:1 消化性溃疡;2 食官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 急性胃黏膜出血;4 胃癌。皮 肤 黏 膜 出 血一、名词解释 皮肤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 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二、选择题 A1 型题 1.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为 D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友病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过敏性紫癜 E.血小板增多症 2.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为 C A.维生素 C 缺乏 B.维生素 PP 缺乏 C.维生素 K 缺乏 D.单纯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3.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 E A . 血 管 外 因 素 B. 凝 血 因 子 缺 乏 C . 肝 素 或 香 豆 类 药 物 D . 抗 凝 血 物 质 活 性 增 加 E.血小板因素 4.紫癜的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为 C A.&2mm B.2 一 3 mm C.3 一 5mm D.5 一 6 mm E.&6mm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为 A A.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 B.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 C.有贫血而无出血 D.有出血而无贫血 E.无出血亦无贫血 6.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特点是 A A. 反复皮肤痕点、 痕斑 B. 内脏及颅内出血常见 C. 常有脾脏肿大 D. 常有关节腔出血 E. 儿 童多见,常呈自限性 7.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是 C A.维生素 K 缺乏症 B.血小板无力症 C.血友病 D.异常球蛋白血症 E.原发性血小板第 15 页 共 65 页 增多症 A2 型题 1.男性,30 岁,乏力,心慌,四肢反复出现紫癜,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双上肢内侧可见片状出血, 化验 WBC5× 9/L,Plt50× 9/L,Hb80g/L,,骨髓检查为脂肪髓,仅见网扰细胞、桨细胞、组 10 10 织嗜碱细胞,诊断的可能性是 D A.白血病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脾功能亢进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过敏性紫癜 2.男性,20 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化验:WBC10× 9/L., HB112g/L., 10 9 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实验正常,血小板 200× /L,束臂试验阳性,诊断应该 10 是 B 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过敏性紫癜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急性白血病 E.血管性假 血友病 A3 型题 共用题干(1 一 3 题) 女性,20 岁,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 1 年多,常见皮肤黏膜出血点,自诉月经量过多。查 体肝脾无肿大。化验血红蛋白 80 g/L -,血小板 50 X 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数增 多,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多。 1.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过敏性紫癜 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最有诊断意义的检查结果是 D A.骨髓巨核细胞增多 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C.血块回缩不良 D.血清中抗血小板抗体阳性 E.出血时间延长 3.首选的治疗措施为 B A.输血小板悬液 B.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应用免疫抑制剂 D.应用免疫球蛋白 E.血浆置换术 A4 型题 共用题干((1~6 题) 男性,15 岁,头晕、乏力、全身疼痛,伴发热,皮肤紫癜半月余。查体:贫血貌,体温 38. 5℃,心肺(一) ,胸骨压痛(+) ,肝于肋下 0. 5cm,脾于肋下 0. 5cm, 1.对确诊最有价值的检查为 B A.血常规 B.骨髓检查 C.血小板抗体检查 D.腹部 B 超 E.血液生化 2.若经检查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若为慢性期,其血象表现不正确的是 C A.中性晚幼粒及杆状粒细胞显著增多 B.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百分数降低 C.嗜酸、嗜碱性粒细胞绝对数降低 D.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总和<10% E.多数无贫血 3.若该患者出现左上腹剧痛及压痛时,最可能出现的诊断是 D A.溃疡性穿孔 B.胰腺浸润 C.左肾浸润 D.脾梗塞 E.肠系膜血管栓塞 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 C A.肝脏肿大 B.胸骨压痛 C.脾肿大 D.明显贫血 E.皮肤绿色瘤 5.对判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预后最有价值的是 A A.ph 染色体测定 B.白细胞计数 C.血小板计数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E.外周血幼粒细胞计数 6.为明确该患者是否发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有诊断价值的检查为 E A.ph 染色体阳性 B.进行性贫血与出血 C.脾脏显著肿大 D.白细胞计数大于 100× 9/L 10 E.骨髓原始与早幼粒细胞大于 50% B1 型题第 16 页 共 65 页 A.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 B.出、凝血时间正常,束臂试验阳性 C.出血时间延 长,凝血时间正常 D.出、凝血时间均延长,血块收缩不良 E.出、凝血时间正常,束臂 试验阴性 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 2.过敏性紫癜 B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 B2 型题 A.血小板减少 B.红细胞破坏增多 C.血管脆性增加 D.维生素 K 缺乏 E.凝血因子缺 乏 F.血小板功能障碍 G.血小板增多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出血 A 2.过敏性紫癜的出血 C 3.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F 4.血友病 E 三、问答题 皮肤黏膜出血的基本病因是什么? 答:①血管壁功能异常,常见于:a.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b.过敏性紫癜 等;c.严重感染,化学物质中毒,代谢障碍等。 ②血小板异常,常见于: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DIC 等致血小板减少的疾病;b.原发 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致血小板增多的疾病;c.血小板无力症、尿毒症 等致血小板功能异常的疾病。 ③凝血功能障碍,常见于:a.血友病等遗传性疾病;b.严重肝脏疾病等继发凝血功能障碍 的疾病;c.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亢进,见于异常蛋白血症、抗凝药治疗过量等。水 肿一、填空题 1.产生水肿的几项主要因素为:?钠与水的潞留如继发性醛固朗增多症等;?毛细血管滤过 压升高如有心衰竭等;(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通常 继发于血清白蛋白减少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5)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如丝虫病或 血栓性静脉炎等。 2.水肿合并肝肿大者为心源性、 、肝源性、同时有颈静脉怒张者则为心源性 . 3.水肿伴重度蛋白尿则常为肾原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 4.水肿伴呼吸困难与发绀常提示由于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等所致。 二、选择题 A 型题 1.下列不属于全身性水肿的是 E A.心源性水肿 B.肝源性水肿 C.营养不良性水肿 D.肾源性水肿 E.过敏性水肿 2.男,30 岁,近 4 年来经常间发四肢关节疼痛,近来感乏力、纳差、心悸、气促,肝在肋 下 2.5cm 触及,轻触痛。查血红蛋白 97g/L,尿蛋白(十);双下肢轻度浮肿。其原因最可能 为 D A.肝硬化 B.急性肾炎 C.主动脉瓣狭窄致左心衰 D.二尖瓣狭窄致右心衰 E.营养不良 3.女,30 岁,怕冷,腹胀,经期延长,量多,全身肿胀,以经前为甚,较硬。B 超示甲状 腺肿大、肝脏肿大及脂肪肝。其皮肤肿胀的原因是 C第 17 页 共 65 页 A.神经血管性水肿 B.肝硬化 C.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D.淡漠型甲亢 E.营养不良 4.肾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C A.下肢 B.全身 C.眼睑 D.胸腔 E.腹腔 5.心源性水肿者,其水肿常先出现于 A A.人体的最低部位 B.眼睑 C.全身 D.胸腔 E.腹腔 6.水肿的产生机理不包括 D A.钠、水潴留 B.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E.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 7.以下不是水肿形成的重要介质的是 A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素 C.心房利钠因子 D.血管紧张素Ⅱ E.醛固酮 三、问答题: 1.简述水肿的类型及临床意义。 答: (1)全身性水肿见于:①心力衰竭;②肾脏疾病;③重症营养不良;④肝硬化。其它: ①粘液性水肿(指压凹陷不明显);②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水肿;③药物性水肿;④特发性水肿 (2)局部性水肿见于:①局部炎症;②局部静脉回流受阻,③局部淋巴回流受阻, ④血管神经性水肿。 2.简述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 答: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 的钠水潴留以及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滤过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所致。 3.简述肾性水肿的临床表现。 答:水肿的特点是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及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常有 尿常规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头 痛一、名词解释 头痛 是指额、顶、颞及枕部的疼痛。 二、选择题 Al 型题 1.头痛伴癫痫见于 C A.偏头痛 B.青光眼 C.三叉神经痛 D.神经功能性头痛 E.脑内寄生虫病 2.慢性进行性头痛伴呕吐、视乳头水肿提示 D A.脑血栓形成 B.颅骨骨折 C.偏头痛 D.颅内占位性病变 E.三叉神经痛 3.头痛伴脑膜刺激征可见于 D A.三叉神经痛 B.青光眼 C.偏头痛 D.常伴有低血糖 E.癔症性头痛 4.头痛常于晚间发生,于直立时可缓解的是 B A.偏头痛 B.丛集性头痛 C.青光眼 D.肌紧张性头痛 E.三叉神经痛 5.头痛在应用麦角胺后可缓解,最可能的是 C A.肌紧张性头痛 B.青光眼 C.偏头痛 D.三叉神经痛 E.颅内占位性病变 6.偏头痛的特点为 D A.多为轻度疼痛 B.在应用麦角胺后头痛加重 C.头痛部位多在双侧 D.头痛在呕吐后可减轻 E.女性偏头痛与月经期无关 7.能引起头痛的颅脑病变是 E A.颈椎病 B.三叉神经痛 C.颅底凹入症 D.颅骨肿瘤 E.脑炎第 18 页 共 65 页 8.头痛伴发热常见于 C A.青光眼 B.偏头痛 C.感染性疾病 D.脑血管畸形 E.三叉神经痛 9.头痛伴颅内压升高见于 E A.偏头痛 B.三叉神经痛 C.肌紧张性头痛 D.青光眼 E.高血压脑病 10.引起头痛的全身性疾病包括 E A.颈椎病 B.脑肿瘤 C.三叉神经痛 D.颅内血肿 E.高血压病 11.下列关于头痛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E A.偏头痛多在双侧 B.鼻源性头痛多为深在性头痛 C.颅内深部病变的头痛部位一定与 病变部位一致 D.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多在枕部 E.丛集性头痛多在一侧 12.下列关于头痛程度和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脑膜刺激的疼痛多为轻度或中度 B.脑肿瘤的疼痛多为重度 C.肌肉收缩性头痛多为 电击样痛 或刺痛 D.有时神经功能头痛多颇剧烈 E.头痛程度与病情轻重呈平等关系 13.患者,男,58 岁,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为血性, 压力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D A.偏头痛 B.脑血栓形成 C.颅内感染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三叉神经痛 A2 型题 1.患者,女,28 岁,阵发性右侧头痛 10 年,头痛在呕吐后可减轻,头痛发作常与月经周 期有关,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且应用麦角胺后头痛可获缓解。最常见的诊断为:B A.三叉神经痛 B.偏头痛 C.脑血管畸形 D.肌紧张性头痛 E.青光眼 2.患者,男,58 岁,突然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检查为血性, 压力增高,最可能的诊断为: D A.偏头痛 B.脑血栓形成 C.颅内感染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三叉神经痛 A3 型题 共用题干((1 一 2 题) 年轻女性,因反复发作一侧搏动性头痛 3 年就诊。头痛发作前常伴有视物变形,物体颜色改 变,有时伴面部麻木感。发作时伴恶心、呕吐、畏光,且摇头时头痛加重,呕吐及睡眠后头 痛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1.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B A.三叉神经痛 B.偏头痛 C.脑肿瘤 D.肌紧张性头痛 E.青光眼 2.不是诊断依据的是 D A.头痛反复发作 B.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先兆症状 C.体检无器质性疾病的证据 D.脑膜刺激征(+) E.麦角胺治疗有效 BI 型题 A.三叉神经痛 B.偏头痛 C.丛集性头痛 D.肌紧张性头痛 E.眼源性头痛 1.头痛部位多在一侧,在直立时可缓解,最可能为 C 2.头痛部位为浅在性且局限于眼眶、前额或颞部 E 3.头痛在呕吐后减轻,于应用麦角胺后可缓解,最可能为 B B2 型题 A.偏头痛 B.丛集性头痛 C.三叉神经痛 D,肌紧张性头痛 E.青光眼 F.脑膜炎 G.颅 内肿瘤 1.常在晚间发生,在直立时可缓解 B 2.头痛伴发热及脑膜刺激征 F 3.慢性进行性头痛伴精神症 G第 19 页 共 65 页 三、问答题 1.简述头痛的病因。 答:(1)颅脑病变:①感染:脑炎、脑脓肿等。②血管病变:脑出血、脑栓塞等。③占位 性病变:脑肿瘤、包虫病等。④颅脑外伤:脑挫伤、颅内血肿等。⑤其他:偏头痛、头痛型 癫痫等。 (2)颅外病变:①颅骨疾病:颅底凹入症等。②颈椎病及其他颈部疾病。③神经痛。 ④眼、耳、鼻、牙疾病所致的头痛。 (3)全身性疾病:①肺炎等急性感染疾病。②高血压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③ 铅、酒精等中毒。④尿毒症、低血糖等其他疾病。 (4)神经症。 2.头痛的发生机制。 答:.①血管因素:各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外血管的收缩、扩张以及血管受牵引或伸展;② 脑膜受刺激或牵拉;③具有痛觉的颅神经和颈神经被刺激、挤压或牵拉;④头、颈部肌肉的 收缩;⑤五官和颈椎病变引起;⑥生化因素及内分泌紊乱;⑦神经功能紊乱。腰 背 痛一、名词解释 1.感应性疼痛 是由于内脏疼痛的冲动经传入神经纤维使相应皮肤脊髓节段的神经元兴奋, 以致引起同一皮肤传入神经纤维的正常冲动产生痛觉。 2.神经根痛 是由于脊神经根受刺激所致。疼痛沿脊神经后根分布区域放射。如蛛网膜下腔 出血。 3.无菌性炎症 因寒冷,潮湿,变态反应,和重手法推拿引起的骨及软组织炎症。 二、选择题 A1 型题 1.外伤后腰痛伴脊柱畸形的疾病是 E A.佝楼病 B.脊椎退行性变 C.脊椎结核 D.强直性脊柱炎 E.脊椎压缩性骨折 2.腰痛伴脊柱自幼畸形,仰卧位不能伸直的疾病是 A A.佝楼病 B.脊椎退行性变 C.脊椎结核 D.强直性脊椎炎 E.脊椎压缩性骨折 3.顽固而持续的腰背痛伴放射性神经根痛的疾病是 E A.佝楼病 B.脊椎退行性变 C.脊椎结核 D.强直性脊椎炎 E.脊椎肿瘤 4.腰痛伴面部红斑、低热、脱发的疾病是 E 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椎炎 C.风湿热 D.骨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5.男,25 岁,近 2 年来感腰痛午后低热、T 37. 5℃~38℃之间,盗汗、易疲劳,食欲不佳 最可能的疾病是 A A.脊椎结核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骨关节炎 6.男性,45 岁,近 4 年来经常腰痛,劳累及气候变冷时加剧,3 天前因搬重物后,腰痛加 剧,疼痛放射至左下肢,最可能的疾病是 D A.脊椎结核 B.类风湿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腰椎间盘突出症 E.骶椎隐裂 7.腰背痛伴右上腹痛最常见的疾病是 B A.胸膜炎 B.急性胆囊炎 C.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 E.颈椎病 8.胸背痛伴发热、气促、咳嗽时加重等,最可能的疾病是 A A.胸膜炎 B.急性胆囊炎 C.肺结核 D.支气管扩张 E.急性胰腺炎 9.下腰背痛伴白带过多,而月经正常,最可能的疾病是 C A.痛经 B.卵巢肿瘤 C.宫颈炎 D.急性脊髓炎 E.腰骶椎融合第 20 页 共 65 页 10.腰背剧痛伴高热,肢体运动障碍最可能的疾病是 C A.腰椎结核 B.风湿热 C.化脓性脊椎炎 D.急性胆囊炎 E.类风湿性关节炎 11.腰痛剧烈,服解热镇痛剂效差,伴下肢麻木,运动障碍最可能的疾病是 A A.脊椎肿瘤 B.强直性脊柱炎 C.风湿热 D.脊椎结核 E.腰肌劳损 12.腰背痛,劳累后加剧,捶打腰部疼痛可缓解,X 线检查正常最可能的疾病是 B A.脊柱退行性变 B.腰肌劳损 C.脊柱结核 D.风湿热 E.类风湿关节炎 13.对增生性脊柱炎描述错误的是 D A . 顽 固 性 腰 背 痛 , 晨 起 更 重 B . 平 卧 可 缓 解 疼 痛 C . 好 发 于 50 岁 以 上 年 龄 D.局部常有压痛 E,又称退行性脊柱炎 14.对脊柱结核描述错误的是 C A.起病隐匿,腰背痛活动时加重,休息后减轻,夜间痛加重 B.同时伴有低热、倦怠无力、 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C.不合并脊柱畸形 D.疼痛可沿脊神经放射至下腹部、臀部、 大腿前方等部位 E.疼痛致使椎旁肌肉痉挛而引起姿势异常 15.下列哪项不是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特点 D A.青壮年多见 B.腰 4 一骶多发 C.有搬重物及扭伤史 D.仅有腰痛无坐骨神经痛 E.可突发和缓慢起病 16.以下哪项不符合结核性脊椎炎 E A.感染性脊椎炎中最为常见的疾病 B.腰椎最易受累 C.背痛为首发症状 D.伴乏力,纳差 E.伴高热,椎旁红肿 17.对压迫症引起的腰背痛下列哪项错误 B A.疼痛沿脊神经后根分布区放射 B.不伴有感觉障碍 C.呈烧灼或绞榨样痛 D.咳嗽,喷嚏时加重 E.有定位性疼痛 18.对腰骶神经根炎引起的腰痛描述不正确的是 E A.腰背痛以下背部与腰部为主 B.疼痛向臀部放射 C.部触诊有压痛 D.严重时有节段性感觉障碍 E.键反射亢进 19.对慢性腰肌劳损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腰部酸痛长期存在 B.腰部有明显叩痛 C.充分睡眠休息后疼痛减轻 D.长时间弯腰劳动腰痛加重 E.体查无特殊阳性体征 20.对肿瘤性腰背痛描述不正确的是 B A.持续性腰背痛 B.原发性肿瘤多于继发 C.疾病发展迅速 D.药物缓解不明显 E.常有放射性神经根痛 21.肾盂肾炎所致腰背痛的特点不包括 D A.伴有脊肋角压痛 B.尿检异常 C.伴有尿频尿急 D.常伴有腹部剧烈绞痛 E.伴有肾 区叩痛 22.以下疾病可致腰背痛,除外 C A.宫颈癌 B.子宫脱垂 C.前庭大腺囊肿 D.子宫后倾 E.盆腔炎 B1 型题 A.腰肌纤维织炎 B.慢性前列腺炎 C.腰骶神经根炎 D.胆囊炎 E.脊髓炎 23.腰背痛,椎旁肌无压痛,活动不受限,X 线检查正常的疾病是 A 24.腰骶部疼痛,有僵直感,疼痛向下肢放射,X 线检查正常的疾病是 C 25.腰背痛伴失眠、多梦、排尿不尽感,腰椎 X 线检查正常的疾病是 B 26.腰背痛伴右上腹痛的是 D 27.腰背痛伴肢体麻木、运动受限的疾病是 E第 21 页 共 65 页 A.脊椎结核 B.椎间盘脱出 C.脊柱压缩性骨折 D.脊柱肿瘤 E.类风湿性脊柱炎 28.腰背痛,X 线片显示脊柱竹节样改变的疾病是 E 29.腰背痛,X 线片显示腰椎增生,椎间隙变窄的疾病是 B 30.腰背痛,X 线片显示腰椎增生,椎体呈楔形改变的疾病是 C 31.腰背痛,X 线片显示椎体骨质疏松,椎旁阴影扩大或死骨等改变的疾病是 D B2 型题 A.腰骶神经炎 B.腰椎结核 C.腰椎骶化 D.类风湿关节炎 E. 佝楼病 F.腰肌纤维织 炎 32.先天性脊柱病变 C 33.感染性脊椎病 B 34.脊柱旁软组织病 F 35.脊神经根病变 A 36.与免疫有关 D 37.与代谢有关 E A.腰背痛伴长期低热 B.腰背痛伴脊柱畸形 C.腰背痛伴暖气,泛酸,上腹隐痛 D.腰 背痛伴月经异常、痛经 E.腰背剧痛伴血尿 F.腰背痛伴腰僵直 38.脊柱结核 A 39.脊椎压缩性骨折 B 40.强直性脊椎炎 F 41.胃、十二指肠溃疡 C 42.卵巢病变 D 43.尿路结石 E 三、问答题 1.简述腰背痛的致病因素。 答:导致腰背痛的致病因素大致分为五种:①外伤性:脊柱的急性、慢性损伤;②炎症 性:脊椎的感染和无菌性炎症;③脊柱退行性变;④先天性脊柱疾患;⑤肿瘤:脊柱及脊旁 组织原发和转移性肿瘤。 2.按解剖部位简述引起腰背痛的分类。 答:①脊椎疾病;②脊柱旁软组织疾病;③脊神经根病变;④内脏疾病 3.简述可致腰背痛的脊椎旁软组织疾病。 答:腰肌劳损、肌纤维织炎、风湿性多肌痛等。 4.简述可致腰背痛的脊神经根病变。 答: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腰骶神经根炎、颈椎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5.简述可致腰背痛内脏疾病。 答:胸腔、腹腔、盆腔及腹膜后内脏疾病,如胸膜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肾结石、胰 腺炎、盆腔炎、前列腺炎、膀胱炎、腹膜后肿瘤等均可引起腰背痛。 6.试述内脏疾病致腰背痛的机制和临床特点。 答:内脏疼痛的传入神经纤维与相应脊髓节段的皮肤区传入神经进入同一脊髓段,内脏 疼痛感觉冲动引起皮肤区传入纤维兴奋或产生痛觉或痛觉过敏。 表现为放射痛, 如急性胆囊 炎可放射至右肩胛下区十二指肠后壁穿孔或急性胰腺炎可放射背部痛。 7.试述腰背痛的问诊要点。 答:应问及疼痛出现的时间、部位、起病缓急,疼痛性质,程度,诱因及缓解因素,演 变过程,伴随症状及职业等。第 22 页 共 65 页 意 识 障 碍 与 昏 迷一、填空题 1.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二、名词解释 1.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 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谵妄 是一种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急性活动失调状态。 临床表现为意识模糊、 定向力丧失、感觉错乱、躁动不安、言语杂乱。 3.意识障碍 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多由于高级神经中 枢功能或受损所有引起,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三、多选题 A 型题 1.下列引起意识障碍的疾病,其中属颅内感染的是 D A.高血压脑病 B.脑梗塞 C.脑血栓形成 D.脑型疟疾 E.癫痫 2.意识障碍伴瞳孔散大可见于 A A.颠茄类中毒 B.吗啡类中毒 C.巴比妥类中毒 D.有机磷农药中毒 E.毒蕈类中毒 3.意识障碍伴瞳孔缩小可见于 B A.颠茄类中毒 B.有机磷农药中毒 C.酒精中毒 D.氰化物中毒 E.癫痫 4.中度昏迷与深昏迷最有价值的鉴别是 D A.各种刺激无反应 B.不能唤醒 C.无自主运动 D.深浅反射均消失 E.大小便失禁 B 型题 (5~8) A.高血压脑病 B.颅内高压症 C.吗啡、巴比妥类中毒 D.流行性脑膜炎 E 重度休克 5.意识障碍伴发热 D 6.意识障碍伴呼吸缓慢 C 7.意识障碍伴心动过缓 B 8.意识障碍伴高血压 A (9~13) A.昏睡 B.嗜睡 C.意识模糊 D.轻度昏迷 E.深度昏迷 9.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但当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 A 10.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D 11.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发生障碍 C 12.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无反应,深浅发射均消失 E 13.持续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唤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和做出各种反应 B 四、问答题 意识障碍的不同程度是如何分度的? 答:意识障碍可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 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 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意识模糊: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定向力发生障碍。 昏睡: 熟睡状态,不易唤醒,但当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醒时答话含糊. 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程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但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 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 ,眼球无转动。 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无反应,深浅发射均消失第 23 页 共 65 页 腹 部 检 查一、名词解释: 1.板状腹:急性腹膜炎时产生全腹性腹肌紧张,以至腹壁紧张,触诊如木板,故称板状腹。 2.揉面感:慢性弥漫性结核性腹膜炎时,使腹壁肌紧张增高。触诊有轻度抵抗感,如揉面团 一样,故称揉面感。 3.Murphy sign:又称胆囊触痛征,医生左手掌放在病人的右肋缘部,将拇指放在腹直肌外缘 与肋弓交界处,首先以拇指中度压力按压腹壁,然后让病人深吸气,此时膈肌下降,使肿大 的胆囊碰到触诊的拇指,病人因疼痛而突然屏气,称为 Murphy sign 阳性。 4.胃泡鼓音区:叩诊时病人采取仰卧或侧卧位。胃泡鼓音区位于左胸下方,上界为膈及肺下 缘,下界为肋弓,左界为脾脏,右界为肝左缘,呈半圆形鼓音区,称为胃泡鼓音区 5.移动性浊音:当腹腔内有中等以上腹水时让病人取仰卧位,腹部两侧因腹水沉积而叩诊呈 浊音,腹中部因肠管漂浮在液面上叩诊呈鼓音;让病人侧卧位时,因腹水积于下部,肠管上 浮,故下部叩诊呈浊音,上侧腹部转为鼓音。此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 移动性浊音。 6.肠鸣音:当肠蠕动时,肠内气体积液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称肠鸣音 7.振水音:让病人采取卧位,将听诊器体件放在上腹部,医生用稍弯曲的手指在病人上腹部 国连续迅速的冲击动作,如听到胃内气体与液体相撞击而产生的声音,称之振水音。 8.courvoisier sign:由于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导致胆道阻塞、黄疸进行性加深,胆囊也显著肿 大,但无压痛,称为 courvoisier sign 阳性。 9.腹膜刺激征:腹膜炎时患者有腹肌紧张、压痛与反跳痛,称腹膜刺激征,也称腹膜炎三联 征。 二、填空题: 1.腹部体检常用的分区法有四区法和九区法。 2.门脉高压时,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是脐以上向上 ;脐以下向 下。 3.上腔静脉阻塞时腹壁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是自上而下 ;下腔静脉阻塞时腹壁曲张静脉的 血流方向是自下而上 。 4.望诊腹部看到胃型时最常见于幽门 梗阻;肠型则见于肠 梗阻。 5.结核性腹膜炎时,触诊腹壁肌肉紧张度增加,有轻度抵抗感,常称作揉面感。 6.触诊腹部肿物,应注意其①部位;②大小;③ 表面;④ 形态;⑤移动度;⑥搏动感和⑦ 相邻脏器的关系。 7.脾梗塞或脾周围炎时,左上腹常可触及摩擦感。 8.肝脏触诊,对其可触及的肝脏质地描述一般分为Ⅲ度。Ⅰ度描述为质软如触唇感;Ⅱ度描 述为质韧如触鼻感;Ⅲ度描述为质硬如触前额感。 9.触诊脾脏的手法有两种,分别称单手触诊法双手触诊法。 10.脾脏肿大的测量方法有三条线,分别以 AB 线、AC 线和 DE 线表示。 11.胆囊触痛征:又称 Murphy 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 12.正常肝脏叩诊上界至下界的距离约 9-11cm。 13.肝区叩击痛常见于肝炎、肝脓疡;肾区叩击痛见于肾炎、肾盂肾炎等。 14.肠鸣音亢进时每分钟听诊大于 10 次。 15.消化性溃疡的疼痛特点是慢性、周期性、节律性。 16.肝硬化表现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病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第 24 页 共 65 页 三、选择题 1.腹部检查方法以最为重要的是 B A.望诊 B.触诊 C.听诊 D.叩诊 E.嗅诊 2.腹部触诊检查,下列检查最重要的是 E A.压痛 B.反跳痛 C.腹壁紧张度 D.腹部包块 E.腹腔脏器触诊 3.关于腹部膨隆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E A.成年人平卧时,前腹壁大致处于肋缘至耻骨联合平面 B.坐起时脐以下部分稍前凸 C.小儿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D.肥胖者腹部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E.平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肋缘及耻骨水平 4.关于腹围的概念,下列正确的是 D A.用软尺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 B.用软尺经两髂前上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 C.用软尺经两侧肋弓下缘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 D.用软尺经脐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 E.用软尺经上腹部绕腹一周,测得的周长 5.关于上腔静脉梗阻时腹壁浅静脉的血流分布和方向,下列正确的是 D A.血流经脐静脉孔而入腹壁浅静脉流向四方 B.脐水平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上,脐水平以下 向下 C.脐水平以下及脐水平以上的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均向上 D.脐水平以上的上腹壁及胸壁浅静脉、脐水平以下的血流方向均转向下方 E.脐水平以上的腹壁静脉自下向上经胸壁静脉和腋静脉而进入上腔静脉 6.检查一腹壁静脉曲张患者,脐以上血流方向由下至上,脐以下血流由上至下。该患者符合 哪项 C A. 上 腔静 脉 阻塞 B.下腔 静 脉 阻塞 C.门 静 脉 高 压 或 门 静 脉 阻 塞 D.髂 内 静 脉阻 塞 E.髂外静脉阻塞 7.关于胃型与胃蠕动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正常人都看不到胃型与胃蠕动波 B.胃正蠕动波自右肋缘下开始,向左推进,到达右腹直 肌 下 消 失 C. 胃 正 蠕 动 波 自 左 肋 缘 下 开 始 , 向 右 推 进 , 到 达 右 腹 直 肌 下 消 失 D.胃逆蠕动波自左向右 E.经产妇及老年人亦看不到胃蠕动波 8.关于腹式呼吸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 A.消瘦者腹式呼吸减弱 B.妇女以腹式呼吸为主 C.小儿以胸式呼吸为主 D.大量腹水腹式 呼吸增强 E.膈麻痹可使腹式呼吸消失 9.关于上腹部搏动的临床意义,下列正确的是 C A.腹主动脉瘤和肝血管瘤时,在吸气时明显 B.二尖瓣狭窄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右心室 增大,上腹部搏动在呼气时明显 C. 二尖瓣狭窄或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右心室增大,上 腹部搏动在吸气时明显 D.腹主动脉瘤,用手指及中指指腹贴于剑突下部,于吸气时指腹感 到搏动为右心室肥大 E.于呼气时指尖感到搏动明显,则为腹主动脉搏动 10.上腹部出现明显胃蠕动波常见于 E A.急性胃炎 B.胃黏膜脱垂 C.胃癌 D.溃疡病 E.幽门梗阻 11.左侧腹部触到一实体样包块,有弹性,可随呼吸而上、下移动,且患者诉有恶心感,此 为何脏器? B A.肝脏 B.肾脏 C.脾脏 D.结肠 E.肠系膜淋巴结 12.某患者因上腹部胀痛不适,清晨未进食来院就诊,检查发现上腹有振水音。该患者最可 能是 B A. 正 常 情 况 B. 胃 内 有 大 量 液 体 潴 留 C. 腹 腔 内 有 大 量 液 体 D. 腹 腔 内 有 游 离 气 体 E.腹腔内有肿块第 25 页 共 65 页 13.触及肝脏时对其性质的判断,下列叙述正确是 D A.触及肝脏质地如触鼻尖为质硬 B.触及肝脏质软多为慢性肝炎 C.触及肝脏质韧表示正常 D.质硬常见于肝硬变、肝癌 E.肝瘀血时肝脏质硬 14.腹部揉面感最多见于: D A.胃穿孔 B.腹腔内出血 C.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D.结核性腹膜炎 E.急性阑尾炎 15.局限性肝肿大见于: B A.Budd-Chiari 综合征 B.肝肿瘤 C.白血病 D.血吸虫病 E.华支睾吸虫病 16.弥漫性肝肿大在临床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C A.肝瘀血 B.脂肪肝 C.肝炎 D.白血病 E.早期肝硬变 17.肝脾触诊由下而上开始触诊的部位是: A A.脐水平线 B.左、右上腹部 C.双髂前上棘水平线 D.腹股沟 E.左、右肋缘下 18.下列病变可使肝浊音界下移是 B A.肺不张 B.肺气肿 C.肝癌 D.肝硬变 E.肝脓肿 19.某患者上腹偏左可触及一 6cm× M× 2.5 3cm 大小卵圆形、表面光滑、有囊性感、无明显压 痛之包块,可能性较大是 E A.肝左叶肿大 B.横结肠 C.胰腺癌 D.胃癌 E.胰腺囊肿 20.可感到液波震颤,游离腹水量需达 E A.1000 mL B.2000 mL C.1500 mL D.2500 mL E.mL 21.男,48 岁,近 1 周来饭后上腹胀痛不适,每晚或次晨发生呕吐,呕吐大量酸臭的宿食, 吐后感舒适,食欲正常,腹部检查发现胃型及蠕动波。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D A.急性胃扩张 B.肠梗阻 C.急性胃炎 D.幽门梗阻 E.急性胆囊炎 22.男,16 岁,体查发现中腹部有一 6cm× M× 5 3cm 肿块,形态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且坚 硬。该患者肿块应考虑为 E A.炎性包块 B.蛔虫团 C.肠套叠 D.肿大淋巴结 E.恶性肿瘤 23.男,48 岁,体查发现右肾肿大,表面不平,质地坚硬,最可能是: C A.多囊肾 B.肾盂积脓 C.肾肿瘤 D.游走肾 E.肾盂积水 24.关于肾下垂的概念,下列正确的是 B A.在深吸气时能触到肾下极 B.在深吸气时能触到 1/2 以上的肾 C.在深呼气时能触到 1/2 以上的肾 D.在深吸气时能触到 2/3 以上的肾 E.在深吸气时能触到 1/4 以上的肾 25.男,16 岁持续高热 1 周。体查:心前区隆起,可见心脏搏动,胸骨左缘第 3、4 肋间可触 及收缩期震颤,肝未扪及,脾左肋下 2cm,质软,无压痛。该患者脾肿大最可能的病因是 C A.伤寒 B.急性疟疾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粟粒结核 E.败血症 26.男,42 岁,畏寒,发热 6 天,肝区疼痛 2 天。腹部体查:肝右肋下 2cm,质软,触痛, 边缘整齐,肝右侧肋间隙局限性压痛,并有叩击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肝癌 B.肝炎 C.肝脓肿 D.多囊肝 E.肝包虫病 27.男,45 岁,腹部体查:肝剑突下 5cm,边缘不整,坚硬,有压痛,表面有结节感,可闻 及血管杂音。该患者拟诊为 A A.肝左叶癌 B.肝血管瘤 C.肝血吸虫病 D.腹主动脉瘤 E.胰腺囊肿 28.男,63 岁,解黑便 3 个多月,乏力。体查:右下腹可扪及一 5cm× M× 6 2.5cm 包块,表 面不平,质硬,边缘不整,压痛。该患者应考虑为 C A.增生性肠结核 B.克隆病 C.回盲部癌肿 D.阑尾周围脓肿 E.右侧卵巢囊肿 29.肝逐渐肿大,质地坚硬如石,有结节,最常见于 C A.肝瘀血 B.慢性肝炎 C.肝癌 D.脂肪肝 E.急性肝炎第 26 页 共 65 页 30.触诊正常脾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 A. 坐 位 前 倾 可 触 及 B. 左 卧 位 可 触 及 C. 右 卧 位 可 触 及 D. 仰 卧 位 可 触 及 E.正常情况下脾不能被触及 31.关于脊肋角的概念正确的是 C A.在两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 B.背部第 12 肋与脊柱的夹角的顶点 C.背部第 12 肋与脊 柱的夹角 D.第 12 肋与腰肌外缘有夹角 E.第 12 肋腰肌外缘的夹角的顶点 32.肝触诊较常用的触诊法是 C A.双手触诊法 B.钩指触诊法 C.单手触诊法 D.冲击触诊法 E.浅部触诊法 33.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最常见于 D A.左心衰竭 B.肺气肿 C.大量腹水 D.右心衰竭 E.三尖瓣关闭不全 34.关于振水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一旦出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 B.有振水音,则必定有胃蠕动波 C.餐后 4~6 小时,若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 D.若在清晨空腹或餐后 6~8 小时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 E.振水音仅出现在幽门梗阻患者 35.关于肝脏双手触诊正确的方法是 E A.检查者左手及五指托住患者右后腰 B.吸气时,右手随腹壁抬高而向下触摸 C.呼气时,右手随腹壁下陷而向上触摸 D.吸气时手指上抬速度先于腹壁的抬起 E.吸气时右手随腹壁抬高,手指向前上迎触肝下缘 36.Murphy 征阳性见于 C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阑尾炎 C.急性胆囊炎 D.胃、十二指肠溃疡 E.急性肝炎 37.下列触诊最重要是 C A.腹壁紧张度 B.压痛、反跳痛 C.肝脏触诊 D.腹部包块 E.液波震颤 38.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游离腹水量至少达 D A.300mL B.500mL C.800mL D.1000mL E.1500mL 39.关于腹部叩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 A.正常腹部叩诊均为鼓音 B.正常腹部叩诊除肝脾所在部位,余为鼓音 C.胃肠穿孔时,肝绝对浊音区增大 D.腹部叩诊音包括鼓音、实音、浊音、过清音 E.肺气肿肝浊音界上移 40.下列哪种情况出现肝浊音界消失 C A.膈下脓肿 B.急性肝坏死 C.急性胃肠穿孔 D.肝癌 E.肺气肿 41.肠鸣音消失常见于 D A.大量腹水 B.机械性肠梗阻 C.巨大卵巢囊肿 D.肠麻痹 E.急性胆囊炎 42.上腹部听到连续的嗡鸣声,常提示 D A.腹主动脉瘤 B.肾动脉狭窄 C.肝癌 D.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 E.腹主动脉狭窄 43.男,32 岁,腹部剧烈阵发性绞痛 3 小时,伴呕吐,腹部检查发现肠鸣音 8 次/min,伴金 属音。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B A.急性腹膜炎 B.机械性肠梗阻 C.急性肠炎 D.急性胃肠出血 E.麻痹性肠梗阻 44.男,33 岁,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 10 年,近来上腹疼痛缓解的规律消失,且出现持续 的剧烈上腹痛及腰背痛,背部明显压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E A.胃溃疡活动期 B.胃黏膜脱垂 C.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 D.胃癌 E.穿透性溃疡 45.关于原发性腹膜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E A. 腹 内 脏 器 穿 孔 B. 脏 器 炎 症 的 直 接 蔓 延 C. 腹 部 外 伤 D. 腹 部 手 术 感 染 E.病原菌从腹外病灶经血液或淋巴播散而感染腹膜第 27 页 共 65 页 46.肝硬变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C A.食欲不振 B.消化不良 C.腹水 D.肝大,质较坚硬 E.腹泻 47.下列说明肝硬变已进入失代偿期的是 B A.肝肿大 B.腹水 C.蜘蛛痣 D.皮下瘀斑 E.脾大 48.女,36 岁,发作性上腹痛 3 年,近 1 周来上腹部绞痛,放射至右肩部伴胃寒、发热,腹 部体查发现右肋下可触及 6cm×4cm×3cm 卵圆形包块,表面光滑,有触痛,随呼吸而上下活 动,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C A.胆囊炎 B.急性胆囊炎 C.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D.肝脓肿 E.肝癌 49.国内引起门静脉肝硬变的最主要病因是 E A.慢性酒精中毒 B.血吸虫病 C.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D.慢性肠道感染 E.病毒性乙型肝炎 50.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因咳嗽、呼吸、转动体位均可使疼痛加剧,患者被迫采取的体位 B A.侧卧位 B.仰卧位,两下肢屈曲 C.仰卧位,两下肢伸直 D.俯卧位 E.半呈卧位 51.消化性溃疡所引起的疼痛最具有特征性是 C A.中上腹疼痛 B.持续性上腹痛 C.节律性痛 D.反复发作性痛 E.饥饿样痛 52.某患者,30 岁,反复上腹痛 10 余年,近 10 天来每夜 12 点钟上腹痛,昨晚 11 点钟突然 出现持续性剧痛, 腹痛, 继之烦躁, 面色苍白, 冷汗, 脉细速, 腹壁强直, 压痛、 反跳痛 (+) , 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少。该患者拟诊为: C A.急性阑尾炎 B.急性胰腺炎 C.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穿孔 D.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E.急性胆囊炎 53.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是: C A.恶心、呕吐 B.嗳气、泛酸 C.慢性发作性上腹痛 D.反复呕血和黑便 E.食欲下降、消瘦 5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疼痛特点是: D A.进食→疼痛→缓解 B.上腹间歇性疼痛 C.上腹持续疼痛 D.疼痛→进食→缓解 E.无一定规律 四、 问答题 1.简述幽门梗阻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答:幽门梗阻的主要症状为饭后上腹部饱胀感,反复发作呕吐,呕吐物多为大量酸臭的宿 食,呕吐后感到舒适。全身表现有脱水及消瘦。腹部检查可发现胃蠕动波、胃型、振水音及 胃鼓音区扩张。 2.简述腹部肿块的鉴别(触诊) 。 答:对于腹部肿块要辨别其位置、硬度、形状、边界、移动性、数目、有无搏动或颤动、 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有无压缩性及压痛等。 发生在腹壁、 腹腔内或腹膜后的腹部包块的鉴别: 在病人仰卧时,让病人用力屏气,或欠身用力使腹肌紧张,如包块在腹壁,触诊更加明显; 如包块在腹腔内,则腹肌紧张后触诊不如原来清楚。还可让病人采取肘膝位检查,如包块在 腹腔内,则包块更明显且活动度增大;如系膜膜后包块则无变化。上腹部与肋弓下的包块, 应嘱病人作深呼吸同时进行触诊,如包块随呼吸运动上下移动,则可能与肝、脾、肾有关。 下腹包块需与潴留尿液的膀胱鉴别,必要时在排尿或导尿后检查。下腹包块应作直肠指诊。 3.试述肠梗阻的腹部体征。 答:肠梗阻的病人可见腹部膨隆,腹式呼吸减弱甚至消失,腹壁紧张,有压痛,绞窄性肠 梗阻可有反跳痛。机械性肠梗阻时可见肠型及蠕动波,听诊肠鸣音明显亢进,呈金属音调。 麻痹性肠梗阻时无肠型可见,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第 28 页 共 65 页 4.急性腹膜炎的腹部查体可有哪些发现? 答:典型的急性腹膜炎在腹部检查时可发现三联征:腹壁肌紧张、腹部压痛和反跳痛。局 限性腹膜炎时上述三联征局限于腹部的一个部位, 弥漫性腹膜炎则遍及全腹, 并可见腹式呼 吸明显减弱或消失,腹壁运动受限。当腹腔渗出增多及肠管发生麻痹时,可显示腹部膨胀。 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溃疡穿孔时由于胃酸的剧烈刺激,可出现板 状腹,腹壁肌肉呈木版样强直。由于胃肠内气体游离于腹腔内以及肠麻痹,叩诊肝浊音界缩 小或消失,听诊时,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如局部已形成脓肿,或炎症使附近的大网膜及肠袢 粘连成团,则可在该处触及明显压痛的肿块。 5.试述良、恶性腹部包块的鉴别。 答:良性包块大多生长缓慢,触诊时表面光滑, 质地不硬, 轮廓清楚,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活动度较大,除炎性包块有明显压痛外,大多压痛不显著,全身症状不明显;恶性包块形态 多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质地坚硬,轮廓不清,与周围组织常发生粘连,活动度较小,可 无压痛或压痛不明显, 短期内生长迅速, 同时可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低热、 乏力、 消瘦等。 6.试述腹水的阳性体征有哪些? 答:腹水的病人查体时可发现下列体征:①视诊:仰卧位时腰部膨隆呈蛙腹或尖腹状,直 立时下腹部饱满,患者腹式呼吸常减弱,可有腹壁水肿,腹壁静脉显露或曲张,由于腹水而 腹内压力显著增高,脐可突出而形成脐疝;②触诊:可有腹壁紧张度增加及液波震颤,伴有 感染时可出现压痛或反跳痛;③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④听诊:肠鸣音多正常,伴有感染 时可减弱或消失,水坑征可阳性。 7.女,40 岁,因昏迷 1 小时就诊,查体发现下腹部有一巨大包块,平脐,触诊呈囊性感, 你考虑有哪些可能? 答:昏迷女病人,下腹部触及巨大包块且触诊呈囊性感,首先应考虑是否为尿潴留引起的 膀胱胀大,可分病人行导尿术,若导尿后包块消失,证明此包块为胀大的膀胱。若导尿后包 块不消失,则考虑是否为卵巢囊肿或妊娠的子宫,如为前者,尺压试验阳性;如为后者,则 可触及胎儿身体,触摸子宫可有宫缩,且可闻及胎心音。基 本 检 查 方 法一、选择题: A 型题 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 A A.望诊 触诊 视诊 叩诊 听诊 B.一般检查 实验室检查 X 线检查心电图检查 C.望诊 触诊 叩诊 听诊 D.望诊 触诊 问诊 听诊 2. 检查胆囊压痛的方法用 D A.浅部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部滑动触诊法 D.深压触诊法 3. 检查皮肤、关节及肿块用 B A.深压触诊法 B.浅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双手触诊法 4.对腹水患者行肝脾包块触诊使用 C A.浅部触诊法 B.深部滑动触诊法 C.冲击触诊法 D.深部触诊法 5. 检查腹部压痛点常用 A A.深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深部滑动触诊法 6. 肝、脾、肾检查时常用 A A.双手触诊法 B.冲击触诊法 C.深压触诊法 D.浅表触诊法第 29 页 共 65 页 7. 浊音叩诊的特点 C A.音调低音响较大震动时相长 B.音调低音响更强震动时相较长 C.音调较高音响较弱而震动持续时间较短 D.音调高音响强震动持续时间短 8. 正常肺部叩诊音呈 A A.清音 B.浊音 C.过清音 D.鼓音 9. 触诊检查主要用于 B A.脑部 B.腹部 C.关节 D.皮肤 10. 肺组织实变时叩诊为 B A.鼓音 B.实音 C.过清音 D.浊音 11. 肺气肿患者叩诊音为 C A.鼓音 B.清音 C.过清音 D.浊音 12.一位左侧胸痛的病人,坐位左下胸部叩鼓音,多考虑 C A.左侧气胸 B.肺气肿 C. 正常胃泡音 D.胸腔积液 13.大量胸腔积液时叩诊音是 C A.鼓音 B.浊音 C.实音 D.过清音 14. 气胸患者叩诊音呈 B A.过清音 B.鼓音 C.清音 D .实音 15. 直接叩诊法常用于 D A.肺炎 B.肺结核 C.肺肿瘤 D.大量胸腔积液 16. 触诊对全身哪个部位的检查更重要 B A.胸部 B.腹部 C.皮肤 D.神经系统 17. 浅部触诊法适用于下列哪项检查 A A.关节、阴囊、精索 B.阑尾压痛点 C.胆囊压痛点 D.腹部反跳痛 18. 下列哪种方法最适用于检查肠管或索条状包块 B A.浅部触诊法 B.深部滑行触诊法 C.双手触诊法 D.深压触诊法 19. 叩击被少量含气组织覆盖的实质性脏器时,产生的叩诊音为 D A.实音 B.清音 C.鼓音 D.浊音 20. 肺内巨大空洞、气胸、气腹叩诊音为 C A.清音 B.浊音 C.鼓音 D.过清音 21. 关于听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B A.直接听诊法是医生直接用耳廓贴附在被检查者的体表进行听诊, 因不需用听诊器, 可广泛 使用 B.间接听诊法即用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检查方法,此法方便,且对器官运动的声音还能 起到放大的作用 C.听诊器钟型体件适用于检查高音调声音 D.听诊器鼓型体件适用于检查低音调声音 22. 下列关于嗅诊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B A. 所 有 的 痰 液 均 有 臭 味 B. 嗅 到 痰 液 有 恶 臭 味 提 示 可 能 患 支 气 管 扩 张 或 肺 浓 肿 C.凡脓液均有臭味 D.脓液为恶臭味考虑为化脓性感染 23. 关于呕吐物的气味,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A.单纯饮食性胃内容物无任何气味 B.呕吐物酸臭味可考虑肠梗阻存在 C.呕吐物若出现粪臭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过长而发酵 D.呕吐物为未消化食物并有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醉酒者 24. 关于触诊的注意事项哪项是错误的 C A.检查时手要温暖、轻柔 B.医生应站在患者的右侧,面向患者 C.检查腹部脏器时,患者可取仰卧位或侧卧位 D.作下腹部检查时,必须要排尿后才检查第 30 页 共 65 页 25. 下列各项中,那些无法用叩诊确定 D A.肺尖宽度 B.腹水的有无 C.腹部病变的大小与性质 D.软组织肿胀的程度 26. 关于叩诊方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D A.因叩诊的部位不同,病人需采取适宜的体位 B.叩诊胸部时取坐位或卧位 C. 叩诊腹部时常取仰卧位 D.中等量的腹水,叩诊最好取坐位 27. 关于间接叩诊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B A.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 B.左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垂直叩击右手中指第二指骨的中段 C.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 D.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 B 型题: (问题 27~31) A.患者呼出气为烂苹果味 B.患者呼出气为氨味 C.患者呼出气为刺激性蒜味 D.呕吐物呈酸臭 味 E.呕吐物为粪臭味 27、幽门梗阻 ( D) 28、有机磷中毒 (C ) 29、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A) 30、尿毒症 ( B) 31、肠梗阻 ( E) 二、判断题 1.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常端坐呼吸并躯干向前倾斜以图缓解心脏受压的症状。 (√ ) 2.全腹膜炎的患者腹痛常辗转不安或翻滚于床上,未能找到舒适的体位。 ×) ( 3.浅触诊法是以一手轻放于被检查的部位,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调动作,轻柔地进行 滑动触摸。 √) ( 二、名词解释: 1.检体诊断 是医生对被检者进行全面、系统、规范的体格检查后,对病人疾病提出的初步 诊断。 2.体格检查 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传统的工具检查被检者身体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 方法,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 3.视诊 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被检者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4.触诊 是医生通过手的感觉,来判断所触及的内脏器官及躯体部分的物理特征的一种诊断 方法。 5.浅部触诊法 将手轻轻放在被检查的部位上,运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弹力,柔和地进行 滑动触摸,注意被检查部位有无压痛、抵抗感、搏动、肿块或其他变化。 6.深部触诊法 用并拢的二、三、四指指端或两手重叠由浅入深,逐渐加压,触摸深部脏器 或病变,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深部病变的部位和性质。 7.双手触诊法 右手置于被检查部位,左手置于被检查脏器或肿块的背部,左手将被检查部 位的脏器、肿块推向右手方向,此时的脏器或肿块被固定且更接近体表利于右手触诊。 8.深压触诊法 用一或二个手指指端在腹壁上垂直地逐渐用力按压,用以探测腹腔深在病变 的部位或确定腹腔压痛点。 9.冲击触诊法 以三或四个并拢的手指指短与腹壁取 70° ~90° 置放于腹壁上相应的部位, 角, 进行快而有力的连续冲击 10.叩诊 使用手指、手掌、空拳、或叩诊锤按一定的方法叩击身体某部表面,使之震动,产 生音响, 然后根据震动和音响的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