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有五个苹果分给哥哥和妹妹黄漫画有几种分法列算式应该是加法还是减法

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个是加法还是减法_百度知道
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个是加法还是减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且第一排比第二排多b个第一排比第二排多几个是加法还是减法分两种情况:1,用加法:第一排的座位有c+b个,已知第一排的座位有a个。求第二排的座位有多少个时,用减法:第二排的座位有a-b个。2,已知第二排的座位有c个,且第一排比第二排多b个。求第一排的座位有多少个时
多第一排个数减第二排个数(若第一排比第二排少,则会出现负数,一般会问第一排比第二排少几个或第二排比第一排多几个,肯定是用减法。
应该是减法。
当然是加法。
状态问题。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排比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姐姐和妹妹两个人,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画一画_百度知道
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姐姐和妹妹两个人,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画一画
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姐姐和妹妹两个人,可以怎么分?有几种分法?画一画
我有更好的答案
6&3、 5&nbsp,分别如下:姐、妹&1、 7&nbsp妈妈买了8个苹果,分给姐姐和妹妹两个人;4;6、 4&5、 3&nbsp,可以怎么分?共有7种分法;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第五单元610的认识的加减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的加减法
&&2013年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当前位置: >>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五单元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 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10 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 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 6~10 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 10 以内各数 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 、 “<” 、 “=”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 大小。 教学重点: 掌握 10 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6、7 的认识 P39~40 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第 1~3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 6、7 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 并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 想和情感教育。 3、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难点: 6 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从 0 数到 5,再从 5 数到 0。 2、出示 0―5 六个数字,读数。 二、新授 1、学习数数和认数。20 20 ①出示第 39 页的主题图。 ②观察思考。 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各有多少?(小组交流) ③交流、汇报。 ④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问: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6 表示) 板书:6 问: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 7 表示) 板书:7 2、教学数序。 ①学生认真观察计数器上的珠子有几颗?(5 颗)再拨一颗是几颗珠子? 再拨一颗 是多少呢?(7 颗) ②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 5、6、7 的顺序。 ③教师将直尺图展示出来,只写出 0、1、2、3、4、5。 问:6 和 7 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呢? 3、比较大小。 ①先摆 5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6 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5&6 6&5 ②先摆 6 个圆片,在下面再摆 7 个圆片。 问: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板书:6&7 7&6 4、教学 6、7 的序数。 ①看书第 43 页。从左数第 6 瓶里有几条金鱼。 ②有 6 条金鱼的瓶子是第几瓶。 ③从左边数起找到第 7 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 5、指导书写 ①指导学生观察,启发想像 6 和 7 像什么?(6 像哨子,7 像拐杖等。)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书空。 ③学生在书上写字格中描出 6、7。提醒学生坐姿端正,眼与书之间保持合理的 距离,书写要工整美观。 三、巩固练习 1、抢答练习。 ①5 后面的数是几? ②6 后面的数是几? ③7 前面的数是几? 2、完成练习九第 1-3 题。 ①第 1、2 题。出示题目,明确要求,学生完成题目。21 21 ②完成第 3 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 学生完成练习。 适当引导学生对 “6 只”和“?只”作比较,加深学生对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6、7 的组成 教材 41 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第四题 教学目标: 1、认识 6 和 7 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 6、7 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 6 和 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可以用 6 或 7 来表示 的 二、新授 1、 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 老师这有 6 个苹果, 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或小猴) 你能帮我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吗? 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汇报,师板书分法 2、总结分法 看到这些分法,你能发现什么? 我们可以将这些分法总结成这样 3 种。 看到每一组,你可以想到什么? 3、7 的组成 刚才老师拿掉了一个苹果,应该是 7 个,7 个苹果怎样分给 2 个小朋友的?请拿出 7 个学具来分分看,有几种分法? 汇报分法,师板书分法,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三、游戏巩固 1、猜数,师左手拿几个苹果,右手和左手合起来是 6 个,知道右手是几个吗? 2、一生出 3 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 6(7)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 6 和 7 四、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边分物体边说组成。22 22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6 和 7 的加减法 教材 42 页的内容及练习九的第 5~7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进行 10 以内加减计算。 2、初步感觉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6、7 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6、7 的加减法正确迅速的计算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打算奖给同学,同学们看一看,有几颗星星? 出示 5 颗星星 还有一颗忘了拿出来,看看现在有几颗? 你怎么知道的? 根据学生说板书算式:5+1=6 将展示图倒过来还能怎样列式?生说 1+5=6 二、新授 1、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来摆学具,然后看着图写出算式(拿出 6 个) 谁来说说你 们组写出了几个加法算式? 老师这里有 7 朵小红花,发给同学们,(师板书虚线,虚线表示从中去掉,你能 看图写出减法算式吗?) 独立写算式,谁来说说你的算式,还有不同的算式吗? 2、分组活动 分组摆学具并写算式。 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 6 的大 小。 3、课后练习 45 页看图写出算式 4、师出示图看图想一想,你能怎样列式? 三、练习 1、在田字格里写算式 只写半格注意书写整洁 2、41 页做一做,43 页 4、5、6、7、8 四、语言练习 说出生活中你见过哪些 数字?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6、7 加减法练习 练习九的第 8~12 题及教材第 45 页“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充满数学 2、进一步掌握 6、7 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计算23 23 3、巩固复习图画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方法,能正确、迅速地口算。培养数感 教学过程: 一、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九的第 8 题 先让学生明白题意,然后动笔连,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连线的理由 2、练习九的第 9 题 (1)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动手 (2)两人一组交流,一人拿卡片另一人算 (3)集体交流,如有的学生用其中一个数和 0 组成一个大数减小数的算式,要 给于鼓励 3、练习九的第 10 题 可以用比赛形式进行:如看谁能在 2 分钟之内算完,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最后 集体交流、订正,抽出一个加法算式,一个减法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4、练习九的第 12 题 先让学生自己算,然后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当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 数一个比一个大时,所得的数也一个比一个大。当另一个加数一个比一个小时,所 得的数就一个比一个小。 5、练习九的第 12 题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明白题意,然后列式计算,完成后让学生说说图意 6、教材第 45 页的“生活中的数学” (1)我们学过了 0~7 各数,我们身边有哪些这样的数呢? (2)同桌互说 (3)集体交流:①我家有 5 口人。②我在一年级 2 班。③我今年 7 岁了。④我 家住 302.⑤我们这组一共有 6 个人 二、思维训练 1 找朋友 4+1 6 6-3 6 3+2 7 7-3 3 2+4 5 7-1 4第五课时教学内容: 6、7 的加减法的应用 教材第 46、47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的第 1~6 题 教学目标:24 24 1、学会用 10 以内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 紧密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2、熟练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训练学生根据挂图正确表述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口算 10 以内加减法,能正确解答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应用知识解决实问 题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 5 + 1 = 7 - 0 = 4 - 4 = 6 - 5 = 3 + 3 = 6 - 2 = 4 - 2 = 7 - 4 = 7 - 4 = 二、新授 加法 [出示美丽的郊外风光图] 师:瞧,郊外的景色真美啊,蓝蓝的天空,美丽的花朵,还有几只兔子正在采 蘑菇呢。 课件出示左边 4 只,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再出示右边有 2 只,现在呢? 出示大括号和问号,师:现在有多少只兔子呢?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请两个同学回答。 师总结并板书:4+2=6(只) 思考: 1、左边 4 只兔子 2、右边 2 只兔子 3、大括号和问号,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图意。 师总结:左右两边的兔子一共有多少。 减法 出示主题图:青蛙图 出示七个青蛙,跳走了 2 只,出示大括号和 7 个最后出示问号。 问:你能说出图意吗?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7-2=5(只)25 25 三、练习 P48:1 思考题看图,先说出算式后写算式。8、9 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8、9 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8 和 9 的物体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8 和 9。 2、使学生懂得 8 和 9 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 9 以内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有序地看图,有序数数的方法及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的能力。 教学重点: 8 和 9 的写法 教学难点: 8 和 9 以内的数的顺序及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一、 基训 1、看直尺图。全班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再倒着读一读。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5 7 ( ) ( ) 5 4 ( ) 1 6 二、探究新知 1、8 和 9 的认识 1)出示主题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图里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画面上画了些什么?与哪些数字有关? 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学生用学具摆出和小娃娃一样多的数量。26 26 3)出示计数器,先拨上 7 个珠子,再添上几个是 8 个呢?几个珠子再添上 1 个 是 9 个呢? 2、数的顺序 1)出示直尺图。问:第一段是从什么数开始的?再看 7 后面的一个数是几?8 后面的一个数是几? 2)学生看直尺上的刻度,从 0 读到 9,再从 9 倒数到 0。 3)像图中 9 个人,可以用 9 来表示 图中 8 棵树,可以用 8 来表示 师:书中你还发现哪些可以用 8、9 来表示的嘛? 3、数的比较 1)学生操作,合作学习 学生用学具摆,第一排摆 8 个小圆片,第二摆 9 个小圆片,比一比哪一排多? 哪一排少? 2)比较大小 8○9 9○8 4、区分基数和序数 先出示 9 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先从左往右数,再从右往左数一遍然后, 把左边的 8 只小动物圈起来再给从左起第 8 只小动物画上帽子老鼠排第 1,谁排第 9?小猴排第几?(第 5)像上面这样,同桌互相提问 师总结: 8、9 的基数和序数含义:用来表示物体有多少时称为基数,即 8、9. 用来表 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即第 8、第 9 4、指导书写 1)指导 8 的书写 ①引导学生观察 8 像什么? ②指导学生书空 ③在课本上的日字格里书写 2)指导 9 的书写 ①观察 9,要一笔写成 ②学生书空 ③学生在日字格里书写 三、课间活动 四、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 P 51 的书写 8、9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 8 和 9,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你学得怎样? 六、作业 自行选用练习册中的作业27 27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8、9 的组成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 8 和 9 的组成,培养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分析、归纳有关的 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8 和 9 的组成 教学难点: 掌握和运用 8 和 9 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基训 1 数数:从 0 数到 9,再从 9 数到 0。 2 填数 2 6 8 5二、探究新知 1 学习 8 的分解和组成 1)学生合作学习 2)用 8 根小棒,分成两堆,你可以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3)学生一边分,一边做记录 8 8 1 7 5 3 2 6 6 2 3 5 7 1 4 4 2、你是怎样记的?怎样记最方便?有没有小窍门? 3、学习 9 的分解和组成 1)运用学习 8 的方法学习 9 的分解和组成 9 1 2 3 4 8 7 6 528 28 3)学生说出记忆的方法 4、对口令游戏 教师随机说出一个数 5、 学生练习 P 52 的“做一做” 三、课间活动 四、巩固新知 课本 P 54 第 4 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讲评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 自行选用练习册的作业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得数是 8、9 的加法与 8 减几、9 减几(P 53―57)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用 8、9 的组成,正确计算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 算式与 8 减几、9 减几的算式。 2、通过看一幅于列四道算式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算式与 8 减几、9 减几的算式。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主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基训 1、 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 ) ( ) ( ) 4 8 4 3 6 5 1 9 65 ( ) 4 ( ) 4 ( ) 2、口算。 4 + 3 = 7 - 2 = 6 + 1 =29 29 3 + 2 = 7 - 5 = 6 - 3 = 1 + 5 = 6 - 4 = 7 - 3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得数是 8 的加法 1)出示书本 53 页图 2)引导学生观察: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想一想:这一幅图可以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4)学生列式:5 +3 =8 5)为什么 5 +3 等于 8? 6)你还能列出不同的算式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列式? 3 + 5 = 8 2、 教学 8 减几 1)教师遮住第二部分 2)学生互学讨论: ①现在表示什么意思? ②可以这样列式? ③如果遮住第一部分又表示什么意思?又可以怎样列式? 3)学生列式 8 - 3 = 5 8 - 5 =3 3、教师小结 这幅图表示 5 个深红太阳和 3 个浅红太阳合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得到两道 不同的加法算式。也可以表示从 8 里面去掉 3 个或 5 个太阳,也得到两道不同的减 法算式。这样看一幅图可以得到四道算式。 4、学生练习 ①想一想: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列出 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四道算式都用了哪些数字?这四道算式都用了 8 的哪个组 成? 5、教学得数是 9 的加法算式和 9 减几 1)学生操作 学生摆一摆:左边摆 5 个小棒,右边摆 4 个小棒 2)想一想:你利用提什么问题?你能写几个算式? 3)学生写四道算式。 4)想:为什么 5 + 4 = 9 ? 为什么 9 - 4 = 5 ? 5)这四到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都用了 3 个相同的数字,用了 9 的组成。 三、巩固新知30 30 6+2= 6+3= 2+6= 3+6= 8-2= 9-3= 8-6= 9-6= 五、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 8 和 9 的加法以及 8 减几、9 减几的计算,懂得了看一 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两道减法算式,也就是看一幅图写四道算式。 六、作业第四课时教学内容: 8、9 的加减法应用 教学目标: 教材第 57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数学探 求知识的兴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2.结合“用数学”的过程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知识的价值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那咱们就到郊外去秋游吧。 二、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早上的太阳出来了,瞧,郊外的鲜花景色可真美啊,看远处还有几只可爱的梅 花鹿呢。 1、出示梅花鹿图 图中有 9 只梅花鹿,有 3 只慢慢离开了,还剩下几只梅花鹿? 请你看图说出图意,你是怎样算出图上的梅花鹿的? 你能独立列出算式吗?评价,你们认为谁说的好? 师总结:9-3=6(只) 走过鹿林又来到小河边,看,河里有几只白鹅呢? 2、出示白鹅图31 31 生自主说图意 全班交流 独立列式计算 评价:你认为他说的有道理吗? 三、课中表扬 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有美丽的小鸟和小梅花鹿都在为你们跳舞呢。 四、做一做 练习十二 1 题 说出图意再列式。 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 58 页,2、3 题。10 的认识和有关 10 的加法、减法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0 的认识 教材第 59、第 60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 1~3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 10 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 10。 2、使学生掌握 10 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 10 以内的数的大小,掌握 10 的 组成。 3 让学生感受数 10 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 10,掌握 10 的组成。 教学难点: 会写 10,会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请大家猜一猜。 1、有一个数,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表示起点,它是谁? 2、能与 0 做邻居的又是谁? 3、在我们所学过的数字中谁最大? 4、故事:32 32 师:9 知道它最大可骄傲了,它对 1~8 各数字说:“你们谁都没我大,特别是 你──0,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你真是太小了,不能和我比。”0 听了可伤心啦。 1 走到 0 的身边,和 0 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对付 9。这时,9 没话可说了。大家猜 一猜,1 和 0 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5、学生可能猜出许多不同的办法,教师引出 1 和 0 的想法:1 和 0 联合起来, 站在一起组成“10” ,10 比 9 大。 二、探究学习 1、关于数“10”: 你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它排在数字的什么位置?它可以怎么分又怎么 合?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联系?如果你一旦掌握了它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做许多奇 妙的事情。这节课大家一起去研究它,好吗? 2、学习 10 的含义及 10 以内数的顺序。 1).做与 10 有关的一个动作,或说一句话。 我们的身边或我们生活中与 10 有关的奇妙的事很多,你能用动作或一句话表 示出来吗? 2)同学们举了很多例子,像这样:人的手指、脚趾、一组的人数、气球个数、 花的盆数等等,都可以用 10 来表示。 3)排队游戏 请小朋友们数数第一排有几个人?(8 人) (老师站进去)现在有几个人?(9 人) 如果想让第一排有 10 个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数一数现在有几个人?谁是第 10 个人?你是从哪边数的?还有谁也可以是第 10 个人?怎样数? 3、10 的位置与大小 1)尺子上的数字 同学们经常用到尺子,请小朋友观察(实物投影)9 在 8 的后面,10 在哪里, 为什么? 让学生感悟,9 再添上 1 就是 10,10 在 9 的后面,10 比 0~9 的数都大。 师:数的顺序不仅可以在尺子上表示,还可以在直线上表示(把尺子抽象成直 线)。请同学把空格中的数字补上。 2)10 为什么排在 9 的后面?说一说下面有多少种填法。 10>( )反过来( )<10 4、10 的写法 看图回答问题: 1)10 根小棒里有几个 1 根? 2)把 10 个 1 根捆成 1 捆,就是多少个 10? 3)1 个 10 在格上书写时左边写 1,右边写 0。左边的 1 和过去学过的单个的 1 表示的数相同吗?为什么? 4)在第 65 页的田字格练习写 10。33 33 5、10 的分与合。 1)情境引入 有一天,小聪约小伙伴去踢球,从家里带了 10 瓶饮料并把它装到袋子里,可 是一个袋子装不完,就把 10 瓶饮料分别装到两个袋子里,小聪可能会怎样装这 10 瓶饮料呢? 2)想一想,有几种分法?也可以(用学具代替饮料)亲自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3)汇报不同的分法。 根据汇报把分的结果通过点击,在屏幕上出现。 4)上面每两个数合起来都是 10。如果能快速记住 10 的分与合,将来对你们解 决许多数学问题很有好处。 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 5)游戏:组成 10。 ①师生互动:师说一个数,学生说一个数,两个数组成 10。 ②生生互动: 桌两人做游戏, 说数并出手指, 两个同学出的手指数合起来是 10。 三、课堂作业 1、练习十三的第 1 题。 2、练习十三的第 2 题。 1)学生模仿指挥员发出命令,让学生体会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这样的情景。 3、独立完成第 3 题。 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0 的加、减法 教材 61 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三的第 4~6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 10 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 过程,从而掌握 10 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利用 10 的组成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能计算 10 以内的加、减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34 34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10 的组成 1}拍手背儿歌: “9 和 1 真淘气,7、3、8、2 也调皮。吹 6(看做口哨) ,升 4 (看做红旗) ,小手小手真伶俐??” 2)对数组成 10。 二、探究新知 1 图片引入 1)出示圆圈图:9 个蓝○,1 个红○。 2)师问: “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 2 出示小花图,8 朵红花,2 朵绿花。 1)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2)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 8+2=10 2+8=10 10-2=8 10-8=2 学生齐读一次。10 的加、减法 3 出示五星图 1)问: “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 ” 2)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 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3)请一位学生把算式写在黑板上,集体订正:7+3=10 3+7=10 10-7=3 10-3=7 4 出示小旗图,6 面红旗,4 面蓝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用幻灯片集体订正。 5、想一想:出示:5+5=□ 10-5=□请全班同学用手指来表示出得数。 三、引入游戏,巩固练习 1 游戏“找朋友” :用数字卡片组成 10。 2 室外游戏: “站位” 。 教师先讲明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拿着数字卡片,卡片上的数字和外 圈上的数字组成 10。学生看清地上的图意后,就举着卡片站到相应的位置上。全部 找到位置的小组获得一面小红旗作为奖励。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怎样想就可以怎样算 五、作业 P 62 第 4、5 题 六、板书设计 10 的加、减法 8+2=10 7+3=10 6+4=10 2+8=10 3 +7=10 4+6=10 10-2= 8 10-3= 7 10-4=6 想一想:5+5=□ 10-5=□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35 3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连加 P 6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实际情景中抽象出连加计算数学问题的过程,直观理解连加计 算的意义。 2、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10 以内的连加计算。 3、初步学习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 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加的意义和算理。 教学准备: 主题图、小棒、实物 教学过程: 一、基训 1 口算 8 + 2 = 10-3 = 8 -7 = 6 + 4 = 0 + 9 = 5 + 5 = 10-8 = 2 + 5 = 3 + 7 = 10-2 = 4 + 3 = 7+1 = 2 看图写算式 二、操作探索,学习新知 1 引导观察图画。 小明在喂 5 只小鸡,接着出示跑来 2 只小鸡,停顿一下,最后出示跑来 1 只小 鸡 2 交流、汇报。 1} 小组交流。 2} ②学生汇报。 3 学生试列式 5 + 2 + 1 4 引导,揭示课题: 像这种算式我们叫“连加” 。 5 探究“连加”计算的顺序方法。 1)提问:5+2+1=8,你是怎样算出数的? 2)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3)小组汇报 6 总结计算顺序和方法。 7 板书 5+2+1=8 三、应用拓展36 36 1)教师谈话,拿出小棒,跟老师这样做:先拿出 4 根,再拿出 2 根,最后拿 出 3 根。共拿出了几根?列算式说得数。 2)学生活动。请照老师的样子,和你的同位,来试一试:拿小棒、说算式、 说得数。 1 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 2 题,学生先说题意,再填在 书上,指名学生说,集体订正。 2 变式练习:游戏:从信封内拿出 8 分钱。 1)教师提要求:1.信封内有 6 个 1 分、4 个 2 分、1 个 5 分,请你拿出 8 分 钱,看有几种拿法,填在表里。2.同位合作,一人拿,一人记。 2)学生展示拿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连加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五、作业 P 65 页做一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连减 P 6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 10 以内的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减的含义和算理。 教具准备: 幻灯、三角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 基训 1、 口算 10 - 3 = 9 - 6 = 9 - 8 = 10 - 5 = 7 - 4 = 8 - 3 = 6 - 4 = 9 - 3 = 8 - 4 = 2、连加 3 + 1 + 2 = 5 + 2 + 3 = 3 + 2 + 4 = 7 + 3 + 0 = 4 + 3 + 3 = 5 + 0 + 3 =37 37 3、看图列算式二、 探究新知 1、教学连减 1)幻灯演示(边演示边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①草地上出现 8 只小鸡。问:现在有几只小鸡? ②走了 2 只;又走了 2 只。 2)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列完整并算出得数。 3)合作交流。 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意思吗? ②谁能用小棒摆出这幅图的内容? ③从 8 根小棒里去掉 1 根小棒,再去掉 2 根,还剩几根?该怎样列式? 4)说说“8-2-2”的含义。 5)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小结 这道题是从一个数里面先去掉一部分, 再去掉一部分, 也就是连续去掉两部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连减 3、教师讲解 8 - 2 - 2 = 4 6 4、学生练习 1)学生操作:摆 10 个三角形,先拿掉 3 个,再拿掉 3 个 2)学生根据自己摆的图,想想该怎样列式? 3)同桌之间说一说,你准备怎样算? 三、巩固新知 1、第 65 页“做一做”。 四、全课小结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混合 P 6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理解加减混合所表示的意义,能正 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38 38 3、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1 创设情境 同学们,安徒生有一篇美丽的童话《丑小鸭》,大家听说过吗?这只受尽苦难 的丑小鸭最终怎么样了呢?今天,就让这个美丽的童话在我们身边变为现实吧!大 家看挂图,这里有 4 只丑小鸭,每只丑小鸭都带有 3 道题,只要同学们把这些题解 决了,就会有一只丑小鸭变成美丽的白天鹅。同学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2 师出示速算题: ①3 + 5 = 5-2 = 3 + 2 +3 = ②8 C 8 = 7 + 2 = 10 C 5 C 2 ③10-3 = 5 + 4 = 3 + 2 + 4 = ④4 + 6 = 8 C 5 = 7-2-3 = 3、学生算出答案。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教学加、减混合 1)图片显示 这时天空中又有几只天鹅飞过,看现在的场面,你能叙述出来,并提出一个问 题吗? 2)学生看图,互学讨论 ①湖里有 4 只天鹅,又飞来 3 只,一共有几只天鹅? ②要算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该怎么办呢? ③师板书 4+3。再演示飞走 2 只的场面,在湖里天鹅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要 求现在还有几只天鹅怎么办? 3)教师具答板书算式 4 + 3-2 4)教师范读算式 5)学生读算式。 2、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1)这道算式与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2)那你能不能像连加、连减一样给这种题起一个名字。 3)像这样既有加法又有减法的运算,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板书:加减混 合)生齐读课题。39 39 3、理解算式的意义 谁能再读一读这道题。对照图画来说一说 4+3-2 所表示的意义。 4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①学生试探究 ②那么 4+3-2 该怎么计算呢?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式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 讨论,汇报:先算 4+3=7, 再算 7-2=5。 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图片演示 ①第二天,这几只美丽的天鹅又飞到了这个美丽的湖边,他们发生了怎样的情 况呢?谁来说一说? ②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③谁来列式? 4-2 + 3 ④学生说出运算顺序 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请同学们试做。 引导学生小结运算顺序 我们计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与连加、连减相同。 完成课本第 67 页做一做 三、全课总结40 4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泡芙哥哥和妹妹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