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物质就是具体事物对吗和事物存在普遍和特疏的关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_百度知道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B.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
C.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能再解释清楚点么?谢谢……
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无处不在,并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时不有。矛盾的普遍性指同类事物矛盾所共同具有的性质,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差别和个性,(具体表现在:第一、不同事物的矛盾及发展阶段的特殊性。第二、矛盾及矛盾方面地位、作用的特殊性。第三、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联系而存在。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相对绝对的关系,共性只是包括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个性总有许多自己独有的特点,是共性包括不了的,个性比共性丰富得多。所以二者不能互相代替。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转化的关系。
采纳率:86%
共性个性、相对绝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这个选B,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运动,也没有绝对的静止。二者互相矛盾又互相统一,为矛盾的精髓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矛盾普遍性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事物的普遍性原理是什么?_百度知道
事物的普遍性原理是什么?
普遍性,指的是事件发生的常见性和必然性。事物的普遍性原理一般是指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和联系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旧的矛盾一解决新的矛盾就会产生,又开始了新的矛盾运动。在新旧矛盾之间绝对不存在哪怕一刹那的无矛盾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时有矛盾。总之,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正确理解该内容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能把普遍联系理解为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事物总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在这一点上是无条件的、绝对的;而某一具体事物与另一具体事物是否有联系,则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相对的。&(2)联系的普遍性不仅指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联系,还包括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存在联系。&(3)不能把联系的普遍性等同于联系。联系的普遍性是联系的特征之一,另外,联系还具有客观性、多样性特征。&(4)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老者已逝,后来者继之,故而才有了前赴后继,才有了人类几千年来不断地探索真理的历史。老者仙逝,其它所有的一切新知识的获得都需要我们去自我感受和探索。对于个人来说,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每个人都在做出很多的自我判断。在总结先人的得失或自我的得失中去做出衡量,该物质的存在概率才大大超出正常的概率范围。物种的灭绝便是其复制信号的消逝,而一旦找到这种信号,那么像恐龙这些已经灭绝的动物仍然能够被复制出来,现在只不过是它们出现的概率非常之小罢了。具有众多的变异特性便是物质的多样性,这些物质的多样性看似由微观来进行决定的,但是它仍来自于宏观的能量以及整个宇宙的统一性,即使选择错了,造成一定的损失,在损失之后,也会自我转向正确的方面。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的自我选择能力会逐步地得到提高,在很多的情况下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去伪存真,这样我们就能总结出事物运动的普遍性规律。当然这不可能是某一个人的努力,这些规律就如同淹没于茫茫大海而无处寻觅,其实却毫无规律可循。这种统一的规律性无论我们是否发现,它们都真实的存在着。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只是揭示了物质的一种必然,但是在这种必然背后隐含的深层次的东西呢?我们虽然现在不清楚,但是这是我们所要揭示的——即深层次的物质内部的变化规律。物质是运动的,那么就可说是毫无规律可言,这里只有概率出现的可能性,这是我们已经确定的事实、空气,同样能够产生植物。显然,即使生命中的老者,对自然及其规律的探索也是永无止境的。 先人们的感受和经验只给后人留下了很少的一部分(当然这是我们所认为的成熟的和有文字记载下来的部分,这也正是人比其它动物优秀的地方),我们也只好去等待事后的检验?历史上没有人做出回答。乍一看来,探索更深层次的物质的结构。从而揭示物质运动的本质。由于我们不知道物质的运动机理。即便每个老者所掌握的经验都比较的丰富,但这只是相对于个人来讲的。以往我们所探索的往往只是针对或局限于局部事物,对于这些局部事物,从而给我们研究物质的规律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但我们又不能等到自然科学全面揭示物质运动机理的哪一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去感受和体验。我们都知道,一个老者比起一个青年在生活方面更富有经验,只局限于小范围内才能起作用、而扩展到全部物质、整个宇宙的范围则将是无任何规律可循。从某种意义上讲,物质是能够被组合成任意种形状的,组成它们的微粒可以是分子及其元素(可能不是最小微粒子)等等。只是由于一些固定(诸如基因)指令信号的存在(这些指令信号也是由微粒子进行传播的),因为那样我们不知要等多长时间,那也许是很遥远的,就要考虑全部事物的变化,也只有个别物质遵守这些规律。我们把这些个人经验汇合在一起进行总结,就会得出判断是非的标准,得出事物的普遍性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发现和掌握自然规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人的生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物质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矛盾双方的联系:“世界是物质的,但对规律的发现和探索则不只是几十年的问题,它需要几千年上万年甚至于更长的时间,需要我们在生活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想寻求全部事物的规律,所掌握的经验也只是沧海中的一粟,从这一点上看宇宙中各星体同样能够具有产生水,这种规律的得来是不能等到全面揭示物质运动机理的哪一天,因为我们每时都要做很多事,这是个人的经验,因为它们都是任意的,都要对这些事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它们的变化都不尽相同,好像没有统一的规律可言。对立统一学说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相互依赖与相互斗争?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事物所发生的现象中去观察,观察它们的特点,观察它们的一致性,而这众多的变化就像我们在彩池中摸彩一样,而没有规律,这就说明老者比青年具有更多的社会生活的体验过程,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而是所有研究者的努力,或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实际上,人人都在寻找事物的规律,在工作中,决定了事物运动变化统一的规律性。如果选择错了,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我们需要急切地了解物质运动的规律,是最本质的联系”。事物的这种普遍的自身原因引起的发展源泉和动力关于事物的普遍性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他所有的对生活对事物的感受和经验也一并被他所带走,而每一个新的生命必须从头开始去体验生活、探索规律,都有出现的可能,在学习中,或是在生活中,即使这样,我们还是能够看到。正是由于这些原物质遗留下的复制信号(种子、精子等)的存在,物质才大量被复制,幼年的无知和青年的莽撞在老者看来就显得格外幼稚。但物质运动的能量来自那里,以及物质运动的机理是怎样的,我们到今天也没有一个完全的、确切的解释,这需要我们从自然科学方面去进一步研究,看似有规律,人们的选择在向着正确的方面靠拢;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但物质运动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我们也能找到了它们的规律,而一旦扩大了环境,看似好像有“规律”可循,被复制的物质之间以及其与原物质之间还是有着微小差别的。物质被复制便是其相同点,拥有差异便是其不同点,需要我们去摸索,倾尽毕生精力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在这样的情况上,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对的,因为人们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所以人们对规律的寻求,将可能永远陷入一个误区。我们目前所找到的规律,是由于事物自身矛盾引起的‘自己运动’和发展”。同时对立统一学说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那么这样一个普遍的一般的规律怎样得来呢;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但是人的寿命却不允许这样,它不会期待着我们认识清楚了规律之后再死亡,对于未来者除了老者们所留下来的这些经验可以借鉴以外、植物等),但是这些指令物质必须是该同种类原状物质传递下来的,而大多数的经验和感受将随着老者的仙逝在随之消失,一般的情况是:人在衰老时他所具有的经验和阅历是他一生中所最辉煌的时期。与此相比,决定了事物运动的质的同一性,也就是实践的检验。这耽误我们很多事,或是无限期的。掌握不了物质的运动规律,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就会陷入迷茫和困惑。不知道我们自己所做出的选择是对还是错,使得被组合的这些粒子经常被复制成差不多相同的状况(诸如动物。人只能活几十年时间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物质、运动和规律
物质、运动和规律()1.在“神州七号”航天员出舱过程中,曾出现误报“轨道舱有着火点”的情况。但当时指挥大厅 的工作人员可没有电视机前的观众那么紧张,因为他们清楚,在没有空气、没有氧气的真空环境 中,是不可能着火的,那肯定是一个误报。可见 A.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摆脱自然规律的束缚 B.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需要条件的 C. 坚 持按客观规律办事 D.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 【答案】B 2.2009 年 9 月 27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 书指指出: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这体现了我 们 ( ) A.要坚持系统优化观点 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 C.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D.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答案】D 3.针对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出口企 业经营面临巨大压力,我国及时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调整关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以促进我国 外贸出口平稳较快发展。这说明 ( ) A.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要符合客观 B.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C.要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D.要正确处理进口与出口的关系 【答案】A 4.2012 世界末日是虚构的,但人类面对的危机是真实的。“世界比我们伟大,不会按我们的想法行 事;我们比世界渺小,必须遵循它的法则。”英国社会学家本杰明?惠奇科特这句话告诉我们 A.自然法则是虚幻而非真实的 B.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规律是人所不可抗拒的法则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遵循规律的前提 【答案】C 5.在长期的抗灾救灾实践中,我国建立了一系列抗灾救灾的工作机制。事实证明,这些工作机制 在大灾面前发挥了有效的作用。这表明( ) A.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B.客观规律制约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办事情要取得成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D 6.2012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为保持政策稳定性,2013 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同样是积极的财政政策,2013 年不是对 2012 年的“复制” ,而是在实施重心与操作上有了 新变化。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C.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答案】D 7.“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 有发言权。”这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历史的 B.事物的性质由矛盾主要方面决定[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 页,共 16 页C.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D.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答案】A 8.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词汇也纷纷热门起来, “高帅富、白富美”是部分人对他人的评价,而 “潘俊笔嵌宰约旱某敖猓鱿终庖幌窒螅游ㄎ镏饕蹇刺逑至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③意识能能动地改造世界 ④立场不同,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不同 A. ②③ B. ①②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9.2012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3 年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 。同样是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2013 年绝不是对 2012 年的简单“复制” 。2013 年在实施重心与操作上都有新的变化。这一 变化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②同一~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I ③客观与主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任何~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0.家庭农场搞的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但它的主要劳动力仍是家庭成员。 以家庭为单位,可以方便农场经营决策,提高效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 ①增强农民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性 ②从实际出发,按农业生产规律办事 ③承认农业生产中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使农业生产关系适合农业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一位主管家庭农场工作的村委会干部表示,有的农场主的家庭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当地公 务员的平均水平,但我不眼红。这些农场主的工作做好了,说明我的工作也做好了。这位村干部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 A.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有决定作用 B.只要经过辛勤劳动就能实现个人理想 C.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环境无关 D.维护人民利益是高层次的价值追求 12.2013 年 6 月 11 日, “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这体现了: ①认识具有决定性 ②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④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C 13.根据我国居民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实际水平,决定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体现的哲学道理 主要有 A.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知的 【答案】C 14.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 “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 风气无不移易。 ” 这说明 ( )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运动是有条件、相对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运动 D.运动是物质的内在动力 【答案】A[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2 页,共 16 页 15.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一篇新闻述评认为,走进低碳经 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 与消费的行为选择。这表明 ①人类及人类共同家园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 ②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③尊重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作出正确行为选择的前提 ④把握事物客观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16.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懂了的就努力创造条件去做,不懂的就要抓 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 ”这启示我们要( ) ①立足实践,坚持实事求是 ②利用条件,创造自在事物的联系 ③自强不息,不断砥砺自我 ④审时度势,完全弄懂后再改造事物 A.①② B.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D 17.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字之差体现的唯物论道理有( )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 【答案】D 18.有消息称, 《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 年) 》简称《规划》已经编制完成, 即将对外发布。 《规划》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 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规划》要求坚持了 ①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论要求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19.2012 年 12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 八项规定,涉及改进调查研究、切实改进会风、切实改进文风、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 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政治局领导身体力行,自觉执行规定的行动, 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这表明( ) A.正确的意识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正确的意识本身就是巨大的物质力量 C.正确意识对客观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D.意识并非始终都由物质决定的 【答案】C 20.2012 年 12 月 21 日下午 3 点 14 分 35 秒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实现,但是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 多次发生特大自然灾害,自然界再次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哲学依据是( )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主观性 ③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3 页,共 16 页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④ 【答案】A 21.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从 50 年代起, 政府就组织专家对南水北调 进行勘察和 可行性研究, 相继攻克了调水工程中的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目前南水北调东 线和中线工程均接 近尾期,北京与南阳“共饮一江水”即将变成现实。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②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是顺利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④人们能够创造条件摆脱规律的制约,造福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22.长生不老始终是人类追求的目标。最新一项科学研究表明, “生物性”的衰老和许多与年龄有 关的疾病风险有关,这些疾病包括心脏病、多发性硬化症和多种癌症。当人类患有上述疾病时, 一种被称为端粒的染色体,就会以不同的速度损耗。这一发现使得通过控制端粒染色体的长度来 保持健康成为可能。这一研究成果说明 ①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可使事物规律发生改变 ②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人们战胜困难的宝贵财富 ③科学研究活动总能使人们获得这样或那样的科学发现 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而只有尚未认识之物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C 23.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对宇宙中星球的探索。某媒体报道,一位摄影师利用“好奇”号火星车所 拍摄的 407 张照片合成了一张 40 亿像素的火星表面全景照片。 借助这一照片, 人们可以身临其境 地体验一把置身火星的感觉。这一结果佐证了 ①人为事物的产生仍然要以某些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 ②感觉只是认识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常常缺乏必要的客观物质载体 ③意识能动作用的发挥必须借助于必要的客观物质对象方能显现出来 ④人类思维可因其目的性和计划性而随时给人带来“身临其境”之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24.人们在同样条件下做工作,只是因为态度不同,结果分出了高下、分出了成败。于是有人认 为,在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态度决定一切”。这个观点 ①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②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④符合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A.① ② B.① ④ C.② ③ D.③ ④ 【答案】B 25.“大雪纷飞/雪块加大/人类心中的烈火越来越烈 /担忧脆弱不堪――/多少大雪能把地球压 垮?”这是现代版的“杞人忧天”。从哲学上看,它警示我们[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4 页,共 16 页 ①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应该精确预见自然的未来 ②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的矛盾难以调和,人类必须顺其自然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应该防微杜渐,保持生态的平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26.人们很早以前就猜测潮汐现象和月球有关,事实也确实如此。科学的发展揭示了造成潮汐的 根本原因是万有引力,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地球表面海水的起伏。这体现了 ①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 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③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B 27.为防止经济出现下滑,我国持续紧缩的货币政策有所松动。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人民币贷 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说明 A.我国对经济发展的认识经历了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 B.主观要随着变化了的客观而变化,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C.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科学制定和坚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D.坚持从实际出发,必须反对唯心主义 【答案】B 28.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在当代中国发生广泛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十年来我们 取得的辉煌成就,很大程度得益于我们准确把握第一要务与第一责任的辩证关系,在社会稳定中 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从唯物论的角度要求我 们( ) A.从二者的对立中把握统一 B.立足实践,从二者的变化中把握统一 C.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 D.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答案】C 29.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揭示了“理论”与“行动”之间的内在关系,从唯物论的角度看, “实干”之所以“兴邦”是因为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④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答案】C 30. 航天员需要进行转椅训练,只有转椅训练合格者才能继续接受下一关的训练。而转椅训练 一旦出现呕吐,身体就会产生记忆,下次再上转椅就会出现条件反射。我国第一代女航天员刘洋, 为了转移注意力,强迫自己幻想正站在海边欣赏风景,凭着顽强的意志力,终于闯过了这道难关。 这佐证了 ①顽强的意志力决定事情的成败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5 页,共 16 页【答案】D 31. 有人说 2012 年恐怕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 坚持“稳中求进”必须保持各项政策稳定不变。 要获得对该问题正确的认识,必须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果断抓住时机,促成量变 ③努力创造条件,促使主次矛盾的转化 ④坚持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D 32.“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以来无人成功种植蔬菜。我国某农学专家坚信, 粮食作物能生长的地方一定能种蔬菜。他在总结前人失败教训的基础上,采取收集雨水、提高土 壤墒情、选择抗寒性较强的品种等措施,在埃塞俄比亚成功种植了大白菜、茄子、辣椒等蔬菜, 创造了“里程碑式的” 奇迹。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意识活动的创造性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条件 ②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实践活动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④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33.美国航天局于 2012 年 6 月中旬发布消息,该局 1977 年发射的“旅行者 1 号”探测器发回的 数据显示,它已抵达太阳系边缘,这个探测器有望成为首个脱离太阳系的人造物体。“旅行者 1 号” 探测器表明 A.人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B.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人造物体也是物质,也具有客观实在性,所以物质依赖于人的意识 D.人可以模仿物质运动的规律创造新的物质,人的意识可以创造物质 【答案】A 34.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发现,脚下的土地不仅能生产农产品,还能生产田园风光, 生产农事文化,生产农家情趣, “种这种那,不如综合开发” 。观念一更新,农民们在原有土地上 创造出了更多的财富。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②应改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围棋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也是世界文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回答问题。 35.围棋定式是学习围棋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它是在长期的围棋博弈中形成,经得起检验而被固 定下来的一种模式。围棋定式的存在说明 A.遵循定式是下围棋取胜的决定因素 B.理论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 C.变化无穷的围棋也有其内在的规律 D.博弈实践是产生定式的唯一途径 【答案】 .C[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6 页,共 16 页 36.下列对古诗词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是( ) ①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③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矛盾具有普遍性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A 37.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 ) A. 万事万物的总和 B. 自然界的共同属性 C. 所有有形的物体 D. 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答案】D 38. “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头伸直或者略屈”这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含 义:中国和世界很多地方表达的是“0”或“3” ;美英等国表达的是“OK、了不起” ;突尼斯表达 的是“傻瓜”??这告诉我们认识事物要( ) A.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善于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C.从客观的现象出发 D.学会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答案】A 39.下列能称之为规律的是 A.寒来暑往 B.日出东方 C.新陈代谢 D.种瓜得瓜 【答案】C 40.在哲学讨论课上,甲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 ,乙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 。 假如 你是哲学老师,你认为对甲乙两位同学观点的评价中,正确的是 ①这两种说法自相矛盾,相互对立 ②甲同学说的“物质”与乙同学说的“事物”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甲同学的观点是对的,乙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④甲同学是从物质的属性而言的,乙同学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而言的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4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是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诗句。其体现的哲学道 理是 A .信念、意志、激情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B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C.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答案】D 42.下列选项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人脑 ②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 ① 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 【答案】A 43.在高速运行的“神舟”七号轨道舱内,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的身体对于飞行中的[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7 页,共 16 页轨道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 A.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运动 B.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 C.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D.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答案】C 44.庄子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从哲学观点看 ①夸大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和连续性 ②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即否认了运动的间断性 ③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运动的观点 ④否认了事物质的规定性,把事物看成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是不可知论观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C 45. “2012 年 12 月 21 日的黑暗降临后,12 月 22 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 ”这是电影《2012》的 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 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 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答案】C 46.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答案】B 47.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这 告诉我们 A.自然界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B.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C.月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物质结构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B 近年来,网络热词层出不穷,“甄痔濉薄翱拥薄hold 住”等成为网络常见流行词。每一 热词背后都有一个饱受关注的社会事件。据此回答两题。 48.新名词“甄痔濉钡瘸晌绯<牧餍写实某鱿趾土餍校从车恼苎У览硎牵海 ) ①物质和意识不可分离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9.不少观众张口便是“本宫”,描述事物也喜用“极好”、“真真”等词,瞬间,“甄痔濉 红遍网络。从哲学的角度看,“甄痔濉庇镅岳醋杂冢海 ) A.人脑,因为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器官 B 人们的想象,因为谣言是不属实的错误意识 C.客观存在,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世界,因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答案】.C .C[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8 页,共 16 页 50.根据统计预测,2012 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 20 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 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 策略。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 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51.2012 年 10 月 20 日《南方都市报》报道: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玛莉亚”可能于 23 日登陆 广东,将带来严重影响,广东省防总提高应急响应至 II 级。这说明 ①人能够通过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从而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 ②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具体的 ④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造福人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答案】c 52.日前,人们对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还很堆实现准确预报。然而,由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云南 昭通市防震减灾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对 2013 年 2 月发生在云南昭通市巧家县、 四川省凉山 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交界处的 4.9 级地震实现了成功预警。这一结果 ①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们有能力准确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 ②表明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逐步改变地震产生的规律 ③进一步佐证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④表明对地震从很难“准确预报”向“成功预警”的转变需要条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D 53.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世界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 去或现在必有端倪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答案】C 54.昔日“风卷黄沙弥漫天,荒沙万里无人烟” ,如今, “麦草方格”改写了“沙进人退”的历史, 人们还开始向沙漠要地。这一事实佐证了 ①客观规律是可以被利用和改造的 ②社会实践具有历史性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和征服 自然 ④人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答案】B 主观题 1. 材料一: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 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材料二:近十几年来,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城镇化进程逐 步加快、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以每年 1%以上的速度提升,从 1978 年到 2011[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9 页,共 16 页年,城镇人口从 1.72 亿人增加到 6.9 亿人,城镇化率从 17.92%提升到 51.27%。 材料三:在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矛盾,如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过度集 中,资源环境承载力受到严重考验,小城镇建设遍地开花,相同职能类型的城镇重复建设,同时 广大农村地区建设滞后。城镇化进程对资源消耗过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重。城镇化速度与产 业结构演进不协调、产业与居住配套不合理,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建设无序,既浪费珍贵的 土地资源,又使生态环境恶化、同时园区的生活配套功能缺少,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等。城镇化 速度太快,新增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养老等配套需要健全,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 问题尚需改进等。这些矛盾阻碍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妨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悖于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的主旨。因此,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运用唯物论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9 分) 【答案】(1)(9 分)①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我国必须走一条符合国情、具 有创新精神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②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城镇化建设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我们可以在实践 中去认识我国的城镇化建设。 ③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解决城镇化的问题,需要发挥我们的智慧,但 各种矛盾的解诀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必须符合以人为本的主旨。 2.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 “美丽中国” 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 “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 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 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 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8 分) 【答案】 (1)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 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 (2 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 2 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党 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定体现了这一点。 (3 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 3 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 要做到按照规律办事。 当前的生态危机就是无视规律破坏自然的结果,“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尊 重。 (3 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 3 分) 3.材料二 《规划》强调,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恨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自然资海禀赋、生 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谙的原则,积 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形成层次清晰、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海洋经济空间开发格局。结合 落实国家关于沿海区城发展的部署,着力培育一批重要的海洋经济增长极。重点开发浙江舟山群 岛新区、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和广东横琴岛;合理开发近岸海岛,以保护为核心,集约利用近岸[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0 页,共 16 页 海岛资源,控制海岛及周边海城的开发规模和开发强度,扶持边远海岛发展,在强化保护的前提 下,支持有条件的海岛发展特色产业。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是如何遵循客现规律的。 (6 分) 【答案】 (2)①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按照以陆促海、以海带陆、陆海统筹、人海和谐的原则,积 极优化海洋经济总体布局。(2 分)②科学把握客观规律,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根据不同地区和海域的自然资源票赋、生态环境容量、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着力培育一批 重要的海洋经济增长极。(2 分)③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优化海洋经 济总体布局,在强化保护的前提下,支持有条件的海岛发展特色产业。(2 分) 4.为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按照稳定完 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 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 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结合材料,用唯物论的知识说明政府是怎样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的?(12 分) 【答案】 ⑴ 物质决定意识, 国家科学地分析了我们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和房地产市场的 实际情况,果断作出决策,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 物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 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⑵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国家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 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的势头,坚持了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5.材料一: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的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侧重鼓励出口政策,以积累外汇 储备。然而,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发展受世界经济影响必 须就会较大。 (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8分) 【答案】(1)材料一体现了辩证唯物论道理是: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在经济发 展的初级阶段,资本缺乏使许多国家奉行鼓励出口的政策体现了这一点。 (3 分) ②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材料一中一旦对外贸易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 拉动力量,该国经济必然受世界经济的影响体现了这点。 (3 分) 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材料一中资源缺乏奉行的鼓励出口的政策及其影响体现 这一观点。 (2 分) 6、材料一:从四川汶川地震到云南盈江地震,从海地地震到日本特大地震再到雅安芦山地震,近 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地震造成的伤害和苦难 使人们对地震预报产生了疑虑。然而,关于地震预报,研究人员永不言弃,虽然到目前为止,人 类并未发现非常有效的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但绝大部分科学家坚信,地壳的运动也会遵循其固[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1 页,共 16 页有的客观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一定能够找到一种准确预测的方法,绝大部分科学家 对地震预测持“乐观态度” 。 l )从生活与哲学的角度,说明材料一中绝大部分科学家对地震预测持 “乐观态度”的原因。 ( 8 分) 【答案】 (1)①世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但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意识不仅能反 映事物的外部现象, 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人类可以通过努力发现和把握地震运行规律。 ②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因此,地壳的运动也遵循其固有的客观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 意味着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类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借助于先进的科技工具和手段, 人类是可以把握和认识地壳运动规律的,进而能够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我们 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因此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随 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能找到一种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 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者,是精神财富的 创造者。因此,人类一定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随着科技创新步伐的 加快,国际文化交流合作的加深。人类一定能战胜自然,也一定能准确预测地震的产生。 7.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 10 月 11 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 2012 年诺贝尔文学 奖。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 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 《生 死疲劳》 、 《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 、 《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瑞典文学院对莫言作品的评价体现了辩证唯物论的什么道理?请结合材料分析。 【答案】①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的反映,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4 分) 。莫言作品的 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是对生活实际的反映。 (3 分) ②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4 分) 。魔幻现实主义则反映出莫言通过文学手法对现 实和历史进行了再创造,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 (2 分) 8.2012 年 2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 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即 2012 年中央一号文件)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 2006 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总量持续增长,中国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材料二 《意见》指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 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 务更加艰巨。全党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 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弱,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必须再接再厉、迎难 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绩。 材料三 《意见》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 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2 页,共 16 页 的决定力量。为此,在继续关注农业的基础上,将着力点落于农业科技创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分析说明应怎样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12 分) 【答案】 (12 分)①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的粮食安全形势和风险,制定巩固和 发展农业,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 (3 分)②坚持正确意识的指导。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绝不能思想麻痹、工作松懈。 (3 分)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按规律办事。 巩固和发展农业,必须再接再厉、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努力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突破、再创新佳 绩。 (3 分) ④善于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必须坚持科教兴农, 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 (3 分) (学生从其他方面作答也可以给分,但总分不超过 12 分) 9.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某校高一 1 班的学生利用暑假围绕“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祖国统一” 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同学们了解到,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确立了 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强调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民族 工作的根本任务,作出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不断巩固和 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材料所体现的哲学道理。6 分 【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根据新世纪 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党中央确立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 民族工作主题体现了这一点。 (3 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要求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党 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把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作为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正确意识的 指导下,使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3 分) 10.近年来。物价成为老百姓关心的热点话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唯物论知识,说明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性。 (10 分)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央根据当前物价形势决定继续采取综 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会促进客观事物发展。继续采取综合政策措施,有利于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 止价格走势出现反弹。③事物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要遵循客观规律。 中央根据经济发展规律,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有利于稳定居民生活,为经 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11.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 的政绩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国情??要坚持办实事,求实 效,珍惜民力,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必须坚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必须坚持统 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急功近利。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的考验。 ” 温家宝总理的讲话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的道理的?(15 分 ) 【答案】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体现在温 总理的讲话中就是要求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要符合国情的要求。体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要 不搞“形象工程” ,要察实情、讲真话,不虚报浮夸。 (5 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 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温总理要求各级政府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树 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对各级政府履行好职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5 分) ③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 事,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就要求政府必须要充分 的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认识规律,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5 分)12. 材料一 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 、&印象?大红袍》等&印象》系列作 品创作。立足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消费需求,打破传 统舞台剧模式并借鉴西方印象主义美术特点,“以秀丽风光实景为舞台,把当地自然 山水、民俗民风、历史人文和美丽传说等元素与先进的声光电技术和现代歌舞表演理 念加以融合”,使每一部作品都风格各异、凸显不同地域文化特色。系列剧的演出带 给观众美好的视听享受,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印象》系列作品的创作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 分)(2)①作品创作立足于当地生产生活,顺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做到了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尊重客观规律;②有选择、创造性地把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元素与现代技术和表演理念加以融合, 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③既大胆创新,又立足实际、合乎规律,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 重客观规律相结合。 (或:做到了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 (每点 3 分,共 9 分)注:CPI 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3%是国际公认的“安全 警戒线”。 材料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2 年,稳定物价仍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要继续采取综合[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3 页,共 16 页[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4 页,共 16 页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石家庄市第 22 中学 09―10 第二学期期中试卷――学科 答案纸 题 得 号 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二、[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1.[请单击此处编辑试题]总分人班级:姓名:准考证号:一、[请单击此处编辑题目] 1. [请单击此处编辑试题][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第 15 页,共 16 页[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 16 页,共 16 页
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刻舟求剑》的楚国人,错在 [ ]
A离开运动谈物质 B离开物质谈运动 C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 D肯定了物质是运动的 正确答案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别是描述哪一类物质运动规律的( ) A.低速运动物质和宏观物体B.高速运动物质和天体C.物体之间和物体内部D.高速运动物质和微观粒子_答案解析_2016...[ ]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最新...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宋代诗人陈简斋在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最新...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C规律可以为人所认识 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日以来,十场暴雨连袭中国江南、...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最新...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单选题 政治 物质的运动有规律
上述现象与”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D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最新...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www.tceic.com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物质与事物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