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级考试题cfa考试都是选择题吗吗

教育学(B级)考前练习试题及答案
&&&&&&&&&&&&&&&&&&&&&&&&&&&&&&&&&
教育学(B级)& 试卷(一)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薏共15小置,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置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
&&A.公元前1000年左右&&&
B.公元前1500年左右
&&C.公元前2000年左右&&&
D.公元前2500年左右
2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的是【&&&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尔》
3我国现行学制属于【&&&
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翎&&&
D阶梯型学制
4从作用的方向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谋生功能和享用功能
5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价值取向属于【&&&
A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 C政治本位论&&
&&D经济本位论
6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是&&&
A单轨学制&&&
C三轨学制&&&
7从学生的社会地位来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应处于&&&
A从属地位&&&
C主体地位&&&
8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过程、速度大体相同.这说明其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的特征&&&
B稳定性的特征
&&C差异性的特征&&&
D不均衡性的特征
9·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是【& 】
A教学策略&&&
C教学思想&&&
10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的课程类型属于&&&
A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11参与小组讨论的人数一般以&&&
2-3人为宜&&&
&B 5-8人为宜
& C10人以上为宜& D20人以上为宜
12因为遵循传统习俗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被称为【&&&
A目的型失范行为&&&&&
B.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C情感型失范行为&&&&&
D传统型失范行为
13最早提出对班级教学进行改造的是【&&&
A“道尔顿制”&&&&&
B.“哈利斯制”
C“巴达维亚法”&&&
D“特朗普里制”
14.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是【&&&
B区分度&&&
15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团体要求和个人属性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C.团体要求构架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和团体文化的矛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学校教育的失误问题集中表现在【&&&
A学生素质太差&&&&&&&
B.个人教室素质差
C心理健康教育薄弱&&&
D.法制教育薄弱
E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
17实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主要可以通过【&&
A师范教育&&&&&&&&&&&&
C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18认知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包括【&&&
A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 B.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
C学科知识结构&&&&&&&&
D.发现教学法
E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
19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包括【&&&
A促进发展功能&&&&&&
&&B.满足需求的功能
C诊断功能&&&&&&&&&&&&
D.指导社会规范功能
20教师收集文献资料可以通过【&&&
&&A阅读有关著作&&&&&&&&
B.浏览新的期刊
C利用工具书&&&&&&&&&&
D.简报和卡片
E使用检索工具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1教育制度
22学习压力
23操行评定评价法
&&& 24观察
25班级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6简述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的主要表现。
27简述当代中小学生发展的时代特点。
28简述当代主要的教学理论流派。
29简述班级文化环境建设的具体做法。
30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31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试述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
教育学(B级)& 试卷(二)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具有客观性、取向性、
历史性和强制性等特点的是&&&
&&A.教育功能&&&
C.教育制度&&&
&D教育目的
2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发展性评价
&&C科学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3在对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方法中.使用最多、晟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A行动观察&&&
&&C评定&&&
4考试作为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是&&&
A教育的隐性功能&&&
B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C教育的显性功能&&&
D教育的正向隐性功能
5教师的最基本的形象是&&&
&&A道德形象&&&
&&C人格形象&&&
6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C调节功能和控制功能&&&
D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7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始于&&&
A唐代&&& B宋代
8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我国于1999年制定了——,开始了具有划时代
意义的新一轮课程改革。&&&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C《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D《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9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专制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溺爱型&&&&
C民主型&&& D指导型
10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活动课程的主要倡导者是&&&
&&B夸美纽斯&&&&
C斯金纳&&& D布鲁纳
12有关“是什么”的知识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技能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3学生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诸多因素中,对学生具有“保护功
能”与“发展功能”的因素是&&&
A社会文化生活&&&
C生活环境&&&
&&&&D同辈群体生话
14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价值取向是&&&
&&&&A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教师本位&&&
15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
B调查&&&&&&
&D个案研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从教育系统运行的空间特性看.教育形态可划分为&&&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制度化教育&&&
D.非制度化教育
& E社会教育
17.果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
A讲述策略&&&
C行为策略&&&
& E指导策略
18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正向功能&&&
C显性功能&&
&D正向隐性功能
E正向显性功能
19师生关系可以分为&&&
A教育关系&&&
&C社会关系&&&
D主客体关系
&&& E心理关系
20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C马斯洛&&&
E裴斯泰洛齐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最近发展区
24价值型教育目的
25教育影响
四、筒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27简述构建扭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28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
29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
30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 试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3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
&&&&&&&&&&&&&&
教育学(B级)& 试卷(三)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从评价的作用上区分,学生评价的类型可分为&&&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B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D正确评价和错误评价
2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
&A.活动课程&&&
&C核心课程&&&
3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
&A班主任&&&
4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5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
&A评价功能&&&
&C决策功能&&&
6.世界上最早系统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
&A《论语》&&&&&&&&&
B《大教学论》
&C《雄辩术原理》&&&
7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是【& 】
&A相对评价法&&&&&
B绝对评价法
&C个体内差异法&&&
D.自我评价法
8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的是&&&
&A培根&&&&
&C拉伊&&&&
9主张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C涂尔干&&&&&
10既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最突出的外在表现,又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 】
&A教师的专业理想&&&
B教师的专业知识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专业自我
11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的第一阶段是&&&
&A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B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
D团体要求与团体文化之间的矛盾
12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依据是&&&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的呈现方式&&&
D作用的目的
13特别重视强化作用的教学理论流派有&&&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14明确地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夸美纽斯
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C王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内容有&&&
A专业品质的提升&&&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精神的形成&&&
D专业理想的建立
& E专业能力的发展
17教学策略的特征是&&&
A调控性&&& B灵活性
C层次性&&& D指向性
18农业社会的教育所具有的特征有&&&
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C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D教育的终身化
& E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19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A师范教育&&&
B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C在职培训&&&
D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 E自我教育
20针对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杜威提出的观点有&&&
A从做中学&&&&&&&&&&&&&&&&&&&&
B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
& C教育应当脱离儿童的经验和生活 D教育即生活
& E学校即社会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师生关系
22课堂教学设计
24教育制度
25行动研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2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28实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
29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30简述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32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
教育学(B级)& 试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的是&&
A凯洛夫&&&
& C夸美纽斯& D杜威
2现代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
A课程改革&&&&&&&&&&&
B提高师资水平
C教学组织形式改革&&&
D加强道德教育
3综合课程又称&&&
& A经验课程、核心课程、生活课程
& B经验课程、核心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 C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合成课程
& D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4从形态上看,我国现代学制属于&&&
A单轨制&&&&&&&
C分支型学制&&&
D综合性学制
5主张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代表人物是 【& 】
A夸美纽斯&&&
C卢梭&&&&&&&
6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表明了个体的发展具有 【&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7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杜威&&&&&&&&&
C布拉梅尔德&&&
8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的起源学说是 【& 】
A神话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生物起源说
9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 【& 】
A学科课程&&&
C核心课程&&&
10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的具体人物是指 【& 】
A重要他人&& B榜样他人
C榜样&&&&&&
11学生生活环境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能”与“发展功能”的因素是&&
A社会文化生活&&&
B家庭生活&&&&
C生活环境&&&
D同辈群体生括
12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周有功能也可称为【& 】
A教育的社会功能&&&
B教育的个体功能
C教育的显性功能&&&
D教育的正向功能
13教师的核心形象是【& 】
A.道德形象&&&
B文化形象&&
C领导形象&&&
14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是【& 】
A《理想国》&&&
B《大教学论》
&C《论演说家的教育》&&&
15对学生认知评价当中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
&A行动观察&&&
二、多项选择题(本丈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台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制度相比,教育制度具有&&&
A强制性&&& B客观性
C历史性&&& D任务性
17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历史
&& &E社会制度
18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
A个体功能&&&
C显性功能&&&
&&& E正向功能
19情感教学理论的基本主张有&&&
A教学目标&&&&&&&
B非指导性教学过程
C学科知识结构&&&
D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
E师生关系的品质
20教师成为研究者,应该具备的素养有&&&
A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B& 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C独立的研究精神&&&
D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E有对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教育研究意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l学生心理障碍
22学校教育
23形成性评价(课程)
24教育评价
25课程目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要说明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7简要说明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28简述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2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30简述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没小题10分,共20分)
31试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32分别阐述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中应注意的问题。
&&&&&&&&&&&&&&&
教育学(B级)& 试卷(五)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薏共15小置,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置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并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A课程实施&&
C课程评价&
&&D课程标准
2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卢梭&&& B 洛克
&C克伯屈& D斯普朗格
3美国掀起“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是在【&&&
A 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60年代
&C 20世纪70年代&&
D 20世纪80年代
4在后现代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特性是【&&&
A丰富性&&&&&&&&
关联性&&&&&&&&
5对学生的失范行为有多种理论解释,雷克里斯的解释是
&A“差异交往说”&
B“亚文化群理论”&
&C“控制缺乏说”&&&
D“手段一目标说”
6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并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认识的是【& 】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7教育功能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的依据是&&&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的呈现形式&&&&&
D作用的目的
8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B勒图尔诺&&&
C布鲁纳&&&
9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
B职业组织&&&
10我国古代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特别重视强化作用的教学理论流派有【&&&
A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B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认知教学理论
&C认知教学理论和情感教学理论
&D情感教学理论和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12班级组织的领导者是&&&
A班主任&&&
C校长&&& D全体教师
13后现代主义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布拉梅尔德&&&
C泰勒&&&&&&&&&
14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提阶段开展的评价是&&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15当代学校教育的任务及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要求教育必须&&
A教人“求真”、“向善”&&&
B.教人“学会生存”
&C实现文化的刨新&&&&&&&&&
D促进经济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整体性&&&&&&&&&&&
&E个别差异性
17教育目的的功能主要包括&&
A定向功能&&&&
&C管理功能&&&&
&E执行功能
18教学设计的依据包括&&
A现代教学理论&&&&
B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
&C教学的实际需要&&
D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E教师的教学经验
19对教育功能进行划分的角度可以从&&
A作用的对象&&&&&&
B作用的方向
&C作用的呈现形式&&
D作用的前提
E多维度的复合
20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教学目标的表述&&
A行为主体&&&&&&&
&C表现水平或标准& D情景或条件
&E教学时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l形成性评价
22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
23个体社会化
24义务教育
25课程标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
27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的具体表现。
28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29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30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班级管理的内容,谈谈如何有效的开展班级管理。
32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
教育学(B级)& 试卷(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蹰J分,共15分)
1【D】 2【c】 3【c】& 4 【B】& 5
【A】& 6 【B】& 7
【c】& 8 【B】& 9 【A】
10【D】11【B】12【D】13【A】& 14【c】&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C、D、E】& 17【A、C、D、E】& 18
【A、B、C、D】&
19【A、B、C、E】&&&&
20【A、B、C、D、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置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l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2学习压力:学生在就学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环境的各种紧张刺激,以及学生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可测定、可评估的异常反应。
23操行评定评价法:是评价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平时对被评价者的观察和了解,用书面语言描述的形式对被评价者品德发展的状况做出评价的方法。
24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屺的一种方法。
25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以关注每个学生在班级生话中的参与和成长为宗旨,以开放的而非外在控制的方式推进班级发展.韭同建设一个和谐与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组织。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26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_凡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27& (1)生理成熟期提前。
(2)学习目的多元化、实用化
(3)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a
(4)自我意识增强,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5)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增多。
28&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3)认知教学理论。
(4)情感教学理论。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9& 创建班级文化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2)营造社会化环境。
(3)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4)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5)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0&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砰价。
3l&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桉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6)教育公平渐成教育改革的主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2(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当代社会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只有赋予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根据这样的要求来培养人,才能使社会的全面发展、坼调发展和nJ持续发展获得强有力的内在把握和坚实的基础。
& (2适应与超越问题。
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首先.不能局限于在理论J,抽象思专两者统一的合理性.还要探索两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其次,在实践I二要避免主次分明的绝对化思维。
& 最后,在实践中要从现实及未束发展的方向来把握教育的连续性,体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
& ③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需要。社会发展进步的这种内在需要,决定了服务于它的教育既有功利价值又有人文价值。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功利性和人文性的价值问题上不可忽视教育的人文价值。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对经济效益的渴望,使功利性成为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而人文精神则渐渐受到忽视和冷落,社会对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追求的失衡越来越突出,使指引生活意义和价值的“精神世界”被充裕和富有的“物质世界”的漫天尘埃所遮蔽。由于功利主义的遮蔽,教育办越来越被赋予了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物质利益追求的目的,生存与发展的功利性、实用性的教育成了培养人的根本所在。
& ④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在实践j二需要对民族性和世界性子以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一是对民族性的理解和把握要避免僵化和封闭,二是在理解和把握世界性价值取向时要避免盲目性。
&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 ①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失去社会化的个性化极易导致个体的过分自由,失击个性化的社会化极易导致社会创造活力的抑制,单纯强调或重视人的社会价值或人的个性化价值都是不可取的。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
&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当代教育目的的选择和确立,在价值取向I。首先要避免陷人理性和非理性两者对立的误区。其次,要充分认识理性与非理性各有的长处与局限性.避免对两者的盲目性。
& ③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当代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价值取向上.首先必须要摆脱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观的片面性。其次要充分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与^文精神的统一性。最后要充分认识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有机培养的时代性要求。
33校本课程有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枝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也缔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挖掘自己的智慧,对课程重新认识、理解,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自身寨质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不过,在当前校本课程的开发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很多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缺乏长远的系统规划.都是教师有什么特长就开什么曝,缺乏对校本课程的系统设计和长远规埘。因此.学校领导应注意教师队伍成员的多样化,包括专业多样化、能力多样化、年龄多样化、学历多样化等。只有吸引了多样化、全方位的人才,才有可能对校奉课程进行系统开发。此外,加强学校之问的交流有助于资源共享,实现校本课程的系统性。
&&&&&&&&&&&&
教育学(B级)& 试卷(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解析]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掏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具有客观历史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D】[解析] 终结性评价是指一门课程结束时或一个学年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3【B】[解析]&
在对学生认知学习的评价方法中,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测验。
&&& 4【B】[解析]
考试作为教师评论学生学习效果、强化学生学习欲望的工具是具体是体现教育的正向显性功能。
5【A】[解析]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奉行为规范。
6【B】[解析]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以分为显性功能和隐形功能。
&&& 7【D】[解析]
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8【c】[解析]略
9【c】[解析]略
&& 10【A】[解析]略
11【A】[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出现了教育改革运动,在欧洲称之为“新教育运动”,在美国称之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杜威的倡导下,美国芝加哥实验学校开始试行活动课程。
&& 12【A】[解析]
“是什么”的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13【D】[解析]&&&
同辈群体是指因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导致学生形成、加入同辈群体的主因是学生对平等的追求和期望,因为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14【B】[解析]&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与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相对应,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价值取向。
15【B】[解析]&
调查是教育教学研究中最基本、是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存实际运用这一方法时,又可以分为书面的问卷调查和实地的访谈、座谈等具体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E】[解析]略,见指定教材(P8)。
17【A、B,E】:解析]& 略.见指定教材(P200~1"202)。
18【B、C】[解析]& 略,见指定教材(F31)。
19【A、C、E】[解析]& 略,见指定教材(P136)。
20 1 B、C、D、E】[解析]略,见指定教材(P63)。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最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l最近发展区: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指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水平;二是即将达副的发展水平。维果菠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22生师比:即学生与教师的比例.既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情况,又是考查教育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
23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括动。
24价值性教育目的:即教育存人的价值倾向性发展上意欲达到的目的,内舍对人的价值观、生活观、道义观、审美观、社会观、世界观等方面发展的指向和要求,反映教育在建构和引领人的精神世界、人文情感、人格品行、审美意识、生括态度、社会倾向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结果。
25教育影响:即教育括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争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答: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教育促进十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彤成人的独特性。
(3)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蛮现。
27筒述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答: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测略有: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5)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格。
28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
答: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29简述当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
答:普代教学观变革的主要趋势有: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前视学法转壁。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30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
答:班级组织的特点主要有:
(1)班级纽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E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牛生之间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括动。
五、论述题(本小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l试论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
&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 教育的文化保存和延续功能分为两种:
& A:纵向上的文化传承,表现为文化在时间上的延续。
& B横向上的文化传播,表现为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
&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活化文化由储存形态的文化转变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只有教育才能够活化文化,把文化从物质载体转移到人身上,与人的思想、智力和情感建立联系,从而使文化成为影响人的行为的现实力量。
& (3)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文化选择的标准:按照传统阶级的需要选择主流文化,按照学生的发展的需要选择系统的、科学的、基本的文化。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它是指教育按照其价值目标和理想,对社会现实的文化状况进行分析,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批判的过程也是一个选择的过程,批判还具有改造的功能,是选择功能的深化
&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 A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吸收、相互影响
B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创造,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A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融合,总是着眼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适应文化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心的文化特质和体系,是文化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B教育要创造一种新的文化。直接途径是教育直接产生新的文化,间接途径是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32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建立理想的师生关系。
& 答:(1)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教育内部的,也有教育外部的;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方面。
A.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B.教师领导方式
C.教师的智慧
D.教师的人格因素
2)学生方面
学生受师生关系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学生对老师的认识。
3)环境方面
环境方面主要是学校的人际关系换机和课堂的组织环境。
(2)理想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
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理想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优势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主体间关系的优化,从其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⑦民主平等.和谐亲密。
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3)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①了解和研究学生。
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④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⑤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
教育学(B级)& 试卷(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l【C】[解析]& 略
2【D】[解析]& 我国古代的六艺以及欧洲中世纪的七艺,都属于分科课程。
3【A】[解析】& 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4【C】[解析】&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反映丁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
5【A】[解析]& 教育目的对教育活动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6【D】[解析]&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l: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7【C】[解析]&
个体内差异法是指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8【A】[解析]& 略
9【D】[解析]&
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之中,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齐、德国的康德、美国的马斯涪、{击国的萨特等。
10【C】[解析]& 略
11【B】[解析]&
班级组织的发育经历=个阶段的发展,其第一阶段是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
12【A】[解析]& 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13【B】[解析]& 略
14【B】[解析]& 略
15【D】[解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当时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方案.于1922年颁棺了壬戌学制.即通称的“六三三制”。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B、C、D、E】[解析]& 略,见指定教材(P118)。
17【A、B、C、D、E】[解析]& 略,见指定教材(P197)。
18【A、B、E】[解析]略
19【A、B、c、D、E】[解析]&
实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师范教育、新教师的人职辅导、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自我教育。
20【A、D、E】[解析]&
针对传统教育使学校教育同儿童现实生活经验相割裂的问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针对学校与生活隔离的问题.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强调学校应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使校内学习与柱外学习相互连接、相互影响。针对传统教育惯用的儿童“静听”的学习方式,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主张教学从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出发.让儿童主动地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
三、名词解释置(本大量共5小置,每小题5分,共25分)
2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各自独特的身份和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变流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
22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特点以及所教课程的内容,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单元或课时目标.井对这种目标加以分解和细化,据此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对照目标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安排。
23观察: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
24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25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际工作者在现实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的一体化,使实际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 答(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性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测评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27简述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
&& 答:现代学校教育系统的类型包括:
(1)大学和高等学校。
(4)初级中学。
(5)职业中学。
(6)高级中学。
(7)短期大学和大学。
(8)幼儿教育机构。
(9)研究生教育机构。
(10)成人教育机构
28实施学生学习情感评价应注意哪掉问题?
答:(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问卷法。
(2)应尊孽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权。
29简述20世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
答:(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质量。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30简述学生技能学习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1)观察法(最常用)。
(2)作品表现法。
(3)表演评价法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1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该怎样建设和管理班集体。
& 答:建设和管理班集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班集体目标确定与实施是班集体管理的基本要素。班级目标的设计.要以教育方针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中介,落实到集体成员的学习目标。班集体目标设计的方法:
①以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为向导,制定适合班集体实际水平的发展目标。
②依据班级发展目标制定各科教学、班级教育工作、班级日常活动体系。
③引导学生设计“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和发展目标。
④在班集体的目标管理中,既要注重提高班集体的整体发展,又要为集体中每个成员精心设计个性发展目标。
(2)台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①科学地诊断班集体人际关系的现状。
②重视班级骨干队伍建设。
⑧重视班级管理角色。
④正确对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使它的目标、价值规范等与班集体整合。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①拂调班集体内的各种组织和成员的关系。
②诉调与各任课教师及学校其他部门、其他班级的关系。
③班主任要饰调班集体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④班主任还要协调好班级内各种活动和事务。
(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①活动主题的确定要贴近社会生活。
②活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要能适应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③活动类型要丰富多彩,为学生发挥潜能提供舞台。
@明确话动中。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的关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①营造文化性物质环境。
②营造社会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④营造正确的舆论和班风。
⑤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
32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
答: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负向功能,是教育活动系统或教育系统出现的偏穆和失调状态,即教育内部和外部的异常条件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结果派生出来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币良功能。
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有些是整体的,有些是局部的,这取决于社会的性质。
第一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负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出现总体的负向功能。
第二种情况:当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总体是正向的.但也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与社会的外部关系失调,出现了局部的负向功能。
教育受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所以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的基本规律之一,也是衡量教育与社会发展是否协调的准绳。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出现教育的社会负向功能。
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物质生产提供相应的基础条件,如果超越了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底线,就会出现教育的负向功能。如盲目的教育先行会带来一系列负效应。首先,教育的盲目发展可能培养出过多的毕业生,而国家经济发展卫不能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和足够的岗位,这些毕业生在国内无法就业,造成社会压力,同时,他们中的部分人就可能流向国外,这是教育对经挤的发展不但没有多大作用,而且造成了教育贷源的流失和浪费。其攻,劳动者的素质应与生产中的技术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提高受教育水平,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效益。在社会发展处于正向时期,教育出现负向功能是人为的结果,是教育的内部与外部的异常条件多造成的正向功能的受阻和障碍。南于教育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负向功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正确认识井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教育活动,协调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负向功能.增强正向功能。,
&&&&&&&&&&&&&&&&&
教育学(B级)& 试卷(四)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太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C】[解析]&
17世纪伟大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为班级授课制的确立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他提出了“一个教师同时教很多学生是可能的”假没,进而对澡堂教学的曝程、时空模式、班级组织等进行了界定。
2【A】[解析] 略
3【C】[解析]& 综合课程卫称广域课程、统台课程、合成课程。
4【C】[解析]& 从形态上看,我围现行的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米的分支型学崩。
5【B】[解析]& 略
6【B】[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它反映了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它表现为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即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身心发展的一般的典型的特征。
7【D】[解析]&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在这方面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学者多尔。
8【A】[解析]& 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9【C】[解析]&
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10【A】[解析]重要他人是指对个体社会化过程具自重要的影响的具体物。
11【D】[解析]&
同辈群体是指凼年龄、地域,观念、兴趣、活动类型、发展水平等相近或相同,而较自发地形成的群体。导致学十形成、加人同辈群体的主因是学生对平等的追求和期望.因为同辈群体对其成员具有“保护功能”与“发展功能”。
12【B】‘解析]& 教育的个体功能也可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或教育的同有功能。
13【B】[解析] &教师文化形象是教师的棱心形象。
14 【A】[解析]&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
15【c】[解析]& 对学生认知评价当中使用最多、最经常和最便利的方法是测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C、E】[解析]略
17【A、B 、C】[解析]& 略
18【C、D】[解析]& 略
19【A、B、D、E】[解析]略
20【A 、B、C、D、E】[解析]& 教师要想真正成为研究者,应当具备以下素养
& (I)有对于教育教学改进的热情,有对于教育教学同题研究的意识。
& (2)有终身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及时了解和把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薪动向与新知识。
& (3)具有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
& (4)掌握教育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使教育教学研究体现客观、科学的本真特性。
& (5)具有独立的研究精神。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l学生心理障碍:是指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下-不能很好地适应差异,产生了心理异常和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
22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
23形成性评价(溧程):是指贯穿于校本课程各个阶段或整个过程的评价。它比较注重细节的分析,旨在寻找原因.及时发现问题,使课程更加趋于合理。
24教育评价: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判定的过程。
25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瀑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要说明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答:20世纪末的教育学的新的特征:
(I)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2)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3)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4)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5)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27简要说明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答:(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括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选掸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28简述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答:(I)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2)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
(3)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29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答(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30筒述我国教育目的实现的策略。
答:(1)正确领会和把握全面发展。
①与西方的全面发展不同。
②不是人的各方面平均发展、均衡发展。
③不是忽视人的个性发展。
&& (2)树屯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①这是我国的教育目的决定的,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②从历史发展看,我国既有全面发展教育的正面经验,也有忽视全面发展教育的反面经验。
③现代科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生理学等均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人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知识与能力、才能与品德等诸方面在构成完整、完美个体中的相互联系性和制约性。
& (3)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关系。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不可分割,叉不能相互代替。要注意避免两种片面的倾向:一是只注重各育之间的联系性和相巨促进性而忽视各育的独特功能;二是只沣重各育的区别和不可代替性而忽视各育相百促进的作用,甚至把它们割裂开来、对立起来。
& (4)要防止教育目的的实践性缺失。
&要以教育目的的要求来时刻校准教育实践活动的方向,把它作为衡量、评价教育宴践的根本标准。真正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中被遗失,教育实践背离了教育目的的宗旨,这是我国当代教育亟待解决和防止的重要问题。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l试述教育的个体功能。
& 答:(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
& 1)教育促进十体社会化的功能。
& ①教育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
& ②教育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
& ④教育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
& 2)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 ①教育促进^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 ②教育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 ③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 (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
& 1)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①通过个体社会化,将社会文化行为规范传递给新生一代,使他们获得未来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中相应的角色和意识,以便他们在进人社会生活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 ②教育要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人“学会生存”。
& 2)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 ①人的成长必须接受教育.教育教人“成为人”。
②受教育过程是一个通过促进个体发展不断追求自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知识的传授.促进人的知情意、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了自由人。
& (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 ①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 ②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 ③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管得过宽、过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培养。
32分别阐述当代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人的价值取向巾应注意的问题。
答:(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①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要把人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作为教育目的选择确立的根本价值取向,避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单向度、片面化。
&②适应与超越问题。
适应,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需要的符合性.是教育基丁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肯定关系,在体现现实社会当前的要求、满足现实社会当前需要方面所具有的适合顺应状态。
超越,即指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超卅性,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片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
&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要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首先,不能局限于在理论r抽象思考两者统一的合理性,还要探索两者统一在实践上的可行性不能把这种统一变成僵化的理论,而要努力使其成为鲜活的实践。其次,在实践上要避免主改分明的绝对化思维。最后.在实践中要从现实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来把握教育的连续性.体现适应与超越的统一。
&@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问题。
&教育的功利性,体现教育在社会中的功利性价值。教育的人文性,体现教育存社会中的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恬动,必然反映和满足社会的要求,这种要求包括社会物质、经济发展方面和社会精神史化方而。从社会的这种内在要求看,教育目的的选择确立要坚持功利和人文价值取向的有机结合。
&③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
&只注重民族性,导致自身发展的落后和被动。只注重世界性,导致国家或民族特点的消解。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的价值取向,在实践E需要对民旗性和世界性予以根好的理解和把握。是正确理解和把握民族性,避免僵化和封闭。二是正确理解和把握世界性,避免盲目性。
&(2)人的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的问题。
& ①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社会化一般指个体在出生后的发展中,习得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并借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过程。个性化一般指个体在社会适应、社会参与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独特性。
&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相互对应的不问力面,是^得以健康良奸发展的重要标志。人的发展与完善,就在于社会化和个性化两者的和谐与统一。失去社会化的个性化,极易导致个体的过分自由;失去个性化的社会化,极易导敛社会创造活力的抑制.单纯强调或重视人的社会化价值或人的个性化价值,都是不可取的。人的社会化,应是个性化了的社会化;人的个性化,也应是社会化了的个性化。
& ②人的理性和非理性问题。
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理性遵循,以压运用理性来揭示或把握客观对象的普遍性本质和规律.来看待或处理同题的特点等。非理性即人在认识和行为方面表现出来的非理性遵循.以及运用非理性来把握或说明客观对象或事物,来看待或处理问题。纯粹的理性和非理性是不存在的;理性与非理性各有长处与局限性。
③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问题。
科技素质指与人认识、作用于自然,与人从事物质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的水平。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奂人类牛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活动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
当代教育目的的进掸确立.在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价值取向上,首先必须要摆脱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观的片面性。其次要亢分认识和理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最后,要充分认识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有机培养的时代要求。
&&&&&&&&&&&&&&&&
教育学(B级)& 试卷(五)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l【A】【解析]& 略
2【D】[解析]&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其代表人物主要有狱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
3【D】[解析]& 略
4【D】[解析]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严密性是“4R”中是重要的,它的作用在于使改变了的课程避免滑^“不能控制的相对主义,’以及情感上的唯我主义的怪圈。
5【C】[解析]&
“控制缺乏说”是由雷克里斯提出的。他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并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
6【B】[解析]&
教育的牛物起源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也是较早地把教育的起源问题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提出来的。E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
7【C】[解析]&
趴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片J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町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8【A】[解析]&
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盂檬.孟禄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9【D】[解析]&
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它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专门机构,负有促进青少年社会化的职责.因此,教师的言行、学校课程的设置、教育活动的开展都必须以促进青少年社会化为重要依据。
10【C】[解析] 《学记》是我国占代晟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11【B】[解析]& 略
12【A】[解析]& 班主任受学校和校长的委托,担任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13【D】[解析] 略
14【C】[解析]& 略
15【B】[解析]&
个体谋生的霈要,要求教育必须教人“学会生存+,在当代,这不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还是整个终身教育的职责。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6【A、B、c、D,E】[解析]& 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其一般规律是:顺序性和阶段性、稳
定性和可变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整体性。
17【A、B、D】[解析]& 略
18【A、B、C、D、E】[解析]& 略
19【A、B、C、E】[解析]略
20【A、B、C、D】[解析]&
一个规范、明确的行为目标的表述,应肖包含以下四个要豪:行为主体、行为动词、情境或条件、表现水平或标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2l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进行的,一般以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22价值取向型失范行为:是指行为失范者的价值观念与教育主导观念相背离.力图诋毁或改变教育主导观念而违背教育规范所造成的失范行为。
23个体社会化:个体社会化是个体学习所在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各种思想观念,将社会所期望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内化.获得社会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行为要求,以适应社会的过程。
24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家庭、学校和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5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兢地、连贯地、日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简述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
& 答:(1)教育者。
(2)学习者。
(3)教育影响。
27简述教育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功能的具体表现。
& 答:(1)教育的文化保存功能。
&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 (4)教育的文化创造功能。
28筒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1)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
(2)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
(3)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
29简述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内涵。
答: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具体内容包括:
& (1)专业理想的建立。形成关于教育本质、目的、价值和生活等的理想和信念。
& (2)专业知识的拓展。包括量的拓展、质的深化、知识结构的优化。
(3)专业能力的发展。其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教育教学机智、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反思能力。
(4)专业自我的形成。其是独特的教育教学方式以及知识、观念、价值体系与教学风格的总和。
30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答:(1)学科的优缺点。
&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组织;缺点卉:于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门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2)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
①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累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性经验。
②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教育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③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实践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
④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学习的过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l结合班级管理的内容,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
答:所谓班级管理就是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方法,建构良好的班集体·从而有效地摊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班级管理主要包括:
&(1)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建设要做的主要工作有:①班级组织的设计。班级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实现班级组织目标,首先必须对班级的发展进行设计,班级据此开展活动,而学生正是通过班级中多样性的实践活动而得到发展。班级组织设计要依据教育方针的要求还要按照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来设计。②指导班级建设,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组织的设计者,而且是班级组织建设的指导者。班级组织在目标达成中,深受班主任指导风格和方式的影响。一般来说,班级管理中有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三种类型的班主任。这三种类型的班主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都有着很大差异。③发挥好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2)班级制度管理
班级中存在着各种比较严格的规章制度是维护班级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保证。班级制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成文的制度。2、非成文的制度。
&(3)班级教学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①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②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③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④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班级活动管理
&班级活动是班集体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有日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的班级活动种类多样、特点不一,这都要求班主任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做出相应的管理和指导,确保班级管理有效进行。
& 32班级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
&& 答:(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2)合理的确定班级角色地位。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建构“开发、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cfa一级都是选择题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