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a35和a45区别HC15E和索尼a35和a45区别PJ810有什么区别

内容字号:
段落设置:
字体设置:
精准搜索请尝试:
骁龙810简直神坑:索尼Z4/Z3+也发“高烧”
来源:作者:望山责编:望山
讯&6月10日,作为今年移动端顶级处理器之一,高通骁龙810显然有些失职。自从这款处理器问世以来,可以说是坑了一批又一批的队友,逼的三星S6/S6 Edge换上了自家处理器,LG作为年度旗舰搭载骁龙808……虽然后来高通方面信誓旦旦的宣称发热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似乎“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因为索尼Z4/Z3+又成了一款“热辣”的小鲜肉。近日,有外媒放出了一则索尼Z3+的上手视频,该视频主要是介绍索尼Z3+的更具可玩性的拍照功能,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打开相机界面后操作了一会后,手机发出“警报”:提示手机过热,相机需要临时关闭。作为一款搭载顶级处理器的手机来说,出现这样的问题显得有些尴尬。不过随后体验者强调这只是一款工程机。发热问题可能会在正式推出零售版时解决。无独有偶,比索尼Z3+提前一段时间出生的索尼Z4也被日本零售商曝出了处理器过热问题。在日本电信业龙头NTT DoCoMo的线下零售店DoCoMo Shop内,索尼Z4的旁边贴着一份注意事项。上面写着,包括索尼Z4在内的三款搭载骁龙810处理器的手机均存在容易过热的现象。提示消费者应该在充电时关闭手机,以免出现手机过热导致数据丢失的问题。(用户若无法观看视频,请)
软媒旗下软件:
IT之家,软媒旗下科技门户网站 - 爱科技,爱这里。
Copyright (C) , All Rights Reserved.索尼Xperia Z3+ Dual和 Z3区别对比分析_5577我机网
你的位置: →
→ 索尼Xperia Z3+ Dual和 Z3区别对比分析
索尼Xperia Z3+ Dual和 Z3区别对比分析
索尼Xperia Z3+ Dual是索尼最新在中国市场最新发布的旗舰机型,从名字上面看是作为Xperia
Z3后续之作发表的,但实际上此前在日本推出时命名Xperia Z4。那么这款索尼Xperia Z3+ Dual和Z3有什么区别呢?索尼Xperia Z3+
Dual和Z3哪个好?希望接下来的介绍可以对你有所帮助。从发布会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产品相比前一代索尼Z3的升级很难说是质的提升。除了今年旗舰产品主流的高通骁龙810处理器,索尼Z3+在外形设计和功能配置方面大都延续了上一代的水准。而Dual则表示双卡双待,这也可视作是专为中国市场的设计。索尼Z3+仍然延续了金属中框+双镜面的Omni
Balance设计风格,事实上索尼算是这种风格的开创者,至少在Android阵营中是这样。这种设计优点在于视觉上更时尚,手感也非常出色,但容易沾染指纹的问题却难以避免。和上一代产品Z3相比,Z3+的屏幕同为5.2英寸1080p分辨率IPS,因此机身尺寸也相当,7毫米的机身厚度控制比上一代的7.3毫米更为理想。在索尼特丽魅彩移动显示技术及X-Reality迅锐图像处理引擎的作用下,这块屏幕显示效果当属目前智能手机中的高端水准。相比Z3,索尼Z3+在整体设计感上区别有限。最大的变化恐怕就是金属边框从亚光改为高亮,看起来更加炫目。配色方面,除了经典的黑白两色,金色版相比上一代有一定的变化,由琥珀金变为香槟金(差别有限,但笔者改变之后更讨喜),另外新增了官方定义为“涧湖绿”的版本,但看起来更像蓝色。细节上,索尼Z3+相比上一代主要有两个变化。一是其USB接口省去了防护盖,方便了用户充电。这个变化看似简单却并不容易,因为Z3+仍是一款拥有高规格防水性能的产品,无盖设计要保证防水,还是很考验工艺品质的。二是索尼Z3+省去了侧面的磁性充电接口,事实上这一接口本就鸡肋,反而影响视觉上的整体感,这个改变也同样算是一个进步。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Xperia Z3+
Dual相比过去变得更轻更薄,并采用了隐藏式双扬声器设计,将前置镜头升级为500万像素,同时还提升了触控屏的亮度。新增LDAC
蓝牙高解析度音频编码技术,所带来的最高 990Kbps 的传输带宽,使得无线蓝牙耳机/音箱都能播放 Hi-Res 高解析度音频,解决线缆的烦恼。索尼Xperia Z3+还将处理器升级为骁龙810,搭载有全新的系统和界面。同时虽然手机的电池容量减少至2930mAh,但得益于STAMINA
Mode 5.0技术的优化,所以续航时间统同样十分给力。此外,行货版Xperia
Z3+与除了在软件方面符合国情剔除了谷歌服务并有所本地化之外,其他系统应用与国际版没有任何区别。
​索尼Xperia Z3+好不好?具体的参数配置等等怎么样呢?相信
来自澳洲的Halfbrick Studio近日透露Android版本《疯狂喷气机(J
破解修改汉化
破解修改汉化
破解修改汉化
破解修改汉化
推荐手机游戏专区最近sony出的4k摄像机,一个AX40一个AXP55,我想知道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啊,价格差了2_百度知道
最近sony出的4k摄像机,一个AX40一个AXP55,我想知道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啊,价格差了2
最近sony出的4k摄像机,一个AX40一个AXP55,我想知道这两个到底有什么区别啊,价格差了2000。。。最近想入手一个不知道该怎么选!
我有更好的答案
松下内置4K下变换 和后期特技,不过 也快下市了。其替代新品是VX980M,领导也满意。如果是自己用的话,目前最经济实惠的是松下的VX870M。都是4K机,可玩性更强区别差异有如下内容:1、取景器 有/无2、液晶屏像素3、投影功能4、红外夜摄功能5、手动调节环、6、随机电池数量如果是单位采购的话,只买贵的
采纳率:96%
来自团队:
。AXP55内置约50流明的投影模块,也就是说AXP55拍完后。。,可以直接投影到墙上
除了有这个投影功能以外,两款还有别的区别吗?比如说录制出来的图像有没有差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题:索尼的相机越来越贵,镜头越来越大,这和单反有什么区别?
&浏览:6021&& 回帖:183 &&
泡网分: 1.964
帖子: 1949
注册: 2014年02月
其实不应该把单反和微单放一起比较的,微单只是单反的下个形式,电子能做到的必然替代机械,也就是说单反必定会被微单淘汰,时间早晚的事,另外微单也不应当只存在体积小上,人手的大小对相机的握感可不是越小越好的,微单一定就比单反小这个意识一定要改
泡网分: 2.676
帖子: 1645
注册: 2005年09月
雨崩 发表于
同规格镜头的体积超过单反头很正常,因为要补法兰距
我也很希望轻便又高素质,但目前地球科技就这水平,暂时无法突破
请火星人...呵呵,好吧,过几年CN两家也出全副无反,再出几个小点的镜头,看你们怎么打脸。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414
帖子: 2368
注册: 2016年01月
可小可大,电子取景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669
帖子: 2660
注册: 2014年03月
索尼巨单,名字也不错
泡网分: 6.028
帖子: 6044
注册: 2008年04月
RX200 发表于
熟悉的语言风格每逢新品必有几个id会跑来开贴,无忌不变的真理,估计耗子也快来了
泡网分: 7.356
帖子: 3855
注册: 2015年10月
ivever 发表于
50 1.8g 1.4g 85 1.8g 1.4g很贵吗?画质很差吗?比索尼同规格大吗?当然50 1.8g画质没有fe55好,但是价格差了...你这种主观说法有什么用。你说好的,权威测评在哪里? 另外,你只比镜头吗,只拿镜头你可以拍照?机器重量大小你忽略了? 50 1.8加5Dsr/d810加一起比a7r2+55轻便? 55加a7r2不算轻便 5dsr/810按你的说法该50包邮了吧? 另外画质不如55的你还比什么价格? 哪次尼康佳能镜头升级画质的不是价格上涨很多? 真要比,先找同级别的来比。&&苹果和香蕉比哪个更好吃怎么比?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19:08:30
泡网分: 15.641
帖子: 3060
注册: 2009年02月
那些纠结体积的人,还是用手机拍吧。手机轻便便携
玩摄影,以画质为第一要务,不然还玩个毛摄影。
泡网分: 12.323
帖子: 3991
注册: 2006年02月
几年前索粉上蹿下跳动辄拿体积重量说事
现在集体闷声不提
索尼就是先用一个稍微小的机身把你骗进门,然后。。。
当然这也不能全赖索尼,
尼康就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佳能可为而不为。
奥巴系就更不用说了,43死在小底上,m43终究还是会死在小底上
泡网分: 2.676
帖子: 1645
注册: 2005年09月
woodysh 发表于
你这种主观说法有什么用。你说好的,权威测评在哪里? 另外,你只比镜头吗,只拿镜头你可以拍照?机器重量大小你忽略了? 50 1.8加5Dsr...我说体积你说画质,我说镜头你说机身,你也只能用逃避的方式来交流问题了。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356
帖子: 3855
注册: 2015年10月
ivever 发表于
我说体积你说画质,我说镜头你说机身,你也只能用逃避的方式来交流问题了。
...不看画质简单啊,,用美能达镜头和你比价格好了,用旁轴镜头和你比体积,你比吗?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2.676
帖子: 1645
注册: 2005年09月
woodysh 发表于
不看画质简单啊,,用美能达镜头和你比价格好了,用旁轴镜头和你比体积,你比吗?
...就是啊,为什么旁轴镜头可以那么小?加了转接环也没长多少,当然手动头都会小一点。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6.583
帖子: 4686
注册: 2012年08月
想买就买,不买就别找理由了吧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5
注册: 2014年09月
一个头两个大,C家提鞋都不配,我先说了。 本帖最后由 yeon 于
20:03 编辑
泡网分: 19.323
帖子: 13698
注册: 2012年07月
南林 发表于
这里很多大法带盐人,说大法不好就跟说他不好一样,也是服了。
...你试试去佳能家说佳能不好,跟说他祖宗十八代不好还要狠,对比之下,索尼这里边,在这方面的表现简直算是良心理性粉了…
本帖由 iPhone7,2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402
注册: 2009年07月
ivever 发表于
就是啊,为什么旁轴镜头可以那么小?加了转接环也没长多少,当然手动头都会小一点。我以前也觉得是这样的,不过看到徕卡新出的SL和它的配套镜头以后.我觉得这些喷自动对焦镜头为啥不做的又小又好的都可以闭嘴了。
以徕卡做镜头的能力,在现在的技术下都做不到微单的自动对焦镜头又小又好,你又如何要求索尼一定要做到呢?
要喷应该先去徕卡那里喷。为啥把旁轴的精髓都扔了。
泡网分: 1.542
注册: 2016年05月
zhuyilandd 发表于
我以前也觉得是这样的,不过看到徕卡新出的SL和它的配套镜头以后.我觉得这些喷自动对焦镜头为啥不做的又小又好的都可以闭嘴了。
本帖由 iPhone7,1 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7.356
帖子: 3855
注册: 2015年10月
ivever 发表于
就是啊,为什么旁轴镜头可以那么小?加了转接环也没长多少,当然手动头都会小一点。
...因为特征不同啊,旁轴边角不行,而且没自动对焦。如果你追求旁轴的小巧,大法的机身可以转接啊。如果不顾画质,一组凸透镜放在塑料筒里可以同时达到经济和小巧,符合你要求吗?&&当你追求画质的时候,注定了镜头的大小和造价不能妥协,这就是技术界限。大法的无反我认为是在技术上领先单反的。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编辑于: 20:38:45
泡网分: 0.291
注册: 2015年09月
zhuyilandd 发表于
我以前也觉得是这样的,不过看到徕卡新出的SL和它的配套镜头以后.我觉得这些喷自动对焦镜头为啥不做的又小又好的都可以闭嘴了。
以徕卡做镜头的能力,在现在的技术下都做不到微单的自动对焦镜头又小又好,你又如何要求索尼一定要做到呢?
要喷应该先去徕卡那里喷。为啥把旁轴的精髓都扔了。SL和M根本不是一个系统 真伪你智商捉急
泡网分: 40.771
帖子: 11047
注册: 2004年05月
ivever 发表于
就是啊,为什么旁轴镜头可以那么小?加了转接环也没长多少,当然手动头都会小一点。觉得旁轴好,就用旁轴头嘛,e口就是这点最好,可大可小!
泡网分: 4.76
帖子: 2827
注册: 2011年04月
体积重量为就不能超过单反!
这是什么法规?货真价实就行。
泡网分: 40.771
帖子: 11047
注册: 2004年05月
ivever 发表于
呵呵,好吧,过几年CN两家也出全副无反,再出几个小点的镜头,看你们怎么打脸。偶买器材是用来拍照用,不是和您这种无聊的人扯淡的!
泡网分: 7.356
帖子: 3855
注册: 2015年10月
疯牛之怒 发表于
SL和M根本不是一个系统 真伪你智商捉急正是因为系统不同,所以才不能比较。 a7系不是旁轴相机,为什么无反镜头要和旁轴镜头比大小? 将来sony要是开发旁轴机,还是弄出这么大镜头再来比。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3.613
注册: 2009年03月
还是那句话,电子技术进步再快,传统光学原理依然无法突破
泡网分: 40.771
帖子: 11047
注册: 2004年05月
知未 发表于
体积重量为就不能超过单反!
这是什么法规?货真价实就行。黑子们奉主子之命行事而已,和他们有道理可讲吗?
不过,我也希望又小又便宜还高素质,这一点我支持黑子们!请黑子们给推荐!
泡网分: 12.323
帖子: 3991
注册: 2006年02月
知未 发表于
体积重量为就不能超过单反!
这是什么法规?货真价实就行。那当初就别上蹿下跳的拿轻薄做噱头
忽悠人先入了机身,后面搞这么大镜头几个意思?
退一步说,那至少跟单反镜头一样,比单反头大那么多又是几个意思?
如果当初索尼提前告知是这样的镜头路线,你看会不会有人买!
泡网分: 0.402
注册: 2009年07月
疯牛之怒 发表于
SL和M根本不是一个系统 真伪你智商捉急为什么旁轴镜头可以那么小?加了转接环也没长多少,当然手动头都会小一点。
应该是说这句话的人,智商捉急吧。
你的智商其实也不怎么样,我其实是在拿徕卡SL的镜头和索尼FE的镜头大小在比较啊。
本帖最后由 zhuyilandd 于
21:05 编辑
泡网分: 7.356
帖子: 3855
注册: 2015年10月
还是那句话,电子技术进步再快,传统光学原理依然无法突破...光学是传统物理学上的,没个爱因斯坦级的科学家估计很难撼动。材料和工艺上应该还可以突破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4.362
帖子: 3022
注册: 2014年11月
ivever 发表于
可是作为微单用户,我为何无权吐槽索尼?一个企业的进步就来自于用户的反馈,说索尼镜头大的也不止我一个人,既然这么多人有小体积镜头的需求,说明...就现在来看,SONY镜头有大有小,小的焦段35和50这两个重要的焦段都有了,毕竟光学的东西不像电子产品,体积确实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我觉得就A7R2来说已经够小了,真正的挂机头绝不可能用长焦,50和35这是绝对要选择的,我相信SONY内部也有一帮懂摄影的能人,我的A口全副已经配了50,下一个E口就准备上35或者50,352.8和5018已经很小了,真的可以了,当然我不否认SONY还是想钱,SONY在技术上也很超前毕竟和美能达的精神有区别,我也希望SONY能够出一个小型的352.0,但是企业总是要赚钱的,我相信SONY在出这些小型头的时候肯定是权衡过的,就拿352.8来说,光圈稍微小了点,大小合适,但是2.8保证了一定的景深的,光圈2.8不大不小的,但很实用,如果说2.8的景深都不够,那么1.4的景深就薄如纸了,毕竟是自动头,不敢跟手动头比,因为镜头里面要放马达和其他的电路板,手动头没有这样的问题,确实可以做小,现在的事实就是第三方就有很多小型手动头可以选择,感觉SONY好像没把心思放在小型镜头的上面,用户的需求SONY不会不明白,可能问题还是出在光学上面,请还是要看到积极的一面吧,SONY确实在不断的修正无反,无反也确实可以代替单反,不好意思我说了很多,不知道把你弄晕没有,我想说的是SONY不会不明白,否则A7系列不会那么小,关键是有些事情不是不做也许是不能呢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0.012
注册: 2015年12月
sdkfz 发表于
那当初就别上蹿下跳的拿轻薄做噱头
忽悠人先入了机身,后面搞这么大镜头几个意思?
退一步说,那至少跟单反镜头一样,比单反头大那么多又是几个意思?
如果当初索尼提前告知是这样的镜头路线,你看会不会有人买!有小镜头,人家也没强迫你买大的。
泡网分: 2.718
帖子: 2730
注册: 2015年09月
微单在国外叫无反,就是少了块反光板,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比单反重呢包括机身和镜头
&版权所有:&&&&索尼镜头有什么比较好的选购建议
索尼镜头有什么比较好的选购建议
  许多用户会对应该选购哪些镜头而发愁,不可能每个镜头都拥有。大光圈有柔美虚化效果,广角能拍出震撼风光,大变焦方便出行时一镜走天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索尼镜头的一些选购建议,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索尼镜头的选购建议
  索尼Planar T* 85mm F1.4 ZA镜头
  Planar T* 85mm F1.4 ZA是一支大口径、中长焦蔡司镜头,镜组采用Planar 7组8片设计,并加入蔡司著名的&T*&镀膜技术。虽然并不具备佳能、尼康镜头所能炫耀的那种防抖功能,但是索尼的机身防抖足以使其同样拥有2-3档的防抖能力。
  观点:这款中长焦镜头继承了蔡司的所有设计工艺精髓,结合F1.4的光圈以及防抖性能,可在暗光环境下进行手持拍摄。对焦锁定按钮和自动捕获的设计保证了良好的操作性,是最佳的人像镜头选择。
  索尼T* 16-35mm F2.8 ZA SSM镜头
  Vario Sonnar T* 16-35mm F2.8 ZA SSM是一款大光圈广角变焦蔡司镜头,采用3片非球面镜片、1片ED低色散和1片ED超低色散镜片精制而成,同时也采用了蔡司T*镀膜技术。除内对焦系统外,这款镜头还配有SSM(超声波马达),可实现安静、快速的自动对焦能力。
  观点:索尼这款超广角变焦镜头焦段覆盖从16mm-35mm,配合机身防抖功能,可实现稳定地广角影像拍摄,非常适用于风光摄影。
  索尼70-200mm F2.8G镜头
  70-200mm F2.8G是一支索尼原厂镜头。镜头采用7片ED玻璃镜片的全新光学设计,可抑制鬼影和闪光的纳米结晶涂层。并且,该镜头采用的宁静波动马达可实现平稳安静的高级自动对焦。此外,该镜头还具有三种内置对焦模式:M、M/A 和 A/M。在整个变焦范围内,拍摄距离近至1.4m。
  观点:这款镜头补偿了远摄镜头上色彩渗出的轴向色像差等问题,支持全时手动对焦(DMF),不论镜头是否正在进行对焦动作,皆可强迫手动对焦。
  索尼E 18-200mm F3.5-6.3 OSS LE镜头
  E 18-200mm F3.5-6.3 OSS LE是一支E卡口的高倍率变焦镜头,焦距范围为18mm-200mm,高品质金属材质。内置光学图像稳定功能,可以通过减慢快门速度来拍摄锐利图像。
  观点:这款镜头优化了动态影像性能,采用内部步进马达和后对焦设计,操作流畅安静,采用的光学防抖增强模式,可在远焦端手持拍摄视频时有效补偿抖动,能轻松拍摄广阔风景、抓拍人物的精彩瞬间。
  索尼G镜头的来源
  &G头&的叫法来源于美能达,从1989年开始,美能达将自己生产的一些有特色的大口径镜头(也就是镜头)分类出来,形成G系列镜头(简称&G头&)。索尼接手美能达的相机业务后也继承了这个叫法。
  索尼镜头的技术继承
  G系列镜头是美能达的高级镜头,镜头前端有一个金圈,类似于佳能的L系列&红圈&。拥有G头是过去美能达玩家的追求,35/1.4G、85/1.4G、200/2.8G、80-200/2.8G和17-35/3.5G都属顶级镜头之列。
  数字时代美能达与柯尼卡合并,索尼又吸收了柯尼卡-美能达的相机事业部,G系列镜头的设计和生产线也继承了下来。同时索尼与卡尔蔡司是长期的合作伙伴,于是确定了以卡尔蔡司镜头为最顶级、G系列镜头为次顶级高端镜头的序列。
猜你感兴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a7r2和a7m2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