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定年龄都会骨质疏松检测仪吗

年轻人为什么也会骨质疏松?
如题,年轻人为什么也会骨质疏松?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请您先回答:
您是否很少晒太阳?
您是否很少运动?
您的饮食规律吗?
您可能会说:“我天天早出晚归,见不着太阳,也没有时间锻炼。”
那我告诉您,您必须耐心读下去。
骨质疏松症多发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是否会发生于年轻人呢?答案是肯定的。
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骨质疏松有年轻化的趋势。城市人不再需要上山砍柴,天天见不着太阳,在家看电视,上班看电脑,出门全靠车,涂上防晒霜,再加遮阳伞。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您未来的健康。
随着寿命延长和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逐渐增高,其后果是发生脆性骨折,病残率和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髋部骨折,1年内死于并发症者占20%,有50%的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预防骨质疏松“三步曲”。
一、未病先预防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低下、骨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其典型症状是全身疼痛、脊柱变形、身高降低和发生脆性骨折,早期常无症状,往往在骨折时才发现骨质疏松。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年轻时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成年后骨质疏松有密切联系,因此年轻时就应当注重骨质疏松的预防。
热爱运动、爱晒太阳和均衡饮食对预防骨质疏松非常重要。步行、跑步及各种运动都能提高骨强度。每天日照超过20分钟,会促进钙质吸收,改善骨质量。爱美的女性,往往使用遮阳伞和防晒霜,又不爱运动,乱减肥,往往成为骨质疏松症高发人群。我们每日从饮食平均可获得钙400mg,远低于800mg的标准,因此每天都需要补钙。久坐办公室和网络成瘾者,过多摄入碳酸饮料,都可能过早的成为高危人群,而农村人和体力劳动者的发病率远低于都市白领。长期吸烟和嗜酒,无论男性或女性,都会增加骨折的风险。每日饮酒量应当控制在啤酒570ml、白酒60ml、葡萄酒240ml或开胃酒120ml之内。
二、有病早发现
骨质疏松症正在悄无声息地危害着人类健康。近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并有年轻化趋势。等到发生骨折才到医院就诊,此时已造成了伤害。如果发生髋部骨折,则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升高。因此高危人群应当尽早到医院检查,早诊断,早发现,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所有老年人都是骨质疏松的危险人群。长期吸烟、喝酒、生活方式不良者,以及处于更年期和绝经后的妇女都是高危人群。妊娠和哺乳期的女性也容易患上骨质疏松。老年人如果出现全身腰背痛,身高变矮及驼背,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老年人的“变矮、驼背”严重时,可影响呼吸功能,出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仍是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超声骨密度检查,只能作为筛查,准确度不高;普通X光检查,可全面评估骨质情况,但敏感性差,只有在严重骨质疏松时,才有明显改变;对于发生脆性骨折者,即使没有骨密度检测,也可诊断严重骨质疏松。只有做到早期诊断、及时预测骨折风险,才能采取规范的防治措施。
三、发现早治疗
相对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对骨质疏松的诊疗,不少患者存在误区,认为单纯补钙就能防治骨质疏松,更有偏信保健品者,反而延误了治疗。
我国营养协会推荐成人每日钙摄入量800mg,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1000mg,除去正常饮食可获得的400mg,每日应补钙约500~600mg。单纯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应同时提高钙吸收能力。
维生素D可促进钙吸收,降低骨折风险。成年人推荐每日200单位,老年人400~800单位。用于治疗时,每日剂量应为800~1200单位。补充维生素是否足量,需通过检测血中活性维生素D浓度,理想值应高于30ng/mL,以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是骨吸收与骨形成的平衡被打破。药物治疗的目的是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这些药为处方药,需到医院就诊。
综上,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应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走出骨质疏松认识的误区,尽早用药、联合用药、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最后引用一句古诗:“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也是作为骨科医生的忠告。
主管部门: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党政办
文章来源:骨科 崔永锋
编辑:邹紫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 内容正文
骨质疏松是什么导致的?只是年龄吗?
骨质疏松一直被认为是只有老年人才会有的,也只有到了老年才会发生,那么骨质疏松是不是只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呢?骨质疏松又该如何预防?如何改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内容,一起来了解下吧。
骨质疏松是指什么?
骨质疏松即骨质疏松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呈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
一、骨质疏松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骨质疏松原因: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2、骨质疏松原因:继发性
①内分泌性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②废用性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太空飞行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骨萎缩、伤后骨萎缩等。
③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其他原因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④药物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⑤营养性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⑥肾脏病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⑦遗传性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⑧胃肠性吸收不良胃切除。
⑨妊娠、哺乳。
⑩肝脏病。
二、骨质疏松有哪些临床表现?
1、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3、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骨折
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三、如何治疗骨质疏松?
1、治疗骨质疏松:运动
在成年,多种类型的运动有助于骨量的维持。绝经期妇女每周坚持3小时的运动,总体钙增加。但是运动过度致闭经者,骨量丢失反而加快。运动还能提高灵敏度以及平衡能力,鼓励骨质疏松症患者尽可能的多活动。
2、治疗骨质疏松:营养
良好的营养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要意义,包括足量的钙、维生素D、维生素C以及蛋白质。从儿童时期起,日常饮食应有足够的钙摄入,钙影响骨峰值的获得。欧美学者们主张钙摄入量成人为800~1,000mg,绝经后妇女每天 1,000~1,500mg,65岁以后男性以及其他具有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的患者,推荐钙的摄入量为1500mg/天。维生素D的摄入量为400~800U/天。
3、治疗骨质疏松:预防摔跤
应尽量减少骨质疏松症患者摔倒几率,以减少髋骨骨折以及Colles骨折。
4、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有效的药物治疗能阻止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包括雌激素代替疗法、降钙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以及二磷酸盐,这些药物可以阻止骨吸收但对骨形成的作用特别小。
用于治疗和阻止骨质疏松症发展的药物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为抑制骨吸收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及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二磷酸盐、雌激素以及异黄酮;
第二类为促进骨性成药,包括氟化物、合成类固醇、甲状旁腺激素以及异黄酮。
5、治疗骨质疏松: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一般来说,只要是年纪大,一定都会有骨质疏松的问题,不同的是程度上的轻重之分。事实上,30岁以前的男女,骨质状况差不多、密度变化不大,但女性因为受到怀孕及更年期的影响,年纪越大越可能罹患骨质疏松,发生率至少是男性的两倍。
四、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易罹患骨质疏松?
怀孕与哺乳期间,妈咪需要摄取更多的钙质,以供给母体及宝宝足够的营养。此外,女性在停经后,女性荷尔蒙的分泌会快速减少,导致骨质流失,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停经后的妇女罹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
五、吃什么预防骨质疏松?
1、预防骨质疏松:足够的蛋白质
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2、预防骨质疏松:充足的钙质
要常吃含钙量高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3、预防骨质疏松:充足的维生素D及C
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
4、预防骨质疏松: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
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原来骨质疏松不仅仅只是因为年纪的渐老才会发生的事情,小编也是现在才知道,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有那么多,看来是该多多注意下生活习惯了,不能再毫无规律的生活了。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想了解更多保健知识,请关注中国网。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太极拳推荐专家称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对骨质疏松足够重视-中新网
专家称各年龄段人群都应对骨质疏松足够重视
  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 欧阳开宇)“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应该对预防骨质疏松和补钙足够重视。”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临床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于康在北京说。
  于康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活动上表示,常人每天需要吸收钙约800毫克,50岁以上人群需要1000毫克的钙,而中国居民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只有400毫克左右。
  “所以我们需要多摄入一些高钙食物或额外适量补充钙制剂。除了钙质,还要补充足量的维生素D帮助钙的吸收。”身为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的于康说。
  于康说,有很多因素可导致骨质疏松,比如30岁年龄段的女性,在孕期和哺乳期会动用母体骨骼中的钙,使骨钙溶出,40岁以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使骨量流失更严重,对骨骼健康产生影响,而到了50岁,人体缺钙和随之产生的钙代谢紊乱是老化和衰老的主要原因之一。
  骨质疏松症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体骨量减少引起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据报道,目前,骨质疏松症已影响到了上亿中国人。
  前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骨质疏松关爱大使”郎平说:“担任大使期间,我了解到骨质疏松的危害,也开始在日常生活中积极预防骨质疏松。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是运动员、教练,骨骼健康对她们也尤其重要。我常会提醒她们要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科学补钙。”(完)
>相关新闻: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骨质疏松一般在多大年纪才会有_百度知道
骨质疏松一般在多大年纪才会有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原发性的大多是老年性的,或者女性绝境后骨质疏松,一般都是50岁以后了吧。
采纳率:88%
来自团队:
一般35岁以后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年人骨质疏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