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预防疾病小常识疾病有哪些 这几种病在冬天容易患上

冬季最容易患上的五大疾病
来源:360常识网作者:佚名发布时间:01月10日 14:17
冬天天气对人是个考验,不仅仅是在起床时对于人精神的磨练,也是对人的健康的磨练。在这个易患病的季节里,我们应该怎么样预防呢?那些疾病容易得?
呼吸道疾病
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或者像老人、孩子这些免疫力地的人很容易感冒。冷空气刺激后气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损,继而气道反应性增高,引起咳嗽、胸闷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因此,气温骤降时有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容易病情反复或加重。每个人对这些刺激的影响不一样,有家族史、体质敏感的人会严重一些。
消化道疾病
天气转凉的时候就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因为低温的刺激会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环,从而引发急性胃痉挛、胃溃疡、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
心内科疾病
这几天降温后,冠心病、心梗等病人明显增多。大部分冠心病患者对天气变化的敏感性很高,特别是寒冷天气。初冬气温变化大,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出现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天气转冷,户外活动减少,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心梗。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出现心肌缺血,这是秋冬季节引发心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另外,冬季呼吸道感染多发,易诱发肺炎,这也会造成心脏负荷过重,成为心梗的重要诱因。
冬天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运动中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关节损伤及骨折。寒冷刺激下,还有诱发腰痛、肌肉痉挛等。另外,为了防寒保暖,冬季人们通常穿得比较臃肿,动作灵活性、身体协调性都受到影响,而且冬季人体骨骼僵硬脆弱,很容易失去平衡而摔倒。
神经内科疾病
冬季是脑梗的高发季节,特别是许多老人是晚上上厕所或者是早上一起来就发生中风了。这段时间也是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刻,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悬殊,低气压、高湿度,都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的持续痉挛,使得血压骤然上升,卒中意外也接踵而至。在晚上睡眠时,人处于静止状态,血液粘稠度增加,这也是中风高发于这个时段重要原因。
冬季如何预防疾病效果好
适度加强运动
供暖开始后要加强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到4次慢跑,老年人可以打打太极拳,或晒晒太阳,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免疫功能的正常。
室内注意加湿
目前,北方正逢供暖季节,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一定要注意加湿。选一个合适的加湿器;室内取暖时,在炉子上烧一壶水,打开盖,使水分蒸发;在室内晾一些潮湿的衣服、毛巾等;在地面洒水,放一盆水在室内;或使用空气加湿器、负氧离子发生器等。增强人体的舒适度,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或减轻其症状。
多吃养阴生津的食物
平时我们吃水果都是洗干净就吃,要么做成水果沙拉。但水果大都是属于生冷食物,脾胃虚弱、体质差的人吃的不易吸收,还会出现一系列不适。水果搭配合适食材,蒸熟吃可以让营养加倍,更有养生功效。
每天别忘开窗
室内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尽量的保持在16到22度之间,所以建议在供暖以后每天通风两到三次。每次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
07月06日 18:14
07月06日 17:25
07月06日 17:12
07月06日 16:55
07月06日 16:47
02月12日 16:03
02月12日 15:51
02月12日 15:09冬季容易得哪些疾病_新浪健康_新浪网
冬季容易得哪些疾病
&&& 冬日,呼啸的寒风让我们更愿意窝在家里,但有些疾病也趁着这股凛冽的寒风大步而来。在冬季最为常见的危重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死亡率较高。此外一些呼吸道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也较为常见,慢性疾病也容易在这个季节卷土重来。
  冬季之所以成为很多疾病的“温床”,首要的原因是寒冷:在低温下,血管也会缩成一团,造成重要的脏器缺血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第二是气候干燥:唇、鼻等部位的干燥很容易为细菌大举入侵提供通道,而呼吸道纤毛功能减弱,也使得病菌不易排出,增加了发病几率,同时如果补水不足,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引发等病症;第三是冬季昼夜温差大。人体对于昼夜冷热的变化不易适应,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功能容易出现紊乱,可能诱发溃疡性出血等急症;第四个原因是人们惯有的“猫冬”习惯。这一习惯让很多人在冬季久坐不动,冬季室内通风不良,家庭湿度不易控制,造成人体新陈代谢、血液循环不畅,容易诱发、等病症。
  1、以、心肌梗塞为代表的心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脂、、肥胖、缺乏运动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预防建议:冬季温差大血管易收缩和痉挛,干燥也容易造成血液黏稠,诱发。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过度收缩;补充水分,每天不能低于2000ml水,降低血液黏稠;忌食生冷食物;减少晨练;保持情绪稳定。
  2、以、为代表的脑血管疾病
  高危人群: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以及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人群
  预防建议:冬季人体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会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老年人更容易导致诱发脑。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血管过度收缩;有病史的人一定注意按时吃药;饮食应该较为清淡、保证新鲜水果;保持情绪稳定。
  3、以、老慢支、为代表的呼吸系统疾病
  高危人群:全人群,尤其是亚健康人群
  预防建议:可以准备一些穴贴,当感觉出现咽喉壁干燥,嗓子痒等感冒初起症状后,贴在相应穴位。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比较有效的穴位有:大椎、风池、檀中、迎香、天突、肺俞等。成人穴位贴敷的时间为6―8小时,贴敷期间禁食生冷、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哮喘患者要注意避开冷空气。
  4、以为代表的皮肤类疾病
  高危人群:皮肤较为干燥的人群
  预防建议:冬季由于人体代降低、分泌减少,会造成皮肤表面油脂不足,皮肤的抵抗力下降,极容易出现皮肤状。洗澡勤不要紧,但在洗澡的时候不要用碱性的沐浴露,并且在洗澡之后一定要使用护肤霜;对于皮肤比较干燥的人群来说,在家里泡澡的时候可以在浴缸当中放入2-3两煮过的燕麦或者淀粉,可以起到滋养皮肤的作用。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冬季常见的几种疾病该如何预防_冬季用药_药品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冬季常见的几种疾病该如何预防
16:31来源:99健康网
导语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冷,一些冬季多发病也频频发生,例如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所以立冬要打响预防疾病的保卫战。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病的预防。
  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冷,一些冬季多发病也频频发生,例如肺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所以立冬要打响疾病的保卫战。下面我们着重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病的预防:
  一.:日常生活中感冒是多发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它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并发其他疾病,如急性肺炎、、肺心病等,因此必须重视感冒的防治。首先应防寒保暖,冬季天气变化无常,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采取防寒保暖措施,并及时添加衣服和被褥等,避免因着凉而诱发感冒。其次每天可进行一些活动量比较适宜的运动,适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需要注意的是有晨练习惯的人应将晨练时间推迟,可以选择在午后锻炼。还应注意居室通风换气,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清新,避免空气污浊引发呼吸道疾病。最后,机体抵抗力较弱的人群如老人孩子,可肺炎或流感疫苗以预防感冒等病。
  二.心脏病:天气寒冷可引起小血管的痉挛和收缩,使血压升高,心跳加快,血液黏滞度增高,因而心脏负荷加大,容易引起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塞发生,因此严寒季节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日常生活中,有高血压或冠心病病史的,一定要防寒保暖注意添衣勿受凉,气温骤降时最好不要外出。平时遵医嘱服用的降压、降糖、降脂、溶栓、扩血管和防心肌缺氧的常规用药都要按时服用,以免突发意外。还应定期去进行心电图、脑血流图等,还可经常去社区保健站进行血压和血脂的检测。在饮食上,要低盐低脂,及时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忌烟酒,多吃一些绿色、黄色果蔬,增加血管韧性和弹性,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三.肺部疾病:冬季肺病保健常识对于每个肺病患者都是至关重要的。冬季是肺心病的高发期,寒冷、干燥的空气可引起呼吸道黏膜分泌物增加,气体交换受阻,使病情加重或恶化,很可能会发展成为呼吸系统衰竭以及心脏衰竭的严重后果。凡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心病的人,进入冬季后,注意体温和痰液的变化,如体温不正常且脓性痰量增多,提示有呼吸道感染,要及时就医。还要特别注意预防和减少感冒的发生。要保护好呼吸道和胸部不受寒冷的侵袭,外出时要围上围巾、戴好口罩帽子,平时要多喝开水,戒烟酒,防止呼吸道过于干燥,房间里最好定期用食醋蒸熏,以消毒杀菌。
  四.胃病: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胃肠易发生痉挛性收缩,供血减少,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也被扰乱,导致胃病高发。所以天气一冷,很多人特别容易出现胃痛、腹饱闷感、嗳气、反酸、食欲下降等症,严重的可以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或复发。所以在冬季,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以免胃部受凉,尽量吃一些温和的食物。另外冬季寒冷,人们容易在冬天吃大量温补的食物,如牛羊肉、火锅等,过量食用会增加胃部负担,更易诱发胃病,并容易引起便秘,所以冬季进补要量&胃&而行。若是老胃病患者,饮食应该以温、软、淡、素、鲜为宜,最好能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从而达到防患于&胃&然的目的。
  99药剂师温馨提醒: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是否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疾病的预防了呢,赶紧行动起来战胜疾病吧。&
(责任编辑:实习张小凤)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同房是为了享受性爱,做好平时的养生,则能让这种享受持久。为此,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人房事养生妙招。
一个比较常见的常识是,新婚之夜很容易早泄,既然存在这种现象,我们就有必要搞清楚原因。那么,新婚为什么容易早泄?
医生您好,我也不清楚这叫什么眼病,之前看过医生说是夏季眼睛常见病,后来给了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了后确实不感觉涨了,感觉上是一点事没有,但是照镜子扒开一看眼里面还是有点肿,大概有4个月了,一直没完全好,要一直滴着左氧氟沙星吗?...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冬季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 8种疾病要预防_老人保健_老人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冬季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 8种疾病要预防
10:17来源:99健康网
导语冬季是疾病多发的季节,人们要及时预防疾病,尤其是老年人。那么冬季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老人冬季吃什么养生呢?想要了解更多的话,请往下看。
  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注意自己的身体变化,进入冬季以后,天气比较寒冷,仍会造成脚寒冷。会直接严重的影响到人体,尤其是老年人身体较弱,更是容易患病,因此老年人要注意保健。那么冬季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老人冬季?接下来为大家一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冬季老年人容易得什么病?
  冬天很干燥,爱吃辣的老年人,冬季容易引发咳嗽。根据中医五味走脏的说法,辛辣的会损伤肺,导致肺燥咳嗽。而且咳嗽厉害就容易伤肝。因此冬季应少吃辛辣的食物而多吃偏酸性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食等。酸味的食物可生津,可补肝宜肺。
  老人感冒是秋冬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感冒虽然不算什么大毛病,但若不及时,就容易诱发多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肺炎、肺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在寒冬季节,老年人要注意加强耐寒,调理好饮食,最好每天用冷水洗脸,热水洗脚,以提高免疫力,增强抗病力,防止感冒发生。
  3、瘙痒
  专家称,老年人皮肤退行性萎缩,皮脂腺机能减退,遇寒冷干燥气候极易产生皮肤瘙痒,该症往往夜间加重,常使人难以入眠。因此,老年人寒冬季节应注意饮食调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禁食辣椒、大蒜等刺激性食物,也可选用养血益气、润肤止痒的中药治疗,如黑芝麻、六味地黄丸及枸杞地黄丸等。
  4、腹泻
  冬季温度还比较高,食物容易变质,人吃了隔夜菜、凉拌菜很容易引起腹泻。因为香菜具有杀菌的作用,故吃凉拌菜时可放一些。冰箱里的食物要用保鲜膜或保鲜盒封存。一旦发生腹泻,饮食上多吃流质饮食如米汤、茶水,限制粗纤维食物以保护肠粘膜,恢复期可饮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杆菌可抑制肠道内有害细菌的生长。
  5、心肌梗塞
  寒冬也是心肌梗塞的发病高峰,这是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管收缩,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诱发心绞痛,重者发生心肌梗塞。因此,老年人在寒冬季节要加强户外体育锻炼,重视防寒保暖,室温最好控制在15℃~18℃,以防寒邪侵袭,诱发新病。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溶栓降脂、扩血管和防治心肌缺血缺氧的药物。
  6、中风
  冬季气温低,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左心室和脑部负荷加重,引起血压升高,促进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中风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故在寒冬季节要切实做好中风的预防工作。防中风首先要做好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是注意及时发现先兆症状,如突发眩晕、剧烈头痛、视物不清、肢体麻木等,遇此症状应速送医院诊疗。
  7、胃病
  专家表示,在隆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血液中的组织胺增多,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病的老年人冬季就容易旧病复发,甚至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所以,冬季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胃部保暖,饮食宜选温软、淡素及易于消化的食物为好,并做到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戒除烟酒,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血液循环,减少胃病发病机会。
  8、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老人容易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冬季低温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液通过血管的有效口径减小。另一方面寒冷的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小动脉痉挛收缩,使血压升高;此外,寒冷也容易使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而造成血栓。在预防此病上,除需要服用必要的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外,要注意防寒保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发怒和急躁。饮食上要忌烟酒,保持大便畅通。大便应改坐式,不要久坐或用力。
  老人冬季吃什么养生?
  1、冬季中老年人喝牛奶生津润肠
  牛奶是人体营养素的最好来源之一。蛋白质中含有人体9种必需氨基酸;脂肪的颗粒小,呈高度分散状态,所以消化率高;牛奶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乳糖,它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抑制腐败菌的生长。中医认为,牛奶味甘平,有补虚养身、生津润肠、消渴等作用。
  2、冬季中老年人吃狗肉补气温肾
  狗肉含有较多的牛磺酸、多肽,而脂肪很少。中医认为,狗肉性温,有补气温肾、助阳散寒之功效,对腰痛、畏寒、夜间多尿、增添热量有很好作用。
  3、冬季中老年人吃鲈鱼止咳化痰
  鲈鱼含有丰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2、尼克酸、钙、磷、钾、铜、铁、硒等。中医认为鲈鱼性温、味甘,有健脾胃、补肝肾、止咳化痰的作用。
  4、冬季中老年人吃黑木耳补气益智
  黑木耳含较多的微量元素、维生素B1、B2、胡萝卜素、甘露糖、木糖、卵磷脂、脑磷脂、钙、铁等,有防止血液凝结、心脑血管疾病、大便干结的作用。中医认为黑木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益智、生血功效,对贫血、腰腿酸软、肢体麻木有效。
  5、冬季中老年人吃枸杞养肝明目
  冬季是补肾的好季节,而枸杞是补肾佳品。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对肾脏和肝脏都是宝。在空气干冷的冬季,眼睛易干涩、流泪,常吃枸杞还能缓解这些症状。
  一般来说,健康成人每天吃20克左右(约30颗)枸杞比较合适。枸杞最适合煮粥或煲汤,可将它和大枣、山药等搭配。需要注意的是,枸杞含糖量较高,糖尿病患者应控制用量。
  6、冬季中老年人吃大枣补中益气
  大枣对身体好处不少,民间有&一日吃仨枣,一生不显老&的说法。中医认为,大枣性味甘温,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是冬季上佳的滋补品。它富含铁元素,可促进血液循环,病后体弱、贫血患者以及冬季手脚冰凉的女性都适合用大枣调理身体。
  建议把红枣在铁锅里炒黑后泡水喝,可治疗胃寒、胃痛。红枣水里加入桂圆,可作为茶饮,有补血、补气的功效。红枣虽好,但枣皮纤维含量很高,不易被消化,一次吃太多容易胃胀,建议适量食用。
(责任编辑:丘秋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不育症男性使用的个人卫生用品,包括沐浴乳、洗发乳、洗面乳、刮胡膏及香水等的使用量较高,而使用量较高者,体内塑化剂浓度也较高。
随着社会风气的开放,对于性的思想也逐渐接受,而合理的性生活对双方的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那么做爱对女人的好处有哪些?
宝宝出生时打了预防针,第二个月也打了,第三个月忘记打预防针了怎么办啊?...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季常见疾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