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USTppd试验阳性结果图观察时,最大的效价误差是多少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摘要】梅素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近年来梅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助于梅素诊断。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均不同,针对不同用途可选用不同方法。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2555960.htm  【关键词】梅毒;诊断方法   【中图分类号】G75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02-02   梅毒( syphilis)是危害人类健康较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之一,近年来在我国,梅毒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人体受感染后,螺旋体很快播散到全身,几乎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时显时隐,病程较长. 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及粘膜,晚期除侵犯皮肤、粘膜外,还可侵犯心脏血管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另一方面,梅毒又可多年无症状而呈潜伏状态. 由于梅毒病程长、危害大、临床表现复杂,很容易漏诊和误诊, 对梅毒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因而选择敏感性、特异性均高的梅毒检测方法有助于梅毒的诊断。本文就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的发展作一简要综述。   梅毒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 treponema pallidum, TP)又称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含有表面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另一类抗体能与广泛分布于生物组织中的类脂抗原发生非特异性反应,这类抗体称为反应素,为非特异性抗体。根据梅毒螺旋体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目前国内外所用的梅毒螺旋体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梅毒的病原学检测   1.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法(DR):   主要的梅毒病原学诊断方法。是最特异的一期梅毒检测方法。取材部位以硬下疳为主,亦可从宫颈、阴道、淋巴结等处取材。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缘斜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光,可根据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进行检测。梅毒螺旋体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表现为纤细、白色、有折光的螺旋状微生物,发现有上述特征的螺旋体为阳性结果,可确诊梅毒。暗视野显微镜法诊断的准确性受操作者的经验、病灶中活螺旋体的数量及口腔、肛门破损处存在的非致病性螺旋体等因素影响,该方法敏感性低,为74.6%[2]。 如未见到梅毒螺旋体,并不能排除患梅毒的可能性,应复查和进行血清学检查。   1.2 镀银染色法:   与暗视野检查法的临床意义基本相同。利用梅毒螺旋体具有亲银性,可被银溶液染成棕黑色,于普通显微镜下可查见梅毒螺旋体,呈黑褐色。银染色的阳性结果需要谨慎解释,因为类似梅毒螺旋体的其他物质易混淆。   1.3直接荧光抗体法:   将特异性的抗梅毒螺旋体单克隆抗体用荧光素标记来鉴定TP。灵敏性稍高于暗视野检查。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的优势在于既可以检测皮损分泌物,又可以检测新鲜或甲醛固定组织中的TP[3]。   1.4多功能显微诊断仪:   是近年来国外开发的一种综合相差对比、暗视野及偏振光的可变投影显微镜,其特点是待检标本不需染色及任何加工处理,而是将“活的”真实的样本直接进行观察,具有直接、方便、快速的优点, 它对一期梅毒的阳性诊断率达到83. 5%[4]。但是该法所需设备价格昂贵,尚未在实验室推广使用。   1.5 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PCR检测梅毒螺旋体DNA,特异性很强、敏感性很高,是目前诊断梅毒螺旋体的先进方法。PCR能对生殖器溃疡进行早期的鉴别诊断,区分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PCR法诊断一期梅毒的灵敏度最高[5] ,这是因为人体感染梅毒要4~10周才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体,而特异性抗体比非特异性抗体早1周出现。PCR检测梅毒螺旋体的DNA,其敏感性、特异性均优于血清学方法[6]。但当前诊断梅毒的PCR仍存在引物的非特异性、对血清(全血)、CSF等敏感度低等缺点,而且当皮损开始愈合分泌物减少,血清学试验阳性反应时,采用PCR方法就不合适[7]。另外, PCR在梅毒检测应用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活的和死的螺旋体,所以治疗后PCR阳性并不意味着治疗失败,但死亡的TP从机体内清除较快( 15~ 30天) ,而存活的TP从机体内清除至少需120天,所以治疗数周后PCR阳性意味着持续感染的可能。所以PCR检测不宜用作判愈检测[8]。   2 梅毒血清学试验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10周。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磷脂抗原的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G和IgM)。血清学试验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试验两大类。   2.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抗原检查血清中的反应素,用于初筛试验及疗效观察。可以分为以下VDRL、RPR、USR、TRUST四种试验,。这几种试验的基本抗原一样,仅是方法上进行改良。由于反应毒并非只存在于梅毒患者体内,故此类试验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目前多数医院列作梅毒的常规筛查试验。由于患者经治疗后反应素消失或阴转,因此这类试验可观察疗效,复发及再感染,但其敏感性高而特异性较低。此类试验适于二期梅毒,而不适于诊断一、三期梅毒,包括潜伏梅毒、神经梅毒。   2.1.1 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抗原(VDRL)是从牛心肌中提取的心拟脂,适量加入胆固醇及卵磷脂以提高敏感性,通常称这种抗原为心拟脂抗原。VDRL试验属于微量玻片法,是唯一推荐用于检测脑脊液( CSF)反应素的试验。对诊断神经梅毒具有重要价值。可作定量及定性试验,优点是操作简单, 2 h内出结果,试剂及对照血清已标准化,费用低。需用显微镜读取结果,自20世纪50年代起逐渐被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现今被性病学家公认的特异性及敏感性较优的试验[9]。缺点是一期梅毒敏感性不高。   2.1.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 RPR):   VDRL试验的改良,灵敏度较VDRL高,特别是在早期梅毒。RPR该方法有操作简便、迅速、结果容易判定、不需灭活、不需显微镜、抗原不需新鲜配制等优点,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测,主要用于一期梅毒的诊断, RPR用于一期梅毒阳性率为75% ~ 85%[10]。缺点是当抗体含量过高时,易出现假阴性反应,即前带现象及生物学假阳性反应[11] ,会有漏检。对潜伏期梅毒、神经梅毒不敏感[12]。   2.1.3 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USR): VDRL抗原的改良,在玻片上做絮状反应,肉眼读取结果,本方法在我国目前广泛采用。优点是血清不需加热灭活,抗原悬液可保存4个月,不需即时配制,节省操作时间,但主观性强,易出现漏检。USR与RPR试验可作为疗效观察或随访有否复发或再感染的指征。   2.1.4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 TRUST):TRUST试验所用的抗原是从牛心提取的心磷脂和从鸡蛋黄提取的卵磷脂及胆固醇组成,与RPR方法比较,TRUST试验是VDRL试剂中加了甲苯胺红溶液,阳性呈红色的不同程度的凝块悬于液体中,在白色纸卡上,结果清晰易读,简便快速,稳定性好,对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导致的阳性标本TRUST法的检出率和重复性都强于RPR法,TRUST法比RPR、USR效价测定高一个滴度。缺点是许多因素影响结果,高脂血症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的血清均可
  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13]。而且该试验在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存在生物学假阳性。   2.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螺旋体IgM和/或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但不能用作疗效观察的指标。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   2.2.1 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验(FTA-ABS):   FTA-ABS是以密螺旋体无毒株抗原吸收待检血清,排除了同属抗原的交叉结合,保证了试验结果的特异性;以整条梅毒螺旋体检测血清中抗体,确保各种抗原分子的完整存在,提高了试验的敏感性。文献报道FTA-ABS对各期梅毒检测的特异性达到92%[14]。FTA-ABS -IgG不能反映病程活动性,不能诊断胎传梅毒,而用FTA-ABS-IgM检测IgM抗体来诊断胎传梅毒。   2.2.2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TPHA是目前国内许多医院常用的梅毒血清确认试验。是利用超声裂解的梅毒螺旋体为抗原,致敏经醛化、鞣化的羊或禽类红细胞,此致敏红细胞与人血清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观察的凝集反应。试剂制备过程排除了各种非特异性反应,因此TPH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缺点的是试剂成本较高,操作较麻烦,所需时间较长,且易发生自凝现象和生物学假阳性[15]。   2.2.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   TPPA试验是将特异性TP抗原包被在明胶颗粒上,省略了吸收剂,不受生物因素影响,与血清上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的检测方法。TPPA作为梅毒抗体检测的确证方法,有着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有文献报道TP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TPHA   [16]。文献报道TPPA检出灵敏度低于ELISA方法,表明存在方法学灵敏度的差异[17]。   2.2.4T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TP-ELISA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膜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该方法检测操作简便,不受样本中纤维蛋白和溶血等影响,可用作筛查和确认试验。有文献表明, TP-ELISA法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敏感性为93.0% ~ 100%,特异性为98.3% ~ 99.8% [18],且该法检测的TP抗体稳定,不受病程及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用ELISA法检测其结果准确性更可靠。   2.2.5梅毒螺旋体快速检测试验(TP-RT):   是利用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试验或间接法免疫渗滤试验,多采用胶体金进行标记,同时检测IgG、IgM抗体(双抗原夹心法)或单测IgG抗体(间接法)。此方法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适合于单人份操作,可用于较紧急和实验室条件差的场合。   2.2.6TP免疫印迹试验( w estern imm unob lo tting technique):   梅毒螺旋体免疫印迹试验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它结合了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点,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该试验是通过转移电泳制备的硝酸纤维膜条上含有梅毒螺旋体的蛋白来确认是否梅毒感染。研究证实只有15.5kd和45kd两区带是TP特异性抗原,若两区带任何一条出现阳性即可判定梅毒感染。该文献[19]报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时,上述两种区带几乎100%阳性,而其他螺旋体及正常人血肖与其不发生结合。是先天梅毒的一种很有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当血清中存在梅毒特异性抗体时,则在印迹膜上相应的特异性多肽抗原位置出现显色条带。从不同研究者采用免疫印迹法所呈现的TP特异性来看,抗原区带结果的报道存在着差异[20]。    诊断梅毒需要依靠梅毒实验室的检测,,所以选择一种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病原学检查方法可靠,但易受条件制约。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方法简便,适于早期筛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敏感性强,特异度高, 常用作梅毒血清确认试验。缺点是不适合疗效观察。基因诊断为新检测手段,具有高灵敏度,但目前国内试剂质量有待改进。随着科学的进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将不断问世。梅毒的诊断必将变得更加准确、及时、简单且实用。   参考文献   [1]郑中波.我国的性病流行状况及其分析[J].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 : 49-53.   [2] 龚匡隆,尤永燕,邵长庚,等早期梅毒暗视野检查梅毒螺旋体和梅毒血清试验的结果分析[ J].中华皮肤科杂志, ) : 177-178.   [3]蔡川川,杨日东1, 吴志华. 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现状[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185-187.   [4]朱慧兰,徐广坤,武明昌,等.多功能显微诊断仪在一期梅毒诊断中临床价值的初步评价[ 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 : 33   [5]王沂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s的KIR表达研究[J].免疫学杂志, ) : 172~174.   [6]Qin Y, Wang XH, Cui HL, et al. Human pap illomavirus type 16 E7pep tide( 38 - 61 ) linked with an immunoglobulin G fragment p ro2vides p 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 [J]. Gynecol Oncol, ) : 475~483.   [7]Bu rstain JM, G rim prel E, Luk ehart SA, et a.l S ens it ive d etection ofTreponem a pall idum by us ing the polym erase chain reaction[ J]. J C lin M icrob io,l
- 69.   [8] 甫秋霞,史炳娥,周建生.梅毒常用检测方法比较[ 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18 ( 4) : 319 - 320.   [9]振华 梅毒血清学与临床[J] 中华内科杂志, ) : 438-439.   [10]王剑,吴明江,性病、艾滋病防治培训教材[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75.   [11] 王福俊,贺坚慧,王琳琳. 梅毒螺旋体抗体ELISA测定方法的建立和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 : 218-219.   [12]刘玮,梅毒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 : 330-332.   [13] 李钰,两种梅毒血清学试验的检测结果比较[ J]. 广西预防医学, ) : 122.   [14] Byrne RE, Laska S, Bell M,et al. Evaluation of a Treponema pallidum western immunoblot assay as a confirmatorytest for syphilis[J]. J Clin Microbiol, ) : 115-122。   [14] Su SJ, Huang S, Chung CY,et al. Evaluation of the equiv   [15] Young H Syphilis: new diagnostil directions[ J]. Int J STDAIDS, ) : 391-413。   [16]张华荣,董国富,雷红宇,等. 5种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估[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07, 30 ( 4) : 193 - 204.   [17]孙丽红,李海东,张利.三种方法对梅毒检测的安全性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9, 41 ( 6) : 731 - 732.   [18]Sambriv. Evaluation of Recombinant antigen base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syphilis [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 : 200-205.   [19] Dettori G, Grillo R, Mora G, et al. Evaluation of western immunoblotting technique in the sero logical diagnosis of humansyphiltic infections[ J] . Eur J Epidermiol, -30.   [20]谭爱国,何美懿.免疫印迹法检测梅毒患者血清中IgG抗体临床意义及方法学评价[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与梅毒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相关的文献报道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百科词条: (最后修订于 23:38:20)[共1701字]摘要:
华(Wassermann)氏补体结合试验是一种临床化验检查项目、又叫华氏反应、化验标本为静脉血、参考值为阴性、阳性可见于梅毒患者、其他疾病如回归热、疟疾、红斑狼疮、瘤型麻风等也可呈阳性、某些梅毒患者也可始终呈阴性反应。
梅毒螺旋体属密螺旋体属苍白密螺旋体种梅毒亚种,是梅毒的病原体。密螺旋体属中的其他种包括品他密螺旋体(亦称斑点病密螺旋体)、奋森密螺旋体等十几种。苍白密螺旋体的另外两个亚种是雅司亚种和地方亚种;雅司亚种是雅司病(一种皮肤病)的病原体,地方亚种又叫非性病性梅毒螺旋体。齿垢密螺旋体和奋森密螺旋体是人口腔中的正常菌群,在免疫力低下或极度营养不良的个体,奋森密螺旋体可与厌氧菌共同引起坏疽性口腔炎或咽峡炎。屈曲密螺旋体在形态上不易与梅毒螺旋体区别,故在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时应予以注意。品他密螺旋体亦是一种皮肤病(品他病)的病原体。
相关文献:第二节 补体结合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fixationtest,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以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一、类型及原理  该试验中有5种成分参与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第一节 溶血反应  免疫溶血反应是补体参与的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溶解反应。参与反应的成分有3种:①红细胞,一般用绵羊红细胞(SRBC);②抗红细胞抗体,也称溶血素,多为家兔抗SRBC的抗血清;③补体。  溶血反应的直接用途是测定总补体活性或溶血素的效价;也可利用溶血系统作为指示剂,检测另一反应系统的抗原或抗体,即补体结合试验。  一、溶血反应的检测试剂  (一)补体  检测血清补体水【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试验特异性抗体非特异性抗体 近年来,我国性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梅毒是其中的主要一种。如何使用快速、价廉、简便、敏感且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正确掌握现有试剂优缺点,有助于梅毒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对控制其蔓延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对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进行比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选自我中唐华1单桂秋2(1.重庆市綦江齿轮厂职工医院检验科,重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输血科)目前用于梅毒血清学检验方法有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VDRL)、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胶体金法(SYP)、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摘要】目的揭示多种疾病梅毒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谱。方法用TRUST及TPPA做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4913例TRUST试验,57例发生生物学假阳性反应,麻风发生率最高,占麻风病例的31.82%,依次为类风湿关节炎17.78%,系统性红斑狼疮(SLE)17.02%,变应性血管炎6.67%,乙型肝炎5.43%,硬皮病3.33%,皮肌炎3.13%,活动性肺结核1.82%,孕妇0.68%,正常人0.膜染色法17.螺旋体的运动决定于A.鞭毛B.菌毛C.轴丝D.芽孢E.以上都不是18.伯氏疏螺旋体培养的常用培养基是A.SS培养基B.EMB培养基C.血琼脂平板D.BSK培养基E.肉汤培养基19.梅毒患者血清中除含有特异性制动抗体外,另一抗体是A.反应素B.内毒素C.干扰素D.穿孔素E.抗毒素20.关于螺旋体,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革兰染色阴性B.能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C.以二分裂方式繁殖D.属摘要:目的探讨潜伏梅毒患者与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02例梅毒患者中152例潜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潜伏梅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期、就诊原因、血清学检查及治疗情况的特征。结果潜伏梅毒占梅毒发病率的37.81%。女性比男性多发,婴幼儿及老人发生率高,病期长,均为其它各种筛查确诊而发现。潜伏梅毒TRUST滴度较低,1:4以下占82.23%。潜伏梅毒治疗血清阴转率偏低。结论潜伏梅毒由于受其临【摘要】  目的观察头孢曲松钠联合苄星青霉素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效果及血清学效果。方法103例早期梅毒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n=57)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头孢曲松钠2g/d连用10~15d,同时联合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对照组应用苄星青霉素240万U,1次/wk,共用2~3次。结果治疗组血清学试验(TRUST)阴转率达100%,平均阴转时间5.6d;对照组血清学试梅疮”,此后梅毒向内地传播。直到1905年由德国学者Schaudinn和Hoffmann首先发现了梅毒螺旋体。在梅毒血清试验方面,1906年Wassermann、Neisser及Bruck发表了“梅毒血清诊断”论文,开创了以血清试验方法诊断梅毒的新纪元。后世称为“瓦色曼氏补体结合试验”,简称“瓦氏反应”。1922年Kahn改进了检测方法,使用“沉淀反应”更增加其敏感性,这就是后世使用的康氏(Kah【摘要】  目的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使用目前最为常用的TP-ELISA、RPR和TPPA法对12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及30份正常对照血清进行检测。结果TP-ELISA、RPR及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78.29%、61.24%、77.52%,特异性分别【摘要】目的比较几种诊断方法对无症状神经梅毒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32例病期大于1年的潜伏梅毒、复发梅毒、血清RPR持续阳性的无神经症状的梅毒患者抽取脑脊液并进行脑脊液(CFS)白细胞和蛋白常规和梅毒实验室试验(VDRL)、梅毒血清快速反应素试验(RPR)、荧光密螺旋体抗体(TPP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2例梅毒患者CFS五项检测,有21例出现阳性,其中5项全部阳性有1例,3项阳性4例,2项【关键词】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1]。实验室梅毒检测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实验室梅毒检测方法很多,包括梅毒的病原学诊断和梅毒的血清学诊断。1梅毒的病原学诊断早期现症梅毒检测的最好方法就是对梅毒螺旋体的检查,在诊断一期梅毒、二期梅毒时,可取患者损伤的渗出物或淋巴结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在暗视准曲线推算出样品中抗原(或抗体)的含量。如免疫单向扩散试验、免疫比浊试验和酶联免疫检测等都属于这类方法。  (2)抗原或抗体效价滴定的原理:当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多少不能反应抗原抗体反应强弱时,就不能以检测反应强度来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在实际工作中,把浓度低的反应成分(抗原或抗体)的浓度固定,把浓度高的另一种反应成分作一系列稀释。例如用人血清作抗原免疫3只家兔,比较3只家兔产生抗体的多少,即滴定。3例外地农民,1例本市教师,其配偶具体情况不详;1例本市模特再婚,其配偶无梅毒感染。3例有人工流产史;1例足月产史,小孩体健;1例首次妊娠。1.4诊断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查有两类:(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用于梅毒筛查和疗效追踪,采用快速血浆反应速试验(RPR)方法;(2)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梅毒确诊试验,采用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血清学检查是诊断妊娠期梅毒的主要方法。RPR强阳性受谷气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浊而清者上出于咽,清而浊者则下行,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帝曰∶夫阴清而阳浊,浊者有清,清者有浊,清浊别之奈何?岐伯曰∶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胃之清气,上出于口。肺之浊气,下注于经,内积于海。帝曰∶诸阳皆浊,何阳浊甚乎?岐伯曰∶手太阳独受阳之浊,手太阴独受阴之清,其清者上走空窍,其浊者下行诸经。诸阴皆清,足太阴独受其浊,清者其气滑,浊者其气涩。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Vol.27No.4P.293-2979(北京)为了调查四川省某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和梅毒血清抗体阳转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研究者2002年11月在四川省西昌市以社区为基础招募HIV血清抗体阴性的静脉吸毒人群前瞻性研究队列333人,在队列每6个月随访时调查静脉吸毒人群高危吸毒行为和性行为情况,并采集血样进行HIV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队列随访愈后有瘢痕。女性可发生直肠周围炎,晚期出现象皮肿及直肠狭窄。3.发生淋巴结时,可有寒战、高热及关节痛等全身症状。4.病理改变为淋巴结有星状脓肿。5.补体结合试验于感染4周后呈阳性反应,滴度1:64以上。6.组织培养,可分离出衣原体(L1,L2及L3血清型)。7.PCR检测衣原体DNA阳性。【治疗措施】1.强力霉素100mg,每日2次,共21天。2.四环素500mg,每日4次,共14天。3.美满霉素【摘要】目的应用3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方法使用上海荣盛TRUST试剂盒、北京万泰TP-ELISA试剂盒、日本富士TPPA试剂盒对2836份手术和输血前筛查的血清标本进行梅毒抗体检测。结果2836份血清标本中,用TRUST法检测32例阳性,灵敏度68.42%,特异性99.79%,阳性预测值81.25%;用ELISA法检测阳性36例,灵敏度86.84%(33/3目的控制出入境人员梅毒血清筛查试验的假阴性,提高梅毒感染的诊断水平。方法通过莳部分TRUST试验筛查阴性血清样品进行TPPA验证试验,最大限度发现梅毒患者。结果在400份TRusT试验阴性血清样本中,进行TPPA试验.检出4份阳性样品。结论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毒诊断的血清学筛查试验,应探讨合适方法加以改进。TRUST试验不宜作为入出境人员梅毒诊断的血清筛查试验作者:赵建殷竹…毒螺旋体可通过胎盘),然后将取得的不同标本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观察,或是利用荧光试验、镀银染色确认梅毒螺旋体的存在,继而早期诊断梅毒的发生。  1.2梅毒血清学检查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10周左右,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反应素抗体(主要是IgM和IgG)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主要是IgG、IgM)。可用各种免疫学方法来检测此两种抗体作为协助诊断梅毒的重要手段和不可缺。  (九)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mononucleosissyndrom)可能为一种病毒所引起。其临床牲为不规则的发热,因喉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以及血清中有嗜异性凝集素。本病过程中可出现脑膜病炎及脑脊髓炎。前者可有眩晕、复视、脑膜刺激征阳性、嗜睡、精神错乱、最后可呈昏迷状态,有去大脑强直征,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占多数【摘要】目的对2880例患者术前及体检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做方法学比较,探讨梅毒的流行特征及趋势。方法(1)梅毒螺旋体抗体TPPA诊断试验;(2)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验(胶体金法);(3)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诊断试验(RPR)。结果43例梅毒检测阳性患者。讨论TPRA试验及RPR试验检测、胶体金试验检测对梅毒诊断的重要参考价值和临床意义。【关键词】藏族地区;梅毒;实验室检测;流行  梅毒(血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780例输血前患者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检测,用梅毒血清学(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结果780例受血者中HBsAg的阳性率为11.15%、抗-HCV的阳性率为0.90%、抗-HIV的阳性率为0.04%、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79%。结论受血者在输血前摘要: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血清IgM抗体蛋白免疫印迹实验(serumIgMwesternblot,IgM-WB)在新生儿先天梅毒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选取34例梅毒孕妇及其新生儿和40例非梅毒对照孕妇及其新生儿,分别给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血清IgM-WB试验和常规血清学方法(TPPA、RPR、19S-FTA-ABS),以双盲对照的形式评价上述实验诊梅毒的各种血清学试验因敏感度和特异性尚不能达到早期的准确的要求,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困难。由于检验方法较多,各种方法又有其特殊的临床应用价值,如何更合理地选用这些方法应用于临床梅毒检测是临床检验室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为了探讨本地区梅毒发病情况和快速正确的诊断方法,笔者应用四种初筛试验对梅毒标本进行了比较测定。1标本来源139例梅毒患者血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和妇产科。2天梅毒的临床及血清学综合诊断方法进行比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02年7月~2004年12月,由深圳市、区各医院产科转诊到深圳市慢性病防治院或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的34例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阳性,符合中国卫生部颁(2000年)《性病诊疗规范和推荐治疗方案-梅毒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中诊断标准,并完成妊娠或选择引产者;另选择30例梅毒血清学筛查试验阴性的同期产妇或引产妇为正常对照。要求所有实的样本直接进行观察,具有直接、方便、快速的优点,特别是在梅毒一期的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3]。但整套仪器价格昂贵,很难普及到每个梅毒检测实验室。  2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  用心拟脂作抗原,测定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此类试验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早期检测梅毒采用的康、瓦氏试验因操作复杂、假阳性太高,这两种试验现已被淘汰。其它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因操作简便,目前多数医院列为梅毒的常规筛查试验;【摘要】目的通过对83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分析,了解梅毒流行趋势及梅毒临床特征变化,以便更好地防治本病。方法回顾了8年来83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临床分期、皮疹、血清学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本组梅毒特点:(1)年龄段分布中以21~40岁年龄组最多;(2)职业分布状况中,以工人及待业、无业者最多;(3)梅毒各期分布中,潜伏期梅毒比例逐年上升,二期梅毒比例逐年下降;(4鉴别。(九)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nsmononucleosissyndrom)可能为一种病毒所引起。其临床牲为不规则的发热,因喉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以及血清中有嗜异性凝集素。本病过程中可出现脑膜病炎及脑脊髓炎。前者可有眩晕、复视、脑膜刺激征阳性、嗜睡、精神错乱、最后可呈昏迷状态,有去大脑强直征,双侧巴氏征阳性。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占多数产儿的生存质量。方法通过总结年重庆儿童医院收治的先天梅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先天梅毒的高危因素。结果胎传梅毒的发生,与父母的生活环境,从事的职业,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加强性道德、性卫生的宣传教育及性病知识的普及教育,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及孕前检查,加强孕妇学校建设,做好孕期管理和监测;做好梅毒血清学阳性妇女的驱梅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先天梅毒的发生。  关键词先天来,我国性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梅毒是其中的一种[1]。这在我国较早开放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多有报道,对该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因此,笔者对2021例疑为梅毒的患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选自我院性病中心自2000年1月~2003年12月疑为梅毒患者。其中,或生殖器有溃疡或皮肤有梅第七节 实验室检查  以往的实验室检查有梅毒螺旋体检查,梅毒血清试验和脑脊液检查。随着基因诊断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应用检测梅毒螺旋体DNA,使梅毒的诊断变得准确、快速、敏感。  一、梅毒螺旋体检查  (一)检查方法  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在皮损处,用玻片刮取组织渗出液或淋巴结穿刺液,见有活动的梅毒螺旋体。  2.免疫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的梅毒螺旋体。  3.活体组织检查梅毒螺旋体,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TP)所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也是一种经血传播疾病。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常用的有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环状卡片试验(RPR)、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TPH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等[1]。各种梅毒血清试验敏感性不一样,前两种是非特异性试验,常用于初筛;后三种是特异性试验,用于梅毒临床诊断。我国日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6Vol.16No.1P.72-747(沈阳)为了探讨血清中抗脑抗体在精神分裂症、脑出血患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者应用补体结合试验方法检测40例精神分裂症和3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中抗脑抗体含量。用间接荧光免疫试验方法对抗脑抗体中免疫球蛋白抗体类型进行分型。结果在补体结合试验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组的抗脑抗体滴度最高,脑出血患者组次之;而正常对照组的抗体滴度最【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年6年期间在我科住院诊断为先天性梅毒40例新生儿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母亲产前TRUST(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阳性者30例,占75%,40例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0例19S-IgM-TPPA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阳性,其中有早期先天性梅毒的典型临床表现者6例,无症状者14例,在分娩时目前梅毒血清学诊断方法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初筛试验(USR、TURST、RPR)和梅毒螺旋体血清确诊试验(TPHA、TPPA、FTA-ABS)。但在梅毒感染早期(4周前),由于IgG抗体尚未产生或滴度很低,上述方法敏感性差,早期梅毒的阴性率高达44%,漏诊率高。IgM产生比IgG早,19S-IgM试验是通过检测沉降系数19S的梅毒螺旋体单一成分的特异性IgM来诊断早期梅毒。我们对本院75例可疑一期梅【摘要】目的评价TRUST法筛检无偿献血梅毒抗体的筛检价值。方法以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梅毒抗体临床科研血清标本40份为评价标本。用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法,对评价标本作盲法筛检,以血清盘已知阳性和阴性作为金标准,用四格表法评价其真实性与可靠性指标。结果TRUST法的灵敏度分别为68.2%,特异度为77.8%,约登指数分别为0.46,重复符合率分别为90.0%。结论尽管TRUST法梅毒下注三阴,腿胫烂黑或紫暗色,时淌臭水,中有竖头肉,凸凹如嵌珍珠形,大小不定,名落底结毒,极难全效。《医门补要》清赵濂公元年妇女梅毒,犯于阳明,致乳房烂深似陷,全不肿痛,时流臭清水,乳汁常通,以此可辨。《医门补要》清赵濂公元年喉症有难辨,不可不辨者。凡男妇脏腑内蕴梅毒,周身虽未现疮点,及小孩胎中受遗毒,忽发喉痛,不甚赤肿,帝丁四面便烂,几处白腐深孔,病者自昧不知,医者须询其染梅毒否?得其病根,治始有效。内进苦寒药清降其火,外以冰硼散,少加轻粉、升药,乳吹。迟则损落帝丁,随穿鼻孔,并连唇口烂开,每使伤命。或烂透囟门,为开天窗,变成破相。若痨症之虚火灼肺,虽喉疼只烂浮皮,无深孔,多不治,如风热喉症,其烂处在喉两旁耳。《医门梁(左)湿热流入筋骨,遍身作痛。脉象弦紧。宜祛风理湿。白藓皮(三钱)皂荚子(二钱)生薏仁(四钱)左秦艽(一钱五分)土茯苓(一两)生甘草(五分)白僵蚕(三钱)防风(一钱)绿豆衣(五钱)银花(五钱二味煎汤代水)二诊脉弦紧稍柔。肩胛腿膝酸楚,步履疲软。湿热未楚,肝肾已虚。再从厥少二阴主治。淡苁蓉潼沙苑淮牛膝金毛脊甘杞子云茯苓川萆虎潜丸三诊培补肝肾,兼清湿热,脉证相安。然两手腿股广痘未消。前法仍参清化。海吴芸阁,因壮年时患梅疮,过服寒凉之药,疮虽愈,阳气伤残,虚寒病起,改投温补如金液丹、大造丸之类,始得获安。奈医者昧于(药味为)补偏救弊而设,漫无节制,率以为常,驯至血溢于上,便泻于下,食少痰多,喘逆碍卧,两足不能屈伸。童某犹云寒湿为患,进以苓姜术桂汤多剂,势益剧,且溲渐少而色绿如胆汁,医皆不明其故。延孟英诊之,脉弦硬无情。曰∶从前寒药戕阳,今则热药竭阴矣。胃中津液,皆灼烁以为痰,五脏咸失所养,而见软石膏白龙骨(各三钱)海螵蛸(一钱)松香(五分)共研细末。用粗夏布包末药扑患处。《古方汇精》清爱虚老人公元年区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说明街头献血时,应注意各个环节,从献血前健康咨询,到采血留样,都应认真仔细,避免出现差错。用ELISA法检测献血者抗-HIV,由于试剂质量、方法学等因素,存在假阳性,这是试验中使用的ELISA法检测抗-HIV试剂盒是间接法,所用的酶标记抗人IgG可与非特异性吸附的IgG或RF等结合,导致假阳性结果的产生,所以国产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还有待提高。对血站而言,试剂虽然经过批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胎盘传播及性接触感染。随着我国对外开放,近几年感染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提高输血安全,避免梅毒在输血中的传播,现将我市5年来无偿献血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血清特征总结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年聊城市的97115例无偿献血者,共检测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者124例。  1.2试剂TP-ELISA试剂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摘要】目的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胶体金法(TP-DICA)和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比较,选择一种梅毒螺旋体检测简便、准确的过筛方法。方法以TRUST、TP-DICA、TPPA三种方法检测术前筛查标本4112例。结果TRUST漏检率为39.1%,TP-DICA漏检率为2.1%。结论TP-DICA可作为梅毒检测理想的筛选方法。【关键词】梅毒螺旋体过40℃。可取脾组织接种鸡胚卵黄囊,35℃孵育数日,如卵黄囊膜涂片查贝立克次体可能即为普氏立克次体,并根据形态、细胞内部位及免疫荧光法等进行鉴定。  血清学试验常用外斐氏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若与OX19、OX2抗原效价≥1:160,或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较早期有4倍以上增高时,有诊断意义。用普氏立克次体可溶性(群特异)抗原进行的补体结合试验可区别斑疹伤寒和其他群的立克次体感染,而要区别普氏与莫氏立克足、四肢、躯干脱屑性红斑,1例为脓疱疹,1例为色素性减退斑。伴有肺部感染2例,1例伴有肝脾肿大、黄疸。(2)潜伏梅毒:39例中男15例,女24例,均无临床表现。23例因其他性传播疾病行快速血清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微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11例因性伴为梅毒患者查出RPR、TPPA阳性。(3)一期梅毒:158例中男109例,女49例;男性下疳位于包皮内板、冠状沟、系带73例,龟头21例,阴摘要在梅毒螺旋体人工培养尚未获得成功的情况下,基因克隆(即dNA重组)技术的出现为该病原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目前已制备出多种重组梅毒螺旋体抗原,这些抗原的制备对梅毒发病机理的探讨、疫苗的研制、以及血清学诊断试验的建立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梅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  一、概况  梅毒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几乎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的性病。尽管本世纪40代年发现了治疗【摘要】目的比较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胶体金法(TP-DIC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三种梅毒检测方法,选择一种梅毒螺旋体检测简便、准确方法。方法以TRUST、TP-DICA、TPPA三种方法检测住院手术患者标本4012例。结果TRUST检出阳性29例,阳性率0.72%;TP-DICA检出阳性43例,阳性率为1.07%;TPPA检出阳性46例,阳性【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采血试管采集血标本对输血前血型血清学试验结果的影响,选择最适合血型血清学试验的采血试管。方法随机抽取输血前患者50例,用EDTAK2干粉抗凝试管、1:9枸橼酸钠抗凝试管、肝素抗凝试管、促凝试管、无抗促凝干燥试管各采血2ml,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做红细胞ABO及Rh(D)血型抗原鉴定、血清(血浆)ABO系统血型抗体及不规则抗体检测。结果所有血标本采用试管盐水介质凝集试验进行红细胞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流互感器误差试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