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摊上买的砚台是什么上有四个篆体字,怎么读?在线等

报料电话:  稿件邮箱:
 通讯员QQ群:
今年4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之九十《四川达州卫承芳:一代醇儒,淇竹家风》,介绍了明代达州廉吏卫承芳传承优良家风的动人故事。节目播出后,引发网友热烈讨论和点赞。
“砚台岩”题字
一代醇儒廉吏卫承芳留下的砚台,历经久远岁月,终于被我发现了,且找到了卫承芳在浙江温州任内关于“砚台崖”的题词照片。卫承芳为官四十余载,留给后人的既无重楼大院,亦无万贯家产,却留下了一方普普通通的砚台。砚台上的铭文,表现了他清忠正直、勤善醇德的淇竹家风。
2001年某一天,我在昆明古玩城买到了一个砚台,发现砚台下部刻着“卫承芳篆”四个正楷字。此砚长16厘米,宽10.8厘米,厚2厘米。石色紫中泛红,呈浅猪肝色,破损表皮微区呈浅白色。包浆紫红略显黑色,古气袭人,盈盈在握,尽显简约,精灵可爱。
砚正面上方,斫一个月牙形砚池,最深处达8毫米;中下方斫一池砚堂,深1毫米。砚面呈椭园形,边宽7毫米。砚堂右边有剥蚀斑块。砚背额处,从右至左,横刻二个篆字(阳刻),一字损伤不可读,另一字(园)可读。砚背正中央,留7厘米长、6厘米宽几近正方型的一块覆手,内斫铭文21个篆字,都为浮雕式阳刻。砚背下部从右自左,横刻“卫承芳篆”楷书四字(阴刻)清晰可见。这是此砚台的点睛之处,也是其文物价值的考证窗口,绝非后人伪作。
此砚台从卫承芳题字年算起,已历经四百多年沧桑,除砚背额处有一个字残不可考外,大体上保持了原貌。砚堂平滑,砚池不深,砚面不饰雕琢,砚背却尽显篆刻技艺。覆手之方形与砚背轮廓之椭圆形,寓意天圆地方,是明代制砚理念之一。很可惜的是砚台上方题额两字中的一字被损毁,失去了一个重要信息的考证。
历史上同名同姓的名人累见不鲜,为了考证此砚台的题铭人是万历年间的温州知府卫承芳,我查遍了温州的文物资料,在今年元宵节前后,终于查到卫承芳在浙江温州永嘉砚台崖上题字的照片。
永嘉“砚台岩”三个篆字,题刻时间是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据《光绪·永嘉县志》载:“合山相近之章山,有襟江亭,山下水潴处有石高三仞,则郡守卫承芳纂镌‘砚台岩’三字。”砚台岩是一形如砚台的巨岩,岩高5米,阔2米多,北面岩壁上方,横刻篆体“砚台岩”三字,款为行书“万历甲申孟夏,同潘司理过访华源”。
由此可以确定,一代醇儒廉吏卫承芳在温州府任上,既在崖石上题刻了篆字榜书“砚台崖”三个大字,又在小巧可爱的端砚上题了篆字铭文。以上文物的发现再次证明了卫承芳是金石书画家,他的正楷、篆字和草书都很优秀,这是一代醇儒廉吏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
(作者为云南师范大学退休教授)
□李杰森 文/图
猜你可能感兴趣的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 新闻QQ: 新闻投稿邮箱: 图片投稿邮箱:
热线电话: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乡下买回绣花木屐 里面藏着明代砚台
疑为当时状元所用 价值尚待确定
发布时间: 03:25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记者韩君 实习生凌小红)在咸宁农户家中买的一双清代绣花木屐,鞋子里竟藏着一块明代的官方端砚。昨日,武昌徐东古玩店的王先生有了意外的收获。  年过六旬的王先生是古玩爱好者,在徐东开了家古玩店。据他称,去年11月,他到咸宁乡下一农户家收购玩物,看见主人家有一双沾满泥巴的绣花木屐鞋,这双鞋像棉鞋一样,但脚底一前一后安了两块七八厘米高的木板,王先生对这双鞋产生了兴趣,花了80元买了下来。可是回到武汉后,他把木屐摆在店里两个多月,一直无人问津,王先生十分失望。  昨日上午9时许,王先生在店里看到鞋子上都是泥巴,决定将泥巴洗掉。于是他找来一把刷子,在市场内的水池边清洗,洗着洗着只听“啪”的一声,从鞋子里面掉出来一块东西,他一看竟是一块刻有明代“正德”字样的砚台。  记者随后来到王先生店里,只见砚台呈紫红色,石质坚实,两端有摔损的痕迹(如图)。砚台长11.6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重量有500克左右。砚台研墨的一面雕有双龙,刻有篆体书写的“价万练城”四个字;背面用行楷刻有“正德甲戌状元,康皋手制”。  记者经过查询,发现明代文史学家王世贞著《皇明奇事述》一书中曾提到“正德甲戌状元康皋”,那么这块砚台很可能是当时的状元康皋使用过的。  目前,砚台的价值有待确定。&&&&
编辑:admin
多媒体报纸:
更多关于的新闻
请进入“”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电影风向标
今日报纸摘要
有时间的话
也是可以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403 Forbidden
Request forbidden by administrative rul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四大砚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