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同学能用12v充电bao宝吗

当前位置:
&关于小爱同学
关于小爱同学
作者 stred
科学天才爱因斯坦
& & 192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终于授给了爱因斯坦。这是科学圣殿对一位科学天才的正式承认,是科学和真理对傲慢和偏见的胜利。这个胜利来得太不容易,它姗姗来迟了16年。
& & 早在1905年,爱因斯坦就已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狭义相对论推倒了牛顿力学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能量互不相关、时空永恒不变的基本命题。这是一场真正的科学革命。
& & 其后,爱因斯坦又经过10年探索,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自此,爱因斯坦相对论宣告完成。它奠定了20世纪物理学的基石。爱因斯坦仍不满足。他开始探索宇宙起源问题,并揭示出宇宙是&静态&的、有限无界的。他根据广义相对论,提出了三大命题: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会发生弯曲;水星近日点运动规律;引力场中光谱线向红端移动。然而直到1919年5月之前,这些预言并未得到验证。许多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
&&日,日全食横贯大西洋。相对论的支持者、著名的英国教授爱丁顿率领英国天文考察队。抓住难逢的良机、对日全食进行观测。他要验证爱因斯坦关于星光在通过太阳引力场中发生弯曲的预言。经过4个月反复计算检验,初步结果出来了,9月22日,著名科学家洛伦兹电报告知爱因斯坦:爱丁顿发现星光于日缘处有偏转。这一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
&&日,大不列颠皇家学会和伦敦天文皇家学会举行联席会仪,会仪主席汤姆逊宣布,日食观测结果测得星光在太阳附近偏转1.79秒,而爱因斯坦预言的是1.75秒,广义相对论完全获得证实。英国最有影响的报纸《泰晤士报》当即发表社论说,关于宇宙结构的观念必须改变了。世世代代以来被认为无可置疑的事实,已被有力的证据推翻,&一种新的宇宙哲学正在诞生。有人说过,仅狭义相对论的3篇论文就值3个诺贝尔奖。但诺贝尔奖却与爱因斯坦一直无缘。居里夫人、洛伦兹、爱丁顿、伦琴这些最杰出的科学家已为此奔走呼吁好多年了,但年年都因一批保守的科学家的阻挠而化为泡影。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太革命太深邃,他遭受的攻击和诽谤也非同寻常。1921年,瑞典诺贝尔奖评委会为自已找到了一个妙不可言的台阶;决定授予爱因斯坦物理学奖——基于其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和理论物理方面的其他研究,这使反对和支持相对论的人都从不同方面感到了一些安慰。
 & &阿尔伯特爬着山的陡坡,深吸了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在他前面是温特勒教授——他是阿尔伯特和一些同学所欣赏的屈指可数的几个老师之一。温特勒教授经常带学生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远足。阿尔伯特看着反射在雪山上的日光,思绪飘开了。他想,&如果人能够以光速前进,那会是什么情景呢?&阿尔伯特陷于沉思中,没有注意前方的路,突然他绊了一跤,滑向了悬崖的边缘!就在他快要跌下山谷的时候,阿尔伯特抓住了一块冰冷的岩石,一个朋友用手杖把他拉了上来。
  &谢谢!&阿尔伯特抓着手杖说,&你救了我的命!&
爱因斯坦相对论令人震惊的结论是:时间、重量和质量并不是恒定的。高速前进时,时间、重量和质量都会变小。只有光速是恒定不变的。这是因为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即E=mc2。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思考科学问题而走神,这可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那一年的晚些时候,16岁的阿尔伯特写了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论文题为《对磁场中以太状态的研究》。这篇论文提出了在阿尔伯特心里思考了很久而许多科学家却从没有考虑过的问题。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人类历史上最卓尔不群的科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个科学家的理论改变了我们认识宇宙的方式。
  空闲的时候,爱因斯坦喜欢拉小提琴和航海。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德国的乌尔姆。他出生时,祖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太胖了!太胖了!&阿尔伯特的头大得出奇,家人都担心他是不是有什么严重的疾病。但阿尔伯特却长成了一个健康又相当正常的孩子。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靠卖羽绒垫养活全家,母亲波林照料阿尔伯特和他的妹妹玛雅。母亲鼓励阿尔伯特要尽自己所能探究、质疑世界。5岁的一天,母亲给了他一个指南针玩。阿尔伯特对针的摆动感到很好奇,觉得肯定有一种力量使针总是指着同一个方向。他突然意识到&在事物背后,深藏着某种东西&。
  虽然爱因斯坦才智过人,可他同时又非常粗心:他经常找不到钥匙,衣服扣从来都扣不齐,他甚至还会忘记吃饭!
  好奇心占领了阿尔伯特。这也使他在学校很难集中精力学习。他时常冥想自然界&隐藏的&力量。他在课上发言时,老师总觉得他讲得太慢了。不久大家就开始叫他&笨蛋先生&。就连校长都说他肯定会一事无成。可是对阿尔伯特来说,要在课堂上集中精力简直是不可能的,课上只有背诵事实,孩子们甚至连提问都不被允许!
  后来有一天,家人的朋友给了他一本几何书看,这可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12岁的阿尔伯特只花了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全书,看完了所有的等式。不久,他便开始看各类科学书籍,只要是他能弄得到的书他都读,如《力和物质》,《宇宙》等等。13岁时,他已经看完了伊曼纽尔·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一本极其复杂深奥的理论书籍,就连一些教授都很难弄懂。阿尔伯特家的一位朋友这样说道:&康德的著作,对普通人来说晦涩难懂,可是阿尔伯特却能读得很透彻。&虽然老师仍把他视为白痴,可家人已经逐渐发现他们的儿子对世界抱有独特的看法。
  后来阿尔伯特勉强地高中毕业了,并进入了瑞士的一所技术学校继续学习。21岁时,他获得了学位,可是却找不到教师工作。于是他便在瑞士专利办公室找了份活干。阿尔伯特很喜欢这项工作,因为他可以接触到最新的发明,还能在空余时间思考物理问题。在专利办公室工作的头三年里,他潜心自己对物理的钻研思考,最后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即E=mc2)。这一理论涉及的是人类如何看待时间、空间和现实的重大问题。爱因斯坦的想法彻底推翻了其它已经确立的理论。
  科学界惊骇不已。一个底层的专利职员怎么会提出物理界这么一个革命性的理论呢?尽管人们对爱因斯坦的理论还存在争议,但他的才华最终得到了认可。他先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得到了教授职位,然后又在德国的柏林获得教授头衔,还是被邀请参加在比利时召开的世界物理大会上最年轻的学者。爱因斯坦热爱教书,不论是教授还是学生,都从欧洲各地赶来听他的讲座。1919年,爱因斯坦的事业已如日中天。那一年,英国的科学家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世界一时间沸腾开了,爱因斯坦也因此举世闻名。1922年,他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肯定是他的小学老师连做梦都没想到的事!
  电视和荧光灯的发明来自于爱因斯坦所发现的光电效应理论,该理论证明光能够像波和粒子一样运动。
  物理并不是爱因斯坦唯一的爱好。他还是个和平主义者,认为战争是错的。居住在欧洲期间,他亲眼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毁灭,他也感觉到了又一场世界大战正在德国酝酿。他向德国政府提出抗议,但徒劳无功。种族主义者和政治极端主义者希特勒,还有他的纳粹党,正获得德国的更多控制权,限制犹太公民的权利。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他担心自己的生命会受到威胁(实际上,在战争结束时,纳粹已经残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于是在1933年逃往美国,成为了普林斯坦大学的教授。
  1939年,希特勒进攻邻国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响了。爱因斯坦担心纳粹会利用他的理论E=mc2来制造一种原子武器,赢得战争。他写信给美国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建议美国资助原子武器研究项目。作为一个反战主义者,爱因斯坦肯定是经过挣扎才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但是由纳粹统治世界的威胁更使他颤栗。罗斯福总统赞成他的提议,于是一群物理学家开始进行&曼哈顿计划& ——研制原子弹的绝密任务。
  爱因斯坦死后不久就发现了周期表中的第99个元素,人们把它命名为&锿&元素。(爱因斯坦的英文是Einstein, 锿的英文是Einsteinium)
  虽然爱因斯坦的E=mc2等式是该计划的关键所在,但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研究。1945年8月,美国向德国盟友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轰炸结束了战争,可也杀害了几十万无辜的日本人民。此后爱因斯坦从未摆脱过使用原子弹的阴影,在后半生里,他极力主张和平。他说:&和平是无法通过暴力获得的,只有通过理解才能获取和平。&
  爱因斯坦还是犹太复国政治运动的参与者,该运动企图建立一个犹太人的新国家。在该组织的努力下,以色列于1948年建立。1952年,以色列总统杰姆·魏茨曼逝世,以色列人将总统之位献给了爱因斯坦!虽然爱因斯坦倍感荣幸,但还是拒绝了,他解释说他年纪太大了,也没有经验,不能胜任总统。
  三年后,爱因斯坦因心力衰竭而离开了人世。在他的床边还有几个为完成的等式。他想用那些等式证明什么呢?我们永远都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的是,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杰出的人之一——一位物理天才,和平的爱好者,犹太人的楷模和领袖。然而对于这一切,爱因斯坦也许会说:&我并没有什么天分......我只是非常好奇。&
阿尔伯特到了四五岁,还不大会说话。父母亲心里着急:“难道小阿尔伯特是低能儿,是傻子?不,不可能。他那双棕色的大眼睛多么明亮。他那可爱的小脑袋这样一歪,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玩,有多少聪明的怪主意呢!可是他的小嘴为什么不说话呢?”他们请来了医生。孩子当然没有病。不善于说话,不喜欢说话,那不是病。
可是有一天,阿尔伯特似乎真的有些不正常了,父亲拿来一个小罗盘给他玩。孩子的小手捧着罗盘,只见中间那根针在轻轻地抖动,指着北边。他把盘子转过去,那根针不听他的话,照样指着北边。他把罗盘捧在胸前,扭转身子,再猛扭过去,可是那根针又回来了,还是指着北边。不管他怎样转,那根细细的红色磁针一直指着北边。阿尔伯特惊讶了,他张大眼睛,盯着玻璃下面那根红色的小针。“是什么东西使它总是指向北边呢?这根针四周什么也没有,是什么力量推着它指向北边的呢?”他想问父亲,可是话到了嘴边,说不出来。他被这神奇的现象惊得目瞪口呆。
小小的罗盘,里面那根按照一定规律行动的磁针,唤起了这位未来的科学家的好奇心——探索事物原委的好奇心。这种神怪的好奇心,正是萌生科学的幼苗。
2.上帝与自然
爱因斯坦还在家里接受宗教方面的教育,这是德国法律规定的。爱因斯坦一家是犹太人,但并非极其严格地遵守他们的信仰。有一段时期,爱因斯坦深深地专注于宗教——他甚至在来回学校的路上谱写一些乐曲赞美上帝。这种宗教上的兴趣仅仅持续了一年,当他12岁时,爱因斯坦就不再相信他的老师们所描缓的那种上帝了。然而他从未对大自然的崇高传大失去敬仰之心,也不希望放弃研究那些比他所谓的“仅仅个人的”东西更加伟大的事物。
3.音乐与数学
爱因斯坦一家为他们的孩子创造了一种快乐、温暖和可爱的家庭气氛,爱因斯坦在整个一生中与他们以及他的妹妹玛亚始终保持十分密切的关系。他从这种家庭温暖中继承了某些东西,而这就成为他的性格中最具吸引力的特征之一。虽然他天生就是一个孤独者,但成年后他结交了许多亲密的朋友,写了许许多多书信,与全世界的朋友们分享他的思想和信念。在大多数现在尚存的爱因斯坦照片中,他总是开朗地微笑着。
& & 爱因斯坦是一位出色而又不同寻常的老师。通常,他会地黑板上写出一个方程式之后停顿下来,在学生们面前长时间地保持沉默,似乎他已陷入了沉思。这张照片是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讲课。
& & 爱因斯坦的父母是一对颇有才智的夫妇。爱因斯坦的母亲是一位聪明、活泼、勤奋和充满活力的妇女,而且是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她非常重视学习,并鼓励爱因斯坦和他的妹妹在学校勤奋学习。回首往事,爱因斯坦记得他是通过聆听母亲弹奏钢琴才开始喜爱音乐的。爱因斯坦的父亲的一位工程师。还在学校读书时,他就已经显示出数学方面的极大前途,但他家太穷,无法送他去读大学。他与其兄弟雅各布合伙经营,1885年时兄弟俩和他们一家迁往德国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并在那里开办了一家工厂。
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父对爱因斯坦在科学和数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兴趣感到非常高兴。爱因斯坦5岁时,有一次他生病躺在床上,他的父亲送给了一个指南针。这件普通的礼物成为阿尔伯特一生的转折点。指南针内的那根指针从表面看完全封闭、孤立和无法接近,它似乎是由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掌握着,使它指向北方。他非常激动,以至“浑身颤抖并患了感冒”。虽然他只有5岁,他已经意识到“这些物体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一些东西”。从那时起,他就想要找出这种神秘的力量究竟是什么。
几年以后,爱因斯坦意识到一种类似的神秘事物,这次是与数字有关。他的叔父雅各布一直让他去解许多数学上的难题。每当他找到正确的答案时,他并没有感到高兴、自豪或者满足,事情更像是他已经瞥见了隐藏在事物表象下面的一个美丽而有序的结构。这种认识引出了“一种强烈的快乐感”,并激励他找出有关数学方面所能发现的所有内容。同样,他对科学也相当着迷。他还缠住父亲和叔父问这样的问题:黑暗是如何发生的?“太阳光的级成成份是什么?”“沿一条光束传播会是什么样子?”
4.小城里的伟人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它只有几千人口。美国的开国总统华盛顿退休的时候,就在这里向他的军队发表了演说。一百多年过去了。无数摩天大楼在城市里升起,夺走了城市的阳光。可是,普林斯顿这个小城,依旧是古风纯朴,阳光灿烂。林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白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每一座房子都象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里似乎闻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这里就象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 & 1933年,一个秋天的下,街道两旁的树叶已经是金色斑烂。大学生特别爱光顾的那家冷饮店里,只有一个学神学的大学生在吃蛋卷冰淇淋。女服务员坐在柜台后面,没精打采,等着下班。
& & 突然,玻璃门“伊呀”一声开了,进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女服务员一下子怔住了。这位老先生好面熟呀!她正在发愣,老先生却看了一眼大学生桌上的蛋卷冰淇淋,又点点自己的鼻子。女服务员忽然明白过来了:这是爱因斯坦,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教授呀!大学生也跳起来,跑到柜台边上,抢着要给爱因斯坦付钱。爱因斯坦向他微笑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出一枚硬币。女服务员双手接过钱,捧在胸前,嘴喃喃自语:
“这枚硬币,我要藏起来留做终身的纪念!”
爱因斯坐到大学生对而吃冰淇淋。这位大科学家还是象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他用支离破碎的德国腔英语和大学生攀谈起来。大学生巴不得这客冰淇淋永远吃不完。爱因斯坦也在尽情享受着做一个普通人的自由。来到新大陆,摆脱了警卫的影子、记者的跟踪和好奇者惊讶的目光,有多么自在!
正当爱因斯坦在小店里津津有味吃着蛋卷冰淇淋的,纽约码头上却有成百上千欢迎的人群在等候他。这些年来,爱因斯坦学会了一些脱身妙计。今天,“西部号”还没有进港,一艘小汽船就把他接走了。岸上等着几辆汽车,悄悄地把爱因斯坦送到普林斯顿的一座房子面前。半个小时之后爱回斯坦就溜出来逛马路,开始了在普林斯顿的新生活。
从此以后,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科学的圣地。人们到这里来拜访爱因斯坦,旁听他的课,瞻仰他的丰采。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他们感到骄傲,是因为这位伟人象个普通人那样,生活在他们中间。你可以看到他嘴里含着冰棍,脚上穿着拖鞋在马路上走过,要是他在田野里散步,你想替他拍一张照,他会耐心地摆好姿势让你拍,等你拍完,再继续他的散步……普林斯顿人尊敬他,热爱他。大学生编了一支歌,在马路上唱:
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
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
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
关于爱因斯坦,流传着数不清的趣闻轶事。每一则趣闻都代表一分敬意,每一件轶事都带来一分爱意。
譬如,爱因斯坦的心不在焉,就有许多故事。他在比利时王后“御笔”题赠给他的诗的背后做计算。他在鞋店的发票背面写好答词,跑到庄严的授奖仪式上去掏出来宣读。有一则故事发生在柏林:一次他在朋友家里气,边吃边和主人讨论问题。忽然间来了灵感,他抄起钢笔,在口袋里找纸,一时找不着,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是写开了公式。还有一则故事发生在他刚到普林斯顿后不久。
一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院长办公室里的电话响了。秘书拿起听筒,听到德国口音很重的英语。
“我能不能和院长讲话呀?”
“很抱歉,院长出去了,”秘书回答说。
“那么,也许,嗯……你能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什么地方吧!”
当时有规定,绝对不准干扰爱因斯坦的研究工作,连罗斯福总统邀请爱因斯坦到白宫去作客,都要事先征得院长同意。因此,秘书很客气地拒绝回答爱因斯坦住在什么地方。这时,电话听筒里的声音变低了,低得几乎听不见。
“请你别对人讲,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要回家去,可是忘了家在哪里了。”
又譬如,爱因斯坦不爱钱财。对于他来说,每一份财产都是一块绊脚石,它破坏人的恬淡心境。在美国这个拜金成风的国家,有这样的品格,也是使人感兴趣的。有一则轶事说,爱因斯坦把一张一千五百美元的支票夹在书里当书签用,结果把书弄丢了。还有一个故事说,人家请他在无线电上讲话,他拒绝了,说他不爱出风头。人家出了一千美元,请他只讲一分钟话,他也拒绝了,说他不需要钱。
关于他的谦虚、纯朴、善良和幽默,也有许多故事。一个中学生听老师说,爱因斯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数学家,就写信问他一道几何题怎样解法。他果真用颤巍巍的手写了回信,给那个孩子解几何题。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普林斯顿有个十二岁的女孩子,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总是跑到爱因斯坦家里去玩。妈妈发现之后,把孩子骂了一顿,同时赶紧来向爱因斯坦道歉,说女孩子不懂事,浪费了教授许多宝贵时间。爱因斯坦笑着说:“噢,不用道歉。她带甜饼给我吃,我帮她做算术题。不过,我从她那里学到的东西,恐怕比她从我这里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还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医院要聘请一位X光专家。一个犹太难民来求爱因斯坦帮忙,爱因斯坦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从希特勒铁蹄下逃出来的犹太人,要求帮忙。爱因斯坦给他也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样,一共给四个逃难来的犹太人,写了四封推荐信,去争夺同一个职。后来,爱因斯坦的亲笔介绍信实在写得太多,那些犹太难民跑到英国、美国的大学里,沾沾自喜地拿出介绍信,还没来得及开口,校长秘书就会给他当头泼一盆冷水说:“行了,行了,收起你的介绍信吧。每人都有这样一封介绍信!”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两小时,觉得只过了一分钟;如果你紧挨着一个火炉,只坐了一分钟,却觉得过了两个小。这就是相对论。”
这样的轶事写不尽,说不完,一个人,经过艺术家的描绘
5.永恒的神圣的好奇心
在纽约赫德逊河畔,有一所大教堂。白色的石墙上,雕刻着人类有史以来六百位巨人的像。有哲贤、君王、大将、智者,还有十四位科学家,这其中只有一位当时还活着的科学家就是爱因斯坦。
现在这位巨人早已退休,但是每天早晨,他还来到高等研究院自己那间斗室里,有时,有几个学生、教授来讨论问题。更多的都是他独自一个人,站在小黑板面前,用苍老的手写下一个个娟秀的小字。这些小字组成一行行公式,代表着宇宙间物质运动和物质结构最普遍的规律。爱因斯坦想想写写,写写停停,对着这些奇妙的公式出神。这世界然是可知的——可以从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出发,经过逻辑的推演,找出它的规律来——这是最不可思议的事。这世界为什么偏偏那样秩序井然,而不是朦胧混沌,乱麻似地一团呢?爱因斯坦又陷入了哲学思辨之中。他的感受,仍旧象少年时代第一次读到那本“神圣的几何小书”的时候那样,清新而又亢奋,惊讶而又狂喜,
中午,爱因斯坦步行回家。同事们要用汽车送他,他总是谢绝。他穿一件旧毛衣,象小学生似地,圆领上插一支老式钢笔。一双光脚塞在旧皮鞋里,在街上蹒跚地走过。熟人向他亲切地微笑致意,他也向人腼腆地微笑答礼。有时会投来惊讶的一瞥和饥饿的眼光,那是外来的陌生人。爱因斯坦不去管那些,他只顾走自己的路。老年是第二个童年。垂暮之年复归为少小之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洒满树荫的街上走过,他的心情和六七十年前那个在慕尼黑大街上歌唱上帝的小学生一样。爱因斯坦旧在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
午睡过后,爱因斯坦处理书信事务,或者接待客人,有时也在书房里工作。梅塞街二楼的书房,两壁排满了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书。另一面墙壁上,挂着211和麦克斯韦的像——柏林的阁楼书房里挂的也是这两张像——还有一张甘地的像。大窗户开着,把鲜花的芳香迎到房间里,把几片不听话的枝叶也迎了进来。书房和花园连成了一片。爱因斯坦站在大窗户前,看着那几棵橡树。它们婷婷玉立,交构成大大小小的拱门;它们枝叶扶疏,在微风中婆娑起舞。这时,爱因斯坦又会感到惊讶,就象他幼年着罗盘上那根红色小指针的时候一样惊讶。这里是几个丫杈,象拳头一样有力;那里是几片叶子,轻轻地、快乐地摇动着;还有几个芽苞,露出了它们小小的、嫩绿的芽尖,焦急地,羞羞答答地。啊,这自然界的生命,多么美丽、奇妙!单是要理解这几棵普普通通的橡树生命,我们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还差得远呢!这时,爱因斯坦心头又会产生出一种神秘感。这是人类一切感情中最美丽、最深邃的感情。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者啊!
“一个人要是再也体验不到那种神秘感,那种惊异和狂喜交织而成的崇高的激情,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爱因斯坦想。
他转过身去,回到大写字台前,对着那一大堆草稿纸,自言自语地说: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有合理的事做。所以,在生活的苦难之中,又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他那合理的事就是为人类服务。为了解宇宙而思索、探求、计算,为和平呼吁,为自由呐喊,这一切都是在为人类服务。
爱因斯坦步履蹒跚了,思想的行进缓慢了,创造的灵感逃遁了。一般学者到这个年龄,早就退出了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战场。最多不过挂一个校长、主任的名,指挥指挥罢了。可是爱因斯坦象一名老兵,依旧在前线冲锋陷阵。他坐在写字台前,又写下了一行行公式,很快就写满了一张。一张张草稿,又堆成了一小堆,就象半个世纪前,他在伯尔尼专利局里一样。
爱因斯坦还在稿统一场论。不象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黑暗中摸索,走过许多弯路和错路之后,终于见到了光明。统一场论,这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仍然在黑暗中。
在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说过:
我受不了这科学家:他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
爱因斯坦自己的钻头,是决计不朝薄地方钻的。在统一场论上,他找到了最厚最厚的地方。也许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不可能钻透的哩。但是,犹豫、怯懦和爱因斯坦无缘,他永远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助手和学生,一个个来了,又走了,只有爱因斯坦坚持在阵地上。他还要继续摸索,迈着老年人蹒跚的步子摸索。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是的,莱辛说过: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在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有一颗童心。多少年前,那根小小的罗盘指针所点燃的神圣的好奇心,依旧在熊熊燃烧。
在爱因斯坦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普林斯顿举行了盛大的科学报告会,有三百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出席,向他致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拉比致词说:
“什么时候有过另一个人,曾经有过这么大的贡献?……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也没有人这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
世界已经不要求爱因斯坦做出新的,爱因斯却在生日前、生日后,都拿出了新的科学论文。有人看了他的论文,摇头说:
“还是统一场论!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样,只有数学形式,缺乏物理内容。该结束了!”
爱因斯坦是不是该结束了呢?不,决不结束。他对人说过:“没有统一场论,就没有物理学。如果没有物理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日,这位当年的第一小提手写信给第二小提琴手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
我不拉小提琴了。这些年来,听我自己演奏,越听越难受。希望你没有遭到类似的命运。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但是,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打搅他的科学研究。世界和平没有保障,公民权利遭到践踏,这使他无限忧虑。大自然创造出人的生命,人也热爱生命,战争却毁生命。这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战争。大自然给人自由活动的天地,人也热爱自由,法西斯分子却要剥夺人的自由。这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法西斯。
还有别的事情敢来打搅他。
那是在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又是一位记者打来的。
“听说要请你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你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爱因斯坦说。
“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职位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你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你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爱因斯坦说。
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杜卡斯去接的。
“天哪,是华盛顿打来的,以色列大使要和你讲话。”她把话筒递给爱因斯坦。
“教授先生,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你当总统候选人,你愿意接受吗?”大使说。他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之命来向爱因斯坦探询的。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你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现在,梅塞街已经很不安宁了。”
“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你能胜任的。”
“不,魏茨曼和我是不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大使的话,是很真挚的。
“那……,”爱因斯坦也被自己同胞这一番好意感动了。“我怎么办呢?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当然,提名当总统,拒绝当总统,这样重大的事情,哪能随随便便在电话上决定呢?11月8日,大使先生走进梅塞街112号的绿色大门。他带来了以色列总理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爱因斯坦也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荣誉和颂扬,这腐蚀灵魂的烈酒,爱因斯坦有办法规避。那就是工作。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精神矍铄,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又开始工作了。
43年前,也就是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美国普林斯顿与世长辞。图为四十年代爱因斯坦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邀请,回答美国公众有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问。
6·热心于社会正义和人类和平事业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只有N.哥白尼、牛顿和C.R.达尔文可以与之媲美。可是爱因斯坦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他深刻体会到科学思想的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应负怎样的责任。他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他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是非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一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企视,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 & 7、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唯理论思想家
& &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社会政治活动都同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他的少年时代以及以后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广泛吸收自然科学唯物论,斯宾诺莎的唯理论思想和米自休谟和马赫的经验论和批判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唯理论思想体系。他是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真理的不倦探索者。
“在最终的分析中,每一个都是人类中的一员,不管他(或她)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如果有可能以这样一种唯一有尊严的观点来处理世事,那么我将非常高兴。”
& & 引自爱因斯坦1935年写给《纽约先驱论坛报》编辑的一封信
爱因斯坦于1940年宣誓成为一位新的美国公民。经过在德国的可怕遭遇以后,爱因斯坦非常感邀美国朋友和同行们所给予的热烈欢迎。
& & 1944年65岁时的爱因斯坦。到那时,也极不情愿地承认对纳粹的战争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将来总有一天,人类和各个国家最终将在不需要互相残杀的情况下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中午,爱因斯坦步行回家。同事们要用汽车送他,他总是谢绝。他穿一件旧毛衣,象小学生似地,圆领上插一支老式钢笔。一双光脚塞在旧皮鞋里,在街上蹒跚地走过。熟人向他亲切地微笑致意,他也向人腼腆地微笑答礼。有时会投来惊讶的一瞥和饥饿的眼光,那是外来的陌生人。爱因斯坦不去管那些,他只顾走自己的路。老年是第二个童年。垂暮之年复归为少小之时。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洒满树荫的街上走过,他的心情和六七十年前那个在慕尼黑大街上歌唱上帝的小学生一样。爱因斯坦旧在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理想。
午睡过后,爱因斯坦处理书信事务,或者接待客人,有时也在书房里工作。梅塞街二楼的书房,两壁排满了书架,从地板到天花板都是书。另一面墙壁上,挂着211和麦克斯韦的像——柏林的阁楼书房里挂的也是这两张像——还有一张甘地的像。大窗户开着,把鲜花的芳香迎到房间里,把几片不听话的枝叶也迎了进来。书房和花园连成了一片。爱因斯坦站在大窗户前,看着那几棵橡树。它们婷婷玉立,交构成大大小小的拱门;它们枝叶扶疏,在微风中婆娑起舞。这时,爱因斯坦又会感到惊讶,就象他幼年着罗盘上那根红色小指针的时候一样惊讶。这里是几个丫杈,象拳头一样有力;那里是几片叶子,轻轻地、快乐地摇动着;还有几个芽苞,露出了它们小小的、嫩绿的芽尖,焦急地,羞羞答答地。啊,这自然界的生命,多么美丽、奇妙!单是要理解这几棵普普通通的橡树生命,我们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还差得远呢!这时,爱因斯坦心头又会产生出一种神秘感。这是人类一切感情中最美丽、最深邃的感情。它是一切真正科学的播种者啊!
“一个人要是再也体验不到那种神秘感,那种惊异和狂喜交织而成的崇高的激情,那他的生命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爱因斯坦想。
他转过身去,回到大写字台前,对着那一大堆草稿纸,自言自语地说: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
爱因斯坦有合理的事做。所以,在生活的苦难之中,又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他那合理的事就是为人类服务。为了解宇宙而思索、探求、计算,为和平呼吁,为自由呐喊,这一切都是在为人类服务。
爱因斯坦步履蹒跚了,思想的行进缓慢了,创造的灵感逃遁了。一般学者到这个年龄,早就退出了创造性科学研究的战场。最多不过挂一个校长、主任的名,指挥指挥罢了。可是爱因斯坦象一名老兵,依旧在前线冲锋陷阵。他坐在写字台前,又写下了一行行公式,很快就写满了一张。一张张草稿,又堆成了一小堆,就象半个世纪前,他在伯尔尼专利局里一样。
爱因斯坦还在稿统一场论。不象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在黑暗中摸索,走过许多弯路和错路之后,终于见到了光明。统一场论,这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年,仍然在黑暗中。
在多年前,爱因斯坦就说过:
我受不了这科学家:他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
爱因斯坦自己的钻头,是决计不朝薄地方钻的。在统一场论上,他找到了最厚最厚的地方。也许只有进口,没有出口,不可能钻透的哩。但是,犹豫、怯懦和爱因斯坦无缘,他永远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助手和学生,一个个来了,又走了,只有爱因斯坦坚持在阵地上。他还要继续摸索,迈着老年人蹒跚的步子摸索。生活就是追求真理。是的,莱辛说过: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在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身上,有一颗童心。多少年前,那根小小的罗盘指针所点燃的神圣的好奇心,依旧在熊熊燃烧。
在爱因斯坦七十岁生日的时候,普林斯顿举行了盛大的科学报告会,有三百多位著名的科学家出席,向他致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拉比致词说:
“什么时候有过另一个人,曾经有过这么大的贡献?……在爱因斯坦以前,在爱因斯坦以后,从来也没有人这样深入地探索、研究过我们关于空间、时间、因果性这样一些人类最本能的观念。”
世界已经不要求爱因斯坦做出新的,爱因斯却在生日前、生日后,都拿出了新的科学论文。有人看了他的论文,摇头说:
“还是统一场论!和二十年前、三十年前一样,只有数学形式,缺乏物理内容。该结束了!”
爱因斯坦是不是该结束了呢?不,决不结束。他对人说过:“没有统一场论,就没有物理学。如果没有物理学,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日,这位当年的第一小提手写信给第二小提琴手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
我不拉小提琴了。这些年来,听我自己演奏,越听越难受。希望你没有遭到类似的命运。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
但是,也有各种各样的事情来打搅他的科学研究。世界和平没有保障,公民权利遭到践踏,这使他无限忧虑。大自然创造出人的生命,人也热爱生命,战争却毁生命。这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战争。大自然给人自由活动的天地,人也热爱自由,法西斯分子却要剥夺人的自由。这也是反自然的。所以爱因斯坦反对法西斯。
还有别的事情敢来打搅他。
那是在1952年,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去世以后。一天晚上,电话铃响了,又是一位记者打来的。
“听说要请你出任以色列共和国总统,教授先生。你会接受吗?”
“不会。我当不了总统,”爱因斯坦说。
“总统没有多少具体事务,他的职位是象征性的。教授先生,你是最伟大的犹太人。不,不,你是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由你来担任以色列总统,象征犹太民族的伟大,再好不过了。”
“不,我干不了,”爱因斯坦说。
刚放下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杜卡斯去接的。
“天哪,是华盛顿打来的,以色列大使要和你讲话。”她把话筒递给爱因斯坦。
“教授先生,我想请问一下,如果提名你当总统候选人,你愿意接受吗?”大使说。他奉以色列共和国总理之命来向爱因斯坦探询的。
“大使先生,关于自然,我了解一点,关于人。我几乎一点也不了解。我这样的人,怎么能担任总统呢?请你向报界解释一下,给我解解围。现在,梅塞街已经很不安宁了。”
“教授先生,已故总统魏茨曼也是教授呢。你能胜任的。”
“不,魏茨曼和我是不一样的。他能胜任,我不能。”
“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你呢!”大使的话,是很真挚的。
“那……,”爱因斯坦也被自己同胞这一番好意感动了。“我怎么办呢?我要使他们失望的。”
当然,提名当总统,拒绝当总统,这样重大的事情,哪能随随便便在电话上决定呢?11月8日,大使先生走进梅塞街112号的绿色大门。他带来了以色列总理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爱因斯坦也在报上发表声明,正式谢绝。
荣誉和颂扬,这腐蚀灵魂的烈酒,爱因斯坦有办法规避。那就是工作。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精神矍铄,迈着颤巍巍的步子,又开始工作了。
43年前,也就是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20世纪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在美国普林斯顿与世长辞。图为四十年代爱因斯坦应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邀请,回答美国公众有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提问。
6·热心于社会正义和人类和平事业的世界公民
爱因斯坦在科学思想上的贡献,在历史上只有N.哥白尼、牛顿和C.R.达尔文可以与之媲美。可是爱因斯坦并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限于自然科学领域,同时以极大的热忱关心社会,关心政治。他深刻体会到科学思想的成果对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个知识分子对社会应负怎样的责任。他说:“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他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是非感和社会责任感。他一贯反对侵略战争,反对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和种族企视,为人类进步和世界和平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 & 7、富有哲学探索精神的唯理论思想家
& & 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社会政治活动都同他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在他的少年时代以及以后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广泛吸收自然科学唯物论,斯宾诺莎的唯理论思想和米自休谟和马赫的经验论和批判精神,形成了自己的唯理论思想体系。他是一位划时代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对真理的不倦探索者。
“在最终的分析中,每一个都是人类中的一员,不管他(或她)是美国人还是德国人,是犹太人还是非犹太人。如果有可能以这样一种唯一有尊严的观点来处理世事,那么我将非常高兴。”
& & 引自爱因斯坦1935年写给《纽约先驱论坛报》编辑的一封信
爱因斯坦于1940年宣誓成为一位新的美国公民。经过在德国的可怕遭遇以后,爱因斯坦非常感邀美国朋友和同行们所给予的热烈欢迎。
& & 1944年65岁时的爱因斯坦。到那时,也极不情愿地承认对纳粹的战争是必不可少的。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将来总有一天,人类和各个国家最终将在不需要互相残杀的情况下解决他们之间的分歧。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witch能用充电宝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