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事物自然消忙那些整天说忙的人,没有时间去学习的词句

当前位置: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2 散文类文本阅读课件
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考纲展示] 考纲 定位 同“小说阅读” 1.新课标全国卷近年来一直考查小说阅读,未涉及散文。 高考 概况 2.从各地模拟题及其他省份高考题来看,对散文的考查有以下特点: 简答题往往从散文的词语和句子含意、结构的作用、形象的特征、手 法与情感等多个角度出题。散文中探究题相对较少,多是对散文复杂 意蕴和多样手法的分析评价。 命题 在题材上记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情的散文都有,尤其注重语言 趋势 优美、情理交融、意蕴深刻的作品。 [真题试做] 一、(2014?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浣花草堂 黄 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来 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 终于还是放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 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 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 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 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人们就从他的 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 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历代经 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 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 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 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 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 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 了焦急的心情。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 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 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 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 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那暗红 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古建 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 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 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一套四座厅堂, 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 座。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 树。洁净无尘。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 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虽 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 说是难得的了。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 的塑像。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 坐的。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在这间厅堂 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 了出去。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草堂 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 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 修的原样相去不远, 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 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像这种地方, 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 合适的。 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在外面的桂子上,看到 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 面。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 “诗史”,在中 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坐在水槛上休息。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 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 界。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 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蕖,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 鸥,随风的柳絮,逐水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 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 的机会。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 自然风物的描写。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 是诗人所挚爱的。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 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 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 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 ,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 却也还清疏, 没有怎样的仙气, 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 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 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导图】
【核对反思】 1.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开头在全文中的作用的理解。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写读《杜诗辑注》及感受,既是设Z 悬念、埋下伏笔、引出下文,也是为了q现作者想对杜甫有 更深刻的了解,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答案】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 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2.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理解。(1) 首先要明确 “ 一般化的塑像 ”“ 没有怎样的仙气 ”“ 难 得”是指什么。显然,“一般化”是“塑像水平一般,很平 常”,“没有怎样的仙气”是说人们并没有把杜甫“神话、 仙化”;“难得”是说人们能以平常的心态塑造杜甫“本来 的面目”。(2)作者“复诵”杜甫的草堂诗,并且像“梦游” 般走入风物不同的“境界”,就是说反复研读杜甫的诗,深 入了解诗人所描绘的生活景象,会有独特的新鲜的感受。 【答案】 (1)①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 但还是清疏的, 没有把杜甫仙化。②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①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 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②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 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3. 【解析】本题从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 分析概括要结合文本内容整体把握, 全面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然后再筛选有效信息,最后进行 整合归纳。 【答案】 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 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 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 4. 【解析】本题为探究性题目,具有开放性,回答时应在联系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题干中的条件和要求。首 先要明确作者有哪些做法,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出对自己 有哪些启发。 【答案】①反复研读诗人的作品。②深入了解诗人生活的环境和诗歌所描写的对象。③不盲从,有自己独到的见 解。④不片面理解诗人作品,不凭主观随意取舍。 二、(2013? 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樱 黄 桃 裳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 德),几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 都集中在这里。 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 有时江岸连山,没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 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 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 逦行来,约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 电影院,到五十年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 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 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它们的新旧比例、建 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 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没 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 “娇客”。 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 注的神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 也有进城来挑着担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 丰富。两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 出的广告;现在是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 ,是孙悟 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 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上演《啼笑姻缘》 ,票价是 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店”里还开设了评话 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 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 旧址里,门前有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 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 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 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了成千 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接待了五 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 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 更多的吸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 “ 渔梁渡 口”,乘渡船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 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 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 殿里细心地雕制着镂空的“雀替 ”, 殿内一角堆着樟木的板 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 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 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① 殿中的桐君像还是白垩 的, 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 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家孟庆甲的指书。这可能是一副 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②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 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 欢回答人们的问讯,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 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 “仙 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树荫下的桐树。这树 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现在的桐树 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 晚时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 在路边的石级上在等候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 旧竹篮,手里拿了一杆小秤。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 满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 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难得看见的,它的产量 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 乎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 的叹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 抛”的论据提出来的。 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 留它下来,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 是自己的同志,也在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 来, 樱桃的出现, 简直就是春去的信号。 其实又何必如此呢? 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为丰富、坚实、健旺、 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 满满盛着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 真是一片火红,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 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 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他的 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着的悲叹、哀愁 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的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子竟从 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 嫩黄的奶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 些,我们买了一大捧,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 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 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 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为上彩做准备。 5.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 这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 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 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章, 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 谈谈作者 的“见识与魄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对反思】 5.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信息。第(1)题,第② 段“娇客”新建筑出现了;“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 专注的神色”。 第③段“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 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几年来吸引 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第(2)题,第④段“桐君祠也正在重 新整修”,“细心地雕制着镂空的‘雀替’”;“这些装在 外檐梁柱尽头的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 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 缛极了也美丽极了”;“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第⑤段“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 总是采了来给人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分别概括 这些信息。 【答案】 (1)新建筑陆续出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文 娱生活更为丰富,旅游业快速发展。 (2)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留传的、富有诗意的 抱柱对联,悠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 6. 【解析】 本题通过考查理解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考查对行文思路的理解。画线句意在说明古人把樱桃看作是 春尽的象征,樱桃意味着伤春惜时之情。结合画线句的上下 文,回答画线句所起的作用。上文是关于樱桃的介绍,下文 是对樱桃新的寓意的阐发。据此,回答画线句的作用。而文 中诗词的引用,则起到了彰显文章底蕴,增强文化气息的作 用。 【答案】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②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7.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文章以“樱桃”为题,文章主旨就应该与“樱桃”的寓意相关。后三段才集 中写“樱桃”,显然前五段的内容是为后面的内容服务。这 就要求概括前五段的内容,分析它们与后三段的关系,对后 三段起什么作用。 【答案】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 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揭示樱桃 寓意,升华文章主旨。 8.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 整合文本信息。 既然是“作 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显示了他 的‘见识与魄力’”,那么,首先就要筛选出作者对社会发 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的内容来。 作者发现的社会发展变化有: 对桐庐长街变化的观察,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对传 统文化传承的关注。作者对此的思考: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 发展,对改革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作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 惜春的“樱桃”以新的寓意,作者关注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遗 产传承的问题。 【答案】(示例)(1)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通过对桐庐长街变化的 观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并通过对桐庐风貌的 描写,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2) 对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 魄力。作者笔下的樱桃,虽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 但还是让作者欣喜;樱桃“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 命的力”,预示着未来更大更多的收获,作者对此抱有坚定 信心。 (3) 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显示了作者的见 识与魄力。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物质生活的进步与 变化;而作者却从影院前人群兴奋、专注的神情,景区内游 人激增的现象中, 洞察到百姓对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渴求。 (4) 大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显示了作者的见 识与魄力。作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惜春的“樱桃”以新的 寓意,再借品赏齐白石的画丰富其内涵,以此体现一种积极 奋发的人生态度,讴歌当时那种坚实、健旺、充满生机的时 代精神。 (5)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和思考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 魄力。对桐君山历史气息的描述,对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 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初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同时, 对这些景点被游客冷落的现象,作者也流露了些许遗憾。 文本阅读导引 一、散文的特征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 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 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借景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 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 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 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地表现主题服务。 2.情理交融,意味盎然 “情”指散文中表现出来的情调趣味,它体现了作者对 生活的感受和态度。与诗歌相比,散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显 得较为深沉含蓄,而且它又更多地把情感寓于所描写的生活 材料中,转为一种情趣。“理”即哲理,指作者对生活进行 独到的观察、深刻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后形成的对人生经验 的高度概括;也可指事理,即散文中表现出的对生活的认识 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 有些散文虽然取材小,却需要有哲理人情,并且散文中 表达的这些哲理、事理不是凭空而发,他们往往与情绪紧密 相依,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的升华和结晶。情理两者 有机地交融统一,形成了散文内容的重要特点。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散文的语言往往具有高度准确 的概括力,力求做到句中无余字,篇中无剩言;也讲究平实 易解,决不故弄玄虚,总努力把艺术匠心藏于自然而和谐的 气势之中,将一系列警句妙语融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之中,从 而呈现出一种华而不俗、朴而不拙的美。 二、考场上如何迅速读懂散文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 区别。它要求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 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 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 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 握了全文,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 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能快速而准确地 答题。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 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①内容――文章写了什么?基本把握 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②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 把握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 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的词语、句子、段 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 握文章的脉路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 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 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 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 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含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 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 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时要把开头和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 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 致,就要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 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这样,文章的整体 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 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 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文章的中心。找到这样 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 点和内容连续起来,就能发现作者在说什么了。 三、四类散文阅读要领 (一)写景状物类散文 写景状物类散文一般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 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 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或描摹山川名胜,抒写地域 景致,叙述特定事物;或游览参观,寻踪探微;或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在所有的文章样式中,写景状物类文章最能够展 现语文的语言魅力,也是最值得大家精读品味的选择对象, 它对于丰富自己的人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陶 冶自己的人格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步走”“两思索”阅读写景状物类散文 1.三步走 第一步:读前抓信息,初步感知内容 (1)标节数;(2)研标题、作者、时代背景;(3)抓首尾段, 首尾段往往有作者议论的语句,这是把握作者情感的捷径。 第二步:通读全文,分析形象(景、物)的特征 (1)找准形象:自然山水、人工场景、风俗民情、特定物 件。 (2)抓住角度: 外在――形、 声、 色、 味等方面, 内在―― 品格、神韵、气质等情态的特征及内在意蕴。 (3)分析语境, 概括特征: ①找原词概括――提取描写景、 物的修饰语(形容词),利用上下文中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 ②提炼词语概括――根据对语境的理解来概括画面、特定物 的特征。 第三步:根据形象的特征,把握情和意 不同抒情类散文的主旨往往不同: (1) 写景类散文 ―― 把握景物中作者的感情及对景物的 思想态度; (2)咏物类散文――感悟作者在物中所赋予的象征义,抒 发的感情(意愿、人生观点、情感态度)。 2.两个思索方法 (1)思索文本思路和结构 写景散文:描写景物的顺序,或观察点角度的变化;或 先描写画面,刻画环境,后抒发情感。 咏物散文:由物及人。 (2)思索文本的艺术手法 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咏物散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等。 (二)文化游记类散文 文化游记类散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 “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 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 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其特点为:一是取材上的文化性,即所写对象是文化意 味突出、文化含量丰富的社会现象或自然景观,多借助名人、 文化古迹,咏史怀人,阐发作者对此的认识和评价,有时在 此基础上联系现实,借古讽今,引发人们对历史、现实、人 生、社会的深沉思考;二是文化意识强烈,即明确地从文化 角度和文化意识来表现对象;三是文化解剖具有穿透力,即 以独立的文化思考和深刻的文化思想来解剖事物的特征和发 掘现象的本质;四是行文上具有文化韵味,主要体现在语言 风格上。 “三抓”“两注意”阅读文化游记类散文 1.抓住三个核心 (1)抓住线索,理解文本内容 文化游记类散文不同于其他散文,一般地,文化游记类 散文要借助某一文化现象、文化景观、文人逸事、文化视角 作为抒情载体,其中总是有某种线索,这一线索就是散文组 织安排材料的“纲”,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纲”,就可以 沿着它去分析文本内容,明确写作思路和选材意图。 (2)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探究其精神实质 文化散文多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写作对象,可以是名山大 川、历史遗迹,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还可以是文 化现象,如传统节日、茶文化、酒文化等。鉴赏文化散文, 就要抓住这些描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探究蕴含在其中的精神 实质。 名山大川或因风景秀丽而著称,或因著名历史人物而扬 名。描写历史遗迹类的文化游记散文,则要了解和掌握其相 关的时代背景,诸如产生由来、历代传承、兴衰更迭等。 凡涉及历史人物的文章,要结合人物成就、古今意义以 及后世人的评价。历史事件类的文章,则要结合事件当时的 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多方面考虑。而文化现象类的散文, 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等,本身源远流长,阅读时要追根溯源, 综合分析。俗话说,借古讽今,察古知今。历史人物和历史 事件,可以让人更加深刻地回忆历史,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给现实人生指明道路。以各种文化现象为主要写作对象的文 化散文,则让人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的冲击,感悟祖 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其中深刻内涵及作用 文化散文因涉及对象充满历史文化意味,语言上有种历 史的厚重感。一般来说,文化散文很少有李白般的浪漫情怀, 而多了一些对现实的追问和对人生的思考, 给人以无限哲思。 多用修辞,注重对多种手法的综合运用。 2.两个方面注意 (1)往往以“游记”形式开始行文,注意立足点的变化, 理清行文脉络。 (2)注意这类文章中时空的转换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三)写人记事类散文 该类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它通常 是选取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某些场面甚或是某些细节,以小 见大,来反映社会和人生。 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特点,一是写真人真事,不虚构不夸 饰,语言朴实,感情真切。二是叙事可完整可零散自由灵活, 以零散的居多,零散才见出散文“散”的特点。 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或事件的发展变 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 因素。它从一个角度选材,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塑造 人物形象或以中心事件为主来反映生活的本质特点。 “三步走”“一注意”阅读写人记事类散文 1.三步走 第一步:理解题目,寻找线索 因为这类文章的题目往往明确所写的人或事,同时,又 往往以某一物象(事件)为线索,联想、回忆与之相关的人与 事,表达作者对某人的认识,对人生、社会的思考与感悟。 第二步:边读边梳理概括事件 文章往往会写到某些人或借助某些琐屑的事件来反映主 旨,这些事件之间有时看来并无“直接联系”,这就更需要 读者耐心、静心梳理思路,思考这些事件都是从哪些不同角 度来完成共同的主旨,也就是看作者用一个什么“神”来将 这些看似没有联系的材料统摄在一起的,而这个“旨”最后 的落脚点是人生过程中的某个道理或社会中的某个现象。 第三步:区分表达方式 这类文章往往夹叙夹议,所以阅读中要注意分清文中哪 里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更需要思考写人过程中运用 的各种表现技巧。 2.注意 注意不要把某段中的某一句抒情、议论的句子当作全文 的主旨。 (四)议论说理类散文 以发表议论、阐发道理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说理类散文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一点领悟,是人的思想 火花在人生过程中的瞬间表现,它不是靠“三论”(论点、论 据、论证),而是借助感性具象来阐述道理。 “两步走”“一思考”阅读议论说理类散文 1.两步走 第一步:抓议论,明义理 阅读议论说理类散文,首先要知道“理”在文中所指的 内容,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解读作者深邃的思想,理解作 者的义理,这是哲理散文艺术美之所在。 这类散文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去论证,整篇文章也不是一 个完整严密论证的过程,但是它要用议论性的语句去表达一 种观点,或表达对某一事物、现象的感悟、认识和理解。因 此,在阅读哲理散文时,如果能把握住这些议论性的语句, 那么就可以很迅速地了解哲理散文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 可以很轻松地品尝文章中的哲理味道。 注意把握全文的开头段、结尾段及每段的“要义句”。 体会文中这些关键语句是怎样把作者所要说的道理准确地表 达出来的。 第二步:理层次,感受“趣” 阅读议论说理类散文,在理解“理”的同时,还要能够 感受作者在表达道理时所体现出来的智慧 ――作者往往不是 板起面孔说教,而是通过“趣”来吸引读者阅读,从而达到 “润物无声”的效果。 这类散文之“散”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情中有理、理中含 情,能将抽象的理论思考融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例证当 中。 在阅读时,只要我们能理清文本的层次,进行发散联想, 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表达哲理时所体现出来的趣味。 这类散文的常见构思方式有以情为线、以理为线、以物 为线(或以上三种的综合)、以时间为线、以空间为线等。前 三种比较常见,而后两种尤其要引起高度重视。 2.思考 思考材料,明确方法。分析文章围绕观点 (所说之理)而 运用到的材料,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作者运 用怎样的方法来阐述观点。 这类散文常用到的方法有引证法、 喻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等,但还应该注意这类散文常 常将抽象的理论融入生动具体的范例解说之中的特点。 四、散文阅读导引训练 快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 龙应台 ①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可能找得出 100 个方 式来回答“文化为什么重要”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从一场 戏说起。 ②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 ,我特别带了 85 岁的父 亲去听。 ③遥远的 10 世纪, 宋朝汉人和辽国胡人在荒凉的战场上 连年交战。杨四郎家人一一壮烈阵亡,自己被敌人俘虏,娶 了敌人的公主,在异域苟活 15 年。铁镜公主聪慧而善良,异 乡对儿女已是故乡,但四郎对母亲的思念无法遏止。悲剧的 高潮就在四郎深夜潜回宋营探望老母的片刻。卡在 “汉贼不 两立”的政治斗争之间,在爱情和亲情无法两全之间,在个 人处境和国家利益严重冲突之间,已到中年的四郎跪在地上 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 ④我突然觉得身边的父亲有点异样,侧头看他,发现他 已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⑤父亲 16 岁那年,在湖南衡山乡下,挑了两个空竹篓到 市场去,准备帮母亲买菜。路上碰见国民党政府招兵,这 16 岁的少年放下竹篓就跟着去了。此后在战争的炮火声中辗转 流离,在两岸的对峙中仓皇度日,70 年岁月如江水漂月,一 生不曾再见到那来不及道别的母亲。 ⑥他的眼泪一直流,一直流。我只好紧握着他的手,不 断地递纸巾。 ⑦然后我发现,流泪的不只他。斜出去前一两排一位白 发老人也在拭泪,隔座陪伴的中年儿子递过纸巾后,将一只 手环抱着老人瘦弱的肩膀。 ⑧谢幕以后,人们纷纷站起来,我才发现,啊,四周多 是由中年儿女陪伴而来的老人家,有的拄着拐杖,有的坐着 轮椅。他们不说话,因为眼里还有泪光。 ⑨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 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人们正 要各奔东西,但是在那个当下,在那一个空间,这些互不相 识的人变成了一个关系紧密、温情脉脉的群体。 ⑩从《四郎探母》 ,我如醍醐灌顶似的发觉,是的,我懂 了为什么《伊底帕斯王》能在星空下上演两千年仍让人震撼, 为什么《李尔王》在 400 年后仍让人感动。 ?文化,或者说,艺术,做了什么呢? ?孤独的个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 少小离家老大失乡的老兵们,从四郎的命运里认出了自己不 可言喻的处境,认出了处境中的残酷和荒谬,而且,四郎的 语言“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为他拔出了深深扎进 肉里无法拔出的自责和痛苦。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 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 ?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 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面而是共同的集体的 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 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 ?零散的、疏离的各个小撮团体找到联结而转型成精神 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 《四郎探母》把本来封锁孤立的经验 变成共同的经验,塑成公共的记忆,从而增进了相互的理解, 凝聚了社会的文化认同。白发苍苍的老兵、若有所感的中年 儿女,或者对这段历史原本漠然的外人,在经历过《四郎探 母》之后,已经变成一个拥有共同情感而彼此体谅的社会。 ?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 将珠子串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倚赖皇权或神 权来坚固它的底座, 因此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黏合剂。 【思维导引】 1.借助有效信息抓主旨 看题目:“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假设复句的________ 部分,它引发我们思考会有怎样的结果。 看开头:由开头可知文章中心是谈________的问题。 看结尾: 结尾照应开头, 通过打比方, 形象地回答了“文 化为什么重要”的问题:文化便是公民社会最重要的_____。【答案】条件文化为什么重要黏合剂 2.抓住关键语句理思路 (1)文章思路非常清晰,一目了然。第②~⑧段叙述____ 的故事,表现了戏剧艺术强大的感染力。然后从第⑨段开始, 集中论述______________,回答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2) 第 ?? 两段,第 ? 段写 ______________ ,第 ? 段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父亲看戏流泪 术使孤立的个人找到同类文化的重要性(2)文化艺文化能使零散的、疏离的小团体联结并转型成精神相通、休戚与共的社群 3.分析形象画面悟意境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是因事见理。具体描述 ________ 的情景,写父亲流泪,写____________流泪,写_________, 形成动人的艺术画面,突出表现《四郎探母》的艺术魅力, 为后面论述文化的重要性做了很好的铺垫,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和感染力。【答案】 生离死别看戏许多看戏的老人父亲与他的母亲的 4.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 《如果你为四郎哭泣》结尾一段以________设喻,形象 地说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柔弱”和“强韧”准确地写出 了文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突出了本文的主旨:文化重要。 【答案】“细丝”“黏合剂”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现象看起来是柔弱无力的,但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能使人 具有归属感 考点一分析作品结构 考向一 1.整体构思(布局谋篇) 整体构思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 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分析结构思路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 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 从空间 ( 场面 ) 上组织材料;③以物件 ( 观察点 )为中心组织材 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 深入,组织材料。 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 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 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 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渲染、设置线索、烘托铺垫、设置 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行文线索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 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 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抓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 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 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 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 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 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 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 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 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不明的文本,往往直接考查思路。理清思路,重在 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个 角度来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 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只要把作者起承转合 的行文思路分析出来,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 结语段分辨清楚,文章的脉络层次就一目了然了。所以,首 先要对文章的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划分,然后再对内容进行概 括。 [典例剖析] (2012? 重庆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太阳梦 晓 浩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 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 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 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 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 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 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 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 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 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 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 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 可即。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 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 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 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 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 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 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 身心辫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 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 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 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 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 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 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 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 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辫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 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 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 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 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 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 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 者的写作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一步,阅读全文,找出写画家老刘的语段。 第二步,理清线索。文章采用 “ 纵贯式 ” 结构,围绕 “梦”而谈,前四段为“找梦”,中间写自己的梦,倒数第 三、四段写老刘找到“梦”,最后老刘又寻“新梦”。 第三步,根据题干,分类合并写老刘的内容。文章开头 四段主要写老刘画山画得苦, 第二次集中写老刘在倒数第三、 四段,主要写其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第三次集中写老刘在 文章最后两段,“最近”,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 第四步,采用分条或q次序的词语组织答案。 【答案】(1)艰辛寻“梦”――画山画的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 山水画派”。 (3) 再寻新“梦”―― 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 峰。 [方法归纳] 分析文章思路“五字诀” 1.明―― 明确文体,把握全貌 通过阅读,明确散文内容,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还 是阐发哲理,概括文章主要叙述了什么事情或者谈的是什么 问题,不同的文章类型,行文思路应该有所不同。 2.圈―― 圈点勾画,抓关键句 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 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 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标―― 标示段意,显露脉络 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给 每一个段来一个总结,用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标示出文段的段 意。这样做的目的是把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浓缩成几句话,显 露出文章内在的脉络。 4.理―― 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分析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重视具有前 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 的标点符号,如分号、冒号、句号等。 5.通―― 通读全段,合成段意 无明显信息的段落,应该通读全段,找出概括性语句或 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这些都没有时,要考虑句间的关 系。先划分层次,概括出各层意思,再综合考虑。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 一片树叶 [日]东山魁夷 当我把京都作为主要题材来创作我的组画的时候,想起 了圆山闻名的夜樱。 我多想观赏一下那缀满枝头的繁盛花朵, 同那春宵的满月交相辉映的情景啊! 我急匆匆赶到圆山公园,稍稍松一口气。所幸,这儿靠 近山峦,一时还望不见月亮的姿影。东山浸在碧青色的暮霭 里,山前面一株枝条垂挂的樱树,披着绯红色华美的春装, 仿佛将京都的春色完全凝聚于一身似的。地面上,不见一朵 落花。山头一片净明,月亮微微探出头来,静静地升上绛紫 色的天空。这时,樱花仰望着月亮,月亮俯视着樱花。刹那 之间,消尽了游春的灯火和杂沓的人影。四周阒无人声,只 给月和花留下了清丽的好天地。 这也许就是常说的奇缘巧遇吧,花期短暂,难得碰上朗 照的满月;再说,月华的胜景,也只限于今宵,要是碰上阴 雨天气,就什么也看不到。此外,还必须有我这个欣赏者在 场才成。 如果花儿常开不败,我们能永远活在地球上,那么花月 相逢便不会引人如此动情。这不只限于樱花,即使路旁一棵 无名小草,不是同样如此吗? 自然景物令人赏心悦目, 这个体验是我在战争中获得的。 过去在我的眼里,这些景物都是平淡无奇,不堪一顾的。战 争结束以后,在贫困的年代里,我也陷入苦难的深渊。冬天, 我伫立在凄清寂寞的山峦上,大自然和我紧密相连,这才使 我的心境感到充实和满足,我心中产生了对生活的切实而纯 真的向往。打那时起,我便开始了一个风景画家的生涯。 我所喜欢描绘的不是人迹罕至的景致,而是富有生活情 趣的自然风物。然而,在我所描绘的风景里,可以说,几乎 没有人物出现。其中一个理由是,我描绘的风景是人们心灵 的象征。 我常常揣摩画面的内容,创作散文,这是我接触了清新 的自然和素朴的形象之后引起的感动所致。在战后的时代急 流勇进中,我有很多时候,是走着同时代相游离的道路的。 现在看来。这条路算是对了。而且,我决心继续走下去。 人应当谦虚地看待自然和风景。为此,固然有必要出门 旅行,同自然直接接触,或深入异乡,领略一下当地人们的 生活情趣。然而,就是我们住地周围,哪怕是庭院煌一木一 叶,只要用心观察,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 我注视着院子里的树木,更准确地说,是在凝望枝头上 的一片树叶。而今,它泛着美丽的色,在夏日的阳光里闪耀 着光辉。我想起当初它还是幼芽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情景。 那是去年初冬,就在这片新叶尚未吐露的地方,吊着一片干 枯的黄叶,不久就脱离枝条,飘落在地上。就在原来的枝丫 上,你这幼小的坚强嫩芽,生机勃勃地诞生了。 任凭寒风猛吹,任凭大雪纷纷,你默默等待着春天,慢 慢地在体内积攒着力量。一日清晨,微雨乍睛,我看到树枝 上缀满粒粒珍珠,这是一枚枚新生的幼芽凝聚着雨水闪闪发 光。于是我感到百草在催芽,春天已经临近了。 春天终于来了,万木高高兴兴地吐翠了。然而,散落在 地面上的陈叶,早已腐烂作泥土了。 你迅速长成一片嫩叶,在初夏的太阳下浮绿泛金。对于 柔弱的绿叶来说,初夏,既是生机旺盛的季节,也是最易遭 受害虫侵蚀的季节。幸好,你平安地迎来了暑天,而今正同 伙伴们织成浓密的青荫,遮蔽着枝头。 我预测着你的未来。到了仲夏,鸣蝉将在你的浓荫下长 啸,等一场台风袭过,那啾啾蝉鸣变成了凄切的哀吟,天气 也随之凉爽起来。蝉声一断,代之而来的是树根深处秋虫的 合唱,这唧唧虫声,确也能为静寂的秋夜增添不少雅趣。 你的绿意,不知不觉黯然失色了,终于变成了一片黄叶, 在冷雨夜里垂挂着。夜来秋风敲窗,第二天早晨起来,树枝 上已经消失了你的踪影。只看到你所在的那个枝丫上又冒出 一个芽。等到这个幼芽绽放绿意的时候,你早已零落在地下, 埋在泥土之中了。 这就是自然,不光是一片树叶,生活在世界上的万物, 都有一个相同的归宿。一叶坠地,绝不是毫无意义的。正是 这片片黄叶,换来了整个大树的盎然生机。这片树叶的诞生 和消亡,正n志着生命的四季不停地转化。 同样,一个人的死关系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固然是人 人所不欢迎的。但是,只要您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 他人的生命,那么,当你生命渐尽,将回归大地的时候,你 应当感到庆幸。 这就是我观察庭院里的一片树叶所得的启示。 不,这是那片树叶向我娓娓讲述的生死轮回的要谛。 (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以他的绘画和散文创作告诉读者,生活中哪怕 是那些微不足道的一木一叶,只要细心观察,就可以从中领 略到生命的含义。 B.作者是当代著名风景画家,他能在作品中挥洒自如 地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描形绘景时,他刻意做了色彩 的变换,做到了文中有画,极大地加深了作品的意境。 C. 《一片树叶》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叙事散文,作者以优 美的文笔,通过对夜樱、月色、树叶等景物的描写,表达了 自己对生命的深刻认识。 D. 《一片树叶》从微不足道的一点绿展开联想,层层推 进,逐步深化,从自然到人生,揭示出深刻的哲理,增强了 作品的深度。 E.作者以一片树叶为线索贯穿全文,将画面与议论紧 密联系起来,寓情于景,借景抒怀,情感含蓄而深沉。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q达艺术和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A 项,说法过 于绝对,原文是“哪怕是庭院的一木一叶,只要用心观察, 有时也能深刻地领略到生命的含义”。C 项, 《一片树叶》是 抒情散文而非叙事散文。E 项,本文是以“我”的思想感情 的流动为线索。解答这种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分析鉴赏题, 要结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联系前后语句、上下段落和主题进 行综合分析,要特别注意选项中q述得过于绝对。【答案】 BD ★2.文章题目为“一片树叶”,作者却从远处落笔,以 大量文字描写“我”去圆山公园观看夜樱和满月交辉的景 色,这样安排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思路、领悟作品内涵、 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该类题目,可首先概括景物描写 的内容,把握画面本身的特点,然后从文章的结构、内容和 q达效果三个层面展开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时,应 尽量考虑到景物描写与文本中心对象和主旨等之间的关系。 【答案】作者着意描写观看夜樱和满月交辉的美景,意在说明美好的景色是颇为难得的,为下文写其花开花落方 显生命灿烂光华的心灵感受做铺垫。 3.作者在文中叙述自己战时和战后的两段经历,有何作 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散文基本特征与q现手法的掌握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对文章的内容层次予以梳理,进而揣 摩作者如此安排的原因。在分析原因时,也应考虑到文章的 结构、内容、主旨等。 【答案】战时,自然景物旺盛的活力使面对战争烈火而心情沮丧的作者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与美好;战后,大自然 的和谐让陷入苦难深渊的作者的心境感到充实而满足。两段 经历都充分说明自然的美让人醒悟给人启迪,为下文写一片 树叶对生命的启迪蓄势。 4. 本文对圆山公园花月交辉的景色和一片树叶进行了细 致的描写,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在分析概括文章的主题时,务必要注意 主旨的多向性。稳妥的做法是针对文中最主要的对象,多角 度地梳理内容。作者的着眼点是什么,通过发问的形式激发 自己的思考, 然后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得出答案。 如本文, “一 片树叶”作为自然之物,它由生到死这一过程体现出怎样的 自然规律,由自然规律可以联想到怎样的人生哲理,由人生 哲理可以折舐出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 【答案】①通过树叶由嫩芽到凋零的变化,悟出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同树叶一样,有着生荣衰败、新生代替陈腐的 规律。 ②作者从一片树叶的描写引申到人生哲理的高度, “生 死轮回”的规律启迪着人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爱他 人的生命。③表达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考向二分析句段作用句段的作用,指某些关键语句、语段在表现文章主旨、 情感的观点态度上的作用。 具有特殊作用的句段往往是全文行文思路上的重点句子 或段落,结构上有特殊作用的句子或段落,表达上富有特色 的句子或段落。句段作用是文章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分析句段作用一般涉及四个角度 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 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 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做铺垫、伏笔照应、首尾 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 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 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 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腈、对比衬托、象 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 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 用。 [典例剖析] (2014? 四川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郁达夫 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 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富有独断 性者,甚至于说“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虽则说 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 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 千真万确的事情。 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 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 于它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 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的景象; 若再配上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人造的建 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 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 月明的普照,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③我们人类都有一种特性,就是喜新厌旧,每想变更。 一碗最珍贵最可口的菜,若每日吃着,到了后来,宁愿去换 一碗粗肴淡菜来下饭。唯有对于自然,就决不会发生这一种 感觉,太阳自东方出来,西方下去,日日如此,年年如此, 我们可没有听说有厌看的。还有月亮,初一出,月半圆,月 底全没有,而无论哪一个人,看了月亮,总没有不喜欢的。 自然的伟大,自然的与人类有不可须臾离的关系,就此一点 也可以看出来了。 ④欣赏自然景物的本能,是大家都有的。不过有些人忙 于衣食,不便沉酣于大自然的美景;有些人习以为常,虽在 欣赏,也没有欣赏的自觉。更有些人,将自然范围限制得很 小,以为能如此这般的欣赏,自然景物就尽在他们的囊中了。 ⑤我从前有位同事,平时只晓得钻门路,积私财,以升 官发财为唯一的人生乐趣,现在居然位至极品,财积到几百 万了,但他唯一娱乐,还是出外则装学者的假面,回家则翻 英国银行的存折。对于自然山水,非但不晓得欣赏,并且还 视若仇敌似的。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 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因为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 性发现,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⑥自然景物所包含的方面,原是极博大、极广阔的。天 地岁时,社会人事,静而观之,无一不是自然,无一不可以 资欣赏,但这却非要悠闲自得,像朱夫子那样的道学先生才 办得到。至于我们这种庸人,要想得到自然的美感,还是上 山水佳处去较为直截了当。 ⑦大抵山水佳处,总是自然景物的美点发挥得最完美、 最深刻的地方。孔夫子到了川上,就觉悟到他的栖栖一代, 猎官求仕之非;太史公游览了名山大川,然后才死心塌地, 去发愤而著书。可知我们平时所感受不到的自然的威力,到 了山高水长的风景聚处,就会同电光石火一样,闪耀到我们 的性灵上来。 ⑧我曾经到过濑户内海旅行,月夜行舟,四面青葱欲滴, 当时我就只想在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 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后来也登过东海的崂 山,安徽的黄山,更在天台雁荡之间,逗留过一段时期,总 没有一次不感到人类的渺小,天地的悠久。所以要想欣赏自 然的人,还是先上山水优秀的地方去训练耳目,最为适当。 ⑨从前有个赞美美术批评家拉斯肯的人说,他在没有读 拉斯肯以前,对于绘画,犹如瞎子,读了之后,眼就开了。 这话对于高深的艺术品的欣赏,或者是真的,但对于自然美, 尤其是山水美的感受,也未必尽然。乡下愚夫愚妇的千里进 香,都市里寄居的小市民的窗槛栽花,都是欣赏自然的心情 的一丝q白。只教天良不泯,本性尚存,但凭我们的直觉, 也就尽够做一个自然景物与高山大水的初步欣赏者了。 (有删改) ★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结构的分析。分析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主题q 达的作用、对文章结构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作者到濑户 内海去旅行,承接了上文古人游览的经历,过渡到自己的体 验中来,进一步印证了山水优秀的地方对心灵陶冶的作用, 更具有说服力。 【答案】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 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 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方法归纳] 解答句段作用“三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 审题要关注三点:(1)句段位置;(2)答题指向;(3)提示或 暗示性语言。其中“答题方向”最重要,如笼统地问有何作 用(妙处)或为什么要从××写起,这是综合问,需要从内容、 结构、表达等多个角度进行回答。 第二步,看清句段位置,明确具体作用 句段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要了解不同 位置的句段分别有何作用。 1.开头句段的作用 作用一: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 点明主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作用二: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 (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作用三: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 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 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某种气氛等。 2.中间句段的作用 作用一: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 能是承上启下(过渡)。 作用二: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 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 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 3.结尾句段的作用 作用一: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呼应 开头,或兼而有之。 作用二: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作用三: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情感的作用。 4.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 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在内容上有突出主旨、强化情 感的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 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者一唱三叹的 效果。 第三步,明确思维方向,熟悉答题模式 1.思维方向 (1)先从篇章结构方面思考。作者遣词造句会着眼于文章 结构, 因此可以据此分析词、 句或段在文中的作用(统领全文、 过渡、照应题目、前后呼应等)。 (2)再从思想内容方面考虑。首先要理解句段的含意,其 次要考虑突出(强调)了上下文的什么内容, 最后考虑对(揭示) 本文的中心与作者的态度、感情有什么作用。 2.答题模式 (1)结构类: ①开门见山,总领下文。 ②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 本;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为??做铺垫; 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 ③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 由??过渡到??,由??转而写到??。 ④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 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⑤线索: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在文中??依次出现, ?? 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 (2)内容类: 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 题),抒发了作者??感情,营造了??氛围,奠定了??感 情基调。 (3)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类: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 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来 谈。 (4)读者角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 化了读者印象;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大运河――流淌千年的乡愁 熊召政 ①莺飞草长的三月,站在黄鹤楼上,想起李白的 “烟花 三月下扬州”,便忽发奇想,能否雇一条帆船或者画舫,带 上弦歌美酒,从胭脂色的波浪上,遇埠则歇,对月而歌,半 醉半醒地航行到扬州去呢?朋友告诉我,偌大长江,再也难 找到帆船与画舫了。 再者,扬州不在长江边上,即使雇到船只,也到不了那 一片令李白痴迷的城郭。我这才意识到,千年前的优雅与浪 漫,早已是沉湮的古典。 ②数年间,因各种机缘,我或者走在京杭大运河已经干 涸的河床上,或者在它尚在流淌的河段上看夕阳下的浪影。 淤塞与疏波,开凿与废弃,辉煌与衰落,保护与开发,似乎 永远都有着诉说不尽的忧伤,展示不尽的画卷。站在杭州的 拱宸桥上,我希望看到从烟波深处摇来的乌篷船;在无锡城 中的清名桥上,我总在想:为何脚下的流水,再也不能流到 幽燕之地去听一听京韵大鼓,洗一洗北国的胭脂? ③崛起于历史,必寂灭于历史。就像寒山寺禅钟依旧, 但客船不再;扬州仍不缺三月的烟花,但迎送游子的布帆, 早已消失在水远山重的前朝。 ④如果在历史版图上寻找中国古代文明伟大的n志,应 首推长城与运河。它们一个横贯东西,一个牵引南北;一个 伴着铁马金戈,一个浸于桨声灯影;一个静态的阳刚,一个 动感的阴柔。但是,在世人的文明谱系里,长城却是要比运 河的名气响亮得多。长城上的雉堞与砖堡,至今仍让世界迷 恋;而运河里的船队与波浪,似乎已经退出人们的视线。 ⑤难道,那一条流动着繁华与锦绣的人造动脉,只能在 屡遭虫蛀的线装书中寻找吗?河流死去的显著特征便是消失 了桨声帆影,这有点像沙漠上的胡杨,它保留了生长的姿态, 但再也不能用绿色哺育大地。 ⑥但运河是一部大书,我们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 环境下阅读它,都会有不同的感慨。有人问我,可以说 “运 河文明”这四个字吗? ⑦从隋代开始,这条贯穿了几个庞大王朝的交通动脉, 沟通了五大水系,串连起数十个湖泊。淮安、扬州等繁华的 都市也因它而生。明代,特别是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运 河达到了全盛,成为大明帝国沟通南北的运输干线。运输物 资的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一条运河供养了帝国的首都与辽 阔的北国,中国也因此有一支名叫漕军的高达三十万人的特 别军队,因为一条河流而诞生一支军队,或者说一个兵种, 这也是运河独有的人文风景。 ⑧运河最灿烂的年代在明朝,自朱棣迁都之后,北京便 有了第一个汉人士族集团。作为帝国的统治者,他们将江南 的生活习惯与民情风俗带到北京。 为了满足汉人士族的需要, 必须有大批江南的物产运到北京。因此,明代的运河,发挥 的效益最大,它的繁忙程度远远超过长江、黄河。为了增强 运输能力,朝廷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与人力。可以说,没有任 何一个朝代,像明朝那样将运河当成不可替代的生命河。 ⑨文明一词,据我理解,是人类某种带有鲜明特色的生 存方式??它涵盖了文化、经济、制度、风俗各个方面。如 果以此推断,运河文明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因为这条地球 上最伟大的人造河流,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中国的经济 史、水利史、交通史、城市史、军事史等方面,均有深刻的 影响与巨大的改变。不可否认,运河文明是中华文明体系中 的灿烂章节。 ⑩运河的急剧衰败是近一个世纪的事。因为公路、铁路 以及航空的诞生, 水上交通特别是内河的航运已经日见式微。 曾是农业文明的骄傲忽然间变成了工业文明的弃儿。当年, 从杭州乘船沿运河到北京,少说也得一个多月。一个月的水 上旅行,与帆桨为伍,与鸥鹭相亲,以两岸的风光养眼,以 河上的波涛养心,该是多么惬意的乐事啊。但在今天,每一 个人似乎都在日理万机, 优哉游哉的生活他们再也无福消受。 生活方式的改变,让运河的诗意退出了我们的心灵。 ?近几年,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抢救运河,并争取将 运河申报成世界文明遗产。一条活生生的运河,竟成了一份 遗产。大凡成为遗产的东西,都是文化的孑遗。它们不再属 于生活,而是属于历史;不再属于享用,而是属于凭吊。任 何时候提到遗产两个字,我就会莫名地生起乡愁。精神故乡 的迷失,让现代的人们乡愁越来越浓。这乡愁不是怀旧,而 是反省。我真的很想回到六百年前,雇一条客船,从杭州航 行到北京。我知道,这只能是一厢情愿。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开篇运用联想和想象, 描绘了泛舟江上优雅浪漫的情 境,体现出作者的古典情怀。 B. 第③段收束上文,又通过写古诗中的意境不再,形象 地表现出大运河诗意的消失。 C. 第⑤段把“桨声帆影”喻为沙漠胡杨, 意在表明桨声 帆影是大运河生命的象征。 D. 作者认为文化遗产是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文明的 标志,因此失去了实用价值。 E. 作者对大运河往昔的灿烂文明充满向往, 对工业时代 人们的生活方式感到遗憾。 【解析】C 项,原文是“河流死去的显著特征便是消失了桨声帆影,这有点像沙漠上的胡杨”。D 项,“因此失 去了实用价值”错。【答案】 CD ★2.文章第④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答案】 (1)内容上:第④段把运河与长城的特点进行 比较,强调了大运河在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性;又把二者今 天的情形进行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对今天大运河衰落的遗 憾与惋惜之情。 (2)结构上:为后文对“运河文明”的叙写做好铺垫。 3.作者为什么说大运河是“流淌千年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意的能力。“流淌千年”既指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指 “大运 河”的衰落代q着一种延续千年的传统的生活方式的改变。 【答案】 (1)因为大运河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对中国 的经济、交通、城市、军事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了 灿烂辉煌的运河文明,而这一文明在今天衰落了,让人留恋 的同时又满怀惋惜遗憾。 (2)“大运河”的衰落也代表着一种延续千年的传统的 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恬淡闲适、与自然相融的诗意 生活不再延续,令人惆怅失落。 4.作者说:“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日理万机,优哉游哉的 生活他们再也无福消受。 ”请根据文意概括 “优哉游哉”是 指怎样的生活?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人再也无福消受 这种生活的体会和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句话在第⑩段,可联系“当年,从杭州乘船沿运河到北京,少说也得一个多月。一个月的水上旅行, 与帆桨为伍,与鸥鹭相亲,以两岸的风光养眼,以河上的波 涛养心, 该是多么惬意的乐事啊”一句概括 “优哉游哉”的 生活特点。然后联系现实谈体会和思考。 【答案】第一问:“优哉游哉”是指像古人那样在运河上旅行,与帆桨为伍,与鸥鹭相亲,以两岸的风光养眼, 以河上的波涛养心,与自然相亲相近,能够欣赏、感受自然 之美而获得心灵愉悦,使心灵受到滋养的一种生活。(意思对 即可) 第二问:(答案略) 考点二概括内容要点 考向一 局部内容概括“局部内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也指多 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既可针对全文,也可针对局部。内 容涵盖层意概括、情感概括、原因概括等。 特点概括题要求概括的是散文中的人、物、景、情及环 境的特点(特征),是概括题中的常见题型之一。 原因概括题的特点: 题干呈现的往往是作者的观点(或结 论),要求筛选、概括出作者持该观点的理由或依据。 局部概括常见的失误是要点不全,为此,应注意: 1.注意筛选的范围 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 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 要点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 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 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要点密集的地点。 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其次是适当扩大筛 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 现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2.注意内容的层次 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 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 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 不遗漏。 3.注意显性要点与隐性要点相结合 概括题一般都有隐性和显性两种信息要点,而隐性信息 要点易遗漏,作答时必须坚持挖掘隐性要点的原则。 4.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 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 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题的多数要点是 不能用这种方法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是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 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 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全用 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5.要有“因分赋点”意识 这种题不像其他题一点两分, 而多数情况下是一点一分, 甚至答满 6 点才得 4 分。因此要根据分值的多少来大致确定 要点的数目。 [典例剖析] (2014? 北京高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 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 释也仅仅是 “ 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 方”。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 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 “废墟”的含义自 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 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 15 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 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 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 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 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 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 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 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q现的对象, “文物”的 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 18 世纪末、19 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 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 “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 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 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 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 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 1820 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 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 最美的女性雕塑, 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 “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 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 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 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 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 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 600 年前塞尔维亚 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 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 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 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 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 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q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 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 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 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 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 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 “可不要领我们去看 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 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h了 的。 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 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 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 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 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 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 特别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 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 人那里还是“○”!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 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 不同审美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原文中 2、3、4 这三个段落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对“废墟”的 认识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每个段落都可以归纳出人 们对“废墟”的审美感悟。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 )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残缺美意识。 (浪漫主义运动阶段 )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 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 (1820 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 缺美的认知。 [方法归纳] 局部内容概括的前提和关键 一、读懂文章是前提 1.概括每段段意。概括段意要理解各句所写内容,抓住 关键词句,分析句间关系来概括。 (1)关键词句往往指每段首、段尾的总领或总结作用的词 句。阅读时,需要标示出来。 (2)分析句间关系就是指根据句间关系确定段落重心,如 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句子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 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忘前者;如是总分(分总) 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2.理清思路。分析段与段、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 章思路,只有对文章大意读懂了,在归纳概括时才不至于找 不到方向。 二、学会归纳是关键 1.寻找区间,锁定信息句。 据题干寻找答题区间,确定答案存在于哪些段落。并且 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根据题干中要求概括的方向性词语确 定具体的“信息块”,甚至是“信息句”“信息词”。 2.整合信息时,信息要点不能遗漏、交叉、重复,更不 能无中生有。 (1)尽可能利用原文词句归纳。就独立归纳而言,尽可能 用原文中的重要词句组织答案,可以防止归纳的不准确性。 (2)防止要点遗漏。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相关文字做层 次分析,并注意按分值采点给分。 (3)组合关键词语,换个角度转述,用一个更“上位”(上 一个层次)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 答题模板: 因题干问法灵活,没有固定的答题模式,常用“①?? ②??③??”这种形式组织。具体要点可引述、整合、概 括等。 [对型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西藏,说不完的梦境 丁海霞 西藏,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有人说它幽美,有人 说它雄伟,有人说它纯净,还有人说它神秘。 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醉在心 灵的梦幻里。 如果从太空遥望,你能看到这里是“世界屋脊”;如果 从高空俯视,你能看到这里峰岭相连,苍山如海,江河细如 丝线,缝缀在山脊深邃的阴影里;如果站在高山之巅往下看, 碧蓝如水的晴空下一片冰雪苍茫,黄绿的草原连着天和地, 星罗棋布的碧蓝湖泊和点点白云般的藏绵羊群散布其间。 如果你深情地拥抱着这块神奇得近乎神话的土地,用心 去看,还能看到什么? 那是藏东葱郁的原始森林,藏南深切的河床峡谷,藏西 广袤无垠的荒漠无人区和藏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那是拉萨河谷的村落农田,那是纳木错畔的玛尼石堆, 那是米拉山口的风马旗,那是山南历史的沧桑图卷。 那是古格王朝的彩画和废墟, 那是披着夕阳晚归的牧人, 那是雅鲁藏布江的峡谷,那是阿里荒原的狼嚎。 西藏,这个被渲染着且将继续被渲染、被诠释着且将继 续被诠释的地方,我们究竟能看到什么呢?把梦枕上雪域高 原,一起开始这个做不完的高原梦吧! 每每提到西藏,我们总会联想到那些震撼人心的场景: 喇嘛们静坐于幽暗的酥油灯下,思索佛陀的教诲;朝圣者冒 着严寒和风雪,朝着圣域拉萨磕着等身长头;襁褓中的婴儿 在诵经中,接受活佛的摸顶赐福;手持转经筒的老人拖着夕 阳的余晖,围着神山圣湖转山朝拜?? 暴风雨来临的时候,经幡还在山口飘荡,这是藏民精神 世界和神灵世界交流的媒介;寒冷的清晨,大昭寺和扎什伦 布寺的寺门还没敞开,长跪磕头的藏人已经挤满广场的水泥 地。在山水草木虫鱼鸟兽一切生灵面前, “嘛呢叭咪恕 六字真言是全部的声音,一种原始的纯粹的声音?? 面对那一张张被高原紫外线雕饰过的脸,面对他们雪山 般清澈、纳木错样晶莹的双眼,你只能震惊,直指心灵的宗 教为无根的灵魂铸建了风雨中歇脚的小屋。当我们拖着沉重 的肉体被痛苦、绝望、悲伤和迷惘困扰在尘世之网时,西藏 和西藏的人们正静静地仰望着那圣殿的图腾,诵经祷告。 在西藏,你应该用心去看,用心去听,用心去诵,用心 去嗅,用心去走,你才能看到古老宗教的支流汇聚着释迦牟 尼、莲花生、宗喀巴、松赞干布的身影,流入藏传佛教的海 洋。这是人与神的世界。 有人问我:“什么最能代q西藏?”我一时语塞。 是布达拉宫,那n志性的耸立山巅的红白相间的雕楼式 建筑?是大昭寺和八廓街,这两个西藏人眼中最 “拉萨”的 地方?还是神山圣湖的美丽景色,那些上苍撒落人间的珠玉 翡翠? 西藏,一个匆匆的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鹰 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满 寺院的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 是的,有了人的西藏才是西藏,有了藏民族的西藏才是 扣动灵魂的西藏。八廓街的老阿妈转动着岁月的经轮,青藏 线上的朝圣者用身体丈量到圣地的距离,桑耶寺佛学院的年 轻僧人露了红袍一角笑着转身而去,羌塘草原帐篷里的孩子 奔跑在清晨太阳的光辉里。 雪域高原养育的藏民族,吃着糌粑,喝着酥油茶,迎着 呼呼作响的风马旗献上洁白的哈达。 他们唱着天籁般的牧歌, 跳着动人的锅庄舞,喝酸奶过雪顿节?? 什么是西藏?她是镜子里的卓玛 ,她是风中的扎西 , 她是佛铃下的强巴 。 (选自《西藏日报》 ,略有删节)③①② 【注】①卓玛:藏族对女子的称呼,它的意思是“度母”,一个很美丽的女神。是度脱和拯救苦难众生的一族女 神,同时也是藏传佛教诸宗派崇奉的女性本尊群。因此二十 一位度母在藏族地区被广大信徒或百姓普遍敬拜,有着极大 的吸引力。②扎西:在藏语中为“吉祥”的意思。③强巴: 西藏语中佛教中的弥勒佛。 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说西藏有说不完的梦境,有各种各样的美,令 人神往,这既点明题目,又表达出对西藏的无限深情。 B.作者让你用心去看,说能看到美丽的自然(包括各种 动物)、人们生活的热闹场景和古老王朝的遗迹。 C.作者写活佛的摸顶赐福、朝拜、长跪磕头、诵经祷 告等,都带有民族特色,是客观地介绍藏传佛教文化。 D.“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一句,是指游客游 历过西藏后,认为与想象中古老的西藏不同,所以坚守地远 望古老的西藏。 E.这篇散文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以描 写、抒情为主,充溢着个人的情感,仿佛是一曲曲西藏的颂 歌。 【解析】 B 项, “说能看到美丽的自然(包括各种动物)、 人们生活的热闹场景”的分析错误,原文只提到“那是披着 夕阳晚归的牧人”“阿里荒原的狼嚎”,并没有说“各种动 物”;“热闹场景”系无中生有,文中只有“那是拉萨河谷 的村落农田,那是纳木错畔的玛尼石堆,那是米拉山口的风 马旗,那是山南历史的沧桑图卷”,这是人们生活(或“曾经 生活过”)的场景。 D 项,“是指游客游历过西藏后”分析与概括不正确, 曲解了原文,原文说:“游客带走的无非是一袋石头、一声 鹰的鸣叫、一片西天的落日,留下的却是满山冈、满大路、 满寺院脚印,和对整个古老民族灵魂的守望”,是对西藏文 化的尊敬、认同,是对藏文化的展望。【答案】 BD ★2.“西藏,一个永远都说不完的梦境”,作者在文中 描述了哪几个方面?试简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文意内容要点的能力。要在读懂这篇散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思路结构,然后进行内容 归纳,语言要简洁。【答案】 ①神奇的秀丽山河(从开头至“那是阿里荒原 的狼嚎”)。②古老的精神崇拜(自“西藏,这个被渲染着” 至“这是人与神的世界”)。③能代表西藏的事物(自“有人 问我”至结尾)。 3.文中画线的段落,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做简 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答题时,可从q达方式、q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 【答案】 ①排比、比喻、拟物等修辞。例如:三个“如 果??”构成排比句式,“是‘世界屋脊’”“苍山如海, 江河细如丝线”是比喻,“苍山如海,江河细如丝线,缝缀 在山脊深邃的阴影里”则运用了拟物。②借物抒情 ( 间接抒 情 )。 借西藏的山川景物抒发了对西藏的赞美和喜爱以及醉在 梦幻里的情感。③运用了描写、叙述两种表达方式。这段文 字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从空间角度由高到低地描述了西藏 的地理特点、环境秀丽。 4.这篇散文的语言富有诗意,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散文的语言特点的能力。要注重平时的积累,例如在学习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 赏》的散文第一单元时,务必要积累“散文富有诗意”的几 个方面,可分别从节奏、抒情性、凝练和美感方面入手。 【答案】①诗一样的节奏,如文中第五、六、七三个段落,运用排比的手法,朗读时富有节奏感。②诗一样的抒 情性,如“到过西藏的人醉在眼前的梦幻里,没有到过的人 醉在心灵的梦幻里”,表达了人们都“醉”在“梦幻里”。 ③诗一样的凝练,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喻事物自然消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