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在石泉上学想把孩子转到西乡县人民政府网去上学需要些什么程序

请帮助“山上那些孩子”---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_汉中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77,444贴子:
请帮助“山上那些孩子”---汉中市西乡县大河镇收藏
相信真正可怜的孩子未必一定全在山上,因为现在很多山上建的是别墅,住的是富翁。不过俺所言山上是指陕西省西乡县大河镇,这里平均海拔1000米,距县城超100公里。其实可怜的不全是孩子,只是除了孩子以外的人,都有或都曾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和改变环境的机会,相比,这里的孩子,他们还不能选择,他们正在成为比他们父辈更要可怜的人,以下带领读者一同去感悟可怜的含义吧。
首先俺也是一个地道的大河人,只是我已成人,在外奔波多年,原想家乡一定会有不小的变化吧,至少那些孩子不会再像20年前的我们那样苦了吧,可结果多少还是有些令有震惊。
20年前,在大河镇每个村至少会有一所可以读一至三年级的小学,最远走5公里的路基本上就可以了,尽管小学设施极差,但至少在四年级前,可以不用住在学校,每天晚上还可以吃上妈妈做的饭,还可以跟爸爸分享下一天里所学的东西。上四年后大多数人则要选择住校了,因为上四年级就要换校了,个别地方可能要走上近30公里的山路了才能到学校,读初中时又得换校,最偏远的可能就要走上近50公里。有人可能会想,大河的贫困是方方面面,俺为何老拿出孩子和教育说事,俺认为,比起其它人,孩子更可怜更值得关注,教育是改变这种现状之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现在大多村里的学校全撤了,上小学一年级就得跑到离家30公里的地方,如果碰上这个学校正在建校之类的,那你就可能还得再走30公里了,直接到镇里去了。为什么要撤校了,因为个别村太小,一个学校一到三年级才十来人,个别班可能就一个人,甚至一个班根本就没人,事实上确实学生太少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人都是社会人,需要从小在集体中学习与成长,另外资源总是有限的,可以利用并校来集中资源,整合资源,但其不利一面也是很明显的,政府在做决策时是否想到了,如果想到了有没有做相关政府上的跟进了,谁敢肯定的说大河现在每个孩子都完成了义务教育?!我们来看一看政府这一决策造成的结果吧:
1. 有的家长会让小孩子长到8岁以后才去上一年级,采取住校的方式,每周一次性拿上熟菜,或中途周三的时候家长亲自为了娃跑上几十公里送点做熟的菜给孩子吃。有时老天也不可怜孩子,来两天温度高温天气的,熟菜坏了,孩子也得吃。有的脸皮厚一点的孩子,见同学有好吃一点的熟菜就会去讨点来,但他给不给你,取决于他跟你关系如何;
2. 有的家长在学校附近阻一间房陪读,平时就不用回家了,周未才回家,省得天天跑,孩子每天还可以吃上热饭热菜,晚上放学了,识字的家长还可帮孩子温习一下功课,听说学校附近的房因此还火了一把,但能否这样,得看你家里的条件如何,还要看你爸妈有没有坏的习惯,比如说抽不抽烟、喝不喝酒,喂得大肥猪以前全是自己吃,现在愿不愿意卖掉一半变成钞票。但如果你家条件一般,没人在外打工赚钱,这样做的风险就比较大,因为少了一个人干农活,家里稍微有一点不顺的事发生,这种孩子可能就转化成第一种情况了。
3.还有的家长干脆就不让小孩子上学了,反正上了也是白上。家长们是这么认为的:那些上完小学的人,还不是回家放牛,那些上完义务教育的人还不是回家种地,你说那个***,他家花了好多钱,欠下好多债供他还上了大学了,现在不还是没有正式工作,听说现在还得了什么精神分裂症,你说这个学上得亏不亏。
悲哀啊,1980年到2011年,中国GDP增长了几十倍,可我那亲爱的家乡呢,那些可爱的孩子他们比20年前的我们甚至还苦,好多地方依然是“三不通”,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谁之过?
我们再来看下那些大一些的孩子们吧,孩子上初中了,跟小学一样一切都没变,变的是这些孩子又得多走几十里路了,得跟他们上小学时完全一样,每每出门之前只能祈祷老天开眼别下雨。现在这些孩子大了,所以上学时他可能还得把家里几十斤玉米或者几只鸡背到镇上去卖了换成大米、烟、酒等等,周未放假时再背回去。如果有班车通往这些孩子的家的那个方向,那么他很幸运,如果这些孩子碰到了这两天一趟(班车不是固定的,淡季两天一趟,旺季一天一趟)的班车,他更幸运,如果他能从他父母的口袋里偷来一点银子终于坐上了这趟超贵但非常不豪华的班车,那么他太幸运了,要知道12年前,就是俺上学那会,大河还不通班车的,当时第一次看到有几个轮子的东西从身后驶来并发出“嘀-嘀”的声音时,很多孩子都吓得往公路旁的山上爬。所以即使10几公里的路程就要收这些孩子5元或者更多的钱的确贵了些,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偶乐坐上一次,尽管大多孩子都晕车还吐得“哇-哇-哇”的,可还是乐在其中。可这,谁之过呢? 大河全镇人口也就一千来户,四千来人,上学的人本来就不多,加上好多辍学的,初中各年级就只能开一个班,到了初三,班上就只剩下30人左右了,教这些孩子的基本上都是刚中专师范毕业的学生,大多都不是本地人,来大河镇是为了“练兵”,过五年后,他们往往就会调到其它环境稍好的地方教小学,他们往往利用时间自考或者函授拿文凭,都在为自己的未来着想(若孩子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还可能采取拒绝上课的方式)。可孩子们了,他们没有未来,在前些年有时全班竟考不上一个高中生。不过比起俺上学那时候,他们还算逹运的,想当年俺上初中时那会,也就是十几年前,高中还没有扩招,解放以来到2000年前,大河镇考上的高中生很少,到2000年全镇才考上的大学生应该还是个位数。如果高中不扩招的话,以现在的情况,不会比10年前好多少。 初中毕业后,大多数人已告别了学校生涯进入了社会,连同那些连小学都没毕业的孩子,因为又不愿呆在家里,听别人说在外赚钱是何种的容易,便心怀憧憬的就跟人外出打工了,因为这里面有很多都是童工,外面正规的厂根本没人敢要这些孩子,最后这些孩子只能进黑厂钻黑煤窑。这其中的一部分胆大的,受黑社会影响,进入黑社会,受黑社会势力控制,沦为黑社会势力的工具,做尽坏事,目前就俺知道的,已经有几个大河的孩子被关进监狱。试问:这都谁之过?当然现在条件稍好的家长会破费让孩子再去读个职中或者技校什么的(现在汉中有些学校可以免费让学生读),当然还有极少数人可能考上了高中,其中不乏最终考上了大学的大河孩子,不过他们很快就会明白一点,他们跟大多人不一样,他们受人歧视,不被人尊重,他们从小就不在父母身边缺少爱,他们也不会爱别人,他们缺乏交际能力和沟通能力,他们变得内向,他们开始变得自卑。其中一部分人,为了保护自己而变得虚伪,他们时时在隐藏自己,生怕别人了解他的身世,他们在外人面前甚至不愿讲家乡话,他们不愿他的父母去学校,生怕别人认出了那个身影拘偻满脸皱纹穿着不整的人就是他们的父母,他们看到这篇文章当然也不会高兴,他们不愿面对现实。他们无法安心的学习,他们感受到社会的不公,他们心理可能开始扭曲,他们可能甚至报服社会……
话又说那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上完大学的大河孩子们(其实就那么几个人),本一直是大河人的骄傲,他们的父母乡亲,给了他们太多的期望,认为几十辈人出了个大学生,应该翻身了,认为上完大学就可在物质上大为改观,可我那父老乡亲们啦,浩大的中国产出的大学生可不是按大河镇千分之几的比例来算的,你们可知,现在想找一份正式的工作靠的可不全是学历学问,靠的是关系,关系你有么?!就算是你儿子运气非常好,在公务员考试中,考了第一名,最终迫不得已还真给录用了,但你没关系还不是月月拿、年年还是拿个千把块钱,最终安排个给人家倒茶递水的工作?
但就算是能这样给人家倒茶递水的人又能有几个,基本上大学毕业全在外漂泊,好几年才回一次家,次次都对亲人朋友说快要成家了,可从没见过他儿子和他老婆,只听说在外混得还不错,在外月薪几千几万的,可他的父母一直还在那生他养他的地方劳作,没人知道他到底混得如何。知道的是,村里很多人已把他当做反面教材,村里人更认为上学没什么用,把家里钱全花光了,还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因供孩子上学,父母的日子过得更辛苦。家长们还是觉得最多上完初中,能在外面找得到厕所就够了,早一点出去打工挣钱实在些……哦,谁之过哟?!
确实,很多孩子上学太不方便了!
有人可能会想,大河的贫困是方方面面,俺为何老拿出孩子和教育说事,俺认为,比起其它人,孩子更可怜更值得关注,教育是改变这种现状之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大河,对这些孩子来说,似乎办什么事都比较困难,要外出最基本的的需要身份证吧,但就算办个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大河镇的条件太差,据说由于不能上网的原因,办身份证需在到一个离大河镇近100公里的一个叫峡口镇的地方因
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大河孩子的医疗环境,但对于医疗这一块,笔者更是无话可说,俺认为大河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医院,所谓的大河医院最多只能算一个不算大的药店。医疗在我国经过了几次改革,说实话本人未见到实际效果(当然除了最近一两年搞的农村合作医疗,本人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大进步)。诚然药店和医院的功能本不应该相同的,但当出水痦、患了沙眼等最常的病在大河都诊断不出来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有什么区别。更别说其它一些要借助仪器来诊断的疾病了,因为在大河医院除了听诊器(用于听心脏跳动的)和测量血压仪,除此之外,还真不知道还有什么仪器。大河离县城100多公里,班车一天一趟,有时两天一趟,当最常见的病在大河没办法治疗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下病人的心情。事实上,大多人并不是有点小病就去医院的,大河人大多数人基本上都是“土医生”,鉴于医院的医疗水平,那些孩子生了病,家长们一般首先想到的也不是去医院,而是自已去山上搞点草药,说实话,山上的草药功能真的很强大。
大河山清水秀,吃的全是纯绿色天然食品,这里的孩子从小受到锻炼,按说他们的身体素质也不错的,但实际上你错了,看看大河有几个体育生你说知道了,如果要让大河的孩子同别的地方的孩子竞考体校,并没有任何优势,因为从小接受过重体力劳动不等于是科学的锻炼孩子,他们从小营养不良,冷饱不均,平时在学校吃不好,回到家了,家长做点好吃的,就会超量就餐,有了病多数都是等待时间来治愈,多方面因素造成这里的孩子身体素质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好,所以即使这里天然环境不错,但这里超过全国平均寿命(73岁)的人并不是多,因为这里的老人没几个因为生病而到城里去治疗的。
中国GDP每年基本上都是近10%的比例增长,但大河也不过是多了几栋两层的楼房。这到底是为什么了,诚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的确自然环境占了很大原因,但这是唯一的原因么?如果大河生在北京,大河的命运将完全不一样,抛去不可控的原因不说,关健原因还是大河不被人们(关键是政府)所关注,相信很多西乡人也未必都知道在西乡还有大河这么一个镇,而且还是如此的贫穷,很多大河人(当然更多的是大河的官员)也不愿去面对现实说出事实,总一个劲的纵向比较认为大河在诸多方面是有进步的,官员是有政绩的,但他们没有做横向比较,西乡的其它镇这20年都有哪些改变。
如果凭自己的努力无法改变现状,又掩盖事实,不让外界知道,不让别人知道你同外界的差距,不让别人帮你,那你有的就只有永远的贫穷,而且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与外界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不同,很多大河人(特别是年龄稍大一点的)在大河以外的地方都不适应或者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
大河还是有很多有出息的孩子,但他们也未必就愿意给家乡出力,他们一旦离开了家乡,就忘记了那生他养他的地方。为当地服务的很多人,他们也一有钱也都在城里买房,有了关系就活动到城里去工作,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在城里去上学,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到底有多少人能真正的能站在大河贫困线上的人们着想,能为那些孩子们着想。结果是,几十年过去了,大河的山是那些山,水还是那些水,孩子还是那些孩子,只是多了几个官少了几个老师撤了一些学校…… 当然,还是有很多一直在为大河人民做实事的人,客观的说,大河还是有进步的,有很多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大河人民做出了贡献,这其中包括很多其它地方的人,如果说部分老师、部分政府工作人员,他们来到一个如此交通不便、如何偏远、有了钱就都没办法花的大河,他们可能埋怨过,但他们工作时却绝不打折扣,在此俺代表大河人民谢谢您们,谢谢您们的付出和努力,只有越来越的像您们这样的人,大河才会有希望,才有出路,谢谢您们。
峡口,是不是靠近镇巴?我曾经从镇巴徒步到一个叫左溪的地方。
当然大河的山好水好,俺喜欢那里的蓝天白云,俺更喜欢那里的人们,他们是那么直实、纯朴。即使交通不便也可起到锻炼孩子的目的,也有其积级的一面。但全世界的人可能没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离学校几十公里远,没人愿意把孩子送到非洲去,没人希望自己的口袋里空空的没有钱。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大肆宣扬艰苦朴素,甚至认为穷是光荣的,那是为了当时社会的需要,现在提倡的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鼓励消费。要富裕、要高品质的生活质量才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那么大河人民不应该是例外的! 没有一个人会故意贬低自己的家乡,俺只是说出了事实,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大河从而帮助大河,政府应更关注大河人民,应投入更多的资源给大河,应在政策上给予大河人民上更多的优待,原因很简单:这些孩子没有错,他们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无权选择自己出生的地方,无权选择自己出生的国度,他们真的没有错! 可能很多人会把希望寄托于现在陕南搞的移民搬迁,是的,人们对搬迁有很大的期待,特别是大河人民,只是结果低于预期太多,本是一个全省统筹的工程,现交给县来做,县上又交给镇里去,在全镇的范围内统筹选址,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简单,易行。但搞搬迁若只图 简单,易行,那还不如不搞,试想,大河那样的一个离县上超过百公里,在国家级贫困县中又是最贫困镇的地方,你让他往镇里哪里搬能达到远离地质灾害的目的。是乎,就来搞为了搬迁而搬迁,搞掩耳盗铃的事,大河安置点就是楼房、大河、龙池之类的什么地方,那不等于从一堆废丘向另一堆废丘上搬么!?在一个全镇范围内几乎找不出可以用作足球场地的平地的地方,搬上搬下,你觉得有意思么?!在人口每年锐减的背景下,还不断瞎投资建设,不断的意淫来安慰民众!个人认为目前的做法,说严重点有点劳命伤财。
俺也曾是大河的孩子,故作上文,行文可能过于悲切,但我相信那里的孩子,他们一定会抬起头来,更加努力的奋斗,穷不可怕,不可悲,更不可耻,让我们面对现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要我们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也能把大河建设的更好。 在此俺也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关注那些偏远落后的地区,给予他们更多的照顾,西乡人都是自己人,西乡人应该知道和了解还有一个比较偏远“兄弟”的真实生活,他们还在那样的存在着。大中国,大陕西,大汉中,大西乡发展得多么迅速,大河镇它始终属于西乡县,属于汉中市,属于陕西省,它属于中国!不管他有多偏远多贫穷它应值得人们的关注,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诚然在全国像大河这样的山还有很多、很多…… 那么,请莫忘记------山上,那些孩子……
可悲!这是某个群体的失败
比起孩子我好幸福 
大河镇面积大、有很多原始森林,但人口少(好象4000多人),建议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逐步将大河人民全部移出。
从小一直听大人说这个地方,以后回老家,一定去大河看看
争取明年吧,如果想帮助那里的学校及孩子(可能考虑组织爱心人士一起去),有什么联系方式?请山之子,告诉我。可发我QQ邮箱QQ:.
我是打算从大河徒步不知道在哪个地方停下(会走四川方向吧到青海),偶然见看见这篇帖子的。以前一直听大人们说起大河,高中毕业时就想骑自行车把西乡的几个临县和镇都去转转的,结果没有去成。这一次,辞掉了工作,开始了行走。我觉得吧,这一辈子,我唯一能留下的只是理念,对于贫穷地方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些人自己去经营美好的生活和建设自己的家乡同时把这些东西传承下去。虽然现在的我还是贫穷,还在为生活奔波,我能确定的是,在一些年后我会去传播我要留下去的东西。我想给楼主说的是,我希望你用行动去做,而不是在这呐喊,能做多少是多少,呐喊再多,有的东西不会变就是不会变。国家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一些东西总是不能面面俱到的,这不是发展的悲哀,而是再正常不过了。而这些留下来的问题,只是留给真正愿意改变和能够改变状况的人。加油!!!!
我把帖子转走了
西乡至大河通道要改建为三\四级道路,拓宽,沥青路面。相信交通条件的改善能改善目前的大河,公路人在大河。
你是大河坝那一位?写的很不错,的确如此。
楼主你好,请问你是哪位?表达的如此细腻,我很佩服,我也是大河镇楼房的,我是王朝位的女儿,今天看见了,希望这一切真的能有所改变!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空中飞扬;一半 散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留名 ~晚上下班回来细看 ~
大河现在修电站了吧?
不是有移民搬迁么,你们村领导干什么去了
感谢大家关注,这个贴子是几年之前发的了
2014年3月,备受大河人民关注的西乡至大河公路改扩建工程开工了! 此工程由省上直接投资3亿元,为水泥柏油路,双向二车道,宽6米,长100公里。建成后,预计从西乡到大河,将由现在的五个小时,缩短至两个多小时。
上图片才是王道
@侠客石头我们应该顶下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四川1家3口失联在汉中被找到 身无分文曾吃树皮充饥
  成都商报9月11日消息,9月8日,成都商报报道了《夫妻俩带孩子报名上学,一家三口失联10多天》,家住广元市朝天区大滩镇响水村的赵德成连续多日四处寻找自己儿子一家三口,因为儿子赵峰8月27日骑摩托车带着妻儿,到广元城区为孩子报名读书。8月28日失去联系,截至9月7日下午记者发稿时一直没有联系上。一家三口一起失联,这实在罕见。
失联的赵峰一家
  9月10日上午,赵德成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儿子一家三口已于9月9日下午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被找到,并于当天晚上回到广元。赵德成说,9月9日下午在西乡县茶镇找到儿子时,儿子的精神状况已经不太正常,不跟父亲说话,也不认识其他人。一家三口带回广元后,儿子赵峰被送往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经医生初步检查分析,赵峰的症状初步判断为精神分裂症,有幻听和被害妄想症状,但也不排除由脑炎等病情引起,目前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诊断。
  “逃亡”男子已送往医院治疗
  成都商报记者在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见到赵德成老两口时,两人面容憔悴,虽然找到了儿子一家三口,但儿子的状况依然让他愁眉不展。目前,儿子赵峰住在医院隔离病区,亲属探望需要征得护士同意。儿媳在病房照看儿子,孙子安排给了亲戚照看。
  赵德成说,9月8日下午,他接到一个罗姓男子从汉中打来的电话,说在网上看到一家三口失联的新闻,回想起此前见到的三个人有些相像。对方当时提供的信息为:8月30日的时候,在汉中开往西乡的客运班车上,他见到一对中年男女带着一个孩子,相貌特征跟网上发布的照片比较相符。几经核实,赵德成确信那就是自己失联10多天的儿子一家三口。
  失联10多天,赵德成一下子看到了希望,他把对方的电话和姓名都记在了本子上,并赶紧把这个重要信息提供给了派出所。警方随后也向赵德成证实,8月28日下午,赵峰骑车带着妻儿路过了汉中和广元交界的阳平关。9月9日早上7点过,他又突然接到儿子的手机打过来的电话,接听后是儿媳的声音。儿媳李某说,一家三口在安康市石泉县的某处树林里,已经身无分文,赶紧来接他们。赵德成赶紧联系亲戚朋友,找了两辆车一起往汉中赶。他告诉儿媳,无论如何要保持电话畅通。
  赵德成和亲戚驾车到达西乡县茶镇高速出口,联系儿媳打车过来。下午3点过,一家三口包了一辆面包车赶过来汇合,赵德成付了70元车费钱。赵德成说,当时赵峰看起来精神状况不是很好,衣服又脏又破,并不认识其他人了,自己上前跟他说话,他把头扭向一边。赵峰在回来的车上显得焦躁不安,在车上,只有一边一人将其按住。昨天晚上7时左右回到广元后,赵峰被送往医院治疗。
责任编辑:海竹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只搜高铁/动车组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最新搜索:
使用工具:
石泉县到西乡有多少公里
出发城市:
到达城市:
石泉县到西乡火车问答
火车站热门线路
出行工具箱
最新火车资讯政府信息公开
依申请公开处理状态
您当前所在位置:>>>>
所属主题: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所属题材:
发布机构:
服务对象:
生成日期:
内容概览:
西乡县“十三五”规划纲要&
西乡县“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西乡县全面深化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努力实现追赶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本规划纲要根据中省市“十三五”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西乡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编制,主要是理清发展思路,阐明目标任务,确定工作重点,引领全县人民追赶跨越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第一章&&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
全面总结“十二五”发展成就和经验,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科学审视县情特征,客观研判环境变化,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以来,按照中省市的总体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围绕“生态立县引领、循环发展支撑、园区建设承载、主导产业带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美丽西乡”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三产活县、开放兴县”的五大战略,全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二五”以来,全县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十二五”末,“四个翻番”得以实现。生产总值翻一番达81.2亿元,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9.03亿元,年均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达2.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翻一番达17.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均超过省市平均水平。综合来看,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益明显,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县域经济实力全省综合排名自2010年以来连续上升10位,升至50位,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优势产业发展实现新跨越。“十二五”以来,建成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1个,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食用菌规模达到4000万袋,茶、猪、烟、菌四大主导产业在群众收入中的比重超过37%,五丰村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江塝茶叶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优秀示范社,樱桃沟、江塝茶园被评为“中国美丽田园”。“一区五园”循环工业园区初具规模,食品、石材工业园成功创建为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矿产、建材、石材、食品、机械制造等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16户发展到50户。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的服务业发展迅速,精品景区特色日益彰显,锦湖中央商务区正式运营,金盛源现代物流园区、廊桥水城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名列全市第一。
统筹城乡建设取得新突破。新建和改建国省干线及农村公路430公里,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内外通达能力显著提升。“两河四岸”河堤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民生水源工程和水电开发稳步推进。城乡综合电压合格率和供电可靠率进一步提高,天然气管网及附属设施加快建设,“气化西乡”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完成城市拆迁改造3923户、实施陕南移民搬迁1.7万户5.6万人,荣获省政府“县城建设先进县”。扎实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堰口镇成功跻身全国重点镇,骆家坝镇被列为省级旅游特色名镇,8个区域性重点镇、12个新农村示范点和100个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扎实推进,形成了城乡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生态文明建设彰显新魅力。坚定实施“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全面推进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开展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汉江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以上标准;县城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面投入使用,集中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露天焚烧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空气质量监测优良率达到84.6%,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列全市第一。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快推进“三沿”区域绿色长廊建设,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0.74%,治理水土流失420.5平方公里。全面强化城区噪声监控,加大工业污染治理力度,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部达标。统筹推进80个村环境连片整治和50个美丽乡村建设,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省级生态县等荣誉,美丽西乡魅力彰显。
民生保障工程取得新成就。坚持落实“两个80%”要求,倾力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坚持四个优先,抓好教育“五大工程”,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成功创建“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全国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优秀县”。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基本完成,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两馆一站”全部免费开放,县图书馆创建成为国家三级馆,茶乡放歌、民歌“六进”等文化惠民活动深入开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面推行精准扶贫“五步工作法”,5.71万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被省政府授予“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先进县”称号。
创新社会治理步入新阶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成投运全市一流的县级行政服务中心,72%的行政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县镇村三级网格化服务信息平台初步建成,覆盖70%以上城乡群众。积极推进政民互动,通过县长信箱、县长热线及时办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办结率100%。“三位一体”信访工作机制高效运转,“一村一警”、“三官一律”活动全面铺开。顺利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县”、全省“双拥模范县”等荣誉称号。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实践证明,“十二五”是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综合实力快速增强的五年,是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发展潜力不断提升的五年,是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承载能力快速增强的五年,是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百姓福祉不断提升的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西乡人民的扎实实干。
总结“十二五”实践经验,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做大总量和提高效益并重,加快追赶跨越;必须始终坚持转变发展方式不动摇,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并重,筑牢产业支撑;必须始终坚持普惠民生目标不动摇,全面覆盖和提高水平并重,共享发展红利;必须始终坚持绿色循环发展不动摇,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并重,促进和谐共生;必须始终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不动摇,创新体制机制和扩大对外开放并重,增强发展内生性;必须始终坚持加强自身建设,以敢于超越的锐气、自加压力的勇气、负重奋进的志气,促进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的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基础设施薄弱状况仍然存在;支柱产业不强,创新能力欠缺,建设工业强县尚有差距;提升三产比重、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面临诸多矛盾;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制约逐渐凸显;随着城镇化加快推进、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综合治理难度日益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实现整体脱贫、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
表1 西乡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2015年规划目标
2015年完成值(年均增长率)
生产总值(亿元)
81.2(13.7%)
其中:第一产业(亿元)
18.47(5.8%)
&&&&&&第二产业(亿元)
27.05(18%)
&&&&&&第三产业(亿元)
35.68(12.6%)
一、二、三产比例
29.2:25.68:45.12
19.34:29.63:51.03
22.8:33.3:43.9
全县工业总产值(亿元)
65(32.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99.03(24.2%)
财政总收入
4.11(14.6%)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2.55(20.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7.15(15.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城镇化水平(%)
第二节 &面临环境
一、发展机遇
融入“一带一路”和“西三角”经济圈的战略机遇。“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我县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以及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将产生积极作用。西乡作为西(安)成(都)渝(重庆)“西三角”的节点城市,具有南联北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西乡把优质绿色产品“推出去”,将先进产品技术“引进来”,开展更大区域、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推动向东向西全方位开放创造有利条件。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策机遇。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丹江口库区上游地区相关规划、川陕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等国家区域性规划将我县纳入其中,为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民生事业发展、实现全面脱贫奔小康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特别是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央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各类涉及民生的专项转移支付要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十三五”期间,中央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庄严承诺为我县实现全面脱贫带来重大机遇。
构建交通体系和区域经济板块合作的机遇。“十三五”期间,随着阳安二线、西成客专、316国道过境改线工程、秦巴环线路网西乡段工程、西乡-镇巴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实施,将使西乡交通网络更趋完善,极大地提升西乡的区位优势,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陕西省“十三五”规划提出以西(乡)汉(阴)石(泉)为中心打造汉江上游区域板块,有利于我县加强区域联动、创新区域协作,围绕绿色循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为我县打造经济集聚、环境优美的汉江上游区域板块中心城市带来机遇。
推进绿色循环和清洁能源开发的机遇。我县地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中省加大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财政转移支付和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将进一步改善我县生态环境。省委、省政府对陕南循环发展进行了战略部署,编制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并安排专项资金培育和壮大陕南循环产业体系,为我县绿色循环产业发展创造机遇。与我县毗邻的镇巴气田区块历经多次勘探,“春生1井”正式启动,“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勘探开发步伐,为我县创新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建设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发展天然气综合开发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带来新机遇。
二、发展态势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增长继续领跑全球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达到新高度。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五项任务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五个统筹”的安排部署,为我县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必须按下全面深化改革的“快进键”,用好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打造“双引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新兴生产力加快成长,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从全省看,陕西经济持续走在上升通道,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大幅提升,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科技潜能、改革动能正在释放,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战略优势正在凸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正在形成,历史文化积淀正在绽放,三大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时期,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只要遵循经济规律实现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陕西经济就有条件、有能力继续保持中高速、不断迈向中高端,实现追赶超越,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全市看,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阶段。这一阶段是保持一定速度、提升经济总量、努力爬坡上坎的追赶超越期;是突出循环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质增效的转型升级期;是突破发展瓶颈、彰显区位优势、全面开放开发的潜能释放期;是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四化”同步、惠及百姓利益的民生普惠期。面对“十三五”,汉中将确保继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经济“四小虎”之一的地位得到巩固和提升,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全县看,“十二五”以来,我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工业和生态旅游产业,符合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要求,市场前景广阔,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持续快速、质量趋好、结构趋优的态势。初步判断我县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后半段,滞后于汉中工业化中期前半阶段和全省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的发展进程,根据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可判断我县正处于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阶段。“十三五”时期,是我县顺应改革大潮、突破体制机制制约、破解发展难题的改革机遇期;是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重大项目、建设汉中东部强县的攻坚关键期;是扩大经济规模、实现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质量的升级提档期;是利用基础设施、做大特色产业、发挥生态优势的潜能释放期;是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民生水平、增进群众福祉的民生普惠期。综合研判,我县发展正处在机遇大于挑战的历史新节点,面对“十三五”,只要能够把握发展大势,遵循经济规律,掌握发展节奏,创新发展理念,全力以赴谋实事、扎扎实实补“短板”,就一定能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三节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以及来陕视察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脱贫小康为主题,以绿色循环为主线,牢牢把握改革创新、提质增效、追赶超越的总基调,积极培育项目拉动、消费带动、城镇推动三大动力,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旅游活县、开放兴县”五大战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2020年与省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专栏1 主线、动力和战略
●主线。绿色循环发展,以绿色循环的理念改造工业、提升农业、发展服务业,用循环技术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升发展质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绿色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动力。项目拉动:以项目为载体扩大投资规模,优化结构,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稳增长的工业基础。消费带动:通过提高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增强消费意愿、改善消费环境,不断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城镇推动:紧紧抓住移民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镇村综合改革、新型社区建设等政策机遇,整合资源,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战略。生态立县:以美丽西乡为目标,以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保护为根本,加强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农业稳县:以脱贫奔小康为目的,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以示范基地为抓手,做大农特产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工业强县:以发展绿色循环工业为方向,加大“一区五园”平台建设,做强以清洁能源、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旅游活县:以“缘结西乡,茶和天下”为旅游品牌,强化精品景区体系建设和宣传策划,推广生态引人、景点留人、文化传人的理念,做活县域经济。开放兴县: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融入区域经济体系,通过“引进来、走出去”推进双向合作,实现开放兴县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树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改革就是开新局的理念,找准改革突破口,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着力培育创新人才,加快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统筹融合,实现协调发展。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快建立城乡一体的产业布局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偏远镇、革命老区发展,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区域均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把绿色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进绿色生活、打造绿色产业、营造绿色生态,加快生产方式转型,促进消费模式提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现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西乡。
坚持互利共赢,实现开放发展。坚持市场经济发展方向,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围绕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的合作理念,利用县内、县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双向和多边合作。
坚持保障民生,实现共享发展。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依法、常态、有序的社会治理机制,促进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制轨道。
三、发展定位
依托我县的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立足“五区”发展定位,打造汉江上游西(乡)汉(阴)石(泉)区域板块中心城市,推动实现撤县设市目标。
城乡统筹示范区。围绕“做优县城、做特集镇、做美乡村”的思路,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统筹推进美丽西乡、环境综合整治、汉江流域污染防治治理、新型社区建设等深度融合,打造乡村互动、共促共荣的城乡统筹示范区。
绿色循环示范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高工业清洁化、规模化、现代化生产水平,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通过产业内循环,产业间融合,有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重点发展休闲农业、绿色食品、文化旅游、养老养生等产业,打造绿色循环示范区。
美丽乡村示范区。遵循自然规律,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保留乡村风貌,展现乡村特色,通过实施规划指导与建设管理、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现代农业发展、农民素质提高、社会和谐促进“五大工程”,打造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区。
有机农产品示范区。以茶、猪、菌、牛等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以陕南绿茶公司与钓鱼台国宾馆合作为契机,研发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以食品工业园区和金盛源现代物流园区为载体,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商贸流通产业,利用南联北接、承东启西的区位条件,让西乡绿色食品“走出去”,打造有机农产品示范区。
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区。发展天然气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精心谋划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西乡县清洁能源产业园,同时加强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加快分布式能源布局进程,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打造绿色能源产业聚集区。
四、发展目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赶超越发展、陕南循环发展的总体要求,实现经济总量、产业发展、区域协调、生态文明、民生水平“五提升”,在深化改革、对外开放、创新发展、社会治理等领域取得“四突破”,提升西乡竞争力,到2020年,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
经济总量再上台阶。到202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34-140亿元,年均增长10.5-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46亿元,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4.3亿元,年均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9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到2020年,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第一产业比例有所下降;工业总值增幅明显,第二产业比例继续提升;旅游、商贸、物流等产业增长迅速,第三产业比例稳定,三产比例预计达到17:38:45。
生态环境显著优化。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65%,绿地率达到4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汉江出境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0天以上。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污水及垃圾处理率等约束性指标低于国家标准。放射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到2020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和12.5%。城乡居民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
小康社会全面建成。2016~2017年为初步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85%;2018~2019年为深化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3%;2020年为冲刺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确保实现全面小康。
表2 西乡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生产总值(亿元)
财政总收入(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化率(%)
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GDP能耗降低(%)
主要污染物
排放降低(%)
化学需氧量
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
森林覆盖率(%)
注: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五、空间布局
“十三五”期间,以生态功能区划分和产业发展基础为依据,按照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基本原则,结合城镇建设布局、循环经济园区布局、旅游产业布局等,着力构建“一核两带五区”的发展格局。
一核。以城区、堰口为核心,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功能,重点打造以廊桥水城、樱桃沟、午子山为代表的城市旅游景区,着力发展以旅游、商贸、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科技研发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循环工业,打造全县经济发展核心。
两带。以主要道路和河流为轴线,以支柱产业和人口集聚区为依托,因地制宜,打造两大产业示范带。
城乡统筹产业示范带:以316和210国道、十天高速过境段东西向为轴线,以杨河、堰口、沙河、茶镇等集镇为重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加快集镇建设,发展清洁能源、绿色食品、商贸物流、餐饮住宿等产业,打造城乡统筹产业示范带。
生态茶园观光示范带:以县城至大河镇方向为生态景观线路,建设城北—沙河—私渡—骆家坝—峡口—柳树—城南生态观光旅游环线,重点发展茶叶种植、田园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产业,实现农旅融合,打造生态茶园观光示范带。
五区。以生态功能区建设为依据,以自然地理条件为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五大产业功能板块。
北部循环建材产业区:以白龙塘、子午、桑园及城北办事处北部为主体,科学发展以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循环利用为主体的循环建材产业。同时配套发展以蚕桑、玫瑰精油为代表的生态农林产业。
西部生态文化旅游区:以沙河、私渡、骆家坝、大河、峡口为主体,依托自然生态和红色文化资源,着力保护红军遗迹遗址,重点发展红色文化旅游、茶叶种植观光、休闲养生等产业。
南部水源涵养保护区:以堰口、杨河、柳树、峡口、骆家坝为主体,以牧马河、泾洋河流域水源涵养区保护为重点,着力加强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治理,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等产业。
东部优质茶叶示范区:以高川、两河口、茶镇、白勉峡为主体,重点发展规模化茶园种植和生产,加大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规模,建成优质茶叶示范区。
中部循环经济集聚区:以城北办事处、城南办事处、沙河东部、堰口和杨河北部为主体建设智慧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配套发展商贸物流、循环工业、都市休闲旅游产业板块,以牧马河谷为主体的生态农业板块,打造循环经济集聚区。
图1 &西乡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图
依托“一核两带五区”空间布局,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五组团、一方阵”的产业集群。
专栏2 五组团、一方阵
●五组团。
清洁能源产业组团:以LNG天然气液化分布式能源项目等为切入点,以建设西乡清洁能源产业园为路径,做大天然气加工产业,培育天然气产品消费市场,辐射发展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构建多元化发展的清洁能源产业组团。
绿色食药产业组团:依托西乡茶叶、生猪、牛羊、食用菌、玫瑰、中药材等特色资源,以现代化园区为承载,以绿色食药精深加工为重点,着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打造绿色食品产业组团。
现代材料产业组团:依托矿产品加工工业园、北部花岗岩循环利用产业园,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开发为引领,发展花岗石矿开采、尾矿综合利用等产业,延伸产业链,加快推进装饰材料、石材工艺品等建材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现代材料产业组团。
商贸物流产业组团:依托锦湖中央商务区、金盛源现代物流园区、现代家居博览中心,加快发展线上线下联动的综合商贸服务业,构建农产品、农副产品、建材产品等多个专业化物流集散中心,打造商贸物流产业组团。
文化旅游产业组团:依托堰口文化旅游名镇、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廊桥水城等景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地域特色,实施以道家文化、红色文化为主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打造文化旅游产业组团。
●一方阵。做强做优茶产业,以杨河、江塝、枣园、罗镇四大生态观光茗园为示范,引领带动全县16个产茶镇、街道办事处,全力打造集高标准有机茶园建设、多元化茶产品精深加工、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方阵,加快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建设,在茶叶清洁化生产的基础上延伸茶叶深加工产业链,带动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实现茶产业“全区域覆盖、全产业延伸”的目标,营造“户户产茶、人人懂茶”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到2015年底,全县尚有贫困户2.57万户、贫困人口6.79万人。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增加财政投入,创新投入方式,着力促进贫困人群增产增收和自我发展能力提升,加快补齐贫困人口脱贫这块短板。2016年,城北、城南街道办,桑园镇实现整体脱贫,全县1.9万人脱贫;2017年,沙河、白龙塘、杨河、柳树镇实现整体脱贫,全县2.32万人脱贫;2018年,其余10个镇2.57万人全部脱贫,贫困县摘帽,消除城市及少数民族聚集区贫困人口;2019年至2020年,继续巩固提高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第一节 &明确脱贫攻坚路径
发展特色产业脱贫。加大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力度,立足当地资源,扶持建设一批以“茶、菌、药、猪”等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基地,实现就地产业脱贫。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贫困户以土地、山林、劳动力、资金等方式入股参股到扶贫经济实体中,强化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大农产品品牌推介营销支持力度,大力培训职业经理人,积极推进旅游扶贫、观光农业、电商扶贫等项目。完善金融扶贫机制,拓展产业增收渠道。“十三五”期间,累计扶持10500户通过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对有转移就业意愿的贫困户,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建设县镇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开展好订单定向培训,建立和完善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大力支持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拓展劳动力外出就业空间。加大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工程。优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促使有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有序实现市民化。
实施易地搬迁脱贫。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积极稳妥、保障基本的原则,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脱贫为重点,结合陕南移民搬迁、土坯房及危旧房改造,合理确定建房标准,加快安置区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和迁出区生态修复,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对“三无”贫困家庭实行移民搬迁“兜底”安置,落实“交钥匙工程”。“十三五”期间,实施陕南移民搬迁19327户,其中扶贫移民集中安置人。
结合生态补偿脱贫。加强对上衔接,确保中省市生态补偿资金落实到位。用好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并列出一定比例用于脱贫攻坚。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为生态保护人员。将全县25°以上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对生态移民后将原宅基地改为农林用地的,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开展贫困村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健全公益林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行生态环境审计。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逐步提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定向培养留得下、稳得住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对贫困家庭中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在校中职、高职、高中、大学生,通过实施“希望工程”、“金秋助学”和直接补助等形式,保证其顺利完成学业。实行优质学校同贫困地区学校结对等帮扶措施。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十三五”期间,通过加强教育支持1万人脱贫。
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投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帮助贫困户解决合作医疗的个人交费困难,对特困户的医疗费自付部分给予适当补助,扩大贫困群众参合、参保覆盖面,使贫困群众参合率达99.9%以上。加大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开展县级医疗机构结对支援镇、村医疗卫生活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技术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使0.65万人得到医疗救助。
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制度的落实力度。抓紧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加养老保险,及时续保,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到2018年,确保完全无劳动能力的1.86万人通过社会兜底实现脱贫。
探索资产收益脱贫。将财政资金和其他涉农资金投入设施农业、养殖、水电、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给贫困村和贫困户,资产可由村集体、合作社或其他经营主体统一经营,贫困户享受收益。明确资产运营方对财政扶贫资金的保值增值责任,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确保资产收益及时回馈持股贫困户。支持农民合作社和其他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牲畜托养和吸收农民土地经营权入股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第二节 &夯实脱贫攻坚主体
落实政府脱贫责任。实行脱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制和督查制,县、镇党委政府签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责任书,明确精准脱贫时间表,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金融精准扶贫机制,探索建立财政扶贫资金与信贷资金有机结合的融资机制。强化扶贫资金公示制度,确保扶贫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机关单位定点扶贫。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扶贫方针,加强与中省市“两联一包”扶贫单位的联系,组织动员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包村扶贫和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定期召开扶贫团联席会议,夯实帮扶措施,跟踪落实帮扶项目,开展项目扶贫、物资扶贫、科技扶贫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精准帮扶、精准脱贫,不脱贫不脱钩。
千企千村扶助行动。深入实施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广泛组织动员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帮扶长效机制,通过带项目、带技术、带信息、带市场等方式,帮助结对贫困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村企双赢。
其他社会力量扶贫。继续开展“希望工程”、“春蕾计划”、“光彩事业”等活动。组织开展扶贫志愿者活动,构建扶贫志愿者网络。积极开展每年“扶贫日”活动,搭建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的平台,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扶贫,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子。
专栏3 扶贫开发重点支撑项目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实施15个镇、2个街道办移民搬迁1.9327万户,新建安置房总面积212.597万平方米及配套设施建设,总投资86.98亿元。
●西乡县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计划搬迁贫困人口7943户2.4074万人,总投资19.86亿元。
●西乡县库区后期移民扶贫建设。完成15个镇库区移民区及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总投资4000万元。
●西乡县扶贫综合开发。实施15个镇、2个街道办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总投资14.09亿元。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以产业脱贫为抓手,以发展特色产业为引领,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坚持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发展循环工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结构基本合理、效益明显提升、发展潜力巨大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西乡现代产业升级版。
第一节 &以茶业为主导推进农业现代化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总揽,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加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以茶业为主导的现代农业,着力构建一二三产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到202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4.1亿元,年均增长5.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5%。
一、优化提升茶叶种植
加快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建设。进一步把茶叶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加以培育发展,实现茶产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以杨河、江塝、枣园、罗镇四大茗园和高川、两河口、茶镇、白勉峡等东部优质茶叶示范区为重点,集中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健全、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现代茶叶园区。以陕茶1号、龙井长叶等全省主推茶树良种为重点,加快西乡大河茶树优良品种选育,建成集茶树良种母本园、示范园和繁育苗圃于一体的良种繁育基地。到2020年,新增无性系良种茶园1万亩,培育丰产示范茶园10万亩,投产茶园达到30万亩,茶叶年产量达2万吨以上,实现茶叶年产值25亿元以上。
加大低产茶园改造提升力度。强化茶园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加快规模化茶园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广茶园耕作、施肥、修剪、采茶机械化和有机栽培技术,全面推行无公害茶叶生产。强化对低产茶园的改造,对低产衰老茶园实施改树、改土、改园、改管等综合改造。到2020年,改造低产茶园10万亩以上,有机认证茶园面积达10万亩。
专栏4 茶叶种植重点支撑项目
●西乡县低产茶园改造。改造低产茶园10万亩,总投资2800万元。
●西乡县生态高效良种茶园。建设生态、高效有机茶园10万亩,总投资6700万元。
●西乡县骆家坝现代农业示范园。新建7000亩茶叶科技示范园及清洁化茶叶生产线,总投资4800万元。
●西乡县堰口镇肖家湾茶叶产业观光示范园。总规划2700亩,新建良种茶园2000亩、标准化清洁化茶叶初制和精制加工厂,种植名贵花卉果木,建设休闲及配套设施等,总投资6880万元。
●西乡县苍南有机茶加工及生态观光园。建设茶叶种植园800亩,建设培育珍稀植物基地、茶叶清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总投资5600万元。
●天赐秦韵西乡茶产业示范基地。规划2136亩的茶叶综合种植区,建设综合加工区、茶文化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总投资20797万元。
●西乡县四大茗园。巩固基地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及生态观光设施,总投资20000万元。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依法划定永久性基本农田,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稳定发展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粮油作物,创新突破粮油增产增效技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绝对安全。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为路径,加快规模化养猪场(生猪专业村)建设,生猪饲养量保持在100万头以上,划定畜禽养殖禁养、限养、适养区,实现“猪-沼-茶”、“猪-沼-菜”、“猪-沼-果”、猪-沼-粮”循环经济模式全覆盖,推广无抗养殖、发酵床养殖等绿色养殖模式。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重点发展设施食用菌,力争2017年食用菌生产规模保持5000万袋。优化种植布局,改善种植条件,稳步发展烤烟产业。积极扩大蔬菜栽植面积,提高蔬菜复种指数、产量和效益。因地制宜推进林果产业,高标准、规模化壮大猕猴桃、大樱桃等产业。加快西镇牛品种保护及改良力度,抓好牛羊养殖基地建设,培育壮大桑蚕、木本油料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到2020年,粮食产量达9.5万吨,油料产量2万吨,肉类产量8万吨,蔬菜复种8万亩,水果4万亩,桑蚕基地5000亩,木本油料10000亩。
三、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按照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要求,坚持高水平规划、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配套,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扶持发展一批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建成优质水稻12万亩、“双低”油菜13万亩和100万头无公害生猪基地。持续建设林业产业基地,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1万亩、中幼林抚育10万亩、低效林改造5万亩以及核桃、板栗、木本药材、花卉苗木等经济林木共38万亩。实施一域一品战略,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强县、强镇、强村,形成产业突出、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带。加强五丰、东裕、军鑫、永康、鹏翔、杨河万亩观光茶园等省市级农业园区联动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农业园区。到2020年,建成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2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实施“强农兴农工程”,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有经济实力、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流通企业。继续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利益共同体,增强产业带动效益。到2020年,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家,其中年销售过亿元的企业3个。大力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纵向相近、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农村合作经济网络。到2020年,发展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0个。逐步完善农产品营销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形成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专栏5 农业主导产业重点支撑项目
●种植业。
西乡大河林下经济综合开发:建设10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年出栏5万头高品质生猪基地,总投资12亿元。
西乡县猕猴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万亩示范基地:在堰口、柳树等8个镇建设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及旅游观光设施,总投资1亿元。
西乡县精诚菌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香菇采摘休闲农业园区、香菇高标准试点区、食用菌循环经济试点区及各类配套设施,总投资1.3亿元。
西乡县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项目:建设5000亩中药材基地及中药材加工生产线,总投资1.2亿元。
东升食用菌产业园:占地1100亩,发展旅游观光、苗木花卉、有机肥生产,总投资3000万元。
西乡县5万亩有机蔬菜基地:建设5万亩有机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总投资1.5亿元。
●养殖业。
渔业及渔业资源保护:建设渔业新技术、新品种实验基地,总投资1750万元。
西乡县牛羊规模养殖场建设:建设规模化标准养牛场3个、规模化养羊场5个,总投资4500万元。
西乡县生猪养殖提档升级建设:对全县规模养殖场养殖水平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提档升级,总投资5000万元。
西乡县桑蚕基地建设:建设绿色无公害桑蚕基地,总投资5000万元。
●现代农业。
五丰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全面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总投资3.5亿元。
军鑫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占地2110亩,总投资8322万元。
西乡罗家嘴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占地5000亩,建设集农业种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总投资5.8亿元。
骆家坝大兴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集生态观光旅游、茶产品展销、茶道文化演艺及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休闲农业产业园,总投资5800万元。
西乡县金山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现代化种植区园林区苗木观赏区休闲娱乐区办公加工区及水电路基础配套设施,总投资6000万元。
西乡县金源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占地500亩,主要建设果树花卉苗木种植、特种动物养殖区,采摘体验区、农家乐、休闲及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总投资6380万元。
四、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积极推进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支持建设蔬菜、畜牧和水产品等冷链物流设施,引导各类投资主体投资建设和改造农产品批发市场、集镇市场、社区市场,加快建设茶叶交易市场和食用菌交易市场。完善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便利店、单体零售经营门店为基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到2020年,发展农产品流通企业15家,在县外建立西乡特色农产品品牌店60个、连锁店15个。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构建县镇村“三位一体”的农业生产管理和科技信息服务体系。
全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站、大专院校,采取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科技攻关课题项目等形式,培养一批以茶技术为主的科技示范户、农业能手和科技型企业家,提高先进适用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鼓励民间资本创办科技示范园(场),在全面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生态农业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立体种养模式,扩大农业科技应用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实施粮油生产机械化工程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程,推广智能温室、钢构大棚、日光温室等设施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在茶叶、优质稻、食用菌、水果、蔬菜、畜禽等特色优势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一批与国家、国际标准对接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制定西乡绿茶、西乡红茶地方标准,建立茶叶质量检测平台,鼓励“三品”认证工作,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及森林食品认证100个。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快县农检中心、镇质检站和质检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产品的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加强农业行政执法,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第二节 &以清洁能源为重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高擎绿色发展理念,配合“中国制造2025”陕西方案,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以突破发展清洁能源为引领,优化提升特色优势工业,继续完善“一区五园”设施功能,构建具有西乡特色的循环工业体系。到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亿元以上。
一、突出发展清洁能源产业
统筹利用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绿色能源开发为突破,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依托镇巴油气田项目,力争建设西乡清洁能源产业园,承接油气炼化项目,重点发展烯烃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加强与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以LNG天然气液化项目为依托,大力发展联合循环电站、工业炉用户、工业园区和建筑物冷热电多联供的分布式能源产业。积极争取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风能资源综合利用,合理布局储能设施,在白勉峡、子午、茶镇、堰口布局风力发电站,建立保障风电并网运行的电力调度体系。稳步开发水电,大力扶持以电代燃料小水电站项目,推进巴水河、长滩二级水电站建设,支持鼓励企业投资利用闲置灌溉渠道开发小型水电站建设,享受分布式发电就近入网政策。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分布式能源与集中供能系统协调发展。
专栏6 清洁能源产业重点支撑项目
●能源化工。建设汉中东部区域热电联产项目、西乡清洁能源产业园、西乡县LNG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西乡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及开发,共4个项目,总投资209.1亿元。
●可再生能源。建设西乡县风力发电资源项目、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西乡县长滩二级水电站建设、西乡县大河水电站建设,共4个项目,总投资20.71亿元。
二、做大做强绿色食品产业
推进茶叶清洁化及精深加工工程。遵循绿色生态、清洁安全、节能环保、产品优质的理念,以茶叶清洁化、连续化加工为发展方向,建设30个标准化茶叶初制厂,10个节能型清洁化茶叶示范厂,优化改造50个标准化初制厂。鼓励茶企加大茶叶综合利用,重点加强茶叶在食品、保健、医药等方面的技术示范应用,充分利用夏秋茶原料,扩大红茶、黑茶产品研发及生产力度,提高茶叶附加值。以茶叶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茶叶新产品开发,积极开发袋泡茶、茶饮料、茶膳、茶饼干、茶多酚、茶爽等产品,发展壮大一批集生产、加工、科研、文化、营销为一体的茶叶龙头企业队伍。鼓励茶企业加大外贸出口,拓展国外市场,提升西乡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到2020年,茶叶企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
构建多元化、品牌化绿色食品工业体系。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引领,大力发展肉类、粮油、食用菌等农林特优绿色食品深加工业。以西镇公司、信一食品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肉食品产业,做强“西乡牛肉干”品牌,逐步建立西乡现代牛肉产业体系,到2020年,实现牛肉干产量3600吨,产值6亿元。以汉晶粮油、利民粮油、天汉农业等粮油加工企业为重点,逐步扩建生产线,提高生产规模,到2020年,实现粮油企业新增产值3.68亿元。以陕西东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主导,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建设食用菌生产及深加工项目,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取招商引资,以农产品冷链物流为引领,带动发展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专栏7 绿色食品产业重点支撑项目
●茶叶加工。建设秦源春茶叶清洁化生产线、茶叶基地及年产300吨精红茶加工生产线、年产300吨名优红茶清洁化生产线、年产400吨茯砖茶加工生产线、年产500吨黑毛茶生产线、年产200吨汉南红茶、银杏杜仲保健茶清洁化生产线、年产400吨名优红茶清洁化生产线、200吨南山绿茶精加工暨红茶清洁化生产线、茶多酚软胶囊生产线、苦荞茶及系列产品深加工、陕南绿茶有限公司有机茶园改造与清洁数字化生产建设、西乡苍山茶业公司有机茶叶清洁化加工及生态观光项目、西乡县茶叶初制厂建设、西乡县茶叶初制厂优化改造,共14个项目,总投资4.1亿元。
●茶科技。挖掘我县大河、骆家坝、高川、五里坝等老茶区茶树群体资源,选育特色明显的西乡茶树优良品种。培育茶叶技能人才培训1000人,建成茶园土壤检测系统、病虫害测报预警系统、茶园气象自动监测站等,总投资950万元。
●茶品牌。加大西乡茶叶品牌的培育推广。加快西乡特色红茶、黑毛茶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丰富的茶叶资源向茶饮料、食品、医药、化工和保健等深加工产品开发。创建2个国家驰名商标,3—4个省级著名商标,总投资1200万元。
●绿色食品。建设西乡县钓鱼台有机农产品开发、特色粮油生产建设、核桃油、绿茶籽油精炼生产线、信一特色牛肉干专利新产品生产线、年产3万吨优质大米清洁化生产线、小榨浓香菜籽油生产线、西乡县香菇酱深加工及技改、西乡县食用菌精深加工、冷榨茶籽油生产线、西乡县冷库及冷链物流脱水蔬菜生产线建设、脱毒马铃薯生加工、峡口矿泉水开发项目,共12个项目,总投资13.32亿元。
三、提升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现代材料。以绿色化、生态化、特色化发展为方向,加大石膏、石材、北部花岗岩等产业的整合力度。鼓励矿产品加工企业设备升级,提高废矿、废渣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加大城市规划区石材加工企业整治力度,力争通过对外转移一批、转化提高一批、互采互用一批,化解过剩产能,加快引导城区石材企业“退城入园”。扩大晶质磷矿选矿和钛元素回收综合利用、石材精加工及资源深度开发。鼓励石膏开采企业建设高强度轻质石膏板、砌块及石膏装饰系列产品生产线,开发以免烧砖、新型保温材料为主的新型建材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和产品附加值。
装备制造。围绕先进制造、航空航天、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需要,组织实施智能制造装备创新发展和应用示范工程。积极组织与汉中航空智慧新城产业协作配套,集聚发展一批精密化、精细化零部件生产企业。以西玛机床公司为重点,加快信息技术向生产等环节的渗透,着力实施智能制造工程,重点开发和生产各类精密机床、CNC高速雕铣机、MD五轴数控工具磨床等产品,加快高档智能化数控机床生产线建设,扩大在船舶、汽车、电力装备、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生物医药。充分发挥秦巴山区“中草药宝库”优势,大力推进中药生产工艺创新,重点加强杜仲、天麻、黄连、黄柏、党参等中药材产业链的开发。支持西乡县大华医药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生产线技改项目,大力推进重要生产工艺创新。鼓励西乡县长江动物药品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提升研发水平,构建多元化产品生产格局。以东裕生物、秦自然为龙头,创新发展生物提取技术,引导企业开发植物制剂、保健食品、膳食补充剂等植物提取物高端产品,培育高端品牌。
电子信息。大力承接西安、成都及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信息技术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配套。重点培育发展光电子集成器件、液态光纤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多功能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模组等。着力发展与航空关系紧密的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设备及数字化控制系统等电子信息产业。
专栏8 传统特色产业重点支撑项目
●新型建材。实施西乡县龙王沟一带饰面用花岗石开采及加工、金平矿业饰面用花岗石尾矿渣综合利用、西乡县年产10万吨硫金沙生产线、西乡县120万平方米辉绿岩生产线、西乡石膏资源综合利用及精深加工、西乡花岗岩资源循环利用及深加工、顺天石材花岗岩资源开采及综合利用,共7个项目,总投资33.7亿元。
●装备制造。建设数控刀具生产线、高档智能化数控机床生产线,共2个项目,总投资4100万元。
●生物医药。建设西乡苦参种植及中药材深加工、玫瑰精油提取生产线,共2个项目,总投资1.7亿元。
●轻纺工业。建设包装生产线与信息化融合升级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
四、构建园区循环产业体系
完善循环产业链条。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依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延伸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农林特产加工产业链,肉类深加工产业链,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以“一区五园”为载体,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重点延伸油气化工产业链、绿色食品产业链、蚕桑丝绸产业链、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能源产业链、生物医药产业链,推进循环工业可持续发展。
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对全县工业企业按产业、行业分类逐步集中,引导项目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转移,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西乡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以建材加工工业园、特色食品加工工业园、矿产品加工工业园、生物电子科技产业园、北部花岗岩循环利用产业园为载体,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区五园”循环经济园区工业发展格局。到2020年,园区总投资11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市政道路、供电配电、供水排水、绿化亮化、桥梁河堤、金融卫生等各类公共设施齐全,园区功能更趋完善,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
专栏9 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重点项目
●建材加工工业园。规划总面积3645亩。一期开发面积1908亩,建设周期约5年。园区基础设施预计投资为14984万元,其中:建设18-50米宽的道路10条,总长20428米,总投资6500万元;3座桥梁投资310万元;电源以110KV葛石变电站为依托,送出2条10KV电源线3118米给园区负荷供电,总投资300万元;绿化亮化工程占地543亩,投资4300万元;供水设施占地45亩,铺设供水管网13370米,投资2300万元;新建3.5万立方米/日、占地61亩的污水处理厂一座,铺设排水管网13370米,投资1124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投资150万元。
●特色食品加工工业园。规划总面积1485亩。园区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为24384万元,其中:建设园区葛石110KV变电站1座,并送出2条10KV电源线2300米给园区负荷供电,投资7600万元;14条园区主次干道路总长23352米、宽20-42米,占地826亩,总投资13322万元;绿化亮化工程占地476亩,投资952万元;规划供水量34000立方米/日,采用城区给水管网供水,铺设供排水管网5280米,投资236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投资150万元。
●矿产品加工工业园。规划总面积405亩。一期工程占地245亩,二期计划占地160亩。园区基础设施投资预计为5064万元,其中:新建9条园区主次干道路总长4452米、宽12-24米,占地129亩,总投资1500万元;架设3座桥涵,投资100万元;绿化亮化工程占地60亩,投资474万元;建设35KV变电站1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1200米,投资2400万元;建0.4万立方米/日高位水池1座,布置给水管网1479米,投资260万元;建污水处理站1座,污水管网埋设1479米,投资18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投资150万元。
●生物电子科技产业园。规划总面积1000亩,基础设施总投资4690万元。重点以建设集成电子产业集群和电子软件及服务外包装产业集群为主,力争打造西乡最大的电子工业园区。园区内建设42米宽的电子大道和20米宽的园区道路12条,1906米,占地56.4亩,总投资2360万元;给排水管道3812米,占地5.7亩,总投资980万元。绿化亮化工程占地150亩,投资12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一座,投资150万元。
●北部花岗岩循环利用产业园。主要对园区内产能低下、技术落后的企业进行整合、兼并,在技术创新、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形成花岗岩开采-荒料板材精深加工-尾矿深加工-分离铁-微晶玻璃及石英板-硅砂砖-高标号硅酸盐水泥-土地整理(回填采空区)-种植农作物,实现花岗岩资源开发立体循环。
第三节 &以全域旅游为引领繁荣现代服务业
立足于西乡自身优势特色,创建中省旅游示范县,以全域旅游为引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将西乡打造成秦巴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力推进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和更高层次发展。到2020年,全县游客接待人数达到400万人,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达到60.6亿元。
一、聚力发展全域旅游产业
构建旅游空间结构布局。围绕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的布局思路,以县城为核心,以樱桃沟、廊桥水城、锦湖商务区、鹿龄寺、五丰农业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为依托,打造城市休闲旅游发展核。沿牧马河、县道和乡道,将沿线的天域玫瑰园、江塝茗园、东裕茗园、枣园湖、军鑫农场、杨河茗园等形成串珠状节点,打造旅游产业集中发展轴。以汉江和牧马河为依托,以田园水乡度假、湿地生态观光为主题,打造汉江水乡休闲极;以骆家坝古镇和细辛坝为依托,以古镇体验和滑雪运动为主题,打造骆家坝—细辛坝茶乡度假极。以私渡—骆家坝—大河红色专线为依托,保护开发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九军革命旧址等系列景区,打造红色旅游组团;以大河镇为依托,开发峡谷漂流、山地运动等产品,打造米仓山生态旅游组团;以午子山、堰口古镇和罗镇茗园为依托,提供古镇观光、宗教朝拜等产品,打造午子山道教文化旅游组团。构建“一核、一轴、两极、三组团”的旅游空间格局。
特色化、品质化打造乡村旅游。发挥自然资源和茶园风光优势,深入挖掘茶文化、水运文化、宗教文化和红色文化,突出“一村一特色”,着重开发茶文化体验、水乡休闲体验、生态避暑度假和山地户外运动等生态旅游产品。通过乡村治理、产业联动和文化定位,重点打造生态旅游观光、巴楚文化体验和红色文化传承的镇村景点。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挖掘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建成一批依附于山、水、林地、茶园等自然景观的高品质农家乐,培育壮大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努力将西乡打造成为秦巴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生态化、品牌化建设精品景区。按照“提升品位、整合资源、市场营销、打造品牌”的方法路径,完善景区配套,提升文化内涵,打造西乡特色旅游品牌。集中力量打造廊桥水城项目,按照节点式开发模式,形成秦巴民俗文化大观园。以创建4A级景区为目标,加快午子山景区三期建设,深度开发道家养生、宗教朝拜、休闲度假等旅游项目。完善樱桃沟配套设施,建成樱花城旅游综合体、秀水街、名果庄园等项目。推进西关伊斯兰商贸街开发,打造文化商贸旅游品牌。稳步推进七星湖、回龙湾景区开发。加大骆家坝特色旅游名镇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推广特色乡村旅游品牌,以江塝—骆家坝生态长廊为主线,打造丝绸之路休闲度假景区。以江塝、杨河、东裕茗园为载体,大力发展茶园观光、休闲、养生、养心系列茶旅融合项目,打造集“采茶、制茶、品茶、购茶、茶艺、茶食”为一体的西北地区茶旅融合发展品牌,不断丰富“一山一沟一桥一湖两镇四园”十景内涵。
标准化、信息化提升服务水平。以A级景区和各类园区标准进行设施配套和建设,以乡村旅游为载体,建设绿岛网络体系。依托县城至骆家坝、县城至堰口罗镇茗园为主体的旅游干线风貌提升,打造茶乡画廊骑游道,依托县城周边道路打造休闲健康游步道,依托回龙湾至老渔坝道路打造田园水乡漫游道。配套建设3个绿道服务中心、4个绿道服务站、4个绿道服务点。依托景区、牧马河、汉江等区域,建设白岩村、朱家垭玫瑰园、老渔坝、徐家寨、012旧址五大自驾车营地。以县城为中心、各集镇为网点,加快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实现“吃住行、游购娱”本土化、特色化发展。广泛运用网络与新媒体,建立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加强数字西乡、智慧景区和智慧乡村建设,发展“智慧旅游”。
专栏10 旅游产业重点支撑项目
●西乡县午子山景区建设。景区入口处改造、后山元坝停车场、白皮松科普园、游客接待中心建设,总投资2.12亿元。
●西乡县骆家坝旅游特色名镇。新建基础设施和休闲观光景点,打造5A级旅游景区,总投资5.17亿元。
●西乡县米仓山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实施自然风光旅游景区、景点开发,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开发,民俗文化特色休闲度假开发,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20亿元。
●西乡县樱桃沟生态文化旅游观光项目(原铁佛寺迁建)。建设集文化观光、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绿色旅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文化旅游观光场所,总投资3.23亿元。
●凤凰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修缮凤祥禅寺、麂子寨,完善道路、凉亭等基础设施,总投资3000万元。
●西乡县中雨高家池生态观光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成立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建养生馆、游泳馆等休闲及道路等设施建设,总投资2亿元。
●西乡县沐阳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建设生态园林2000亩,完善旅游观光基础设施,总投资5000万元。
●西乡美樱谷生态休闲旅游地产项目。在樱桃沟景区建设景观商业街,进行旅游地产开发,总投资13.4亿元。
●西乡县午子山猿人洞旅游开发项目。综合开发利用堰口镇司上田坝自然天成的溶洞,建成3A级景区,总投资1.2亿元。
●西乡鲤鱼仙山景区建设。按照4A级生态旅游景区打造,新建张飞庙、休闲体验、观光景点和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7亿元。
●西乡罗家嘴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项目。规划面积5000亩,建设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水上娱乐、休闲养生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总投资5.8亿元。
●西乡县花间谷国际香草园项目。规划占地1000亩,建设以花卉种植基地及加工、婚纱摄影基地、户内外婚庆基地、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观光生态农业综合体,总投资4亿元。
二、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
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以锦湖中央商务区为龙头,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拓展专业化、新兴商贸服务领域,打造县城特色商业街区,积极推进农村商贸流通设施建设,促进全县消费结构优化。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用现代营销方式改造传统商贸业,加快建设一批以茶产品为主的特色专业市场,提升市场聚集度。加大“万村千乡”农家店建设力度,结合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推广电子商务,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生活消费服务新格局。
融合发展养老养生业。推进康体养老、度假休闲、生态养生等产业互动发展,构建完整的休闲养生产业体系。积极探索“公建民营”、“民建公助”和“医养融合”等运营模式,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进入社会医养融合领域,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对养老服务机构的支撑作用,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协作机制,努力培育一批养生保健、康复疗养、中医药治疗等基地。大力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多元主体投资开发老年日常照料、养生保健、老龄教育、心理慰藉、康复疗养、应急救助等项目,构建养老养生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成投用县社会福利中心、白龙塘区域性敬老院以及75个农村互助幸福院;建成2所以上民办养老机构,将福星居老年综合社区培育成全省示范民办养老机构。
全民推进健康体育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西乡县体育运动中心建设,积极申报县田径运动场建设项目,认真做好镇、村、社区及移民安置点的健身器材申报和配送工作。落实竞技体育“金牌”战略,确定重点训练项目和重点训练学校,组建体育运动训练队,建立训练梯队制度。狠抓学校体育“一校一品”工作,建设足球特色学校,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开发地方特色体育项目,围绕牧马河建设陕南自行车运动环线项目,发展户外休闲基地。培育和发展健身娱乐、运动休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体彩营销等产业,促进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三、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强重要基础设施以及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仓库等设施建设,实施“互联网+物流”,全面融入“西三角”经济圈和“一带一路”开放型经济体系。围绕茶叶、生猪、樱桃等特色农副产品,发展以仓储和配送鲜活农产品、果蔬等商品为主的冷链物流。重点加快建设金盛源物流园区、粮油仓储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支持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培育电商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高端物流贸易等新业态。推动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融合发展,加快邮政农村物流网点建设,完善覆盖城乡的快递物流服务体系。
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支持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着力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特别是贫困镇村金融服务。健全金融体系,加强融资性信用担保机构建设,大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乡县人民政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