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太空时代还有周竖峰宣称骂支那无错

同花顺旗下品牌
SpaceX 为啥生在美国 却不是中国?
  岛 君 说   2月7日凌晨,全世界的目光都对准了美国宇航局的肯尼迪发射中心,因为美国目前最牛的私人宇航公司SpaceX,在这里发射了一枚远超目前全世界所有火箭的超级重型运载火箭——“猎鹰重型”公司创始人伊隆.马斯克吹了7年的又一个牛成为了现实!  在一些媒体看来,这枚火箭的成功发射已经令人类“登陆和殖民火星”的梦想变得越发现实起来,重返月球更是不再话下……  但比起这些噱头,真正让我们中国人震惊的是:我们国家不仅目前根本没有这种量级的火箭,而且我们距离造出这种量级载荷的火箭还要大概10年之久!  编辑:肆澍  正和岛综自浪潮工作室、环球时报、航天爱好者  今日,马斯克的火箭撼动了航天业,整个过程相当震撼!废话不说,直接上视频!  火箭起飞瞬间,2000吨的起飞推力确实不是震撼两个字所能形容的.  依旧是排山倒海的欢呼声!致敬这些勇敢创新的工程师们!  SpaceX火箭回收饱受争议和质疑,一路走来日渐成熟,如今已经鲜有人再怀疑了。  当然,网友么,还记得这辆要送往火星的特斯拉跑车么?  没错,它已经顺利飞出大气层了,现在正在绕地球旋转,在演示完长时间滑行性能后,火箭二级将进行最后一次点火,这辆特斯拉将正式进入地球-火星转移轨道。  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最强火箭   经此一役,“猎鹰重型”自身的超强性能和绝佳的性价比一举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人类现役最强运载火箭的宝座已经易主的事实,已经无可撼动。毫不夸张的说,“猎鹰重型”完全可以碾压目前全世界所有火箭。  近地轨道运载能力(LEO):63.8 吨——相当于一架满载乘客的波音 737 客机,比目前纪录保持者德尔塔 IV 重型火箭的 28.8 吨足足提高了两倍还多;  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GTO):26.7 吨——相当于二战时英军一辆“玛蒂尔达”II 型坦克;  火星轨道的运载能力:16.8 吨——相当于一台 LAV3 装甲车。  大家一定会问,这个“猎鹰重型”63.8吨的“近地球轨道”载荷,到底意味着什么?  2030年,中国计划实现载人登月计划,依靠现在的“长征5号”载荷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尚在规划中的长征9号超级火箭才可以。  可如果美国人想重返月球的话,他们现在就已经可以凭借“猎鹰重型”实现这个我们中国人还要12年才能实现的目标了。  此外,若SpaceX的“猎鹰九号”能够大规模使用,将大大减少火箭发射的费用。据马斯克称,可重复使用的火箭费用将只需要6000万美元的火箭和20到30万美元的燃料。  而目前,其竞争对手“联合发射联盟”发射一次火箭需要的费用高达2.25亿美元。在此之前,火箭发射后,即使没有坠毁,也成了毫无用处的垃圾。  假以时日,如果火箭能像飞机一样重复频繁使用,那么太空探索的费用将极大降低,前景不可限量。  为什么SpaceX诞生在美国?   1.百家争鸣,群雄逐鹿  事实上,美国商业航空公司,从制造航天飞船到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SpaceX、联合发射联盟、“蓝色起源”、轨道科学公司、波音等等,一直是群雄逐鹿的局面。  2015年11月份,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的商业公司“蓝色起源”也成功发射并回收了“新谢泼德”号火箭。但不论从高度、速度、重量来看,“蓝色起源”与“猎鹰九号”相比都是小巫见大巫。  老对手贝索斯发布推文祝贺“猎鹰”顺利发射,马斯克回应略显塑料 / Twitter   再往前推,维珍银河的“太空船一号”早在2004年就成功测试了可回收的亚轨道火箭。  其实,不仅在火箭制造领域,在其他大型航空商业领域,也呈现百家争鸣的态势。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火箭发射现场接受采访 / CBS News   2.美国商人的太空情结  美国企业家对太空充满热情可谓自古有之。19世纪,囿于当时的技术,太空探索主要是建设天文台,这些天文台的造价十分昂贵,按照如今的价格,几亿到十几亿美元相当常见。  彼时探索太空显然是个无利可图的买卖,当时人们的目的不是赚钱,几乎都是纯粹出于兴趣和慈善。但在今天,太空商业显现出了繁荣的迹象。不仅仅是现时的利益,太空旅游业、太空采矿等产业都有望在未来成为香饽饽。  SpaceX官方已经宣称开始盈利,但并未透露具体数额。从公开的订单和投资来看,SpaceX未来的收入可观:SpaceX运送美国宇航员和物资供给的合同价值42亿美元。  除了传统的火箭发射、航天飞船领域竞争激烈,一些新兴领域也引人关注。  2007年,Google宣布了Lunar XPRIZE大奖,规定如果有团队能开发出成功登录月球表面的机器人,行驶至少500米,同时向地球传回图片,冠军有2000万美元奖金,亚军500万奖金,此外还有4百万的技术奖励和100万的多样化奖金。  马斯克在推特发布太空海报并配文“Regular departures…   (都坐下,常规发射)” / Twitter  太空行业不仅有现时的利益,长远来看,更是一块大蛋糕。比如太空采矿。伦敦大学的教授伊恩.克劳福德说,一颗直径200米的金属小行星,价值达300亿美元。  再譬如太空旅游。2001年,美国商人丹尼斯.提托成为第一个飞入国际空间站的个人,为此他付了2000万美元。他是第一位“太空游客”。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又有6名太空游客飞向国际空间站。  当下种种太空探索尝试,昭示了太空商业的无限潜力。而马斯克的这次发射成功,则让人类在走向太空商业时代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  美国深厚的资本主义土壤和商人自身的兴趣,让美国在太空商业中先人一步。马斯克的这次发射正是对这一传统的最好传承和诠释。  3.立法鼓励私企参与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太空探索这么严肃的领域,美国政府要开放给私人企业呢?这是因为,在资本主义和市场精神深厚的美国,官办的NASA也有点缺钱。  阿姆斯特朗登月画面   美国太空探索起步于美苏冷战期间的装备竞赛。冷战期间的NASA是个金矿,而非制造工厂。实际上,从冷战开始NASA的设备就一直依赖于私营太空企业的匿名合作,至今没有独立建造过一艘宇宙飞船或火箭,从50年前把John Glenn送入地球轨道的水星飞船,到现在的“猎鹰九号”。  与苏联的太空竞赛胜利完结后,NASA的预算经费一落千丈,不得不与其他政府部门一样,一同竞争联邦政府的有限经费。1977年至2012年,NASA平均预算经费仅占非国防机动开支的5%。  在经费严重不足、研发持续低迷的状况下,NASA不得不考虑改革。  1984年,国会通过《商业太空发射法案》,允许私人发射火箭。同一年,NASA修订宪章文件《政策与宗旨》,增添了一项:国会称美国的总体福祉要求NASA尽最大可能寻找和鼓励最大化太空商用。  1990年,另一项法律规定,NASA需向私企付钱发送其设备,一大批私人发射服务供应商应运而生,联合发射联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1994年NASA又推出了 "技术转移计划",并慷慨地拿出了每年预算的20%用来支持商业合作伙伴协助研发新技术,其中包括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方案,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同时开创了一个新市场:太空商业。  NASA局长查尔斯.博尔登解释,在美国财政预算拮据以至于几十年来发展太空技术的资金严重不足的时候,需要让私人机构充分参与进来。在"技术转移计划中",NASA重点扶持了两家老牌航天公司,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两家都是NASA的长期外包单位,拥有50多年的航天发射经验和实力。  21世纪初,又一批试图改变游戏规则的公司出现,并以"物美价廉"的设计方案,打破了NASA与联合发射联盟的垄断合作,其中包括SpaceX、轨道科学公司等。  日,美国国会通过《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25日奥巴马签字同意,法案正式生效。  法案规定,未来8年将陆续给国内商业航天公司派发执照,允许私营航天企业进入外太空探索,以便促进商业()、开发新能源,空间矿工对自己带回来的矿物质将保留所有权和使用权。  在《美国商业太空发射竞争法案》中,提出了很多"重商"措施,例如增加了保护私人太空公司"免受有害干扰"的原则,保护他们的探测行动免于美国政府、其他国家或其他竞争对手的监控或恶性干扰等。  在这些政策的引导下,美国企业在太空领域如虎添翼,正是这些民营企业家,让美国跑赢了航空竞赛,跑在了宇宙探索的最前线。  为啥咱中国没有这种火箭?   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啥咱中国没有这种火箭呢?  这绝不是因为咱们中国人的智商不足,或是国家的投入不够,而是因为我们与美国在火箭领域先天就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也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重点也与马斯克和他的SpaceX会存在较大不同。  先天的差距方面:人家美国1969年就已经成功用“土星5号”这种上百吨载荷的超级重型火箭把宇航员送上月球了,而我们在1970年才刚刚用远程导弹改造过来的、载荷仅为300千克的长征一号火箭把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  当然,对于一个1949年才刚刚建国,且工业基础基本为零的新生国家,我们能在短短20年就有第一颗卫星上天,也已经说明了我们强大的追赶能力。  然而,火箭这种涉及基础学科和工业化水平的领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追赶上的。所以当美国像SpaceX这样的私企都已经在研发“猎鹰重型”这种超级火箭时,我们还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先把我们的“长征5号”给弄稳定了,然后再去考虑在2030年实现“长征9号”这种光引擎技术就与“长征5号”【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国产重型火箭。  所以,虽然2016年“长征5号”的升空令我们从“航天大国”成为了“航天强国”,但我们中国人可千万不能因此就“飘飘然”,觉得自己很牛了。和美国人比航天,我们仍然还是“学生”,而今天美国人成功发射的“猎鹰重型”更应该让我们清醒过来了!  只要我们的国家保持稳定发展,这个差距就能被我们一点点追上。毕竟我们“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体制在追赶技术差距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而且到时,我们今天“种下的树”也必定会让这个国家的新一代人才获得比今天更广阔的逐梦空间与资源!  最后,让我们一起听听马斯克在猎鹰发射前的受访:要么见证成功,要么就当看场烟花吧!  参考资料  《为什么只有美国才会诞生SpaceX》 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在中国人都在睡觉时,美国人完成一项远远把中国抛离的壮举!》 环球时报(ID:hqsbwx)  发射台没被炸平,新的人类最强现役运载火箭诞生!马斯克吹的牛又一次变成了现实! 航天爱好者(ID:hangtianfans)
企业家第一学习平台
同顺号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传播及获取的平台,作者的发文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不表明同顺号立场,作者需为自己账号的一切行为负责。
已有--个人赏过
正和岛如何?打个分吧
看完这篇文章有何感觉?已经有 &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span class="sub-rq-num" id="atNum_关注人气
912文章数量
120189访问量
&&北京正和远景有限公司是正和岛旗下,著名财经专家、投资人吴晓波投资的新媒体公司。
24小时热文排行
您有什么问题想要告诉我们?(内容或者商务合作请联系)
写下您的看法和建议...
留下您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向您反馈结果NASA公布10大太空垃圾
据美国《网络世界》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轨道碎片项目办公室表示,自太空时代以来,全世界共有4700次太空行动,在地球轨道上制造大量太空垃圾,其中1/3的垃圾是由10次太空行动产生的。美国、前苏联的太空垃圾占了绝大多数。这10大太空垃圾包括:1996年美国飞马座火箭爆炸,产生713块碎片;2009年美国“Iridium33”产生521块碎片;1965年美国OV2-1/LCS卫星火箭产生473块碎片;1970年...&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在40多年欣欣向荣的太空探索活 动中,不幸产生了大量的轨道碎片.这 些碎片的速度约为7.5千米l秒,即使是 最小的碎片撞击到航天器上,也可能使 共严重受损,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数以 百万计的人造轨道碎片(再加上天然的 微流星体)聚集在近地空间,对肮天器 的生存构成了重大威胁。截至2004年9 月20日,美国空间监视网(SSN)统计 编目的9216个在轨物体中,仅有2909 个有效载荷,共余6307个属于可观测的 较大碎片。低于2000千米的低轨道 (LEO)是碎片的主要集中区域(上左 图),而地球同步轨道(GEO)上也形成 了碎片环(上右图)。 轨道碎片环境状况 炮一7”空间站释放出200个碎片,而美 国“威斯福特针”实验释放了140个碎 片。氧化铝颗粒是轨道固体火箭发动机 正常工作时的副产品,已成为厘米尺寸 的轨道碎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各国已进行的空间任务超过 4300次,而目前20%的编目碎片是由10 次任务产生的,其中只...&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引言 过去在航天飞机的设计中考虑了微流星环境,它是星际环境的一部分。在每一瞬间,都会有200kg的流星体以大约20ki可s的平均速度扫过距地球表面2000km以内的地球轨道空间,而其大部分是集中在尺寸为0.lmm的微流星。 但是,在同样范围的空间里,估计已有3XIO6kg的人造空间碎片存在,它们主要分布在高倾斜的轨道上,并以10k盯口s的平均速度掠过。这些空间碎片大部分都是火箭遗骸、失效的有效载荷,也有少量仍在工作的有效载荷。 根据对90个在轨卫星破碎而产生的4000多个碎片进行跟踪,测试数据表明:其中有1000kg的轨道碎片其尺寸为Icm或更小,有30Okg的轨道碎片其尺寸小于lmm。 以上这种质量分布说明,对于在低于ZOO0km的地球轨道飞行的大部分航天器来说,轨道碎片环境要比流星体环境更恶劣并更具危险性。 轨道碎片分布的数学模型预示,碰撞引起的破裂还将会导致Icm或更小尺寸的碎片以两倍速率增长,以致在地球轨道上形成总质量...&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1引言 在实现反卫星(ASAT)试验(即第一次面向活靶子)计划时,人们才认识到需要把轨道破裂过程模型化并研究碎片的进展。被选作靶标的“太阳风暴”卫星(P78一l),是1 978年发射到太阳同步轨道的太阳观察卫星,并于1 985年9月13日在美国西海岸遭拦截。随后跟踪到了几个碎片的痕迹,并预测到还有几千甚至更多个由于尺寸较小而无法跟踪的碎片。本次试验是一个沿轨道的大物体同一个小弹丸在同一弹道轨迹上发生的碰撞。 1986年夏,为了准备Delta-180的发射,主动防护战略办公室(s DIO)组织了一次载荷在轨碰撞试验,这是尺寸基本相同的两个物体在轨碰撞的第一次试验。 为此,有必要对碎片的生成及其对航天器的碰撞损害进行深入的研究。2历史的回顾2 .1奖宇航公司对于碎片研究的贡献 开展碎片领域内的研究工作可追溯到1979年,并且自从1985年实施ASAT试验计划以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碎片研究领域内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爆炸模型和碰撞模型上...&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1引言 对于目前和未来的空间飞行而言,轨道碎片变得非常重要。其中,较大的粒子是由卫星和火箭末级产生的;而绝大部分粒子比最初时更碎更小。为了了解这种碰撞的危险、设计防护小粒子束流的罩、并且制订避免碰撞的可行性策略,就应该首先掌握粒子的尺寸及质量分布、倾角分布。 如果存在一个完美的监测和轨道系统,用它来决定所有的轨道元素,包括最小的物体,那么,就可以不必再提出整个轨道粒子数量的产生和随时间发展的独立数学模型了。从这个观点来看,数学模型仅作为不完整的测量数据的一种替代物,随着获得的有用数据的逐渐增多,它就会逐渐失去作用。 从以下两种情况来看,建立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a.测量数据不完整并且永远处于不完整的状态 人们不断地用精确的方法获得大粒子(5一10cm)的轨道数据,但是无论是用雷达、还是用光学检测轨道或空间暴露表面的碰撞情况,都只能测出很少的小粒子。即使将来利用特殊的小粒子检测系统来改进这种状况,也不可能得到所有粒子的完整数据,尤其...&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日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美国铱星33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发生相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相撞产生的“轨道碎片”形成了大量的“太空垃圾”,至少会在太空中存留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太空垃圾极有可能导致一系列连环碰撞,而新的碰撞又将产生成千上...&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的位置:>>>正文
外媒关注中国巨型公交研发 称是太空时代汽车
中国经济网
图片说明:汽车在下面穿行
  这家公司宣称,&3D立体交通快线&实际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只不过它的轨道埋在地面以下,而其乘客舱则距离地面有两米之高,任何高度低于2米的小型车辆可以在下面自由穿行。与传统城市公交车相比,这种轨道交通系统能够节能30%以上。
  据称,这种宽度达6米足以容下两条公交车道的&3D立体交通快线&将由电力和太阳能驱动,运行速度能够达到每小时60公里,可以同时容纳名乘客。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SpaceX“史诗般的胜利”完美回收一级火箭
廉价太空时代即将到来_投资银行在线_传送门
SpaceX“史诗般的胜利”完美回收一级火箭
廉价太空时代即将到来
投资银行在线
"投资银行在线"是一个资本与项目对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围绕“早期投资、私募股权融资、项目并购退出”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如果您有靠谱的项目,请将商业计划书发送到: ,垂询热线:400-882-0021。SpaceX成功回收猎鹰9号火箭瞬间北京时间12月22日早间消息,SpaceX美国东部时间12月21日20:29(北京时间今天上午9:29)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成功发射并回收Falcon 9火箭,并在升空后10分钟成功完成第一级火箭回收任务。这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垂直回收的轨道飞行器。此前,SpaceX的火箭发射暂停了6个月时间。SpaceX此前曾两次尝试回收火箭,但都没有成功。今年4月,SpaceX距离火箭成功软着陆只差一点点距离。今年6月,SpaceX在一次发射中发生了火箭爆炸事故。此次发射也是SpaceX今年6月以来首次执行发射任务,该公司的一枚“猎鹰9号”火箭当时在飞往国际空间站的途中发生爆炸。此次返航回收任务创造了历史——之前没有任何一枚火箭像猎鹰9号一样进入深层太空后垂直返航着陆。不过,这并非首次有火箭实现垂直着陆。今年11月,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民营航天公司Blue Origin宣布完成了类似的任务。不过,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比Blue Origin的New Shepard更加复杂:它的任务是进入更远的宇宙空间,速度也更快。SpaceX官方公布的延时摄影。左边是火箭发射的轨迹,右边是一级火箭的返回和着陆。此外,马斯克的SpaceX不仅成功回收了一级火箭,还完成了将11颗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任务。“猎鹰9号”火箭可以进入124英里(约合200千米)的高空,它拥有的9个引擎,可以产生150万磅(折合6670千牛顿)的推力。其设计具备可送入多颗卫星进入轨道的能力。而Blue Origin仅能进入100千米的高空,不具备卫星发射能力。SpaceX火箭成功发射并回收意义何在?1、这是人类第一个可实现一级火箭垂直回收的轨道飞行器。2、极大地降低火箭发射成本。在此之前,SpaceX每次发射费用为6000万美元,实现火箭回收技术后,发射价格有望降低至每次600万美元。在此之前,所有进入轨道空间的火箭发射后都会毁灭或丢失,因此每次航天任务都需要使用新的火箭,导致成本居高不下。然而,如果SpaceX能够定期重复使用火箭,便可为后续任务大幅降低成本。SpaceX之前曾经在今年1月和4月尝试过两次类似的着陆任务,但均以失败告终。所以,此次成功着落可能源自两次失败后作出的一些调整。最明显的调整就是将着陆地点从海面的漂浮平台改到了陆地。除此之外,SpaceX还推出了升级版“猎鹰9号”火箭,将其非正式名称命名为“猎鹰9号”1.1版全推力火箭。这个版本的火箭对结构进行了改造,还升级了发动机,可以提供更大的推进力。如果SpaceX能够定期回收火箭,就有可能迫使整个民营航天行业展开变革。该公司CEO马斯克指出,“猎鹰9号”火箭的制造成本为1600万美元,但燃油成本仅为20万美元。减少1600万美元的费用可以大幅降低发射成本。因此,SpaceX的竞争对手必须也开发类似的火箭才能与之争夺未来的合同。看懂这一点,你就知道为什么SpaceX没有竞争对手了是的。你大早上就看到了这个大新闻:SpaceX成功实现一级火箭回收。大家都非常亢奋。但同时你可能会想:人类不是早就实现火箭软着陆了么?我记得就上个月才被亚马逊CEO的火箭公司Blue Origin刷过一次屏了吧。为什么记这么清楚?是因为当时也像今天这样,铺天盖地的媒体文章:哦对,还有这个:看到这些新闻后,就算你对「Blue Origin是全世界最牛最有前途的火箭发射公司」这个观点表示怀疑,但无形中也会有「亚马逊CEO和SpaceX CEO在太空行业已达分庭抗礼之势」这样一个错觉:Who has the larger penis?Not a penis-measuring contest, my friend.为什么在看过这些报道后,我们仍然说SpaceX甩Blue Origin几十条街?主要是因为:真实的太空和你所想象的不一样。你以为的太空是这样的:但这个图错了。诚然,太空很远,距离地面差不多100公里,你肯定没法子坐热气球或者顺着个梯子爬上去。(不要跟我提纳米材料和太空电梯…)但坦白说,100公里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从北京最东走到最西,距离都超过这个数了。这说明「飞到太空」是一项较为简单的事情。要是你的飞机够好,像X-15这样的,你努力一下就能到达这个高度。但是事情难就难在如何「留在太空」。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认为宇航员一飞到太空,飞到国际空间站(ISS),就摆脱了地球的引力,所以看起来就一副失重的样子。真实情况是,引力是无穷尽的,你永远无法摆脱引力。用下面这个图来看:如果把你或者你的火箭放在滑溜溜的坡上,无论你怎么用力挣扎,你最终会滑到引力的中心去。想要避免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绕着引力中心快速转动。想要留在太空,速度就是一切,除了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向上飞」之外,你必须有非常高的相对地面的横向速度。所以其实真正的太空是这样的(请自行脑补白色小人和火箭横向的嗖嗖的感觉):从效果上看,情况很像你站在高处,狠狠地把手中的篮球扔出去。如果你是普通人,你扔出去的球会是这样的:如果你是勒布朗,你扔出去的球会是这样的:再大力点呢?这个时候,你的篮球(或者火箭)到达非常远的地方,甚至就不会落在地上,这个时候,我们会说:这个篮球被发射到近地轨道上了。SpaceX所做的,正是扔了一个很大的篮球出去:明白了太空轨道是什么样的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觉得SpaceX甩Blue Origin几十条街?与SpaceX进入绕地轨道,往返国际空间站的行程相比,Blue Origin宣布成功实现回收的这款New Shepard火箭实际上是为太空旅游做准备的。它的目标是把人带到90公里左右的高空上,停留4分钟后返回。这意味着Blue Origin火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垂直飞行的状态,换言之,他们的篮球是向上扔的,而这是SpaceX早在2013年就做到的事情。今天SpaceX在真正的轨道飞行发射中(横着扔篮球)实现一级火箭回收,是人类历史的第一次,比两年前他们做到的事情难上100倍有余。(不要问我100倍哪来的...)下面这个网友倾情制作的图能够反映出这一次回收一级火箭的难度:如何通过3次点火完全抵消巨大的水平速度和垂直速度,留意那个华丽的空翻:今天SpaceX回收成功后,Blue Origin创始人也是亚马逊CEO Jeff Bezos祝贺了SpaceX,并欢迎后者成为「已实现成功回收火箭」中的一份子,于是引起了群嘲…可谁也没料到他会说出这么笨的话啊。我们非常敬重Jeff Bezos和他的亚马逊,真的不忍心再黑他了。SpaceX的未来这两年来,随着特斯拉汽车的火爆和SpaceX接连赢得美国政府的超级合同,关注SpaceX和Elon Musk的人已越来越多,Elon Musk的传奇经历也已经反反复复被说了多次了(公众号回复「Elon」可以看到之前我们聊过的)。SpaceX的估值也水涨船高,考虑到他们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挺赚钱的(如果你不相信,欢迎直接询问我们:)),现在,SpaceX背后的投资人该偷着乐了。(左一为SpaceX投资方DFJ创始人的Steve Jurvetson,他也是特斯拉汽车的第一批投资人)但我们想说的不仅是投资。今天看完火箭发射全程,我们和现场的所有见证历史的人一样,非常激动。Elon Musk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句「There and back again」:但如同当年登月的Neil Armstrong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卻是全人类的一大步(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一样,也许多年后人们发现,Elon Musk的这句话变成了一个时代启航的标志,而2015年也成了人类重新燃起对太空渴望的开端。埃隆·马斯克:无限创想与意志胜利奇幻亿万富翁1995年,马斯克成立了Zip2,做媒体电子业务,帮助全国性的网络媒体与地方化的商家合作,将产品地方化,客户包括《纽约时报》和《芝加哥论坛报》。这一年,互联网的泡沫刚刚开始,还没有人知道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网络创业公司的价值会直蹿云霄,动辄达到数十亿美元。1999年,康柏的AltaVista部门用3.07亿美元现金和3400万股票收购了Zip2,马斯克的个人资产超过2000万美元。那是硅谷不断诞生一夜暴富神话的时代,他购买了一套1800平方英尺的公寓,一辆价值百万美元的迈凯轮F1跑车,还有一架私人小飞机。位于美国加州霍索恩的空间探索技术公司总部1999年,马斯克马不停蹄地创立了一家叫X.com的电子支付公司。2000年,X.com收购了Confinity,更名为Pay Pal(支付宝),实现了安全的网上支付,马斯克是它的最大股东,拥有11.7%的股份。2002年10月,eBay用15亿的股票收购了PayPal,PayPal正式确立了马斯克在硅谷的地位。他与彼得·泰尔(Peter Thiel)共同创立的PayPal,培养了很多杰出的创业家,包括Slide创始人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LinkedIn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YouTube创始人陈世俊和查德·荷里(Chad Hurley)、Yelp创始人杰里米·斯托普尔曼(Jeremy Stoppelman)。这批人被称为硅谷的“PayPal帮”。马斯克也开始诠释打上他个人烙印的硅谷极客精神,叫思维的“第一性原理”,也就是打破一切知识的藩篱,回归到事物本源去思考基础性的问题——这与他的物理学出身又密不可分。事后看,2002年恰好是互联网泡沫即将达到最大的年份,爆破在即,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马斯克在泡沫顶峰实现了套现,实现了财富最大化。刚刚30岁出头,他已成为硅谷又一位年轻的亿万富翁,个人资产达到1.5亿美元。埃隆·马斯克青年得志、活力最旺盛的年龄与以惊人速度获得的巨额资本相结合,总会发生点什么。马斯克对自我的认知迅速重构,他跃入了新贵阶层。就像硅谷,财富不断激励着更大的科技雄心和更飞扬的想象力。马斯克膨胀爆炸的躁动的年轻意志最终被安放在了他童年的幻想与庇护所里,那就是浩瀚的外太空。进阶2.0:“太空极客”2012年5月,名为“猎鹰9号”的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整个宇航界为之震动。它开启了一个新时代:第一架私人所有的商业运输飞船进入了一直由国家垄断的“国际空间站”。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轨道运输服务平台正式开始其太空之旅,取代了航天飞机向“国际空间站”补给货物和人员。这家公司叫SpaceX,首席执政官是埃隆·马斯克。科幻故事始于10年前。22日SpaceX公司发布的火箭回收照片事情来得偶然。2001年,PayPal打算上市前夕的一天,马斯克与他在宾大的老友阿迪奥·睿西(Adeo Ressi)开车从纽约驶向汉普顿。睿西也刚在繁荣的互联网经济中捞到了一大桶金,他们开始思考怎么处置这笔财富。“当我们开始谈到太空时,就像讲了个笑话,这太贵太复杂了。”睿西回忆说。又开了几公里,却又想,“可能也没那么贵那么复杂吧”。开出纽约时,“我们决定,去全世界转转,看看太空里有没有什么能做的”。马斯克于是打开电脑,登上NASA网站,搜索NASA的火星计划,什么都没找到。“我以为它们已经在去火星的路上了,结果什么都没有。”马斯克回忆说。一个月后,正在犹他州的航空航天顾问吉姆·坎特雷尔(Jim Cantrell)接到电话,电话中的人介绍自己是一位“互联网亿万富翁”,要跟他谈谈。“亿万富翁”在电话里畅想,“我要把人类变成跨星际物种”,然后要求“周末见一面”,还表示:“我有私人飞机,可飞去你家。”坎特雷尔回答:“不,我们在盐城湖机场见。”22日SpaceX公司发布的火箭回收长时间曝光照片 一切就这么开始了。马斯克跟坎特雷尔见了面,一拍即合,当即决定组团研究一下去火星要花多少钱。睿西说,当时想的只是,“买支火箭,装只老鼠或粮食作物,送上火星,引起公众关注,告诉全世界,有两个有钱的家伙能去火星。除此之外,别无他念”。他们开始全世界地逛火箭商场。先是在巴黎安排欧洲卫星发射联盟Arianespace的人在卢浮宫对面的顶级酒店会面,“包下了整个顶层,开了60个小时会,30个小时派对”。但欧洲的要价太贵,他们只好转道去俄罗斯。马斯克得到的信息是,俄罗斯有一种洲际弹道导弹,一枚700万美元,原打算买3枚。“俄罗斯人每人面前两瓶伏特加,每两分钟举一次杯,喊着‘为了太空’,‘为了美国’,把我们全放倒了。”坎特雷尔回忆。去了4次,最后一次,马斯克带上2100万美元现金,俄罗斯人说:“不,小男孩,我们说的可是2100万美元一个,你的钱不够吗?”于是,在飞往伦敦的飞机上,马斯克对坎特雷尔说:“我想我们可以自己造火箭。”SpaceX公司发布的火箭回收照片,火箭接近着陆点2002年1月,马斯克在里约热内卢的沙滩上度假,他开始研读一本书,书名叫《火箭推进基本原理》。他是物理系毕业的,但从来都不是什么火箭科学家,但他最终读遍了坎特雷尔的大学教材,列出了造火箭的计划进度表。一位叫汤姆·穆勒的火箭工程师接到了马斯克的电话,他是美国最大引擎制造商TRW的液体推进器专家,制造过世界上最大的发动机引擎。马斯克询问了火箭的造价,把穆勒招到了麾下。同样接到电话的还有在波音公司当了15年德尔塔(Delta)火箭测试主管的蒂姆·布萨(TimBuzza)、麦道飞行公司里主持“大力神”火箭的结构设计师克里斯·汤普森(ChrisThompson),他们一拍即合。很难相信,企业巨头和NASA里最顶尖的一批火箭工程师都受到召唤似的来到了硅谷。一位TRW的工程师日后回忆,马斯克的卖点是“做实际工作的自由——造火箭”,而不是“成天开会,设备批条一等数月,搞办公室政治”。这位工程师说,他曾经“消耗在明知没有前途的项目上,精神都被拖垮,现在终于解脱了无聊”。一位NASA出来的工程师则回忆,在NASA,“几年时间耗在一个小研究上,却根本不知道火箭造到了哪一步,而在SpaceX,马斯克每周五向大家汇报火箭进度,感到在参与人类的历史进程”。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马斯克参观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回到洛杉矶,马斯克把公司更名为SpaceX,开始向家人、杂志记者、好莱坞明星和他身边所有的富人朋友宣布去火星的想法,他说他将是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私人公民,说“这是45亿年来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将自己的触角扩张到地球之外,我们需要抓住这一机会”。他高调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公众人物,有人问,为什么要追求名气,他回答:“如果人们不知道我是谁,就没有人会卖给我零部件。”马斯克与乔布斯有着根本的不同。乔布斯走向小的极致美,马斯克走向更宏大的雄壮美——他要造汽车,造太阳城,造火箭,狂人般的宏大工业英雄主义创造宏大新商机。他喜欢谈“让人类跨星际”,“在宇宙中求生存”,“火星殖民”和“新世界”。实际上,做着星际航空梦的硅谷高科技亿万富翁有很多,他们形成了一个俱乐部群体,被称为“太空极客”和“新太空资本家”。他们的童年都热爱科幻和太空探索,少年时目睹过阿波罗登月,他们的财富级别让他们可以玩卫星和火箭,他们有钱在得克萨斯、达拉斯和华盛顿州买地做发射基地,也有钱雇用最优秀的工程师和购买价格不菲的零部件。他们坚信“莫尔斯定律”:技术以幂次方速度更新,价格则快速下降,但火箭业却违背了定律,成本越来越昂贵。他们还有社会理想,要让大众也能获得太空信息,享有太空权。当然,这背后是巨大的未来商业。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包括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与比尔·盖茨共同创立微软的保罗·艾伦(Paul Allen)、《毁灭战士》游戏的制作者约翰·卡尔玛克(John Carmack)、老一辈的互联网企业家吉姆·本森(Jim Benson)和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他们的太空情结与好莱坞相互呼应,斯皮尔伯格、卡梅隆等都乐于为硅谷造势。探索太空的努力已经成了硅谷新贵的地位象征,新游戏规则是:“有一驾‘湾流V’豪华飞机不算什么,现在得有一支火箭。”这股力量的崛起,吸收了曾经环绕在政府资助的太空探索壮举周围的能量与热情,也让私人资本进入太空从想象开始变得可能。极客精神也进阶到新的层次,他们现在要叛逆与对抗的是NASA、大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大集团波音公司,以及它们所代表的巨型组织的官僚体制。日,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通过“猎鹰9号”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号”商业货运飞船,搭载货物超过1吨太空极客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有自己的哲学纲领。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XPrize基金会的董事会成员,基金会主席叫彼得·戴尔蒙蒂(Peter Diamondi)。2012年,他出版了一本名为《丰裕:未来比你想象得要好》的书,是对1967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遥相回应。20世纪,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资源稀缺的基础上,《增长的极限》因此认为,人口的增长最终会导致地球不可承受。21世纪,硅谷则以它与生俱来的科技乐观主义宣称,尽管人类历史有灾难兴衰,呈幂数增长的科技却一直在人口增长的同时提高着普通大众的生活质量,通讯技术、互联网、人机交互、生物医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基因工程,无一不在将过去贵族乃至总统才能享受的奢侈品变为大众消费品。未来,到2050年,人类的人口总数将接近100亿,对地球究竟能否承受,悲观派与乐观派仍争论不休。而硅谷给出的解决之道是,消除稀缺性,让丰裕变成可能。那些新崛起的亿万富翁和科技慈善家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探索外太空,都是通往未来之路。灵光乍现的那一瞬间,马斯克把住了时代脉搏。5个月后,他个人出资1亿美元,共筹3.2亿美元投入公司,两年半里,追加5000万美元,造出了“猎鹰1号”。就像西南航空、戴尔和纽柯钢铁这样的创新企业一样,SpaceX并没有大型的研发实验室,没有博士军团,没有政府资助,做的不是基础性的科技创新,采用的是成熟技术和设备,创新之处却在于生产流程中所做出的一个个成本最小化的小改进。马斯克的雄心是,把商业发射市场的火箭发射费降低九成,在未来把10万人送上火星,进行星际移民。成本是核心的核心,有没有专利并不重要。“猎鹰1号”用的主发动机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古董,只有一个燃料喷射器,很老,但很可靠。在SpaceX,任何省钱办法只要有效,都可一试。财务很灵活,只要可能降成本,就批预算,买设备,上了5000美元的申请单,拿到马斯克办公室亲自批,说明理由即可。创业企业,每个人都是股东,都想方设法省每一美元。他们没有买新的经纬仪跟踪火箭轨道,而从eBay上买了个二手货,省下2.5万美元。第一截按设计应可部分回收,雇一个专业的火箭打捞公司要25万美元,但也有能处理敏感设备的商业打捞公司,一家公司同意打捞,只要6万美元。一些火箭工艺设备已在美国领先的民航工业中应用,从市场直接购买就行,无需再像其他国家那样独立研发,降低了开发费用。买到航天级精炼煤油和液氧在美国也不是什么难事。“猎鹰1号”运载小卫星的最终报价是590万美元,是当时美国市场价的1/3。美国航空航天专家霍华德·迈克库尔迪(HowardMcCurdy)由此告诉我:“马斯克的秘密不在技术,而在预算控制。不像NASA,他不受巨型组织和固定合同商的约束,也不受政府一年不如一年的航空项目预算的拖累。”“猎鹰1号”造出来后,SpaceX已经拿到了三个客户的订单,其中包括马来西亚政府和美国国防部。“猎鹰4号”还没造,就已经拿到了一份订单。2004年,运气降临。这一年,小布什总统推出了星座计划,按计划,NASA将退出地球轨道的发射任务,全面转向深空,地球轨道运输则转交商业公司,“商业轨道运输服务”项目(COTS)应运而生,为SpaceX这样的公司开启了不可估量的商业空间。NASA对SpaceX鼎力相助,开放了阿波罗计划的部分技术,“猎鹰”系列的“灰背隼”发动机就采用了登月舱下降级发动机的喷注器。NASA还允许它使用测试台架,美国空军也为它提供了发射场地。然而,发射却连续失败了。2006年,“猎鹰1号”仅发射一秒后,因为燃料管破裂而失败。2007年,公司再次试射,火箭因为自旋稳定问题,导致传感器关闭了引擎又失败。2008年,公司第三次试射。“猎鹰1号”在太平洋中部的夸贾林环礁发射升空,仅两分钟后,火箭开始震颤,发出异常声音,最终与地面失去联系。公司从沸腾陷入寂静。火箭上搭载着美国国防部和NASA的3颗人造卫星,以及208名希望将骨灰撒向太空的死者骨灰(其中有主演《星际迷航》的詹姆斯·杜汉和“阿波罗7号”宇航员戈登·库珀),它们都坠入海洋。这次是新设计的冷却系统出了问题。马斯克面临巨大的压力:如果第四次还是失败,SpaceX将无力承担第五次发射。巨额赌注的失败,还是难以承受之重,几亿美元财富化为青烟。曾有许多壮志未酬的私人航天公司消失在风中,SpaceX随时可能步后尘。2008年,马斯克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他的另一家公司——特斯拉电动汽车,也濒临破产。硅谷在一夜间创造奇迹,也在一夜间让奇迹破灭,被世人遗忘。而他的第一段婚姻也在这时走向了尽头。亿万富翁现在最需要的是资金,资金。但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没人愿意把钱用于预订太空旅行的位子。日,Tesla首次向市场投放Model S电动车,一位顾客将Model S驶出Tesla位于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意志的胜利2008年,对马斯克来说,是意志力的极限考验。第三次试射失败后,马斯克的声明显得很平静。他说,公司“最近刚刚得到一笔数额庞大的投资”,加上原有资金,“我们的资金基础非常雄厚”,足以继续支持下一阶段的火箭研发工作。“我们有决心,我们有资金,我们有专家”,“将继续进行第四次发射,第五次发射也在筹备,制造第六枚‘猎鹰1号’的计划已批准”。舆论对创想家的失败真的足够宽容,“火箭研发初期接连遭遇失败的先例很多,希望SpaceX继续尝试”。但人人心里都清楚,马斯克的钱在火光中快烧没了。马斯克想造火箭时,睿西就曾告诉他,“结果是二元的,成,或败”,“因为火箭会爆炸”。不光是钱的事,“还有他的信誉。他已经卖出了所有的发射,必须退款”。一切都系于第四次发射,命悬一线,“要么是史诗般的失败,要么是史诗般的胜利,没有中间项”。发射失败后,有人质疑他,火箭的本质是物理学,而不是什么创新经济模式。他毫不留情地反击说,要是听这种人的话,事情永远不会好,不会发生变化。有人问他:“你怎么会这么乐观?”他说:“去他妈的乐观,悲观,我只想要把事情做成”。他从PayPal老搭档彼得·泰尔他们的“创业者基金”那儿拿到了一笔投资,继续搞火箭。与马斯克一起创立PayPal的好友马克斯·列夫琴说,马斯克就像一个“在黑暗中乱舞剑的人。每有疯狂的想法,总想着把它不计成本地做成,炸个2000万美元根本不是问题。他认为历史总是自然地按他的意志前进,现实里,如果碰巧是,那就是传奇;如果碰巧不是,那就是灾难”。日,马斯克的意志胜利了——他孤注一掷,第四次发射“猎鹰1号”。那一天,火箭升上天空,进入了预定轨道。最低的发射价和新的航空航天时代诞生了,它拿到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16亿美元的订单和其他客户9亿美元的订金。许多人开始预言,下一批万亿级别的富翁将诞生于外太空。马斯克喜欢畅谈未来。他跟NASA的工程师谈载人飞船,谈可回收的发射器,跟名流和媒体谈星际旅游和占领火星。有一次他说:“如果速度慢,以最佳的能源消耗,去火星要6个月,行星每18个月重新排列一次,从火星回来也要6个月。我想很快就可以把行程时间缩短到3个月。”来源:《三联生活周刊》、新浪科技、硅谷投委会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投资银行在线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12月24日 13:13
投资银行在线 最新头条文章
投资银行在线 热门头条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国风云2宣称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