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cpu可以加上 英文寒武纪的智能芯片吗

寒武纪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 多家上市公司参与|人工智能|处理器|服务器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阿里员工炒港股年赚1000万?点这里,你也可以成为下一个TA!</span
  人工智能芯片已经来了,智能社会还会远吗?也许不久之后,你的智能手机就会被搭载了人工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替代———你用手机对着讲台拍个照,它就告诉你照片里的人是谁.....
  智慧手机,顾名思义就是让手机有了动脑思考的能力,不再一味地执行设定好的App。搭载了智能芯片的智慧手机将成为你贴心的私人助理,聆听你、观察你、理解你,帮助你。
  它还将不断学习和进化,成为智慧大脑。届时,搭载了智能芯片的智能家居和城市服务体系也将为你提供二十四小时的服务。
  这不是科幻,中国的科研团队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触手可及。&&&
  中国科学院孵化的寒武纪科技公司6日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采用与“阿尔法狗”类似的深度学习技术,适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的重点应用领域。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寒武纪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天石介绍,与传统芯片不同,寒武纪的人工智能芯片模拟大脑的神经元和突触,一条指令即可完成一组神经元的处理。这种计算模式在做智能处理时,比如识别图像,效率要比传统芯片高几百倍。
  是不是不可思议?那么,寒武纪、1H8、1H16、1M、Cambricon NeuWare这些名词都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会让智能社会提前到来?
  寒武纪,是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创立,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于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
  公司为什么叫寒武纪?大约5亿年前,在地质学上被称作“寒武纪”的时代,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类群的祖先突然在短时间内迅速出现,这就是生物进化史上著名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取这样的名字,公司显然立志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物种大爆发”做出贡献。
  寒武纪科技的产品路线图覆盖终端产品和服务器。2016 年,公司推出了寒武纪 1A 处理器(Cambricon-1A),它也成为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在运行主流智能算法时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传统处理器。
  寒武纪发布的三款全新智能处理器IP产品分别是:面向低功耗场景视觉应用的寒武纪1H8,性能更好、能耗更低和功能更完备的寒武纪1H16,以及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寒武纪1M,其性能将达到寒武纪1A处理器的10倍以上。
  寒武纪公司创始人兼CEO陈天石介绍,与1A处理器相比,这3款新品在功耗、能效比、物理面积等方面进行了优化,性能大幅提升,适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各个重点应用领域。所以,论运算能力,传统处理器<寒武纪 1A<1H8=1H16=1M。
  那么,更快、更强的处理能力意味着什么?
  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介绍说,传统的CPU/GPU用于智能信息的处理时,效率十分低下,谷歌大脑项目用了1.6万个CPU核跑了7天才完成猫脸识别。为了追求更高的识别能力,神经网络的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但是目前,阻碍深度学习技术发展的很大的一个瓶颈就是运算速度。要克服这个瓶颈,1H8、1H16、1M处理器是迄今为止最好解决方案。
  这个技术有个很简单的名字叫做美型。你用普通手机拍照时,可能需要拍照之后使用其它APP进行美化。而有了强大的人工智能处理器之后,你可以有实时的美型效果,而这背后就是通过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完成的。这对于广大喜欢拍照的朋友来说绝对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用深度学习技术加持的美型技术还可以拓展到直播、影视等业态。当然,美型技术只是深度学习应用的诸多场景之一。
  除了面向终端的智能处理器IP系列之外,寒武纪科技还开辟了面向云端的高性能智能处理器IP产品线。
  未来,寒武纪科技还将继续与华为、等公司合作,进一步开发搭载人工智能专用芯片的计算基础设施,在终端与服务器端共同发展,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更强大的算力支持。
  “我们希望寒武纪能在 3 年后占据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 30% 的份额;在 3 年后,让全球有 10 亿台设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的智能终端。我们现在与国外同行都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陈天石雄心勃勃地表示。
  延伸阅读
  哪些上市公司已经和寒武纪结盟&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作为寒武纪科技亲密的战略合作伙伴,中科曙光受邀参加并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中科曙光副总裁沙超群等一行出席该发布会,并与寒武纪科技总裁陈天石深入交流未来合作事宜。
  就在不久前曙光于青岛举办的以“从未知到可能”为主题的2017智能峰会上,曙光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名为“Phaneron” 的服务器产品。这款服务器就是中科曙光与寒武纪科技战略合作的结晶,也成为了世界首款搭载寒武纪高性能机器学习处理器芯片(MLU系列)的推理服务器。沙超群透露,该款服务器可在4U空间中部署20个人工智能前端推理模块,服务器中用于推理应用的强大计算支持就源于寒武纪的人工智能专用芯片。
  “寒武纪科技是中科曙光同根生的兄弟单位,这让双方能够较早、较深入地开启密切的合作关系。”沙超群介绍说,曙光与寒武纪的技术团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这让双方的合作也非常机动灵活。
  沙超群还谈到了目前“Phaneron” 智能推理服务器的产品线进度:“目前该服务器已进入产品最后测试阶段,相信很快就能让意向客户一睹真机。”他透露,这些用户主要来自智能驾驶、安防监控、语音识别等领域,他们“对装载有寒武纪高性能智能处理器的服务器非常感兴趣。”
  “曙光现在拥有安全可控的服务器与存储产品线、数据中心节能与网络产品、云计算操作系统与大数据软件平台。”沙超群表示,通过与寒武纪科技等具有核心技术企业的合作,曙光“通过垂直一体化的自主技术整合”来实现IT系统效率“没有界限的提高”的目标将会越来越近。
  券商分析报告认为,寒武系潜在受益公司,首先是中科院系上市公司,如中科曙光等,作为寒武纪股东也直接受益。
  制作:刘宇泽 │ 图编:比由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 it.islive$$
@@=it.content$$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发布新处理器,3年要进入10亿终端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17:13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6日,想要“将阿尔法狗装进口袋里”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科技,发布了三款全新的智能处理器IP产品:面向低功耗场景视觉应用的寒武纪1H8、拥有更广泛通用性和更高性能的寒武纪1H16,以及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寒武纪1M。寒武纪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天石在发布会上描述了未来三年的路线规划图:3年后占有中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进入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陈天石在寒武纪发布会上2016年,寒武纪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寒武纪1A。陈天石称,经过对比,寒武纪1A不靠蛮力、不靠稀疏化技术就打败了苹果A11芯片。搭载寒武纪1A的华为麒麟970每分钟识别2005张照片,而苹果A11处理器每分钟识别889张照片。迄今为止,它仍是市场上最强大、最完备的神经网络处理器。脱胎于中科院计算所,完成1亿美元融资中科院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出席发布会,对寒武纪科技在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潮流的引领上寄予厚望。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则说道:“寒武纪公司是中科院计算所在处理器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超前布局的结晶。”在发布会现场,寒武纪将他们称为“娘家人”,而将参会的其他投资合作伙伴称为“婆家人”。寒武纪科技由陈天石和其兄陈云霁联合创立于2016年,前身是中科院计算所2008年组建的“探索处理器架构与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10人学术团队。取名“寒武纪”,是希望用地质学上生命大爆发的时代来比喻人工智能的未来。两兄弟都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陈天石的研究方向是人工智能算法,陈云霁则主攻计算机芯片。2013年,寒武纪团队研发全球首个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DianNao,成为智能芯片领域全球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学术论文。而该领域全球被应用次数第二多的论文,是寒武纪团队在2014年发布的首个多核深度学习处理器架构DaDianNao。2017年8月,寒武纪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涌铧投资联合投资,成为领域内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中国站在相同的国际起跑线上陈天使介绍道,与2016年的寒武纪1A相比,三款新的终端智能处理器产品在功耗、能效比、成本开销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使用范围覆盖了图像识别、安防监控、智能驾驶、无人机、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重点应用领域。此外,寒武纪还透露了面向云端的高性能智能处理器“寒武纪MLU100”和“寒武纪MLU200”。这两款芯片主要服务于服务器端的智能处理需求,分别偏重于推理和训练两个用途。有别于“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的常见称呼,寒武纪科技的这系列产品线使用全新的命名“机器学习处理器”(MLU)。这显示产品将全面支持多样化的机器学习应用,而不仅仅是常见的深度学习。安装在板卡上的寒武纪1A人工智能处理器为什么要研发专门的人工智能处理器?陈天石曾提过一个水和碗的比喻。“AlphaGo(阿法狗)的算法系统就好像‘水’,处理器就是盛水的碗。谷歌没能找到碗,只好用瓦片装水,而‘寒武纪’处理器就是这只碗”。陈云霁则形象地说过,通过提高处理器的性能功耗比,未来我们有望“把阿尔法狗装进口袋里”。在这个领域,激烈的竞争正在国内外涌现。陈天石表示,寒武纪主要将目光定位在国际竞争上。美国等国家在人工智能算法上底蕴深厚,而在智能芯片方面,中国企业和国际同行站在了相同的起跑线上。
责任编辑:李跃群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寒武纪,人工智能,芯片,中科大,华为,澎湃,澎湃新闻
评论(12)
澎湃新闻APP下载寒武纪A轮融资1亿美元:成全球AI芯片首个独角兽|寒武纪|融资|处理器_新浪科技_新浪网
寒武纪A轮融资1亿美元:成全球AI芯片首个独角兽
  编辑:弗格森
  [新智元导读]独家消息:&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寒武纪已经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根据新智元获得的独家消息,国际AI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中国顶尖AI芯片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
  寒武纪科技在A轮融资后已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寒武纪科技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AI芯片公司,拥有终端AI处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两条产品线。2016年发布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在运行主流智能算法时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传统处理器,与阿里飞天技术平台、神威太湖之光、华为麒麟960芯片、、HoloLens、 Watson等国内外新兴信息技术的杰出代表同时入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相关成果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CNN、MIT Technology Review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目前寒武纪终端处理器IP产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个型号,在未来数年全世界有数亿终端设备可望通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来获得强大的本地智能处理能力。
  寒武纪科技源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计算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国立学术机构,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曾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首个通用CPU,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界和学术界培养了大量高技术人才,创办了联想、曙光等一批高技术企业,是寒武纪科技的重要股东和产学研长期合作伙伴。
  在中国科学院的鼎力支持之外,寒武纪科技的战略投资方和合作方可谓阵容豪华,囊括了顶尖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顶尖服务器厂商(联想、曙光)、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天使轮战略投资方),以及多个顶尖芯片厂商。寒武纪科技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和上海浦东新区临港设有研发中心,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
  寒武纪科技所获A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寒武纪系列处理器在终端和云端的产品化和市场化,促进各类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云端智能处理解决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产业构筑基石、修建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前夜,寒武纪科技的光荣使命是引领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做支撑智能时代的伟大芯片公司。
寒武纪芯片。来源:中科院计算所
  寒武纪为什么能成为受阿里巴巴青睐的独角兽
  作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高科技初创公司之一,寒武纪在芯片产业有什么布局?他们为什么能获得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资本青睐,成为独角兽?日作为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特邀嘉宾,陈天石曾在新智元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峰会上发表演讲,介绍这家崛起中的公司,以下是演讲全文+ppt:
  [陈天石]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陈天石,寒武纪科技的创始人。感谢新智元,感谢杨总,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初创公司。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代表了寒武纪公司的愿景,那就是要成为支撑起智能时代的伟大的芯片公司。
  上个世纪以来,美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涌现出Intel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的芯片公司,驱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脑科学的加速发展,以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人类社会,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拐点。
  在这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芯片的使命将从信息时代的计算转变为支撑机器智能。这将是一个千亿美元以上级别的市场。正如信息时代必须有Intel这样伟大的芯片公司做支撑,智能时代也必将诞生一个新的伟大芯片公司。寒武纪的使命,就是成为这样一家公司。
  提到智能时代,就必须提到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深度学习技术。它很好地借鉴了大脑的一些工作机理,因此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一类的智能技术。深度学习在智能处理器的多个子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例如图像识别。当然也包括了人脸识别,已经在刷脸支付等场景下得到了应用。
  再比如语音识别。大家知道科大讯飞是这个领域的领导者。这里给大家透露一下,早在几年前,寒武纪处理器的模拟平台就已经在科大讯飞的机房里运行。现在科大讯飞是我们寒武纪公司的战略投资人。我要特别感谢讯飞的各位前辈对于寒武纪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
  深度学习的应用还包括辅助驾驶,在座好几位朋友都是这方面的专家。
  当然,最近深度学习最热的应用还是下围棋,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据说Google DeepMind还要挑战星际争霸——这是我上大学最爱的游戏之一。
  深度学习的应用这么多,但全都基于传统的通用处理器,如CPU/GPU。例如几年前的一个老故事是,花了上万个CPU去训练猫脸识别模型。未来想要扩展至人脑规模的神经网络,不论是CPU还是GPU,都不足以支撑。
  历史上通用处理器就好几次面临类似的瓶颈,而催生了新型专用处理器。PC时代,CPU做图形渲染能力不够,于是就诞生了GPU。信号处理能力不够,于是就有了DSP。同样,在智能时代,我们也会需要有一类专门的智能处理器芯片,而寒武纪公司就是这个领域的先行者。
  多年的积累让寒武纪公司走在了智能处理器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最前列,形成了上百项深度学习芯片的关键性专利,覆盖了深度学习芯片的各个维度,构建了属于寒武纪自己的专利壁垒。
  寒武纪在未来面对的市场,是一个千亿元量级的市场,覆盖了服务器、智能终端以及机器人。
  我们期待未来和各位兄弟公司一道,共同打造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智能技术产业链。
或许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一个景象,不久的将来搭载Helio X30的某某...
腾讯在资本市场受此影响依然很是明显,7月4日,腾讯控股跌幅达4....
近日一款名为“全能车”软件受到人们关注,只要缴纳一份押金,便...全球AI芯片领域首个独角兽初创公司,寒武纪到底有啥通天术?-控制器/处理器-与非网
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寒武纪已经成为全球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根据新得的独家消息,国际AI芯片领域的先行者、中国顶尖AI芯片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Limited)完成一亿美元A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
寒武纪科技在A轮融资后已成为全球AI芯片领域第一个独角兽初创公司。
寒武纪科技是全球第一个成功流片并拥有成熟产品的AI芯片公司,拥有终端AI处理器IP和云端高性能AI芯片两条产品线。2016年发布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无人机、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在运行主流智能算法时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传统处理器,与阿里飞天技术平台、神威太湖之光、华为麒麟960芯片、特斯拉、微软HoloLens、IBM Watson等国内外新兴信息技术的杰出代表同时入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评选的十五项&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相关成果得到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CNN、MIT Technology Review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目前寒武纪终端处理器IP产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个型号,在未来数年全世界有数亿终端设备可望通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来获得强大的本地智能处理能力。
寒武纪科技源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计算所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国立学术机构,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事业的摇篮&,曾自主研发了中国首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首个通用,为中国计算机产业界和学术界培养了大量高技术人才,创办了联想、曙光等一批高技术企业,是寒武纪科技的重要股东和产学研长期合作伙伴。
在中国科学院的鼎力支持之外,寒武纪科技的战略投资方和合作方可谓阵容豪华,囊括了顶尖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顶尖服务器厂商(联想、曙光)、顶尖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天使轮战略投资方),以及多个顶尖芯片厂商。寒武纪科技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和上海浦东新区临港设有研发中心,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
寒武纪科技所获A轮融资将用于推动寒武纪系列处理器在终端和云端的产品化和市场化,促进各类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提供高性能低功耗的云端智能处理解决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产业构筑基石、修建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大爆发的前夜,寒武纪科技的光荣使命是引领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做支撑智能时代的伟大芯片公司。
寒武纪芯片
寒武纪芯片的板卡
寒武纪为什么能成为受阿里巴巴青睐的独角兽
作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高科技初创公司之一,寒武纪在芯片产业有什么布局?他们为什么能获得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资本青睐,成为独角兽?日作为新智元人工智能创业家特邀嘉宾,陈天石曾在新智元举办人工智能技术峰会上发表演讲,介绍这家崛起中的公司,以下是演讲全文+ppt:
【陈天石】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陈天石,寒武纪科技的创始人。感谢新智元,感谢杨总,给我这个机会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们的初创公司。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就代表了寒武纪公司的愿景,那就是要成为支撑起智能时代的伟大的芯片公司。
上个世纪以来,美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涌现出Intel为代表的一系列伟大的芯片公司,驱动人类社会从工业时代过渡到信息时代。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脑科学的加速发展,以智能手机、智能驾驶、智能制造、和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开始逐渐成熟。人类社会,正处于从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拐点。
在这个全新的智能时代,芯片的使命将从信息时代的计算转变为支撑机器智能。这将是一个千亿美元以上级别的市场。正如信息时代必须有Intel这样伟大的芯片公司做支撑,智能时代也必将诞生一个新的伟大芯片公司。寒武纪的使命,就是成为这样一家公司。
提到智能时代,就必须提到人工神经网络,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深度学习技术。它很好地借鉴了大脑的一些工作机理,因此被公认为最重要的一类的智能技术。深度学习在智能处理器的多个子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例如图像识别。当然也包括了人脸识别,已经在刷脸支付等场景下得到了应用。
关注与非网微信 ( ee-focus )
限量版产业观察、行业动态、技术大餐每日推荐
享受快时代的精品慢阅读
让我们先把时间拨回 1971 年,当年的英特尔沉浸在上市的喜悦中,这家当时仅成立 3 年的公司,依靠存储器业务声名鹊起,那段时间存储器最高曾经占英特尔销售额的 90%。
发表于: 13:26:17
虚拟货币是一个获得命运女神垂青的产业。大热时,有人通过倒卖矿机赚得盆满钵满,有人通过挖矿实现身家暴涨,有人通过屯币实现财务自由。
发表于: 11:28:43
先看处理器部分,可信机构Mercury Research的统计显示,在2017年Q4结束后,在整个桌面处理器市场, AMD的份额环比提升了1.1个百分点,同比提升2.1个百分点,来到12%的近年新高。
发表于: 10:51:33
受到多重利好催化的人工智能板块,近期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最大的科技“风口”。在科技巨头纷纷发力、政策强力支持、下游需求逐步爆发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风口期还将持续下去。
发表于: 09:09:54
现如今,Windows系统早已只存在告别传统桌面PC或者笔记本电脑的状况。尤其是自从Windows 10系统问世以来,Windows设备的分类也逐渐精细化,比如主打便携续航的轻薄平板,还有注重专业性的行业平板。
发表于: 08:48:31
前几天传闻的Microchip收购Microsemi今天终于尘埃落地,85.5亿美金达成交易,高于股市收盘价格75.5亿美金。从宣布到达成只有一周时间,Microchip的出手可谓快、准、狠。
发表于: 16:14:51
根据双方本周四(3月1日)宣布的最终协议,微芯半导体(Microchip Technology)计划以约83.5亿美元现金收购美高森美(Microsemi Corp.)。
发表于: 15:18:57
当今的许多设备需要将主微控制器(Host MCU) 连接到无线网络,这会增加尺寸和复杂性,同时也会使设计、软件开发、采购、供应链和物流更加繁杂。
发表于: 14:38:54
日–凭借i.MX6通用型应用处理器系列数十年的成功经验,恩智浦推出首款采用14nm LPC FinFET先进工艺技术打造的嵌入式多核异构应用处理器i.MX 8M Mini。
发表于: 14:37:15
移动处理器大厂高通 (Qualcomm) 于 28 日在 MWC 2018 上正式推出全新的骁龙 700 系列移动运算平台。高通指出,骁龙 700 系列移动运算平定位在高端 800 系列及中端 600 系列之间。
发表于: 13:27:33
与非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70212号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编号: 京ICP备:号华为居然敢在麒麟上用寒武纪?会有什么“后果”?
我的图书馆
华为居然敢在麒麟上用寒武纪?会有什么“后果”?
坊间一直传闻麒麟970处理器有可能会装载寒武纪芯片,专门用于人工智能的计算。而针对华为Mate 10系列所搭载的麒麟970处理器,现在也似乎确认了将内嵌寒武纪芯片的传闻。
早在华为半年业绩发布会上,华为余承东就透露,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推出人工智能芯片,而根据目前最新的消息,这颗人工智能芯片极有可能就是搭载在麒麟970之中的寒武纪芯片。
寒武纪芯片是何方神圣?
实际上这颗芯片更为精确地说,是一款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其本身并无梦幻的AI技能,而其加速功能,又究竟能在何种场景上带来逆天的变化?
先解释一下IP授权这一概念。
目前无论是高通骁龙还是海思麒麟,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纯CPU芯片,而是一块SoC(System-on-chip)芯片。所谓的SoC即芯片上集成了若干不同的功能模块。以高通骁龙801为例,801上除了四核Krait 400 CPU外,还集成了Adreno 330 GPU、Snapdragon Camera相机图像信号处理器、蓝牙、GPS、WIFI以及视频音频编解码等模块,上面的每一个这些模块通常都是SoC厂商上游的技术提供商通过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提供授权,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技术提供商可专注于IP方案设计,而芯片封装工作可交由高通等SoC商负责,这样双方扬长避短,共同加速芯片的上市及更新迭代速度。
麒麟970上搭载的寒武纪IP,主要用于深度神经网络(DNN)中的复杂计算,而深度神经网络正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半壁江山,这样一来麒麟970将成为全球首款具备人工智能处理能力的SoC芯片。
当然目前寒武纪这家公司对于大众来说还十分陌生,这里先对寒武纪进行简单的介绍。
寒武纪科技(Cambricon)是中科院计算所孵化的一家独角兽公司,2016年推出的寒武纪1A处理器(Cambricon-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最近获得了包括阿里在内的1亿美元A轮融资。
寒武纪板卡寒武纪芯片
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AI芯片公司以火箭般的速度发展,据寒武纪称,其在2016年已经实现了盈利并获得1亿元量级的营收。而华为与寒武纪的合作,很可能是因为华为与中科院计算所长久以来不菲的合作关系,早在2011年,华为就与中科院计算所成立了“中科院计算所-华为联合实验室”。
当然打铁还得自身硬,寒武纪科技创始人陈天石教授是人工智能硬件加速的早期倡导者,连谷歌在其万众瞩目的人工智能芯片TPU的论文之中,全文共引用了寒武纪团队成员发表的6篇论文,在全球人工智能公司中,能享受到谷歌如此待遇恐怕实属凤毛麟角。
而对于华为而言,在产品中具备这样一个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芯片IP,或许更加是一项营销利器。
AI芯片将为手机带来何种计算能力?
大家还记得去年火爆的俄罗斯修图应用Prisma吗?
Prisma使用了深度神经网络来获取著名绘画大师和主要流派的艺术风格,然后对用户的照片进行智能风格转化,一张普通的照片通过Prisma能变成具备令人惊叹艺术效果的作品,下面是一组示例:
从技术原理上说,Prisma使用了GAN对抗生成网络,是一款典型的基于深度网络的人工智能应用。但用过Prisma的人都知道其实际体验并不是非常友好,在最初的时候,用户首先要上传待修的图片到Prisma服务器上,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够下载修好的作品。
但随着Prisma的火爆,用户云端等待时间越来越长,国内用户更是要忍受连接到俄罗斯服务器的爆高网络延迟。尽管后来Prisma实现了本地计算,但其速度仍然比较缓慢,部分风格滤镜需要计算10秒以上才能完成图片转换,当然相比此前只能依赖云端计算,其体验已经有所进步,但与美图等主流修图应用的修图速度仍然无法相比。
Prisma上述这些体验的不完美,其主要原因是深度神经网络的执行需要大量的计算。
一般而言,建立一款如Prisma的人工智能应用,需要通过训练(training)和推断(inference)两个过程:
训练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输入,或采取增强学习等非监督学习方法,训练出一个神经网络模型,如对于Prisma来说,在训练过程中神经网络学习了大量的绘画风格。
一旦训练完成,即可使用由训练确定的权值进行计算,如Prisma中通过训练好的网络改变图像风格,这个应用的过程被称为推断(inference)。
由于深度神经网络本身的特征,在推断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权重计算,这在服务器端通常没什么问题,但一旦放在手机等设备上就有点捉襟见肘了。如Prisma的手机本地端计算,虽然通过大量优化显著降低了模型的复杂度(当然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效果变差了),但对于手机CPU来说仍然负荷很大。
这样一来问题就摆出来了,如果要让手机掌握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需要让手机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做inference,否则用户体验难以保障,但摩尔定律毕竟放在哪,CPU本身目前难以具备如此的计算能力,这就是深度神经网络在手机等各种嵌入式设备上的应用难题。
这时候,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应运而生了。
深度网络加速芯片是怎么一回事?
在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实际上复杂的神经网络架构中计算量通常都集中在少量的计算类型上,比如矩阵运算,如果设计一款专门优化的硬件芯片从事这些繁重的计算,正如当年CPU对复杂的图像运算力不从心,催生了GPU的出现,岂不是把问题给解决了?
业界确实是这样做的,如谷歌自家推出的深度网络加速芯片TPU,定义了十几个专门为神经网络推理而设计的高级指令,比如矩阵运算、计算激活函数、读取/写入内存等,相比用CPU进行相同的计算,TPU的功耗效率(performance/Watt, 每耗电1瓦的性能)比CPU高出80倍,下图列出的是谷歌TPU部分核心的高级指令。
这时候,大家是不是想起了比特币矿机中的ASIC(专用集成电路)呢?没错,深度网络加速芯片也是一款ASIC,只不过比特币的ASIC只能进行哈希运算,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则定位于承载若干种深度网络的常用计算。
而华为Mate 10即将搭配的寒武纪芯片,也正是这样的一款深度网络加速芯片。由于目前寒武纪芯片尚未正式公布,其真实性能情况无从知晓,但从寒武纪科技自家去年在计算机架构顶级会议ISCA上发布的论文《Cambricon: An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for Neural Networks》中,我们就能够管中窥豹。论文中提及了寒武纪(Cambricon)是一款面向于目前神经网络技术,集成了常量运算、向量运算、矩阵运算、逻辑运算、数据转换以及控制指令等功能的深度神经网络加速芯片架构(…..we propose a novel domain-specific 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 (ISA) for NN accelerators, called Cambricon, which is a load-store architecture that integrates scalar, vector, matrix, logical, data transfer, and control instructions,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existing NN techniques.),其主要定位是解决深度神经网络中推断(inference)所涉及的复杂计算问题。
到此为止,华为Mate 10上的麒麟970芯片,所搭载的人工智能模块就相当清晰了:与其说它是一块人工智能芯片,更准确地说是一块深度网络加速芯片,主要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中深度神经网络所带来的复杂计算。
若真如此,华为粉丝们的热切期待恐怕会失望了,麒麟970本身不会带来任何梦幻的智能,而是赋予了手机本身处理深度神经网络中前所未有的计算能力,让如Prisma等需要跑在深度神经网络上的应用能够有革命性的体验。
智能手机迈向智慧手机:场景为王
麒麟970上的深度网络加速模块,如果要为业界带来冲击的话,我认为首先是让大家深入思考,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加入深度网络硬件加速,是否是一个未来的趋势?消费者是否愿意为这块芯片买单?当然这个问题是很显浅的,其核心在于是否能为消费者带来有价值的应用场景。
深度神经网络作为人工智能目前的半壁江山,其在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中有广泛的应用,前者典型的应用如Siri等智能语音助手,以及基于此目前火爆得不能再火的智能音箱;而后者在消费端莫过于各种类似Prisma的修图应用。
通过深度神经网络,能实现图像编辑的智能化。比如以往需要大量用户手工操作的瘦脸、美颜、瘦腰、拉长腿,通过深度神经网络的加持,用户可以如使用Prisma的体验一般,智能化搞定全部。当然图像智能编辑是目前计算机视觉中的热门应用,未来期待还有更多梦幻的应用出现。
对于很有可能搭载寒武纪的Mate 10,这里大胆猜测一句,其广告语会是“智能摄影大师”吗(笑)?
图像识别是另外一个应用点,比如,用户在手机中标准了一张人脸后(比如同事A),通过图像识别,手机能把图库中所有含有同事A的照片都筛选出来,这个运算在当前的智能手机上会非常缓慢,但有了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后变得可能。
语音识别是深度网络的另外一个核心应用,目前我们都知道,Siri、出门问问等语音助手都需要在联网的状态下才能使用,原因是语音识别的inference放在了云端处理,而同样通过深度网络加速芯片,或许能实现手机本底端的识别,即在无网络的情况下,依然能使用智能语音助手实现有限度的应用,比如让助手找出通讯录中符合条件的某个人。
当然,站在市场营销层面,有很多实际上并不需要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去加速的应用,都可以通过混淆概念的方式纳入消费者的想象之中,比如拿起手机亮屏、在漆黑的环境中自动打开手电等。
然而我们客观地说,目前智能手机上需要使用到深度网络加速芯片去加速的应用,并不能算很多,其中真正能算是有效需求的更加寥寥无几。在安防摄像头、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中融合人工智能专用芯片无疑是未来的清晰趋势,毕竟如无人驾驶汽车中,我们不能指望使用云端的方式去做inference,毕竟网络一旦出现问题,难道放任汽车撞树上?但智能手机这个充分竞争的领域,任何功能的革新都需要经过市场的长期考验,而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场景。
而这次极有可能搭载了深度网络加速芯片的Mate 10,将会为我们带来什么尚未想象到的场景?或许这点,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热切期待的。
馆藏&1369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再加上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