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8年梅雨季节时雨水大吗

梅雨定义与范围
&根据2014年中国气象局预报司发布的最新的关于梅雨的定义和监测标准。&梅雨&是指初夏时节从中国江淮流域到韩国、日本一带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天气,期间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频繁出现,降水连绵不断,多雨闷热易生霉,谓之&霉雨&;因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又称为&梅雨&。
中国梅雨(暂未包括台湾)主要分布在江淮流域,西自湖北宜昌,东至华东沿海,南端以南岭以北的28&N为界,北抵淮河沿线34&N一带,其经纬度范围:28-34&N,110-123&E;涉及的行政区域包含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等6省1市。按照气候类型我国梅雨区可分为江南区、长江区、江淮区。
湖北省梅雨期暴雨主要分布在鄂西南、江汉平原和鄂东一带,特别是在江汉平原和鄂东北,暴雨尤为频繁而集中。鄂东南初夏期暴雨较多,在梅雨后期降水率先减小;而鄂西北则是以过程性降水为主的&无梅区&。除了我国和日本韩国以外,世界其它同纬度地区没有梅雨现象,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现象。
梅雨天气形成原因
每年初夏时节,夏季风从海上带来丰沛的水汽,至6月上中旬,副热带高压加强北跳,把暖湿气流推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与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在江淮地区上空对峙,形成一条宽200~300千米,呈西南-东北走向的狭长雨带。由于冷暖气团势匀力敌,雨带长时间在长江中下游滞留,所以出现长时间的降雨天气。
指梅雨期短、梅雨特征不明显,且梅雨量不足气候平均值的50%,一般称为枯梅,典型枯梅年的梅雨量只占年降水量的5-10%。
在梅雨监测时段内,某区域无法确定入梅与出梅时间,无典型梅雨期,降水常异常偏少,有干旱现象发生,称之为空梅。每年东亚夏季风活动都是存在的,副热带高压的活动总体也是由南向北推进的。空梅年并不是没有降水,仅是其量值不能达到梅雨监测指标的要求。
梅雨期间断
由于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梅雨期内出现一段晴好天气(时间不超过3候,无雨日天数&70%),称为梅雨期间断。
进入梅雨期后,第一个雨期确认结束,出现梅雨期中断,随后又出现持续性降水,进入第二个满足条件的雨期,称之为&二度梅&。出现二度梅雨一般是梅雨带北移后重又南下,在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的现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在7月上旬末前后出梅,然后进入盛夏少雨季节。但有些年份冷空气势力较强,副热带高压减弱,脊线再度南压,冷暖空气再次在长江中下游对峙,在这些地区继续出现一段时阴时雨的梅雨天气。历史上二段梅雨往往是第一段梅雨期暴雨不多,前段梅雨主要以阴雨天气为主,梅雨量也偏少。第二段梅雨则连续暴雨频发,雨量陡增,降水更多、更集中,常常造成旱涝急转的局面。
微信公众号
鄂ICP证:鄂ICP备号-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2017年上海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出现深度解读
 2017上海梅雨季节是几月  问:2017年上海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该注意什么?  答:上海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该注意什么?  穿衣干爽勿贪凉  梅雨天衣服要常洗常换,最好选择易干且滑爽布料的衣物。在空调房内,穿上有袖衫、护住肩头;长裤子、遮住膝盖,使关节等易受风部位得到保护。即使再热,记得晚间睡觉铺条小毯子,搭上薄被子,以免着凉。出门前,先关空调,开窗适应室外温度,再换薄衣出行。  黄梅天即使没下雨,湿度也较平时大,真菌会异常活跃,皮肤癣特易在身体各部位蔓延。因此,梅雨季节要注意卫生,保持家居衣物通风干燥。  饮食多补充营养  梅雨季节,食物易发馊或霉变,吃了这些食物,会引起肠胃道疾病,甚至中毒。气温高,食欲不振,体力消耗大,营养要跟上。除了多喝水外,疏果瓜鲜、肉蛋荤腥不能少。冷饮、冷食不能吃过头。冰箱食物要加热,隔夜食物要煮开。  居住通风有讲究  怕热、怕湿,有了空调紧闭窗户,成了时下家家户户的习惯。何时开窗通风,有讲究。太阳未出时,浑浊空气沉积地表,开窗会导入不洁空气,对健康不利;中午空气湿度大,引入室内觉会得闷热,助长细菌孳生。清晨7-8点空气流畅、傍晚5-7点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科学。  出行防晒需补水  白天出行前准备防晒用品,如阳伞、遮阳帽、墨镜等。正午时分,避免在太阳下运动,易虚脱。出门随带盐汽水或绿茶,适当补充水分,能减缓劳累症状。晚间饭后,休闲娱乐,酌情活动,散步慢走。  结束语:每年的梅雨季虽不长,但在这个与春夏秋冬都有所不同的特殊时节,人们要提醒按时休息,保证睡眠,注意饮食,可以多吃些祛除湿气的食物;而对于身体相对较弱的居家老人和孩子,则要提醒放松心情,适量活动,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详解:梅雨季节是什么意思?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明确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可见,“梅雨”或“霉雨”的称谓由来已久,它开始在我国流传,至少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
今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下面就来随小编一起阅读了解吧。  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节,这时候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古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便是梅雨季节高温湿大的特点,不仅如此,我国华南沿海城市还会受到台风侵袭,天气湿度加大,衣物、家具等更容易受霉、受潮。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姘居气温超过30℃,且不下雨,就代表着出梅了。  所以梅雨季节出入梅也要看天气情况,..…
梅雨季节是一个让人们极为厌烦的季节,“梅雨季节”这个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2017年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来随小编看看吧。  2017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节,这时候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古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便是梅雨季节高温湿大的特点,不仅如此,我国华南沿海城市还会受到台风侵袭,天气湿度加大,衣物、家具等更容易受霉、受潮。  入梅:连续5日平均气温超过22℃,有4天为雨天才算是入梅,  出梅:反之,连续5天..…
2017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问:2017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答:2017年梅雨季节在6―7月份。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
梅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梅雨季节期间,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潮湿的多雨天气,上海2017年的梅雨季节出现在几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了解吧。  2017上海梅雨季节是几月  问:2017年上海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该注意什么?  答:上海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上旬到中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5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梅雨季节该注意什么?…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出现2017  问:2017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  答:2017年梅雨季节在6―7月份。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每年大约5月下旬至6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6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
2017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节,这时候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古有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便是梅雨季节.....
2017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6-7月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
梅雨季节一般出现在什么时候?2017年的梅雨季节是几月份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2017梅雨季节是几月份...
2017年梅雨季节是几月份6-7月梅雨季节时间一般是在6月14前后,与每年端午相邻,富有季节经验的老人们,把梅雨季节分为了早梅、迟梅等等。早梅,听意思就明白,指的是杭州梅雨季.....
2017年梅雨季节什么时候结束2017年梅雨季节在6―7月份。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
今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下面就来随小编一起阅读了解吧。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下旬开始到7月上旬便是梅雨季节,这时候天空连日阴沉,并且降水连绵不断,.....
梅雨季节是一个让人们极为厌烦的季节,“梅雨季节”这个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语。2017年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呢?下面就来随小编看看吧。2017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在我国长江中下.....
2017梅雨季节是几月份问:2017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答:2017年梅雨季节在6―7月份。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
梅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梅雨季节期间,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的阴沉潮湿的多雨天气,上海2017年的梅雨季节出现在几月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阅读了解吧。2017上海梅雨季节是几月.....
梅雨季节什么时候出现2017问:2017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答:2017年梅雨季节在6―7月份。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
2017苏州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问:2017江苏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持续多久?答:2017江苏梅雨季节预计在2017年6月上旬―7月中旬,梅雨期长可达一个多月,一般是持续20―25天左右。梅.....
恼人的梅雨季即将来临,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注意事项,快来看看吧。梅雨季节注意事项衣:衣服要常洗常换,最好选择易干且滑爽布料的衣物。在空调房内,穿上有袖衫、护住肩头;.....
杭州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几月份呢?下面就来随小编一起阅读了解吧。杭州梅雨季节是几月份2017问:2017年杭州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持续多久?答:2017年杭州梅雨季节一般在6-7月.....
恼人的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中国人才小编给大家整理提供的江南梅雨季节时间,快来看看吧。2017江南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问:2017年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答:2017年梅雨季节.....
分布梅雨主要出现于副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成因...
描写梅雨季节的句子1、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
初夏梅雨季节祝福短信,短信提醒您梅雨季节,不管外面是风是雨、是涛是浪,不管世事是变幻是无常是沧海是桑田,我的。祝你:平安做事,平淡做人,平静生活,平顺一生!为你画一副美丽的画,画.....2018年入梅时间是哪一天 2018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号 _上考网
2018年入梅时间是哪一天 2018梅雨季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号梅雨是任性的“老姑娘”
江南一年一度的黄梅是指初夏时,在江淮流域出现的持续时间较长的阴雨天气,由于多雨空气潮湿,各种物品容易发霉,所以也称“霉雨”;这个节气又是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故又雅称“梅雨”或“黄梅雨”。史籍中有关“梅雨”的记载很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中的句子:“梅熟而雨曰梅雨”;柳宗元《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明代杰出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为明确地指出:“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常州乡村有一个传说,说是古时有一年梅雨季节,两位秀才在一起闲聊。其中一位说:“黄梅季节多雨”。他引用《千家诗》中赵师秀《约客》的诗句“黄梅季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为证。另一位秀才则认为黄梅季节多为晴天,他也引用《千家诗》中曾纾的《三衢道中》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来反驳。他们争来争去也没有争出个所以然来,就到县衙去求县官判断。县官听了他们的争论后说:“你们都对也都不对。”他也引用《千家诗》中戴复古《夏日》的诗句“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告诉他们黄梅季节的天气是时阴时晴的,梅雨是任性的老姑娘,一个转身,说变脸就变了脸。上述三首诗反映了黄梅时节天气乍阴乍晴的现象,同时也反映了梅雨在我国各地出现的时间迟早不一样。
黄梅天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在正常年份里,常州地区梅雨季节,一般是在春末夏初。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古代对入梅曾有几种规定,《江南志书》说:“五月芒种后遇壬入梅”;《田家五行》说:“芒种后雨为黄梅雨”,以芒种为入梅。一旦进入“黄梅”,天气时阴时雨,时暖时寒,变化无常。依据传统,气象学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时节,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气温还比较低,农谚说“吃了端阳粽,还要冻三冻”就是这个意思。苏东坡有一首《舶风》诗:“三旬已断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踔风。几处萦回度山曲,一时清驶满江东。惊飘蔌蔌先秋叶,唤醒昏昏嗜睡翁。欲作兰台快哉赋,却嫌分别问雌雄。”当时“三旬”是指二十四节气“夏至”节气后十五天,意即常州梅雨是在农历五月底六月初结束,那时就有夏季风(即东南风)也就是“舶踔风”吹来。“舶”就是船舶,“踔”是远来的意思。因为此时风自海上与船舶同时来到,因此称为“舶风”。我国古籍对东南季风有过记载,如汉代应劭《风俗通》中说:“五月有落梅雨,江淮以为信风。”什么是季风呢?因为在冬季里,常刮西北风,一到夏季偏南风逐渐盛行,而且冬季的西北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东南风自海洋吹入大陆,这两种不同方向的风,总是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互相更换,所以人们称之为季风。
现代气象是基于天气环流、云带分布形势,来科学地判定入梅、出梅时间的,甚至精确到降雨强度、持续时间、雨量分布等多项复杂数据。这种判断是将梅雨当作一种气候现象,认为“雨带位置决定了梅雨时间”。但是江淮各地入梅日期是不同的,一是地区差别,二是每年气候的不同变化。依据传统,民间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时节,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气温还比较低,农谚说的“吃了端午棕,才把棉衣送”就是这个意思。还有,遇到有些年份,当黄梅天似乎已过,可几天后又开始下雨,重现闷热潮湿的气候,并维持相当一段时期,人们就称这段日子为“倒黄梅”。“小暑一声雷,半候月黄梅倒转来”,这是常州一带广为流传的一句天气谚语,意思是说,梅雨天过去以后,如果小暑那天打雷,就又会有一段梅雨天。在常州地区还流传着许多与梅雨有关的民间谚语,如“三九无东风,黄梅无大雨”、“腊月里多雪,黄梅天多水”,就是指腊月雪和梅雨存在的辩证关系;“寒水枯,夏水枯”,说的是如果冬季雨水偏少,梅雨时雨水也偏少;“发尽桃花水,必是旱黄梅”,桃花水指清明节气或四月份桃花开放期间的降水。旱黄梅指芒种节气梅雨偏少或梅雨开始偏迟;“行得春风,必有夏雨”,意思是说,春季偏东风较多的年份,夏季梅雨一般也较多;“小满不满,黄梅不管”,指出了小满与芒种节气之间的雨水关系,即如果小满节气时雨水偏少,则意味着芒种节气时雨水也将偏少,或黄梅偏迟。
按照以往黄梅天的特点,常州地区一般是在7月中上旬出梅,中旬也就是农历六月初六左右,家家都会“晒伏”。因为黄梅天不仅多雨而且气温高,时晴时雨中,空气变的又潮又粘。家里的衣被往往长出霉来,即使没霉也有一种怪味。于是出梅进了伏里,常州人就要将箱橱里的物品拿到太阳底下来晒,以防霉烂与虫蛀。喜欢把日常生活都做成节日的常州人,便挑了个既好听又吉利的日子“六月初六”作为晒伏日,于是就有了“六月六,晒龙袍”的俗语。用“龙袍”来说衣服等细软,简洁、漂亮又生动。除了晒衣服,读书人家也会在这一天摊晒书籍、字画,以免发霉和发生蠹鱼蛀蚀。
入梅和出梅,会不会按时,还要看雨势的发展,气象部门可能是作不了主的。常州近几年似乎很诡异的梅雨,像是一个任性老姑娘的作为,就是明证。还是常州老百姓说得好,黄梅天,一个是气象科学上的黄梅天,一个是生活习俗中的黄梅天。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上海梅雨季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