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胰腺炎指南肠内缺血能治好吗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内科治疗
  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内科,安徽霍邱237400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3346197.htm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12)-05-0890-0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占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0-15%,其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并发症多,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预后不良,病死率高。近年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使本病的治疗更加趋于科学化。目前一致认为:胰酶激活自身消化、胰腺血液循环障碍、白细胞过度激活是SAP的主要发病机制。SAP的内科保守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十分重要的,而不像过去过分强调早期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主要包括:抑制胰酶活性和减少胰液的外分泌、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防治感染、内镜治疗、中药应用、早期血液滤过及脏器功能的支持与维护等。现就SAP的内科治疗做如下综述:1.减少胰酶分泌和抑制胰酶活性  1.1禁食与胃肠减压:进食特别是进蛋白质食物时,胃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可促进促胰液素和CCK的分泌,后两者有促进胰液和胰酶的分泌作用。故对急性胰腺炎病人应予以禁食,SAP病人应插鼻胃管进行持续吸引的胃肠减压,减少胃酸的刺激及减轻肠胀气和肠麻痹。如有上消化道出血,也可通过胃肠吸引而及时发现,腹痛基本缓和后可停止胃肠减压。  1.2H2受体拮抗剂和PPI:H2受体拮抗剂对基础胃酸分泌以及由组胺、五肽胃泌素、食物等引起的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从而间接抑制胰液分泌。PPI是胃壁细胞H+-K+-ATP酶抑制剂,作用于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大,从而也间接抑制胰液分泌,对急性胰腺炎时的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可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  1.3生长抑素及其类似制剂:生长抑素(somatosta-tin)及其类似物近年来已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抑制胰腺的基础分泌和受刺激后的分泌,是目前治疗胰腺炎的有效药物。  胰腺微循环障碍可能是SAP发病时主要决定因素之一,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有效地改善重症胰腺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改善微循环,减少氧自由基对细胞膜的损害,从而有利于恢复细胞膜的功能。可使Oddi括约肌松驰,降低其收缩频率,有利于胰液充分引流。急性胰腺炎时细胞凋亡在急性期是一种保护现象,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可能有诱导胰腺细胞凋亡以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  1.4抑肽酶(aprotinins):其作用为抑制已逸脱的胰蛋白分解酶,抗胰血管舒缓素等作用,有利于纠正休克和改善病人全身情况。  1.5加贝酯(gabexate):能有效抑制几种已逸脱的胰蛋白酶、PLA2、血管舒缓素、纤维蛋白溶酶、激肽系统,能显著减轻胰腺炎症,消除疼痛等症状,还能抑制红细胞凝集,改善微循环。加贝酯治疗SAP患者能阻止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降低死亡率[1]。  1.6乌司他丁:乌司他丁是从尿中提取的酸性蛋白质,能广泛抑制与胰腺炎病情发展有关的酶类,还能稳定溶酶体膜,抑制溶酶体酶的释放,抑制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改善休克时微循环状态,还有保护肾小管功能,防止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7肾上腺皮激素:在SAP伴有休克或ARDS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者可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转录合成,限制炎症反应,在临床上大剂量激素作为非特异性治疗方法,减轻全身炎症反应起到良好效果[2]。2.支持治疗  尤其是防止低氧血症和充分补液,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的关键,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患者,应推荐选择肠内营养而不是全胃肠外营养[3]。  2.1SAP的监护:患者应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发展。在控制紧急情况如休克的同时应严密监测体温、脉博、呼吸、血尿等,仔细全面的体检,观察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指标,血氧饱和度降低时需要氧疗。每天或不定期检查血常规、血细胞比容,血和尿淀粉酶、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依据病情,施行胸、腹X线,B超或CT检查,观察无并发症发生。  2.2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因为呕吐、禁食、胃肠减压及胰腺周围大量渗液,机体会出现水、电解质不足,血容量急剧降低,容易发生休克。如果灌注不足,胰腺微循环障碍会加重急性胰腺炎。因此,对所有病人均应给予静脉补液,以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3镇痛、解痉:SAP引起的剧烈腹痛可使胰液分泌增加,增加不显性液体丢失,降低肺活量,限制患者活动,增加发生静脉血栓的机会,加重Oddi括约肌痉挛,严重者可引起心脏并发症,因此,腹痛应尽早控制。麻醉剂是首选治疗,皮下使用镇痛泵十分有效。  2.4营养支持:SAP代谢和营养改变表现为胰酶激活,全身高代谢反应,能量消耗及糖类与蛋白质代谢增加、脂肪代谢改变等。因而营养障碍是急生胰腺炎时常出现的一个问题,营养支持治疗可达到减少胃肠负担而补充代谢所需、增强病人机体抗病能力、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目的。SAP患者要求总热量达到成人每日kJ/d,其中糖50-60%,蛋白15-20%,脂类20-30%。SAP病人除分解代谢增强外,尚经腹腔丢失大量蛋白质,而白蛋白合成缓慢,低白蛋白血症出现早,持续时间长,通过标准全胃肠外营养(TPN)支持不易纠正,人血白蛋白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胰腺水肿,解除其对胰腺毛细血管的压迫,从而改善胰腺微循环。故重症胰腺炎患者每日应输注血浆或白蛋白直至血浆白蛋白稳定维持在32-35g/L以上。此外,针对病人出现的胰岛素阻抗、糖耐量下降,应适当增加外源性胰岛素,而且要根据血、尿糖监测结果进行调整。TPN支持的时间通常为2-4周,但病人情况达到Ranson指标7项以上者,应延长至2个月,达5-6项者,可维持1个月左右。由于肠道是外科应激的中心器官,随着长期应激和禁食,血液内谷氨酰胺水平下降,可导致肠黏膜萎缩、缺血、破损以致溃疡,促使细菌移位致菌血症、毒血症,故在TPN期间应加用谷氨酰胺。一旦病情许可,即应结束TPN而转入使用肠内营养(EN)。目前已倾向于严重病人一旦肠梗阻解除就可予以EN,越来越多证据表明EN是安全的,它能保持肠道屏障,阻止或减少细菌穿过肠管(细菌移位),从而减少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另外,EN可减少TPN的一些并发症。EN的使用指征为:无严重的腹部胀气,内环境稳定,全身炎症反应基本得以控制。3.控制感染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您好,欢迎登录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重症胰腺炎,已经治疗了块一个月了
匿名用户&&&&
| &&&&浏览5782次 &&&&| &&&&提问时间: 19:20:26 &&&&|&&&& 回答数量:
病情描述:
我老爸今年65岁得了胰腺炎,再医院已经住了二十来天了,现在还是不能进食,胰腺上有个囊肿,医院说现在不能多手术。现在要如何治疗才可以:
病情分析:
请根据患者提问的内容,给予专业详尽的指导意见。(最多输入500字)
指导意见:
请给出具体的运动,饮食,康复等方面的指导。(最多输入500字) 0/500
手机号:&&&&&
验证码:&&&&&&&&&密码: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病情分析:
答:首先是对治疗方式的选择: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指导意见:
答: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以姑息治疗为主,在非手术治疗的过程中,需严密观察其病程的衍变。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应根据情况予以治疗。
咨询相关专家
擅长:内科护理综合
擅长:心理科综合
擅长:内科疾病急性胰腺炎为何不能延误治疗?男子肚子疼不愿住院,医生却说……急性胰腺炎为何不能延误治疗?男子肚子疼不愿住院,医生却说……大庆娱乐百家号过年期间,大吃大喝的情况很多人是没办法避免的。2月23日凌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接连收治4名胰腺炎患者,其中3名为重症的胰腺炎患者。从除夕到大年初八,该医院收住的胰腺炎患者达20余名,多是由于春节期间饮食不注意引起的。(该院一晚收治4名胰腺炎患者)23日凌晨1时许,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里,一名操外地口音的中年男子不断向医生提要求称不要住院。但值班医生耐心地劝说,并拿出检查报告告诉他,他是胰腺炎发作,必须马上住院治疗。中年男子称自己只是略微感觉到肚子不舒服,希望挂一下瓶就回家,过年不想住院。但医生告诉他,虽然他的症状不严重,但胰腺炎的各项指标都很高,千万不能延误治疗,否则对身体会造成很大伤害。经过医生耐心地劝说,中年男子最终才同意和家人商量考虑住院治疗。值班医生表示,很多人对胰腺炎的认识不是很到位,特别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有的单纯就把胰腺炎归结为肚子疼。当天凌晨收治的另一名患者68岁的李某,当晚在家中和亲戚聚会因大量饮酒引发腹痛。本想忍忍,谁知并没改善,到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同样查出患了急性胰腺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于毅副主任医师表示,过年过节免不了暴饮暴食,亲朋好友饮酒助兴,随之而来相当凶险的疾病就是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达17%左右。(该院一晚收治4名胰腺炎患者)于毅提醒大家,重症急性胰腺炎有一些先兆表现:因大量食物进入十二指肠,加之酒精刺激,导致胰液分泌增加引起胰腺水肿、括约肌痉挛,首先症状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腹痛。这对于年老体弱的人来说,感知迟钝导致腹痛症状不显著,更应警惕。其次会出现黄疸、呕血、黑便等消化道症状,还可引起反应迟钝、意识不清甚至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严重者可引起呼吸窘迫甚至休克死亡。由于重症胰腺炎起病急、死亡率高,市民发现以上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病情加重。(网络图,仅供参考)于毅提醒,以下三类人群要特别留意:一是胆囊有病变的人群,要遵医嘱,少吃油腻的食物;二是常年未体检的人群,有可能有基础病变但自己不知道,要注意健康饮食,少吃油腻食物,少喝酒,注意作息;三是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血脂水平普遍较高,如果还不重视饮食和作息,易诱发胰腺炎。若是过节吃了不少油腻食品,应该如何缓解呢?于毅建议,应注意清淡饮食,特别多吃新鲜的蔬菜和瓜果,同时多加休息。此外,节后开始上班后,更要注意规律的饮食。自己做饭可少放油,外出就餐也少吃油腻的食物。(编辑Eliza)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刘振湖南医聊每日发布权威、有趣、实用、及时的健康科普资讯,让我们一起收获健康,收获幸福。(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推荐参与:热血长沙人:汪涵邀你一起点亮他们的回家路点击“了解更多”立即报名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大庆娱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为大家分享更多的娱乐资讯!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浅谈重症胰腺炎诊治 - 消化内科讨论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1001|回复: 0
浅谈重症胰腺炎诊治
阅读权限2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的严重疾病,常并发脏器功能衰竭。虽然SAP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近年来文献报道SAP的死亡率仍达10%~30%。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治疗作简单介绍。
一、SAP的诊断
  一般说,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血、尿淀粉酶检查,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困难不大。然而,如何及早地识别重型胰腺炎,至今仍缺乏较敏感的指标。大多情况下SAP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判断指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1、临床判断标准
  (1) Ranson评分:
  Ranson标准
  当评分在3分以上时,即为SAP。同时发现Ranson评分与病死率有明显关系,3分以下的病死率为0.9%,3-4分为16%,5-6分为40%,6分以上为100%。正确率为69%。
  Ranson预后指征和并发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Imrie评分:
  是在Ranson评分基础上作的改良,3项或以上为重症。
  Imrie临床标准
  (3)APACHE(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评分系统:
  APACHE评分由Knaus于1981年提出,采用进入ICU24小时内最差值进行评分,并加上慢性健康评分,共34个参数,较为繁琐;1985年作者对其进行修改,采用12项急性生理指数,结合年龄因素,慢性健康评分和Glasgow昏迷评分,共15项,称为APACHEⅡ评分。其优点为评分系统较为全面,既不受入院后时间的限制,又可反复评估病情严重度,起到了动态观察、监测疾病过程的目的。
  2、CT扫描及增强CT
  由于CT在临床上的普及和应用,为非创伤性检查,可反复、动态观察,因而临床价值高。如Perez对1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经过与CT所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胰腺大小、轮廓、腺体密度及胰周异常情况将CT变化分为6级,A:正常;B:局限或弥漫的胰腺增大,包括轮廓不规则,非出血性腺体增强及腺体内少量液体积聚;C:内在胰腺异常现象模糊及发现炎性改变的条纹样密度;D:单个胰外液体积聚;E:两个或更多的胰外液体积聚;F:胰腺及其邻近部位气体积聚或胰外液体大量累及腹膜后间隙。
  急性胰腺炎重度判断标准及预后因素
A.临床症状B.血液检查C.影像情况⑴休克⑴BE≤-3mmol/L⑵Ca≤1.88mmol/L⑵CT Ⅳ,Ⅴ级
Ⅳ:胰腺肿大、胰整体实质内部不均,炎症波及胰外,胰周有渗出液贮留
Ⅴ:胰腺肿大、胰整体实质内部密度不均,炎性波及胰周或越过胰周
B超:可参考CT标准⑴呼吸困难⑴Ht≤30%(输液后)⑵FBS≥11.2mmol/L⑴神经症状⑴BUN≥14.3mmol/L或Cr≥176.8μmol/L⑵PaO2≤8kPa⑴重症感染征象 ⑵LDH≥11.69μmol·S-/L⑴出血倾向 ⑵TP≤60g/L  ⑵PT≥15秒  ⑵血小板≤100×109/L
二、SAP的治疗及进展
  SAP总的治疗原则是设法阻止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全身支持,预防及治疗各种并发症。包括非手术及手术治疗,应积极、有效、综合的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主要用于处理一些并发症。
  (一)基础治疗
  1. 支持治疗:(1)补充血容量、血液动力学监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纠正低氧血症(3)营养支持(4)防治感染
  2. 抑制胰腺外分泌:禁食、胃肠减压,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如H2受体拮抗剂、制酸剂及生长抑素等。生长抑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具有多种内分泌活性:(1)抑制胃酸分泌;(2)抑制胰腺的外分泌,使胰液量、碳酸氢盐、消化酶分泌减少;(3)抑制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胆囊收缩素等多种激素的释放;(4)抑制胃窦部收缩强度,减慢肠道内容物通过的时间;(5)降低门脉压和脾血流量等。
  3. 胰酶抑制剂:虽有应用,但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抑肽酶等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4. 早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早期应用硫酸镁等可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腹内压,并可减少细菌过量繁殖,保护胃肠道屏障功能,减少细菌及内毒素移位;也可促进腹腔渗液的吸收。
  5. 早期血滤:有稳定内环境的作用,能早期清除过多的细胞因子等炎性介质,可能有利于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改善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从而使病情严重程度减轻。
  6. 其他:如应用糖皮质激素、缓解ACS等等。
(二)本文主要阐述SAP中与轻型胰腺炎治疗的不同之处。
    1、肠屏障功能障碍及肠道衰竭
  肠道是机体应激的中心器官之一,肠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与SAP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在发生SAP时,由于炎症反应、肠道动力紊乱、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肠道菌群失调、细胞因子过度生成、生长因子缺乏和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而导致肠黏膜屏障损伤,发生肠道衰竭。肠屏障衰竭,由肠动力改变引起的细菌过度生长和免疫抑制共同作用,导致细菌及内毒素易位,肠源性细菌到达胰腺,造坏死成胰腺组织的继发感染。胰腺及胰腺周围组织坏死继发感染与脓毒症及MSOF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肠道衰竭被称为SAP发生MOSF的“发动机”,控制SAP时肠道衰竭的发生对阻止疾病的发展,改善SAP患者的预后显得至关重要。
  防治肠屏障功能障碍及肠衰竭的措施有:增加胃肠动力,可使用促进肠道蠕动,防止肠麻痹的药物如大黄、大承气汤等。并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微循环,使用前列腺素E,丹参等。给予谷氨酰胺、生长激素、膳食纤维等促进肠粘膜的生长,提高肠道局部免疫力,保护胃肠粘膜屏障,选择性肠道去污染,服用肠道不能吸收的抗菌素来预防细菌易位。营养支持治疗是SAP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肠内营养(EN)在SAP治疗中的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肯定,EN能维持肠屏障功能,是防止肠道衰竭的重要措施。EN增加肠黏膜血流灌注和促进肠蠕动,预防肠源性感染和MSOF。防止禁食状态下出现的肠道形态学的变化,降低细菌内毒素移位,缓解细胞因子介导的高代谢状态, EN还能降低机体对内毒素和氧自由基的反应,改善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通过肠黏膜与营养素的接触,可以直接向肠黏膜提供其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阻止肠黏膜的氧化损伤,避免肠道屏障功能的破坏和菌群易位,维持肠道内细菌的平衡和肠道免疫的“觉醒”状态改善肠道的通透性,从而限制由肠道介导的全身炎症反应。防止肠道细菌失平衡而造成的肠源性败血症和小肠绒毛萎缩。Kalfarentzos等的研究显示,肠内营养显著降低了总的并发症(包括脓毒症)的发生,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我们对SAP病人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发现EEN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改善SAP患者营养状况,降低SAP感染发生率。
  2、急性肺损伤(ALI)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SAP引起的失控的炎症反应导致了ARDS的发生。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可能是急性胰腺炎发生ARDS的重要易患因素。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协同作用促进血管收缩,产生肺动脉高压,通气比例失调,产生持续性低氧血症。在低血压休克、细胞因子和其它炎症介质极易引起肺微循环障碍,肺血管通透性增加、肺间质增宽水肿、肺泡积液、导致肺换气功能障碍和ARDS的发生。PLA2是前列腺素和PAF合成的重要限速酶,可导致PAF在肺组织中的大量积聚,二者造成肺组织进行性损伤。PLA2将卵磷脂转变成溶血性卵磷脂,破坏细胞的脂质细胞膜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使肺成为SAP最易受损的靶器官。ARDS是SAP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和主要死因。因此,应及时发现、治疗肺损伤,防治呼吸衰竭。
  SAP病人应监测血气分析,如有条件应放Swan-Ganz漂浮导管,用于指导输液,监测ARDS、急性肺水肿或者心功能不全。通过导管可以测右房压、肺动脉楔压、心输出量,并可以从右心房及肺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指导治疗。发SAP患者生ARDS,应当积极纠正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状态,营养治疗以及抗炎、抗感染治疗,并使用具有保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药物,短期应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预防ARDS的发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适应症为:中毒症状明显、严重的呼吸困难、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征象、合并心脏损伤等。出现低氧血症和急性肺损伤的表现时,应该拍摄胸片,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低氧血症。一旦怀疑ARDS,应该立即开始机械通气以改善氧供,改善内环境。对于轻度ARDS,清醒、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对于重症ARDS和短期应用无创通气无明显效果者,应尽早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应用有创通气。此外,还可以使用改善胰腺、肺部及全身微循环障碍的药物,如前列腺素E、丹参等。
  3、肾功能衰竭
  ARF是SAP常见并发症。SAP患者常有胰腺出血坏死,大量渗出,体液丢失在腹腔、腹膜后的间隙,血容量锐减、血压下降、肾滤过压降低以及肾脏缺血,腹腔压力增加等,易于发生ARF。重症急性胰腺炎导致肾功能衰竭是多因素的损害。大量内毒素是内皮素最强烈的刺激剂,从而导致体内内皮素水平升高,而内皮素强烈地收缩中、小动脉,尤其是肾动、静脉,造成肾脏缺血、坏死、功能障碍,甚至衰竭;同时内皮素的升高同样会升高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水平,形成一种组织缺血-内皮素升高-组织缺血加重的恶性循环。SAP患者发生ARF的危险因素有老年、既往有慢性基础疾病、有心肺功能障碍、机械通气、低血压、少尿、昏迷和黄疸等。
  因休克或DIC引起ARF者,应当积极补充血容量,除了输液,补充电解质外,应输血浆或白蛋白等胶体,一旦休克纠正,可给适量速尿,如仍然无进展,可给125~250ml甘露醇加大速尿剂量,如仍不能缓解,则采取血液净化疗法。血液净化疗法是救治急性肾衰的主要措施,可选用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血液滤过或连续性动静脉血液滤过,疗效可靠。血液净化法指征为:急性肺水肿;高钾血症,血钾达6.5mmol/l;无尿或少尿达4天以上;二氧化碳结合力在156.5mmol/l以下,血尿素氯28.56mmol/l,或每日上升10.7 mmol/l。无尿或少尿2天以上,伴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持续呕吐,体液过多,出现奔马律或中心静脉压持续高于正常;烦躁或嗜睡;血肌酐>707.2 μmol/l及心电图提示高钾者。采用间歇血液透析或者腹膜透析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但间歇血液透析(IHD)对心血管功能干扰较大,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因容量变化和反复发生低血压导致肾脏灌注压下降,加重肾小管坏死或阻碍原有坏死肾小管细胞修复,引起肾脏缺血损害肾功能。持续腹腔透析可消除或减少腹腔内对全身有影响的有毒物质,如渗出的各种酶,坏死组织、蛋白分解产物、细菌、毒素及渗出液等,有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但如果发生逆行感染.则可使病情迅速恶化。腹膜透析不能有效清除血循环中的内毒素及其产生的多种损害细胞因子,所以不能有效降低这些损害细胞因子所造成的肾实质损害。目前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超滤可防治过度超滤引起低血压,并能连续而恒定地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补充静脉营养,更重要的是能滤过造成SAP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一些体液介质、细胞因子等,有效降低和消除这些损害因子造成的肾实质损害,其净化手段和治疗方案很多,临床应用也逐渐扩展并具有血液净化的功能。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防治SAP的肾功能障碍已成为一种新的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其临床运用还缺乏大规模前瞻性的研究。
  4、循环功能衰竭
  SAP常可致心脏血管反应与损害包括心功能改变、心律失常、休克、中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时由于血管通急性胰腺炎发生心脏损害机制可能与胰蛋白酶直接损害心肌或高浓度胰蛋白酶引起高凝状态,促使冠状血管内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胰腺释放的心肌抑制因子及坏死物质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关。血管透性增强及胰腺区及腹腔广泛出血、渗出可导致有效血循环量不足,可发生心功能不全及休克。
  如果SAP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顽固的心动过速、突发的严重心律失常,应考虑已经发生循环功能衰竭。治疗上,除积极的液体复苏外,应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并治疗既往存在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对于无基础心血管系统疾病的SAP患者,突然发生的循环功能障碍,往往是由难以控制的炎症反应和微循环障碍所导致的,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如西地兰、多巴胺等,效果常不佳,在监测24小时出入量和中心静脉压的同时,应当考虑CRRT治疗。
  5、胰性脑病
  胰性脑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胰腺磷脂酶A2 (PPLA2)是导致胰性脑病的重要物质。胰蛋白酶以及胆酸激活PPLA2,使得卵磷脂转变成溶血性卵磷脂,后者具有强烈的嗜神经性和细胞毒性,能破坏细胞膜的磷脂层,导致细胞代谢障碍,并且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循环,直接引起脑水肿、出血、坏死以及神经细胞的脱髓鞘改变。有作者认为,由于摄入不足和需要量增加导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也是胰性脑病的病因之一。
  胰性脑病的治疗除了原发病的治疗外,还包括使用脱水剂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胰岛素的使用可以促进葡萄糖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加强脑细胞对葡萄糖的有效利用,有助于病情的好转,镇静剂首选安定,可适当应用中枢神经系统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胞二磷胆碱、弥可保等。并应用营养剂(氨基酸、脂肪乳剂、脂溶维生素及水溶维生素等)。Yang等发现TNF-α抗体可以减轻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脑损伤。有报道清胰汤等中药也可能对胰性脑病治疗有所帮助。
  6、肝功能障碍
  SAP时从炎症胰组织内释放出的各种破坏因子,如细胞色素P450、溶血卵磷脂、胰蛋白酶、弹性蛋白酶、脂肪酶和血管活性肽等通过静脉回流入肝脏,在导致肝功能异常中起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肝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和肝小叶细胞内线粒体和溶酶体破坏,肝细胞ATP合成障碍,细胞色素含量降低,磷酸化作用受阻。胆道压力升高和胆道感染在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中也起重要作用,水肿胰腺造成胆道梗阻,胆红素、胆汁酸在肝内堆积,引起肝细胞内胆红素沉着,胆红素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出现代谢障碍,甚至变性、坏死。而并发胆道梗阻更使胆道压力升高,加重肝损害。重型胰腺炎由于胰腺病变波及脾静脉,形成脾静脉炎,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脾静脉狭窄、栓塞,形成区域性门脉高压,更导致肝损害。
SAP有胆管炎、黄疸、胆总管扩张在保守治疗中病情恶化的,应该在ERCP下行鼻胆管引流或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以解除梗阻。此外,可以使用改善肝脏局部微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前列腺素E等。可酌情使用保肝药。
  7、胰腺坏死组织感染
  保护肠粘膜屏障,减少肠源性感染,防治细菌易位是有效控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的措施。近年来,强调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特别是能透过胰腺组织的抗菌素来控制胰腺感染。Buchler等根据抗生素在胰腺内浓度分为三组:低浓度(奈替米星、妥布霉素),中等浓度(美唑西林、哌拉西林、头孢他定),高浓度(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在胰腺感染时应选用第二组及第三组抗菌素。预防性静脉使用抗菌素对减少感染有益。
  坏死胰腺组织感染导致腹腔内感染是SAP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手术治疗感染的胰腺坏死组织包括开腹手术和清除胰腺感染坏死组织的清创术,腹腔常需要引流和频繁的探查。近年来,腹腔镜手术应用,减少了开腹手术的次数。SAP经过预防性治疗后增强CT扫描坏死超过胰腺组织大于30%的人群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鼻肠管治疗胰腺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