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节病图片的胸部CT/HRCT表现有哪些

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head_words:胸部CT+$head_words:粟粒状结节影+$head_words:树芽征","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HRCT诊断相关问题探讨(附12例报告)"}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HRCT诊断相关问题探讨(附12例报告)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胸部HRCT诊断相关问题探讨(附12例报告)
目的:探讨胸部C T 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 PB )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9月-2012年12月经临床确诊D PB患者12例临床资料,总结其胸部C T 特征。结果 D PB的胸部C T 特征为:在双侧肺部可观察到双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并有树芽征;患者的远端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肺间质性改变及纤维化;支气管粘液栓。结论 D PB的胸部C T 具有典型的特征性表现,是临床确诊D PB的重要诊断依据。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C T 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 PB )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9年9月-2012年12月经临床确诊D PB患者12例临床资料,总结其胸部C T 特征。结果 D PB的胸部C T 特征为:在双侧肺部可观察到双肺弥漫分布的粟粒状结节影,并有树芽征;患者的远端支气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肺间质性改...&&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及考试题库.pdf 3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医学影像诊断学重点及考试题库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一、名词解释
1. 螺旋CT(SCT): 螺旋CT扫描是在旋转式扫描基础上,通过滑环技术与扫描床连续平直移动而实现的,管球旋转和连续动
床同时进行,使X线扫描的轨迹呈螺旋状,因而称为螺旋扫描。
2. CTA :是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
3. MRA :磁共振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血液流动的磁共振成像特点,对血管和血流信号特征显示的一种无创造影技术。常用
方法有时间飞跃、质子相位对比、黑血法。
4. MRS:磁共振波谱,是利用MR 中的化学位移现象来确定分子组成及空间分布的一种检查方法,是一种无创性的研究活体
器官组织代谢、生物变化及化合物定量分析的新技术。
5. MRCP:是磁共振胆胰管造影的简称,采用重T2WI水成像原理,无须注射对比剂,无创性地显示胆道和胰管的成像技术
,用以诊断梗阻性黄疽的部位和病因。
6. PTC:经皮肝穿胆管造影;在透视引导下经体表直接穿刺肝内胆管,并注入对比剂以显示胆管系统。适应症:胆道梗阻
;肝内胆管扩张。
7. ERCP :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在透视下插入内镜到达十二指肠降部,再通过内镜把导管插入十二指肠乳头,注入对
比剂以显示胆胰管;适应症:胆道梗阻性疾病;胰腺疾病。
8.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成像清晰的成像技术。
9. 造影检查: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或器官,可将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
对比显影。
10. 血管造影:是将水溶性碘对比剂注入血管内,使血管显影的X线检查方法。
11. HRCT:高分辨CT ,为薄层(1~2mm)扫描及高分辨力算法重建图像的检查技术
12. CR:以影像板(IP )代替X线胶片作为成像介质,IP上的影像信息需要经过读取、图像处理从而显示图像的检查技术
13. T1:即纵向弛豫时间常数,指纵向磁化矢量从最小值恢复至平衡状态的63%所经历的弛豫时间。
14. T2:即横向弛豫时间常数,指横向磁化矢量由最大值衰减至37%所经历的时间,是衡量组织横向磁化衰减快慢的尺度
15. MRI水成像:又称液体成像是采用长TE技术,获取突出水信号的重T2WI ,合用脂肪抑制技术,使含水管道显影。
16. 功能性MRI成像:是在病变尚未出现形态变化之前,利用功能变化来形成图像,以达到早期诊断为目的成像技术。包
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皮层激发功能定位成像。
17. 流空现象:是MR成像的一个特点,在SE序列,对一个层面施加90度脉冲时,该层面内的质子,如流动血液或脑脊液的
质子,均受至脉冲的激发。中止脉冲后,接受该层面的信号时,血管内血液被激发的质子流动离开受检层面,接收不到信
号,这一现象称之为流空现象。
18. 部分容积效应:层面成像,一个全系内有两个成份,那么这个体系就是两成份的平均值,重建图像不能完全真实反应
组织称为部分容积效应。
19. TE:又称回波时间,射频脉冲到采样之间的回波时间。
20. TR :又称重复时间,MRI信号很弱,为提高MRI 的信噪比,要求重复使用脉冲,两个90度脉冲周期的重复时间。
21. T1WI :即T1加权成像,指MRI 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1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1 的差别,有利于观察解剖结构。
22. T2WI :即T2加权成像,指MRI 图像主要反应组织间T2特征参数的成像,反映组织间T2 的差别,有利于观察病变组织。
23. 像素:矩阵中的每个数字经数模转换器转换为由黑到白不等灰度的小方块,称之为像素。
24. 体素: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将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
25. 数字X线成像:是将普通X线摄影装置或透视装置同电子计算机结合,使X线信息由模拟信息转换为数字信息,而得到
数字图像的成像技术。
26. TIPS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用介入的方法来治疗门脉高压症,在肝内形成一个门静脉与肝静脉分流,降低
门脉压力。主要用于不能手术的门脉高病人,如布加氏综合症。
27. 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肺野。
28. 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正位胸片上,肺门于两肺中野内带第2~5
前肋间处,左侧比右侧高
29. 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及支气管形成,其主成分是肺动脉及其分支。
30. 空气支气管征:又称支气管气象,在X线胸片及CT片上,实变的肺组织中见到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可见于大叶性肺
炎和小肺癌中。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医学影像诊断学习题集【荐】.doc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医学影像诊断学习题集【荐】.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医学影像诊断学考试题库
医学影像学
标准化试题
1、下列哪项不是骨肿瘤的基本x线征象。(c )
A.骨质破坏 B.软骨破坏 C.椎旁脓肿
D.瘤骨和瘤软骨 E.肿瘤的反应骨
2、患者30岁,述膝关节间歇性隐痛,肿胀半年多,查胫骨上端内侧肿胀,触之有乒乓球感,在x片上胫骨上端内侧呈膨
胀性皂泡样骨质破坏,横径大于纵径,诊断为:(e )
A.骨囊肿 B.动脉瘤样骨囊肿 C.软骨母细胞瘤D.熔骨型骨肉瘤 E.骨巨细胞瘤
3、骨巨细胞瘤的典型x线征象。( a)
A.位于干骺端的膨胀性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内有 皂泡样骨间隔。
B.远距骨干骺端的偏心性囊性骨质破坏,边缘硬化。
C.骨端的囊性破坏区,其透亮区模糊,皮质变薄。
D.近距骨干骺端的中心性囊性骨质破坏,常伴有病理性骨折。
E.位于骨骺处多发性骨质破坏,内有钙化。
4、非骨化纤维瘤的好发部位是(a )
A.胫骨近端及股骨远端。 B.胫骨远端及股骨近端。 C.肱骨近端。D.颅顶骨。E.脊柱骨。5、骨肉瘤的好发年龄是( b)
A.15岁以下。 B.15-25岁之间。 C.20-40岁之间。D.婴幼儿。E.40岁以上。
6、从骨髓瘤的x线表现中,找出错误的(d )
A.好发于颅骨,脊柱,骨盆,肋骨等部位。
B.骨质普遍稀疏。
C.颅骨呈多发性穿凿状骨质破坏。
D.脊柱侵蚀常破坏椎弓根。
E.肋骨呈膨胀性分房状骨质破坏。
7、下述哪个肿瘤来源于骨髓及造血组织( d)
http://www.818198.com
Page 16A.骨巨细胞瘤B.骨样骨瘤。 C.骨软骨瘤。D.尤文氏瘤E.动脉瘤样骨囊肿。
8、骨肉瘤的最主要的x线征象(e )
A.骨质破坏B.软组织肿块。 C.codman氏三角。D.软骨破坏E.骨肿瘤骨。
9、下列哪项临床表现对诊断骨髓瘤最有价值:( c)
A.50岁以上的男性 B.全身性疼痛 C.尿中出现本周蛋白 D.进行性贫血E.血清钙及球蛋白升高
10、X线表现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无明显临床症状不相称,为下述何种肿瘤骨转移之特征b
A.乳癌骨转移B.甲状腺癌骨转移C.前列腺癌骨转移D.鼻烟癌骨转移E.肾癌骨转移
11.骨瘤好发部位是a
A.颅骨及颜面骨B.长骨C.短骨D.髂骨E.椎骨
12.男性12岁,主诉发热头痛半月,右小腿胀痛20天,X线片示右小腿软组织肿胀,内有网状阴影,层次不清,胫骨上端
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似有斑点状透亮区,第1个诊断是c
A.右膝关节结核B.尤文肉瘤C.急性化浓性骨髓炎D.骨肉瘤E.内风湿性关节炎
13.原发恶性骨肿瘤的X线表现是d
A.边缘清楚,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B.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不明显
C.边缘模糊,骨膜破坏,无骨膜反应
D.边缘模糊,骨质有破坏,骨膜反应明显
E.边缘清楚,骨膜有破坏,无骨膜反应
14.有关尤文肉瘤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e
A.病变好发于长骨的骨干或干骺端
B.髓腔内出现斑片状骨质破坏
C.骨膜呈葱皮样改变
D,对放射治疗相当敏感
E.破坏区周围骨质常无反应性骨硬化
15.有关脊索瘤好发部位和X线主要特点的描述中,你认为哪项不妥;e
A.肿瘤好发于脊椎两端,于中线部位
B.常为膨胀性溶骨性破坏,其中可残存碎骨片或小梁间隔
C.病变周围可出现软组织块影
D.50%患者可有钙化
E.绝大多数患者可有骨增生性反应
16.X线片示:膝关节髁间凹变深增宽,肘关节尺骨切迹增宽,此征象对于血友病何部位出血有价值:a
A.关节内出血B.骨内出血C.骨骺和干骺端出血D.骨膜下出血E.假肿瘤表现
17.组织来源未定的肿瘤为:b
A.脊索瘤B.骨巨细胞瘤C.骨髓瘤D.尤文肉瘤E.纤维肉瘤
18.骨良性肿瘤中,以哪种发病率最高:a
A.骨软骨瘤
B.骨巨细胞瘤C.软骨瘤D.骨瘤E.成骨细胞瘤
19.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从发高到低的次序为:a
A.骨肉瘤,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
B.尤文肉瘤.骨髓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骨肉瘤,
C.骨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尤文肉瘤.骨髓瘤.
D.软骨肉瘤.纤维肉瘤.骨肉瘤,骨髓瘤.尤文肉瘤.
E.骨肉瘤,尤文肉瘤.纤维肉瘤.软骨肉瘤
20.属于骨恶性肿瘤者:a
B.脂肪瘤C.神经节细胞瘤D.骨黄色纤维瘤E.皮质旁软骨瘤
21.起源于脉管组织的恶性肿瘤(相对恶性)为:a
B.血管球瘤C.血管内皮瘤D.淋巴管瘤E.骨血管瘤病
22.骨样骨瘤瘤巢直径一般不超过:c
C.1.5CMD.2.0CME.2.5CM
http://www.818198.com
Page 1723.骨样骨瘤偶见于: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head_words:肺小结节+$head_words:高分辨率CT+$head_words:诊断","themeword":"$head_words","params":"$title:高分辨率CT在最大径1\\ cm以下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CT在最大径1 cm以下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高分辨率CT在最大径1 cm以下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The Value of HR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olid Nodules Less than 1 cm in Diameter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最大径≤1 cm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最大径≤1 cm肺实性小结节的HRCT图像,包括结节最大径、形态、瘤-肺界面、结节密度特征、相对CT值等.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良、恶性小结节的最大径、相对CT值进行比较分析.良、恶性小结节的结节边缘及结节密度特征之间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结果 23例患者共检出最大径≤1 cm实性小结节24个,其中良、恶性分别为17个和7个.病灶呈圆形或卵圆形23个,不规则形1个.良、恶性肺实性小结节的最大径分别为(6.07±1.70)mm和(7.44±1.95)mm.17个良性小结节均表现为纯实性,瘤-肺界面光整锐利12个,边界模糊或毛刺征5个.7个恶性小结节中,6个表现为纯实性,另1个呈混杂密度影,瘤-肺界面光整6个,边缘短毛刺1个.良、恶性肺实性小结节的相对CT值分别为(-0.04±0.07)和(-0.08±0.06).良、恶性肺实性小结节的最大径、密度特征及边缘情况、相对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HRCT对最大径≤1 cm的肺实性小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需根据动态随访的变化情况予以判断.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在最大径≤1 cm肺实性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最大径≤1 cm肺实性小结节的HRCT图像,包括结节最大径、形态、瘤-肺界面、结节密度特征、相对CT值等.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良、恶性小结节的最大径、相对CT值进行比较分析.良、恶性小结节的结节边缘及结节密度特征之间的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HRCT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solid nodules less than 1 cm in diameter. Methods The HRCT features in 23 cases with pulmonary solid nodules less than 1 cm in diamete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diameter, shape, tumor-lung interface, density and relative CT value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statistically. Results Totally 24 nodules were found in 23 cases, including 17 benign and 7 malignant nodules. The lesions presented as round-shape in 23 and irregular in 1. The diameter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were (6.07±1.70) mm and (7.44±1.95) mm respectively. All 17 benign nodules were pure solid, with clear tumor-lung interface in 12 and unclear or glitches in 5. 6 malignant nodules showed as pure solid, while the other one was mixed density. The tumor-lung interface was clear in 6, and the other one presented glitches. The relative CT value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were (-0.04±0.07) and (-0.08±0.06)respectively. There a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meter, tumor-lung interface, density and relative CT value between 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Conclusion HRCT plays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llow-up duration with pulmonary solid nodules less than 1 cm in diameter.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请在APP上操作
打开万方数据APP,点击右上角"扫一扫",扫描二维码即可将您登录的个人账号与机构账号绑定,绑定后您可在APP上享有机构权限,如需更换机构账号,可到个人中心解绑。
检索详情页
{"words":"$keywords:特发性间质性肺炎+$keywords:小儿+$keywords:影像学特征+$keywords:临床诊断","themeword":"$keywords","params":"$title: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小儿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1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男性和女性之比为1:1.5;汉族6例、维吾尔族11例、哈萨克族1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比为1:2;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71±1.82岁。结果:临床上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干性咳嗽,双肺底闻及细小湿性罗音(Velcro哕音)为最常见的就诊原因;胸片表现为两肺野透亮度减低,可见弥漫性分布的网状、条索状及细小结节影;高分辨率CT显示两肺野内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呈磨玻璃样改变,并见弥漫性分布的细条纹状、网状及细小结节影以及散在分布的大小不等的小圆形含气囊腔呈蜂窝状改变,以两下肺野为主。结论:强调诊断的金标准不再是单独的肺活检,而是更详细的临床病理资料及影像学特征所见病变形态及分布特征,特别是HRCT是诊断IIP的主要方法。
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18例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7例、女性11例,男性和女性之比为1:1.5;汉族6例、维吾尔族11例、哈萨克族1例,汉族与少数民族之比为1:2;年龄1~17岁,平均年龄8.71±1.82岁。结果:临床上进行性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干性咳嗽,双肺底...&&
相关论文(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同或者相近的论文)
同项目论文(和本文同属于一个基金项目成果的论文)
您可以为文献添加知识标签,方便您在书案中进行分类、查找、关联
请输入添加的标签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
&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实名学术社交
个性化订阅推荐
快速查看收藏过的文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肺部结节病如何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