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美国,韩国,相对而言哪个国家更依赖德国汽车产业现状

简述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_百度知道
简述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德国重视技术研发,产业专业化,垄断竞争结构突出,独立零件供应商世界一流,另外政府也制定技术标准等形成了技术壁垒。 日本在二战后陷入了深刻危机中,政府强制性降低劳动力工资,吸引了不少海外投资;设备投资规模大、劳动力专业化素质高、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二战后政府贸易保护和对汽车产业扶持政策 美国是第一个实现汽车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基础扎实,政府实行保护性政策:在德国奥迪进入时,美国政府发布奥迪安全问题的报告,后来虽然说没这回事,但奥迪在美国市场上士气大伤,前几年丰田时美又故伎重演了一遍。 韩国在80年代日本产业转移时把握了机会,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其汽车装配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力素质高、价格相对较低。政府政策优势。 法国汽车起步早,影响力大,但在赛车、豪华车上并不突出。 英国传动系统制造能力强、创新力强、世界顶级汽车企业投资多、市场大,在赛车和工程设计中优势大。政策优势。 我对汽车工业所知甚少,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了==希望LZ不要介意呀、都是自己手打的……
采纳率:43%
您说的 这些国家都是世界上汽车最发达的国家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汽车工业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我的位置:
特朗普这次惹毛了全世界!德国人:标志西方时代的终结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瞭望智库
摘要:6月1日,全球贸易战开打!
6月1日,全球贸易战开打!
美国痛下杀手的,是它的几个老朋友。
当地时间5月3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钢铁征收25%关税,铝征收10%关税。关税将于当地时间6月1日午夜生效。
于是,一场关税大战风雨欲来,惨遭美国“关税大棒”的盟友们,都表态将“以牙还牙”。
特朗普这次惹毛了全世界!
德国新闻电视台甚至指出,跨大西洋关系已经严重分裂,贸易战打响或将成为欧美关系的转折点,甚至“标志西方时代的终结”。
特朗普逼得盟友连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美国为何对盟友下狠手?
欧盟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钢铁生产方,每年钢铁产量超过1.77亿吨,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约11%。2017年,欧盟对美国出口的钢、铝相关产品总额分别约为53亿欧元和11亿欧元,对美贸易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特朗普曾对美欧贸易逆差高达1510亿美元表达过“不满”。
在今年3月1日特朗普宣布启动钢铝关税调查后,全球很多国家都在和美国接触谈判,试图获得关税豁免。
澳大利亚、巴西和阿根廷等国较早获得了豁免,韩国也在今年4月拿到美方的豁免资格:一方面韩国过去对美出口的钢铝产品数量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韩国也作出重大让步,将进口美国汽车的配额限制提高一倍。
而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倒是很早就被认为没有希望得到关税豁免。
与此同时,欧盟、加拿大、墨西哥这三方合计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美国钢铝产品进口总量,因此谈判也拉锯得格外困难。德法两国领导人默克尔和马克龙先后访美,都与特朗普单独谈到关税豁免问题。
4月30日,在原定谈判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欧盟获得1个月临时性关税豁免。不过这也意味着,美国将在5月31日进行“摊牌”。
5月份并没有传来乐观的消息,反而美国还拟定将汽车关税增加10倍,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将受到极大冲击,这更增加了钢铝谈判的复杂性。
美国时间31日一早,欧美媒体便感觉“大势已去”,CNBC报道认为,美国向这三个传统友邦征收关税的可能性达到99.9%。
在美国时间临近中午时,这个消息终于得到了证实。美国商务部长罗斯通过电话会议向媒体记者通报了对欧、加、墨三方征收钢铝关税的决定。
盟友们的反应
1.欧盟:世界贸易的糟糕日子
美国公布举措后,盟友们均在第一时间给出回应。
主管贸易事务的欧盟执行委员马尔姆斯特伦表示,这是“世界贸易的糟糕日子”。
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称,此举“完全不可接受”。他补充说,欧盟“别无选择”,只能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并对美国的进口产品征收关税。
虽然没有公布细节,但欧盟此前曾威胁对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包括摩托车、牛仔、香烟、红莓汁和花生酱。
2.默克尔警告“报复升级”
德国总理默克尔抨击美国的钢铝关税是“单边”和“非法”的,警告这将招致“报复升级”,“到最后伤害到所有人”。德国外长马斯当天回应称,美国单边性钢铝关税“非法”,表示不承认特朗普政府这一决定。德国财长舒尔茨称,欧盟对关税的回应必须“明确、坚定和理智”。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在与罗斯会晤后称,额外关税“不合理且危险”,欧洲将采取适当、统一和强有力的行动来应对。
法国媒体认为,特朗普已经彻底把盟友抛在了一边,将欧盟置于与其另一盟友日本一样的地位,而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则在同意限制对美出口钢铝产品之后逃脱了美国单方面高税率的打击。这是典型的特朗普方式:就是逼盟友国家进行双边谈判达到美国的目的。
3.墨西哥:将实施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
得知这个消息后,墨西哥经济部当天发布公报说,对美国针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的钢铝产品征收高关税的决定深表遗憾,并表示反对,同时宣布对来自美国的部分产品采取对等措施。
公报说,墨西哥多次表示,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贸易保护措施是不恰当、不合理的。钢铁和铝是提高北美地区高度融合的战略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产品,这些行业包括汽车、航空航天、电器和电子等。墨西哥是美国主要的铝制品进口国,也是美国钢铁的第二大进口国。
墨西哥重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和扰乱国际商品贸易秩序。
面对美国征收高关税的决定,墨西哥也将对来自美国的多种产品实施同等规模的对等措施,这些产品包括扁材钢、灯具、猪腿和猪肩肉、香肠和食物制剂、苹果、葡萄、蓝莓、奶酪等。
公报指出,在美国政府停止针对钢铝产品征收高关税之前,墨西哥的上述反制措施将持续有效。
公报重申,墨西哥愿意与美国进行建设性对话,墨方支持国际贸易体系并反对单边保护主义。
“活该”的加拿大
忍无可忍的加拿大政府宣布将反击美国,并拿出了一份价值166亿加元的关税反制裁清单,包括了美国出口加拿大多个领域的产品。
然而,加拿大被美国逼急这一幕,不仅讽刺,而且有点活该。
为啥这么说呢?事情还要从几天前加拿大政府否决了咱们中国企业“中国交通建设公司”对加拿大知名建筑工程公司Aecon的收购说起。
这家Aecon公司,是加拿大许多著名“地标性建筑”的缔造者。但由于近些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滑,该公司的能源和矿业项目乃至股价都受到了很大冲击,所以这家加拿大企业很渴望“中国交通建设公司”愿意提供的近20亿的收购资金。
同时,中方企业也希望通过这一收购进一步扩展自己的海外业务领域。
然而,这个“两情相悦”,甚至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是中方在给Aecon“送钱”的收购计划,却被加拿大政府以一个非常奇怪的理由给否决了:这会威胁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这一理由甚至令Aecon公司的高层自己都很费解。因为他们早就无数次澄清说:我们这个公司只是一个人畜无害的建筑公司,既不涉及什么敏感技术或敏感信息,也不涉及什么知识产权……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诸多媒体对他们政府这一决定的反应。这些媒体虽然也都支持政府不让中国企业收购这家加拿大最大的建筑工程公司的决定,他们的报道却进一步展现了加拿大政府为啥会认为这一收购会“威胁”加拿大“国家安全”背后的一些政治因素。
比如有加拿大媒体就表示,如果加拿大政府允许中国企业收购Aecon公司,在其他盟友都对来自中国企业的收购很敏感的情况下,就会令加拿大成为“盟友”中的“异类”甚至“局外人”。所以,此举其实就是在向美国表“忠心”。
还有加拿大媒体“露骨”地表示:所谓的“国家安全”担忧,就是因为你中国是个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是我们这种“民主政体”,而你“中国交通建设公司”等中国企业又来自这么一个国家且还和这么一个政府有关,所以我们就会认为你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是“威胁”。
▲ 截图来自加拿大环球邮报的两篇报道
可极度讽刺的是,就在5月31日,加拿大这个西方“民主”国家,却被同为西方“民主”国家——而且还被自己视为最亲密的邻居和盟友的美国,直接被美国拿“232调查”扣上了一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大帽子。而这,仅仅是因为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看来,加拿大大量出口到美国的钢铁威胁到了美国的钢铁行业。
那么,相信大家读到这里就应该会明白为啥说,加拿大如今被美国逼急要跟美国干架这一幕“极为讽刺,甚至有点活该了”吧。
给你加拿大“送钱”双赢的,你因为“意识形态”不同就视为“威胁”;而与你“意识形态”相同的“盟友”,如今却把你视为“威胁”还要让你“出血”……
▲ 加拿大媒体普遍担心特朗普的做法会重创加拿大钢铁行业和经济
其实,如果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真给全世界带来了什么启示,那就是“利益”才是你们这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交往的最根本基础,意识形态只是遮羞布。
所以,在冷战结束已经30年后的今天,我们才会看到在“美国利益优先”大旗下,美国总统特朗普果断抛弃了“意识形态”的遮羞布。而虽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他的讲话中还在不断提醒美国和加拿大是同一阵营,但他手上挥舞着的却同样是一份166亿加元的报复美国的清单……
欧洲最近不太平
被普遍视为欧洲“最不靠谱国家”之一的意大利,最近又再整“幺蛾子”。
而之所以说意大利“不靠谱”,是源于这个国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展现了出了“墙头草”的强烈特质,而且都是最先跟着德国混,然后一看形势不对劲就立马“叛变”了…….
搞笑的是,如今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大利,看起来是又要第三次“叛变”如今由德国以及法国主导的欧盟了。而这对于被美国步步紧逼的欧盟来说,可谓是雪上加霜。
那么,意大利具体要对欧盟干什么事儿呢?原来,迫于意大利糟糕的经济局面,特别是一直没从上一轮经济危机中缓过来,所以欧盟一直在要求意大利人紧缩开支,但意大利人却很快受不了了。
所以他们希望彻底调整与欧盟的关系,特别是在经济方面——甚至有人希望干脆脱欧!
这个来自意大利社会的诉求,其实在今年3月的意大利大选中就已经得到了很强烈的展现。在这次大选中,反欧盟和反传统建制的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就成为了意大利各政党中获得选民票数最多的政党。
虽然这个票数纸面上只有32.22%,可在混乱不堪的政坛中,这个数字已经足够反映意大利为数不少的一种民意了。更何况,这次大选中与他们持相似立场的极右翼政党“联盟党”也获得了将近20%的选票(实际为17.69%),如此一来这就是一半的意大利民意了
当然,由于32%的的票数毕竟无法组成新一届政府,“五星运动”还得寻求其他意大利党派的支持。于是,与他们持同样极右翼民粹立场的“联盟党”便成为了合作的首选。双方从3月大选结束后开始谈判,并最终决定组成联盟,并向意大利总统上报了他们这个筹备中的极右翼政府眼中的从总理到金融部长等一系列政府高官的人选。
这里需要简单给大家说明的是,意大利是个议会民主制国家,所以其总统的职权和选举方式和总理是很不同的。比如总统任期是7年,由上下两院的议员投票选出,而总理的任期则是5年,由赢得大选的政党或执政联盟提名。此外,意大利总统的权力大多是象征性的,比如议会通过的法案最终由他签个字啥的,但也有诸如任命或否决政府提名的官员,或是在政府出现“执政危机”时任命临时过渡总理等实权。
言归正传,话说就在上个周末,意大利原本推进中的新政府组阁突然发生了变故:极右翼联盟提名的持强烈反欧盟立场的经济部长,被亲欧盟的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直接给否决了,理由是这个经济部长会导致意大利脱离欧盟,进而会令意大利这个欧洲债务问题第二严重的国家陷入灾难性的后果,比如债务违约。
这一决定,也直接导致极右翼联盟无法上台,进而导致已经悬空了2个月的意大利进一步陷入僵局。
与此同时,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还直接任命了一个亲欧盟的人担任其意大利的临时过渡总理,这又进一步激怒了极右翼联盟。甚至于该联盟中开始有人指控是德国人在【干涉】意大利的民主,甚至还有人跑到正在吃瓜的美国等英语国家媒体上写文章,控诉意大利总统的做法是为了欧盟而侵犯意大利的“民主”……
于是,意大利就这样陷入了一场围绕欧盟引发的政治危机,摆在意大利面前的选择也很有限:要么弹劾总统(但不太可能,因为只有叛国或违宪才行);要么就只能重新选举——除非总统和赢得3月大选的极右翼联盟彼此让步。
实际上,就连那位被意大利总统任命的过渡总理自己也清楚,他在这个意大利当前的这个政治环境下根本待不长……
可对于欧盟来说,意大利如果这么持续闹腾下去对欧盟、欧洲乃至全球的经济稳定都百害而无一利。更令欧盟担心的是,如果反欧盟的意大利政党借机进一步煽动意大利社会对欧盟的敌视情绪,并在大选中获得比这次大选更多的支持,那么欧盟以及欧元的前景,就可能都面临极大的威胁了……
所以,前两天欧元“一路狂跌”,而一位急坏的欧盟官员(而且此人还是德国人),甚至都说出了“谁能教教意大利人该怎么投票”这样的话。可惜的是,他的话反而进一步激怒了意大利人,结果连欧盟的领导层又不得不出面灭火,批评了这个德国人…….
最后,一个最新的进展是,意大利总理已经决定给极右翼联盟更多时间再次尝试组阁,只要他们提名的人选能被议会多数人接受。目前金融市场也对这一决定表示了欢迎,毕竟市场更怕的是再次选举以及那将引发的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欧盟,敢像中国一样反击美国吗?
欧盟很难对美国的贸易攻击开展坚决的对等反制,以战促谈。虽然欧盟委员会之前曾表示,可能会对28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对等征收关税,但欧盟是否真会迅速对美以牙还牙令人怀疑。
从特朗普政府今年2月宣布加征钢铝关税计划后,欧盟第一时间就站到了申请豁免的队伍里。很多欧盟国家至今沉浸在美国没有把它们作为盟友加以照顾的委屈中,那里显然没有凝聚起为捍卫多边贸易体系坚决与美蛮横做法进行斗争的意志。
然而特朗普民粹主义贸易政策的这一劫,欧洲注定是躲不过的。钢铝关税只是个开头,特朗普已经清晰流露出打击欧洲汽车对美出口的强烈兴趣。另外,要求欧盟增加承担北约经费,以及要求德国停建与俄罗斯之间的油气管道这些后续要价很可能都将到来。
在这场美欧贸易冲突中,德国首当其冲,损失将最大。德国的高端制造业对美构成强有力竞争,特朗普很不喜欢。让德国的大公司都吃些苦头,可谓是渗透进美国关税计划当中的特朗普团队的一种情绪。
其实欧洲眼下没有退路,德国尤其没有。它们需要勇敢地面对美国贸易大棒,举起它们自己的棍子。不战就不会有公正的和,把希望寄托在华盛顿发善心上,欧盟国家只能任美国人随意宰割。
我们知道,欧美关系与中美关系不同,欧美打贸易战与中美打贸易战的政治含义也不一样,因此几乎没有中国人认为中欧联合对抗美国是现实的。我们注意到,欧盟对美国向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施压是乐见其成的。中美欧的贸易利益错综复杂,很难拉出一个清晰的阵线。
然而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把WTO规则当回事,以及它搞贸易保护的霸权主义做法,欧洲和中国都是反对的。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如果不对华盛顿的嚣张气焰进行阻击,那么大家都将是受害者。特朗普总统真就要以横扫欧亚的“蒙古大汗”自居了。
中欧未必可以在对美问题上开展“协作”,但是双方应该做出各自应有的坚持,不对美国做没有原则的让步,纵容特朗普不是寻求与世界更加有效的合作,而是搞攻城掠地的征服。
如果华盛顿每实施一项对外单边制裁,就得到一个相应的强有力回击,那么它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将步履维艰,美国社会将因为这些鲁莽做法蒙受损失。它这样下去将导致美国国内舆论环境的恶化。
现在的问题是,迄今只有中国实施了针锋相对的措施和计划,将它们作为与华盛顿谈判的筹码。世界其他地方大多都挤在了向特朗普申请豁免的队伍中。
美国已经退出伊核协议,并且要求欧洲企业尽早离开伊朗,中兴的遭遇已经成为悬在在伊朗经营的一些欧洲公司头上的风险。欧洲如果一味退让,它将被迫成为美国这个不讲步法、胡乱迈步的领舞者的可怜舞伴。
欧洲国家的规模都不大,欧盟又太松散,如果多边贸易体系事实上瓦解,规则尽失,那么欧盟国家都将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所以欧盟应该离开申请豁免的队伍,把祈求的力气用来挖一条战壕,作为一名战士站到自己的阵地上。
中国外交部回应美国向“盟友”强征钢铝关税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公众号消息,在6月1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宣布将从6月1日起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输美钢、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的关税,引发有关各方强烈批评。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美方此举是完全的保护主义,在世界贸易中实施单边措施完全不可接受,欧盟将很快宣布平衡美方关税的措施。法国总统马克龙称,美方决定是非法和错误的。德国财长肖尔茨称将作出强有力回应。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表示此举完全不可接受。墨西哥也宣布了相应的反制措施。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华春莹:你提到的这一消息各方都非常关注。当前国际格局正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热点难点问题层出不穷,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日趋抬头。面对这样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的世界,负责任的国家应当制定负责任的政策,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共同努力为世界提供正能量,注入稳定性。
具体到经贸问题,的确,很多国家对当前美方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感到担忧。我们一向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利益日益交融的情况下,以邻为壑,让子弹乱飞,绝不是有效和有益的方式,也绝不具有任何建设性。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应该坚决反对各种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规则为基础、公平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促进世界经济的持续复苏和增长。我们愿同有关国家一道,继续坚守多边主义和国际规则,共同努力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欧洲想和美国分手,他们在冒险
日,布鲁金斯学会网站转载文章《欧洲想和美国分手,他们在冒险》。以布鲁金斯学会的一贯风格而言,转载这样一篇充满对欧洲蔑视的文章实属少见,但也反映出美欧关系当前的一些微妙变化。
特朗普一登上总统职位就对美国与欧洲关系的基石发起挑战:他声称北约是“ 过时的 ”,华盛顿对其安全承诺应该与联盟成员支付“ 公平份额 ”的程度相匹配。欧盟不是一个盟友,而是一个“ 部分地在贸易中击败美国 ”的竞争对手“。特朗普还对每个欧洲政府流露出明确反感(包括当时尚未脱欧的英国)。
特朗普为英国脱欧欢呼,并表达了对欧盟是否应该继续存在的矛盾态度。他在2016年的竞选活动中嘲笑德国总理默克尔,但他对俄罗斯总统普京这个非洲大陆主要安全威胁领导人却不置一词。至于欧洲和美国的分享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尊重人权,自由的媒体,宗教和种族多元化,特朗普即便不是彻头彻尾的敌视,至少是无动于衷。
过去一年半,特朗普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挑衅欧洲人:他退出巴黎气候协议,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并威胁要对铝和钢征收关税,他决定退出伊朗核协议,导致许多人认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已经结束。 詹姆斯特劳布在《外交政策》中写道: “安息吧:跨大西洋联盟()”《明镜周刊》(Der Spiegel)的一篇社论标题写道:“欧洲加入抵抗运动的时间到了。”前瑞典首相卡尔o比尔特(Carl Bildt)在为《华盛顿邮报》撰稿时,称特朗普的决定是对欧洲的“大规模攻击”;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主席唐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是一个坚定的跨大西洋主义者,他公开表示:“有这样的朋友,谁还需要敌人?”在《纽约时报》的一篇题为“欧洲不一定要成为特朗普的出气筒”的文章中,两名前奥巴马政府官员以酸葡萄心态提出一个想法,欧洲各国政府应该召回驻华盛顿大使,并将美国外交官驱逐出自己的首都。
这些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描述是不负责任的,也是不成熟的。尽管特朗普确实让美国变得更加不可靠,但美国及其欧洲盟友仍然有着相同的基本价值观和利益。此外,这种笼统的声明忽略了欧洲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善意、牺牲和监护,而且仍然依赖于华盛顿的安全。
欧洲人可以开始放弃跨大西洋联盟,但他们这样做很危险。
美欧之间当前困境的严重性和突然性被宣布夸大了。 用一位德国记者的话说,欧洲人抱怨白宫有一个“灭绝任务的颠覆分子”,却不明白他的选举承诺对美欧关系来说有多少分量。这主要不是归咎于他在竞选活动中表达的非正统的外交政策观点,很少有特朗普选民因许多北约成员国未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分配给国防而生气; 也不会太关心英国离开欧盟; 或把与俄罗斯相处作为重中之重。特朗普对移民问题的强硬观点激励他们,承诺通过抵制全球化带来新变化,并且无视华盛顿成立时树立的“政治正确”。
未来的历史学家在回顾特朗普的总统任期时可能会说,这是美国在全球领导角色中一个决定性的、向下的转折点。但是要美欧之间长达70年的广泛而持久的政治、经济、战略和军事关系,仅仅因为一个人的当选而死亡,现在看还为时过早。
一开始人们就有一种错误的印象:在特朗普出现之前,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很好。自从苏联解体,以及欧洲作为地缘政治对抗中心的转移,美国和它的欧洲盟友一直在疏远。在美国总统巴拉克o奥巴马(Barack Obama)的领导下,这一潮流被一位美国领导人掩盖,他的名声掩盖了奥巴马政府对欧洲的无感。奥巴马上任后几个月,就不明智的“重启”了与俄罗斯的关系,激怒了一批中欧和东欧领导人,包括波兰和捷克前总统瓦文萨和瓦茨拉夫·哈维尔,他们发表一封公开信警告说,“今天北约似乎比当我们加入时更虚弱”,俄罗斯重新成为一个修正主义强国奉行19世纪议程与21世纪的策略和方法。奥巴马政府推翻了他的前任在两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决定,然后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奥巴马的战略重点从欧洲转向亚洲,这让担忧变成了现实。
欧洲人必须为大西洋两岸关系的衰落承担责任。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后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更多的德国人倾向于保持中立,而不是与西方盟国站在一起。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显示,在随后的一年里,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多数人,都不愿因俄罗斯对北约的盟友发动袭击而采取行动,这比特朗普口中的任何言论,都更彻底的破坏北约的团结一致。尽管美国总统威胁要对铝和钢铁征收关税,这可能不利于加强大西洋两岸的关系,但想想2015年柏林的抗议活动,据估计有15万人参加,他们反对《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这是美国与欧盟之间拟议的自由贸易协定。
至于所谓特朗普给了跨大西洋关系的致命一击,让伊朗达成协议并不一定构成对这场灾难的批评。许多欧洲人非但没有与更趋强硬的美国政府合作,联合起来迫使德黑兰停止其区域冒险主义以及其核野心。反而认为威胁世界和平是美国,而不是伊朗。这个虚伪的道德观遇到新任美国驻德国大使时变成了愤怒:这位新任大使宣称德国企业应停止在伊朗的运营。“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明镜周刊的克丽丝汀霍夫曼担心,“特朗普可能会迫使欧洲在美国和伊朗之间做出选择。”但这个选择很艰难吗?
正如德国作家马蒂亚斯o昆泽尔(Matthias Kuntzel)所言:“丑陋的不是美国新任大使强烈敦促德国雇主终止与伊朗的商业联系。相反这一丑闻的根源在于,这种需求并非来自德国政府本身。”欧洲人在过去一周的危言耸听,表明他们更关心与伊朗维持有利可图的商业交易,而不是限制一个好战的、极权的政权。
一些欧洲人对他们的未来做出了一些古怪的承诺,其夸张程度让人感到震惊。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Jean-Claude Juncker)上周在对佛兰芒议会的演讲中说,“我们必须取代美国,美国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国际成员的活力。”这番话是在比利时的一个地区的立法机构上讲的,卢森堡是容克的祖国,而这个国家享有和平、繁荣的保护伞是由美国提供的。就连奥巴马也向欧洲人提出了这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在他莫名的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际指出“美利坚合众国在60多年的时间里,用我们公民的鲜血和我们的臂力,帮助维护了全球安全。”而那些认为美国已经“失去了活力”的欧洲人在内心深处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这一点。
许多人表现得好像他们真的不知道这点似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更复杂的地方,美国已不再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特朗普走了美国不可能重新回归)。”明镜周刊的克劳斯·布林克博默上个月说。“因此,我们必须自我释放。( we must emancipate ourselves,从被奴役、被压迫的状态中解放自己)”真的吗?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欧洲在各个方面(人口,
国内生产总值,
军费开支)都是一个衰落的大陆。这个“人道主义超级大国”可以在切断与美国联盟的前提下,以某种方式应对崛起的中国,积极的俄罗斯和不安分的中东和北非,并且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一极么?恐怕很难。
“从美国解放出来”的欧盟,能否找到另一种力量来帮助它塑造世界?上周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4%的德国人认为美国是“可靠的合作伙伴”,36%和43%的德国人认为俄罗斯和中国是“可靠的伙伴”。特朗普政府所做的一切都无法让人相信,相比之下莫斯科和北京的政权更值得信任。
然而,那些听信“特朗普正在破坏世界”的言论的夸张修辞,只会让欧洲人在这种错觉中更加大胆。因为欧洲别无选择(For there is no “Plan B” for Europe)。正如德国似乎正在做的那样,寻求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尤其是考虑到莫斯科公然违反了乌克兰的欧洲安全秩序,并试图彻底瓦解欧盟。中国也是如此。对欧洲人来说,那是自由世界秩序的死胡同。
特朗普当选总统的主要风险之一,是特朗普会鼓励世界各地的反美势力,尤其是在欧洲。特朗普是蛊惑人心的民族主义者,他似乎证实了欧洲人对美国人抱有的每一个负面印象。现在他是总统,双方都需要认识到,欧洲和美国的统一价值观和利益,将在白宫目前的居住者中幸存下来。否则,关于跨大西洋关系的死亡的毫无根据的断言,很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
上海辟谣平台
中国技能大赛媒体注册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汽车产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