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der telecaster 墨标的品丝是什么天能电池哪个型号耐用的,耐用吗?

Fender Blacktop Telecaster Baritone【fender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11贴子:
Fender Blacktop Telecaster Baritone收藏
Fender Blacktop系列增添了一款独特的全新型号——Blacktop
Telecaster Baritone,这也是一直以来用户呼声较高的一款吉他。这是一款纯正的中音Telecaster,27英寸的有效弦长带来独具深度的丰富音色(通常标准款Fender吉他的有效弦长为25.5英寸),采用了B到B的降音定弦( 出厂配弦为.013、.017、.020 (PL)、.042、.052、.065规格)。三枚拾音器包含了一块带有金属盖的双线圈琴桥拾音器,音色涵盖了从轻柔到爆裂的全部范围。
配置方面,采用了桤木琴体与枫木琴颈,9.5英寸弧度半径的玫瑰木指板,22品中号品丝以及白色的圆点品位标记,标准的单线圈Telecaster琴颈拾音器与中部拾音器。五档拾音器切换开关,三层护板,旋钮采用了同Fender音箱旋钮类似的电位器帽,全部金属硬件镀铬。该型号提供了三色旭日渐变(3-Color Sunburst),幽灵银色(Ghost Silver)与红铜色(Classic Copper)三种配色。
请问这款吉他什么时候上架,价格是多少?国内有卖没?
fender 还是 vintage 一点好看。。。
这款琴怎么样
登录百度帐号记14年吉他学习心得及吉他选购技巧 | 买吉他什么牌子好_要注意什么_什么值得买
不忘初心——记14年吉他学习的心路历程及吉他选购心得
前言这是一篇杂文,也是我自大学论文以来写过最长的一篇文章,内容涵盖了个人感受、我经历的西方摇滚乐发展历史、买吉他经验、学琴经验等等等等,却又不是一篇所有品牌大全的购买指南,所以请大家酌情观看,欢迎讨论,谢谢。不知不觉从写第一篇文章到混到了大妈的生活家,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天天瞻仰大妈俊俏的面容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开始觉得只能分享一些自己浅薄的知识,但是看到越来越多的朋友分享了自己的心情和生活态度,我想以后也可以多多分享一些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和经历,不仅仅是对自己能在网络上留下一些回忆,也希望能让更多的朋友得到共鸣和收获。我好像从小就和音乐有缘,从三五岁吵着让妈妈买玩具三角钢琴、到小学学竖笛自己摸索吹出了流行歌曲而被老师拉着当众表演、再到被老师拽着去参加合唱队四处演出、到高中玩乐队、再到大学想过放弃学业去学习音乐(这不是解忧杂货铺的情节&),现在已过而立却仍然没有放下,反倒对他的感情越来越深,音乐陪伴我度过了开心和悲伤的日子,同样我也为了她花费了我大部分的财力和感情,如果这辈子找不到真爱,我就跟她过一辈子算了。&&小时候对于音乐的认识,一开始是通过父母,作为50年代生人的他们,经历了很多非常的时代,俄罗斯歌曲,红歌是他们的最爱,家里也有受过专业教育的歌唱家,所以耳濡目染的接触了很多古典曲目,从小我就能分得清贝多芬、巴赫、莫扎特(举例不是装B,李斯特、海顿、德沃夏克也晓得&),年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意义甚至大于春节晚会,《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山楂树》自然也是耳熟能详,更别提《春天的故事》《歌唱祖国》了,不过,这些都是父辈的记忆,却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歌曲,作为80后的新一代(相对当时来讲,现在10后才是新一代&),我们需要的是新潮、时髦的偶像(过时的词汇。。。&),劲歌热舞,90年代初期,港台歌曲渐渐传入了大陆,和这个年代的朋友一样,我接触到了四大天王、小虎队,Beyond,提起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估计很多朋友都会虎躯一震&,他们影响了无数人,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个时代在我的脑海里很快就过去了(比洋粉丝别打我,我知道他们是最NB的),因为较早的接触了西方的文化和语言,也较早的接触了互联网(94年开始学英语、98年自己家装了电脑和网,P133mmx,56k猫的时代谁还记得,知道你们会说还有36K的&),真正对我影响巨大的还是欧美的音乐,最早各种男团满天飞,BackstreetBoys,Westlife,boyz 2 men, boyzone(&Ronan Keating还认识不), take that(robbie williams待过),n'sync(贾老板的团),MLTR(翻唱吻别而烂大街的丹麦团),野人花园,98度,现在还可以轻而易举的说出更多的名字,这个时代的我算是追星族(很老的词了吧),几乎所有这种团的CD我都有(对了还有真命天女,辣妹,古典辣妹这种女团,再加个莎拉布莱曼),可以说是第一次接触到了西方的主流文化,也极大的帮助我学习了英语(拿着字典查歌词有木有&&)。在流行的领域里,我要单拉出来一个Michael Jackson,我觉得King of Pop这个名号,只属于他一个人,从此之后再无Michael,看看多少顶尖的大师,还以与Michael合作为荣,Slash、Van Halen、Quincy Jones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也是Michael开创了MTV这个全新诠释音乐的时代,更不用说经典的Moonwalk和他对舞蹈界的贡献,他的影响估计还可以持续很多年,所以即便是现在,我还经常拿出他的CD听听,无限的缅怀。。。& & & &slash叔和米高积逊未完成的This is it,请注意女吉他手Orianthi手里的PRS吉他(图片来源于网络)除了流行,这个时期也是new age最火的时候吧,Yanni、Enya、SecretGarden、Bandari,Engma,Matthew Lien,基本后来大家能听到的背景音乐,大部分都出自这几位之手,也算是newage风格的奠基人了(久石让什么的我后来才接触),当然,他们的音乐我也是倒背如流,专辑下一首还没播,我就知道该播什么了,这个习惯不好的一点就是,在电视或者广播听到某一首单曲,等待播放下一首的时候音乐戛然而止,跳出来一段老中医广告,强迫症实在是遭不住啊。听New Age另一个好处就是,后来自己做的各种视频宣传片,我选的背景音乐应该比各大电视台早了那么三五年。。。&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还没写到正题,日子到了我初二的时候,在这个骚动的年纪,内心的叛逆与求知的欲望也越来越强,这些相对平和和主流的旋律已经无法满足我的胃口,我需要更加有力量和真实的声音。偶然间在常去的CD店听到了不同的响动,那种近乎噪声的音乐和快要撕裂的高亢嗓音却传递着不一样的信息。说实话,和大部分人一样,我一开始也是拒绝的,这么吵也能叫音乐,想起很多杂志极力推崇这种叫做摇滚乐的东西,我真的很不理解,但是在老板的推荐下,我买下了我人生中第一张摇滚乐专辑Bon Jovi的《Slippery when wet(湿滑)》,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我那时还无法理解歌词中的含义,只感觉音乐中透着对社会的愤怒和对自由的向往,后来才了解到,我的这张启蒙之选还是大有来头的,诞生了《You Give Love a Bad Name》等超经典名曲的这盘专辑1986年发行,连续8周公告牌第一,12X白金唱片,在美国卖了超过1000万张,不过我听到他,已经是15年之后了。从这开始,我便走上了这条不归路。。。这盘《湿滑》也是经典的不能再经典,Bon Jovi被称为美国蔡国庆不是没有根据的。迷迷糊糊的就到了2002年,我上高中,在某次学校文艺演出前夕,同班同学提议组建一个乐队,让我去学吉他,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其他班的同学玩的不错了,但是对于我来说,这还是一个非常新奇的东西,我从亲戚那借了一把多年前他的练习琴,那个时候不懂,现在来看,这个说不上来是古典还是民谣的不知名合板琴(就是琴身全是用多层板做的),卷弦钮硬的拧不动,弦也离指板高的要命,我就用这把吉他开始了学习的历程,跟同学找了当地比较有名的老师,上了三节课,无奈老师不靠谱,经常迟到,最后连人都不找不到了,同学也渐渐都放弃了学习的想法,可是我却越发的觉得有意思。跟大多数人一样,开始的学习就是和和弦的转换,这把要命的山寨琴大横按是完全按不了,手指都练出了血,好在我有开明的父母,看见我几个月还没放弃,便答应给我买一把好一些的琴,因为当时信息闭塞,身边也找不到懂的朋友,只好求助于网络,也就是这时注册的XX中国(玩吉他的应该都知道吧,那时候论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最后也混到了荣誉会员,可是现在也不太常去了),那时候的人还是非常友善的,遇到了不少朋友答疑解惑,最后买了一把400块钱的国产feeling吉他,虽然还是合板琴,虽然还是类似于山寨的性质,但是至少,我终于有一把属于自己的琴了。飞灵吉他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飞灵吉他,现在还有,在国内类山寨品牌里面算不错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形势一片大好的今天,建议还是起步稍微高一些,选择一些大厂正经的产品。原声吉他基础知识稍微插播一点原声吉他的基础知识,原声吉他(Acoustic Guitar)靠木材做成的共鸣箱共鸣发生,音高由指板上面的品格来改变,演奏者按在不同的品格上改变了发声琴弦的弦长,来改变音高的频率,根据共鸣箱的不同,使用钢弦的民谣吉他有Dreadnought、Auditorium、OM、Jumbo等等琴型,除此之外也有使用尼龙弦的古典吉他Classical Guitar、弗拉门戈吉他Flamenco Guitar等等(他们也有不同设计),可以用手指或者拨片弹奏,一般琴颈与琴身连接在12品或14品处,共有19品、20品等等不同设计,面板的木材多选用云杉Spruce,背板和侧板有桃花心木Mahogany、玫瑰木rosewood或者沙比利Sapele等等,材质上也可以通过是否使用实木而分为合板(无实木)、单板(面板实木)、全单板(面、背、侧都为实木)等等,音色由琴体设计、实木使用多寡共同影响。Martin D28,Dreadnought型就从这来的,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吉他琴型,适合弹唱、扫弦等多种演奏方式。当时录的D28和D35的对比试听。 &Martin 00028,也就是Auditorium琴型Jumbo跟名字一样,个头很大。OM和Auditorium琴型相似,只是弦长稍微长一点,这两种琴声音更加中性,适合指弹等独奏乐曲。网络时代的到来,真的是彻彻底底的改变了许多行业和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让自学一门技术成为可能。这个时候,我接触到了更多的音乐家,也从网上汲取了更多的知识,我疯狂的买各种CD,甚至连早餐钱和所有的零花钱都用掉了,这段时间,我买的大部分CD都是70s、80s经典摇滚,也认识了无数伟大的乐队,SkidRow的那首18 andlife让我把嗓子喊破,ACDC的Back in Black让我见识了澳洲人的狂野,更别提November Rain和Don't Cry让无数人爱上了枪花的Slash和Axel,当我看到那场经典的1994 The Eagles Hell Freezes Over的演唱会时,就决定有一天一定要弹下来加州旅馆这首歌(若干年后才做到。。。&&)从那时起我又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在休息日的下午,放上一张喜欢的Live现场,认认真真的看一下午,以至于他们在书柜中的位置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一天在大街上,一首悲伤的弹唱让我在琴行门前驻足停留,一个富有磁性的男性嗓音,一把尼龙吉他伴奏,可是我却不知道这是谁唱的,无独有偶,在一张合辑CD里再次听到了这首打动人心的歌曲,Eric Clapton的Tears in Heaven,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一张一张攒齐了能买到他所有的专辑,其中这场92年的不插电演唱会(Unplugged,尽量使用原声乐器而不用各种效果的回归本质的演唱/演奏形式)让我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沧桑的男人和他出神入化的演奏(Slowhand的名号不是盖的),也知道了这首纪念他意外去世的儿子的歌曲,这也是我学琴以来第一个想学习的榜样,所以我第一首完整弹下来的曲子,就是他的,通过Eric Clapton,我知道了Cream,知道了Yardbird,知道了Jimmy Page,知道了Led Zepplin(关系真复杂&),听到了经典的《Stairway to Heaven》,这首歌当时听了不下一百遍,然后试着去弹后面的solo(吉他独奏),发现木琴根本无法做到那种性感的音色,所以一定要买一把电吉他的念头也从此萌发了。这一幕我想是无数人的回忆吧。时间来到高二,课程越发的紧张,但是依然阻挡不了我学琴的步伐,由于我的坚持学习和不错的进步,已经能弹下大部分的卡尔卡西和整首的爱的罗曼史了(这俩必学吧&),父母答应考完试给我买电琴,价位在2000元左右,那时候已经是不小的开支了,纠结的事情再次出现,由于预算的控制,只能在有限的型号里选择(前方干货出现),家喻户晓的Fender、Gibson这两大电声吉他巨头是连脚后跟都看不到的,这个价位当时我了解到的,主流基本只有ibanez,cort这种亚洲靠山寨和代工起家的品牌(没错,Ibanez是靠山寨起家的,后来才出了经典的RG系列),国产山寨是完全不能看的(我的底线),Squire那时还没国产。或许现在的朋友可能不太理解,在那个基本没有二手网络交易,没有咸鱼,没有手机app的年代,连获取信息都非常困难,基本只能靠仅有的一两本杂志、当地琴行、朋友推荐来做出选择。杂志覆盖面很小,很难做到很好的时效性和精准的不同档次推荐,三线城市的琴行当时是假货和卖高价的代名词(现在可能也没太大改观),朋友推荐也很难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不熟的朋友还要担心被坑的危险,所以我依旧求助了论坛上的朋友,那时这个价位基本只有Ibanez RG270和Cort X6,X9这几款可以选择(Kramer、Epiphone等稍后再提),完全不同于现在百家争鸣的市场。电吉他入门在我介绍品牌之前,稍微再普及一下电吉他的基本知识,与原声吉他的区别在于,大部分的电吉他是实心木琴体设计(也有空心、半空心设计,声音有不同的韵味),它不靠共鸣箱扩音,而是几块由绝缘铜线缠绕的磁铁组成的拾音器来扩音,当琴弦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就驱动拾音器产生电流,通过电吉他输出到独立的前后级放大器上而让听众听到声音,最早的拾音器只有一个磁芯,叫做单线圈拾音器,声音清亮,但是噪音很大,很快由Gibson的Seth Lover设计出了两个线圈相互抵消噪音、声音更为低沉的双线圈拾音器,到现在两种拾音器平分天下,一般吉他都装有2-3组拾音器提供不同位置的音色选择(琴桥、中间、琴颈位置),有的吉他只有一组拾音器,彰显个性。影响电吉他音色的因素有木材的选择(一般的琴体木材有Basswood椴木、Ash水曲柳、Alder桤木、Mahogony桃花心木等等,制作指板的有Ebony乌木、Rosewood玫瑰木、Maple枫木等等)、拾音器的选择(根据磁芯的材质不同,音色高低频、输出功率也不同),琴身琴颈连接工艺(常见的Bolt on螺钉栓接,Neck in直插Neck Through通颈)乃至弦长(Fender经典的25.5英寸,Gibson经典的24.75英寸和PRS常用的25英寸)琴桥设计(固定、单摇、双摇,摇把可以制造大幅的升降音,很炫但是容易跑音)、琴头仰角等等,电吉他一般用拨片演奏,但是也有指弹电吉他的大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了解,每一项都可以展开写个单篇了。&Bolt-on的设计,琴颈和琴身是螺丝栓接的Neck in设计,琴颈是插进琴身然后粘接 & &Neck-Through,可以看到琴颈从头到尾都是一块木头,延音更好,但是琴颈弯了不好调。 & &&三块单线圈拾音器,声音嘹亮,但是噪音大。 & &&双线圈拾音器,声音厚重,噪音小。Ibanez&玩吉他的都知道这个著名日本品牌,早些年非常火,现在也有很多朋友认可,旗下有Joe Satriani,Steve Vai,Paul Gilbert,Andy Timmons等等大神,我最爱的大神John Petrucci曾经也是Ibanez的签约代言人,但是实际上,这个品牌最早是西班牙的,60年代被日本hoshino家族收购,主要是为了改变当时美国人对日本货仿冒和质量低劣的印象(和现在完全不同啊&&),因为山寨的太像,ibanez也遭到过大厂的起诉,为了规避风险,这才造就了后来当家的经典RG系列以及各种大师代言款。Ibanez现在被广大玩家熟知的应该是RG系列招牌的双切角设计、性感的琴身和稳定的专利双摇琴桥(Edge Pro系列),从低端的RG170到各种高端的J Custom、大师签名款应有尽有,SteveVai的签名7V应该是很多琴友梦寐以求的香艳款式,不过早些年开始价格大涨,让这个牌子的性价比大不如前,在中国、印尼、韩国、日本甚至早些年美国都有工厂。& &&&& & &Ibanez SteveVai 7V人人都爱的7V,Steve Vai签名款,漂亮的生命之树镶嵌让无数人向往,当年谢霆锋舞台上砸了一把不知道是真琴还是假琴Cort玩琴的都知道是个韩国牌子,以高性价比著称,工厂最初设在韩国,后来也有印尼工厂,能以一半于其他厂商的价格做到同样的配置,但是乐器是要以音色说话的,实际上同样的价格得到的还是同样的音色,不过适合想体验更高级配置和高级制作工艺的初中级玩家选择。最早由美国人JackWestheimer与park家族合作,X系列是高性价比的代名词,曾经还有Neil Zaza等著名乐手代言,各种便宜却用料十足的Custom高端款式火了一段时间。& &&&& &我最早的Cort X9,好旧。。。我握着手里的2000多块钱,在Ibanez的RG270(早期日产,后来变为韩产,再后来印尼,国产也有GRG270,对于吉他来说,产地也是档次的代名词,更高级的RG470超出预算)和Cort的X9之间徘徊不定(X9是入门X6的升级款,升级了拾音器,琴颈加了包边防止品丝割手,后来停产变成了加了一层枫木贴面更好看的X11),Ibanez相对更帅一点,但是Cort X9相对提供了更好的配置,所以最后在外表与内涵下我还是选择了内涵,决定买CortX9,当地根本见不到这个型号,只有不知道真假的X6,价格直逼X9,好在网购时代已经渐渐到来,在那个没有淘宝和支付宝的日子里,我选择相信了南京的一家琴行,打了2300元的款项,默默等着她的到来。那时候人相对还是简单,很快我收到了寄来的包裹,从此开始了刻苦练习电琴的道路,我买了很多教材,比如著名的《小林克己》、骑自行车的《乔伊吉他教师》等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我课业的增加,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匮乏的信息资源转移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却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即便马上高考,我也尽量保证每天2-3小时的练习。很多懂行的朋友肯定会问,谈论电吉他,除了吉他本身,一定不能不谈音箱(放大器)和效果器,通过这些得到不同的清音Clean、过载Overdrive、失真Distorion音色,增加延迟Delay、混响Reverb、颤音Tremolo等等各种效果,这才是电吉他的魅力所在,早期乐手演奏音乐时,发现把音箱音量扭到头以后,由于放大功率超出了音箱功率会出现一种似破非破的声音,他们觉得这种声音非常有魅力,便越来越追求这种破破的(Crunchy)的声音,以至于后来的音箱生产厂商比如Marshall改变了放大电路来专门制造这种过载,这就是最早的过载声音,后来由于乐手的追求以及便携的需求,又研发出了集成在电路板里的过载效果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一块芯片可以处理很多不同的效果,综合效果器也就被研发出来了,但是,最好的乐手还是追求最早的电子管过载那温暖的声音,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数字技术大行其道,但是高端的前后级放大器依然是电子管的天下的原因,对于入门的朋友,一块综合的效果器可以让你在有限的预算下尝试几乎所有的效果,当你对音色和效果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后,可以再选择单一的高级效果或者电子管放大器,一般认为,在声音的质量上,合成效果器、单块效果器、机架效果器的音色质量是递增的。音色也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你看很多专业乐手巡演,或许就是一把琴、一台好音箱,剩下的全在于手上对于音色的控制。学电吉他,就不得不谈到Blues,有一种说法摇滚就是Blues进化而来的,随便听一盘七八十年代的摇滚专辑,你都可以听到这种建立在五声音阶上的音阶,Jimmy Hendrix可以说是摇滚blues的奠基者,有太多的名曲现在还是即兴的常客,而像SteveRay Vaughan,BB King,Buddy Guy,Eric Clapton,Gary Moore,Eric Johnson等等把这种风格发扬光大,现在的新一代吉他手如John Mayer、Jack White等继续传承着这个风格,可以说,没有Blues就没有现代的西方音乐。可能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这样,就好象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一样,当摇滚乐出现以后,似乎乐手都向着“更重、更狠、更黑”的方向发展,乃至于英国出现了称为“NWOBHM New Wave of British Heavy Metal”的新浪潮运动,涌现出了Iron Maiden、Motorhead、DefLeppard、UFO等等众多的金属乐队,Heavy Metal这种风格也渐渐从Rock‘n' Roll中独立出来,在听了无数遍经典摇滚之后,我的口味也逐渐向这些越来越重的风格转变,90年代开始,除了英国的新浪潮运动,欧洲的另一端北欧,也刮起了金属的狂潮,由于地广人稀、极昼极夜,让当地人产生了一种的心理有了微妙的变化,所以极端金属诞生于此(其他原因不便在此细说&),这应该是金属乐发展的比较终极的形式,处处透露着极端的叛逆和对主流文化的挑衅,古语有云物极必反,在地球上最发达最幸福的地区,诞生出最邪恶的音乐,绝对是有它的道理的,也是在这个时期,我认识了北欧一众乐队,传说中的旋律死亡风格也在斯堪迪纳维亚半岛兴起,In Flames,At the Gates,Arch Enemy,Eternal Tears of Sorrow,Insomnium等等等等,相对于纯正的死亡金属,他们的音乐融合了当地的民谣旋律,听上去更加悦耳,双吉他的和声编排有一种凄惨的美,另一种相似的极端风格黑金属,也涌现出了Mayhem,Burzum,Emperor以及后来波兰的Behemoth等等乐队,影射了人们对于宗教的反思和质问。由于这正是我最叛逆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我完全沉溺在这些音乐之中,觉得他们真的太NB了,每天就练这些东西,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讲,他们也确实代表了一些高级的技术,不论是快速的弹奏,大幅的扫拨,还是鼓手凌厉的双踩,BASS疯狂的轮指,我听得忘乎所以,练的也非常刻苦,可惜直到现在,很多技术还是无法达到。 &是不是07年来的?已经忘了。。。在地球的另一端,美国,90年代兴起了另一种音乐风格,Grunge,领头羊涅磐Nirvana可谓是家喻户晓,Smells like teen spirit简直就是当时的小苹果,可惜主唱Kurt Cobain的一声枪响,震惊了世界,令人遗憾的是,另一只重要的Grunge乐队Alice in Chains主唱Layne Staley也步了Kurt Cobain的后尘驾鹤西去,让人惋惜。在此之后,Grunge的人气节节败退,主流音乐的宝座拱手让给了R&B和HIP-HOP,不过还是有很多喜欢金属的人们不曾放弃,所以也涌现出了Korn,Rage against the Machine,Audioslave这样融合了多种风格的乐队,另一种风格新金属,也渐渐兴起。Nirvana这场不插电也是经典中的经典吧在Grunge风潮的同时,另一股ThrashMetal的风也是愈刮愈劲,代表者Metallica、Megadeth、Slayer、Anthrax组成的BIG4让无数人热血沸腾,无数名曲也是电吉他初学者必学的科目,影响了一代人,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个人并不是十分喜欢这个风格,感觉有些过于直接了,所以除了那些经典的不能在经典的曲目,我并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在Thrash Metal上,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们也影响了一个时代,并影响了接下来的接班人们,不论是所谓的Nu-Metal,还是Metalcore等后来的风格,无一不是从ThrashMetal这进化而来(估计会有很多人有异议,我个人并不愿意把金属分的那么细,天下metal党是一家)。Metallica和Megadeth双双登录祖国大陆,我们的祖国真的越来越强大了&上了大学的我,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在军训结束的表演上,因为我带着吉他去了学校,所以被大家要求表演个节目,我还清楚地记得和学姐一起表演了艾薇儿的,此次演出的后果就是,我们系所有男生寝室至少一到两把吉他(不是我想表达什么,事实就是这样。。。&&),不过和我预想的一样,没有一个人能坚持下来,直到大四毕业,那些个烧火棍都没人再多看一眼了(动机不纯&)。我上大学是一座东北沿海的二线城市,相比起我的家乡实在是发达很多,很快我就找到了组织,认识了当地大琴行的朋友们,也是第一次见到了更高级的设备,各种Fender、Gibson,ESP一应俱全,实在是过饱了眼瘾,可惜大学四年依然是一个穷学生,那些高端的设备是想都不会想了,大学我又添置了两样设备,为了圆一个fender梦,添置了一把国产的廉价Squier加州系列,和一台当时不错的Line6 Spider2音箱,终于得到比较能入耳的声音了。Squire被琴友亲切的成为“四块二”,现在作为Fender旗下的低端品牌,提供高性价比的经典产品,1965年,Fender收购了V.C SQUIER公司,最早的Squier在日本生产,也使用Fender的Logo,只是在琴头下方写一行Squier的小字,后来才使用了Squier的大号Logo,现在在印尼和中国都有工厂生产,印尼负责稍微高端的型号,中国负责低端型号生产,为喜欢Fender琴音色但是又负担不起高昂的价格的乐手提供了一个优秀的选择。国产的加州系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Squier产品,以极其低廉的价格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选择,标准的Stratocaster琴型(1954年诞生的Fender标志型琴体设计,另一种叫做Telecaster),大头设计,三个单线圈拾音器或者单单双的设计,让音色的选择更加丰富,是喜欢Fender乐器的入门之选。因为市场反应火爆,现在大家可以看到非常齐备的Squier产品线。&居然还有一张大二的照片,手里的就是Squier了&我的整个大学四年,应该是听歌最多,也是练习最刻苦的四年,基本每天的闲暇时间都在练琴,这个阶段各种重型音乐依旧是我的最爱,也能有机会与更多的人交流,虽然设备没有什么更新,但是自我感觉手上的活是越来越好了,手边的教材都已经练完,也敢出去和一些高手一起玩了。毕业了就是工作,音乐风格的发展继续进行着,这个时候的我虽然觉得极端金属依旧那么NB,但是也开始听其他风格了,其中Fusion是我越来越爱的一种风格,在这种非常杂食的音乐风格里,你可以听到曾经Newage的影子,可以听到Jazz跳动的Bass,可以听到沉重的金属Riff(节奏连复段)等等乱七八糟的所有东西,完全看艺术家的心情,这也是这个风格Fusion(融合音乐)的名字由来。这种个人吉他Solo专辑,最NB的我说Guthire Govan应该没人有异议吧,2006他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就让他得到了至高的赞赏,接下来和鼓界大腕Marco Minnemann,Bass手Bryan Beller各种乱玩的组合也是各种大场面的座上宾,可惜的是他再没出自己的个人专辑了,希望赶快多出几盘,除了Govan,Buckethead,John5,Alex Hutchings,曾经Angra,现在Megadeth的吉他手Kiko Lorero,Dream Theater的John Petrucci等等,都出了非常优秀的个人吉他专辑,或许风格各有千秋,但是都代表了非常强悍的技术,怪异的Buckethead一年出40多盘专辑,估计也是没谁了。最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吉他手David Maxim Micic,音乐风格相当成熟,实在是让我感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于此同时,另一种原声吉他风格指弹Fingerstyle也让我大开眼界,第一次接触这种风格是因为Andy Mckee,Drifting那种打板的技巧创造的节奏让我惊叹木吉他还能这么弹,还有Justin King的Funkdified,Tracy Bundy的Canon,到后来日系的岸部真明,押尾光太郎,中川砂仁,再到认识了皮埃尔本苏三以及大神Tommy Emmanuel。其实刚学琴那会,就看过不少指弹的视频,包括卢家宏、黄家伟等等,但是当时觉得太难了,再加上金属的冲击力,就让我忘了这事,认认真真学指弹,应该是我买第二把木琴的时候了,大学毕业以后,我去了海南工作,那里经济并不发达,但是蓝天白云,十分适合生活和休息,在我第二次回海南的时候,我奶奶偷偷塞给我2000块钱,让我买点自己喜欢的,我就用这笔钱买了人生的第二把木琴,Takamine的G340s。& &&刚买琴时候录得Drifting,好多年前了。有幸与岸部真明桑合影,人挺好的。Takamine(高峰)这家日本的吉他厂商坐落于塔卡米尼Takamine山脉,公司名也得名于此,1975年,Takamine开始进军海外市场,TheEagles那首著名的不插电加州旅馆现场JoeWalsh使用的换了尼龙弦的Takamine音色,成为了永恒的经典,BonJovi也是它忠实的用户。Takamine最引以为傲的,是它的SoundChoice放大系统,也是电箱吉他最早期的推行者之一,是电箱吉他的奠基人之一,他自家的放大系统甚至可以让一把琴通过不同的拾音系统产生不同的音色,是日本最重要的吉他生产厂商之一。近年来国产的型号是面单民谣吉他品牌里强有力的竞争者。现在国产的Takamine系列非常丰富,想要挑选的话需要好好做做功课。最早开始录视频的时候一直是这把Takamine,现在还很喜欢的一把琴。YAMAHA(山叶)这家公司的历史,基本就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历史,创始人山叶寅楠修理钢琴,发现也不难,就自己造了日本第一台国产风琴,然后一发不可收拾,学习了其他乐器制作知识,顺便掌握了电子技术,造了电子乐器,又涉足了IT行业,最后连发动机也会造了,所以YAMAHA从钢琴、、合成器等,铜管、木管等管乐器,小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以及所有的打击乐器,直至最高级的专业音响设备都有涉及。同时,经营音乐普及事业、网络产品、体育用品、厨房、发动机、贴片机等其他各种产品。这里要说的是YAMAHA的吉他,旗下的型号LL16民谣吉他被誉为最有性价比的全单吉他,入门档次的F700直至F730S,新型号F750S,都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选择。实际上我的朋友让我推荐这个价位的琴的时候,我一直推荐YAMAHA,估计已经帮助YAMAHA卖出去十几把琴了,他们应该感谢我。&不过另一方面也能印证出质量和评价确实不错。& &&&&除了Takamine和YAMAHA,现在这个最有竞争力的价位也有众多品牌加入,Fender旗下的Guild,Gibson旗下的Epiphone,S.yayili雅伊利乃至更多的国产品牌纷纷加入混战,我觉得在吉他的选择上,只要是大厂,首先不用担心质量问题,音色和手感建议亲自演奏试听,千万不要为了贪小便宜选择所谓高配置的某些品牌,很容易得不偿失,一分价钱一分货是永远不变的真理。我没有选择YAMAHA而选择了Takamine,一方面是加州旅馆的情怀,另一方面TAKAMINE那把琴贝壳镶边和金色旋钮更好看一点,时代的进步让网购更加的便利,虽然依旧由于小地方试不到真琴,但是各种评测,试听越来越多,我直接就在网上购买了G340S,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这把琴在这个价位还是相当给力的。花着奶奶给的钱,买到了面单的琴后,基本也就是我玩指弹的开始,我到现在还记得我刚学Drifting那会我爸的嘲笑,说琴是用来弹的,不是用来拍的,不过在我终于学会了以后,我爸再也不吭声了&,被我啪啪打脸(不敢真打&),后来就很快拿下了各种卡农,岸部真明,直到现在,我也是弹弹指弹,弹弹电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抓不住。。。其实到了这个时候,也就慢慢进入了瓶颈期,算一算也弹了大概8年的琴,但是有人已经成为高手,而我还是自娱自乐,再加上工作后越来越繁忙,你会发现渐渐你不是为了你一个人而生活了,弹琴的时间也就越来越少,只有听歌还可以随时随地,但是其实,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个阶段,我的最爱除了Fusion,就是各种奇怪的音乐,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是来自瑞典的OPETH,一个是美国的Dream Theater。第一次听到Opeth,其实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一张专辑,Damnation,这个风格多变的乐队,完完全全搞了一张小清新的专辑,没有喧嚣的金属节奏,只有寂静的Clean吉他和舒缓的过载Solo,Mikael的清嗓让你无法想象他还能发出另一种嘶吼,所以号称小资最爱的瑞典专辑之一。但是渐渐认识了他们之后,听到了Watershed,第一首依然是悠扬的声音,又隐隐暗藏着一种不安的危机感,果然第二首完全变了风格,复杂的编排真的不是听几遍就能理解的,主唱的嗓音也不是清亮的歌唱,变成了野兽般的嘶吼,我的感觉就是重重地给了我脸上一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看看我的头像,就知道他在我心中的地位了,可惜的是近年来又变成了晦涩的风格,我身边的朋友也几乎都说越来越听不懂了。不管怎么样,这种柔情与悲伤瞬间转化成愤怒与焦躁的感觉,OPETH只此一家,无可替代。 &&有幸亲临了他们的现场,到目前为止还是我看过最NB的一场,没有之一,北京的星光live现在好像很少演了。有幸得到了成员签名,左边的吉他弦包装上是Djent乐队Periphery吉他手的签名。最棒的现场,没有之一,OPETH也是我喜欢PRS的其中一个原因 &说到Dream Theater,可能现在越来越走入大家的视野,几个技术怪兽在一起组成的乐团,吉他手John Petrucci、Bass手John Myung和鼓手Mike Potnoy是伯克利音乐学院的玩伴,后来又拉来了技术变态的Jordan Rudess,主唱James Labrie,组成了这么个受70年代前卫风格Rush,PinkFloyd影响很深的乐团(没算以前的团员,这是最稳定时期的成员&),高亢的嗓音,多变的节奏,超大的难度是他们的特色,稳坐前卫金属音乐的第一把交椅,同样可惜的是,因为一些队员间的不快,导致了鼓手Mike的离去,随后乐队越来越商业化,能把鼓手选秀拍成纪录片的估计也是没谁了,虽然后来也招来了另一个技术狂人Mike Mangini,但是自此Dream Theater感觉灵魂少了一半,倒是越来越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甚至获得了格莱美提名,这样的转变不知对他们是祸是福。&目前最大的遗憾就是没看到DT的现场,当年这场我买了VIP,可惜未能成行,不得不说是天大的遗憾。和Unearth吉他手Buz合影,还有好多货就不放了前卫金属作为金属乐的一个分支,有更多实验的成分,节拍多变,相对于传统的4/4拍,3/4拍,前卫金属里5/4拍,8/7拍甚至8/15拍屡见不鲜,和弦的使用也是不走寻常路,整体风格有时甚至和金属不沾边,但是骨子里还是那股精神,很多团玩着玩着就变成另一种风格了。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演变之后,各种优秀人才也是层出不穷,自Meshuggah创立了数学金属后(就是算拍子),Djent什么的新风格也接踵而来(不好解释,去听听Animal as Leaders那种就知道了,稀里哗啦),金属音乐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指望在这里安安稳稳听一首叙事的歌曲是不可能了,现在你可以听到各种融合的风格,可能有歌剧的古典嗓,有交响的衬托,有二胡、有中东乐器,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在这种音乐类型里,没有任何束缚,只要你喜欢就好。2011年,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四处奔波,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终于又有了更多的预算添置设备,网络也越来越发达,这个时候你可以和任何网上的发布者交易设备,由于爱好Blues,心中一直有一个Fender梦,我开始关注Fender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品牌,不过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再次回到了Cort的怀抱,还是囊中羞涩啊。这把Cort G290是我第三把电琴,相比起2000左右的价位确实是有了提高,配备的EMG SA单线圈拾音器带有主动电路,可以屏蔽噪音并输出更高的信号,ash的琴体音色清亮,雀眼枫木的琴颈也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这种枫木有密密麻麻小的木结,非常好看,但实际上对音色和木材的稳定性有不好的影响),絮状枫木的贴面也非常漂亮(实际就是一张薄薄的贴皮。。。)这把琴非常接近于传统的Fender类音色,当年也有不少簇拥,也算是cort产品线里口碑比较好的琴了,但是声音相对还是生硬,没有韵味,所以玩了不久我就换掉了。&G290背后的雀眼还是挺风骚的出于对Meth Metal、Djent这样的新风格的热爱,我又低价购入了一把7弦吉他,7弦在6弦吉他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根LOW B弦(LOW B&),可以弹奏更重更低的音,受到众多重型玩家的喜爱,无奈的是由于经济原因,这把琴实在是差强人意,体验一下罢了,等有机会换更好的,Keith Merrow,Ola Englund(Feared)是我这个时候的最爱。& &&一个国产的7弦,其实还凑合,可惜目前又没有预算买7弦了。换了工作的这几年,是我折腾最厉害的几年,一是经济条件允许,二是朋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可以很容易的体验不同的乐器,随着阅历的丰富,曾经如神话般的Fender、Gibson、PRS也不再遥远,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道中好友,把玩了越来越多的好琴,这个阶段我添置了另一把民谣吉他larrivee的全单D03R,Fender的美产Stratocaster,Gibson的Les Paul,最后找到了我一直最爱,但也一直触不可及的PRS,折腾算是告一段落。忘了什么时候买的Ukelele,其实我很喜欢尼龙弦的声音,肯定还要买一把古典吉他。Larrivee相对于Taylor、Martin两大原声吉他厂商,Larrivee并不那么广受关注,但是这家位于加拿大的吉他厂商生产的吉他,被很多人誉为“拥有最平衡细腻的声音”,木材的选择和制造工艺都经过非常严谨的论证和实践,也被誉为前五大原声吉他品牌之一,有多种琴型和档次可供选择。&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Larrivee弹的指弹Man in the Mirror,张大妈还不支持B站&Fender不是那个汽水芬达,但它也已然是如同对于美国一般的存在,由Leo Fender于1946年建立,自此之后的半个世纪,无数的顶尖音乐家在fender生产的乐器上创造了无数不朽的名曲,Jimmy Hendrix,SRV,David Gilmour,Eric Clapton,Kurt Cobain,John Mayer等等等等不胜枚举,是美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全球在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中国等地设有多个工厂,产品线异常丰富,从最顶尖的Fender Master Build定制生产到美产的豪华款、标准款,从墨西哥产的豪华款、标准款到中国产,以及无数的签名款式,乐手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任一档次。在1965年,Fender把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出售给了CBS(广播公司)。他通过名为CLF RESEARCH公司为Music Man公司设计并生产各类乐器,并这样一直度过了70年代。当他和Music Man公司的关系终止后,他又成立了G&L公司,生产有诸多改进的Stratocaster和Telecaster款式吉他。Fender旗下还有Jackson 、 Charvel 、 Ovation 、 Gretsch、 Guild 、 EVH等等众多优秀品牌。& &&&&&见证了经典摇滚乐的几乎所有历史的乐器Fender的美产标准款Tele和Strat,应该是体验标准Fender音色最好的选择。& & &&&墨西哥产fender,价格合适了许多,音色也呆板不少。我的Fender American Special Stratocaster,美国特别款,非常喜欢的颜色。Gibson美国文化的另一个代表,估计喜欢吉他和摇滚音乐的朋友都看过Slash那标志性的大礼帽、皮裤和身上的Les Paul吉他,或者Jimmy Page演奏Stairway to Heaven用过的双头Gibson,又或者是Zakk Wylde那标志性的Bull‘s eye和一身瓶盖的黄色吉他。Gibson于1902年由欧维尔·吉普森(Orville Gibson)所创立,致力于创造最好的乐器,旗下最著名的是由Les Paul先生设计并命名的Les Paul型吉他,据说是实际上第一把实心电吉他,22品设计,单切角琴身,桃花心木琴体,两块双线圈拾音器以及24.75弦长,低沉的声音都是他无可替代的特征,除此之外,Gibson还有众多著名型号,如Flying V、SG、Explorer、ES系列等等,是电吉他家族的另一个招牌。后来收购了Epiphone这个品牌,将之作为公司的低端品牌,生产更能为大众接受的Les paul等产品。除了Epiphone,Gibson旗下还有Kramer,Baldwin,Talent,steinberger,Wurlitzer等等品牌。&&我的Gibson Les Paul Studio,空腔琴体的设计带来了淡淡的共鸣声音,依然是Gibson招牌的厚重感。最被Gibson玩家津津乐道的R7,R8,R9,R9cc复刻系列,找寻50年代的味道。PRS由Paul Reed Smith创立的PRS吉他,成立于1985年,历史相对于Fender或者Gibson年轻很多,但是由于严谨的设计,华丽的外表,中性却又高品质的声音,一开始就得到Carlos Santana等乐手的支持,赢得了众多新一代吉他手的认可,现在也越来越出现在各大重要的演出场合。PRS的设计包括24品(最早的PRS)、22品,介于Fender和Gibson之间的25英寸弦长,双切角设计,不计成本的奢华枫木贴面,拱面琴体设计,高亮度耐磨油漆等等,无一让它在各种新兴的品牌中大放异彩。精明的PRS也推出了韩产、印尼产的不同档次吉他,但是相对于同价位的其他产品,PRS确实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非常值得推荐。&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我现在用这款Modern Eagle Quatro,PRS美产的档次由S2、Custom、10top、Artist、Modern Eagle、Private Stock递增,非常漂亮。PRS SE,作为亚洲产品线的中端产品,拥有非常好的质量和合理的价格& &&&& &&Larrivee D03R,Prs Modern Eagle还有我的嗓子合作的歌曲,Opeth翻唱的Den Standiga Resan,一段漫长的旅程。PRS老爷子的签名照,一直激励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PRS Modern Eagle Quatro 定妆照,枫木是很厚的贴面,在光线下可以看到3D的效果,山峦叠嶂的感觉,真的太美了。而立之年悄然而至,我听的音乐就好像这个阶段的人生,再也不能把所有精力放在一件事情上,越来越多繁杂的事物让人喘不过气,但是我的心态却变得更加包容了,以前嗤之以鼻的流行音乐,有些也听出了特殊的韵味,我渐渐也能接受蔡琴那浑厚的中音,朴树那沧桑的低吟,偶尔翻出窦唯,感觉渐渐听懂了不食人间烟火,音乐就像一本本小说,展现了每个人背后不一样的故事,讲着关于他们对爱情、亲情、友情、人生的理解。限于篇幅原因,实在是不能再分享更多的品牌和其他知识,如果大家支持的话,我可以专门分别来写,Martin,Taylor,Lowden,Lakewood,Maton,Seagull,Godin,Ayers等等木吉他品牌,ESP,Washburn,Caparison,Dean,Jackson,Musicman,Tom Anderson,Parker,Suhr,Nik Huber,Nash,James Tyler,Mayones,Schecter,BC Rich等等等等电吉他品牌以及Marshall,Mesa Boogie,Peavy,Randall,H&K,VOX,Orange,Bogner,Engl,Roland等等等等音箱品牌以及各大效果器品牌,抱歉写不下了。&玩到累觉不爱 & & &&另一把颜色非常漂亮的PRS Custom24 &这把John English做旧的Fender Master Build已经不容易见到了吧两把PRS,一台KPA录得Children of Bodom现在的我,已经不再热衷讨论哪个牌子更加NB,哪个乐手更厉害,我只想静静的听每一个人的故事,或许我能找到共鸣,或许我觉得他一无是处,但至少我已经了解过。我也想能静静的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或许没有知音,或许有人会喜欢,但至少我去做了,不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有快乐也有悲伤,但我都希望能通过音乐来调解我的心情,就好象箱琴与电琴,一个沉静、一个奔放,我的生活拥有他们,足矣。& &&最后放一首自己做的音乐,一段低谷时期做的。 & & &小编注:此篇文章作者是,这是一群乐于分享高品质生活经验的人。欢迎大家申请成为生活家,你可以进入,按照要求填写个人信息、自我介绍,标出个人擅长的领域进行申请。成为生活家,你可以拥有专属勋章、站内活动优先等权利。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申请成为『首席生活家』,还会拥有版权保护、扶持推广等VIP特权。成为生活家,你可以拥有专属勋章、站内活动优先等权利。生活家中表现优异的用户还将有机会申请成为值得买『首席生活家』,还会拥有更多VIP特权。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6)
美的 EVA 免安装洗碗机
三星(SAMSUNG)70A 55英寸 AI人工智能电视机
ILIFE智意天耀X800视觉导航扫地机器人
MECHREVO 机械革命 S1 轻薄笔记本
【轻众测】大朴 氧力多 鲜氧洗涤颗粒
Feiyu Tech 飞宇科技 G6 运动相机稳定器
赞78评论109
赞46评论40
赞86评论52
赞2714评论2194
赞1081评论130
赞1054评论353
赞890评论237
赞1136评论638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g7780墨盒太不耐用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