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VR和扫地机器人电池寿命:哪个才是最有前途的市场

机器人超越VR成为投资热点?两种高科技的日常实用性你了解吗?
  2017上半年总结,在投资领域,近来大热的VR产业竟被机器人产业超越。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这些尖端科技不再遥不可及,对于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能发挥独特实用性!
  一直以来,机器人一直是高新科技的标志,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企业投资其生产及研发。而近几年大热的VR(虚拟现实)让朋友们过足了“身临其境”的瘾,很多厂商也看中了其无限的开发潜能。
  这些新科技看似高端华丽,似乎只会运用在如军事、工业类的发展“刀尖”上,但实际上已经慢慢融入了我们的生活。那么VR和机器人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能起到什么帮助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家务机器人:生活好帮手
  扫地机器人相信大家都相当熟悉,这就是最常见的家务机器人。
  除打扫卫生外,智能机器人还能进行简单的烹饪、食材准备等工作,让妈妈们解放双手。某些智能机器人还可以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操控,实现远程视频聊天、语音通话、人脸识别、娱乐、远程控制家电、定位导航、安防报警、身体健康检测及辅助医疗等功能,可帮助主人打理日常生活
  礼仪机器人: 问询导购专家
  礼仪机器人一般安置在商场、银行、展览或其他公众场合。其任务是帮助顾客完成自助咨询、查阅资料、查看地图、语音讲解等服务。
  据了解,有些礼仪机器人还可以识别顾客的语言、表情,进行简单的语音问候和肢体反应。
  教学机器人:陪伴教学小能手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不同智能程度的教学机器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机器人模样憨态可掬,十分有趣,是玩耍学习的好伙伴。
  智能教学机器人被预先编入语言系统,可以实现简单的对话,和孩子交谈玩耍。内置的表情识别系统让他们的行为更生动,与人实现更好的交互。
  VR购物:在家试遍所有衣服
  就着网购的热潮,VR购物成为了最理想的买衣服方式之一。怕裤子不合身?裙子显胖?“上身”试试就知道。VR可以良好的还原实物的影像,让网购充满真实感。
  VR购物不仅可以生动展现商品,还可以搭建购物场景,把顾客的普通视角实景化,在家逛遍商场毫无压力。
  VR旅游:足不出户游遍世界
  现在旅游越来越贵,想看看爱琴海,想感受西藏的情怀,却没有足够时间和金钱说走就走?VR旅游来帮你!戴上VR眼镜,巴塞罗那的海水直逼眼底,伸手仿佛就能摘下新疆最甜的葡萄;前面是热情的花海,身后是浩瀚的星空,这些都可以轻易实现。
  虽然目前的VR技术和智能机器人产业还不算成熟,随着图像图形技术的进步和人们无穷想象力的开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这些尖端科技将会更广泛地走进我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 除了三大主流VR 还有其他VR虚拟设备值得推荐
除了三大主流VR 还有其他VR虚拟设备值得推荐
简介:2016年,关于vr设备报道最多的就属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HTC Vive三大主流设备,随着三星Gear VR、华为vr、小米VR眼镜等等的相继扑出,告诉我们还有其他优异的VR产品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该怎么选择?哪家VR虚拟现实设备好呢?
& & & &&2016年,关于vr设备报道最多的就属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HTC Vive三大主流设备,随着三星Gear
VR、华为vr、小米VR眼镜等等的相继扑出,告诉我们还有其他优异的VR产品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该怎么选择?哪家VR虚拟现实设备好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VR产品。HTC Vive、PlayStation VR、Oculus
Rift这三款我们就不说了。
一、Samsung Gear VR
三星的Gear VR实际上就是Oculus Rift的精简版。两家公司在技术上有着合作关系。
VR其实是使用三星智能手机作为核心和显示屏的一个&壳子&,将手机插入前面的镜头显示区域,并且介入USB借口,使用期超清AMOLED显示作为VR的显示屏。将手机插入设备,带上头戴设备,然后就可以进行一段真实的虚拟现实体验。唯一的要求就是你必须有一台三星手机。
我们也不想说谎,视觉效果其实有一些颗粒感。就像你用一台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机的效果一样&&事实情况就是这样。但是这也有很多好处。
关键是在Milk VR平台上加入了很多游戏资源及VR视频内容。说到内容,这可能是最好的内容平台。
那么价格如何呢?三星的这台GearVR设备仅仅需要99美金就可以买到,这个价格似乎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并且需要你用自己的三星手机作为支持,这貌似有点滑稽。
二、Microsoft HoloLens
这不是一台山寨的VR头戴设备,微软的HoloLens融合虚拟现实及半现实做了一天从未出现的野心勃勃的发布。微软全息透镜是一半虚拟和增强现实一半的设备,这使每个人都措手不及,。
这设备虚拟现实世界的元素与真实世界合并成全息图像,这意味着你看到你在Minecraft世界出现在你的餐桌上,或能走在火星表面的客厅。
使用Kinect-style技术能识别手势和语音命令,
头戴设备有一个120度的视野范围,并能达到&高清晰度&的视觉效果。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连接完整的Windows
10系统的PC,它内置显示器和电池。因此,我们等不及要测试这头戴设备的续航时间有多长。
在Windows成员中,开发版本已经上市,价格为3000美金。
三、Razer OSVRHDK 2
雷蛇的OSVR的竞争对手不是Oculus Rift,PlayStation VR和 SamsungGear
VR。为了使开发者进行应用虚拟现实硬件开发更容易,它没有技术(软件和硬件)的限制。
它甚至有一个新的不恰当的名字,叫做OSVR黑客开发者工具包2,。其硬件设备这次也有了新的改观,2160
x 1200双OLED显示屏,相比起大气的名字,这才是根本提升的点。然而,OS
VR已然有一些特别值得称赞的地方。就像其名字说的一样,这台头戴设备保持开源状态,允许第三方进行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第三方已经摄入其中,开发一些新的功能点,包括过去的一些功能如手势追踪、跳跃面板等。
之前销售的面向于开发者,大众版本现在可以在雷蛇平台直接进行订购。并且公司一再强调这并不是一台消费级的产品兵器只有30天的质保期。在7月,第二版本的头戴设备已经可以进行订购。
四、meta 2
meta曾经在2013年发布可一款有争议的虚拟现实设备,但是这次的meta 2 真的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从外表来看,它看起来跟HoloLens很像:有巨大的外形,头盔式设计的样式,但是第二代的头戴设备给我们展现了比其他发布或者未发布的AR设备更广阔的新领域。
全方位90度来看,meta2比meta要大三倍,2560 x
1440的显示效果,加上位置定位能够追踪到你的手的位置,并且进行交互体验,这都使得其成为一款很有潜力的设备。
但是想其他的AR设备一样,它并不便宜。目前官方已经发布了这款产品。meta2拿到手,需要949美金,并且在2016年三季度前不会到货。
五、FOVE VR
VR不同于其他像Oculus Rift 及Play station
VR这类设备,,它能够提供眼睛转动痕迹的追踪。在设备内部有一个红外线感知仪能够监控穿戴者的眼睛,然后提供双眼新的控制方法,如果实现了这项技术,这也是对于竞争对手来说的一个优势。
使用FOVE,我们可以深度进入模拟领域。由于设备知道你在找什么,显示的效果会更加的真实。
FOVE也是VR的一款终极产品了。由于三星风投的投资,Fove声明也会使用HTC的灯塔房追踪技术。这不是FOVE签署的唯一交易:同时,它也跟穿戴VR软件平台,例如Unity,
Unreal, 及 Cryengine 游戏引擎等进行了合作。
六、Freefly VR headset
Freefly&s VR这台头戴设备看起来比一般的VR设备要笨重。这都是由于其两个翅膀造成的,但是又有谁关心这个呢?现在它能够和200多款。
GOOGLE的cardboard
的app兼容,加之其42mm的镜头和120度的事业范围,另外人造皮革,这些都使得其佩戴很舒适。它能够适配4.7到6.1英寸的所有智能手机。尽管比Archos头戴设备适配要少,但是依然包含了2016年的主流旗舰设备。
同时,通过你说手机里的加速针控制头,Freefly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提供一个名叫Glide的控制器设备,可以握在手里,这也是一种具有性价比的选择方案。可以帮你省掉购买蓝牙设备的开支,不过我们认为,要是能够提供双手设备的游戏控制器会更好。
七、Zeiss VR One Plus
跟三星的Gear VR及早先一版的Zeiss
One 一样,第二代的
Zeiss标榜自己来自于你的智能手机。不同意三星的做法,你只能在一台设备中放入一部只能手机,Zeiss可以同时支持IOS和安卓系统只能手机,并且最新型号可以支持从4.7寸到5.5寸的不同尺寸的屏幕。(更早一版本的是能支持5.2英寸)
Zeiss包含了媒体播放器,能够播放照片及YouTube上的视频,并且支持AR应用来扩展体验。开源状态的资源Unity3D
SDK(IOS和Android版)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发展应用。公司还跟爱好者进行合作,使得One
plus可以作为飞翔或者飞鸟视野的一款设备。
更重要的是,作为光学镜头的制造商,蔡司现在的VR ONE PLUS肯定大有前途。只是现在的第二版本只有在欧洲发售。
八、Avegant Glyph
大多数的这些头戴设备又大又重,但Avegant
Glyph却更轻薄、小巧。轻薄、小巧的大小是由于其采用先进的显示技术&&使用一个数组的微镜直接投射一个图像到你的视网膜上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带屏幕显示图像的技术。
在你把屏幕在你的眼睛前面之前, 它更像头戴电话,你可以享受1280 x
720p的分辨率,虽然只有的45度的视野,但是微镜阵列能缓解头晕和眼部疲劳。
九、Google Cardboard
最后一个就是我们早已期待的谷歌VR设备&Google
Cardboard,不甘示弱的谷歌宣布其纸板虚拟现实头戴设备项目。在2014年发布了第一版本,并且在2015年中发布了第二个版本。它只需要把一个智能手机放入纸板容器,然后绑你的头就行了,这可能听起来像一个笑话,但它确实有效,它成为一个低成本的体验虚拟现实的方式。
毕竟,你的智能手机包含所有必要的陀螺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精确跟踪你的头部动作。和Durovis
dive相比,这本质上是一样的,都由高质量和结实耐用的材料做成的。
伴随着Cardboard的流行,谷歌宣布其将发布一款改进版,并命名为Daydream。这台设备跟Gear
VR几乎差不多,但是显而易见的是一大批的安卓手机可以应用其中为Daydream提供更好的VR体验。一些手机厂商更有可能发布自己的手机的头戴设备。
目前还没有官方消息来确定发布日期,但已经出现了一些预测。我们会及时更新来关注GOOGLE VR设备及其他支持 Daydream平台设备。
相关新闻阅读:
新闻资讯排行TOP15
热门产品推荐
日本日立(Hitachi)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具有幽默细胞的...
见过刘翔跨栏吗?他在你眼中是飞人吗?也许见过一款...
这台名叫Ray的机器人是由巴伐利亚Serva TransportS...
家用机器人的想法已经酝酿多年,但英特尔和Trossen...
一个被称为Minibuilders的全新3D打印建筑机器人套...
最近,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发明让摄影师们看...
密&&&&码:
快捷登入:对文章打分
2016CES盘点:VR大爆发 无人机和机器人混战
阅读 (39734) 评论 (17)
阅读 (28937) 评论 (12)
阅读 (23138) 评论 (10)
阅读 (49506) 评论 (26)
阅读 (39807) 评论 (17)
阅读 (39673) 评论 (34)
Advertisment ad adsense googles cpro.baidu.com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VR|智能汽车|机器人_新浪科技_新浪网
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下一个独角兽会出自哪个风口?
  尽管资本“寒风”吹得起劲,但在智能硬件领域,却有着另一番景象:VR峰会一场接着一场登场,机器人产品一个接着一个发布,智能汽车背后BAT的身影忙碌不停。这派火热之下,自然少不了资本的“推波助澜”。以VR为例,仅今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金额就高达2.17亿美元,比上一季度相比增长近8%。此外,机器人、智能汽车行业投资数据也十分亮眼。那么,在资本的簇拥之下,VR、机器人、智能汽车,谁会率先孕育出下一个独角兽?
  VR:一座布满坑的“金矿”
  两年前,当公司CEO扎克伯格咬了咬牙在收购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家巨头耗费了20亿美金后完成了对Oculus的收购。这一幕,是很多人对VR行业的第一次窥探。那时,更多的人还不知道VR为何物。但时间仅仅向前迈进了两年,正如我们所见,一个全新的世界转瞬即至。
  今年第一季度,随着Oculus、Sony、HTC三家国际VR巨头陆续发布新一代消费级产品,入局者们纷纷高呼VR元年到了。如今,在这个行业里,比VR产品更多的是创业者,而比创业者更多的是关注这个领域的投资者。与此同时,一些具备“独角兽”气质的创业公司不断涌现出来。
  乐相科技
  作为国内一线VR硬件制造厂商,乐相科技来头不小,背后的“金主”就有。去年12月,小米和等公司斥资3000万美元入股乐相一事曾在圈内引发轰动。其创始人为陈朝阳,在VR行业浸淫十多年,从做军用头显到如今的消费级VR头戴设备,从在再到自立门户创业,他见证了国内VR行业的发展历程。目前,乐相专注于为游戏提供VR设备,旗下最为人熟知的产品是大朋头盔,这是国内未来最有可能成为“爆款”的VR硬件之一。
  暴风魔镜
  虽然早已沦为二三流视频网站,但暴风影音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科技公司,只对产品研发有兴趣,于是便推出了这款硬件产品——暴风魔镜。从使用体验上看,暴风魔镜与用户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眩晕、模糊的问题备受吐槽。但是,借着“VR+影视”的东风, 暴风魔镜仍然吸引了不少“尝鲜者”,截止今年第一季度,这款产品已经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台,占据国内VR眼镜市场的“半壁江山”。
  蚁视科技
  早年与Oculus的“掐架”,让蚁视科技在国内VR圈火了一把。去年12月,这家公司完成了3 亿元的B 轮融资,估值达到了8.3亿。其实蚁视的“黑历史”并不少,从在Kickstarter众筹,到第一次产品发布会,再到后来的员工离职争端,这家公司都曾陷入过“口水战”。目前,蚁视推出了移动端VR头显和PC端头显,此外还和联想合作推出乐檬蚁视VR 眼镜。与大多数VR厂商扎堆游戏影视不同,蚁视科技的重心放在了“VR+体育”,未来期望成为国内体育赛事VR直播的“龙头”。
  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VR行业的公司之一,深圳市虚拟现实科技有限公司前身是经纬科技,旗下主要的产品为3Glasses,这是亚洲首款沉浸式VR头盔。去年6月, 3Glasses二代面世,成为目前国内VR头盔市场上清晰度最高的产品,眩晕感减轻不少,一度受到VR爱好者追捧。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VR+旅游”方面有所尝试,这家公司去年还宣布和春水堂进行深度合作,未来可能会推出VR成人内容。
  灵镜VR
  成立于2014年,灵镜VR的资历不算深,但话题性却挺足。自从获得乐视1000万美元投资,这家公司一度成为资本市场上的“香饽饽”。目前灵镜推出了两款VR设备,分别是一款主打影院功能的“灵镜小白”和移动VR一体机“灵镜小黑”,其中灵镜小白的市场反馈不错。乐视对灵镜VR颇为重视,将其视为自身VR生态链上重要的一环,但如今的VR硬件还处在“烧钱”阶段,灵镜VR恐怕还需要源源不断“输血”。
  点评:
  VR硬件投资风口已过,独角兽难以再现?尽管市场唱衰的声音不断,但据艾瑞咨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仍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9%,可见在VR行业发展初期,VR硬件设备方面的更新迭代依然最受投资人瞩目,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板块。这正是VR投资有趣的的地方,虽然投资硬件的风险极高,但入局者仍然络绎不绝。
  “VR是一个布满坑的金矿”,这是目前很多投资者对VR的态度,谨慎却不乏乐观,始终坚信VR前景是光明的。所以,在资本市场上,VR的故事还会接着讲下去。而下一个VR独角兽,也许正向我们徐徐走来。
  机器人:行业火热,但融资还是难难难
  除了VR,国内资本一直虎视眈眈的还有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
  从2016年春晚上令人惊艳的机器人舞蹈,到不久前Alpha GO与李世石的“世纪之战”,“机器人旋风”刮了一遍又一遍。而资本市场自然不会对这股热潮视而不见,再加上国家政策扶持,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一些机器人企业脱颖而出。
  新松机器人
  作为国内首家机器人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产品技术含量可圈可点,其中工业机器人产品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洁净机器人多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成功出口到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改写了中国机器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的历史。如今,随着国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起步,新松机器人在产品类型上渐渐偏向民用,进一步巩固了自身在国产机器人行业的龙头地位。
  均胜电子
  作为一家制造业巨头,均胜电子似乎更喜欢在资本市场上“抛头露面”。从2009年起,这家公司就在“买买买”路上越走越远,先后并购了上海华德、德国普瑞,最近更是一口气收购了汽车零部件巨头KSS和TechniSat Digital Gmbh的汽车业务。目前,均胜自动化及机器人主要技术来自于公司的下属子公司Preh和IMA,而这两家公司都位居全球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细分领域前列。
  埃斯顿
  成立于2002年,埃斯顿去年如愿以偿登上了新三板,成为国内继新松机器人后又一只“纯正”的国产机器人概念股。值得一提的是,埃斯顿在机器人研发方面除减速器外购之外,几乎全部实现国产化,因此在政策补贴方面“近水楼台先得月”,今年以来受到资本热捧。不久前,埃斯顿参与设立先进制造产业并购基金,试图借助资本力量进行“大吃小”,发展壮大。
  狗尾巴草科技
  不同于众多工业机器人企业,成立于2013年的狗尾草科技是一家情感社交机器人研发公司。其团队历时两年设计的“公子小白”卖萌耍宝无一不精,主要面向的用户群是年轻新生代用户,主打“社交、宠物、智能物联” 三大功能。作为资本市场上的“宠儿”,公子小白机器人不但得到明星胡海泉的投资,去年10月更是完成了千万级别的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1.3亿人民币,同时也刷新了国内众筹史上最快下一轮融资记录。
  点评:
  当前国内号称做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了4000家,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和措施支持,这种扩张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但颇为尴尬的是,目前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仍停留在低端领域和价格竞争上。
  尽管国内一些机器人公司正享受着资本的“沐浴”,但在这个行业内,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如影随形。机器人产业属于前瞻产业,投资回报期长,需要投资者长期投入。而如今,国内机器人产业已经被资本已经“烧旺”了,如果后面的“干柴”跟不上,随时都有熄灭的危险,最后留下的恐怕是一地灰烬。
  智能汽车:用钱也填不满路上的“坑”
  “这是一辆驶向未来的汽车。”在硬件领域,智能汽车也是近年来资本十分青睐的对象。无论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是公司代号为“Project Titan”的纯电动汽车,智能汽车早已从已从单纯的代步工具化身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同时也给了资本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而在国内,随着BAT以及乐视的入局,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悄然进入了“战国时代”。
  早在三年前,百度就效仿谷歌启动了“无人驾驶汽车”项目,这是李彦宏最具野心的项目之一。紧接着,百度发布了智能互联车载产品“CarNet”。这款产品由百度LBS部门提供API及部分软件支持,合作公司钛马车联网负责硬件部分。去年12月,百度无人驾驶汽车正式上路,首次完成测试。尽管一度被质疑“炒冷饭”,但百度的“造车”大计并没有受到影响,按照其计划,百度无人车将在未来5年内量产,驶入百姓生活。
  善于“布局”的腾讯自然也不会缺席智能汽车这个“风口”。2014年5月,腾讯发布路宝盒子,并成立“i车生活平台”,正式宣告进军车联网。后来,腾讯又宣布入股四维图新,成为其第二大股东。通过这一系列的收购,腾讯在汽车互联网大步前进。而重头戏是,腾讯与富士康、和谐汽车在“互联网+智能电动车”领域展开合作,最近甚至“打包”挖走了宝马的整个智能汽车研发团队。
  尽管有些姗姗来迟,但阿里还是赶上了智能汽车这场投资盛宴。去年3月,阿里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将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该基金将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未来将是开放式的资本平台,吸纳更多互联网汽车参与者。一个是中国汽车业中雄踞多年的老大,一个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翘楚,两者的结盟带来了无限遐想。更令人期待的是,双方合作的首款互联网汽车将于今年上市。
  随着贾跃亭喊出那句“万劫不复也要造汽车”的口号,乐视的“造车”大戏正式拉开了帷幕。2014年,乐视首次宣布SEE 计划,将造车计划公诸于众。之后,乐视一直在高调地制造着各种“噱头”,先是丁磊、吕征宇等业内领军人物加入,再到与北汽、阿斯顿马丁合作。今年4月,这家公司正式推出了LeSEE概念样车,“PTT造车”的争议暂且告一段落。此前,有传闻称乐视超级汽车首轮融资已经完成,融资金额超过50亿元,但具体哪些机构参投并没有透露,着实吊足了公众的“胃口”。
  蔚来汽车
  提起蔚来汽车,相信即便是多数业内人士也是一头雾水,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一家仍处于前期筹备阶段的新公司,相关信息均被高度保密,并未正式对外公布。这家2014年年底成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注册地在海外,初期注册资本5亿美金。共有五大投资主体,分别是董事长兼CEO、创始人李想、、腾讯和高瓴资本,但具体股比构成目前尚不得知。李想曾称,蔚来汽车的第一款产品将是高性能的电动跑车,“会对标并且做的更好”,令人期待。
  点评:
  不难看出,目前国内互联网公司“造车”基本上都不是传统汽车行业的玩法,也不是模式,而是选择了一种折中的方法,即不参与汽车的工业制造部分,而是通过战略合作和投资的方式,向汽车公司注入互联网基因和技术,使其成为一部具有“互联网基因”的电动汽车。
  虽然智能汽车产业前景可观,但其发展也面临着基建设施、安全保障、法律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的制约。一辆智能汽车要真正像人们所预想的那般“智能”地上路,恐怕还要绕过很多很多的“坑”。
  回顾过往,智能硬件市场尚未完全爆发,从前些年的手机、可穿戴设备,到如今的VR、机器人、智能汽车,不同的阶段都有着不一样的投资“风口”。一边是互联网,一边是传统制造业,看似不搭的两个行业在移动互联网大潮下,却汇聚在一起发生惊人的化学反应,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着产业。放眼当下,无论是VR、机器人还是智能汽车,背后也许正孕育着下一个独角兽。
“对香草冰激凌过敏的福特汽车背后发生了什么?”“我们如何定义...
马斯克、Google董事长施密特、Snapchat 的 CEO 埃文o斯皮格尔、...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在“不假思索”的状态下,靠简单的“直觉”就...
中国台湾芯片公司日月光称,苹果公司在向其下订单时比去年要保守一些。
平安信托与汽车之家管理层就汽车之家的股权争夺战落幕,平安信托最终入主。小米成立探索实验室做VR和机器人,想要做中国的Google X?中国科技公司一直给人不太酷的感觉。在Google上线街景、Earth、Mars(火星地图)时候,中国地图还在打口水战;在Google探索无人车、机器人时,中国搜索还在打口水战;在Facebook20亿美金收购Oculus,微软发布Hololens,Google推出CardBoard之时,中国科技公司还在做O2O打补贴战,或者打口水战。所以在过去几年VR(虚拟现实)在硅谷火热的时候,中国科技巨头似乎并没有什么兴趣,大抵还在观望之中。当然,创业公司还是有的,例如备受争议的蚁视就是较早进入虚拟现实市场的创业团队。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你要知道,中国科技市场到最后一定会成为巨头市场。软件是BAT,硬件现在大概是:HML,华为、小米和乐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摄像头、运动相机、智能电视、智能路由器,先后成为它们的菜了…还没进入巨头市场的大概还有无人机、无人车、机器人和虚拟现实这几个新兴领域。无人机已有巨头大疆存在,无人车百度发而不卖,机器人阿里巴巴投资了Pepper,虚拟现实嘛,巨头们在过去几年还真没啥动静。什么?暴风科技有暴风魔镜?不好意思,这里说的是巨!头!尤其是大家认为最应该进入的小米,更是迟迟按兵不动。小米过去的作风就像腾讯一样,观望、观望、再观望,市场不成熟,绝对不抄底。所以你看小米做了行李箱、做了空气净化器、做了干电池,就是不做VR设备。情况在2016年似乎有一些改变:雷军在内部讲话上宣布小米成立『探索实验室』,2016年主旋律是『大胆探索,不断给用户乐趣』。关于探索实验室的部分讲话是这样的:小米的使命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确实做到了,因为便宜嘛)五年前,我们做了当时非常非常酷的智能手机(呵呵谁都觉得自己儿子最漂亮),让米粉和我们一起享受了最新科技的乐趣。站在今天时代的潮头,我们怎么不断地给我们的用户带来新的乐趣呢?&在我的理解中,科技乐趣的核心在于激发想象力和满足好奇心。所以,我们在脚踏实地做好核心业务的同时,也要不忘仰望星空面向未来。我们决定抽出一个小分队,开始筹建小米探索实验室,初期重点投入虚拟现实(VR)和智能机器人等新方向,为小米的发展奠定下一个台阶,也为所有喜欢科技的人们提前发现未来(不是别人发现未来了,小米赶紧追上来吗……)。雷军的讲话让吐槽君(微信ID:leitech)想到了一个人,乔布斯,还让我想到了一个词叫『扭曲现实力场』,因为雷军说小米是非常非常酷的智能手机,因为雷军说小米要帮大家发现未来……当然,吐槽君相信小米可能真的是这么想的,如果能做到知行合一,甚好。要知道,现在硅谷的微软、Google、Facebook都在VR市场大笔投入,就连朝鲜半岛的三星以及霓虹国的索尼们以及祖国宝岛的HTC都在做VR产品了。中国科技公司也有做,比如联想乐檬和蚁视就联合发布了一款VR手机支架——类似于暴风魔镜的玩意儿。鉴于别的硬件公司对VR基本还没什么想法,纵使联想用拿来主义做了VR还是要赞的。2015年底,软件界最会看机会的腾讯进入了VR市场:面向开发者发布了VR SDK,一共有五个功能组件,还开发了一款集成传感器和专用屏幕的头戴现实设备(HMD),腾讯还推出Tencent VR开发者计划,扶持VR生态、VR内容,给VR开发者提供变现机会,并分享腾讯最核心的社交体系。腾讯成为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入局VR市场的互联网巨头,百度还在急着处理贴吧问题,阿里则在忙着准备年货节。总之,腾讯这次难得地走在了前面。无独有偶,今天,硬件界最会看机会的小米进入了VR市场。小米的『探索实验室』要重点投入VR和机器人了。如果小米又拿一款类似于暴风魔镜的VR手机支架,或者拿一款内置了语音助手的塑料公仔来充当机器人唬弄米粉的话,抑或把别人在做的某类产品比如Oculus Rift做到一个十分之一的价格继续扮演价格屠夫的话,那么小米现在『探索未来』的话自然会被打脸。吐槽君更期待小米改变往日作风,真正做一些酷的事情出来,证明自己。小米在过去一年开始有一点点酷了,比如它终于敢为天下下做了一款『分体电视』把主机跟显示分离了,市场反馈还不错。吐槽君期望小米变得更酷,除了分体电视这样的新型产品形态之外,还有核心技术,华为有芯片小米没有的老梗就不说了,如果做VR或者机器人,还是需要依赖蛮多核心技术的,光学技术啊、精准定位啊、人工智能啊、机器视觉啊、语音识别啊、机械自动化啊、材料科学啊,总之,这些是小米过去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技术。所以,小米要探索未来,还是有蛮多技术短板的,而且它过去并没有像Google之类的公司去投资前沿技术团队。从名字来看,『探索实验室』感觉倒挺像Google X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有多牛逼大家都知道:Google Glass、Google无人驾驶汽车都来自这个实验室,Google之前投资的研发出大狗的机器人也归属到这个实验室下面了。小米探索实验室能不能给大家惊喜,带来类似的牛逼作品呢?应该很难。Anyway,还是对小米『探索实验室』保持期待吧,毕竟小米想要让自己酷了,想要去探索未来了。要知道中国还没有哪个硬件巨头成立了这类高端实验室呢,还要知道小米第一个实验室是IM实验室——研究米聊的,有微信在这个实验室没啥意义。在开业之际,只能祝『探索实验室』孕育出下一个小米咯,大家开心就好。本文图片来自:正版图库2人已赞分享订阅Copyright&2014雷科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电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