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早期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有哪些!?急!!!

肝硬化怎样治疗?
向您详细介绍肝硬化的治疗方法,治疗肝硬化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肝硬化应该吃什么药。
日更新浏览数:136319收藏数:15090
肝硬化一般治疗
一、肝硬化西医治疗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致肝功能障碍。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主要在于早期发现和阻止病程进展,延长生命和保持劳动力。1.代偿期肝硬化诊断确定后,注意劳逸结合,合理治疗及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维生素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为宜,严禁饮酒。避免应用有肝损害的药物。一般可参加轻工作。定期随访。2.失代偿期一般病情较重,需休息或住院治疗。(1)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的饮食为宜,适当高蛋白,按1.0~1.5g/(kg&d),适当的高糖、低脂,脂肪约相当于热量的1/3左右,总热量每天J左右。有肝性脑病时,应限制蛋白,每天0.5~1.0g/(kg&d)。防止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免用刺激性及硬的食物。有腹水及水肿时应限钠和水的摄入。液体量的维持,以24h的排尿量和不显性消耗量为准,或每天在1500ml以下为宜。(2)补充维生素肝硬化时有维生素缺乏的表现,适当补充维生素B1、B2、C、B6、烟酸、叶酸、B12、A、D及K等。(3)有慢性肝炎活动时应控制肝炎必要时抗病毒及免疫调正治疗,如干扰素,阿糖腺苷等,必要时应用强地松等治疗。(4)抗肝纤维化药物抗纤维化药物在动物实验中可阻止肝脏纤维化,但临床使用尚少。常有副作用,影响应用。泼尼松(强的松)在肝硬化前期(肝纤维化时)有效,可以促进蛋白合成和胶原吸收,肝硬化晚期则无效。铃兰氨酸(脯氨酸类似物Cis-4-L-azetidine-2-AZC),置换前胶原的羟脯氨酸,影响胶原的合成和分泌,从而使胶原生成减少。秋水仙碱(colchicine)Kershenobich报道,1~2mg/d,每周用药5天,疗程14.5个月,经连续肝穿刺观察,可见纤维化显著减少。肝功能改善,腹水、水肿消失脾脏缩小(23例中有6例)。青霉胺(D-青霉胺)是含巯基化合物,与铜络合,抑制含铜氨基氧化酶如赖氨酰氧化酶的活力(即单胺氧化酶)切断胶原形成过程的前胶原的共价交联,使胶原纤维的形成受阻。激活胶原酶,促进胶原分解及吸收。每天800mg。葫芦素B(甜瓜蒂)有报告其有明显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机制尚不明。山黧豆素(lathyrus-fator)、木瓜蛋白酶,具有对单胺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丹参、冬虫夏草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近年,有的活血化瘀中药方药在抗纤维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疗效。(5)保护肝细胞,促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坏死的药物常用有葡萄糖醛酸内脂(肝太乐)可有解除肝脏毒素作用。每次0.1~0.2g,口服3次/d。或肌内注射、静脉点滴。水飞蓟宾片(益肝灵)有保护肝细胞膜、抗多种肝脏毒物作用,每次2片,3次/d。肌苷、三磷酸胞苷、能量合药、蛋白同化药等促进肝细胞再生。近年研究证明促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E2、硫醇类(谷胱甘肽,半胱氨酸)、维生素E等均有抗肝细胞坏死,促进细胞再生作用。丹参也可改善肝缺氧,降低变性坏死,改善微循环,促肝糖原及三磷腺苷合成,可使心肌排血量增加、减少肝淤血利于肝细胞再生。二、腹水的治疗腹水治疗的难易取决于腹水持续时间的长短与肝功损害的程度。因此治疗腹水的基本措施应着重于改善肝脏功能,包括临床休息、加强营养及支持疗法等。(一)限制水钠的摄入每日进水量约1000ml左右,如有显著低钠血症,则应限制在500ml以内。钠应限制在每日10-20mmol(相当氯化钠0.6-1.2g)(二)增加水钠的排出1、利尿剂利尿剂的使用原则为联合、间歇、交替用药。剂量不宜过大,利尿速度不宜过猛,以免诱发肝性昏迷及肝肾综合症等严重副作用。利尿剂有留钾与排钾利尿剂两种,原则上应先用留钾利尿剂安体舒通20mg每日3次,3-5天后若利尿不显著可加到40mg每日3次;或用氨苯喋啶50mg每日3次。以上治疗效果不好时,应加用排钾利尿剂速尿20-40mg每日3次;或双氢克尿塞25-50mg每日3次。利尿时应注意补钾。对无肢体水肿的腹水患者,因利尿体重下降每日不宜超过300g,或每周不超过2kg左右。在联合用药利尿作用逐渐减弱进,可停用数日,以期恢复血容量,然后再继续使用或换用另一组利尿剂。在利尿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并及时予以补充纠正。2.导泻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时,可用中药或口服甘露醇,通过胃肠道排出水分,一般无严重反应。适用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稀释性低钠血症和功能性肾衰竭的患者。(三)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每周定期、小量、多次静脉输注新鲜血液、血浆或蛋白,对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恢复肝功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的消退,均有很大的帮助。(四)腹腔穿刺放液及腹水浓缩回输放腹水将丢失电解质和蛋白质,易诱发电解质紊乱和肝性昏迷,且腹水可迅速再发,故一般不采用放腹水法进行治疗。下列情况可考虑腹腔穿刺放液;①高度腹水影响心肺功能;②高度腹水压迫肾静脉影响血液回流;③并发自发性腹膜炎,须进行腹腔冲洗时。每次放液量以3000ml左右为宜。腹水浓缩回输是治疗难治性腹水的较好方法。腹水通过浓缩装置,可将蛋白质浓缩数倍至数十倍。回输后可补充蛋白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血液循环,从而清除潴留的水和钠达到减轻和消除腹水的目标。副反应有发热、感染、电解质紊乱等,可采取针对性处理加以防止。(五)外科处理腹腔-颈静脉引流(Leveen引流术)是外科治疗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引流以增加有效血容量、改善肾血流量、补充蛋白质等。腹水感染或疑为癌性腹水者不能采用本法,因可并发腹水漏、肺水肿、低钾血症、上腔静脉血栓、感染和DIC等症,故宜慎用。另一手术为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使肝淋巴液经胸导管顺利流入颈内静脉,从而减少淋巴液流入腹腔,但疗效欠佳。三、门脉高压和脾亢的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主要的降低门静脉系的压力和消除脾功能亢进。常用的有各种分流术和脾切除术。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慎重选择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密切相关。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门脉高压显著,而肝功损害较轻及上消化道大出血内科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晚期肝硬化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有黄疸及腹水等显著肝功能损害者,应列为手术禁忌证。四、并发症的治疗(一)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应采取急救措施。加强监护,使病人安静、消除恐惧心理。1.一般治疗(1)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血压、脉搏等。及时记录呕血、便血量及次数。(2)禁食,一般在出血停止24-48小时后,始可进流质饮食。(3)输血补液迅速补充有效血容量以纠正出血性休克。输血应尽量输新鲜血液,因其含有较多的凝血因子较少的氨,有利于止血及防止肝性脑病。2.止血剂对羧基苄胺和6-氨基已酸可选用,常规应用维生素K。3.对急性胃粘膜损害或伴有消化性溃疡者可用①甲氰咪胍400-800mg或呋喃硝胺150mg静脉滴注,每6-8小时1次,抑制胃酸分泌以达止血目的。②局部用药,去甲肾上腺素8mg加于100ml生理盐水或凉开水中分次口服,每4-6小时1次,必要时可2小时1次。4.垂体加压素可使内脏血管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从而降低门脉压力,有助于止血。使用方法可分为大剂量静脉间歇注射与小剂量持续滴注法。前者垂体加压素20单位加入10%葡萄糖液内,于半小时左右滴毕,每4小时一次,连续4-6次。小剂量持续滴注法,剂量应控制在每分钟0.2单位,持续静脉点滴。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副作用,如有发现应减慢滴注速度。垂体加压素可引起冠状血管痉挛和子宫收缩,故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孕妇忌用。长效垂体加压素----甘氨酰加压素,疗效好,副作用少,可选用。5.气囊压迫法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良好的暂时止血的效果,一般作为大呕血的应急措施,有时可赢得时间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方法为先将三腔管气囊检查完好时,经鼻腔送入胃内,将胃内血液吸尽后,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300-400ml,压力为5.33-6.67kpa(40-50mmHg)。然后将三腔管向外抽拉,使胃气囊紧压胃底贲门部,再向食管囊内注入空气150-200ml,压力维持在4.0-5.33(30-40mmHg)。应定期由胃管抽吸胃内容物,以观察止血效果。每4小时将食管气囊放气减压,观察有无继续出血,并可防止持续压迫而致食管粘膜糜烂。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4天,食管气囊放气减压时间可逐渐加长,出血停止后仍需观察24小时,不再出血时,将胃囊放气,取出三腔管。使用本法时应严密观察胃囊及食管气囊的压力,加强护理,防止三腔管向上滑脱压迫气管发生窒息,并应随时将唾液、痰液等分泌物吸出,防止吸入肺内引起肺部感染。6.硬化疗法在纤维内镜或电子内镜直视下,向曲张的食管静脉内或其周围注射硬化剂。止血效果较传统的方法为好,对肝功差,有黄疸及腹水者亦可应用。常用的硬化剂为5%乙醇胺油酸脂,每点注射2ml,总量一般不超过20ml。注射后用内镜压迫3-5分钟即可将内镜取出。近年来,已制成硬化治疗者用的开窗式塑料套管,治疗时随内镜置入食管,旋转套管使曲张静脉暴露入窗口,使注射硬化剂甚为方便,再转动套管选择新的注射点,同时套管对已注射部位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硬化剂治疗是使曲张的静脉发生血栓,周围组织发生非感染性纤维化,而使曲张静脉闭塞、受压而达止血目的。在术后24-48小时内,患者可有低热、胸骨后疼痛,可能因食管炎或食管周围炎所致。此外,最近尚有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法。7.栓塞疗法经皮经肝曲张静脉栓塞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embolization of varices)术前先用镇静剂,局麻下经B型超声作肝穿刺门静脉造影,然后选择性地将导管插入胃左或胃短静脉,并注入一种夹有纤维的弹力小钢圈作为栓塞物及凝血物质明胶海绵,切断食管曲张静脉的血流。手术完毕后再注射造影剂,观察栓塞情况。此方法只有在前述治疗方法无效时才考虑选用。并发症有血腹、血胸及门静脉血栓形成等。8.心得安心得安可使心搏次数减少、心脏排血量减低,从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门脉压下降,可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一般在出血停止后10-15天,血液动力学已恢复到出血前的状态时开始服用。剂量从10-20mg每日3次开始,逐步增至40-60mg每日3次。剂量的客观指标是在原心率的基础上,减慢25%为指标。为达防治的目的需长期服用心得安,有人认为心得安可使肝血流量减少,可能损害肝功能而诱发肝性脑病,故对病情较重患者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9.手术治疗对内科治疗无效,有大量或反复出血者,应及早施行紧急外科手术,如食道静脉缝扎术、胃底血管环扎术及离断术,脾切除及分流术等。本并发症首次出血的止血成功率较高,随着病情发展及出血次数的增加则预后较差。(二)肝性脑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殊疗法,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早期防止非常重要,一旦出现前驱期迹象,应严密观察,寻找诱因,及时纠正。1.消除诱因应及时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感染,避免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硷平衡失调。肝硬化时药物在体内半衰期延长,廓清减少,大脑的敏感性增加,固此患者多不能耐受麻醉。止痛、安眠、镇静等类药物,如使用不慎,患者可迅速进入昏睡,直至不可逆转的昏迷。当患者躁动或抽畜时,应禁用吗啡类、巴比土类、杜冷丁、水合氯醛和副醛等,可注射小量安定、东茛菪硷、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有时可作安定药代用。2.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1)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昏迷时禁食蛋白质,每日供给热量约KJ(Kcal),含有足量维生素,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昏迷不能进食者可鼻饲,或大静脉插管滴注20-40%葡萄糖液和必需的氨基酸维持营养,同时应注意补钾,防止心衰和脑水肿,神志清楚后,逐步增加蛋白质,开始每日可给蛋白质25克,随病情好转每隔3-5日增加10克,短期内不超过50克为宜。植物蛋白含蛋氨酸和芳香氨基酸,而产氨氨基酸较少,较动物蛋白更有裨益。(2)灌肠或导泻清除肠内积食或积血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溶液(生理盐水500ml加食醋50克)灌肠,或用50%山梨醇10-20ml或25%硫酸镁40-60ml导泻。(3)抑制肠菌生长口服新霉素每日4克,或先用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等,可抑制大肠杆菌生长而减少氨的产生。同时用甲硝唑0.2克每日4次,可望收到更好效果。新霉素等的治疗应持续至患者每日已能耐受50克蛋白质为止。(4)乳果糖口服后不被吸收,在结肠内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肠内呈酸性而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在有肾功能损害或听觉障碍,忌用新霉素时、或需长期治疗者,乳果糖为首选药物。常用剂量为10-20克,每日3次,或65%左右的乳果糖糖浆每日50-200ml,分次口服。从小剂量开始,调节到每日排粪2-3次,粪pH5-6为宜。副作用有饱胀、腹痛、恶心、呕吐等。近来发现某些双糖如乳糖和多醇糖如山梨醇在结肠中经细菌发酵,也可降低粪便的PH,减少氨的含量,效果与乳果糖相似,但价格便宜,可制成粉剂,服用方便。3.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与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1)降氨药物①谷氨酸钾(每支6.3g/20ml,含钾34mmol/L)和谷氨酸钠(每支5.75g/20ml,含钠34mmol/L),每次剂量为各2支,加入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每日1-2次,用药中谷氨酸钾、钠比例,视血清钾、钠浓度和病情而定,尿少时慎用钾剂,明显腹水和水肿时慎用钠剂。谷氨酸钾、钠液均为碱性,对有代谢性碱中毒倾向者,最好先用能酸化血pH的药物,如静脉滴注大量维生素C或精氨酸液。②精氨酸10-20克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此药呈酸性,适用于代谢性碱中毒的患者,与谷氨酸钾、钠后应用,可能疗效更好。(2)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静脉输注支链氨基酸混合液(含亮氨酸16.5克,异亮氨酸13.5克,缬氨酸12.75克/100ml),每次用量500-1000ml,不要超量长期应用,以免产生新的氨基酸不平衡。4.其他对症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每日入液总量以不超过2500ml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入液量一般控制在尿量加1000ml内,以免血液稀释,血钠过低而加重昏迷。及时纠正缺钾和碱中毒。(2)保护脑细胞功能 用冰帽降低颅内温度,以减少能量消耗,保护脑细胞功能。(3)保护呼吸道通畅 深昏迷者,考虑作气管切开,给氧。(4)防治脑水肿 静脉滴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等脱水剂。(5)防治出血与休克 详见并发症上道出血的治疗。对目前尚未证实有效的药物,如左旋多巴,溴隐停等,不一定应用。对已证实无效的乙酰氧肟酸,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不宜再用。(三)感染的治疗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和败血症后,常迅速加重肝脏的损害,应积极加强支持治疗和抗生素的应用。抗生素的使用原则为早期,足量和联合用药,且需在明确临床诊断后立即进行,不能等待腹水或血液培养报告后才开始 治疗。抗生素的选用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氏阳性球菌。常用抗生素有氨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氯霉素等,选择2~3种联合应用,然后再根据培养结果和治疗的反应情况,酌情调整抗生素,开始数天剂量宜大,病情稳定后可减量,用药时间一般至少两周。甲硝唑可作厌氧菌的治疗。(四)功能性肾衰的治疗在积极改善肝功能的前提下,可采取以下治疗措施:(1)停止或避免使用损害肾功能的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及含氮药物。(2)避免、控制降低血容量的各种因素,如强烈利尿、大量放腹水、上消化道大出血等。(3)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4)输注右旋糖酐,血浆,白蛋白及腹水浓缩回输,以提高循环血容量,改善肾血流, 在扩容基础上,应用利尿剂。(5)血管活性药物,如八肽加压素,多巴胺可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肝硬化辨证论治
1.苍术白术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苍、白术各10克,青、陈皮各9克,厚朴9克,枳实9 克,香附6克,丁香6克,砂仁10克,茯苓10克,腹皮15克,猪苓15 克,泽泻15克,灯芯6克,生姜3片。[制用法] 水煎服。[功 效] 主治肝硬化腹水。2.山甲三棱治晚期肝硬化[配 方] 山甲、三棱、莪术、土鳖各9克,鳖甲、当归、北芪、白 术法夏各30克,田七3克(研末冲服),郁金15克,党参18克,云苓 24克,灸草、干姜各6克,桃仁12克。[制用法] 以水5碗,先煎鳖甲、山甲成2碗。纳诸药煎成一碗半,分2次冲服田七末,每日服1剂,至症状消失为止。如患者发热,则去 参、芪、术、草。加秦艽18克,青蒿、黄今各9克,地骨皮18克。[功 效] 治疗晚期肝硬化。服十几剂可愈。3.半边莲玉米须治肝硬化[配 方] 半边莲50克,玉米须50克。[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功 效] 治肝硬化。4.香白芷治肝硬化[配 方] 香白芷50克。[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完。[功 效] 治肝硬化。5. 半边莲治肝硬化[配 方] 半边莲50克。[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2次服完。[功 效] 治肝硬化。6.益气化积消膨汤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黄芪、丹参、泽兰叶、黑豆皮 各20-30克,芍药、败酱草各15&18克,白 术、茯苓、泽泻、郁金、当归、莱菔子各12-15克。[制用法] 水煎服,并送紫河车粉、水牛角粉各2-3克,三七粉3-6克,二丑粉3-9克。每日3剂。[功 效] 治肝硬化腹水。7.消胀万应汤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大腹皮30克,香橼、莱菔子、神曲各20克,川朴、鸡 内金各15克,砂仁、干蝼蛄分2次冲服,各10克,益母草100克, 鳖甲30克。[制用法] 上药水煎至300毫升,日1剂,分2次服。[功 效] 治肝硬化腹水。8.健脾分消汤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黄芪、山药、丹参各20克,薏苡仁、车前子、大腹皮各30克,党参、茯苓、白术、仙灵脾、鳖骨各15克,泽泻、郁金、青皮、陈皮各12克,附子、甘草各6克。[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10日为疗程。[功 效] 治肝硬化水肿。9.地黄汤治肝硬化[配 方] 生地黄15克,沙参、麦芽、鳖甲、猪苓各12克,麦门冬、当归、枸杞子、郁金各9克,川楝子、丹参各6克,黄连3克。[制用法] 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剂。[功 效] 治肝硬化。10.半枝莲汤治肝硬化 IB己 方]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黄芪各30克,党参、丹参、白术、当归、赤芍、白芍、鸡内金、熟地黄、枳实、枳壳、大腹皮、车前子、木香、香附各10克,三棱、莪术、桃仁、.红花、甘草各5克。[制用法] 水煎服法。日1剂。[功 效] 治肝硬化。11.柴胡甘草治肝硬化[配 方] 柴胡15克,甘草10克,杭芍15克,枳壳10克,川 芎15克,香附、青皮各10克,苍木15克,厚朴10克。[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功 效] 本方舒肝理气,消满除胀,适用于气滞肝郁型之肝硬化。12.当归白芍治肝硬化[配 方] 当归、白芍各9~15克,丹参14-30克,郁金9~15 克,败酱草15~30克,栀子、丹皮各6~12克,鳖甲15-30克,生地 9&15克,白术6&12克,茯苓9&15克,黄花15-30克,山栀、茵陈 各9-30克。[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功 效] 本方疏肝祛湿,软坚化瘀,适用于肝郁热蕴型肝硬化。13.当归党参治肝硬化[配 方] 当归6&12克,白芍9&15克,丹参、黄芪各15-30 克,党参、苍术、茯苓各9&15克,山药15~30克,黄精9&15克,肉 豆蔻6-9克,炙鳖甲9~15克,木香、茵陈各6&12克。[制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 效] 本方适血化瘀,健脾燥湿,适用于脾虚、气虚之肝硬化。14.水蛭仙鹤草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水蛭10克,仙鹤草60克,接骨草15克,车前子20 克。[制用法] 先将水蛭研成细末备用;再将另3昧药共水煎,送 服水蛭1克,每日2次,分10次服。[功 效] 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方剂,有一定疗效。15.虎杖根治肝硬化腹水[配 方] 虎杖根、竹节黄、金樱根、绒毛鸭脚木(根皮)、士杜 仲(根皮)、奶汁藤(藤茎)、三叉苦钩藤各10克。[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另用炮山甲,一匹绸叶各 等量,捣烂敷脐部,每日1次。[功 效] 本方有活血去瘀,通络除湿之功效。治疗肝硬化腹水有疗效。16.当归赤芍治肝硬化[配 方] 当归、赤芍各9&15克,丹参15-30克,郁金9&15 克,小蓟15~30克,太子参、生地各9&15克,鸡白花、鳖甲各15& 30克,炮山甲、丹皮各6&12克,桃仁、砂仁各3-9克,茵陈9-15 克。[制用法] 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功 效] 本方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肝硬化。17.二甲丸治肝硬化[配 方] 穿山甲500克,醋炙鳖甲300克,鸡内金500克,蜂蜜2000克。前3味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制用法] 日服3次,每次1丸。[功 效] 治肝硬化。 注:忌生冷、腥荤油腻食物。18.鳗鱼脑治肝硬化[配 方] 海鳗鱼脑、卵及脊髓适量。[制用法] 将海鳗鱼卵、脑及脊髓焙干研末。每次3-6克,温开水冲服。[功 效] 滋补强壮。辅助治疗肝硬化及脂肪肝。19.海带治肝硬化[配 方] 海带30克,牵牛子15克。[制用法] 将上2味放人沙锅,加水煎煮,取汁去渣。每日1 剂,分2次服。[功 效] 软坚散结,清热利水。治疗肝硬化腹水。20.木贼草治肝硬化[配 方] 木贼草(微炒)30克。[制用法] 研细末。空腹服,每服0.5-1克,白开水送服,日服2 次。连服2周。[功 效] 用治肝硬化。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提供参考,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肝硬化治疗文章
厂家:山西德元堂药业有限公司
厂家:丹东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厂家:济南体恒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厂家:上海衡山药业有限公司
厂家:内蒙古福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厂家:甘肃兰药药业有限公司
医生专访陈亚进 肝胆胰外科
好评医院医生
相关医学指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 丁惠国,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徐小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 令狐恩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病中心 贾继东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MA)
意大利肝病学会(AISF,Italian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Liver)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of Hepatology, CMA)
相关疾病治疗当前位置:
肝硬化的治疗
  肝硬化能治吗  早期肝硬化还有恢复的可能,但会遗留一定程度的肝纤维化;轻度代偿性肝硬化治疗后仍能应付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有炎症活动的代偿性肝硬化有轻重不等的炎症,经抗病毒治疗后成为炎症静止的代偿性肝硬化,但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都会降低。晚期失代偿性肝硬化病人,病情很重,必需积极治疗。虽然目前没有根治的办法,但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助于延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  肝硬化最佳治疗方法  不同时期的患者治疗方法选择不一样,早期主要是改善肝功能和预防并发症。采用正规的抗病毒治疗,年轻患者一般较适用干扰素;老年和病情较重的患者适用核苷类药。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不能轻易停药。晚期主要是对症治疗,消瘦水肿者补充白蛋白、血浆,黄疸者退黄治疗,腹水者要做利尿或引流,终生服用抗病毒药物。  肝硬化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可给予高蛋白(无肝性脑病) 、足够的热量、高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饮食,病情较重者可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抗病毒治疗主要有干扰素,核苷类药;保护肝功能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抗炎及抗纤维化用秋水仙碱;降酶用甘利欣;胆汁淤滞用思美泰或熊去氧胆酸;门脉高压可用心得安,硝酸酯类;腹水主要是限制水、钠入量和服用利尿剂;腹腔穿刺引流和肝脏移植手术 适用于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肝病。  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在早期主要针对病因或相关因素,并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失代偿期主要是综合治疗,防治各种并发症。  (一)、一般治疗  代偿期应注意休息,失代偿期应强调卧床休息。饮食宜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有肝性脑病先兆,则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重症患者应静脉补充能量和多种维生素,并给予支持治疗。  1.饮食  饮食宜多样化.严格忌酒。应给予高蛋白(每日100~150g)和适量脂肪饮食,辅以多种维生素。代偿功能减退应酌限蛋白。  2.营养物质补充  在白蛋白减少、贫血或食欲不振、水肿、一般状况较差者,可予输葡萄糖(可予10%葡萄糖l 000ml,加入正规胰岛素12~16U)。必要时可予鲜血、血浆、人体白蛋白等。  (二)西医治疗  1.保护肝功能  可用维生素和消化酶、秋水仙碱,对肝细胞有保护作用。维生素E 100mg每天1次;复合维生素B每次2片,每天3次;维生素K 4—8mg.每天3次;维生素C 0.2~0.3每天3次;肝泰乐(葡醛内酯)0.1,每天3次;多烯磷酯酰胆碱胶丸(肝得健)228~456mg,每天3次;抗肝纤维化:秋水仙碱有抗炎及抗纤维化作用,对代偿期肝硬化有一定疗效,剂量1mg,每天1次,每周用5天,由于需长期服用,应注意胃肠反应及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干扰素亦可用于抗肝纤维化,降酶用甘利欣25-50mg,每天3次,胆汁淤滞可用思美泰或熊去氧胆酸(优思弗胶囊)等。  2.腹水的治疗  治疗腹水的根本措施应着重于改善肝功能。  (1)限制水、钠入量:每日进水量限制在1000ml左右,氧化钠0.6—1.2g。  (2)增加水、钠排出:利尿剂使用原则是先单一,后联合;首选抗醛固酮利尿剂,无效时再加用利尿作用较强的药物,先小量,后逐渐增量;同时谨防电解质紊乱发生。常用螺内酯(安体舒通)20—60mg,每日2~3次,联合用药可加用呋塞米(速尿)。利尿剂效果不显或合并功能性肾衰、低钠血症者,可服甘露醇20g,每日1~2次。  (3)难治性腹水的处理  1)提高血浆股体渗透性:难治性腹水常有显著低蛋白血症(25g/L),每周定期、多次静脉输注白蛋白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促进腹水消退。  2)扩容+利尿:先扩容以增加肾脏血浆流量及肾小球过滤率,恢复利尿剂的敏感性。使腹水暂时缓解。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1小时内),同时加用呋塞米。  3)腹水浓缩回输:利用自身腹水中的蛋白提高有效血容量,每次放出腹水5000ml,浓缩处理(超滤或透析)成500ml静脉输注。应防治感染、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  4)腹腔穿刺放液:大量放腹水可暂时改善症状,但易并发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  5)腹腔颈静脉引流:LeVeen引流法。利用腹与胸腔的压力差,放置装有单向阀门的硅胶管,男端插入颈内静脉,将腹水引向上腔静脉。  6)淋巴液引流术:肝淋巴液自肝包膜表面不断漏入腹腔是难治性腹水的重要原因,采用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可增加淋巴引流量,减轻腹水的形成。  3.门脉高压症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各种分流术、断流术和脾切除术及TIPS。  门体分流术:  (1)中心型分流术:①端侧门腔分流术(PCS):切断门静脉主干,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因门静脉血完全分流入下腔静脉,肝脏仅靠肝动脉供血,肝动脉血可代偿性增加,以维持肝脏总的血供。②侧侧门腔分流术(PCS-SS):不切断门脉,在门静脉主干行门腔侧侧吻合术。大口径的PCS—SS术后,不仅所有的门静脉血转流入下腔静脉,甚至肝动脉血经动静脉短路亦可从门静脉逆流,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甚至比端侧分流更高,PCS-SS能降低肝窦压,对腹水有一定疗效。  (2)外周型分流术:①脾肾分流术(SRS):该术式门腔分流量适中,仍有相当量的门脉血供肝,术后肝性脑病的发生率较低;②肠腔侧侧分流术(PCS-SS)及端侧分流术(PCS-SS):肠腔分流术有5种方法.常用的有:在般侧髂总静脉上方切断下腔静脉后与肠系膜上静脉端侧吻合;侧-侧吻合术;切断肠系膜上静脉根部与下腔静脉行端侧吻合术;“H”型架桥手术和肠腔“c”型分流术5种方法,手术简单、方便;③脾腔分流术(SCS):施行脾静脉与腔静脉吻合术,因下腔静脉腔大,壁较厚,易于显露,成功率高,吻合口血栓形成的机会较小;④肠系膜下静脉一腔静脉分流术:肠系膜下静脉与腔静脉容易显露,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和推广,手术创伤小,安全性大。大多数学者提倡该手术与断流术配合。  (3)限制性门体分流术:①限制性门腔侧侧分流术将分流量控制在适当的程度,既能有效地降低门脉压,又保证一定的门脉血供肝,分流口径在8~12mm为妥,为了使吻合口保持在8~12mm范围内,我国学者又提出附加限制环的限制性门腔分流术;②肠腔桥式分流术:采用小口径的人造血管搭桥,易于显露操作,术中出血少,降压与分流量适中,称为肠腔搭桥或“H”型分流,由于桥两端静脉压差大,使吻合口保持通畅,减压效果满意,大多数学者主张用8—12mm口径人造血管。肠腔“C”型搭桥术,即用内径1.8cm的人造血管做下腔静脉与胰腺下缘的肠系膜上静脉吻合,移植物呈右低、左高的反“c”字型,由于此手术能避开“外科干”,同时吻合口靠近肠系膜上静脉上端,较粗,血流快,不易形成血栓;③肝内门体分流术(TWS)手术。  (4)选择性门腔静脉分流术:①远端脾肾分流术(DSRS):DSRS通过结扎胃冠状静脉、胃右静脉,胃网膜右静脉.将胃脾区与肠系膜区分开。保留脾脏,在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切断脾静脉,脾静脉远端与右肾静脉吻合,选择性地将食管F端及胃的静脉血通过胃短静脉-牌静脉一右肾静脉减压,同时维护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向肝血流;②冠腔分流术:又称选择性胃左静脉与腔静脉搭桥分流术,因直接将胃底、贲门区高压的反常血流分流至下腔静脉,故应视为真正的选择性分流术。  减流术:  脾切除术:主要用于脾大、脾功能亢进而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门脉高压症患者。一般不用单纯的切脾来治疗门脉高压曲张静脉出血,切脾只作为分流或断流时治疗脾亢的一个组成部分。  脾切除大网膜包肾:脾切除后,切开左肾前的后腹膜,用大网膜包裹肾脏或大网膜后腹膜缝合固定,人工建立门腔小侧支循环,以减轻胃区压力,减少出血。  断流术:  胃冠状静脉结扎术:直接结扎食管和胃底贲门的周围血管,亦可经腹切开胃在直视下结扎胃底曲张静脉,这为临时止血,很少单采用,多用于危重病人或不能耐受者。  横断术:①胄底横断术:行脾切除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后,将胃底切断,再缝合,亦可楔形切除胃底然后再缝合,这样不仅可断离膜外的血管,亦能阻断胃浆膜下的反常血流。②食管下端横断术:70年代以来,改用管状吻合器作食管下端横断,此方法完全可靠、方便,死亡率低,发生吻口瘘少,止血效果好,但复发出血率高,此法多与其他断流联合运用,作为联合断流的一部分,如配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966年由埃及学者Hassab提出,包括切除脾脏经腹将贲门胃底及食管腹腔段所有血管离断。该手术同时纠正奇静脉的淤滞,有利于食管静脉血的正常回流,此外还能降低肝脉的阻力,增加肝动脉血流量,肝静脉血流量增加40%,说明肝、脑血供改善,本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条件较宽,对肝功能和肝储备能力影响不大,急诊手术止血率高,远、近期疗效好等优点,且易于在基层单位医院推广。  联合断流术:经胸食管血管离断及食管横断再吻合,经腹行贲门周围血管断离及脾切除术,这样从左下肺静脉平面开始直至贲门、食管和胃的所有血供均全部断离。因迷走神经同时切断,故还需附加幽门成形术,这是最彻底的断流术。  食管下端、胃底切除术:这也是一种断流彻底,但创伤较大的断流术,缺点是刨伤较大。尤其再手术时,剥离面广,出血量多,必要时作胸腹联合切口。  全胃切除术:全胃和食管下端切除术,然后行食管空肠吻合术。  直视下胃冠状静脉栓塞、脾切除术:本术式采用ZT医用胶作为栓塞剂,栓塞食管下端周围和胃底静脉丛代替传统的断流术。  断流加分流加脾切除术(三联合手术):断流采取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分流采用肠腔或脾肾分流。因贲门周围血管断离后门脉压仍较高,术后仍可能形成门体间侧支循环,目前门脉高压的胃黏膜病变发生率较高。因此,附加周围型门体分流、适当降低部分门体压力,又维持门脉血供,如此可补偿贲门周围血管断离的不利之处。  4.并发症治疗  (1)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出血的处理:①卧床休息,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呕血及黑粪的数量及BP、P、R变化,进行严密监护;定期复查血红蛋白、血球压积、尿素氮等。除大量呕血外,一般不必禁食,可给全流食,以中和胃酸,减轻胃饥饿性收缩以利止血。②纠正低血容量输右旋糖酐、新鲜血或新鲜血浆,输注右旋糖酐时注意患者出血及凝血状态。③止血措施:一般性止血剂如氨甲苯酸或酚磺乙胺可以应用,但效果不肯定。云南白药(0.5g,Tid)口服,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冷盐水100~200ml口服或胃管内灌注,有一定效果。④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拮抗药有较好的疗效。⑤内镜下直接喷洒止血剂凝血酶、巴曲酶以及内镜下高频电凝及激光止血等有较好的疗效;内镜下曲张静脉套扎术硬化剂注射治疗。⑥急性出血的药物治疗:加压素,首剂0.4U/min×24h,继之0.2U/min×24h,如出血停止则0.lU/min×24h。为减轻其副作用,可与扩血管药合用;生长抑素施他宁首剂滴注250μg,继之250μg/h,静滴或善宁100μg/h静脉注射,继之25~50μg/h,静滴。⑦其他治疗方法:三腔二囊管压塞、经皮经肝栓塞术、TIPS(门体静脉分流术)及外科各种分流术。  预防食管曲张静脉出血可采用定期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或硬化剂注射及长期服用普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硝苯地平等降低静脉压力的药物。  (2)肝性脑病。  (3)自发性腹膜炎应用抗生素原则:早期、足量、联合,未出培养结果前可先经验用药,选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并兼顾革兰阳性球菌的抗生素,选择2—3种抗生素。用药时间不宜少于2周,亦可腹腔内局部用药。  (4)功能性肾衰竭:无特技治疗,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控制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等诱因;②严格控制输液量,量出为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③提高循环血容量,输注右旋精酐、白蛋白、浓缩腹水回收,在扩容基础上利尿;④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8一鸟氨酸加压素、米素前列醇等,改善肾血流量;⑤避免用强烈利尿剂、肾损害药物和单纯大量放腹水;⑥其他治疗如腰交感神经封闭、经颈肝内门体分流(TIPS)、透析治疗、肝移植。  5.肝移植手术  终末期肝病足肝移植术的最主要适应证,约占肝移植一半左右。从理论上讲肝移植是在治疗和防止出血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病因的唯一方法,肝移植可纠正术后肝脏损害和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不存在再出血、脑病、肝衰等。  (三)中医治疗:  早期肝硬化常见类型有三:  ①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胸闷胀满、两胁胀痛或窜痛、苔白、脉弦等。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方药:丹栀逍遥散(由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云苓、白术、甘草、生姜、薄荷组成)或柴胡疏肝散加减;  ②肝脾(胃)不和型:主要表现,胁痛、脘痛胃满、呃逆反酸、饮食不消、舌苔多白、脉多弦滑等。治疗原则,疏肝理气健脾。方药:逍遥散合香砂六君子汤或平胃散、金铃子散加减;  ③血淤型:主要表现,胁痛、皮肤淤斑或蜘蛛痣、腹壁静脉怒张、舌青苔白、脉弦等。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方药:逍遥散桃红四物汤(生桃仁、红花、当归、赤药、柴胡、香附、郁金)加减。加减法:治疗肝硬化应以活血化瘀为主。一般宜重用丹参(60一90g)及一组活血化淤药(归尾、丹皮、红花、生桃仁等);方中一般加用郁金、片姜黄行气、利胆;凡肝脾明显肿大、体质较好,症状不多时方中宜加入三棱、鳖甲、山甲等消积软坚药物;腹满、食欲差加陈皮、内金。便溏加白扁豆、诃子肉。腹胀加川朴;凡转氨酶升高者方中加板兰根、肝炎草(或益肝灵)。肝热明显者可加紫参;合并湿热黄疸者加茵陈并酌用栀子、大黄;调补肝肾常用当归、白芍、女贞子、首乌、萸肉、枸杞子等;山楂、黄精、人参对肝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可酌情选用。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历史悠久,确能改善症状和肝功能。需按病情辩证施治。在治疗水肿、腹水时应分辨不同情况灵活采用行气、活血、健脾、温阳、补肾和利尿等法,面不是单纯应用泽泻、木通、茯苓、车前子、猪苓等利尿药物。凡腹部胀满、食差、便溏、苔白或腻,脉沉属脾虚的患者,多用胃苓汤(平胃散+五苓散而成)加减。凡神疲、面暗、肢冷、脉沉细属于肾阳虚者,多用济生肾气汤(六味地黄汤加生膝、车前子、附子、肉桂组成)加减。  预防  肝硬化病因较多,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乙、丙肝)所致的肝硬化为主,因此。首应重视肝炎的防治。  1.对肝炎应早期发现和隔离患者并予以积极治疗。  2.注意饮水、饮食卫生。  3.对HBsAg阳性者应劝说在生活上自动与家人、同事隔离,对HBsAg携带者不参加献血,不从事饮食行业。  4.严格检查献血员:对献血员应作HBsAg及抗HBc检测。争取条件开展抗-HCV检测。  5.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消毒常规。  6.扩大对乙肝的预防注射。  7.节制饮酒,纠正营养不良。  8.防治血吸血病。  9.扩大对乙肝加强劳动保健化学药品慢性中毒。
肝纤维化(hepaticfibrosis)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机体对....
人体血管外组织间隙体液积聚时,形成水肿。其发病原因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
消瘦(Magersucht,Patho10gicalicanness)....
由肝脏合成,是正常人体血清总蛋白中的主要蛋白质成分。白蛋白在维持血液胶....
病毒是一种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比细菌还小、没有细....
核苷是指含氮碱基与糖组分缩合成的糖苷;它由碱基和五碳糖(核糖或脱氧核糖....
并发症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临床医学概念。学者对并发症的定义一般有以下几种:....
《常见病中医护理常规》张素秋,孟昕,李莉主编《内科医师手册》 柯元南主编《胃肠及肝胆胰疾病鉴别诊断学》 刘新民总主编;池肇春,马素真主编《内科治疗学》 孙明著《消化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高俊茶,刘素丽,高洪生主编《呼吸内科》 胡大一,高占成主编《消化系疾病的治疗:方法与策略》 张智翔主编
肝炎(Hepatitis)是肝脏的急慢性炎症。最常...
肝腹水是肝硬化腹水俗称。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
血小板减少
风湿病性贫血
肝豆状核变性(HLD)由Wilson(19l2)首...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不是一...
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
用途:肝脏,肿瘤手术
用途:组织血管
用途:该产品临床用于肝肿瘤转移的化疗。
用途: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用途:该产品临床用于肝肿瘤转移的化疗。
无需注册,即可提问,您的问题将由三甲医生免费解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肝硬化腹水治疗方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