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下拉电阻多大一般多大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你的意思是说如果单片机加上拉或下拉电阻就可以直接驱动大功率管子,直接考虑上拉电阻瓦数就行,大哥,三极管9014的发射结电流最大是多少啊?是5mA吗?我在单片机的一个引脚接了一个9014,直接驱动9014,结果成功了,基极加了10K的电阻,但是我用数字表量发射结电压都超过2V了,但是管子能正常开关控制20ma的灯,并且亮了一天没出现任何问题,为啥不是0.7V呢?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9014的发射的允许最大电流100mA,基极串10K电阻可以的,如果在集电极上有串联一只限流电阻,就没问题了.用数字表量发射结电压超过2V,是因为基极驱动信号不是直流,而是矩形波等脉动信号,用数字表量发射结电压就不止0.7V.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要用上拉和下拉电阻 - 单片机/MCU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为什么要用上拉和下拉电阻
09:20:11  
为什么要用上拉和下拉电阻?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才能使用。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09:48:59  
看看datasheet,,,,
10:52:27  
提高IO口的驱动能力 还有就是匹配电压
15:11:53  
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高级工程师
15:37:28  
讲的很全面。&&
17:09:16  
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这个要赞。
20:30:08  
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能举个具体的例子讲一下吗&&谢谢
12:17:10  
能举个具体的例子讲一下吗&&谢谢
09:20:07  
15:26:25  
知识点总结的不错
15:36:37  
说的还是可以的,学习学习
14:30:53  
51单片机驱动流水灯一般都要用
14:31:46  
楼主附带点数据计算验证,就更好了
01:17:56  
17:03:24  
之前学模电老师专门强调过,忘了
19:47:55  
51单片机驱动流水灯一般都要用
51单片机只有P0口要上拉
23:54:34  
51单片机只有P0口要上拉
补充其他端口驱动发光二极管用排阻,是用来防止二极管烧掉的限流电阻
13:32:32  
给个赞,挺有用的
14:52:26  
高级工程师
19:48:38  
不管是上拉电阻还是下拉电阻,作用只有一个:抗干扰!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查看: 7777|回复: 0
电阻的上拉与下拉作用说明
先说明一下电阻的作用:
1. 电阻作用:
-------接电阻就是为了防止输入端悬空
-------减弱外部电流对芯片产生的干扰
-------保护cmos内的保护二极管,一般电流不大于10mA
-------上拉和下拉、限流
-------改变电平的电位,常用在TTL-CMOS匹配
-------在引脚悬空时有确定的状态
-------增加高电平输出时的驱动能力。
-------为OC门提供电流
上拉:通过一个电阻对电源相连。
下拉:通过一个电阻到地。
-------上拉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电阻同时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是对器件注入电流,下拉是输出电流
-------弱强只是上拉电阻的阻值不同,没有什么严格区分
-------对于非集电极(或漏极)开路输出型电路(如普通门电路)提升电流和电压的能力是有限的,上拉电阻的功能主要是为集电极开路输出型电路输出电流通道。
3、为什么要使用拉电阻:
-------一般作单键触发使用时,如果IC本身没有内接电阻,为了使单键维持在不被触发的状态或是触发后回到原状态,必须在IC外部另接一电阻。
-------数字电路有三种状态: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状态,有些应用场合不希望出现高阻状态,可以通过上拉电阻或下拉电阻的方式使处于稳定状态,具体视设计要求而定!
-------一般说的是I/O端口,有的可以设置,有的不可以设置,有的是内置,有的是需要外接,I/O端口的输出类似与一个三极管的C,当C接通过一个电阻和电源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成为上C拉电阻,也就是说,如果该端口正常时为高电平,C通过一个电阻和地连接在一起的时候,该电阻称为下拉电阻,使该端口平时为低电平,作用比如:当一个接有上拉电阻的端口设为输如状态时,他的常态就为高电平,用于检测低电平的输入。
-------上拉电阻是用来解决总线驱动能力不足时提供电流的。一般说法是拉电流,下拉电阻是用来吸收电流的。
上下拉一般有两个用处:1)提高输出信号的驱动能力、 2)确定输入信号的电平(防止干扰)。
& && &&&用过8051的都知道CPU的I/O上通常接有排阻(上拉到5V),这里主要是为了提高输出驱动能力的。因为8051的CPU不是标准的I/O口,输出为低电平时可以吸收均20mA的电流,但输出为高的时候是通过内部一个很大的电阻上拉的,输出高电平时驱动能力很差,所以就通过外部上拉来提高电平输出驱动能力。
& && && &一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都有两个电阻,一个限流一个上拉或下拉,此处的上下拉主要为了确定输入信号的电平。其实目标是为了防止干扰,因为器件的输入接口一般内阻都很大,很容易受干扰。接一个上下拉电阻其实也就是降低了输入阻抗,提高了抗干扰能力。
& && && &一般元器件不用的输入口通要求接上拉或下拉电阻。注意,不用的输出接口就不要接东西了。
图中上下两个电阻分别为下拉电阻和上拉电阻,上拉就是将A点的电位拉高,下拉就是将A点的电位拉低,图中的12k有些是没有画出来的,或者是没有的.
他们的作用就是在电路驱动器关闭时,给该节点一个固定的电平
Powered by51单片机的上拉电阻一般多大
10:31:58来源: diangon
1、的p0口为了实现准,采用了oc输出,也就是集电极悬空输出,也有叫图腾柱输出的。这种电路结构,只有下拉能力,高电平输出没有电流,在高电平时表现为高阻态;加上,就会失去高阻态,变成 1、0 两态。
2、p0口上拉电阻的选择,应遵循基本的原则,不能盲目套用,要看后级情况而定:
例如,后级驱动的是1只npn,这个三极管的放大倍数(&)=100倍,三极管的负载电流(ic)要求100ma,当为5v时:
a、三极管的ib=ic/&=1ma;
b、上拉电阻大约=r=5v/ib=5k&;
c、为了使三极管注入ib后就迅速进入导通(开)状态,r应再小一些,如4k3;
3、由上面计算可见,三极管的负载大小、放大倍数直接影响到前级上拉电阻的选取;上拉电阻选择的不合理,要么后级驱动无力或根本驱动不了;要么端口过大,尤其是电池供电的设备更应注意!
更要注意的是,上拉电阻绝对不能小于250&!否则会损坏端口!
4、上述的电路设计应该说是不合理的;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电路设计:
单片机端口通过 上拉电阻 > npn三极管 > 来控制继电器,这种设计在上电时继电器总要先吸合,这时就要在程序启动后立即将端口清0,使继电器释放;但每次上电短暂的吸合还是无法克服。
比较好的用法是采用负逻辑设计,例如端口驱动灯,应采用 端口 > led > 电阻 > 电源,避免采用 端口 > led > 电阻 > 地 + 上拉电阻;再例如单片机输出去驱动的三极管,最好采用pnp型!这样就没有上拉的麻烦(基极电阻不能少!);在后级为ic时,即或是要上拉,也是象征意义上的,使用5~10k完全可以。
5、除了p0口外,其他口不是特殊设计,没必要考虑上拉!
关键字:&&&&
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联系确认版权者。如果本网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公开自由传播,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过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论坛活动 E手掌握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芯片资讯 锐利解读
大学堂最新课程
汇总了TI汽车信息娱乐系统方案、优质音频解决方案、汽车娱乐系统和仪表盘参考设计相关的文档、视频等资源
热门资源推荐
频道白皮书
何立民专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20余年来致力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推广工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下拉电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