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肉芽肿性乳腺炎手术乳腺炎多少钱??请教一下

肉芽肿乳腺炎会癌变吗
点滴赞赏 温暖医生
好大夫在线温馨提示:大夫休息时间也在帮助病友哟,这份爱心是不是应该鼓励一下?(鼓励医生是自愿的,要量力而行哦)
肉芽肿性乳腺炎
女,30岁。肉芽肿乳腺炎,30岁,无遗传病史,小孩三岁,想知道得过肉芽肿乳腺炎将来得乳腺癌的几率会不会更大?
想获得的帮助:
请医生给我一些治疗上的建议
已就诊医院科室:
当地大医院 未填写
外地大医院 未填写
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没有必然联系
郑重提示:线上咨询不能代替面诊,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请选择洪士开医生的服务
在线咨询(专家在线解答)
预约挂号(就诊通道)
电话咨询(极速接通)
好大夫在线我得了肉芽肿性乳腺炎怎么治才会全愈。_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我得了肉芽肿性乳腺炎怎么治才会全愈。
女45岁|科室:乳腺外科
淄博市中心医院
这需要做手术彻底切除的
拇指医生提醒您:医生建议仅供参考。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目前情况可以按照前述方法继续治疗,如果病情发展,需要再次手术切除病灶
手术切开引流的。这个还需要做抗炎治疗的病理做了抗酸染色吗
你好,这个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
你好,患者出现这种情况多长时间了,目前还有没有别的什么症状?
您好,结合严重程度可能还需要手术。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肉芽肿乳腺炎,二次手术了会不会好呢?_百度宝宝知道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黄东航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
发表时间: 17:59
一、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本质、病因?肉芽肿性乳腺炎是一类以肉芽肿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包括多个病种。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不明,肉芽肿性炎症以乳腺小叶为中心,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该病1972年由Kessler和Wolloch i首先报道。以前有人叫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是指乳腺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小叶的肉芽肿病变,找不到明确的病原体。可能的病因:1、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乳汁所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及局部超敏反应。与口服避孕药的应用有关。也可能为局部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炎症,毁坏导管上皮,导管腔内内容物(乳汁、分泌物及角化上皮)逆向进入小叶间质,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及超敏反应,导致肉芽组织的形成,并进一步破坏小叶结构。   2、泌乳素增高:临床上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伴有催乳素增高的现象。&二、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好发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为35岁,发病突然。多为单侧乳房发病,也有少数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病。除乳晕下区外,乳房4个象限均可发生。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常为多个,疼痛,质地较硬,形态不规则,与正常组织界限不清,也可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肿块增大迅速。通常于几天后皮肤发红形成小脓肿,破溃后脓液不多,久不愈合,红肿破溃此起彼伏,可形成慢性窦道。肿块型(肿块期)肉芽肿性乳腺炎酷似乳癌,易造成误诊误治。脓肿型(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少数患者可合并细菌感染。三、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断方法?1、乳腺超声检查:超声表现与乳腺癌相似,表现为单个或多个不规则形低回声区,边缘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匀,CDFI 显示低回声边缘及内部均可见丰富的彩色血流信号。部分病例不规则低回声区潜行至皮下形成皮下及皮肤病灶。2、乳腺钼靶检查:主要表现为乳头后方腺体增厚,局部散在分布钙化,非对称性致密影及局部乳腺组织结构扭曲或紊乱等。3、乳腺磁共振检查:MRI检查能很好地显示GLM的病变范围、病变形态,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主要表现为乳腺皮肤水肿增厚伴脓肿,病变腺体表现为非肿块样病灶,以区域性分布为主,部分病例病灶可呈跳跃性。T1WI为稍低、等信号,抑脂T2WI表现为不均匀的稍高信号,与正常腺体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减影后病灶边界清晰。病灶中可伴大小不等的薄壁脓腔形成,脓肿与皮肤连通形成瘘管,表现为“轨道征”。有些病例病灶可向深部发展,累及乳腺后间隙,表现为乳腺后间隙模糊,见条索样、线样病灶。乳房静脉可增多、迂曲,包绕病灶。动态增强曲线主要以上升型和平台型为主。4、病理诊断:空芯针穿刺(CNB)病理学检查是主要的确诊方法,符合GM病理改变:以乳腺小叶单位为中心的肉芽肿性炎,可伴微小脓肿;小叶内有多种炎细胞浸润,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上皮样细胞以及多核巨细胞。5、细菌培养:伴脓肿者均应行穿刺抽脓普通细菌培养,多数细菌培养为阴性,少数(10%)可合并细菌感染(多数为革兰氏阳性杆菌),偶见棒状杆菌感染。四、需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 1、浆细胞性乳腺炎: ①好发于绝经期前后,多数患者有授乳困难史;②肿块位于乳晕周围,多见,为浆液性或脓性;③病变主要累及乳头、乳晕的大导管,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早期仅见导管扩张,晚期导管周围可出现脂肪坏死周围炎性肉芽肿,以浆细胞浸润为主;⑤乳腺导管造影显示大导管扩张。   & & 2、乳腺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性乳腺炎,①多见于中青年,有结核病史;②乳腺组织中有典型结核结节,有干酪样坏死;③结节不以小叶为中心;④抗酸染色查见结核杆菌。   & & 3、肉芽肿性血管脂膜炎:①多数为绝经期后女性;②局限性乳腺肿块,有触痛,表面皮肤发硬呈红斑状;③病变位于乳房皮下脂肪组织内,乳腺实质一般不受累;④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小为特点,一般不累及小叶及导管。   & & 4、乳腺脂肪坏死:①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体型者;②为外伤引起的无菌性炎症;③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崩解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周围围绕泡沫细胞、纤维母细胞、炎细胞、多核巨细胞等;④典型的非坏死性肉芽肿和少见。   & & 5、结节病:①界限清楚的上皮样细胞结节,且血管壁内有淋巴细胞浸润;②无干酪样坏死,不见中性粒细胞浸润;③镜下缺乏和脂肪坏死;④肺及纵隔常见受累。& & 6、Wenger肉芽肿和巨细胞动脉炎:①主要累及中、小动脉;②常见血管坏死和血栓形成;③病变不以小叶为中心。五、怎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目前虽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多数患者可获治愈或长期缓解。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1、期望疗法:一般认为,如无明显不适,可以观察随访,有报道大约1/2的病人经过2-24个月(平均14个月)可能自行缓解。2、类固醇激素治疗:通常需要6个月,但单纯用激素治疗仍有较高的复发率。激素治疗宜选甲泼尼龙,起始剂量为20-30mg/日(0.5mg/kg体重/日),每早8点准时餐后服药,可减少副作用而疗效达到最佳,可配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保护胃粘膜及钙片减少骨痛,2周后若病灶缓解后缓慢减量,可减为16mg/日,继续用2周,以后通常每1周至2周减量4mg,依次减量至4mg/日,可维持治疗3-6月,减少复发。3、联合类固醇激素和抑制泌乳素治疗(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特别对血清泌乳素增高者,可取得较好效果。4、免疫抑制剂治疗,单独或联合类固醇激素:成功率较高,常用甲氨蝶呤。秋水仙碱、硫唑嘌呤也有应用的报道。一般先类固醇激素常规治疗,减量后择机加甲氨蝶呤(10-15mg,qw),类固醇激素减量至维持量,停类固醇激素则以病灶不加重为标准,同时服用叶酸,治疗期间需注意胃肠道、骨髓抑制、肾脏损害等副反应。5、抗菌药物治疗:对于激素及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患者,特别是伴棒状杆菌感染者,可试用单个抗菌药物如利福平(0.45-0.6 qd)、多西环素(0.1 bid)、阿莫西林(0.5 tid)治疗6-9个月,若无基础病变如乳头内陷,有可能治愈而避免全乳切除,但要注意副作用,慎重选择病例。应用阿莫西林前需青霉素皮试阴性。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3个月以内孕妇禁用利福平。6、手术切除:单纯手术切除效果不佳,复发率最高可达50%。手术前后应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患者先口服甲基泼尼松20mg/日,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如果效果明显,则减量至16mg/日,再服用两周,继续有效则再减量继续服用两周,期间若病变缩小并稳定到2cm左右时,便可行病灶扩大切除术,手术后再缓慢减量至停药。伴乳头内陷患者应同时行乳头内陷矫正术。&&7、脓肿引流:脓肿型肉芽肿性乳腺炎,部分患者有细菌感染,应做细菌培养,宜选择反复穿刺抽脓,避免切开排脓引起的伤口愈合不良及对乳房外观的破坏,然后脓液标本需行多次细菌培养及敏感抗生素检测,根据药敏再应用抗生素和其他抗感染治疗。无法开展药敏试验者,可选择阿莫西林、多西环素、利福平等临床试验性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参照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治疗原则。 &8、术后复发的治疗:按照初始治疗的用药原则进行新一周期治疗。重复药物保守治疗或小范围手术治疗仍可治愈。9、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乳腺切除:适合于正规治疗仍反复复发的顽固性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注意保护乳头乳晕的完整性,术后二期假体重建乳房。10、肉芽肿性乳腺炎术后易复发,术后定期(尤其是术后第1年内)复查包括查体及影像学检查有助监测复发,饮食指导也十分关键,应避免食用有催乳作用及辛辣油腻等易“上火”的食品。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9:52
黄东航大夫的信息
黄东航大夫电话咨询
黄东航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黄东航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黄东航大夫提问
黄东航的咨询范围:
①甲状腺、乳腺专科;②疝气专科(不接受小儿疝气患者咨询)
黄东航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普外科好评科室
普外科分类问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肉芽肿乳腺炎保守治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