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住字可以组什么词语词

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共40个)_zuciwang.com
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共40个)
将字可以组什么词语(共40个):败将,裨将,闯将,大将,方将,干将,虎将,激将,即将,健将...
将字能组什么词 快要: 将要 将至 将来 即将带领 ,扶助: 将雏 扶将 将军 拿,持: 将心比心顺从:将就(迁就,凑合) 将计就计 又,且: 将信将疑将次 将官 将近 将就 将军 将来 将领 将令 将士 将息 将校 将养 将要 将指 干将 虎将 激将法 即将 健将 麻将 麻将牌 猛将 儒将 上将 少将 输将 宿将 小将 行将 闯将 中将 主将 准将 大将 点将 方将 飞将军 帝王将相
过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过字可以组什么词语过问过门过年过时过去过错
己 字能组什么词语? 自己,知己,孔乙己,妲己,知己知彼,身不由己.如果帮到您,请给个好评.谢谢?( ?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和字可以组什么词语?和面和好和气暖和平和总和和声附和温和
至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至于
之字可以组什么词 之乎者也
第字能组什么词 第家 第目 第却 鬻第 寓第
中第 擢第 主第 祖第 得第 赐第
辞第 城第 策第 不第 本第 北第
&传&字可以组什么词 传2 (传) zhuàn(ㄓㄨㄢˋ) [1]解说经义的文字:经~。《左~》。 [2]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自~。纪~。~记。~略。树碑立~。 [3]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 [4]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败将bài jiàng战败的将领。
●《北史o麦铁杖传》:「﹝帝﹞命平壤道败将宇文述等百余人皆为执绋,王公以下送至郊外。」★「败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918页 第5卷 463★「败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1页参见:敗將
裨将pí jiàng副将。
●《尉缭子o兵教上》:「自什以上,至于裨将,有不若法者,则教者如犯法者之罪。」
●《汉书o项籍传》:「梁为会稽将,籍为裨将。」颜师古注:「裨,助也,相副助也。」
●《明史o杨璟传》:「永州久不下,令裨将分营诸门,筑垒困之。」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的家庭》:「当庚子年大沽失守,镇守大沽的罗提督自尽殉职时,我的爸爸便正在那里作他身边一员裨将。」★「裨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2625页 第9卷 108★「裨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988页★「裨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裨將
闯将chuǎng jiàng 1.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等初起兵时的称号。
●《明史o流贼传·李自成》:「自成乃与兄子过往从迎祥(高迎祥),与献忠(张献忠)等合,号‘闯将’,未有名。」 2.
勇往直前,敢于开创的人。
●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三》:「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
●巴金《我的希望》:「闯将是不能缺少的,要是没有人敢于一马当先飞奔向前,大家都看风色、看行情,袖手旁观,那么就绝不会有新的气象和新的局面。」★「闯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6943页 第12卷 142★「闯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04页★「闯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闖將
大将dà jiàng 1.
古代军队中的中军主将。亦指主帅。
●《墨子o迎敌祠》:「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
●《史记o淮阴侯列传》:「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2.
泛称高级将领。
●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审配兄子开门入兵,既诛袁谭,则幽州大将焦触攻逐袁熙,举事来服。」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二:「借问大将谁,恐是霍嫖姚。」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 3.
比喻某一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我的文字中……述听来的类似‘流言’的用‘听说’,和《晨报》大将文例不相同。」 4.
军衔。将官的最高一级。★「大将」在《汉语大词典》第3116页 第2卷 1372★「大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241页★「大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大將
方将fāng jiāng 1.
将要;正要。
●《诗·邶风·简兮》:「简兮简兮,方将万舞。」
●三国魏阮籍《诣蒋公》:「猥见采擢,无以称当,方将耕于东皋之阳,输黍稷之税,以避当涂者之路。」
●唐李白《大猎赋》:「方将延荣光于后昆,轶玄风于邃古。」
●清戴名世《<庆历文读本>序》:「方将理其旧业,而与世之学者左提右挈,共维挽风气于日盛也。」 2.
将来;未来。
●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汉武帝徐乐诸才,备应对之能,而雄猜多忌,岂获晤言之适,不诬方将,庶必贤于今日尔。」
●《陈书o高祖纪上》:「大同初,新喻侯萧映为吴兴太守,甚重高祖,尝目高祖谓僚佐曰:‘此人方将远大。’」
●唐司空图《擢英集述》:「荣虽着于方将,恨皆缠于既往。」★「方将」在《汉语大词典》第9549页 第6卷 1566★「方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365页参见:方將
干将gàn jiàng古剑名。相传春秋吴有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为阖闾铸阴阳剑,阳曰「干将」,阴曰「莫邪」。干将藏阳剑献阴剑。
●吴王视为重宝。事见汉赵晔《吴越春秋o阖闾内传》。又据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列异志》载,楚人干将、莫邪夫妇为楚王铸雌雄二剑,三年乃成。
●干将以误期自分必死,乃留雄剑嘱其妻:若生男,告以剑所在。
●干将果被杀。其子长,得客助舍身为父复仇。
●鲁迅《故事新编·铸剑》即演述此故事。后亦以「干将」泛称利剑。
●唐韩翃《送刘侍御赴陕州》诗:「金羁映骕骦,后骑佩干将。」
●宋叶适《赠赵季清县丞》诗:「五月凉如秋,照夜干将白。」
●明王廷陈《矫志篇》诗:「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清赵翼《酬啬生郡博见赠韵》:「堆盘火齐光眩眸,干将出匣万鬼愁。」干将(2)gàn jiàng称办事干练、能起重要作用的人。
●老舍《二马》第二段十:「汗衫,挽袖子,一手泥,粗手腕,是个干将!不真干还能和外国人竞争吗!」干将(3)gàn jiàng(无)★「干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19页★「干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干将gàn jiàng(參見干將,幹將)
虎将hǔ jiàng《汉书o王莽传下》:「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内其妻子宫中以为质。」后遂用为勇将的通称。
●《三国志o吴志·诸葛瑾传》:「宁能御雄才虎将以制天下乎?」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五章:「他想,郝摇旗近来收集自己溃散余部,虽然只有七十多人,但手下几员偏将都不弱,郝本人又是一员虎将,不可低估了这一股人马的战斗力量。」★「虎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1962页 第8卷 806★「虎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49页★「虎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虎將
激将jī jiàng谓用言语刺激人,使其决心去干某事。
●瞿秋白《文艺论辑·<鲁迅杂感选集>序》:「如果敌人用‘激将’的办法说:‘你敢走出来’,而你居然走了出去,那么,这就像许褚的赤膊上前阵,中了箭是活该。」
●草明《乘风破浪》第二章:「他和党委书记成林嘀咕半天,就猛冲猛撞地采取了激将的办法说:‘老宋,我们保证你们足够的铁水。’」参见「激将法」。★「激将」在《汉语大词典》第8155页 第6卷 172★「激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3页参见:激將
即将jí jiāng将要;就要。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庞瑞垠《我们还会相逢》:「既然我即将回国,而他又是促使我非回去不可的因素,我觉得应当一无保留地告诉你。」★「即将」在《汉语大词典》第2276页 第2卷 532★「即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05页参见:即將
健将jiàn jiàng 1.
英勇善战的将领。
●《后汉书o吕布传》:「﹝吕布﹞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
●《新唐书o李希烈传》:「洽(刘洽)得书,喜曰:‘健将在西,吾何忧?’」
●清冯桂芬《上海纪事》:「德昭为张忠武公麾下健将。」 2.
喻某种活动的能手。
●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观》:「他如郝伯常之豪于诗词,虞伯生之擅于古文,金履祥之贯通经史,均足称文坛之健将焉。」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离渝前的政治形势》:「他叫郑代巩,原来是全国学联的一位健将。」 3.
运动健将的省称。运动员等级中最高一级的称号,由国家授予。如:跳高健将,游泳健将。★「健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522页 第1卷 1522★「健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39页★「健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健將
将才(I)jiāng cái亦作「将材」。将帅之才。亦指有此才具的人。
●明李贽《续藏书·勋封名臣》:「余所见俞大猷、戚继光,所闻有周尚文、郭琥,皆具将材。」
●《老残游记》第七回:「因为我二十几岁的时候,看天下将来一定有大乱,所以极力留心将才,谈兵的朋友颇多。」将才(II)jiāng cái亦作「将材」。★「将才」在《汉语大词典》第10408页 第7卷 806★「将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4页参见:將才
将次jiāng cì 1.
将要;刚刚。
●宋周密《谒金门》词:「屈指一春将次尽,归期犹未稳。」
●《警世通言o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如今将次到家了。」
●《清平山堂话本o戒指儿记》:「将次要去歇息,忽听得街上乐声缥缈,响彻云际。」
●洪深《赵阎王》第一幕:「将次要走,忽又听得门响。」 2.
●《朱子语类》卷二十:「若能时习,将次自晓得。」★「将次」在《汉语大词典》第10409页 第7卷 807★「将次」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1页★「将次」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次
将官jiàng guān将级军官。低于元帅,高于校官。★「将官」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0页 第7卷 808★「将官」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4页★「将官」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官
将近jiāng jìn指数量等将要接近。
●刘半农《扬鞭集·梦》:「将近十年了,我还始终忘不了!」★「将近」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0页 第7卷 808★「将近」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1页参见:將近
将就jiāng jiù 1.
勉强。语出《诗·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
●朱熹集传:「将使予勉强以就之,而所以继之者,犹恐其判涣而不合也。」
●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罢罢罢,咱将就的饮几杯。」
●茅盾《委屈》:「不,今天找出一件嫁时的衣服,全新的。我想可以拿出去改一改,将就对付了再说。」 2.
●宋吕祖谦《与陈同甫书》:「或虽知其非诚,而将就借以集事,到得结局,其弊不可胜言。」
●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孩儿,你也不比在我跟前,我是你亲爷,将就的你。」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你不将就,你想跟你姐姐一样,嫁出去永远不回头!」 3.
引申为应付。
●《英烈传》第五回:「家贫也备不得齐整棺木,只得草率将就。」 4.
●明郎锳《七修类稿o天地一·岁月阳名》:「﹝太岁﹞在辛曰重光。重,再也;光,新也。言万物将就成熟而再新也。」★「将就」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3页 第7卷 811★「将就」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1页★「将就」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就
将军jiāng jūn 1.
●《墨子o非攻中》:「昔者晋有六将军。」
●孙诒让间诂:「六将军,即六卿为军将者也。春秋时通称军将为将军。」 2.
战国时始为武将名。
●汉代皇帝左右的大臣称大将军、车骑将军、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等;临时出征的统帅有别加称号者,如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
●魏晋南北朝时,将军有各种不同的职权和地位,如中军将军、龙骧将军等,多为临时设置而有实权;如骁骑将军、游击将军等,则仅为称号。
●唐十六卫、羽林、龙武、神武、神策等军,均于大将军下设将军之官。
●宋、元、明多以将军为武散官。
●明代的总兵官有挂印带将军号的。此外,宋、元、明亦称殿廷武士为将军。
●清代的将军有三种:一为宗室爵号之一,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等。二为驻防各地的八旗最高长官,专由满族人充任。内地各省将军(如江宁、广州、成都等将军),掌驻防军事及旗籍民事;在边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伊犁),将军即为全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长官。三为临时出征的统帅,如扬威将军、靖逆将军等。
●太平天国朝内官职,丞相最高,以次为检点、指挥、将军。 3.
泛指高级将领,或对军官之尊称。
●《史记o项羽本纪》:「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后汉书o齐武王縯传》:「诸将军幸欲尊立宗室,其德甚厚。」
●南朝宋鲍照《代东武吟》:「将军既下世,部曲亦罕存。」 4.
象棋术语。又称「照将」,简称「将」。亦用以比喻给人出难题。
●毛泽东《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我看,这个整改又要来一个鸣放高潮。把大字报一贴,你为什么不改?将一军。这个将军很有作用。」 5.
中药石硫黄,大黄的别名。分别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石部、草部。 6.
复姓。见《通志o氏族四》。★「将军」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1页 第7卷 809★「将军」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1页★「将军」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軍
将令jiàng lìng将帅的命令。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传下军令:叫两位都督疾忙前去策应……两都督得了将令,不敢不进。」★「将令」在《汉语大词典》第10409页 第7卷 807★「将令」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4页参见:將令
将门jiàng mén将帅门下,将帅家门。
●《史记o田叔列传》:「吾闻之,将门之下,必有将类。」
●唐王维《李陵咏》:「汉家李将军,三代将门子。」★「将门」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0页 第7卷 808★「将门」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4页★「将门」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門
将帅jiàng shuài 1.
●《礼记o乐记》:「君子听鼓鼙之声,则思将帅之臣。」
●汉徐干《中论o慎所从》:「若夫攻城必拔,野战必克,将帅之事也。」
●宋苏洵《上皇帝书》:「今之任为将帅,卒有急难而可施者谁也?」 2.
「文将帅」之省称。
●太平天国每省所设的行政官。
●太平天国洪秀全《防守浦口诏》:「爰特诏弟统齐兵士,赶赴天浦省垣,协同将帅黄连生弟等实力镇守。」★「将帅」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1页 第7卷 809★「将帅」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4页参见:將帥
将毋jiāng wú表示选择的疑问词。
●《韩诗外传》卷四:「客有见周公者,应之于门曰:‘何以道旦也?’客曰:‘在外即言外,在内即言内。入乎,将毋?’周公曰:‘请入。’客曰:‘立即言义,坐即言仁。坐乎,将毋?’周公曰:‘请坐。’」参见「将无」。★「将毋」在《汉语大词典》第10409页 第7卷 807★「将毋」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毋
将息jiāng xī 1.
养息;休息。
●唐王建《留别张广文》诗:「千万求方好将息,杏花寒食约同行。」
●宋李清照《声声慢》词:「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西游记》第五三回:「唐僧们吃了斋,消消停停,将息了一宿。」 2.
珍重;保重。
●晋王羲之《问慰诸帖上》:「雨气无已,卿复何似?耿耿,善将息!」
●宋谢逸《柳梢青》词:「香肩轻拍,樽前忍听一声将息。」
●元朱庭玉《青杏子·送别》套曲:「唱道分破鸾钗,丁宁嘱付好将息。」★「将息」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2页 第7卷 810★「将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2页★「将息」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息
将养jiāng yǎng 1.
●《墨子o非命上》:「内无以食饥衣寒,将养老弱。」
●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九:「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摺:「王留伴哥,好好的抱到家中,便寻觅你母,好生将养着。」 2.
养息;调养。
●《淮南子o原道训》:「是故圣人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
●《红楼梦》第三六回:「一则打重了,得着实将养几个月才走得。」 3.
●《汉书o衡山王刘赐传》:「宾客来者,微知淮南、衡山有逆计,皆将养劝之。」将养,《史记o淮南衡山列传》作「从客」。★「将养」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3页 第7卷 811★「将养」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2页★「将养」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養
将要jiāng yào即将;快要。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轿子才得到门,转正将要进门,只见马台石边站着一个人。」★「将要」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0页 第7卷 808★「将要」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2页参见:將要
将指jiāng zhǐ足的大趾或手的中指。
●《左传o定公十四年》:「灵姑浮以戈击阖庐,阖庐伤将指,取其一屦。」杜预注:「其足大指见斩。」
●《左传o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唐孔颖达疏:「谓大指为将指者,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足之用力,大指为多;手之取物,中指最长。故足以大指为将指,手以中指为将指。」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o王大》:「城隍南面坐,唤人犯上,执籍呼名。呼已,并令以利斧斫去将指。」何垠注:「将指,中指也。」★「将指」在《汉语大词典》第10410页 第7卷 808★「将指」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45页★「将指」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將指
老将lǎo jiàng 1.
久经战阵的将领。
●《史记o吴王濞列传》:「吴王问诸老将,老将曰:‘此少年推锋之计可耳,安知大虑乎!’」
●《汉书o高帝纪上》:「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剽悍祸贼,尝攻襄城,襄城无谯类,所过无不残灭。’」
●唐元稹《月三十韵》:「老将占天阵,幽人钓石矶。」 2.
指从事某一行较久,并有一定经验的人。
●叶圣陶《涿鹿的劈山大渠》:「后来大渠工段上的青年们砍石头遇到困难,怕不能如期完成任务,就去请两位老将出马。」如:乒坛老将重挥拍,雄风不减当年。★「老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1777页 第8卷 621★「老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79页参见:老將
良将liáng jiàng能征善战的将领。
●《孙子o火攻》:「明主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
●《史记o李斯列传》:「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
●宋秦观《高无悔跋尾》:「议者皆以二高料敌有古良将之风,惜乎诏使之不能用也。」★「良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2781页 第9卷 264参见:良將
门将mén jiāng 1.
看守城门的官吏。
●《墨子o号令》:「门将并守他门。」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始皇时,童谣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妪闻之,朝朝往窥,门将欲缚之,妪言其故。」 2.
称足球、手球、冰球等球类运动的守门员。
●《文汇报》:「他与王后军、张忠威、刘清泉、徐根宝等先后进入国家队,他成了主力门将。」★「门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6813页 第12卷 12★「门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86页参见:門將
猛将měng jiàng勇猛的将领。
●《韩非子o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史记o留侯世家》:「黥布、天下猛将也,善用兵。」
●宋辛弃疾《西江月》词:「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六章二:「南岳会议是在十一月尾上召开的,我只是在闭幕的一天赶去参加了一次,依然是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场面。」★「猛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538页 第5卷 83★「猛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889页参见:猛將
谋将móu jiāng有谋略的将领。
●《隋书o贺若弼传》:「杨素是猛将,非谋将。」
●唐薛登《请选举择贤才疏》:「斗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谋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5688页 第11卷 329参见:謀將
荣将róng jiāng传说中黄帝之臣。
●《吕氏春秋o古乐》:「黄帝又命伶伦与荣将铸十二钟以和五音。」荣将,一作「荣援」或「荣猿」。参阅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荣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297页 第4卷 1229参见:榮將
上将shàng jiàng 1.
主将,统帅。
●《孙子o地形》:「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
●晋葛洪《抱朴子·清鉴》:「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
●宋王安石《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投戈更讲诸儒艺,免胄争趋上将风。」
●清孙枝蔚《读兵书》诗:「虚名羞管葛,上将失孙吴。」 2.
泛指高级将领。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二摺:「俺不曾与吕布交战,先斩了一员上将。」 3.
●《史记o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 4.
军衔,将官的一级,在中将之上。★「上将」在《汉语大词典》第287页 第1卷 287★「上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39页★「上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上將
输将shū jiāng 1.
●《汉书o晁错传》:「陛下幸募民相徙以实塞下,使屯戍之事益省,输将之费益寡,甚大惠也。」
●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将,送也。」 2.
指缴纳赋税。
●宋王安石《酬王詹叔奉便江东访茶法利害见寄》诗:「输将一不足,往往死鞭杻。」
●清顾炎武《天津》诗:「岂惟念输将,隐然存大计。」 3.
资助;捐献。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忆昭楼洪杨奏稿·青浦耆民马大成等禀》:「即奉劝助军饷,亦为辗转劝导有力之户,竭力输将,地方大为得益。」
●郭沫若《创造十年续篇》六:「在‘五卅’前两年,日本的东京发生大地震的时候,中国人虽然捉襟见肘,也曾慷慨输将。」
●邹韬奋《劲儿多好!》:「沪上人民于千苦万难中对于十九路军输将慰劳之踊跃,至今犹历历如在目前。」★「输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3821页 第9卷 1304★「输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06页★「输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輸將
戍将shù jiāng戍守边境的将领。
●《南齐书o武帝纪》:「缘淮戍将,久处边劳,三元行始,宜沾恩庆。」
●《新五代史o晋高祖纪》:「义成军乱,杀戍将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白奉进。甲寅,戍将奉国指挥使马万执符彦饶归于京师。」★「戍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645页 第5卷 190参见:戍將
宿将sù jiàng久经战阵的将领。
●唐李希仲《蓟门行》:「汉家爱征战,宿将今已老。」
●徐迟《牡丹》:「不少西北军的宿将重掌军权。」★「宿将」在《汉语大词典》第4931页 第3卷 1525★「宿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242页★「宿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宿將
武将wǔ jiàng 1.
军事将领。
●《汉书o翟方进传》:「遣武将征讨,咸伏其辜。」
●晋陆机《辩亡论上》:「谟臣盈室,武将连衡。」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开初,是路旁的民众,驾前的武将,都吓得呆了。」 2.
指勇猛或凶暴的人。
●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武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800页 第5卷 345★「武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82页参见:武將
小将xiǎo jiàng 1.
职位低的武官。
●《墨子o迎敌祠》:「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
●《史记o樊郦滕灌列传》:「婴生得左司马一人,所将卒斩其小将十人,追北至淮上。」
●《三国志o吴志·丁奉传》:「﹝丁奉﹞少以骁勇为小将,属甘宁、陆逊、潘璋等。」 2.
指年轻的武官。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有小将刘谦者,职级甚卑,气宇殊异。」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据《旧唐书》本传:薛仁贵自恃骁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着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则俗传白袍小将,固有征矣。」 3.
称有能耐的小孩子或能干的年轻人。
●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若那人性格暴躁点,一见自己小船为一群胡闹小将把它送到河中打着圈儿转,心中十分忿怒,大声的喊骂,说出许多恐吓无理的野话,那我们便一面回骂着,一面快快的把船向下游流去。」★「小将」在《汉语大词典》第3367页 第2卷 1623★「小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33页参见:小將
中将zhōng jiàng 1.
中等才能的将领。
●《淮南子o兵略训》:「及至中将,上不知天道,下不知地利,专用人与势,虽未必能万全,胜钤必多矣。」 2.
军衔名。将官的一级,低于上将、高于少将。★「中将」在《汉语大词典》第608页 第1卷 608★「中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685页★「中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中將
主将zhǔ jiàng 1.
国君和将帅。
●《六韬o阴书》:「主将欲合兵,行无穷之变,图不测之利……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 2.
主要将领;统帅。
●《墨子o备梯》:「令贲士主将皆听城鼓之音而出。」
●《三国志o吴志·张纮传》:「夫主将乃筹谟之所自出,三军之所系命也。」
●唐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一千二百人分为四十船,择少健者为之主将。」
●清叶廷琯《鸥波渔话·许若洲女史诗》:「死生随主将,筋骨老边沙。」 3.
喻某方面起主要作用的人。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十二:「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4.
太平天国的官职。
●太平天国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并自己保升奏贬姓名,一同达于将帅、主将。」
●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第二章:「主将在初期官阶甚高,一八五一年八月向永安进军前设五军主将,以萧朝贵为前军主将……自一八六○年在主将之上设朝将、天将,主将地位便渐低落。」★「主将」在《汉语大词典》第702页 第1卷 702★「主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00页★「主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参见:主將
1. 陆军、海军陆战队或空军中军衔低于少将高于上校的军官。2.海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3.英空军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4.英陆军军衔的一级,在少将之下,校官之上。★「准将」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717页★「准将」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自将(I)zì jiāng 1.
自己保全。
●《汉书o儿宽传》:「宽为人温良,有廉知自将,善属文,然懦于武,口弗能发明也。」
●《孔子家语o七十二弟子解》:「南宫韬,鲁人,字子容,以智自将。」
●宋苏辙《陈述古舍人谢两府启》:「某老大无取,介特自将。」
●明高启《匡山樵歌引》:「君今刚介自将,不苟进取。」 2.
自己带着;自己拿着。
●《后汉书o羊续传》:「续妻后与子秘俱往郡舍,续闭门不内,妻自将秘行,其资藏唯有布衾、敝袛裯,盐、麦数斛而已。」
●宋苏辙《官舍小池有鸂鶒遗二小雏》诗之一:「来从碧涧巢安在,飞过重城母自将。」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摺:「秦弱兰赚了他一篇乐章,亲笔落款,他自将着。」 3.
●明高启《南宫生传》:「晚迺刮磨豪习,隐然自将。」 4.
自相辅助,相辅相成。
●《汉书o王尊传赞》:「王尊文武自将,所在必发,谲诡不经,好为大言。」颜师古注:「将,助也。」自将(II)zì jiāng亲自率领。
●宋杨万里《千虑策·国势中》:「以高帝自将,而子房为之谋,如此其全也。」★「自将」在《汉语大词典》第12483页 第8卷 1327参见:自將
(C) 2017 ZuCiWang.Com 投诉:wanmeila(@)qq.co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住字可以组什么词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