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能吃什么蔬菜面条菜和白蒿吗

白蒿正值“食用季” 价格超过鸡蛋直追猪肉
桃红柳绿时,各类野菜、青菜长势旺盛。3月15日,我逛了市区多家超市和菜市场,发现初春时节,人们的菜篮子里装的就是一个“鲜”字。鲜嫩的茼蒿、芹菜、生菜、小白菜、韭菜,味道鲜美的荠菜、面条菜等野菜,还有白蒿这种罕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各类蔬菜把春天的菜市场装扮得“春意盎然”。
每公斤白蒿卖到20元钱,价格直逼猪肉
“这种菜该咋做呀,好吃吗?”当日上午,在市区文化路,一名五六十岁的大妈拎着几袋“青菜”在路边出售。几个过路的年轻人被大妈手中的青菜吸引住了。大妈要价每公斤20元。
眼下,每公斤鸡蛋售价在5元左右,每公斤猪肉售价也不过20多元,什么稀奇的“青菜”能卖这么高的价格呢?我按捺不住好奇心,也过去看了看。只见袋子里装的是一种很小的植物,叶子的背面是白色的,像铺了一层白霜。
“这是白蒿,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呢!”说起这种菜,卖菜大妈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她说,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四月当柴烧”,这句话说的就是白蒿。正月里白蒿刚刚发芽,可做药材,也就是人们熟知的茵陈,是治疗黄疸肝炎的良药。到了农历二月,白蒿很鲜嫩,最适合当菜肴食用。再晚一些,白蒿长高后,就不好吃了,只能“当柴烧”。所以说,吃白蒿要趁早,错过一季,再等一年。
提到白蒿的吃法,最经典的就是做蒸菜。市民王凤英买了半公斤白蒿。她说,把白蒿洗净晾干,撒些玉米面搅拌均匀,上锅蒸10分钟左右,白蒿的清香就满屋缭绕了。之后,拿几瓣蒜捣碎成泥,加一些酱油、盐、陈醋、干辣椒片,用热油一泼,作料就做好了。把作料倒在蒸好的白蒿上,拌一拌,一道美味的菜肴就可以上桌了。
春天的茼蒿既鲜又嫩,价格亲民味道好
“物以稀为贵。”白蒿作为一种野菜,因为数量少,所以价格高。想尝鲜又不想多花钱的人,可以选择白蒿的“近亲”——茼蒿。
当日,在位于市区学府街的胖子店生活超市内,我看到柜台上水灵灵的茼蒿每公斤售价仅为1.96元,很受消费者青睐。一名女士挑选了两把放进购物筐里。她说,还没想好这些茼蒿怎么吃,不过春天的茼蒿这么鲜嫩,无论是蒸、炒,还是放进沸腾的火锅里烫一下再吃,都是极美味的。
茼蒿又名蓬蒿菜,属菊科植物,具有清血养心、润肺消痰的功能。李时珍云:“每年九月份下种,冬季及下一年春季采食肥嫩茎叶,微有蒿气,故名茼蒿。花深黄色,状如小菊花。”茼蒿属菊科的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在中国已有900余年的栽培历史,且分布广泛。茼蒿的食用部分为幼嫩的茎叶,有特殊的香味,营养丰富。
“蒿”草家族成员多,青蒿素并非提取自青蒿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青蒿”成了热门词汇,“蒿”草家族也沾了光。一时间,青蒿、白蒿、艾蒿……在“吃货”们眼中,这些“蒿”草都成了美食的原料。
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的一篇文章显示,青蒿素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提取自青蒿。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在植物学上叫黄花蒿,植物学上叫青蒿的植物反而不含青蒿素。不仅如此,屠呦呦还对国内市场所售中药“青蒿”的原植物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为植物学上的黄花蒿,还有少部分牡蒿和茵陈蒿,而植物学上的青蒿几不可见。究其原因,是由于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家和传统药学家缺乏科学鉴定植物的方法,对物种的分类出现了偏差。
且不说“蒿”类植物的药用功效,用白蒿、青蒿等制作美食,在我国各地都很常见。《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江南小吃蒿子粑粑,做蒿子粑粑的蒿子各地“因材制宜”,大抵有香蒿、白蒿、青蒿、艾蒿这几种。春天,确实是食用“蒿”类植物的好时节。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外星人到底是什么鬼,遇见外星人咋办?
一大波新机正在袭来,你准备好了么~
今日搜狐热点春天鲜嫩的野菜,是大自然在春天送给我们的第一份礼物。吃腻了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野菜带着田园的清新,化身寻常餐桌上可人的一抹绿,叫人心动!各位喜欢挖野菜的小伙儿伴,一起来看看滨州的挖野菜攻略吧!
先来普及一下常见的野菜
1、马齿苋 又名马齿菜、马齿草、五方草、麻杂菜、玛扎菜、马杂菜、马扎菜,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象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质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丰富,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
马齿苋能抗衰老。马齿苋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C和谷胱甘肽等物质,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功能,常吃马齿苋还可以防止老年痴呆。马齿苋还有降低血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 马齿菜含有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人体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所以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在田边地头,经常能看到星星点点的荠菜花儿。荠菜具有凉血止血、补虚健脾、清热利水等功效。春天采些荠菜的嫩茎叶或越冬芽,焯过后可凉拌、鲜荠菜蘸酱、做汤、炒食,荠菜水饺、荠菜馄饨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还可以做成鲜美的荠菜粥。
又名蒲公英,蒲公英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它的花粉含有维生素、亚油酸,枝叶中则含胆碱、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
蒲公英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它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达到利胆和保肝的目的。蒲公英焯过后生吃、炒食或做汤都可以,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还能和绿茶、甘草、蜂蜜等一起调成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苦菜又名苦苣菜,茎呈黄白色。叶片为圆状披针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花鲜黄色。苦菜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磷、钠、铁、等微量元素,苦菜能够清热燥湿、消肿排脓、化淤解毒、凉血止血。苦菜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有抑制作用。苦菜比较常见的吃法有蒜茸拌苦菜、酱拌苦菜、苦菜烧猪肝等。
苦菜嫩叶可采食,生吃略带苦味,用开水烫一下,可减少苦味。苦菜可炒肉、做汤,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鲜或沸水烫后蘸面酱食用。或做麻酱拌苦菜、苦菜粥、苦菜水饺、苦菜包子等。
5、紫蒿(紫根)
又名过道菜、神菜、灯笼菜等,与麦子同生,冬季和初春最嫩,到麦子拔节后便成熟长成灯笼形开白花。紫蒿可以蒸食、炒食、凉拌、做汤、拌馅,风味颇佳。紫蒿具有排毒养颜、壮阳滋阴补气等功效,真可谓是神菜。
又名面条棵、麦瓶草、净瓶、米瓦罐、香炉草、梅花瓶。面条菜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麦瓶草属麦瓶草的幼苗的俗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河南、山东)常见的一种野菜。面条菜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腺毛,节部膨大,株高约30-60㎝。叶对生、披针形、基部联合。聚伞花序顶生,一般有花5-10朵。面条菜是和紫蒿一样的野菜,多生长在田埂地头和麦田里,叶片细长,形似面条而得名。面条菜多以蒸食为主,也可以炒食、凉拌、做汤、拌馅,风味颇佳。嫩茎叶入药具有润肺止咳、凉血止血功效,可治虚劳咳嗽、鼻衄、吐血等症。
《本草纲目》称为“小蓟”,它具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齐齐菜的吃法与普通野菜相似,可以蒸食、炒食、凉拌、做汤、拌馅,风味颇佳。
车前草又名车轮菜,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车前草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柄,叶片常与叶柄等长。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状花序,花小,花冠不显著。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车前草不仅可药用,还可食用,深受人们喜爱。
为百合科植物野韭菜的嫩叶,又名山韭。野韭菜为须根系,伞形花序顶生,近球形。花白色,果实为蒴果,倒卵形。种子黑色。野韭菜多在山林、坡地生长。喜温暖、潮湿和稍阴环境。
野韭菜性味咸涩寒,《千金.食治》载“宜肾、主大小便数,去烦热”。《本草拾遗》载“生毛发”。外形比人工种植的韭菜更粗壮。秋后到山上采些野韭花,自己做野韭花酱(最好再加些梨泥),别具风味。
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全草,又名皤蒿、由胡、莓母、旁勃、白艾蒿、蓬蒿、大白蒿、大子蒿、臭蒿子、山艾、大头蒿、苦蒿。
白蒿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等功效。白蒿的绿色部分含一种倍半萜烯类白蒿宁,地上部分又含白蒿素、洋艾内酯和洋艾素。
白蒿干植物含生物碱0.12~0.2%、焦性儿茶酚糅质0.499%、黄酮类0.831%、内酯类、微量的呋喃香豆精,又含有芸香甙、异槲皮甙。嫩茎叶可供食用。
清明节之际,正是白蒿风华正茂之时,采集白蒿药用或是解馋都是美事。白蒿的吃法有多种,或是吃包子、团子做馅,或是掺进玉米面蒸窝头,或是清拌豆腐,或是蒸熟了吃等等,都挺好吃。白蒿对肿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热痢、淋病、风湿痹痛、吐血、咯血、外伤出血、疥瘌恶疮等症具有很好的疗效。
11、曲曲菜
曲曲菜,非苦菜,比苦菜的叶厚;苦菜开花是黄色,比蒲公英的花小,单层。在当地有曲曲菜、苦菜、蒲公英、青青菜,都是不同的菜。此处的图片是曲曲菜。生长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代表地区,黄河入海的地方-山东省、德州,曲曲菜生长环境比较特殊,不是任何地方都生长的,它只是生长在比较盐碱的土地上的。往往成片出现。它的叶子是灰褐色的,呈放射状分布,有好几层,它的根是白色的,直直的长在地下。每到春天的3月份-6月份,都可以采到。
转载请注明: &
or分享 (0)白蒿包子的做法,白蒿包子怎么做好吃,白蒿包子_百度知道
白蒿包子的做法,白蒿包子怎么做好吃,白蒿包子
我有更好的答案
前言现在是下野菜的时候,什么荠菜,苦菜,蒲公英,面条菜什么的都下来了,而今天我做的这个,以前从来没吃过,还是同事告诉我可以吃的,说是和面条菜一样蒸着吃就行,于是我就做了这个玉米面蒸白蒿.
采纳率:8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白蒿一天卖80斤 菜贩摆摊成堆售卖野菜生意堪称火爆_新浪新闻
白蒿一天卖80斤 菜贩摆摊成堆售卖野菜生意堪称火爆
  □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申子仲/文图
  郑州市民好口福,不用出门挖野菜,逛逛菜市场就能买到野菜。3元一斤的白蒿,3.5元一斤的面条菜……记者昨日在永安街、汝河路、工人路等沿街菜市场看到,有菜贩摆摊成堆售卖野菜,生意堪称火爆。但也有市民反映说,“现在的野菜吃着没有别致味儿”。
  白蒿俏销
  “新鲜野菜,3块钱一斤,白蒿能治肝病眼病。”昨天下午,永安街市场的任先生拉着半卡车白蒿叫卖,生意火爆。
  白蒿碎碎的叶子上像铺了层白霜。识货的挑挑拣拣,秤个3元5元就爽快走人。不识货的买家还要问上半天,“这是啥啊”、“咋吃啊”、“不是自己种的吧”。
  “自己地里种的就不叫‘野菜’了。蒸着吃,拌上蒜。”任先生不厌其烦地解释。
  任先生告诉记者,他老家在中牟县刁家镇。近两年城市人迷上野菜,从去年开始他就尝试到郑州专贩新鲜野菜。白蒿,是当地农民在田间和沟里剜的,“村里的老头老太太闲着没事,给我挖野菜,每天都能挣个10块20块的。我按每斤1块5到2块钱的价格收,每天能收100多斤。来到市里上午卖10块钱3斤,下午卖3块钱一斤”。
  “这东西卖不长,顶多能卖一个星期。”任先生说,尝鲜也就那几天。
  任先生还说,这几天,一天能“下”80多斤白蒿。
  没以前的味儿
  在汝河路沿街市场,面条菜每斤比白蒿贵5角。
  为啥面条菜卖得比白蒿贵?卖菜的张先生说,以前田里的白蒿、荠荠菜、面条菜、二黄等野菜品种丰富,而近些年田间广施农药,像面条菜一类的野菜都被除草剂杀死。时下剜野菜不得不转移到沟里野外,而沟里的白蒿比面条菜多。
  买白蒿的李大爷一看就是行家,抓起一把放在鼻子下细闻,“清香味儿也有,就是味儿还不够足。”李大爷说,年少时在老家,每年春天上学都带着小铲刀,放学回家路上,走一路,剜一路白蒿、面条菜,“我记忆里的白蒿有股别致味儿,比现在这个浓”。
  买面条菜的曹女士也说,上周末她和家人到西郊树木园一带挖了些面条菜,回家下面条吃,也“感觉没以前吃着有味儿”。
  “你们这是好东西吃得太多了,享福享惯了,口味儿就难伺候了。”卖菜的张先生笑笑说。
  好多野菜不野了
  市场上的野菜为什么不是那么“野”?
  “基本可以断言,市场上卖的白蒿是野生的,而面条菜就不好说了。”中牟县农委总农艺师郝振清说,大棚种植野菜的技术早就有了,农科院、园艺所都能提供野菜种子,早在2006年左右,郑州郊县就有菜农开始尝试小规模种植野菜。
  “确实有好多野菜早就不野了。”郝振清介绍说,这几年,包括面条菜、荠菜 、田七、马齿苋、野薄荷、苦菊等20多种野菜,种子价格都很便宜。种植野菜主要供给农家特色饭店,部分野菜除了能吃,还有药效,像田七、薄荷等,也可以当药材供给药厂。
  “像白蒿这样的根生野菜,并不适宜大棚种植,因为生命力太顽强,菜农一旦种了白蒿,再想种别的菜,很难除根。”郝振清说,野菜抗病能力强、营养丰富,但因多具药性并不宜多食。
  至于如何鉴定野菜野不野,郝振清说:“事实上大棚种的野菜相对路边、沟底的野菜,就污染而言还要安全些。再说吃野菜也就是偶尔一尝,图个乐,不必太较真。”一键分享到【网络编辑:李鹏勋】【打印】【顶部】【关闭】
     (原标题:白蒿一天卖80斤 菜贩摆摊成堆售卖野菜生意堪称火爆)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肾结石能吃什么蔬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