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列举许多美国人的守纪律讲规矩原文是为了说明什么?

下表是东西方国家家风“规矩 列举东方国家西方国家父母一辈子关心子女的生活.工作子女18岁离开家庭.独立生存父子有伦.“子不言父名 孩子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子女要孝顺父母.有赡养照顾父母义务家庭成员平等独立.子女不需赡养老人对此的正确认识是A.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风是截然不同的 B.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存在差异C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下表是东西方国家家风“规矩”列举东方国家西方国家父母一辈子关心子女的生活、工作子女18岁离开家庭,独立生存父子有伦,“子不言父名”孩子可直呼父母的名字子女要孝顺父母,有赡养照顾父母义务家庭成员平等独立,子女不需赡养老人对此的正确认识是A.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风是截然不同的&&&&& B.东西方国家社会发展和价值观存在差异C.东方国家的发展历史比西方国家悠久&&&&& D.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试题分析:材料显示的是中西方家风的差异,不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故D与题意不符,排除;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C说法错误;A“截然不同”夸大了文化的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风有不同之处,但也会存在相同之处;东西方社会发展和价值观不同,文化存在差异,家风不同,B说法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之所以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因为:( &&&&)A.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B.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先导性地位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果你缺乏学习动力,可看看电影《幸福终点站》、《风雨哈佛路》;如果你自卑失落,可瞧瞧电影《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如果你厌倦生活,可欣赏电影《在世界的转角遇见爱》、《搏击俱乐部》”。上述说法是基于A.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B.影视音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优秀电影是一种重要物质力量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是在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下自然形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是社会道德在家庭中的反映。中华民族历重视家风建设,形成了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克己奉公等良好家庭风尚,哺育了无数优秀儿女,使中国的家庭文明为全人类的精神文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表明,重视家风建设①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③必须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④必须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陈寅格在《赠蒋秉南序》中说:“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淳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这段话启示我们 ①优秀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④文化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26分)阅读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我国自古以来非常注重良好家风的传承。家风强调仁孝清廉、耕读传家、积德行善、克勤克俭……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给子孙带来“修身齐家”的良好教育,也带来“治国平天下”的责任和使命。在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传统家风的传承也显现出了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有人把感恩、平等、宽容等理念融入其中,更添时代气息。 (1)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国家庭重视良好家风的传承?(14分)(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良好家风的作用。(8分)(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青年学生进一步传承良好家风提两条建议。(4分)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均读书最少的国家之一。“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全民阅读的意义在于①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②促进传统思想的继承,引导人们遵守传统道德③推动新传媒的发展,加速旧传媒的消失④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创造美好生活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北京师范大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通过举办“品味经典,沐浴书香”读书活动,活动中,同学们以文会友、滋润身心,营造了浓厚的“书香北师大”校园读书学习氛围,塑造了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品格。这体现了:(&&&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③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④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科目:高中政治
来源:不详
题型:论述题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了发展素质教育,我国一些中小学结合实际开展“一校一品”活动:有的学校以本地区的“最美妈妈”、“最美教师”的感人事迹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美丽”德育活动,彰显美好品行文化;有的学校开展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律、身心自强的“四自”活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责任感;有的学校开展汉字书法教育,全校师生每天伴随着校园广播里悠悠的古筝声静心习字20分钟;有的学校开展“我是创造之星”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创意作品……(1)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开展“一校一品”活动对学生成长的意义。(10分)(2)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阐明学校开展“一校一品”活动的合理性。(12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当前位置:
&不懂美国人的穿衣原则小心闹笑话
不懂美国人的穿衣原则小心闹笑话
 别以为美国人的衣柜柜只有
T恤牛仔,其实他们在著装方面也挺讲究的。你若不了解美国人的穿衣规则,搞不好哪天就会闹出笑话来。
  我十五年前留洋的时候,听人说美国人特别不讲究穿,一件
T衫和一条牛仔裤就够了。于是我带了两条牛仔裤,并且买了足够一个星期穿的T衫。我把T衫往腰腰一扎,蹬著一双旅游鞋就飞过了太平洋。
  后来我发现美国女同学没有象我这么假小子的,除了那个同性恋。比如伊娃,就天天穿碎花小短裙;塞塞娜,牛仔裤下蹬一双高跟鞋而不是旅游鞋。她们的服装中至少一部分是要突出女性特征的。
  一天跟一个朋友去跳蚤市场,我找到机会买了一大堆连衣裙回来,想这是最女性化不过的。我就天天换穿这些连衣裙。没想到每天都有人好奇地问我:
“今天是什么特别的日子吗?”原来那几年纽约人平常不兴穿连衣裙,只在偶尔的特殊场合才拿出来穿一穿。而我每天一袭连衣裙进出教室,就象我每天一身T衫、牛仔裤加球鞋一样傻。
  别看美国人五大三粗、大大咧咧的,可人家穿衣上还是有讲究的,什么样的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所谓的穿衣规则
(dress code)。这些场合要分起来,可以很细,比如:婚礼、派对、教堂礼拜、宗教节日、公务、工作、休闲等等。其中又可以细分,比如派对有特别正式的,如总统就职晚会,也有特别随便的,如独立节的烤肉聚会;宗教节日又有圣诞节、复活节、圣帕特特克节等;即使上班服也因公司而异:金融公司总是喜欢西装革履,而 IT工作人员则往往随便得一身T衫、牛仔裤和球鞋就行。不过,如果你想出风头,那就尽管反其道而行之。比如别人要求black tie的时候,你可以趿拉著一双拖鞋;而别人叫你去野外烤肉时,你则穿上燕尾服。
  我出国前喜欢与众不同。在别人都不敢穿连衣裙时率先穿,在别人把肉包得紧紧时偏要袒胸露背。我都是在出口转内销或是老妈的箱底搜寻奇装异服。还把头发烫成一缕缕的张牙舞爪的三角叉。很久不见的朋友会问:“你去国外了?”
  后来真的出了国,我反而不在这些事情上费心了。原因是我住在纽约。这这的人太有个性,每个人的打扮都不一样,你要想引人注目,恐怕要真下点血本,在脸上纹两个乌龟或在眉心间钉上两个铜环。我既怕疼又怕麻烦,也已过了出风头的瘾。从到纽约的那天起,我倒是想做一个变色龙,让自己在著装打扮上尽量和周围人靠拢,避免多余的目光。也正因为这样,我才对穿衣规则注意了起来。
  有些场合是一定要穿讲究点的,象婚礼。这是人家一辈子的喜事,你要穿运动装去,恐怕会冒犯别人
(革命化的婚礼不算)。也有些场合是一定要穿随便点的,如去棒球场看球赛。你要西装革履的,别人一定觉得你是个傻冒。也有一些场合是特别要穿讲究的,但现在可以穿随便了,如教堂礼拜。从前的星期天,信基督教的人都是打扮的整整齐齐的才敢坐到教堂堂向上帝祈祷。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在去教堂的时候穿得成体统一点。我倒一时想不起来过去不讲究穿而现在要的例子。目前的总体趋势是往“穿随便点”的方向。
 如果在“穿随便点”的场合不小心穿讲究了,顶多别人笑你傻冒。而在“穿讲究点”的场合穿随便了,有可能就会冒犯别人,或让人看不起。我就有一个在后一个场合穿错衣的沈痛例子。很多年前我在陈逸飞的“上海犹太人”摄制组打工,其中一个拍摄对像是名石油大王,住在中央公园边上的一个顶楼,和著名电影导演乌迪
?艾伦做隔壁邻居。拍完后他邀请我和剧组的历史顾问某先生周末去参加他家的派对。我如期而至。一看把我吓一跳,楼顶花园在三三两两交头接耳的先生女士们穿的都是参加奥斯卡典礼的规格,连调酒员都是一个个整齐的打著黑领结。而我,则刚从教室室跑过来,一身洗的退色的破连衣裙,脚上是旧货店买的破凉鞋。历史顾问先生倒是穿了一件新衬衣和西裤。可是他比我也好不了多少。首先他的衬衣是浅色格子的短袖,而别的男人全是深色西服。其次,他的西裤(一看就知道是国产的)腰身很高,就象江泽民同志穿的那种,快挨到“奶奶”了。整一晚上,没有别人来跟我们搭碴,只有主人自己不好意思把我们晾在一边而和我们讨论了一会他感兴趣的共产主义未来的问题。
  随便点的服装大同小异,可以交叉穿。而讲究的服装穿交叉了,就会让人觉得怪怪的。例如把圣诞节服装在复活节穿出来,或是把晚礼服当公务服穿。我就见过这样的。我在大约十年前陪同过一个中国派来的代表团,由全国十大杰出民营企业家组成。他们个个趾高气扬、目不平视。其中有一位女性。其面容姣好、曲线分明。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美女企业家”。她的一双明眸从不屑看人,即使在和你说话的时候,好像旁人根本就不存在。那副惟我独尊的样子确实令人敬佩。尤其让我佩服的是她把晚装
(evening dress)当成公务服(business dress)穿出来了。那是上身一件精致的丝绸短唐装配下身的一袭飘逸的白纱(几乎)拖地长裙。因为美国人很少在大白天穿晚礼服,所以她的衣服很醒目。我不得不承认那是一套很漂亮的衣服。我们第一天吃饭的时候我除了桌子上的龙虾,其余的目光全情不自禁地落在了那套衣服上。
  你如果不希望引人注目,除了按场合穿衣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连续两天穿同一套衣服
(大衣除外)。我当研究生时的女导师一个月内没有穿过重样的衣服。当然咱们不能跟她比。咱们最好做到一星期不重样就行,免得别人怀疑你没衣服穿或不讲卫生(内衣是不是每天换别人不知道,这是要靠自觉的)。我叫你换并不是要你一定拿到洗衣房去洗。
  说到这这,让我接著上面的故事。那个美女企业家第二天又穿了那一套衣服出来。第三天、第四天,她还是穿着那套衣服,即使是我们去弗吉尼亚一个种植园看农作物的时候,一直到一个星期后我们送他们走,她还是那套衣服。我想,她绝不是没衣服穿,而是那肯定是她最心爱的衣服,舍不得换。以前中国的习惯都是一套外衣穿上一个星期再换,但在美国恐怕只有无家可归的人才这样。
  如果你是个特“自信”的人,特别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想怎么穿就怎么穿,就当我刚才说的全是屁话。
正好马上要去米国一年,楼主帮了我大忙了,感谢感谢,
非常不错,我喜欢,谢谢!!!
太老了吧。。
不管怎样,谢谢楼主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中国人最难适应的美国交通规则[Stop]
已有 11191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交通,规则,交通信号,机动车,行人|
据说上海的交通状况是全国比较好的!?但来到上海已有一月多,每天“公交地铁”地在路上奔波的时间3个多小时,亲眼目睹过无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车辆强行加塞导致路口完全堵死(如下图1),也曾亲自体验过十一长假结束后第一天“全城皆堵的尴尬景象”(40分钟的路程走了5个小时)(如下图2 )。北京单双号限行、摇号,上海的车牌拍卖试行多年,为什么不见效?看到这些,总想说点什么,所以有此博文,希望能为我们日益拥挤、混乱的交通状况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思路,也希望这些思路不久的将来能为从事交通规划研究的学者专家、政府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部门,以及普通百姓所采纳。图1: 图2第一篇: Stop sign1. 什么是Stop sign? 刚到美国城市,你会发现几乎所有很多路口都会有“Stop sigh[停]”(如图3)相信很多在美国开过车的人对他们路口的“Stopsigh[停]”都有非常深刻的体会。很多刚去的人不理解明明路口没有行人没有车,但你坐的公交车、的士或你朋友的车都会停一下再走。图3 (图片来自google 图片 )对我来说,尽管和很多美国人一样,学着非常守规矩,但仍然有两次被美国警察“warning[警告]”的尴尬经历,以下慢慢道来。先说这个“Stop sigh[停]”的规则要求:中文翻译:[停]标志是唯一的八变形交通标志,它的意思是在你驶入一个交叉路口之前,看到这个标志你必须完全停止;接近可能导致危险状况时必须让行;如果前方有人行道,在你驶入前必须停止。车辆的具体做法:1.当你行驶到路口看到这个标志时,无论左右前后是不是有车辆或行人通过,你必须完全停下来,左右看确认无行人或车辆通过时,才可以左右转或直行。此外,当你想在一个路口右转,但你前方的信号灯是“红灯”时,这个“红灯”的作用和“STOP sign”完全一样。2.假如你要从一个有“Stop sigh”的支路驶入主干道或另一条无Stop sigh的支路,但你将要驶入的这条路上与你同向行驶的车辆很多,那你只能等着(是的,你只能等!),直到可以在不影响后方同向行驶车辆的情况下才可驶入。3.当行驶到一个交叉路口需要直行,如果你这一侧没有STOP sign,而与你垂直的道路边有STOP sign,你只需要谨慎通过,记住请不要停止甚至减速,除非与你垂直的道路有车辆不守规则抢道或有行人通过。4.当一个十字路口没有红绿灯,而路口四面都有Stop sign时,这时候遵从“谁先到谁先走”的规则,因此在减速驶入路口前,你要看看哪个方向的车最后一个到路口,你看这辆车走了,你就可以大摇大摆的走了。行人的做法:不少美国人在通过有STOP sign的路口时根本不会看两侧是否有车辆通过,只管听着音乐、低着头或吹着牛过马路;更多的人(行人或骑自行车)过马路虽然看两侧,但他不会管,只管过自己的马路,车辆必须停车让行。再来说说被警告的经历 & 第一次被警告的经历:一个下雪的傍晚,从超市开车回家,路过一个小区的路口,我看到路口有STOPsign,点了一脚刹车,发现车前后轮打滑,很快确认左右没有行人和车辆时,我就减速直接通过了。不巧的是正好对面有辆警车驶过,见状警灯闪烁,警笛齐鸣,心想“糟了”,赶紧靠边停车,等他掉头来找我,果然……。我告诉警察我刹车了,但打滑没刹住,他问我为什么不提前减速,我无话可说,最后吃了一个“Warning警告”。第二次被警告的经历:有一次我准备在一个前面有红绿灯的路口右转,而右转箭头是红色的,下意识地在路口停车等待,同时在和朋友吹牛,可能是右转红箭头在我完全停下来前一秒或半秒它变绿了,所以我又安然继续右转。正好此时后面有辆警车警灯闪烁、警笛齐鸣。由于美国法律规定:当你看到警灯闪烁或听到警笛响时(警车、救护车火消防车等),你必须立即靠边停车让行。于是转弯后,我也停车让行,结果这辆警车找的就是我,经过交涉,原来我不能在右转绿灯前面停车,我说“我刚停下它变绿了”,“对不起,你应该更专心的开车,你这样会影响后面交通的smoothness,后面车辆也必须跟你一起刹车或停车”,我无话可说,最后还是一个“Warning警告”。(图片来自google 图片)你可能觉得警告就警告呗,反正也不罚款或拘留。要知道,这些警告都是登记在案的,几次警告再犯时将面临罚款等严重后果。(这些不良记录到底对未来生活有什么影响我不太清楚,请了解的人解释一下,谢谢!)2. 这个规则的好处和可解决的问题 &个人认为如果我们的交通规则能够增加这一条(貌似有,但实际上不论是交警还是驾驶员并不重视,况且现在没有几个路口有“停”的标志),并将其单独列出来提到所有交通规则之前、之上,从驾校学习时就认真执行,那么这个标志或这个规则规无疑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很多问题,列举如下:1.当车辆从支路行驶到主路时,主路车辆可不减速通过,支路车辆只有借助主路上红绿灯的间隙安全通过,因此可以杜绝在路口支路车辆强行加塞以至交通事故等影响主路交通的畅通,我认为这是我们国家交通拥堵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所在;2.当行人通过十字路口人行横道时,如果人行横道灯显示“绿色通过”,那么要穿过人行横道右转的车辆就必须停止让行,这样就避免了人车抢道,有利于行人的安全,也有利于右转车辆正常行驶;3.当行人通过路口时,所有车辆必须停车,这样就极大地保障了行人的安全4.……有的人看了可能不能认同,觉得这样不就乱套了吗?支路的车辆可能永远上不了主干道,路口右转的车辆可能会耽误很多时间都转不了弯,让行人的车辆走走停停也不是回事情……3.具体怎么做——我的建议美国的交通规则中行人(自行车)和机动车享有同样的路权,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享有更多的优先路权,这就是“文明”所在,安全至上,这也是为什么把“Stopsign与文明”作为这篇博文的题目的原因。我们的文明、制度等相比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但针对我们国家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什么单双号、摇号、车牌拍卖都不凑效,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交通规则存在缺陷。所以不必等到我们文明程度达到欧美后才来制定这样的规则。因此我的建议是:1.驾驶习惯非一朝一夕可改,不可一刀切地全国实行,而应该先选择一些交通规划比较好城市试行,我觉得最好是二线甚至是三线城市(外来车辆少)试行“Stop sign”新规更有效;经过几个月或一两年的经验积累,可以全国性的推广。2.试行这些新规则的城市无疑需要对交通规则、交通基础设施、驾驶员及行人教育、保险理赔等做足功课,如:(1)完善和制定具体的交通规则,可参照国外的规则。(2)完善道路红绿灯系统,优化车辆和行人等待时间,考虑红绿灯距离主干道的距离等等,相信这方面我们国家肯定有专门的部门在做这个,实在不行,可以排一批人去国外学习,或直接请老外来帮忙做基于整个城市道路状况的交通信号系统,做一套以后,咱们啥学不来。(3)在所有无红绿灯的路口设置Stop sign,根据交通量确定主路和支路;(4)交管部门在试行新规则前,要下大力气做好宣传和教育;(5)对驾驶员的宣传是主要的内容,应告诉他们该怎么走,一旦违反将面临什么处罚等等;(6)对行人及非机动车的教育也同样重要,应设置行人通过路口的红绿灯,或设置天桥、地下通道等(但不建议这些投资,因为如果规则执行的好,完全没必要设置这些天桥或通道);同时加大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人或非机动车的检查、处罚,既然给予行人相同的路权,也应对起实施相应的约束,教育、警告、罚款或拘留。(7)在实行新规则后,交警部门要加大巡逻力度,对违反新规的每一宗案件,均记录在案(交警部门的信息系统也要提前建立),可先教育,再警告,最后罚款、吊销驾照直至拘留等。(8)有关部门要做好保险理赔规则的制定和修订,该谁全责一律要明确…… & &接下来将介绍 “美国驾照考试”“真正的特权车——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欢迎评论和交流 &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党玉栋科学网博客。链接地址:
当前推荐数:0
推荐到博客首页
评论 ( 个评论)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APA攻略——写给困惑apa格式的同胞们 – 【人人分享
我的图书馆
APA攻略——写给困惑apa格式的同胞们 – 【人人分享
APA格式写Paper
——写给国际商学院双学位有需要的同学
一.&&&&&&&大家好,我是写作中心tutor Xylo。常有外教要求我们使用APA形式去写论文,不论是在美方写作课,还是在专业课(例如:marketing,management等)。很多朋友对于APA很困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怎么使用。一篇要求用APA形式写成的英语论文,想要拿到满意的分数,APA的正确使用绝对功不可没。下面我结合自身体会,向大家逐一介绍APA。P.s.如果还有想要详细了解或者面谈的同学(有关英语作文),欢迎于每周一至周四下午4:35——6:00到国商Room515 Writing Center (写作中心)寻求帮助,那里有很多很好的老师和资源哦!
说明:下面讲的apa参照的书目是09届的写作《A Pocket Style Manual》一书。不同的老师往往对apa的一些细小的要求有不同的格式差别,这时请大家拿着自己具体的文章来国商515写作中心具体寻求指导!
&&&&&&&&&&& ps由于本文的初衷是帮助CIB学院的写作课学生的,现发现人人很多阅读者有apa问题,所以请大家有什么疑惑可以给我人人留言,我会尽力解答!
二.&&&&&&&何为APA
l&&&&&&&& 通俗来说,APA就是一种写外国文章需要遵循的一种格式,就是一种既定的写作规则。没有什么玄机,当然,每个人喜欢和偏向所用的论文的形式不同,常见的书写论文的格式无外乎APA,MLA,Chicago等。国商的外交很多,来自不同国家,要求使用APA的老师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外教要求学生使用MLA。这里只向大家介绍APA。
l&&&&&&&& APA的全称是: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正式来说,APA格式指的就是(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而此协会是目前在具有权威性的学者组织。APA格式起源于是一种为广泛接受的研究型论文撰写格式。APA格式主要用于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写作。
三.&&& APA的作用:(为何使用apa)
Apa起到支撑论文论点,避免抄袭,引用并形成资源等作用。(如何避免自己的文章被认定有高抄袭率是应用apa的难点,也是下面讨论的重点)
四.&&&&&APA两大难点
l&&&&&&&& 难点一:查找资源时要随手记下资源要件。APA规范格式主要包括文内文献引用(Reference Citations in Text)和文后参考文献列举(Reference List)两大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一大重点其实就是在找与所写论文相关的各种资料时,不忘细心地将资源的相关要件(包括时间,作者,日期,出版社,书名,文章名,网址,甚至是网页更新时间等等)记下来,然后按照规则格式标注在论文的文中及文后。
l&&&&&&&& 难点二:如何筛选记录下的资源要件,即根据资源类型在in-text及reference需里正确陈列资源要件。原因是不可能每个资源的所有可能为我们收集到的信息都是一样的,有的资源我们只能找到一个作者,但是当同时有多个作者时,in-text及reference的apa格式就不同。再如,从网上找的资源和从书本上找的资源要求的apa格式又不相同。
五.&&& APA写作格式(重点)
1. Directory to APA in-text citation models(文中的资源引用格式)。即在文中至少要在引用资源的同时写出资源的作者及时间。对于直接引用或者概括性的资源,标明页码也是需要的。称作in-text APA
2. Directory to APA references(文后的索引格式)。在整个文章之后,需要按字母顺序将所引用的资源列出称为:reference list
你将面临三大挑战:1),引用资源能有效支撑论点;2),在不被认为抄袭的基础上引用资源;(只讲此点)3),使引用的资源完整&
六.具体讲解文中及文后资源书写规则问题(如何避免文章被判定有若干抄袭率)
l&&&&&&&& 说明:你的研究型论文是由你和你所找的资源合成的。从公正和道德的角度,你在引用其他人的资料时,必须让其知道或注明。如果你没有这样做,你将被认为是抄袭。有三种形式将被认为是抄袭:1,没有使用引用语就引用;2,没有用引号将直接引用的话语括起来;3,没有用自己的话去概括或者总结而直接引用。(注意:关键点:使用引用语or引号or自己的话)
l&&&&&&&& 原因:你必须指出(指明)所使用到的所有的直接引用,除非:一些你的读者可以很轻易就获得的数据或者资料。例如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不指出引用。但是当涉及到比较精确的专业的问题,或者有争议的问题,你必须指出你的引用。
l&&&&&&&& 第一大项: 文中apa(称为in-text APA)
涉及到的不同情况主要有:1),引用语,引证;2),总结或概述;3),两个作者;4),三或五个作者;5),六个以上的作者;6),不知道作者;7),作者整理;8),陈列多个作品;9),有相同姓氏的作者;10),个人的交流;11),一份电子档;12),直接资源;13),一个作者在同一年出版的不同作品。
两种方法表示:第一种sp;第二种:圆括号(用法详见1),2))
1)&&&&&&&&&&&& 引用语(引证)quotation
l&&&&&&&& 范例:
Critser (2003) noted that despite growing numbers of overweight Americans, many health care provides still “remain either in ignorance or outright denial about the health danger to the poor and the young” (p. 5).
大家注意细节:页码说明跟在整个引用之后;句点不是直接跟在“young”后,而是整个sp的最后;p. 与 5之间有空格。
l&&&&&&&& 规则:当你直接引用原作者的一段话语而不做任何修改时,一定要用双引号,即使用signal phrase(以下简称sp)格式介绍引用。格式要求:作者(时间)+引用语+圆括号中页码。如果你在sp中没有提到作者的姓名,请在整个应用的最后面统一用圆括号写出作者姓氏,时间,以及页码)。
l&&&&&&&& 什么是signal phrase:即使用直接引用过来的资源时,需要在资源前面写简单的引用语,象征你引用了谁的话,或者哪的话。主要使用的几种形式有:
In the words of Carmona (2004), “…”
As Yanovski and Yanovski (2002) have noted, “…”
Hoppin and Taveras (2004) pointed out that “…”
“…”, wrote Dienwald (2004), “..”
注意:signal phrase中使用的动词要用过去时态;
&&&&& 常用到的动词有:point out;answer;note;claim;offer等等。
2)&&&&&&&&&&&& 总结或概述
范例:Yanovski and Yanovski (2002) expiained that sibutramine suppresses appetite by blocking the reuptak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s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brain (p. 594).
或者& Sibutramine suppresses appetite by blocking the reuptak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s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in the brain (Yanovski & Yanovski, p. 594).
规则:Apa所需信息包括以signal phrase格式标出作者的姓氏,年份。注:页码或者其他形式的具体信息不必都有呈现,但至少应该有一项以确保读者能对引用更加清楚。
3)&&&&&&&&&&&& 两个作者
范例:According to Sothern and Gordon (2003), “Environment factors may contribute as much as 80% to the causes of childhood obesity” (p. 104).
或者& Obese children often engage in limited physical activity (Southern & Gordon, 2003, p. 104).
规则:当所引用的资料中出现两个作者的时候,在每次引用时用(SP)格式写出两个作者的姓氏,年份或者每次引用时用圆括号的形式(即使用括号将信息在引用后列出)在最后写出两个作者的姓氏,年份,页码)注:在SP格式中使用连接词“and”,在括号中使用“&”。
4)三至五个作者
范例:In 2003, Berkowitz, Wadden, Teshakovec, and Cronquist conclused, “Sibutramine…must be carefully mentioned in adolescents, as in adults, to control increas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pulse rare” (p. 1811).
&&&&& As Berkowitz et al. (2003) advised, “Until more extensive safety and efficacy data are available, … weight – loss medications should be used on an experimental basis for adolescents” (p. 1811).
1))第一次提到此类引用时,使用sp格式的时候列出所有的作者姓氏或者用括号列出资源信息。
2))在随后提到的过程中只需列出第一个作者的姓氏,然后再后面加上“et al.”
5)六个或六个以上的作者
范例: McDuffie et al. (2002) tested 20 adolescents, aged 12-16, over a three-month period and found that orlistat, combined with behavioral therapy, produced an verage weight loss of 4.4 kg, or 9.7 pounds (p. 646).
规则:用sp姓氏或者圆括号形式直接写上第一个作者的姓氏然后再后面加上“et al.”
6)作者不明的情况
范例: Children struggling to control their weight must also struggle with the pressures of television advertising that, on the one hand, encourage the consumption of junk food and, on the other, celebrates thin celebrities (“Televison,” 2002).
规则:如果所应用的资源的作者不明确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用sp格式写出作品的题目第二:用圆括号格式写出作品名的第一个或者前两个单词。
注意:第一,文章名和章节名要用双引号;书名要用斜体。第二,如果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是匿名(anonymous),则默认此作者就叫做anonymous, 按照正常格式写,并且在文后的reference写anonymous。
7)作者为一组织时
范例: Obesity puts children at risk for a number of medical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type 2 diabetes, hypertension, sleep apnea, and orthopedic problems (Henry J. Kaiser Family Foundation, 2004, p. 1).
规则:如果作者是政府机关或者其他的机构组织, 用sp格式写出组织名称,或者用圆括号格式写出(当你第一次引用)。
注意:如果这个机构或组织存在缩写,在第一次提到时需要再全称后用【】将缩写部分写入,下文中再次用到时只写缩写即可。
范例: First citation&& (National Institution of Mental Health [NIMH], 2001)
&&&&&& Later citation&& (NIMH, 2001)
8)一个圆括号中的两个或多个作品
范例:Researchers have indicated that studies of 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for childhood obesity are inconclusive (Berkowitz et al., 2003; McDuffie et al., 2002).
规则:当你使用圆括号格式中提到了两个或多个作品时,按照在后面reference中要陈列的字母顺序将这些作者排列,并且用分号将其隔开。
9)当作者的姓氏相同时
范例:Research by E. Smith (1989) revealed that ….
规则:当你发现最后的reference list中有几个相同姓氏的作者时,在in-text中的apa中,为避免困惑和歧义,写上姓名的首字母。
10)个人间的交流
范例:One of Atkinson’s colleagues, who has studied the effect of the media on children’s eating habits, has contended that advertisers for snack foods will need to design ads responsibly for their younger viewers (F. Johnso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October 20, 2004).
规则:当引用一些非著作的资料时(比如:邮件,访问,备忘录,信件,相似的个人访谈等)
需要在两种格式引用的基础上表明引用的形式
细节:在最后的reference list中不必写出此类的引用。
11)一份电子文件
范例:Atkinson (2001) found that children who spent at least four hours a day watching TV were less likely to engage in adequate physical activity during the week.
规则:电子形式的资料往往缺少信息,比如具体的作品的页码,作者的名字,或者数据,如果你所找到的电子形式的资料没这些信息细节时,该怎么办?
情况1:作者不明
这种情况,需用SP格式写上作品的名字或者用括号的格式写出作品名前一至两个单词。(同6)和7))。
范例:The body’s basal metabolic rate, or BMR, is measure of its at-rest energy requirement (“Exercise,” 2003).
情况2:日期不明
此时,需要用到缩写:“n.d.”
范例: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definitive link between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children’s eating habits have been problematic (Magnus, n.d.).
情况3:页码不明
Apa一般需要在引用中表明页码,尤其是当你使用总结概述的格式来表达所引用的资源。当应用的电子文件资源缺少页码时,你的apa表明引用时需要能够让读者找到你所引用的资源的确切出处。当电子文件中有显示具体段落时,你需要用para. 写出。如果电子文件既没有具体页码也没有具体段落时,你需要在citation中写出你所引用的段落最接近的小标题,并且写出你引用的段落位于此标题的下的第几段。
范例:Hoppin and Taveras (2004) pointed out that several other medications were classified by the 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 as having the “potential for abuse” (Weight-loss Drugs section, para. 6).
注:PDF格式的文件往往有固定的页码数,可以方便引用。
12)引用间接资源(indirect source)
范例:& Former surgeon general Dr. David Satcher described “a nation of young people seriously at risk of starting out obese and dooming themselves to the difficult task of overcoming a tough illness” (as cited in Critser, 2003, p. 4).
规则:当引用的资源是是出自于另外一个资源时(secondary source),用sp格式写出原始资源的信息,在文后的reference list中列出间接资源,同时将二手资源用圆括号形式列在in-text中,并使用:as cited in…
13)相同作者在相同年份发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文章
范例: Research by Durgin (2003b) has yielded new findings about the role of counseling in treating childhood obesity.
规则:当你引用同一个作者在同一年份出版的多个作品时,在文后的reference list中,在年份后使用小写字母(a,b,..)标出,并且在文中in-text中使用相同的小写字母列出。
第二大项:apa的文后引用格式的部分(称为references)注意:reference list的格式有特殊的要求:第一行顶格写 ,后面的二三等行要空五格开始写。由于word格式转换到校内上的格式变动,接下来举得各种范例的格式都是不正确的,大家自己写reference时要注意此点!资源类型共主要分为34种情况:
作者项1) 单个作者 2) 多个作者 3 )作者是机构 4 )不明作者 5 )一个作者的多项作品 6) 一个作者的同一年份的多个作品
期刊,杂志项 7) 日报中的以卷数(volume)标明的文章 8) 日报中以期号(issue)标明的文章 9) 杂志中的文章 10) 报纸中的文章 11) 给编辑的信件 12)评论性,回顾性
书籍项 13) 基本的书的格式 14)关于书本编辑 15) 译本 16) 非第一次版本 17) 校订版本中的文章或章节 18)多卷作品
电子资源项 19) 网上期刊杂志中的文章20) 数据库,资料库 21) 网络文件 22) 来自网络的文章或者段落部分 23) 博客 24) 播客 25) 维基百科 26)电子邮件 27) 网上张贴 28) 电脑程序
其他资源29)资料库中的论文或者学术演讲 30) 政府文件 31)来自私人组织的报告 32)会议程序 33)电影录像34) 电视或者插曲,插话
l&&&&&&&& 逐一讲述 (提醒:由于人人上传后的word内容在具体格式上有差别,所以请大家注意,在实际打印reference时, 格式是第一行顶格写,接下来的几行开头均空出5个space键)
l&&&&&&&& 作者项1)-6)按照作者姓氏的a-z顺序列出;不明作者的,按照文章标题的首字母的a-z顺序列出;时间紧跟在作者之后。
1)& 单一作者:写出作者的姓氏,逗号,姓名首字母
范例:Perez, E. (2006).
& &&&&Hymel, K. M. (2009).
规则:写出作者的姓氏,名字的缩写字母,用括号写出年份。
细节注意:姓氏后面用逗号,名字缩写后面用句点;正确使用空格,逗号后空格,再写名字缩写,周后句点,之后空格。
2)& 多个作者:
范例:Sloan, F. A., Stout, E. M., Whetten-Goldstein, K., & Liang, L. (2000).
规则:七个作者之内:分别写出作者的姓氏,名字缩写,在倒数第二个和最后一个之间用&连接。多于七个作者时,只需要列出前六个作者,之后跟上三个省略原点,和最后一个作者。
范例: Mulvaney, S. A., Mudasiru, E., Schlundt, D. G., Baughman, C. L., Fleming, M., VanderWoude, A., . . .Rothman, R. (2008).
3)作者是机构:
范例: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2005).
规则:当引用的资源的作者是机构时,以机构的名称开头写reference。
4)&&&&&&&&&&&& 不明作者:
范例: Oxford essential world atlas. (2001).
Omega-3 fatty acids. (2004, November 23).
规则:以文章的题目开头。当是书名时,标题要用斜体;文章的题目补血药用斜体和双引号。
5)&&&&&&&&&&&& 一个作者的多个作品:
范例: Schlechty, P. C. (1997).
&&&&&& Schlechty, P. C. (2001).
规则:以该作者的姓氏为开头,按照作品的年代顺序列出。
6)一个作者一个年份出版的不同作品:
范例: Durgin, P. A. (2003a). At-risk behaviors in children.
&&&&&& Durgin, P. A. (2003b). Treating obesity with phychoth...&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规矩 古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