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https 3344xe.com其让方法可以进入wwwhttps 3344xe.comcom主页吗

还有3344xe其让方法可以进入www3344xecom主页吗_百度知道
还有3344xe其让方法可以进入www3344xecom主页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更改了(ywdii.us)
采纳率: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404 Not Found404 Not Found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您要找的内容已被删除怎么就突然不响应了www3344xecom是不是网页除问题_百度知道
怎么就突然不响应了www3344xecom是不是网页除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给你个好看的(7cqhy.us)
采纳率:100%
为什么要这样对我来说.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一前几天,有位哥们贸然来电向我咨询,能感觉到他的异常兴奋。大致的意思是说他太太有位亲戚在某做代理人,近段时间经常向他们推荐一款。据说这款可神了,只交10年的保费就可以获得N个100万的30年保障,最厉害之处还是在30年期满后,保险公司会将所交的保费连本带利「所交保费的1.1倍」全部返还。这“免费”的大便宜,促成了他太太立马就想入手两份。而且当时他还不解地问,那么好的东西干嘛我不推荐给他!「这真让我有点哭笑不得」这种“百万护驾”之类的返还型意外险,市场上有好多家保险公司在售卖。而保囊君是从不推荐别人购买这款,今天我就来说说这具体的原因,具体内容如下:● 这类百万护驾的返还型意外险到底存在那些问题,为什么不推荐购买?● 购买意外险要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挑选?● 市场热销的几款意外险分析一、为什么这种百万身价的返还型意外险不值得推荐购买?这类以「百万」冠名的意外险,最先推出市场的是,产品名称叫「百万任我行」。随后被各家保险公司陆续效仿,而他们的产品形态都是同质化,属于异曲同工,没啥两样的。所以今天仅拿平安的「百万任我行」而论,保囊君觉得足以代表完此类型的产品,就不用每一评点了由于当时百万任我行的产品设计未能符合保监会于日宣布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76号文件」的规定。于今年的4月1日,平安应监管的要求将「百万任我行」下架。为了达到监管要求,平安把部分的规则稍作修改后,改名为「百万任我行2017」从新上架继续销售,美曰其名称「2017年更新版」平安的「百万任我行2017」总体来说就是保障太少、保费很高,大致从以下的五个方面来定论:● 纵有N个的百万保障,但必须在指定的交通工具“上”身故● 一般意外与疾病身故的保额太低● 保障全残与保障伤残是天渊之别的另一回事● 缺失了意外医疗的保障● 费率高,看似“免费”,实为高价购入咋看能拥有N个的百万保障,是足可使你热血沸腾一阵子。但细看等你弄明白了,我相信你会变得手脚冰凉在特定的交通工具上挂了才赔100万,其它情况的身故只赔付5万。这五万块能起到什么作用!身价百万的你就值这五万块?再说,当发生赔付后合同就会一并终止,还期望返还所交的保费?想多了!百万任我行的,除了身故保障以外还带含了全残责任。但这全残责任与平常意外险的伤残责任对比,他们的保障范围是有着天渊之别的大家从上面表格可以看出,要达到全残「1级残疾」的理赔标准,其实可能性是接近0的。真有这么倒霉的,保险公司只不过是在精算假设范围内的死亡率来赔付而已。直白一点说,如达到全残标准的,那么这个人实际上与已经死亡是没多大的区别的。因为死亡的概率比全残的概率还要高,所以保险公司根本就没将这风险考虑进保障成本里面,就算有发生也会计作身故赔付来处理了而意外伤残责任保障的是8大类281项1~10级的残疾,人体哪怕缺失了一个指头,只要能评得上级,都会按10级的比例「保额的10~100%」来进行赔付。因为全残保障和伤残保障两个所保障的范围不同,所以他们的差别是高下立判的意外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伤残,发生交通意外导致的人身伤残概率是最高的,其次是死亡,概率最低的就是全残。然而百万任我行就偏偏不保伤残而保全残,这已经完全脱离了保险姓“保”实质。所以这样的意外险,是属于鸡肋险、被阉割后的“线鸡”险!上表是某保险公司公布的理赔案例,买了「安行宝」的蔡先生不幸意外摔落导致身故,他的家属只能拿到10万元的理赔金。假设一下,蔡先生这次意外摔落并没有死亡,只是摔伤导致3级高残,那结果又是怎么样?意外造成了3级重残已经够惨了,更惨的是买了这种所谓的「百万身价意外险」蔡先生将会一毛钱的理赔都拿不到,那么蔡先生会有什么想法呢?「绝对是骂!」而当初卖这份保险给他的业务员又能怎样去面对?产品的不足之处,请问当初你有跟蔡先生讲解明白吗?「我敢肯定没有,假如真讲明白了,蔡先生是不会买的」真的细思极恐。。。。。上面说过意外险的核心功能是保障伤残,而价值的核心就是附带的意外医疗。可是「百万任我行」并没有附加这项保障责任。伤残伤残,因伤致残!受了伤连治疗的费用都没得报销的,护什么驾?叫什么意外险嘛,这不是在耍流氓吗!代理人在推销百万任我行的时候,一直会强调交10年就保30年,满期还退还1.1倍的所交保费。还没弄明白的人,可能一时会被这大便宜所蒙蔽而投保入坑。看似免费,实际费率很高,入坑的客户变成高价购买了这阉割版的意外险。有图就有真相,请看下表!市面上的,因为发生概率极低和保障责任单一,所以价格是极其低廉的,有的甚至用作平台宣传长期赠送。上图是参照「百万任我行」的保险责任,在市场上找了一些相同责任的险种来作产品组合。同样的保险责任,这份产品组合只需要年交保费144元,而且保的责任是伤残责任,并不像「百万任我行」只保全残返还型保险的保费构成原理是这样的,保险公司把多收客户的存蓄保费部分拿去。得到的,保险公司会将先抽取一部分,剩下的留作满期返还金用途。返还型保险的保费会比高出很多,其实满期返还的部分只不过是客户平常多交的保费而已既然「百万任我行」的保障成本这么低,但保障责任却那么少,那我们再来对比一下返还这方面它的收益是怎么样的。以年交保费1699元、交10年、保障30年、共交保费16990元,期满没出险理赔过的返还18689元「合同终止」为例,请看下表只要有一知识的人都会知道,货币是有的今年国家发行的5年期由去年的4.17%提升到4.22%,支付宝的目前是4.05%,为了更客观中立去分析,本次的计算只用了最为保守的3.5%来代入计算收益我们每年用144元去购买与「百万任我行」一样保障的消费险,然后把省下来的1555元保费分别每年进行定投,连10年。按3.5%的年化收益来计算,到了第30个年期,我们账户的本利和共有33499元,这比「百万任我行」的满期返还金18689元整整多出了14810元。也就是因为选择的不同,这30年下来,让你不知不觉地亏了11930元。换算得出,约等于你每年要花费398元购买这个被阉割后的鸡肋意外险!二、购买意外险,我们该注重哪些方面?意外会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尤其对于家庭的经济支柱,它会毁灭一个家庭的经济生命。而意外险的杠杆比非常高,保费又极其低廉,一餐饭的价格便可以买到一年百万的保障。虽然概率低,但是一旦出险,这百万的保额给我们带来的帮助是无法用一餐饭的价值来衡量的,所以建议成年人都买一份意外险。意外险是每家保险公司都会推出的产品,竞争非常激烈,产品淋漓满目,不同的产品所承保的范围会大不相同我们购买,需要注意以下的几个问题:● 保额:因为意外险非常便宜,杠杆非常高,建议选择消费型的一年期意外险。注意普通意外的保额,成年人保额不低于个人年收入的10倍● 意外身故责任:意外身故责任分为普通意外和特定意外,综合意外一般两者都包含在内。注意细看保障内容,优先考虑综合意外险● 意外伤残保障:根据1-10级不同的残疾程度按保额的10-100%比例来赔付,这功能是意外险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其他险种所不能替代的功用。注意全残保障只保1级残疾,它和伤残保障不是一回事,两者的保障责任有天渊之别。不带伤残保障的意外险,是不称职的意外险● 意外医疗:因意外导致的门诊和住院的医疗费用,按额度范围内给予报销。注意额度要高、是属于年额度还是次额度、有没有等待期、是否0免赔、报销比例是不是100%、是否扩展到社保外用药、自费药能否可以报销、就诊医院有没有要求● 意外津贴:意外导致的住院治疗时按实际天数来补贴,用以补偿收入损失。注意单日给付的额度、有没有免赔天数、单次给付总天数、累计给付总天数凡是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或学习的人员都可以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年龄在0-80岁的人群,在市场上都可以找到对应承保的意外险。除个别高额的意外险会对个人年收入有要求外,能否投保到意外险取决于其本人从事的职业。上图是意外险的惯用职业分类,具体要以其产品在投保时的投保须知为准。一般的保障承保范围是1-3类职业,但也有的是1-4类的。为了不给日后可能发生的理赔带来麻烦,请投保前务必要确认清楚后,方可购买。三、市场热销的几款意外险分析以上几款意外险是保囊君觉得不错的产品● 新华人寿的意外险虽然保额有点低,但价格是白菜价,可以用作补充额度和意外医疗之用● 安心财险的意外险是市面上性价比最高的,虽然没叠加交通意外责任,但加上了猝死责任,缺点就是医疗报销只限社保范围内● 众安财险的意外险可以算得上是保准的综合意外险,0免赔不限社保用药100%报销,而且医疗额度也比较高。缺点就是,这样的费率但缺少了住院津贴● 苏黎世的意外险比较适合那些中高端的商业人士购买,它的住院津贴额比较高,医疗是0免赔不限社保用药100%报销的。最大的优点就是它的医疗额度是次限额,而其它的意外险都是年限额度来的。唯一缺点就是有点小贵相信大家看完这编文章后,对意外险将会有一个新的认知。不能预知什么时候会发生的才叫「风险」,而只是用来保障我们和家庭的财务安全,把一旦发生意外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转嫁给保险公司而已。所以千万不要以「有买就好」的心理去买,保额才是重中之重。保额一定要高,保障要全面不留风险缺口,保费不重要,费率重要,切莫为了表面上的「大便宜」而忘记了的初衷!《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二前两天,君的表哥 30 大寿,亲戚们兴致勃勃地在家给他办了一个生日 party。然而到了 30 岁这个年纪,表哥却没有想象中的开心,跟我酒后吐真槽: 你是不知道,30 岁的男人压力最大。上有老下有小 ,家庭不能抛,事业不能倒。其实,很多这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相似的困扰。单身的人,大都处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或者技术的原始积累这个重要人生阶段,看似独来独往一身轻松,但人生是场马拉松,时间紧任务重。压力更大的是已经成家的男人,万一哪天有什么意外,那不就等于一人倒下,三个家庭危机诞生?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我们能进行合适的,或许可以减少这些难题带来的风险。 重疾险按照常理来说,会对家庭造成严重经济伤害的,主要是家庭主要经济支柱发生的意外伤残或者重大疾病的风险。而无论是意外伤残还是重大疾病,发生的时间都无法确定,随时可能来临。对重疾险的来说,一旦得了重病,一般 3-5 年内是无法正常工作的,而家庭支出、房贷、子女的教育支出都不会随之消失,还有后期的疗养费用,这些都是社保所解决不了的,所以重疾险的保额至少要做到年收入的 3-5 倍。挖财君觉得,一般的白领或公务人员,都有社保可报销医药费、手术费,所以重疾险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收入损失的补偿,而不是解决医疗费用的报销问题。购买足够的重疾险,主要是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品质不会因为相关变故受到太大的影响。在类型上,重疾险主要分为短期消费型、定期型消费、终身型。▍短期消费型,即买一年,保一年,出现合同中约定的重大疾病,就理赔,不出险,钱就消费掉了。此外,短期消费型的保险采用浮动费率,年龄大了保费就变贵了。要是到 40-50 岁再买这样的保险,保费也是比较贵的。其实,这类产品一般也只保障到 50 岁。▍在短期的基础上,定期消费型可以保证连续续保 20 年或者 30 年,然后保障到 70 岁、80 岁或者终身(每个产品都不一样,要具体产品具体分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定期消费型,会有身故赔付的保险责任。有的是身故时候赔付保额,有的是返还所交保费,也有的是到期返还所交保费等等。(每种产品不一样)▍终身型的重带有终身身故赔付,保险公司到时候肯定会赔钱出来。所以这种类型的产品,保费比较贵一些。终身型的优点还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管怎样,最后都能够得到赔付——人总是要死的嘛。还有一些终身型重大,带有功能,这样的产品保额会上涨,但是价格也会更贵。而对于终身型的重疾产品,不同公司的价格差异也是很大的。 寿险一般来说,购买终身型的重疾险带有终身身故赔付。但是挖财君个人觉得,重疾险不能代替寿险。有重疾险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对于现在家庭责任较重的各位顶梁柱而言,配置足额的定期寿险可以为家庭提供一定的保障,且相对而言,费用低廉。寿险一般分为两种,定期寿险,即只保障一定期间,比如 10/20/30 年,或者保至 50/60/70 岁等等;其次是,即身故 / 全残才能获得赔付。 意外险我们一般说的要购买意外险,是属于第一类综合意外险。意外险的保障范围比较鸡肋,要看清楚条款,一般生活中各种意外所致的都能理赔。根据保障期限不同,还可分长、短期两小类。还有两种是交通工具意外险、旅游意外险。前者具体产品有保多种交通工具意外的综合交通工具意外险,有专保航空意外的、有专保自驾场景的自驾意外险,有专门的。后者的保险根据不同场景还会设计一些特色产品,比如针对高原旅游场景有高原保险,参加高风险运动可选高风险运动保障,有的境外旅游承保恐怖袭击。意外险保额建议做到年收入的 5-10 倍,要覆盖剩余未还贷款、以及孩子能够独立前的家庭日常支出,以保证家庭成员尤其经济支柱在面临时,家人的生活可以不受太大的影响。 父母的医疗险对于 30 岁上下的年轻人,一个重要的担忧就是来自于逐渐年迈的父母,一旦父母生病,巨额的医疗费用可能会对小家庭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核心就是解决医疗费用的,但是给父母购买保险的话会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限制:购买年龄限制、健康告知限制、保费贵、购买保额限制。可以考虑医疗险、重疾险、这三种。▍医疗险这种险在医疗费用方面是覆盖的是最为全面的,但是健康告知要求高,并且都是一年期产品无法保证续保。目前市场上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高保额的医疗保险;另一类是低免赔额(可能为 0)中等保额的医疗保险,高免赔额的话更多的是转移核心风险,价格会低一些。▍重疾险重疾险在重大疾病病种覆盖较广,主要产品为长期型产品,不过需注意的是父母购买的时候保额 / 总保费的杠杆很低了,如选择终身含身故的产品,可能会出现保费多于保额的情况。如果购买的是终身型含身故的保险,则解决的是前几年缴费较少的时候的风险,后期来讲更多的作用为强制储蓄。另外要注意的就是,重疾险的购买其实对被身体情况要求是比较高的。▍防癌险如果在选择不了重疾险的情况下,可以为父母选择一款防癌险,防癌险的特点是常见的老年人有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疾病都不妨碍老人选择对应的保险,防癌险因只保恶性肿瘤,费率比较低,但相应的保障范围也是比较窄的。 家财险在一二线城市拥有房产的人,挖财君觉得家财险还是很有必要买的。家财险的投保范围一般包括房屋及房屋装修,衣服、卧具,家具、燃气用具、厨具、乐器、体育器械,家用电器;有盗窃、抢劫和金银首饰、钞票、以及第三者等。不过注意,地震这种不可抗力是免除责任不给赔的。说到这里,挖财君也还是来挑几个大家在买保险时遇到的问题吧,合理做好保险规划,尽可能的不要让以下情况发生:1、买了很多份,但几乎没有;2、只保小孩,不保大人;3、寿险只考虑 100% 赔付,保额却未配够;4、重疾险过于关心病种数,付出过多溢价;5、医疗险不可报销自费药;关于先定保险公司还是先定产品,我们还是得先从自己的需求出发我问问自己:保什么?不保什么?需要关注核心点,不要落入细节漩涡。另外,挖财君建议大家最好能够找到非常熟悉、信得过的朋友来做自己的,通过专业的建议合理规划,尤其不要通过电话销售的方式来购买保险。在电销过程中,销售人员不会顾及大家月收入是 5 千还是 5 万,不会按照家庭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合理设计。买了一份不适合自己的保险,那么自然就没有钱买对的保险了。陷在 30 岁危机里还没出来的朋友们,不如先考虑从家庭保险入手来进行规划,这样至少再遇到风险时,能让自己全身而退。《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三曾经一度受消费者追捧的航空延误险悄然变身,正在被商家打包销售。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因国内航班延误频频发生,导致航延险赔付率居高不下。为了控制赔付率,越来越多的险企将航延险与航意险打包销售,销售的价格不断走高,甚至比之前翻一番。而保险公司曾梦想借航延险搜集的梦想之路也较为坎坷。打包销售玩“隐身术”时值夏季航班延误高峰季节,购买一份航班延误险成为“座上宾”,但这一产品在多家互联网平台玩起“隐身术”,消费者大多难以找到购买入口。北京商报记者登录携程网注意到,该平台已经没有单独售卖的航延险,多数把航延险打包在中销售,价格从25-45元不等,3小时或4小时以上起赔不等,消费者需详细看保障内容才能找到航延险保障,而几乎所有的产品在理赔时均需出具承运人延误证明原件等材料才可以理赔。例如,最便宜的一款“安联携程安心旅程境内旅行保险经典款”,售价25元。其中就包含300元的旅程延误保障、3万元的医药补偿、30万元的意外身故和伤残。在理赔金额上,该产品每延误5小时,可获赔偿最高300元。与此同时,这款产品理赔方式较为繁琐。根据该,出险后,需要承运人出具证明原件,并注明实际起始时间、延误总时间、延误原因等才能获得理赔。事实上,在携程保险频道上,绝大多数包含航延险的理赔时间均多于4个小时。例如美亚“畅游神州境内旅行保障”、“平安携程境内长线保险”延误分别超过5小时、4小时才能获赔,理赔时均需承运人出具延误证明原件等材料。值得注意的是,航班取消却不能获得赔付。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多数上的航延险除了打包意外险,要么上调费率,下调理赔金额,或者降低理赔次数,或者变更理赔规则,比如延误时间从起飞时间变更为落地时间等。北京商报记者在上搜索到安盛天平旗下的一款“境内境外飞机航空航班延误保险计划三”注意到,该产品包括500万元航空意外身故,150元的航班延误。但其理赔条件较为苛刻。根据理赔条款,航班延误90分钟及以上才能获赔30元。与此同时,若为7天或30天,保险期间内限赔付一次;若保险期间为90天或180天,保险期间内限赔付两次;若保险期间为一年,保险期间内限赔付五次。也就是说,若保险期间为一年,最多获得150元的理赔金。理赔条件宽松滋生骗保“尤其是每年5-9月航班延误高发季节。保险公司在这个产品上亏损,所以很多保险公司停止销售单独的航延险。”慧择网旅行意外保险产品设计总监郁洲分析认为,之前因为激烈的竞争,保险公司对航延险的起赔点低,赔付金额较高。经常出差的旅客,确实可能通过航延险赚到不少理赔款。相关数据显示,每年5-8月,国内航班的延误情况都比较严重,尤其是台风、暴雨天气频发的7月,延误3小时以上的概率接近10%。而每年1-2月,北方很多城市会出现大雪冰冻天气,也经常会造成航班长时间延误。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官网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客运航空公司的平均航班正常率仅为76.76%,其中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延误占比高达56.52%。“如果持卡人想要因飞机延误带来的损失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不妨采取结合‘办理具备延误险功能的’+‘延误险’的组合方式。”一位银行相关人士建议道。据了解,市面上有很多款都附赠了航延险,激活航班延误险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小赚一笔。通过对比专属权益赠送的航意险,多数起赔时间为4小时。交行、中行、平安和钻石卡性价比相对较高:2小时起赔,赔付概率相对大,并且不限定购票渠道。如中信银行的,每个月只要刷满3000元,就可以得到航班延误险1份,保额为1000元,延误2小时就起赔。但信用卡赠险理赔流程比传统理赔流程较为繁琐,消费者要提供相关的理赔资料,并提交到保险公司,通过审核后才能收到赔付。因为航延险的赔付条件定得比较宽松,消费者把握了其中规律在小赚一笔的同时,也给市场上以航延险骗赔的专业团伙留下可乘之机。有媒体报道,西南某城市机场就有黄牛群体专门研究哪条航线会延误,游说乘客购买10-20元航延险,当时纯粹的航延险可能立即获赔100-200元,这种“逆选择”购买保险的方式,令保险公司只会赔钱。郁洲认为:“境内航延险有过度竞争的问题,导致保费偏低,赔付率过高。境外航延险通常会包含在出境旅游险中。航延险和航意险打包,可以用航意险的盈利对冲一下航延险的亏损。在商言商,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能忍受长期亏损。”考虑到实际的赔付体验,在具体的产品选择上,有业内人士建议可重点关注赔付标准和理赔的便利性,优先选择起始赔付时间短,最好选择延误2小时起即可开始赔付,且无需机场/航空公司延误证明,满足赔付条件可自动快速赔付的航延险。从目前来看,以上产品不再具有吸引力。此外,若消费者想获得航空意外保障,市场上在售的航空意外险仅6元就能获得30天无限飞百万意外赔付。互联网险企坚守阵地在被冠以“发展蓝海”的美名之后,航延险这一险种被认为不需要深度销售就能获得数据和理赔数据,传统保险公司纷纷试水。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传统险企被“吓退”,互联网险企仍在坚守阵地,但仍处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据了解,航延险属于典型的场景化产品,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航延险产品需要用户提前24小时进行购买。记者注意到,目前仍在单独销售航延险的有、、三家,这三家险企航延险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例如众新推出的“机场延误险”,用户只需通过微信搜索找到“机场延误险”,即可通过此款小程序进行快速投保。与传统延误险最大的区别在于,“机场延误险”小程序无需提前1天购买,尤其适用于机场候机用户人群。当消费者到达机场发现航班即将延误,只要是在航班计划起飞前15分钟,用户均可投保,延误1分钟也可以拿,每延误30分钟赔付10元,最高可赔付120元。此外,众安保险还有“2小时延误”、“4小时延误”两款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众安的这两款产品还增加了意外医疗、身故、伤残责任,而没有因此增高。共2页:上一页12下一页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老平台立即理财拿红包→(年化收益10%)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16716.html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四窗外阴雨绵绵,广东地区又进入了持续长久的雷雨季节。“这种天气真难受喔,我们老年人吃不消的呀。”今年83岁高龄的郑婆婆操着一口广东普通话向记者诉苦,“一到这种天气,就不敢出门,年龄大了怕摔跤,摔出个好歹的就要一直花钱来养了。”像郑婆婆这样60岁以上的老人在广东大约有1千多万,占户籍人口的14%。生了病怎么养,如何养,成了他们晚年生活的“头等大事”。“**帮买了,去年下雨天我不小心摔跤住院了34天,花费医疗费26247.26元,除去社保报销的21009.45元,**赠送和我个人都投保的“银龄安康”赔付了5000多元,刚好帮我支付了自负的部分,减轻了不少负担啊。”郑婆婆开心的说。“小保费”换“大保障” 老人需求旺为确保老年人能获得真正的保障,据广东省民政厅王长胜副厅长介绍,广东省民政厅、省老龄办联合广东省分公司自2014年起在全省启动了老年人意外伤害项目(即“银龄安康行动”),采取“**引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百姓受益”的方式,经过两年半时间,实现了全省参保人数超过630万人,覆盖率达到53%,让过半数的老年人享受到,弥补了社保、基本医疗在保障范围和保障程度方面的不足,提升了老年人抵御风险能力。据了解,广东省的,以每人每年20元的保障方案为例,参保的老年人不单可以享受意外住院津贴,还有意外伤害身故、意外伤残、意外伤害医疗三类保障项目。参保老年人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或身故,最高可以获得5000元的;如果因为意外伤害住进医院,能获取30元/天,全年内最多180天的意外住院津贴。目前,广东省部分地区以**团购的方式为老年人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在各个社区进行赠送,老年人无需办理任何手续即可参保。人民在调研时发现,此类保费低、保障全的保险,深受老年人喜爱。“65岁以上的长者难以购买商业,发生意外住院后,照护费用不能由医保支付,可以说有效弥补其他保障方式的不足。而且津贴可用于伙食补贴或请护工护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护理费用高昂的难题。”中国业务总监,广东省分公司总经理陈向荣向人民金融表示。“很多社区的老人试用后得到理赔,都主动自费又购买了一份,多一份保障,老人心里也踏实嘛。”广东省中山市花苑社区的理赔员说道,“以前大家都不怎么来社区取**赠送的保单,通过口口相传,慢慢知道了这个保险,才过来咨询、理赔。往往是早晨一开门就排起了大长队。”目前,老人意外伤害险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除广东外,北京、上海等地也积累了很多经验。专家表示,通过保险产品设计,将众多老人闲置资金和**小额资金归集后,再对有真正需要的人进行集中保障支付,小保费换取大保障,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同时,保险公司与**合作针对老年人推出的产品,有利于老年人获得真正的保障实惠,资金放大效应将更加凸显,可进一步减轻老年人个人和家庭医疗费用负担。老年人意外伤害险弥补社保、商保缺口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每个人关心的问题。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仅靠**的一己之力远远不够,依靠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才是解决问题的“”。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确定加快发展的措施,要求大力发展老年人意外伤害、长期护理等商业,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保障体系。陈向荣在调研中向人民金融介绍,老年人是疾病和意外伤害风险较高的特殊群体,是最迫切需要的弱势群体。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的基本医保等社保制度缺乏身故和伤残责任的保障,现有的商业险种投保年龄大多都限制在65岁以下,或者从经营风险角度考虑要求老年人缴纳高额保费,老年人可保的险种非常少,在老年产业中长期出现集体缺位。记者调研发现,市面上涉及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投保终身型的寿险和重疾险并不划算。因为寿险产品的费率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提高,老年人投保终身型寿险,甚至可能出现保费“倒挂”的现象,也就是所缴的总保费比保额还高。2016年5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保监会等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遭受意外伤害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年龄群体,不但会增加的支付压力,也会加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开展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既有利于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拓展新领域,推动发展,又有利于缓解社会保障压力,提高老年人及其家庭抗风险能力,减少因老年人意外伤害引发的矛盾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五
不敢创业,不敢离职,拿着几千块工资,没有被动收入,再不,就没救了。每次一公布所谓的xx城市人均薪资水平,你去看评论吧,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又拖了后腿”。可见,这些“平均收入”的水很深。现实中,月薪不过万的工薪族,依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于是,“我月薪3000多块钱勉强维持生计,拿什么钱?”、“每个月只有1000块钱能攒下来,投资什么产品好?”的问题,就源源不断地被问到。小编认为,财富的积累并非是一场智商120的人一定能击败智商90的人的游戏。套用上说,收入几千块钱,未必不能投资理财,而月入过万的人,月光的也大有人在。但是,对于月入几k的小伙伴来说,在面对动辄就大几千的生活成本时,常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忧伤。假设你符合以下的生活状态:● 月薪3K-8K,月支出2K-5K,结余1K-3K● 无家庭负担or家庭负担较轻● 暂无重大支出计划,如结婚、买房等● 有理财意愿但缺少此时,该呢?1. 不要去好高骛远的想着理财的宏图规划;2. 要有高效的利用钱财,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目的。具体地,你可以这样做: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而非“大概清楚”你的月薪、负债、积蓄、外债、固定支出,都是你应该牢记于心的。如果还不清楚自己每月到底花了多少钱,有多少存款,那你要做的就是记账了。在这个基础上,设定自己的理财目标。比如月薪3000,打算一年之后要攒下多少钱,2万还是5万?先有个整体的目标,再推算到每个月,你需要攒下多少,你又可以通过理财增加多少利息收入。开源节流,是理财的基础月薪没过万,特别是还停留在三四千元档位上的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原始财富的积累和的储备.尽量去开源吧,也就是想办法让自己的收入多一些。比如你可以做一个自媒体,获得广告、打赏收入,或者开个微店或者淘宝店,总之,多些收入的渠道。如果没有精力做副业,那就好好的节流,算好每笔钱花在哪儿,怎么花,把现金流控制好。控制现金流的具体做法,比如,你可以提醒自己不要捡便宜物件囤货,所有的东西买回家就贬值,这是市场规律;只买必需品,避免重复采购。虽说这样过会比较累,但是你的收入不允许你肆无忌惮的花钱,也只能这样了。强制储蓄,因为自律才有自由如果你有一个殷实的家庭背景,那么你可以很任性。但大多数人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需要自己努力积累。或许你了解很多理财牛人,也羡慕他们所获得的,但你要知道一点,几乎所有人的第都是靠“攒”得来的,没有攒出来的第一桶金,就算你有再好的,也只能望而生叹。所以,在收入不多的时候,请坚定攒钱的重要。另外,除了强制攒钱,消费方式的改变,也能帮你事半功倍。比如从“收入-支出=结余(储蓄)”,变成“收入-结余(储蓄)=支出”,把顺序换一下,产生的效果却大不相同。如果你还说,“我存不下钱怎么办?” 解决方法很简单:把工资卡交给你妈保管。选择适合自己的想起以前有用户问我“可以实现每年20%的收益吗?求推荐。”我问他为什么非要说20%?他说因为看到有文章里说,李嘉诚有一套理财理论,“一年存1万4千元,并且获得每年平均20%的,40年后财富会增长为1亿零281万元。”小编敲了敲计算器,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40年间,每年的投资回报率都要达到20%!这个谁能做到?李嘉诚可以,一些高收入高净值的人群可以,一些专业也可以,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靠着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来说,20%无异于痴人说梦,何况每年都需要稳定在20%左右。高收益的对你而言不一定是有效的,所以不要盲目选择收益高的产品和,适合自己的,哪怕只能跑赢通胀也是好的。月入几千元,能最后拿来理财的钱其实很有限,因此投资上要尽量选择门槛低、安全稳健、方便操作的理财方式。比如、P2P、。除了选对产品,投资能否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时间。理财不是今天给你做了规划方案,明天你按我说的做了就能摆脱困境的事情,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理财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拥有两张保单一张意外险保单和一张重疾险保单。不管你有多么不喜欢保险或者,都要懂得利用保险转嫁风险。因为意外或者疾病输掉所有的积蓄,太不值了。难道你如今的努力,都为了给医院做贡献吗?经营好自己的信用信用的好坏,跟你的收入高低没有直接关系。信用卡作为一个工具,可以解决近忧或者捞到实惠。但是一定要把控制在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别让钱包太难堪。尽早开始积攒自己的信用分值,以便为有资金需求的时候提供方便。比如,如果拥有良好的信用形象和信用分值,未来能提高在银行的。经营好自己的信用,对你有益无害。多学点儿理财知识理财知识,别人说了也就说了,你不一定明白其中的道理。只有自己学习理解了,然后一点点尝试,才叫积累,也才会更全面的认识自己适合怎样去投资、能承受怎样的风险,不至于被一些低劣的骗人伎俩给骗到。现在收入不高没关系,重要的是不要整天哀叹于挣得少,不够花,只要多注意生活中的理财细节,学会开源节流,一样可以拥有自己的财富。越早开始理财,未来才可能越安稳。来源南方网三口之家如何规划家庭保险?今年35岁的张先生在国庆假期期间,开始为明年的财务做新的规划与预算。而在这之前,他将自己家庭的财务情况重新梳理了一次,并且跟南都记者一起咨询了。大型保险规划师建议,保险作为一种分散风险的产品,用年收入的10%来配置。另外,对于意外险产品建议高配,尽量将杠杆放到最大,同时利用消费型健康险来减少家庭资金开支,并且做足家庭保障。家庭保险产品的配置对于张先生而言,保险作为风险管理必备工具,必须打好基础。一、意外险品种1.成人意外险:每年150元-500元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保险人群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显示,交通类风险是第一位的意外风险原因。男性的意外伤害风险高于女性,在中青年(20-59岁)阶段,男性意外风险是女性的2.38倍。意外伤害事故带来的影响常远远超出个体承受范围。作为专门针对意外人身伤害事故提供风险保障的意外伤害保险,在分散意外灾害风险、为被保险人提供财务补偿、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高级营销总监李埔章称,购买相应的保险也是转移意外伤害带来的严重后果的有效手段。意外险保费低、保额高,适用人群广泛,投保简易,能够覆盖全时间、全空间、全人群、全事故原因风险。今年的互联网人身险统计中,意外险的规模为27.6亿元,同比增长了149%。值得关注的是,意外伤害保险的伤残保障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2014年1月份起,意外伤残条目由原7级34项扩大为10级281项,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意外伤残风险保障水平。一家互联保险规划师则称,建议张先生一家在网上购买1年期的意外险,或者长期意外险。“关于意外险的保额,选你能买到的最大保额,保障杠杆放到最大,市面上不少产品都配搭了意外住院等保障。”李埔章称。南都记者在查询到成人意外身故和残疾赔付50万的保险,每年费用在150元-500元区间。新设立不久的互联网保险安心保险则更为大胆,意外身故保额最大放大到300万,保费每年在1860元。2 .小朋友意外险:100元另外,“对于青少年来说,高危时间是暑假,高危事件是溺水。”《意外伤害风险研究报告》指出。“身体和思想都处于发展成长期的青少年好奇心强,并慢慢开始有了独立活动,但对生活中很多危险因素认知还不够,因此经常会让自己处于高风险环境之中。”李埔章对南都记者表示。小朋友则应该加强保障。“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为孩子购买,却不购买或疏于购和医疗保险,这将本末倒置。孩子遭受意外伤害的概率相对较高,头疼脑热、生病住院的概率也要比成人高很多。”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南都记者在上观察,泰康在线0-9岁小朋友身故保额20万附加意外医疗,住院津贴综合意外保险,价格在120元。而在官网购买还有8折的优惠。二、健康险品种1.:2400元比较有意思的是,张先生购买了税优健康险这款产品,每年缴费2400元。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分为两个一个风险账户,另一个是账户。张先生的2400元缴费,扣除了每年的风险保费后,剩余部分流向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张先生今年的风险保费为378元,剩下的2022元则进入了万能险账户进行积累生息。事实上,国内第一款享受税收优惠的保险产品,普及率并不高。南都记者从保监会获悉,税优健康险自2016年3月首张保单签出至2017年7月底,全国售出税优健康险88525单,实收保费1.67亿元。“我也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购买的。税优的产品的价格和保障设计都受到严格管控,保险公司以微利运营,对于消费者肯定是让利的。”张先生对南都记者阐述了购买税优保险的初衷。张先生抱怨,“大家的购买意愿其实还是很强的,我也拉上了公司财务一起购买。这个产品一年下来有600多的免税额。主要是购买多一份保障,不过购买这个产品流程确实很复杂。”值得注意的是,这是税优健康险推行以来单笔赔付最高案例。2 .高额医疗险:376元李埔章称,张先生拥有医保、税优健康险、重疾险的保障,保障其实相对齐全。不过,税优健康险有个问题是只保障到65岁,健康风险高企的老年生活无法覆盖。不过更应该补充谢太太的保障。“首选终身,不过建议配置50万保额,保险价格在13万- 18万。”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保险规划师周冰称,“鉴于家庭资金压力,其实更为推荐。虽然每年健康险的保费会随着年龄增加,但是未来更多的健康险产品形态会出来,投保者的保险产品选择更多。”南都记者调查发现,2016年火爆市场的“百万保额医疗险”,在2017年继续高歌猛进。平安、阳光、众安等保险公司掀起一波短期健康险红海战,保额从600万元一路升至1000万元、1500万元。一贯以价值为先的险企工银安盛近日也加入战团。迄今线上销售的各类一年期高额医疗保险已超过10款。张太太如果投保一款百万保额医疗险产品,保障额度为一般300万元和恶性肿瘤保险金300万元。张太太只需要376元,该公司宣传称,产品能够续费到80岁。上述保险规划师李埔章称,医疗险和重疾险的重大区别在于,人的健康风险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步上升,长期重疾险可在数十年内锁定赔付额,而医疗险多是一年期保险产品,实报实销,即便买了很高保额的保险,也不能提前支取未发生的医疗费用。“如果被保险人健康状况变差,或者被保险人发生过理赔,不能继续购买原医疗险,再次购买其他重疾险产品将面临较大的加费甚至被拒保风险,可能面临无险可保的情况。”李埔章也表示,“重疾险重在长期规划,医疗险重在短期保障。”3 .卡:200元少儿其实保障保险相对较多。对于基本医保以及学校统一投保的对儿童的基本医疗以及意外风险已有覆盖。婴幼儿、学龄期儿童以及在校生其实都可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且由于**给予适当补助,所以个人所缴纳的保费相对便宜,且可以带病投保,不用担心儿童有先天性疾病而被拒保。同时,中小学生在入学时自愿投保的学平险同样具备性价比高的特征。事实上,不少保险公司也推出了针对少儿。比如张先生的小朋友投保,平安少儿安康卡200元一张,重大疾病赔付5万,意外身故赔付10万。众安少儿重疾险重疾25万保额,保费250元。“为孩子购买保险时的顺序应当是:意外险、医疗险;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在这些保险都齐全的基础之上,再考虑购买教育金保险。”保险规划师周冰表示。建议一合理安排支出对于很多中产家庭而言,目前的资产积累可能是花了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慢慢完成的。张先生目前每月支出其实并不算少,但是,张先生需要进行长期财务规划,需要明确资金用途,知道家庭每月的必要开支,并减少不必要的支出,争取积累更多资金,将来才能游刃有余。建议二调整张先生表示自己为中等风险承受能力的。而一家第三方机构的则建议,低、中、高风险的资产配比分别为20%、60%、20%。从投资结构来看,目前张先生全仓,应该适当配置低风险的资产。国内的股市波动大,而且机构操作优势未来会越来越大。规划师称,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勿孤注一掷,做好,待保险等保障类投资产品给家庭打足了基础,其他高才不会是空中楼阁。顺序应该是保障类产品,比如保险、存款等、现金管理、类产品,最后才是风险最高的权益类和另类产品投资。案例张先生今年35岁,在事业单位从事文书工作。谢太太比张先生小2岁,律师助理,家庭年收入20万左右。家里有一位3岁的小朋友。张先生和谢太太夫妻俩、养车、赡养老人等等,每月开支在1万左右。张先生对金融相对了解,自己,也跟热点配置保险。张先生和谢太太单位均买了职工医保,小朋友也购买了医保。另外,张先生此前购买了新推出的税优健康险,并投保大型保险公司一份保额在6万元的重疾险。而谢太太和小朋友则没有其他保险了。夫妻两人考虑未来孩子支出会变多,所以也想着提前做好资金规划,给孩子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自己做好健康保障。南都记者带着张先生采访了多家保险公司,多位保险公司规划师也给出了自己的意见。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相关阅读最全|详解百家平台信披数据(名单)36家平台最全[附名单]三大迹象表明P2P已走向良性道路8月8平台单月成交规模超过70亿元 过百亿平台中已有8家获得首批接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热点文章互金常务理事丨18家透明平台接入央行丨接入牌照资源平台丨互金协会成员 一体化平台丨白名单 网贷朋友圈丨网贷巨头规模
标杆案例丨三证齐全平台
百亿平台丨低调CEO
《看似占了大便宜,实际让你高价买了阉割版的意外险!》 精选六本人相关背景:精算师前言:我写这回答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钟尽量一字不拉地读完本回答。这30分钟也就是一局LOL或者一集电视剧的时间,但你可以读到一位有n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专门写给知乎里绝大多数不太懂保险的朋友的回答。这篇文章尽量不使用网上你能搜到的已经被复制粘贴了几万遍的信息,而是用我的专业知识换一个角度为大家诠释。我并不是第一个回答本问题的精算师,只是我角度和他不一样。现在老百姓对商业保险乃至保险公司的怨气非常大,用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的话解释就是:保险最大的风险是你购买的保障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我本来只打算买个西瓜结果最后发现买回来一个篮球。篮球也许比西瓜贵,但这并不是我需要的东西,我不需要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我专门写了以下回答内容,我希望这篇回答能是一站式的商业保险回答贴,一篇就能解决普通人乃至初级所有问题。所以请您尽量每个字都要看哦!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保险,特别是对商业保险,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可以产生动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自己及家人购买最好的商业保险。如果有**和企业的决策人员能读到本文,也希望你们可以积极考虑为你们的员工乃至他们的家属购买保险。保险真的能为你们省不少心!我后面也会为大家介绍如何为自己配置保险并且为什么这样配置。保险这方面,特别是商业人寿保险,别说知乎,整个中国能像我这样从渠道、各种基本法、产品模型、、核心系统、各种运营、再到监管乃至外部再能如此全面了解的真没几个。好吧严谨点,最多也就几百号人。反正我的意思就是保险这方面我真的很牛逼就是了。(嗯,别打脸了)还有,我这篇回答虽然写于2016年,但即使你在2017年、2018年乃至东京奥运会时候才读到我这篇回答,我说的内容仍然管用!!!我也会偶尔更新一下本文的内容,但无论怎么更新,本文的主基调是一直管用的。以下是正文:-------------------------------------------------------------------------------------------------------------我知乎第一个赞同过千的回答:怎么购买一份合适的重疾险组合? - 李元霸的回答里曾经明确推荐过哪些重疾产品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最好的,但还是源源不断收到私信问我某某是否更好。我实在诧异地很,我不都告诉你们哪个最好了,你们照买不就是了,为啥还问那么多问题?但我想了想,即使在保险公司,很多员工甚至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买保险。还真别笑,你如果有亲戚朋友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可以问他们一个人身保险里最简单的问题:的“身故责任”分几种?我猜很多人是回答不出来的。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保险,除了知其然还要让你们知其所以然。对于本题回答我决定换了个演绎方法。我要从知乎里最少人说的,最少人懂的,也是最基础的开始: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你们看到这里,心情肯定和下面这样图一样,尼玛你们这些安利保险的现在都走这种套路了。不不,后面很快你就知道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了。来,我们先耐心一点,不然这文章后面还有更长更臭的怎么办。我们都严肃点,耐心点。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国务院通过“”,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央行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证监会一年365天被全国人民问候全家,其知名度也不必多说;银监会作为闷声发大财的最典型机构,四大行也得听它司令,牛逼地位我也不多说。但你们知道保监会是干啥的么?保监会的实际知名度我先给你们看一个官微阅读量对比图。这是前阵子同一种类型的新闻:证监会/保监会完成2016年建议提案工作(截图时间有点久,这篇文章其实动笔于很早之前,原谅我的拖延症...)。这只是一条很普通的日常工作新闻,一般人根本不会有兴趣看这种新闻,产生的阅读数可能就是因为两个微信号的处女座关注者为了消掉未读提示而产生的点击。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种新闻证监会官微里的浏览量可是保监会官微的20倍!从大概率上甚至可以间接推定每20个知道证监会存在的人里面才相应有1人知道还有保监会这种机构存在呢。http://wei**n.qq.com/r/LXWLkxHE4UyerVXw9yA-(二维码自动识别)(题外话:我这里故意“黑”了一下保监会的官微,实际保监会还有一个公众教育微信号叫“保监微课堂”,专门用来向大众普及,做得非常好,甚至比很多的微信号都做得好,这在**机构的微信号里是比较少见的,我建议大家都去关注,真能涨不少保险知识)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中”,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虽然是正部级单位,但实质是副国级部门)。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在国内开展的每一项保险活动我们都是有法可依的。之后盛传高层会将“一行三会”合并成立一个大监管,即使最后真的这样实施,保险监管毫无疑问也会是一个独立的职能。而我为什么要先谈保险监管?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本来可以把上面那段第一句话中的“之一”去掉的,但采用相似监管原理的欧盟Solvency II经过多年扯皮后眼看就要被天朝的后发制人超车,吓得赶紧和我们同时在日实施,免得被我们抢去全球第一的美誉。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注:不读克洛斯,读c罗斯,官方发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换句更直白的话说,天朝的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如果把中国的C-ROSS或欧盟的Solvency II比作Windows 10(当然Solvency II允许使用监管批准的内部模型而非标准模型以更好的反映自身风险,这也许再”高级“一点),那么目前美国使用的RBC保险监管架构差不多就是Windows 2000最多带个SP4,采用RBC类似架构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也正在根据自身市场情况准备监管更新中,但从安装进度条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咱们啦!所以,不要提到中国金融业总觉得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在什么纽约伦敦面前我们抬不起头,我们金融业也是有领先全球的时候!(此处应给中国保监会掌声)对了,全球银行业最新的监管架构巴塞尔3协议,即使在监管如此强势的中国,也得到2018年才能全面实施。我们的C-ROSS和Solvency II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保险业版本的巴塞尔2.9,可是早整整两年哦。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150%,这里每个项目都会牵扯复杂的算法。如果计算结果低于150%,保险公司就要开始紧张了,因为贵司已经唤醒保监会的盯梢属性,自己要赶紧想办法把偿付能力弄回150%以上。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等等等等等。国内信息可以通过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信息披露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看到这里,你肯定要说:贵国这种官僚机构,尼玛吹的都好听,实际做起来还不是一坨屎。那我还要告诉你,执行起来也不会是屎。因为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由精算人员专门负责,这就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性和专业性。在中国,工作及其他精算相关工作(如产品定价等)全部由精算人员执行,相关工作报告得到总精算师审阅并签名同意后还需要按期上报监管。这些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保监会相关规定中法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不是随便张三李四都能去干的(其他金融机构倒是可以)。为了保证专业性,包括总精算师在内的精算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考试并力求获得精算师认证。就专业认证难度来说,你们可要知道考出一个FSA(北美精算师认证)的时间平均是考出CFA时间的三倍。而精算师认证中的神经病,FIA(英国精算师认证)更是普遍认为难度是FSA的两倍!如此艰难的精算师考试就是为了确保精算人员能具备合格充足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即使考试通过,每年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继续教育以保证精算师紧跟最新的精算技术和保险监管发展。你这时又嘀咕了,不就考试难一点么,高分低能的人多得是。不、不、不,你们太小看精算师的工作了,一个精算工作者接受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和公司管理层三重监督三重压力不说。在中国,总精算师是一个如此变态的职业,监管机构有权力是可以终身追究你曾经的工作错误的!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对的,精算师中的佼佼者,各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是有可能被终身找茬的。要是你知道你有可能快退休了竟然还要为某一份20年前在某个老东家签的精算报告挨处罚,你想想平时该有多大压力啊。老板都有如此压力了,下面做小的还不加倍奉还么?因此,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甚至,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今年更新此文时发生的一个新闻:保监会前**因为某些问题被撤下。但是,即使这样之后,保险监管仍然在有效运行。这就一定程度再次证明这个监管体制是可以独立于任何人可靠运行的。但我知道你们肯定不想听这些有的没的,你们就是想知道,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这里需要重点澄清,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些常说的中国这其实是错的!,因为,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但如果真,我们还有来你的保单安全!这里还要特别特别提醒一句,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起稿写这篇文章的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远了。因为能开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说回万一保险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怎么办。汇金公司你们肯定知道,牛逼吧?证金公司你们肯定也知道,虽然傻逼但还是牛逼吧?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这个或保险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以指定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同时根据《保险保障》,保险保障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第二十一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的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利益的,保险保障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这个救助标准你们满意吗?我觉得太仁慈了,就像菩萨一样。而且,你可是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 - 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请不要和索偿投诉局混淆,不是一样东西),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我觉得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像内地这种消费者经济救助体系的。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办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这个经营乱状主要是因为这两公司实际控制人各种作死。一次是为了,另一次是为了。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仅有的之一。所以有人说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其实中国才是。现在保险保障将近700亿了(16年首次撰写本回答时),主要来源于各位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别觉得700亿少,其实非常多了!新华保险就是一个巨无霸,保金当年照样能救。再多说一句,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觉得现在自己的钱足够罩你们了,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说到现在,你们对你们买的保单感到放心了么?然而,然而,偿付能力的先进性、精算师的专业性还有保险保障基金都不是我要放的终极大招。我先卖个关子,你们现在应该对于“我买的保单安不安全,最后能不能赔”这个话题有点认知疲劳了,我后面再放终极大招。我现在先切换一下,我们来谈谈中国的保险公司。什么?卖保单给你的就是保险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要经营,你如果要卖保单给自然人或企业,根据保险法,你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再跟我念一遍,在中国不是阿猫阿狗可以,你必须有牌照!牌照!牌照!而且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大家如果在携程买过机票,也许买过那些搭售航意险的机票套餐,这些航意险背后就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携程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大家如果在淘宝买过东西,付款的时候有个选项是问你要不要,那么这个退运险背后也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淘宝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来到国内也得拿牌照,比如英国保诚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各出50%股份成立信诚,获得了中国的才被允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国内根据保险业务类别一共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精算实际也对应分为寿险精算和财险精算。保监会也分别有人身险监管处和财产险监管处监管这两种市场。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旗下有非常多的业务,其中由“”负责集团的保险业务,而平安保险实际再分为:平安人寿、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子公司负责。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中国平安一共有持有4块牌照经营保险业务。每家子公司都需单独接受偿付能力监管,集团还有总的偿付能力监管。如果你买了平安的车险,那一定是“平安财险”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财产险牌照,你上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财产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果你买了平安的重疾险保单,那一定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主要是团险业务,为方便讨论这里暂时忽略它俩,后面会说什么是团险业务)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人身险牌照,你保险合同敲的合同章肯定是“”。所以你买了车险要理赔,冤有头债有主,肯定是找“平安财险”索赔,即使你找“平安人寿”,虽然他们都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但肯定是不会理你的。但是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有一个特例,就是允许经营短期(即保险期间为一年期及以下)人身险业务,这是和经营范围重叠的,但一般来说财险公司因为管理因素很少会把这种短期人身险业务作为自己的业务主力,所以大家购买人身险还是会去寿险公司。当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只有一块保险业务牌照,要么经营人身险,要么经营财产险。我还特别提到了保险公司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这是因为受益于目前什么都要互联网一把,网上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抱团保险等等,打的都是更便宜跟方便的保险的口号。然而,网上互助保险很多都是冒名,这些组织全部都不接受偿付能力监督,差不多是野鸡P2P之于银行的区别。他们不接受偿付能力督导意味着如果你上错了类似这类型的坑,或者到最后发生理赔他们没钱赔给你,我上面和你们说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保障基金还有那些精算师们都不能在你被坑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能找个地方拉横幅申冤去了。需要注意保监会是允许设立相互保险的,截至2016年10月,保监会也只是批筹了三家相互保险,包括马云的信美相互,但是这些相互必须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保险公司牌照是稀缺资源我意思就是想说保险公司牌照可值钱了!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尤其多得、等在和海外并购上屡屡弄个大新闻,让大家知道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各种妙用。据说各种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过了100家!(17年更新:安邦和前海弄出的大新闻实在有点大,所以现在牌照更不好批了)但是,保监会对新一直持非常审慎态度。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虽然至少要有2实缴资本,但现实中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即使这20亿元不是问题,如果背景鱼龙混杂,那拿牌照一样不会是容易事。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什么?赚钱,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掏钱出来开保险公司都是为了要赚钱的!?购买保险是为了减少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也就是,用***原理来解释就是被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打个比方,没买保险前,你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是 [-50万元, 200万元],有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各种财富损失,比如家里大火,比如治病过程中支付的高额医疗费用;而通过购买保险,你的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变成[80万, 190万],虽然最大值因为要交保费而变小了,但是更加确定了(这个例子中波动范围从250万缩小到110万,所以未来更确定了,当然我这里举例简化了很多统计学上的东西,大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和社保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有保险两字,但压根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常说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自于**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和参保人的社保缴费。社保当年即使有结余,也会滚存到下年继续使用。广义的社保还包括新农合、大病医保、个别地方**特有的公共保险项目、部分政企合作的保险项目,如目前深圳社保委平安养老承保的全市居民等等。而保险公司同样能提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障,并且还能提供更广的保险项目。保险公司的收入来自于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的保费和相关保费产生的投资收入。还有,上面说了,保险公司要赚钱,今年赚到的钱是不会送给投保人的(各年度间利润平滑或留作他用除外)都要当年瓜分掉的。举个例子:社保中的医疗是尽可能让所有老百姓获得平均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从成本考虑肯定不能做到对任何病都用最好的医疗方法最好的药去治疗,这样高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是能负担的起的;而购买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还能进一步享受社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报销甚至私立昂贵医院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社保无法提供的。那么中国现在呢?保险公司是如何命名的?截止2016年4月,中国实际有7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含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合法经营。因为每家公司必须定时向保监会报送统计数据,具体名录可以侧面通过保费收入统计表来了解:人身险公司名录:月原收入情况表财产险公司名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这个“名录”是一直更新的,有兴趣可以点上面链接进去换个最新时间统计看看。上面名录里随便找几个名字,比如:,比如。我们业内一般会简称为XX人寿或者YY财险,但偶尔有些特别的比如新华人寿份有限公司虽然只卖寿险,但根据传统更喜欢简称新华保险,即ZZ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些都是大公司,营销员众多,要么请姚明葛优做广告,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会听过名字,但是更多的公司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从未听闻。只要在上述网页中搜索相关名字(Ctrl+F即可),能搜到的都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险公司,他们卖给你的保单也就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单。再看看做的比较好的首富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很多连寿险和财产险都没区分清楚就来了。我尤其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图最下面的“代理经纪”。代理经纪即,他们其实是一个中介,只是保险公司众多销售渠道的一种,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是没有承保资格也不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差异,差不多就和链家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区别一样,虽然品牌里面都有地产两字,但是链家地产只是中介。很多时候宣传上他们经常“故意”省略“经纪”两字,让投保人误以为他们也是保险公司。但是他们以中介销售费用为生,不承保你的风险。这里我们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保险的销售渠道(为了方便讨论,我的这篇回答从现在开始会集中讨论和自然人更相关的人身险产品。财产险由于国内主要与个人相关的就是车险为主,车险除了保障更是买服务,而车险价格有监管指导价格而且已经竞争白热化了,没啥好说的了。不过我会在后文中为大家介绍一款必买的除了车险以外的财产险产品)刚才说了保险经纪其实是销售渠道的一种,其他销售渠道常见的还包括:人(阿姨,这里有份儿童教育金非常适合你小孩)银行柜台(您存这个利率更高)电话销售(您好,我工号是,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团体保险(各个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保险福利计划)保险公司官网销售(比如平安的官网)等等。某些公司会侧重某种渠道,如友邦保险的代理人;某些公司会在所有渠道尝试开展业务。这取决于公司的销售策略,但并不是说某个渠道卖的保险一定会比另外一个渠道的更好。而对于保监会分类或者精算人员设计产品来说,大渠道只有两种:和团体保险。团体上只能销售给三个人或以上的团体,所有团险以外的业务都是个险业务,也就是你刚才看了那么多代理人、银行、电销、网销渠道其实卖的都是个险产品。说完,我们再说说保险产品我把上面的贴图裁一下再贴一次,:对的,在专业人员眼里,人身险产品按照保险责任只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再按上一节说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区分就一共有6种大类的保险:团体寿险、团体健康险、团体意外险、个人寿险、个人健康险和个人意外险。比如:你们工作单位帮你们买了航空意外保障属于:团体意外险中的交通意外保险你帮你的小孩买了重大疾病保障属于: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你帮你太太买的身故保障:个人寿险中的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等(这三种都能提供身故保障)保险责任还有很多很多类型,但是都能分到上述三种保险责任类型和两大渠道当中。有些产品可以同时提供多项责任,比如不少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同时提供身故和重疾责任。但是通常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产品管理,多数保险产品只会包含一种类型的保险责任。再说到某个具体产品,我国保险产品是有命名规则的,大致为: + 可选的吉庆名字 + 具体。请注意吉庆名字纯粹就是为了产品叫起来好听,没有其他用途。下面以平安人寿这几年卖的最火的平安福来给大家进一步说明(注意我不是安利你们平安福...这里只是用来说明保险产品命名问题)。(图片来源百度)上面这个计划由:(1)(主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终身寿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寿险中的终身寿险)(2)平安附加平安福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2014)(附加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附加”代表是附加险、“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给付形式是提前给付、“2014”代表2014年开发版本,2014也不代表啥,不一定保障内容就没有2016的新,也纯粹就是个命名后缀)除了了平安福主险和附加重疾险外还有6个附加险,从名字大致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保障内容是什么,不再赘述。所以当大家购买什么什么保险计划时,请记住所有保险计划都是有不同保险产品组成的,无论如何设计搭配,他们的最基本的组成就是各个保险产品。主险和附加险有什么区别?在个险产品范畴,主险通常单件保费较高,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保费中所含的费用可以打的比较高,可以单独销售。附加险保费通常比较低,如果单独销售不太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因此通常采用与主险搭售的形式。那么保险产品到底是如何定价的呢?精算师们是如何计算保费的呢?的呢?所谓就是如何计算保费的,但是这行当光精算师考试就要花大概2门大科目去测试掌握情况,再加上实务工作中还有无数种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教到的情况,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在一篇短短的知乎回答中和你们说清楚的。但是我可以从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你们间接地说说保险公司的定价原理。保险公司有三个利润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差:死差(发生率差)、、费差。用一些极其简化的例子和你们说一下三差,请注意我们实际工作中定价产品会远复杂于这些例子,千万不要说是精算师随便拍脑袋就能算出来的...死差:比如保险公司设计某款寿险产品的时候预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谓的预定发生率),但是最后只有7人死亡,那么少发生的3个人死亡带来的死亡成本减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损。根据产品不同,目前国内人身险产品常用的定价参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最新的版生命表预计将会在今年(2016年)下半年应用)、《中国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也包括公司提供的发生率和保险公司的自身承保经验。利差:保险产品的保费都有一个定价利率,打个比方是3.5%(所谓的预定利率),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那么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这里特别插一句,由于财险公司多数都是短期险产品(保险期间1年期或以下),利差影响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寿险公司动辄数十年的保单,利差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影响会非常大。学过一些基本金融知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每年只相差0.5%的,在几十年的跨度下差别也是惊人的。费差:如果一个保险产品预计发生100万的费用(所谓的预定费用率),但是最后只付出了80万费用,那么这20万块省下来的钱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当然,如果这个产品是分红险,那么这些利润的一定比例也会作为给保单持有人,这也是你们买分红险时看到所谓红利演示里面的最后真正能到手的红利实际来源)。你们读到这里,我提个问题,你们猜猜目前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三差中的哪差呢?(请再次注意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寿险公司了)你肯定会说,保险公司嘛,肯定是赚保险事故发生的比预期少咯。错!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且是大头!!!其次是死差!最后才是费差,而且很多公司其实是费差损!这是因为目前死差的根源,比如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而且,保险公司经常会把这些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安排转移给再保险公司(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投资收益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而现在市场实际又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因此利差对的贡献非常大。我其实想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带出的一个话题,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我这里先要抛出一个观点: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看到这里,你们心情肯定是这样的。有道是“一人卖保险,全家是骗子”(又经评论中读者指正,可能是“全家不要脸”),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也知道。翻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其他回答,有不少也是埋怨中国太差,甚至同样一个保险责任(比如旅行中的境外救援、癌症理赔),同一个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竟然还有两种赔款处理手法等等。但我刚才不是说了,现在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都来自于投资收益了,我“故意”少赔一百单可能比我把做上去0.01%都不如。我冒着被你们上访、拉横幅、涂鸦、责骂、殴打、砸营业部等等风险,就为了省那么点钱,有必要么?而且现在一个风险管理良好的保险公司都会为自己的承保风险进行周全的再保险安排,很多时候理赔的大头是背后的再保险公司兜底,又不是保险公司掏钱,为了更好的知名度,我还乐意赔呢。所以我要和各位知乎朋友认真的说: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保险事故定义的理赔,无论你买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赔,槪无例外。各地保监局也会提供消费者保护机制,你们可以上保监会官网查找您居住所在地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在有纠纷的时候,这个是比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更管用的方法。但是,还是请注意你的理赔必须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比如你不能拿原位癌的诊断证明去找重大疾病,因为恶性肿瘤的定义已经明确将原位癌排除在外了。精算定价时,你的保费也不包括原位癌的发生率。市场上有额外保原位癌的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保费肯定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货。很多人觉得诸如重大疾病保险中的定义实在“繁琐冗长”,但是正是因为“繁琐冗长”,才能保证疾病的可量化性,大家才能在实务中进行鉴定操作,进一步统计出发生率进行保险产品的定价。像重大疾病中的最基本的25种重疾的定义是由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发布的,并不是某家保险公司随随便便说了算的。索赔“不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是保险公司最经常做出的拒赔理由,也正是这种“拒赔”经常莫名造成保险公司故意不赔的形象。拜托,是你们不仔细看合同好么。你们都付了那么大笔保费了,为啥保险合同不仔细看看呢!看不懂?我教你们一个看保险条款的窍门,很简单,就看保险条款里“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那两节即可,任何保险公司都有这两节。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们精算工作者做定价的时候一般只看这两节就够了。但是如果你有一天真的碰到保险事故,而你还是觉得保险公司“故意不赔”,你该怎么办?还记得前面我还留了一个终极大招没放吗?这里要用一个的案例展开下去:这几年保险公司接到不少很特别的索赔,当然由于保密的原因我无法进一步透露具体信息。这些索赔不少都是先在十几家不同保险公司投保某个特定保险产品责任,虽然每家公司买的不多,但是总保额合计非常高,而保险公司之间目前没有系统性的大额保单信息共享机制,这些人投保时也不能有效监测警示做到有效拒保,然后被保险人买完保险后不久就“出险”挂了。骗保不要紧,各保险公司的核赔人员也不是吃素的,出事后的理赔调查结果显示出险经过疑点重重,最后联合拒赔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人家家属上访了,各种花样迭出的闹。咋办?我们天朝下面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以为第一要义啊,在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有利益冲突时,监管明显“偏袒”投保人 / 被“保险公司有钱,赶紧息事宁人”,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不管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虽说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也不希望它变成主要亏损来源吧。我说的这种案例不是个案,每年发生非常多,我甚至估计目前保险公司5-10%的赔款都和这种所谓合同条款定义外的理赔有关,所以这就是我说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的原因了,谁叫你被认为要有社会责任感呢。记住,在中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机会更大,不管你是装哭还是真的哭。对于中国的保险消费者,这就是中国远远胜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在这么对被保险人有利的监管制度下,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的保险呢?WTF,读到这里如果还有人要和我讨论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监管制度比中国大陆先进,他们的保险更让人放心,麻烦你先去撒泡尿当镜子照照好么?说完理赔的问题,我们再说说投保的问题。要先给大家说一个概念,商业的基本原则是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必须是健康体或标准体。这个健康指的是上的健康,不是医学上的健康。我们保险产品定价的其中一个最基本假设就是被保险人在投保那一刻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大家投保过商业保险,肯定遇到过要填写健康问卷,比如询问你的职业,体重多少,是否吸烟,是否有严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等,并且有可能进一步进行体检和财务核查。这些过程我们统称为核保。核保是为了帮助保险公司判断你是否是标准体,如果不是标准体,那么属于哪级的次标准体等。不同产品由于承保风险有差异,所以对于这个产品下的健康体或标准体也有不同定义。甚至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销售,比如代理人和网销,也可能有不同的核保要求。保险公司限制只有健康体等核保通过的人才能投保的原因是,这样能尽可能的减少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且减少未来理赔上的不必要的纠纷。如果投保人的条件符合核保要求了,就代表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你的风险;如果不符合核保要求的投保件将会被拒保、延迟承保、加费承保或者限制保障责任等等。我接到不少知乎朋友私信会问:自己曾经/现在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被拒保了,能不能介绍一些他们能买的保险给他们。我其实是爱莫能助的,保险公司作为弱势群体,它宁愿不要这些业务,也希望承保风险在可预计范围内。一个业务总体越标准,它的预期波动就越小,越利于控制风险。所以千万不要等生了病(专指大病,感冒这些不算)才想起来买保险...当然,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可能也有所不同。对于同样一种产品,一些公司可能核保规则会严格点,另外一些则会放松一点,这取决于风格。所以经常会碰到一些情形就是,很多“边缘人”被这家公司拒保了,而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却愿意承保。但总的来说,由于核保标准在行业内都已经比较规范形成共识了,目前不同保险公司之间风险的机会不大。还有一类人,即使仍然很健康,但是还是很难买到保险,这些人就是长者。为避免歧义,以下所说的长者特指年龄超过60-65岁的人。而长者保险专门指投保年龄(请再看清楚,是投保年龄)在60岁以上的保险。请注意投保年龄不是保险年龄,很多保险可以保60岁以上甚至到终身的,但是这些保险一般最高投保年龄不超过55-60岁,比如一个30岁的青年人可以投保缴费20年期交到50岁,保障期间可以是保障50年直到80岁。长者们买不到保险的主要原因是保费太“贵”。以法定《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男性死亡率为例:一个在30岁生日当天健康的男性在生日后一年内死亡的概率(你看精算对死亡率的定义多拗口)为千分之0.88140岁男性为千分之1.71560岁男性为千分之9.31380岁男性为千分之76.187我们可以看到60岁长者的死亡率是30岁的10倍多,而80岁的时候更是30岁时候的86倍。很多人都说为啥那么贵,那不是因为贵,是你们没意识到长者风险有那么高。用一个简化的一年期定期寿险定价说明,假设除了死亡成本外,还有20%额外成本作为保险公司各种运营成本和一丁点利润要求。30岁时候你如果要买一年期10万元保额,只需要0.881*0*(1+20%)=106元40岁的时候就需要1.715*0*(1+20%)=206元60岁的时候就需要9.313*0*(1+20%)=1118元80岁的时候就需要76.187*0*(1+20%)=9142元年纪越大,很容易锱铢计较。要是我今年没挂,岂不是上千块交的保费要亏了,明年继续不挂,岂不是要亏好几千块了,你看80岁的时候甚至要花9000多块才能保一年呢,而且保额才10万,同样保额在30岁只要花106块呢,你们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的保险给老人?这样横算竖算都觉得不划算,还不如自己存银行好了。但很少有长者会意识到从统计学角度自己的风险其实非常大了。而且刚才我已经说了几十遍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那还是相对一般人,要是保险公司和长者引起理赔纠纷,以现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效率,保险公司被贴上“丧尽天良”的标签已经算是轻的了。所以说保险公司不好开发长者保险啊,这个市场是***有,但是不是每家公司有勇气去赚这个钱的。这也造成市面上老年人保险产品非常少,即使有,费率在定价时也加了不少安全边际令到保费“不便宜”。这种情况下,对于老年人的寿险和重疾险保障,我个人还是认为以储蓄为主比较好。再说一些保险产品的基本术语,购买保险的时候非常有用。什么是长期险和短期险长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以上的保险,多数是寿险(包括两全、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分红型或非分红型)和健康险中的重疾险短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以下的保险,多数是意外险(当然现在长期意外险也不少见了)和健康险中的医疗险,因为这些产品理赔经验波动很大,做成短期险方便调整费率或终止销售。寿险和重疾险也有不少短期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为了制造价格便宜的“幻觉”,方便销售。什么是价格幻觉呢?上面那个一年期寿险的例子还记得不,10万保额30岁保一年的费率是106元,40岁是206元,60岁是1118元,而做广告的时候一般都会说“最低106元起”,那个“起”字看到了么?你很容易会忽略后面那么“高”的费率。短期险虽然可以通过每年续保,变相能提供一年以上的保险期间,但是这些短期险多数不提供保证续保,即使保证续保了,也肯定不会提供保证费率。精算不会同意,再保险公司也不会同意,这些短期险产品风险太大了。对于保险责任(再提醒一句,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人身险范围了,不讨论财险),如果有长期产品购买就购买长期的,我不推荐购买短期产品,正是因为续保一般不保证和费率一般不保证的因素。每年续保费率和均衡费率,保证续保和非保证续保,保证费率和非保证费率这三个知识点稍微有点拗口,大家请稍微有点耐心阅读。通过续保的方式用短期险保障长期责任,相应短期险的费率叫做YRT(Yearly Renewable Term)费率,即每年续保费率,上面的那个一年期寿险例子就可以看到,保费跟随年龄增大而变大。YRT费率绝大多数是非保证费率。而长期险本身采用的是均衡费率,即将费率通过发生率和利率,形成单一的(趸交)或多期但各期都相等(期交)的费率。均衡费率绝大多数是保证费率。保证续保:如果保单是保证续保,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即使理赔经验很差也无法单方面终止合同。除非被保险人/投保人主动终止合同,这些保险将一直有效下去。长期险一定是保证续保的,而那些通过每年续保想包装成长期险的短期险,则多数都是非保证续保。保证费率:如果保单是保证费率,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即使理赔经验很差也无法单方面修改你合同生效开始约定的,除非被保险人/投保人主动终止合同,保单将一直有效下去。长期险通常是保证费率的(这个我不太确认,因为以前我好像碰过不保证费率的长期险,但是极少,一般可以认为长期险就是保证费率的)。保证费率和保证续保条件两者需并存,缺一不可。为了说明保证费率和保证续保对,举一个经典的例子,90年代末由于监管环境未成熟,国内曾经出现了一批定价利率高达10%以上的高利率保单(对比目前国内定价利率一般也就3.5%),只要当年买了这种保单的人可以说都是赚到了,大致可以认为保险公司在几十年里每年承诺你给年利率10%的收益。要知道巴菲特都不敢这么保证,可谁让这些保险公司当年胆子够大呢。对于保险公司,很快这些保单变成了非常沉重的负债,因为你的投资至少需要做到每年10%以上才可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w.3344xe.com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