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硬盘数据恢复问题!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笔者有台还在服役的 IBM PC/XT 5160 型微机,1983年生产,距今已是33年高龄。
平时用来写点底层汇编程序,学习BIOS级开发,ISA板卡开发,研究x86总线用。 该机型是世界首台内置硬盘的PC机,是IBM PC
5150的升级型号,现在PC的鼻祖,规范制定机型,接下来的几年也是各个厂家争先仿制的对象,如国产长城0520系列。
机器配置如下:
CPU:8088,带8087数字协处理器
内存:640k
硬盘:10M,带温盘控制卡
显卡:8位CGA全长卡
操作系统:CC-DOS 4.0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edd409dc288b954b773daee9aaf711ea.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2cd6d22c687c/1a1fc3.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a6bebf3bb7c26691aad30a7397ddf22e.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826cefbc5cf40/cc2b314e251f95ca77f3e.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200dbcf5ea13d8cd631556.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c158cb75dfbb2fb342b581a7fb6f241f95cad1c3e3.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7b834e332b0debca10c5.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9b96e421bafba/7e3e94cad1c8a7866feccee46f09c93d71cf5033.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62ac77ad099.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d210945/ceebd0c8a786c917d8c5d6d3c13d70cf3ac75733.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35858ebd2a8f32cab4ba.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1a00f2cc44/8ae9a686c9177f3ecff278e778cf3bc79e3d5633.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在正常情况下,机器开机后会检查软驱,如果没有启动软盘,就会再检查硬盘。当软盘硬盘都不能进系统时,机器会自动加载ROM中的Basic解释器,可以进行Basic操作。当然这也就说明硬盘有故障了。
经检查,硬盘无法低格,不能读写,MHDD和DM均无法操作,需要更换。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c97c418fb278538ecb6c4.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8ab9d168ac79a69c3dfb4eb/81954bed2e738bd44f4335dba98b8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033efbd6aa0c.jpg" ALT="这次开机检查软盘后,硬盘灯常亮,直接进入了Basic解释器,说明硬盘故障。"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5ab07cc19516fdfad86cc6e6848e8cea/11cc2f738bd4b31c7a5e1f9f2ff898.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该机使用的是希捷的5寸全高硬盘,容量10M,接口是ST-506/412,是MFM硬盘。
那个年代的硬盘大家也叫做“温盘”,即“温彻斯特盘”,是现代硬盘的祖先。这硬盘不同于后来的IDE硬盘,硬盘通过排线和专门的硬盘控制卡(温盘卡)相连,不同硬盘对应的控制卡也不同。现在的硬盘已经把这部分集成到硬盘电路板上了。
需要一提的是,那时机子BIOS里还没有硬盘读写例程,因此硬盘控制卡上有个ROM,内有硬盘读写程序。在自检后会加载ROM里的硬盘读写程序,实现硬盘访问。
硬盘控制卡采用8位ISA总线。
注:当时还没制定ISA标准,所以也叫PC/XT总线,基本和后来的16位ISA总线兼容。IBM
PC/XT机和之前的PC机都是8位外部总线,因此使用了8086的“阉割版”——8088处理器,没有使用8086。直到后来的AT机(286机子),才开始带有16位外部总线,主板上开始出现16位ISA插槽。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ec6d9acfccb0f190a4d6ca9b5ac7cd95.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30442fccf5faafbc5594ed/7c8c2f7f9e2f0608ff98.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32e362caf439e5a749e53c2a6e630b4b.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3dec3b2b96ca4eff0ec/d0f5b21c995a8fe98.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31fc2c80e4b41e0a1b41.jpg" ALT="注意图中控制卡左下角,就是装有硬盘读写程序的ROM。"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d9a1d8bfbdeb48ffb69a1d6c01e3aef/e83ddffd98.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这种硬盘市面上几乎绝迹,就算找到也都是些没有控制卡的拆机盘,卖家无法测试好坏。更换其他型号硬盘也找不到配套的控制卡。一套原装的好卡和好盘已经被炒到了天价,买了搞不好过两天就坏了,所以笔者开始寻求电子盘替代方案。
那时IDE标准还没面世,直到486时主板才带IDE接口,之前都是通过ISA多功能卡实现扩展IDE接口。
不过这机器过于古老,只提供8位ISA插槽(刚才已经提到了),而市面上的扩展卡基本都是16位的,无法使用。极少数8位的IDE卡相当昂贵。
国外有大神自己开发了一款XT机用的IDE扩展卡,8位ISA,即XT-IDE计划,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谷歌(必应也行,百度不到)。
笔者想办法找到了和连接的原理图和例程,支持DOS、win9x。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1d858dcfa7aa30eda9640f.jpg" ALT="XT机用的IDE扩展卡原理图"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1beeedf4e0e1/faaa86df0e924b999f398.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轻轻松松就搞定了。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e8e7ec25ae79557dfc3fdbb.jpg" ALT="根据原理图做出来的XT机用的IDE扩展卡"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b7ef3e8e9ceef01f4d1418cdd0ff99e0/dcff07082b58adeae124b899a801f298.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这种卡是8位的ISA卡,可以插U盘,然后在BIOS中认到一个硬盘,并对其进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和针硬盘完全一样。
使用时需要用软盘引导到DOS,然后加载驱动程序。
如果需要实现U盘启动,则要把启动的程序烧入ROM,查到IC座上,在开机自检完成后就会调用ROM里的程序了。
驱动程序要修改里面的IO基址,改为026H。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2d5a64dbe06df2a20000de.jpg" ALT="先引导操作系统如DOS,然后加载驱动程序"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3a295ac8d5c6a924bce3/7c5e9f2f5bfeb099a.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c60f2ee0daad.jpg" ALT="还没有安装启动ROM的转接卡"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918e42c7c3ac1d8c305ce2/c50eec440a43af098.jpg"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从一个古董拨号猫上拔了块27C512的EPROM,紫外线擦除的。手头没紫外线灯,就用放大镜聚焦太阳光对芯片进行擦除。后来手累了,就拆了个验钞机做了个临时紫外线灯。不时用编程器检查下芯片是否空了。芯片擦除完成后用编程器写入启动代码,IO基址还是026H。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5c8c19c09c1d750c75a862c.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b270c1c893/eb5fcbc59e588281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b853fd21617.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2e342c8b07b30f24359aec0bf897d192/91a123c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d46c6ecd32b6fa17ef23d3.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c8ecbdae0efdade141ad95/3e190dd7912397ddf7f91feed1a287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f9b2ee097d51731a64dd.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580ebdfe4aa7d933bfa8e47b9d49d194/57f6902397dda144fa89eb58bab7d0a20df486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bc70d8f6b4f11f48b92883ddf5aa2b6f.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3c895a67e/ca0296dda144addd8a20cf430ad85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正好手上有大量的8-64M的小容量CF卡,就把ISA卡改了一下,去掉了USB接口,扩展出了CF插槽,方便起见露在外面,两卡共用一个槽位。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f3fb73bc9df19afe4fc3.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1b1a6be9c095d143da76e42b43f28296/ccfca044adaadcaef84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8203;全都弄好后,马上开机实验,一切正常!
可以运行CF卡里的程序,游戏也可以了。。。
话说8088跑FOX完全是考验耐心哈哈。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e78b999ceb6c41af6fba53.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838e7a4fd943ad4ba62e46c8b2005a89/fa65acb78a1fbe2e39adcbef77099b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fcdc14f1acabb.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bd11304cdb73a6aada488/fb7d0aef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6a55f11f60feb0812fdcc.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8dfe1f91df6fb/02a3b3b7d0a20cf46db36adaf99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img src="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http://tc.sinaimg.cn/maxwidth.800/tc.service.weibo.com/imgsrc_baidu_com/14ff285cdfd.jpg" DATA-ORIGIN-SRC="http://imgsrc.baidu.com/forum/w=580/sign=f0f663c97bfa/e996d1a20cf431ad36acaf2fdd987d.jpg" ALT=""
TITLE="超级大神自己动手修复三十多年的老电脑:IBM&PC/XT&5160硬盘故障!" />
至此本次改造告一阶段,原来的硬盘留在机器里(硬盘和面板一体的,拆了硬盘前面就漏一个洞),控制卡做绝缘处理。虽然不算完美恢复,但至少用极低的成本让他继续工作了,而且CF拷数据很方便,寿命也更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台式机硬盘哪种情况下会使硬盘无法使用?导致系统装不上?谈谈自己的看法谢谢合作!
看保修,一般3-5年了,如果使用慎重10年不坏的也有。
硬盘读写使用中不要移动计算机避免震动。避免硬盘使用中突然断电,减少对硬盘的频繁读写,关闭各种软件的虚拟内存功能。注意机箱散热。硬盘装卸,插拔接口要小心了。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当使用出现坏道时
会影响你的正常使用
希望你玩的开心
这个问题不好说,导致硬盘实用年限的长短有很多因素,比如硬盘的质量·多大容量,实际实用时间,自己操作电脑是否规范等等这些原因,我的有一块使用6年了,电脑还是正常实...
1、看运气,有的十年都没问题,有的几天就坏;
2、一般硬盘5年(5000H)以上不应该有问题的;
3、5年以上一般会因为容量了而被弃用。
一):硬盘的寿命有多长?要看使用情况和保养情况。硬盘的寿命由很多参数决定,一般正常情况下寿命不低于十年,具体情况要看生产厂商,但不管选择哪个品牌的硬盘保养是很重...
硬盘的寿命由很多参数决定,一般正常情况下寿命不低于十年,具体情况要看生产厂商,但不管选择哪个品牌的硬盘保养是很重要的,平时在运行时要注意不要让其产生强烈的振动,...
用硬盘测试软件看看你的硬盘健康状态了。
如果健康就别担心了。
答: 走纸系统异常是写真机走纸起拱的一个常见因素。上纸与卷纸步调不一致,或者写真机在打印图时的一端有障碍物,这都是会引起走纸起拱的。另外,检查一下压纸轮以及压纸片,看...
答: 原则上说,用户接纳控制和QoS路由算法可以作为资源分配统一考虑,但因为对用户的接纳申请必须做出及时的响应,考虑到设备的成本以及在网上寻路的复杂性,就是在传统的电...
答: 网络只是电脑地一个功能,它的主要作用并非这个。且不说各个行业的专用用途,就个人而言,制作文本文档、数据文档、图片文档、视频文档都离不了它。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正在初始化报价器如何解决电脑发现不了硬盘的问题?爱找不到你我1.如果能通过那通常是系统的原因,重新安装系统即可;如果自检不能通过,有报警声吗?
2.听报警声可以判断是哪一个部件出的故障。一般多数是内存或者显卡松动引起的,将它们拔下,用橡皮擦擦干净金手指,然后重新固定即可。
3.如果连自检都没有,即开机无任何显示(电源指示有),那可能是主板或者显卡的原因
4.如果连电源指示都没有,那就仔细检查电源方面。如电源插座、主机电源等。
更多回答那么很爱硬盘安装不当会导致无法正常使用的故障。比如IDE接口与硬盘接的电缆线未连接好;或是IDE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或再现断裂;硬盘未接上电源或电源接头未插牢;跳线设置不当等都会导致在BIOS中检测不到硬盘,或无法识别全部容量。如果检测时硬盘灯亮几下,但BIOS仍然报告没有发现硬盘,则可能是硬盘电路板上某个部件损坏或者是主板IDE接口及IDE控制器出现故障。另外,使用了不合格的信号线(未按要求使用80针信号线)或未安装主板芯片组驱动(补丁)程序,将会导致不能打开DMA模式的故障。
有些朋友在新加了一个硬盘后,WIN98就无法启动了,取下新加的硬盘后一切又正常了。这是因为你的WIN98装在原硬盘的非C盘(如D盘)上,而加装双硬盘后在原硬盘存在多分区的情况下,要引起盘符交错,导致原硬盘的盘符发生了变化,WIN98在启动时找不到安装时默认的相关系统文件及众多应用程序,自然不可能正常启动。在多分区的情况下,硬盘分区的排列顺序是这样的:主硬盘的主分区仍被计算机认为是C盘,而第二硬盘的主分区则被认为是D盘,接下来是第一硬盘的其他分区依次从E盘开始排列,然后是第二硬盘的其他分区接着第一硬盘的最后盘符依次排列。要使加上第二硬盘后盘符不发生变化,解决的办法有两个:如果你只使用WIN98的话,比较简单,在CMOS中将第二硬盘设为NONE即可,但在纯DOS下不认第二个硬盘。第二种方法是接上双硬盘后,给第二个硬盘重新分区,删掉其主DOS分区,只分扩展分区。这样盘符也不会交错。当然若第一硬盘只有一个分区的话,也就不会存在盘符交错的问题了。另外还有一个常见的硬盘安装故障就是在老主板上不能正确使用大容量硬盘,解决的方法很多,比如升级主板BIOS或使用EZ等特殊分区软件分区。
SATA硬盘电源接口与传统的IDE硬盘所使用的端口大不相同,目前普通电源很少能直接支持Serial ATA硬盘,需使用专门的转接头。不过也有少数Serial ATA硬盘采用了双电源设计,除了Serial ATA标准的15针电源接口外,还有传统的电源接口,使用起来就更加方便了。另外,Serial ATA硬盘对电源供电质量要求比并行接口硬盘更严格,使用Serial ATA硬盘的朋友,最好配一个功率足够的好电源。还要注意的是,由于Serial ATA硬盘对主板AGP/PCI频率很敏感,如果你进行了超频操作,就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硬盘或使用不稳定的现象。建议大家超频后尽量保持总线频率的稳定。还应注意,在完成Windows安装后,一定要安装IAA加速补丁或者VIA、SiS、Promise以及Silicon的相关补丁,程序会自动根据硬盘的物理特性使用最佳传输模式,以便充分挥发Serial-ATA硬盘的性能。如果主板 BIOS不支持 48bit LBA模式,就无法直接使用超过137G容量的硬盘。遇到这种情况建议你升级最新的主板BIOS。如果不升级,也可以使用硬盘自带的分区软件DM,提供了INT13H的扩展功能,从而绕开主板BIOS支持大硬盘。大家也可以用Windows 2003的系统盘来进行分区,都能够识别出160G以上的大容量硬盘。
猴纲懦31、用
“易我分区表医生”
恢复分区表,检查硬盘是否有坏道。
EasyRecovery_Pro_61007
尝试恢复数据。
XP内置的磁盘管理重新分区
快速格式化,并检查是否存在坏道。
XP内置的磁盘管理重新分区格式化,这次不使用快速格式化,并再次检查没有坏道,同时安装最新USB2.0驱动,重启。
这是如何初始化移动硬盘的方法,如果没有重要的数据,直接跳到此步:
硬盘盒装好后,插在电脑USB接口上,电脑正常识别到移动硬盘后,但因为全新硬盘没有分区,在“我的电脑”里是看不到盘符的。下面以40G移动硬盘分区为例讲一下硬盘如何分区。
1.操作系统最好是WindowsXP,Win2000也可以(基本与XP一样),98、ME是没有这种分区方法的。在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点右键,选“管理”。
2.在打开的“计算机管理”窗口中选择“磁盘管理”。
3.全新磁盘会跳出个“初始化磁盘”的窗口,在磁盘1前的小框上打勾确认完成就行了。
4.这时我们能看到一个37.25G的“磁盘1”(未指派),即还没分区的硬盘。
5.这里先介绍一下磁盘分区的概念,磁盘分区包括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逻辑分区。在未指派的磁盘示意图上点右键,选择“新建磁盘分区”。
6.跳出磁盘分区向导,下一步即可。
7.我们第一步应分“主磁盘分区”。下一步。
8.主磁盘分区多大(也就是移动硬盘第一个分区多大),这个是可以任意指定的,如果你只准备把40G硬盘分一个区,那就把全部容量指定为主磁盘分区即可。我们这里准备平分二个区,第一个区就分总量一半19000左右了。下一步
9.这步不需改动直接下一步就行了(碰到过有人在这选择第二项不指派驱动器号,结果区是分好了,就是在我的电脑里看不到盘符,还点以为移动硬盘有问题)
10.格式化这步,你可以选择FAT32或NTFS格式分区,但如果选择了NTFS,WIN98和WINME的电脑是不支持的,你就看不到移动硬盘;如果你的一个区容量大于32G,你就只能选NTFS格式化。为尽快完成分区,建议选择“执行快速格式化”,不然要等较长时间。下步
11.确定完成。
12.正在格式化。如果你的电脑USB是USB2.0的且上一步选择了快速格式化,格式化很快就完成了;如果你是不支持USB2.0的较老的电脑或没选快速格式化,这里要等较长时间。
13.主磁盘分区的格式化完成后,现在来分剩下的。在余下的黑条上点右键“新建磁盘分区”。
14.主磁盘分区刚才分过了,剩下的容量应该归扩展分区了。下一步
15.这里不需要改动容量,因为除了已分掉的主磁盘分区,剩下的应该全归扩展分区(不管多少)。下一步直到完成(扩展分区没有格式化)。
16.我们看到扩展分区变成了绿条子,在扩展分区里我们来分逻辑分区。在扩展分区上点右键选“新建逻辑驱动器”。
17.这里只能选逻辑驱动器了。你要把扩展分区的容量分几个逻辑分区,就重复这步建几次逻辑驱动器就行了。下一步后跟前面介绍的基本磁盘分区一样格式化就行了。
18.逻辑驱动器是蓝颜色条子的,这个40G移动硬盘分了两个区后的样子。这使打开“我的电脑”就能看到盘符了,拷点东西进去试试吧。
热门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是计算机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