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vr眼镜评测真的有用吗

小米VR眼镜评测:这个便宜货挺好的
之前,小米曾经发布过一款小米VR眼睛闹着玩版(玩具版),而在10月底,小米正式发布了小米VR不是闹着玩版(正式版),通过前后对产品的命名就可以看出小米要开始认真做VR了。 小米智能硬件一直标榜是年轻人的第一款产品,以好用不贵为主要卖点,吸引了一大批敢于尝鲜的年轻人,而售价199元的小米VR正式版到底表现如何呢,到底能不能给你带来超出199元的价格体验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外观设计 小米VR正式版之所以被称为不是闹着玩版本,首先在外观上就与玩具版就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小米VR玩具版在外观设计上采用和大多数VR相同的造型,分离式结构,简易外观,总之给人的感觉就是廉价。 而小米VR正式版则是完全不同,不信先来看照片吧! 好了看出区别来了把,小米VR正式版虽然还是采用了分离式设计,但是头显和头带部分采用了一体旋转式穿戴结构,从样式上来看,小米VR正式版更加具有现代感。 正面,小米VR正式版采用了扣盖式设计,并且内置USB-C接口提供两个档位,可以容纳手机尺寸5为-5.5英寸之间的智能手机。但是USB-C接口特性,所以目前支持的小米手机仅有小米note、小米5s Plus、小米5s及小米手机5,四款手机。
VR顶部为视距调整齿轮,佩戴后根据用户不同的视距调整最佳位置,小米称通过齿轮调节最高支持近视600度,远视200度距离。VR的右上角设置为一枚HOME键,这也是唯一的操作按键。这枚按键可当手机插入时选择进入。
与脸部接触的地方,小米VR正式版采用了创新柔软材质海岛绒,质地细腻,手感柔软,吸汗、吸水性强,耐汗渍、长时间佩戴不会有异味。VR内部在眉心位置有一枚距离传感器,用户摘下时可自动暂停并关闭屏幕,反之屏幕自动唤醒并运行。 除了头显外,小米VR还搭配了一个辅助体感手柄体感手柄包含了陀螺仪、加速度计、磁力计三种不同的传感器,这三种传感器可以感知用户手部转向和运动趋势,体感手柄上的超大面积触控板面积为33mm X 32mm、蓝牙4.0自动配对、使用2节7号电池可供电超过60小时。体感手柄上方为触控板,通过在上下左右四种滑动方式,可上下和翻页浏览。底部三角键充当后退键,圆形键是确认键。 硬件and系统 除了外观上的变化,小米VR的产品定位硬件级VR,硬件方面内置独立运动传感器,灵敏度相比普通VR眼镜高16倍,保证体验过程中不卡顿。在适配方面,深度优化MIUI底层渲染模块,配合小米旗舰型号手机强大性能和运动传感器,达到16毫秒超低延迟,有效降低眩晕感。 系统层面,小米VR正式版采用了基于Daydream平台深度优化的VR版MIUI系统,整个页面设计有着很明显的MIUI痕迹,简洁风格贯穿始终,主页面车采用了360度全景界面,画面正中是拼接式菜单,顶部可以直接查看手机电量、手柄电量和连接WiFi情况。中间显眼处是热门推荐,底部为应用商店和已下载应用。 内容方面,小米VR聚合了500余条优质全景视频,近期陆续接入30余个VR应用与游戏。在前不久开启的开发者申请活动中,已有200位国内外开发者递交了开发申请。并且它们现在绝大部门都是免费使用,但不排除日后需通过收费使用。
在上头体验之前,你需要先将手机插到小米VR中,然后根据提示进行下载,然后拔下手机安装后再次插入激活,然后到了登陆小米账号时拔下手机一次。反复两次之后才开始进入配备模式。同时,体感手柄必须要和手机进行蓝牙配对,如果你不玩体感游戏话,体感手柄还可以充当控制键。并且与手机蓝牙匹配的过程也非常简单,手柄供电后与手机放在一起就会自动识别。 因为小米VR正式版内侧有一个距离感应器,头戴VR时,只要贴近眼部时,自动唤醒屏幕,就能呈现出360度视角。由于小米VR正式版没有在机身配备触摸版,全部操作都需要体感手柄。 上面就是操作流程,我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真实的体验感受,首先小米VR正式版给你的体验绝对不是玩具版所能比的,效果非常震撼,画面非常逼真,但是由于手机分辨率的限制,VR视角中的画面的颗粒感非常明显,而目前的小米手机分辨率没有一款达到2K级别,所以这个问题在近一段时间不能得到解决。 其次,就是重量,小米VR整机重量为408g,而加上手机的重量怎么也超过了100g,所以试想头上戴着一个一斤的重物会有什么感受,而且重量大部分集中在手机部分,头部会有明显的前倾感,时间稍长脖子就算酸痛。 总结:小米VR正式版除了以上两点不足外(都是现在VR的通病),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还是在VR内容,以及199元的售价,都非常说的过去,但是如果你想体验小米VR,4款骁龙820配置以上手机你必须拥有其中一部,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米VR的适用性,除此之外,小米VR还是挺好的。
分享给你的圈子
来源: 手机之家
热门手机排行榜
imobile.com.cn 手机之家 所有权利保留
京ICP备号&京ICP证090349号&电信业务审批[2009]字第281号深度对话摩象科技:小米VR眼镜不为人知的那些事
小米VR眼镜和手柄
回到2015年12月,腾讯在北京召开了Tencent VR开发者沙龙。彼时,李树欣担任腾讯智能设备创新中心的技术总监,他向在场的开发者们介绍了腾讯VR团队未来一年的产品计划。尽管只是计划,还未有真正的产品出现,但足以让VR开发者们兴奋起来&&&腾讯也要做VR了&。
离开与开始
腾讯的VR产品,我们迟迟未等到,李树欣选择开始了另一段故事。他离开了腾讯,成为摩象科技的CEO。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编辑自然而然问到了离开腾讯的原因,以及为什么会选择小米,一切似乎又回到了,&要做什么样的产品&这个问题上。
&这个阶段VR眼镜形态的产品,像雷总说的,是一个高端手机配件,还是要配合小米手机使用。从2014年左右开始做VR,负责腾讯整个VR研发和规划。我们认为这个阶段,像这种形态的产品就是通过跟手机配合深度优化的,最适合当前阶段的产品形态。它是跟手机有强关联的配件,由生态公司做的话有很多优点,和其他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方向是非常类似的。&
尽管&我们去年做过很多预研的项目,像SDK这些,但缺少载体。而在年初这个时间来看,一体机实在太早了。那时候纠结说到底要不要做一体机,如果能自己掌握,可以做一体机。但一体机对市场显然太早。做一个体验合格的一体机,基本上零售价3000左右。这对用户是一个固定资产了,是个挺严肃的事。&
同时,内容不足以支撑一体机,这期间还需要普及和用户积累。Cardboard卖的很火,但体验差。他认为这个阶段最有机会的是一线手机厂商,&先有一个相对低门槛,但体验又好的设备,能让用户愿意更长时间地体验VR内容&。
&腾讯会比较偏应用、软件,在系统上很难落地。坦白说,我们经过很多努力,那时候在腾讯也尝试去和手机厂商配合,很难达成一种比较好的模式吧。但如果没有手机配合的话,靠腾讯自己也做不了。像系统的优化,比如说UI系统里面这些短信,各种通知,包括应用之间的相互跳转,我怎么能做到完全沉浸式的体验,这个没有手机配合实在做不了。&
而&大公司之间合作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双方之间很难达成一个非常好,双方都认可的模式&。于是,李树欣决定离开腾讯自己创业组建摩象科技,并成为小米生态链公司的一员。
分工与合作
确定了产品形态后,执行阶段,小米探索实验室和摩象科技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据李树欣介绍,他们负责VR眼镜的研发,小米探索实验室负责手机软件的优化。&我们经常需要跟小米一起来调优,对整个体验,传感器的优化、校准,算法方面的调优,需要两边一起合作。&
&小米探索实验室主要针对手机部分,手机上的软件优化,UI的整个分配。例如,每个应用进出的时候,回到Launcher,还是要回到一个VR模式,它要始终保持完整的VR模式,从头到尾一个闭环的体验。&
跟三星的Gear VR一样,小米VR眼镜也选择了只支持小米手机,分别是Note 2、小米5、5s和5s Plus。李树欣称,以当前的产品形态,&计划里不会去支持第三方手机,因为需要跟手机深度优化&。
&我们觉得首先是让用户得到最好的体验,如果第三方手机,体验没法保证,它系统里没有优化。&
为了适配四款不同时间发布的手机,VR眼镜与手机间的系统调优也成为开发的难点。&小米5是今年年初发布的,那时候还没考虑到VR需求。如果要覆盖更多人群,对以前手机支持,那么要对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产品的打磨
按钮处可调节头部大小
他说到,VR眼镜部分的难点是传感器。除了一些硬件参数外,还有其他方面需要调优。
&像怎么去做调优不会飘,反应快是一方面。为了传感器的校准,专门做了一套几十万的设备。产品里面包括电子部分,总共248个零件,看上去很简单,但里面有非常多的细节,而很多事情过去是没有人做过的。&
例如,光学系统上反复做了很多方案,不同的光学参数,是跟结构配合的,像距离、尺寸,都相互关联。再比如说头戴部分的海绵垫,采用了细腻的新材料海岛绒。而垫子的厚度对光学系统也有影响。如果垫的厚了,或是薄了,成像的质量便不会那么理想。
&但它又是软的东西,一方面我们要舒服,但又不能卡死。同时,每个人的头围、瞳距都不同。我们设计时不可能说每个人都试一下,于是打造了非常多的手板,让不同的人来测试,反复调优,最后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在人体工程学上,还有视力系统匹配上,需要花很多时间测试。&
手柄部分也花了不少心思。&希望让每个人拿在手里是非常自然的,包括尺寸,手怎么握,重心位置,都要反复调试。像重心位置,设想是一回事,但实际会做很多手板测试。&
产品成形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Gear VR做比对。李树欣表示会针对Gear VR的痛点来设计产品。比如,头戴部分的带子,Gear VR的受力点在脸部,以及没有手柄的操控。所以,他们把小米VR眼镜设计成头盔的样子,受力点放在人的额头上,并且增加了手柄。
至于被大家说很像谷歌Daydream View的手柄,李树欣坦言,&外观和功能上确实非常相似,仅有触控板和按钮位置排列方式稍有不同。Daydream View手柄发布时我们还郁闷了一阵,担心接下来发布的小米VR眼镜的手柄会被大家讲是抄袭,但确实是原创设计。&
外置陀螺仪=好的体验?
小米VR眼镜发布的当天,暴风科技创始人冯鑫在朋友圈评论,&魔镜4的外观和魔镜5的技术方案。&其中,VR眼镜外置陀螺仪的方案是当下VR厂商们较多采用的方案,小米也使用了该方案。一方面,要支持已经上市的手机,另一方面,外置陀螺仪并不能构成VR体验优化的全部。因为&安卓系统本身对传感器的采样率是有限制的,要对系统核心做很多定制。&
&我去年跟合作厂商有聊过,有人出了这么一个概念:干脆也不做这样的头盔,就做小模块。直接做一个小模块,把传感器放在上面,一根线插到里面,这个方法特别直观,连头盔都不用做了。但实际做出来,整个体验的延迟,和漂移方面优化非常有限。因为它没办法集成到SDK里面去,并且后续的图形显示方面,优化都做不了。传感器只是最前面的一段,后面还有图形系统,显示的优化,这些都做不了。它对体验改善有限,很多事情需要在手机ROM里优化。&
大家对小米VR产品关注的另一个点是,是否支持Daydream平台。李树欣解释道,
&时间还差一点,Daydream本身对硬件各方面有很多要求,那只能是非常高端的旗舰机,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有一定的障碍。谷歌对Daydream开放方面还没有明确的要求,没有像过去Android这么开放,还需要一段时间。&
他表示,Daydream肯定是一个方向,一体机也是更长期的发展方向。
&时间点&这个词被李树欣多次提到,小米VR眼镜恰好在正确的时间点上。未来,小米会不会做一体机,或是其他形态的VR产品,都要看&时间点&。&大公司不担心说跟不上,他资源大,需要体量够大。&
您可能也感兴趣:
时值2018年春季,智能手机市场,尤其是千元机领域,亦如这个变革的年代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小米VR眼镜对比三星Gear VR体验效果谁更胜一筹?
稿源:17kgl.com
小米VR眼镜,是国内手机厂商发布上线的第一款高端移动VR设备。小米VR眼镜怎么样?对比三星Gear VR哪款设备的使用效果更好?今天袖扣VR网将在同一款VR游戏上来为大家评测小米VR和Gear VR的表现,大家一起来瞧瞧到底谁更好吧。对小米VR眼镜有任何疑问可联系客服人员QQ: 或进QQ群:,竭诚为您解答。先介绍一下今天要用来作对比的游戏《Cosmos Warfare》(星际战争),艺动网络创始人陈勇介绍,这款游戏在今年2月从Gear VR平台上线,截至目前下载量80万,月活50万。随着Q3大的手机厂商纷纷推出高端移动VR设备,这款游戏也作为他们的主推游戏内容登陆了这些手机厂商的VR平台。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VR中文网社区,或加微信号:VRZWWSQ,回复【福利资源】即可免费获取VR福利资源,或点击此处购买包更新VR福利资源。玩法上,《Cosmos Warfare》是一款模拟射击游戏,玩家乘坐一架太空飞船,击落飞行时遇到的目标。游戏的操作方式是利用头部的晃动来瞄准射击,飞船的移动则是自动移动。这款游戏的特点是美术方面制作的比较精良,虽然移动不是很迅速,但FPS游戏本身对帧率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很适合用来对比Gear VR和小米VR。废话不多说,开始进入对比的环节。在这里我们选择的头盔是Gear VR二代以及小米VR眼镜正式版,使用的手机分别是三星S6以及小米5。小米VR与Gear VR外观对比外观上,二者的区别主要有两个。第一小米VR眼镜交互上主要依靠蓝牙手柄,而Gear VR则是使用侧面的触摸板;第二,小米VR的头带与索尼PSVR相近,都是可以拉动的头箍,而Gear VR采用的是与HTC VIVE相似的绑带设计。小米VR与Gear VR佩戴舒适度对比小米VR和Gear VR,在头盔与脸部的贴合部分都采用了海绵材料,戴上后都比较舒服。头戴部分,二者调节起来并不复杂,都可以一个人完成。绑带设计的Gear VR调节之后贴合度更高,小米VR则因为设计上重心更高,佩戴起来重量压在额头而不是面部,整体更加舒适。小米VR与Gear VR操作对比《Cosmos Warfare》原本是为Gear VR(购买地址)设计,其操作基本都以移动头部瞄准射击为主,而移植到小米VR中,虽然瞄准还是使用头部移动,但是射击却要用小米VR的手柄。结论上来说,不论在Gear还是小米上,头部移动时陀螺仪测算的精准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而在小米VR版本硬加上手柄控制射击开关,实话说有点多余。不过抛开这个游戏本身,Gear VR的交互只能在触摸板上使用几种手势;而小米VR眼镜(购买地址)利用体感手柄,明显交互上更加丰富。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VR中文网社区,或加微信号:VRZWWSQ,回复【福利资源】即可免费获取VR福利资源,或点击此处购买包更新VR福利资源。对小米VR眼镜有任何疑问可联系客服人员QQ: 或进QQ群:,竭诚为您解答。小米VR与Gear VR游戏帧率和画面显示效果对比移动VR游戏都要求至少能达到60帧,但在实际开发的角度,陈勇表示其实很难。以《Cosmos Warfare》的美术效果,在小米VR或者其他的国内VR厂商的设备上,基本只能跑五十几帧。而三星Gear VR采用了Oculus的ASW算法,可以进行补帧,游戏本身只要做到30帧就可以,也就有更大的空间提升武器特效和3D贴图。实际体验上来看,游戏的流畅度二者基本相同。但很明显不论是画面的清晰度还是特效效果Gear VR都更胜一筹,理论上,补帧的Gear VR在流畅度上应该不如小米VR,但在实际体验中并不能看出来。此外,静态下画面的颗粒感以及移动头显时画面的余晖,也都是Gear VR的效果更强。当然,除了在VR上的优化,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手机屏幕的材质以及处理器的性能。小米VR与Gear VR晕眩感对比小编先测试的是Gear VR,大概在玩了两关10多分钟以后感觉到了有一点头晕;随后测试的小米VR,玩了一关,也感觉到了有一些头晕。由于是轮流进行测试,很难对比二者的晕眩程度,但基本上不论Gear VR还是小米VR,在上面玩10-20min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小米VR与Gear VR对比评测总结综合测评的结果,小米VR与Gear VR相比,体验上还是略输一筹。但是考虑到小米VR刚刚推出,而Gear VR已经在开发者和用户手中测试迭代了一年多,这样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其实相比于横向的对比,更令人惊喜的是:小米VR眼镜作为一款移动VR设备来说,其体验已经远远超过类cardboard移动VR设备,作为一个让用户“玩”是几十分钟的玩具,小米VR已经完全合格。透过小米VR眼镜,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到: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移动VR设备将会在接下来不断涌现,除了三星,更多的手机厂商加入到VR厂商中来,用户和虚拟世界之间将会被打开更多的窗口。
有好的文章希望站长之家帮助分享推广,猛戳这里
本网页浏览已超过3分钟,点击关闭或灰色背景,即可回到网页小米VR眼镜玩具版上手体验:只是个玩具
互联网 & 08-12 08:59:25 & 作者:佚名 &
8月4日,小米在微博上放了三天“故弄玄虚”的宣传片后,终于推出了一款VR眼镜,那么这款眼镜怎么样,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小米VR眼镜玩具版上手体验,来看看吧
在小米发布第三个&故弄玄虚&的预告片之后,小米VR的真实样貌终于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令人遗憾的是,这同样是一款VR盒子产品,而这个眼镜和其它类似的产品差别并不明显,主要的差异还是体现在视频内容上。
硬件:就是个布版的Cardboard
虽然这款小米VR盒子玩了很多新花样,诸如拉链式设计,莱卡棉材料,还有各种花哨的图案,但它实际上就是个布料版的Cardboard,和纸版的或是塑料版的没有实质上的差别。
好在与部分厂商投入大量资源去包装一个Cardboard不同,小米很直接地说这是个玩具,也没有为它开发布会。
这款产品的设计也对Cardboard非常尊重,首先它没有弄很大的视场角,官方表示FOV不低于93度,相比之下Gear VR是96度(最新版101度);另外产品刚拿出来是没有装绑带的,符合移动VR轻体验的定位;操作上也和Cardboard二代一样在右上角有一个按键。
至于体验,鉴于需要频繁拿出手机来操作,拉链式设计个人觉得并没有卡扣方便;布料材质比Cardboard舒服,但没有垫棉圈舒服;散热的话,和其它Cardboard一样,手机该发热还是会很热。
体验:会晕吗?当然会
对于VR体验,最受用户关注的一点是会不会晕,而对于这款产品,小编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会晕。你玩Cardboard会晕,它也一样。
实际上小米也没有回避这一点,而是很明确地告诉用户注意眩晕。在产品使用说明上写了这样的提示:
健康提醒:体验虚拟现实可能会产生类似晕车感受(吃晕车药无效),请视身体状况酌情使用。
另外,在小米VR app(下载地址)中切换到VR分屏模式时,还会有下图这样的提醒。
为了减少眩晕体验,小米提醒用户&尽量避免快速转动头部以减轻眩晕;请根据个人身体状态适当使用;13岁以下儿童请勿使用&。实际体验中,快速转头确实会带来眩晕感(小编用的插的手机是小米4)。小编认为,每一个Cardboard产品都应该加入类似的提醒。
小米VR app里提供了一个VR界面,见上图;还有一个影院模式,见下图,用于在VR界面中用大屏方式观看非全景视频。实际体验的话,影院模式确实有大屏的感觉,但由于分辨率不高,画面感觉不够细腻。
内容:3分钟1GB的视频看不起
对小米VR产品本身最重要的不是那个盒子,而是VR app以及上面聚合的内容。
内容的话,小米主要提供全景视频和应用,又以视频为主,这也符合Cardboard的定位&&观看就好了,基本上很难用于玩VR游戏。目前视频和应用都还很少,但由于经过小米的筛选,质量还是有一定的把关。
app 内提供VR视频的下载,也可以直接在线播放,只是小编发现,一段质量较好的视频长度仅3分钟左右,大小却超过了1GB,这和一部普通电影的大小差不多,而电影是2小时。对于一般只有16GB存储空间的手机来说,估计装不下1小时的VR视频了。想要多装内容的用户还是准备一张大点的存储卡吧。
这款产品真的只是个玩具,最多用来看看VR短片,转动头部都不能太迅速。如果你想要稍微好一点的VR体验,还是把这49元花在线下体验店吧;对于小白来说,如果只是想尝个鲜也行,反正也只要49。
你可以拿别的盒子看小米VR的内容,也可以拿小米VR盒子看别的VR内容。这款产品最重要大概是体现小米的品牌和渠道实力,能够让VR到达更广的人群。
如果你想要好一点的个人设备,可以等接下来发布的更像Gear VR的小米VR盒子,前提在于你是小米旗舰机用户。
另外由于高质量的VR片源体积都很大,所以如果要用小米VR眼镜或者类似的产品欣赏全景视频,请确保自己时刻处在WiFi的环境下。
相关阅读: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小米VR眼镜199元正式出售——高度近视也能用 - U大师
您所在的位置:
» »正文
小米VR眼镜正式出售了,600度近视也可以使用,价格实惠,只有199元!现在,就让我们U大师小编为大家带图欣赏,先睹为快!!!~~~
今年8月,小米VR眼镜玩具版发布,目前已经售出40万台。而上月底发布的全新小米VR眼镜正式版在佩戴舒适度、操控体验方面有了显著提升、而且提供了触摸体感手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vr眼镜评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