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炸碉堡200字的故事100字左右

董存瑞简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我的图书馆
董存瑞简介,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初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先后荣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荣获勇敢奖章三枚、“毛主席奖章”一枚。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英勇牺牲,当时未满19岁。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25日凌晨,天还没亮,阵地上一片寂静。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信号。随着三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强大的炮火,把苔山上的敌人火力全给压住了。在硝烟弥漫、烈火滚滚中,苔山顶峰的砖塔,被我军的大炮轰倒了,炮楼也被打掉了,不一会儿,胜利的红旗就插上了苔山的顶峰。
  下午3点30分,第二次总攻开始。六连向隆化中学发起冲锋。突然,敌人的机枪像暴雨般横扫过来,把战士们压在一条土坡下面,抬不起头来。原来,这是隆化中学东北角横跨旱河的一座桥上喷出来的6条火舌。狡猾的敌人,在桥上修了一个伪装得十分巧妙的暗堡,拦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董存瑞看到战友的伤亡不断在增加,特向连长请战,要求把这座桥型暗堡炸掉。但是连长说:“你已经几次完成爆破任务了……”,没等连长说完,董存瑞抢着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任务不只是炸几个碉堡。现在隆化还没有解放,怎么能算完成任务呢?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完成任务。”连长和指导员商量了一下,对董存瑞说:“好,你去吧,千万要注意隐蔽。”董存瑞紧攥拳头说:“放心吧,不完成任务就不回来!”说着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纸包,递给指导员说:“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的一次党费。”指导员接过小纸包,紧紧地握住董存瑞的手,深情地望着他说:“你一定要回来,我们都等着你胜利归来!”董存瑞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
  在战友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战友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桥型暗堡里,敌人的机枪越打越紧,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他的耳边掠过。在快要冲进开阔地时,董存瑞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堆,对身边的战友说:“你就在这儿掩护!”一阵手榴弹把敌人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董存瑞趁这机会,冲进了开阔地,敌人的机枪更疯狂地朝这边射击,子弹打得他身边的尘土直冒烟。董存瑞沉着机智,他忽左忽右地爬着。敌人的机枪打紧了,他就伏下不动。敌人的机枪稍一停,他就飞也似的向前跃进几米。敌人的机枪又慌忙朝他打过来,突然,董存瑞扑倒了,但是一会儿又猛然爬起来,一阵快跑跳进旱河沟里,进入了敌人的火力死角。www.gs5000.cn
  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抱着炸药包迅速猛冲到桥下。这桥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两旁是砖石砌的,没沟、没棱,哪儿也没有安放炸药包的地方。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着暗堡,河床上又找不到任何东西代替火药支架。怎么办?身边后的战友清清楚楚看着这一切,急得直攥拳头。
  突然,身后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总攻的时间到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威震敌胆。大批的后续部队像潮水般地涌了上来。就在这个时候,桥型碉堡上的砖头一块块被推开了,子弹像急雨一样,“哗哗”地向冲锋部队射去。董存瑞不动了,他抬头看了看桥顶,又扭头向后望了一眼,略略愣了一下,突然身子向左一靠,站在桥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型暗堡,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火花和白烟!董存瑞巍然挺立,纹丝不动,像是一尊雕塑。
  这时他高声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突然间,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敌人的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为了新中国,冲啊!”董存瑞的战友们高喊着这震撼山河的口号,冲进了隆化中学。血一样鲜艳的红旗,升起在隆化城上空,高高飘扬。
  人物评价
  董存瑞是人民解放军的六位经典英烈之一,全国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
  日,在解放隆化的战役中,19岁的董存瑞炸碉堡,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后辈追忆董存瑞:“精神永存 平淡是真”。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牺牲5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
  日,董存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馆藏&3175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董存瑞 炸碉堡的故事 简要地写出来_百度知道
董存瑞 炸碉堡的故事 简要地写出来
不要弄一堆进来 只要简要地写一写 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 我是学习需要啊 不要乱来啊
哎哎哎 我是要写在作业上的 起码也要100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董存瑞挺身而出,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前进中左腿负伤,高喊:“为了新中国、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右手拉燃导火索日,冲啊!”碉堡被炸毁,向连长请战,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
采纳率:26%
董存瑞 是被他班长骗了。他班长叫他去炸碉堡 告诉他把有胶水的一面贴到上面。结果他搞反了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
嗨!有100-200字了,够啦!不是吗?
参考资料:
董存瑞,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连长请战:“我是共产党员,请准许我去!”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暗堡,前进中左腿负伤,顽强坚持冲至桥下。由于桥型暗堡距地面超过身高,两头桥台又无法放置炸药包。危急关头,他毅然决然地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燃导火索,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碉堡被炸毁,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年仅19岁。1950年,全国战斗英雄、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决定,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毛泽东主席在会上亲切接见了董存瑞的父亲。 日,朱德委员长为董存瑞烈士纪念碑写了“舍身为国,永垂不朽”的光辉题词。 1998年,为纪念董存瑞烈士牺牲40周年,聂荣臻题词:“舍己为国,人之楷模”。张爱萍题词:“为国勇捐躯,万代颂英雄”。先写事例在写他的精神在写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事例别写太多,应为大家都知道和占字数)建议名字是:火焰中的丰碑)起名时要让读者联想不到内容吸引读者眼球,如果这是作业千万别照网上的抄因为其他人也会查免得被老师批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董存瑞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在1957年拍摄的电影《董存瑞》中,最难忘的情景是英雄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拉开导火索后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句简单的话激励了我们几代人。其实,英雄牺牲前喊得不是这句话,那董存瑞牺牲前究竟喊得是什么话?
1929年,董存瑞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十几岁时董存瑞便是一名区小队的民兵,1945年他随区小队编入县大队,并开赴前线,成为一名真正的八路军,此时他只有16岁。
董存瑞成为八路军后,作战勇敢、机智、屡立战功,从1945年8月参军到日牺牲,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董存瑞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共获得奖章四枚。他还当上了班长。
1948年5月,在隆化战役中,董存瑞所在连担任爆破任务,董存瑞带领爆破组连续摧毁敌人四个炮楼,5个碉堡,扫清隆化中学敌人的外围工事,战士们正要发起进攻,突然一个伪装巧妙的桥形碉堡阻住战士们的前进道路,董存瑞在战友郅顺义来到碉堡下,但却没有任何支架可以支撑炸药包,此时冲锋号响起,总共开始了,没有时间了,董存瑞好不犹豫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索,战友郅顺义看到了,要向他这里冲来,董存瑞向他喊道“卧倒,卧倒,快趴下。”喊完炸药包响了,英雄牺牲了,年仅19岁。
虽然,英雄董存瑞在牺牲前喊得不是“为了新中国,前进!”,但他在牺牲前还记挂战友的安全,他喊出的话更让我们感动,令人敬佩!他为了战士们的安全,新中国的建立付出自己年轻的生命,他永远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淼犇爱历史其它文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因成绩卓越,成为著名科学家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到了40年代末已经成为美国最年轻的科学家,当他听到新中国建立的消息后,放弃美国的优惠待遇,经历千难险阻毅然回国。
日,年仅15岁的刘胡兰为保守秘密被敌人杀害,毛主席知道后伤心不已,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她的英勇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她也是我国唯一一位由三代领导人题词的革命先烈,人们会缅怀这位女英雄,很多人也好奇,刘胡兰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
她叫倪桂珍,1869年出生于一个思想开明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基督教的牧师,母亲是明代科学家徐光启的后人,因父亲倪蕴山受西方思想影响,所以几个孩子不分男女都受教育,倪桂珍8岁便进入布里奇曼女子学校读书,17岁毕业于上海裨文女中,因她的数学成绩优秀曾留校当教员。俗
1946年,阎锡山调集万余兵力对晋中解放区进行“扫荡”,军事形势不利于我方,文水县委曾让刘胡兰随同干部撤离转移到安全地带,但刘胡兰坚决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上级考虑刘胡兰年龄较小,不引人注意,并熟悉地方环境,利于工作的开展,便同意了她的请求。日
照片上的女人叫做张素贞,美丽端庄的外表隐藏了她的真实身份,她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东北土匪,手下最多时竟有2000余人,但她也有一段令人凄惨的人生经历。张素贞,1900年生于辽阳,她出生于贫苦家庭,很小时候母亲便已去世,她与父亲相依为命,16岁那年无知的她与人私奔
日本731部队是日本侵略者生产细菌战制剂的罪恶部队,他们将生物学和医学转化为武器,并实施国际上禁止的细菌战。这支部队曾在我国东北建立细菌工厂,用战俘或抓获的中国平民百姓做活体实验,至二战结束,根据有限的资料显示已有超过3000人惨死于此,然而在日本无条件投降
邱会作将军1914年生于江西省兴国县,而兴国县又是我国著名的将军县,1955年授衔时,兴国籍将军就有56名之多,其中有6名中将,而邱会作将军便是其中一位,将军故居位于将军县高兴镇长迳村宜桂塅,故居周围环境景色秀丽,环境优美,山清水秀。故居已有上百年历史,是为典型
邱会作,日生于江西兴国县,1929年,时年15岁的他就参加红军,3年后入党,1934年参加长征,建国后历任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后勤部部长等职,1955年授中将军衔,晚年定居在西安,日邱会作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89岁。邱会作将军遗骨开始葬于
王明原名陈绍禹,1904年生于安徽六安,1956年去苏联看病,与家人来到莫斯科,并一直生活在这里,日因病去世,享年70岁,王明遗骨葬于莫斯科的新圣女公墓,公墓位于莫斯科城郊,因靠近新圣女修道院得名,公墓占地7.5公顷,俄罗斯各个历史时代的26000多个名人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日德国闪击波兰为起始点,但作为重要参战国中国却早于1931年便开始遭受日本的侵犯,中国军民同仇敌忾,与敌人浴血奋战,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祖国安危与民族尊严。而有一点不得不承认,日军的军事实力与作战能力确实比当时的中国军队强,
林心平,1919年出生于浙江平阳北港,16岁的时候考上温州师范学院,在学校里,她了解了女英雄秋瑾的革命事迹,把她当作自己的偶像,并将自己改名林秋侠,励志自己要做秋瑾那样的女英雄。全面抗战后,林心平开始为祖国做贡献,成为一名上海的地下工作者,并为当地抗日武装
建国后,张国焘移居香港,不久举家迁往加拿大多伦多,并一直生活在那里,1979年张国焘去世,终年82岁,张国焘的遗骨葬于多伦多的松山墓园,松山墓园多埋葬的是当地华人,可以称的上是华人墓园,张国焘去世后葬于此处也是随从当地华人的习俗,图为墓园门口。墓园环境优美
东北抗联在杨靖宇的指挥下,取得数次胜利力挫日军。恼羞成怒的日军把注意力开始集中在东北抗联的杨靖宇支部。1940年,日军集中重兵开始“围剿”杨靖宇部,敌强我弱,部队实力受损严重,更为痛心的的是出了叛徒,日军获取杨靖宇具体行踪后,突然夜袭部队宿营地,混战中部
民国的上海龙蛇混杂,各种势力盘踞,而杜月笙却能在这种环境里,从一个底层穷人最后成为上海青帮帮主,可见其能力。当时黄、张、杜并称上海三大亨,三人各具特点,而杜月笙最会做人,这也是他在上海立足根本,最值得令人尊重的是,他在民族大义面前懂得是非,他积极支持
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我们家喻户晓,五位壮士为掩护大部队与群众的转移,将日军诱至狼牙山,弹尽粮绝之后,仍用石头与敌人抗争,最后五人英勇跳崖,而宋学义与葛振林两位壮士被半山腰树杈接住,得以幸存,战后两位荣获“坚决顽强”的五星奖章。1944年宋学义转业到河北北管
1941年,日军集中兵力对狼牙山地区进行“大扫荡”,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百姓的撤退,留守部队竭尽全力阻击敌人为撤退人员争取时间,最后战士大都牺牲,五名战士在弹尽粮绝之后英勇跳崖,其中三名勇士牺牲,葛振林与另一位战友幸免于难,他们养好伤后又回到部队,战后五名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江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乡解放后,他怀着满腔爱国热血参军入伍,并随部队赴朝鲜作战,日黄继光在战斗中,为了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枪口,壮烈牺牲,年仅21岁。图为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两个月后黄继光牺牲的消息传到家乡,
在电影《上甘岭》中,王兰的光辉形象和那荡漾的歌声铭记在心,而电影中的王兰也确有其人,她叫王清珍。 王清珍1936年出生,1951年,年仅15岁的她就参军入伍,并随部队入朝作战,前线一片废墟,到处是残垣断壁,硝烟弥漫,王清珍并没有被这凄惨的景象吓到,反而更加坚定她
黄继光,1931年出生于四川中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49年家乡解放时,他参加斗争,来领民兵活捉逃亡地主,被评为民兵模范。1951年黄继光参加入伍,随部队赴朝鲜作战。1952年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争夺战中,黄继光担任爆破手,在连续摧毁敌人几个火力点后,战友吴三羊牺牲
在1957年拍摄的电影《董存瑞》中,最难忘的情景是英雄董存瑞高举炸药包,拉开导火索后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一句简单的话激励了我们几代人。其实,英雄牺牲前喊得不是这句话,那董存瑞牺牲前究竟喊得是什么话?1929年,董存瑞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十几岁时董存瑞便
淼犇爱历史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_百度知道
董存瑞炸碉堡的故事。
我有更好的答案
拖延一分钟就会有更多的战友牺牲,红旗插进了隆化中学。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拔除敌人核心阵地——隆化中学。临出发前,暗堡的底部离干涸的河床还有段高度,河道两侧护堤陡滑,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里去!”他带领战友接连炸毁了敌人3个炮楼5个地堡,身为爆破组组长,在战友的掩护下冲到桥底,右手拉燃了导火索。随着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敌人的桥形暗堡被炸毁,董存瑞再次请战,左手托起炸药包,突击受阻,而派去爆破的战友又一个个在中途倒下。
面对敌碉堡的凶猛火力、在比武中夺得“爆破元帅”的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死后化成泥土。此时,他的左腿被敌人的机枪打断,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董存瑞毅然用身体做支架,冲锋号已经吹响。打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外围工事之后,敌人隐藏在围墙外干河道上桥形暗堡的机枪突然开火,部队遭受严重伤亡,他两次安放的炸药因没有木托都滑了下来。此时,进攻隆化县城的战斗打响日。董存瑞用自己年轻的生命为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存瑞炸碉堡笑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