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会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作文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
&&&&&&&教师,教书育人。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我常常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会孩子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如何陪养孩子感恩,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如何教育孩子感恩……常常听到许多家长讨论“孩子不懂感恩怎么办”的话题,他们说现在的孩子觉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对他们的爱是理所当然的,不会感恩,也不会感谢。特别是有些孩子的爸爸妈妈也是独生子女,就很少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这些独生子女--小宝贝、小太阳的身上,很多时候所表现出来的性格是“自私、霸道、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与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不足有关系。&中国父母的溺爱教育,造就不懂爱的孩子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一直把“一切为了孩子”看作是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不论是否何等教育的父母,对孩子的殷切之爱,拳拳之心,可见一斑。“宝贝,这个最好吃,都给你吃!”“宝贝,这个衣服最漂亮,爸爸妈妈给你买!”“宝贝,你想要什么,爸爸都满足你”……可以说,中国的父母恨不得为孩子做牛做马。另外,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将自己最坚强、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孩子,更把自己所有的辛苦与不快隐藏在内心,并无怨无悔。因此,在父母如此溺爱的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往往觉得一切都来得很容易,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不满足,就大哭大闹,蛮横无理。而那些一直充当被爱的角色的孩子,当然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
&&&教会孩子懂得感恩,可以从小事做起。最重要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说谢谢的习惯。为他做了什么事之后应该告诉他为什么这样做。例如给他买了新衣服,并不是父母有义务这样做,而是由于父母对他的疼爱才这样做。孩子年纪还小,人格的可塑性很强,只要从这样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必定能学会如何更好的去感恩他人。
&&&&孩子转入学校生活,面对的是和自己年龄一致的其他孩子,没有人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关心,爱护和谦让他,因此在人际交往方面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应,可能会向父母抱怨很多事。这时候父母不应该由于过分的溺爱而把问题都归结于他人,应该教会孩子要勇于承担责任,要学会换位思考。无风不起浪,一个人做了一件事,一定有他的原因所在,无论这个人是大人还是孩子。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探究一件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帮助孩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然后让孩子处在自己的对立面想一下,这个时候他会是怎样一种感觉?同样在父母和同学有事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参与进来,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听取他的意见,让他感觉到自己被重视,让他享受帮助别人之后的成就感。从这些小事做起,一定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理解他人和关心他人。
&&&孩子,认知水平在各个方面还都不发达,一些事情很难做到顾全大局。但是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可以控制的。孩子粗心大意,很大程度上是态度问题。要让孩子知道,这并非一件小事情。要让他明白一步走错,全盘皆输的道理。要端正孩子的态度,马虎并不是他想的那样无所谓。其次要锻炼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做完作业之后,让孩子自己检查,看其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应该如何改正,在最初的时候为什么会做错,到底是那里出现了错误。这样对帮助孩子改掉马虎的毛病应该会有所帮助。在改正孩子马虎毛病的问题上家长千万不要急功近利,一看到孩子马虎就批评或惩罚他,这样反而会加重孩子马虎的毛病。要注意引导您的孩子主动去发现自己马虎的毛病,进而让他自己建立想主动改正的动力。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让孩子在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才是一个老师最应该做的事。&
[教会孩子感恩,教会孩子爱 (教师随笔)]相关文章: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加载中....
您的位置: &
& 学会换位思考——《让妈妈生气的10个方法》
学会换位思考——《让妈妈生气的10个方法》电梯回复数:23 &|& 浏览数:4686
接到快递的电话说有我的快递,就让老公去拿了,儿子看到老爸出去也跟着一起去了,回来拆开后一看是书,立马抢去了,说是他的书,他上学用呢!这小子还没有上学,但他堂哥上学了,孩子就认为上学很有意思,总是说要上学,呵呵。。。让他把书给我看下还不乐意。
记得当时看到试读《让妈妈生气的10个方法》的时候,我就比较好奇,很想知道是哪个十个让妈妈生气的理由,就果断的申请了,没想到还真申请到了。看了之后让我忍俊不禁,确实是如此啊,这10个理由足够让我们这些当妈的跳脚了。
第一个,从不收拾房间;第二个,成天玩游戏;第三个,尽吃垃圾食品;第四个,一个劲儿磨蹭;第五个,装作没有听见;第六个,扮鬼脸,说脏话;第七个,折腾到很晚才睡觉;第八个,打断大人的话;第九个,不讲卫生;第十个,走到哪,哪儿遭殃。我家小子3周岁还没有到,但这十个让妈妈生气的理由,我家这小子已经占了好几个了,确实很是让人头疼的。
最让人生气的就是第五个装作没有听见。很多时候你喊他,都要重复好多遍,他也不理你,依旧自顾自的在玩自己的玩具,或者在看电视,你叫他,这小子压根就当作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根本就没有进入这小子的耳朵里。直到你生气了,他才会慢悠悠的问干嘛?真是让人很想揍他啊。
第九个不讲卫生也是。以前还挺爱刷牙洗脸的,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总是不肯刷牙洗脸,有时候在他不注意的时候你给他洗了脸,他就拿东西往脸上抹,还说这样才好,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好。如今二宝出生了,我有时候说给妹妹洗脸,让他一起洗,才会乐意。
至于第十个,我已经不想提了啊,反正自打这小子会走路之后,家里就没有干净的时候,我妈地拖过2个小时就会被这小子搞的乱七八糟的,不成样子,怎么说都没用,太调皮了。
我们总说做家长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样,如今收到这本《让妈妈生气的10个方法》给孩子看看,也能让孩子知道妈妈为什么而生气,也可以让孩子站在家长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换位思考,自然也是相互的,希望孩子和家长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够减少彼此之间的矛盾,才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
本作品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转载请征求作者意见。擅自转载使用,宝宝地带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宝宝健康成长!!!
妈妈应该从容淡定的对待孩子。
淡定不了啊
这本书真不错的呀,让孩子知道自己做什么是不应该的
太符合实际情况了
非常棒的书啊。
很有趣的书
新的一周生活愉快!
下雨天,要是有太阳就更愉快啦
我们昨天出太阳了
我们这还是下雨
下雨烦啊,太潮湿
谁说不是呢,都十几天了
最新试读试用
试读:【第1451期试读】《致敬童心:给孩子的人生启蒙课》()
试读:【第1450期试读】《“长大干什么”幼儿职业启蒙图画书》()
试读:【第1449期试读】《影子爸爸》()如何做才能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糊涂的蝙蝠》告诉你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
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不用你指手画脚的。”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
我的感觉如何……”
&&&&&&&&&&&看着这对夫妻,不由得要给丈夫点32个赞。嘻嘻,如果我们的孩子也遇到的相
似的问题,做为爸爸妈妈又该如何教我们的孩子学会换位思考,让孩子明白做事情
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其他人的处境和感受?
&&&&&&&&&&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个绘本《糊涂的蝙蝠》。
&&&&&&&&&&&&
“如果方便的话,请送我一把雨伞吧,这样的话下雨天我的脚就不会被淋湿
了”&蝙蝠高兴地说。
&&&&&&&&&&&
“但雨伞只能为你的脑袋挡雨,但挡不住脚呀!”小象嘀咕着“糊涂的老蝙蝠!”
“每个人都会犯错的。”小山羊替蝙蝠辩解。
&&&&&&&&&&&&
“为什么你们觉得蝙蝠是个疯子?”猫头鹰智者反问大家。“她想问题的方
&&&&&&&&式跟我们不一样。”小犀牛回答。“非常不一样!”小长颈鹿补充说。猫头鹰想
了想,然后说:“我要去问蝙蝠几个简单的问题,然后我才能判断她的脑袋是不
是出了问题,如果是的话就该看医生了。”于是他们都来到了蝙蝠的面前,猫头
&鹰问蝙蝠介不介意回答几个问题。“一点也不,吧。”她说。“问题一!”猫头
鹰说:“树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很简单。”蝙蝠说:“树的上面是树干,
下面是叶子。”
&&&&&&&&&&&&“嘿,草地真的在我们头顶上”小犀牛憨憨地说:“但是天空…不在我们头顶上。”
&&&&&&&&&&&&
就在这时,天空下起了雨。于是蝙蝠把伞借给了小动物们,好让大家不在淋雨。
&&&&&&&&&&
“谢谢,之前,真对不起,我们不应该叫你老糊涂蛋的”
&&&&&&&&&&&&&
《糊涂的蝙蝠》以蝙蝠做的一系列“糊涂”事为线索,穿插了许多可爱的小
动物,从他们的言语中知道蝙蝠的确糊涂的厉害,但最后猫头鹰智者一句话点醒
了所有小动物:原来我们看事情,不应该只从自已的角度出发,要学会站在别人
的立场来看待事物,换一种眼光来看待世界,体会世界中千变万化的生活方式,
帮助孩子更好地与他人沟通相处。
&&&&&&&&&&&&
本书不仅故事有趣,连插图都是以颠倒的方式呈现的。孩子在翻阅的时候需
要把书倒过来,这样在实际操作中亲身体会换角度看问题的乐趣,更好的学会换
位思考的能力。
【宝妈奶爸小课堂】
&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通过解释,提高认知。
要想让孩子能很好地理解别人怎么想,首先要让他知道别人和自己的想法很有可
能是不同的。爸爸妈妈益智游戏里,和孩子一起讨论为什么别人和自己想的不一样。
&&&&&&&&在角色扮演中,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
在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亲子互动,来让孩子学会站在他人角度
想问题,如在过家家中,当孩子扮演不同的角色时,就需要说适宜于这个角色的
话,做适宜于这个角色的动作,完成这个角色应有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
体验中换位思考。
&以身作则,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父母和孩子之间是一种平等和信任的友谊关系,当我们遇到问题时,如果站在孩
子的角度看待问题,就能赢得孩子的信赖和理解。比如当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但
玩具很贵。我们就可以给孩子解释:“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小汽车,它可真酷,
跑得也很快,是不是?但是你要想一想,这个玩具这么贵,妈妈的钱又是有限的,
买了这个就不能买其他更有用的东西了……”慢慢的孩子会理解的。
&&&&&&&&讲故事,在故事里丰富体验
爸爸妈妈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关于换位思考的故事,丰富阅读体验,与孩子做一
些互动小游戏,让孩子在阅读他人作品时,体会他人思想和情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的位置:&&&&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做的
教孩子学会换位思考,看看这位妈妈是如何做的
日 10:43阅读次数:51
近年来,关于“熊孩子”的报道常见诸媒体,这样的新闻也往往能激起公众的讨论。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家庭与公共区域、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
近年来,关于“熊孩子”的报道常见诸媒体,这样的新闻也往往能激起公众的讨论。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家庭与公共区域、自己与他人之间的边界,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文中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让孩子体会成人世界的“换位思考”,让孩子少些任性,多些体贴。
时光荏苒,我的小女儿也即将迈入小学,成为一年级新生。新生报到的前一天晚上,女孩兴奋又紧张,以往总要我相伴才能入睡的她,那一刻早早爬上床会周公,她太渴望一觉醒来太阳照进窗来的新一天。
清晨,小女儿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进入我的房间叫醒我。我醒来的时候发现,她连自己的衣服都已经穿戴整齐,她穿着红色条纹的Polo衫,搭配牛仔短裙,还特别找了双桃红色的裤袜,以搭配她的白色皮鞋。
大女儿见状,也决定要穿裙子,只是女孩们的裙装极少,鲜有的几件裙装都是在特定场合穿的,例如参加喜宴的礼服,且前阵子冷空气报到,女孩们的夏装我还没有全部整理出来。
我给大女儿搭配了跟妹妹类似的衣着,同样是Polo 衫、牛仔短裤以及白色皮鞋,可是大女儿意见多多,别扭得怎么也不肯换衣服,眼见我们全都着装完毕准备出发,大女儿还是闷闷不乐。
我们当天的行程安排得很满,妹妹去学校报完到之后,我们还需要赶往两个场地,帮家人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还要参加一场喜宴。
我跟大女儿商量:“妹妹之所以穿裙子,是因为她刚好有合适的衣服可以搭配,夏天的衣服我还没有整理出来,我们先穿短裤好不好?短裤是你最喜欢的呀,柔软又舒服……”
“为什么妹妹可以穿裙子?”大女儿向来都有自己的想法,她依旧坚持着。“我们赶时间出门……”大女儿嘟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我非常了解女孩的个性,如果此时不开心,那一整天她的心情也未必能够好转,此时跟她说道理也说不通,因为女孩的固执脾气一上来,我说再多也只会变成念咒的唐僧而已,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我经历过女孩所经历过的时期,我了解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为此我翻箱倒柜想找一条裙子给女孩,但是在收纳柜里一直找不到裙子。无奈之下,我只能把挂在衣橱内的礼服长裙(只在重要宴会时才会穿着,可以称为盛装了)递给女孩:“你要不要试试这个?”
女孩如愿穿上了长裙,我还找出了相搭配的头饰,把她的头发扎得很可爱,女孩终于露出笑颜。
出门前,先生问我:“她穿成这样陪着妹妹去报到,会不会太隆重了?”
我却不以为然:“她或许只是想表现出她对这件事情的关注和重视。”
小女儿摇头表示不理解姐姐。我说:“等你们学会换位思考的时候就懂了。”
那天天气闷热,女孩穿着礼服长裙完成了一整天的行程,期间当然听到这样的问话:“哇,你陪妹妹到小学报到,穿得这么隆重?”“你这样会不会太热?”女孩为了表明她今天早上的坚持是正确的,回答得颇坚定,虽然她几度因害羞或太热而脸红,但她都尽量不表现出来。
那天回家后,女孩洗澡换衣,累得很快倒头大睡。我也不急着跟她来一场深夜谈心,累了就休息,等她休息妥了,情绪妥了,我相信,适合聊这个话题的机会总会来的。
一周后我接女孩们放学,一路上她们迫不及待地跟我分享学校的事情,大女儿突然跟我说:“妈妈,今天妹妹在学校哭了……”
在我的询问之下,我才知道,小女儿跟大女儿的同学因为争夺而起了争执,妹妹觉得受了委屈就哭了,姐姐却说:“妈妈,我跟你讲啊,明明是小凡先拿到玩具的。”小女儿知道自己理亏不敢发声,而我也通过大女儿对于事件的梳理,彻底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小凡哥哥拿到了熊布偶的玩具,小女儿也非常想玩,于是她想跟小凡哥哥一起玩,但学校规定先拿到先玩,如果你想要玩,请遵守排队的秩序。若是小女儿的同班同学,她必定会遵守这项游戏规则,但小女儿太熟悉小凡哥哥了,知道他每次必定先“礼让”自己。小凡哥哥见小女儿哭了,果真心也软了,将熊布偶递给了小女儿。此时大女儿见状,纠正妹妹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应该让小凡玩完了再轮到她。小女儿执意坚持,但是大女儿觉得应该及时纠正妹妹的行为,两个人僵持不下,另有其他人也加入其中,小女儿可能觉得理亏,又紧张不安地开始哭了。
大女儿说完,小女儿又是一脸的羞愧,我看着小女儿问:“姐姐说的都是真的吗?”小女儿委屈地点头又摇头:“可是我真的很想玩那个熊熊啊,它真的好可爱!”
还不等我说话,大女儿纠正妹妹:“你要让小凡玩好之后你再玩,虽然我说你不可以玩,但是小凡哥哥已经决定让给你玩啦,你为什么还一直哭呢?”“妈妈……”妹妹红了眼眶,求助地望向我。
“妹妹,妈妈觉得姐姐当时的纠正非常好,换作是其他的同学,一定都会迁就你,但姐姐是真心地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她及时纠正你的错,你应该谢谢她。”妹妹撇着嘴,完全不以为然。
大女儿此时看着妹妹,突然问:“妹妹,如果有一天,你先拿到了玩具,但是有一个比你更小的妹妹,也非常想要那个玩具,你也愿意跟她一起分享,可是她还一直哭个不停,你的心情会怎样呢?”
妹妹说:“我应该也会跟小凡哥哥一样,很难过吧。我明天要记得跟小凡哥哥道歉。”
妹妹的事情处理完了,不过我的心情还是蛮激动的,我看着大女儿问:“姐姐,你今天的处理方式很棒,你为什么会想要这么做呢?”
大女儿认真地说:“只有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才会感受到别人的心情,说不定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有些做法其实是错的。”
对于女孩说出这番话,其实我很震惊,觉得她跟几天前那个坚持要穿裙子才愿意出门的固执女孩截然不同,但是我也很欣慰,觉得她内心有自己的想法,也有她自己的坚持。
我故意问大女儿:“姐姐,我想请问你哦,站在别人角度看问题,这叫作什么呢?”“换位思考。”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
这四个字,是我在女孩坚持穿着裙装出门的时候,很想跟她分享的话,但是那时候的我不知道要如何告诉她这四个字的含义,而如今看她分析且运用得如此得当,我知道我们的聊天时机到了。
我表扬大女儿:“妈妈觉得你当时处理得非常好,也让妹妹理解了‘换位思考’的道理。”大女儿有些害羞地笑着。
我故作苦恼地说:“我现在也有一个很伤脑筋的问题,我也很希望对方‘换位思考’一下。”“妈妈,你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助你。”女孩具备的同理心让我可以顺利地说出我的问题。
我抱着她,在感谢她愿意支持我的同时,说出了我的困扰:“如果某天早上,时间非常紧,我们那天还安排了行程,原本是个很美妙的清晨,但有个女孩,非要穿一件裙子才愿意出门,这时候我该怎么办呢?”
大女儿明白我意有所指,她突然抱住我说:“妈妈,对不起,我那天不是故意的。”
“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妈妈只是想告诉你,不管是穿裙子还是裤子,目的都是让自己可以更加舒服。”
看着女孩认真地点头,我转身又去忙其他的事情,女孩倒有些不安了,她突然拉住我问:“妈妈,你说完了?”
“对呀,说完了,而且你比我更懂得‘换位思考’呀,只要你一直都这样想,妈妈相信你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很棒的。”
跟女孩们相处,我偶尔也会情绪失控,想要发脾气,但转念再一想,如果我们“换位思考”,多想想她们纯真的初衷,是不是反倒会被她们的用心感动得会心一笑?通过一些事件,让女孩们体会我们成人世界的“换位思考”,她们也会少一些固执和任性,多一些体贴和温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会换位思考的故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