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七天婴儿,先天性骶尾处畸胎瘤是先天性的吗什么时候做手术

三个月以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治疗--《临床外科杂志》1995年06期
三个月以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的手术治疗
【摘要】:本文报告了3个月以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39例,病理分型良性34例,交界性4例,恶性1例.术后死亡1例,38例治愈,28例获随访,平均随访5年10个月,除1例恶性者死亡外,其余均健在.作者对手术时机、方法及防止并发症发生等提出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单位】:
【分类号】:R739.9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练英,郭俊斌,张志波,李正,黄英;[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湘如,梁书锋;[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6年02期
孙惠苗,俞泽阳;[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年11期
张永秀!200135,周友芬!200135,童淑兰!200135;[J];上海医学;1998年01期
邵守进,宗广霞,段素欣;[J];中国临床医生;1998年06期
黄金扬;[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段淑芬,张新艳;[J];诊断病理学杂志;1998年02期
邹国辉,盛曙光;[J];中国临床医生;1998年10期
杨道贵;[J];实用医学杂志;1994年02期
童淑兰,杨玲芳,叶龙珍,费绍华;[J];青海医药杂志;2001年05期
韦景平;[J];浙江预防医学;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虞梅;;[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王晓欢;郝国平;常虹;史红鱼;程艳丽;;[A];第十一届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暨血栓栓塞性疾病(血栓与止血)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摘要汇编及学习班讲义[C];2007年
叶祖萍;胡博;戴春娟;牛军;;[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李铁耕;史向丽;秦雨春;;[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张满燕;李琳;;[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吴兴妹;袁焙烽;舒建英;周威;;[A];庆祝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成立20周年——第八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乔彬;王同建;张锋泉;宁岩松;吴莉莉;;[A];第八届华东六省一市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吴娜;夏佐中;梁平;李映良;翟喧;周渝冬;;[A];中国西南地区第九届小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费建斌;胡型锑;赵琦锋;吴国伟;杜杰;;[A];2009年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刘威;梁建华;唐志贤;;[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小儿外科学术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N];保健时报;2006年
于斌;[N];保健时报;2005年
左中洋;[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连孝华;[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唐秀娣;[N];大众卫生报;2007年
陈步伟;[N];健康时报;2007年
魏宗孝;[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张元婧;[N];医药导报;2007年
沈亚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山东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王有国;[N];健康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邓春;[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杨红;[D];复旦大学;2009年
刘喜旺;[D];浙江大学;2012年
周青山;[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肖一平;[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赵玉鑫;[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杨明明;[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李淑静;[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梁若枫;[D];浙江大学;2006年
王丽红;[D];复旦大学;2011年
赵光侠;[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其它资源推荐
先天性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用户评论
123456789108月女婴骶尾部畸胎瘤术后6个半月,现查b
甲胎蛋白偏高有问题吗?成熟畸胎瘤术后一般不会复发吧?
医生回复(2)
病情分析:恶性淋巴瘤对放化疗敏感,治疗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为主,外科手术占次要地位,辅之以中医中药治疗,积极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意见建议:外科手术主要适用于实质性脏器,如胃肠等淋巴瘤的姑息性切除。放化疗副作用较大,容易造成脱发、插管处炎症、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白细胞降低等等,建议在放化 疗前先服用中医中药减轻症状。(1杭州市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14)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 中 图 分 类 号 】 R473. 73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6) 04
&&&&&&& 目的 总结分析5例新生儿巨大骶尾部畸胎瘤的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术前对5例新生儿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做好瘤体的护理和家长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和呼吸道管理,加强切口及引流管的护理,提供营养支持,做好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结果 本组5例患儿经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合理喂养及营养支持,无并发症发生,均痊愈出院。结论 护理对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治愈至关重要的,经过手术切除,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 关键词: 新生儿;肿瘤;护理
&&&&&&& 骶尾部畸胎瘤是新生儿、婴幼儿最常见的真性肿瘤,发病率中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因病理、形态、大小和部位等不同分为显露型、隐匿型、内外混合型Ⅱ型及内外混合型Ⅲ型。根据骶尾部畸胎瘤大小,分为巨型(直径& 5cm)、小型(直径5 cm)。新生儿畸胎瘤90% 以上是良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肿瘤恶变的可能性随之上升,所以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1】。本文将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杭州市两家儿童医院的5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患儿的护理进行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杭州市两家儿童医院共收治5例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患儿,均为新
生儿,其中男3例,女2例。5例患儿均在全麻下行骶尾部畸胎瘤切除术,术后转入NICU监护,术前表皮破溃伴有分泌物1例,手术后除1例出现切口红肿,渗液,余4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第10-14天患儿反应好,腹软,臀部切口已拆线,愈合可,无红肿及渗液,予以出院,门诊随访。
2.1& 术前护理
&&&&&&& 2.1.1保持瘤体的完整性 因瘤体大、质软、呈囊性,仅有一层粘膜包裹,且有破溃,大量出血,将患儿置俯卧位或侧卧位,每2小时翻身一次,更换体位时注意动作要轻柔,因瘤体巨大,我们 2 人配合,1 人托起瘤体,另外1 人进行更换体位,避免瘤体发生扭转或因挤压瘤体而使病情恶化。同时密切观察瘤体的大小、颜色及有无破溃、出血现象,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2】,注意保持骶尾部、肛周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防止大小便的污染,若有污染时即用生理盐水清洗。本组中4例患儿未发生瘤体破损,1例表皮破溃伴有分泌物,予碘伏消毒处理并用无菌敷料包裹瘤体。
&&&&&&& 2.1.2 体温护理&& 将患儿置于保暖箱中,暴露瘤体,便于观察,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为55%一65%,箱温根据患儿的体重、日龄来设置,在32℃左右,一般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以减少热量的散发。每2小时测量体温1次,根据体温调整箱温使婴儿体温维持在36~37℃之间。
&&&&&&& 2.1.3& 心理护理&& 由于此病发病率较低,瘤体巨大,家长对疾病知识相对缺乏,加上患儿年龄偏小,担心患儿预后,患儿家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恐惧等消极情绪。为此,护理人员主动向家长介绍本病相关知识,使其对于疾病及其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取得患儿家属的理解与积极配合。
&&&&&&& 2.1.4&& 术前准备&& 常规的术前检查外,还需配血,以备术中输血需要。检测患儿血中的甲胎蛋白含量,便于术后检测对照,了解恢复情况。手术前晚、手术晨给予清洁灌肠各1次,直至流出的液体无粪渣,按医嘱用0.5%的灭滴灵进行保留灌肠各1次,从而达到清洁肠道,抑制肠道细菌,防止感染的目的。术前留置胃管,禁奶6h,禁水4h,予补液支持,防止发生低血糖。
2.2术后护理
&&&&&&& 2.2.1 密观察病情变化 术后置辐射床或保温箱内,密切观测生命体征、意识、尿量、肢体末梢循环,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量及伤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
&&&&&&& 2.2.2& 体位护理& 麻醉未清醒前,予肩下垫一软垫,头稍后仰,充分打开气道,头偏向一侧,备好吸痰用物,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清醒后予俯卧位及侧卧位交替进行,每2小时翻身1次,防止压迫伤口及被大小便污染伤口,有利伤口愈合。
&&&&&&& 2.2.3& 伤口护理& 术后密切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做好肛周与会阴部皮肤的护理,每次便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肛周皮肤,为了预防尿液及大便对切口的不良刺激,同时使用防水透气敷料覆盖切口。为保持伤口干燥,可予TDP照灯,每天2次,照灯前先用碘伏清洁伤口,防止感染,避免大小便污染切口引起感染,影响切口愈合。
&&&&&&& 2.2.4& 引流管的护理&& 约束四肢,保持引流管通畅,每日更换引流瓶、管一次,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量,并详细记录,引流瓶的高度不得超过体位【3】,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 2.2.5& 合理的营养支持& 根据体重、血糖变化及引流液等情况,严格计算补液量并注意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静脉输入脂肪乳、白蛋白、血浆等提高患儿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4】。
&&&&&&& 2.2.6& 积极预防、控制感染& 实施保护性隔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医务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都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加强消毒隔离措施,杜绝医源性感染。
&&&&&&& 2.2.7& 并发症护理
&&&&&&& 2.2.7.1& 切口感染是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护理措施为:一方面大小便污染切口时随时清除污染物,保持切口干燥,局部可用胶布或保护膜、医用胶等材料保护,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条【5】。另一方面,口服收敛止泻药蒙脱石散,使大便成形,次数减少,从而减少大便污染切口敷料的次数。经积极护理本组患儿切口愈合好。
&&&&&&& 2.2.7.2 密切观察术后腹部体征、切口有无大便溢出,首次排便时间、排便形状,有无大小便失禁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尽早发现肠瘘和大小便失禁的并发症。本组患儿未发生肠瘘和大小便失禁。
&&&&&&& 2.3& 出院指导&& 出院后指导保持伤口的清洁,防止伤口的感染。两周内仍置患儿于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右侧卧位,半年内禁止剧烈活动,注意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告知患儿家长如有不适及时就诊。我们要做好出院随访工作,了解患儿骶尾部情况等,及时提醒患儿家长添加辅食的种类,为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的康复提供连续性的服务。
&&&&&&& 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如能早期完整切除,大多数能获得治愈,手术切除是其首要的治疗方法,并且施行得越早越好。术前对瘤体护理是关键,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术后避免大小便污染切口,减少并发症发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切口愈合。
参考文献:
[1]施诚仁. 小儿外科学[M].4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黄寿蓉. 18例婴儿骶尾部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医师杂志,2012增刊:188.
[3]陈丽红. 1 例新生儿骶尾部畸胎瘤术的护理[J].广东医学院学报,):479.
[4]覃美华. 6 例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25
[5]刘贵麟主编. 小儿外科手术学[M].2 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9::293.
[6] 张小明. 18例新生儿骶尾部巨大畸胎瘤围手术期护理 [J].广州医药,) :76&77.
作者简介:余燕丽,女,护师,生于1987年,籍贯:衢州,最高学历:本科;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前后的护理--《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2007年
骶尾部畸胎瘤手术前后的护理
【摘要】:正骶尾部畸胎瘤是儿童最常见的胚细胞性肿瘤。发病率为出生人口的1/4,半数以上于出生时即发现。女性为男性的2倍,新生儿骶尾部崎胎瘤良性占90%,4个月时约40%恶变。通过手术治疗,大多都能痊愈,现我科自2004至今患儿的手术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儿10例,男3例,女7例,出生年龄20天到8个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上的准备病儿接触陌生的医务人员,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因此,每个医务人员
【作者单位】:
【分类号】:R473.7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丽珍;胡春梅;罗小萍;;[J];天津护理;2007年01期
宋小花;唐晓细;陈红涛;;[J];齐鲁护理杂志;2009年23期
杨清清;刘秋菊;童丹;;[J];哈尔滨医药;2007年03期
沙玉兰;邵连芝;魏爱华;;[J];临床医学;1981年06期
叶小玲;;[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14期
宋爱玲;[J];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1998年03期
王先平;[J];实用医技杂志;2001年03期
李英;;[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年05期
孙士华;;[J];中国医药指南;2010年33期
宿金荣;;[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顾素玲;;[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朱培珍;;[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孙兰玉;王义典;赵健;;[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杜长花;;[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朱莲英;;[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李华;;[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妇产科新技术、新理论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吴燕;;[A];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张桂兰;李千红;王金娣;;[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王慧聪;;[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邹克琼;;[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王鹏;[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刘贵原;[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舒华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4年
袁海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袁海斌;[N];大众卫生报;2004年
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
李梅香;[N];大众卫生报;2002年
郝晨阳;[N];健康报;2006年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体检中心
曾东 (主治医师);[N];家庭医生报;2008年
郭小伟;[N];重庆日报;2010年
李艳芳 薄涛;[N];家庭医生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军;[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王宝贵;[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姜滨;[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杨红;[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李守平;[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李晓璐;[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周子超;[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李玉曼;[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沈全力;[D];复旦大学;2009年
李宁;[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宁宁;[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彭薇;[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谭琳玲;[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刘红霞;[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高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肖灿华;[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倪锦文;[D];复旦大学;2011年
毕清泉;[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邢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臧少敏;[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骶前畸胎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