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的危害有哪些害

PM2.5对人体最直接的伤害是什么
来源:健康网
大家对PM2.5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已经成为衡量生活环境的一项重要指标。但PM2.5对身体最直接的伤害,相信很多人还远远没有意识到!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比如吸烟人群,香烟燃烧后的烟雾就含有大量的PM2.5,那么最开始接触这些颗粒的是谁呢?当然是我们的口腔和牙齿啦,众所周知,牙齿的表面充满着无数微孔,这些pm2.5颗粒进入微孔,驻留后大量形成了各种烟渍无法去除,同时也导致口腔和牙科。
那么到底有没有一种物质能进入清除这些微孔的烟渍?无数爱美人士总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答案,而且用洗牙、冷光等方法还原牙齿的本色,可效果确令人大失所望。
如何才能更安全可靠地祛除烟渍?
据研究表明,三七、稻草、花生壳等燃烧后,除了产生烟雾,还留存大量的灰烬,这些灰烬的颗粒就十分接近pm2.5的大小,而且还含有钾、磷、钙、镁、硅、硫、铁、锰、铜、锌、硼等微量元素。
答案出来了,由于灰烬对牙渍的吸附力是非常强悍的,正如日常生活中用碳来吸附空气中的气味一样,这些颗粒可以轻易进入牙齿表面微孔,把罪魁祸首揪出来,彻底还原牙齿和口腔的健康状态。
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经被韩冠国际申请了国家专利,制造出了&牙稻素&产品,有效祛除牙渍、咖啡渍、茶渍、烟渍、槟榔渍&&等顽固污渍,带来清新的口气,呵护着您的口腔健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PM2.5来源和危害.ppt 34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PM2.5的来源与危害 初一五班 蔡浩霆 23
PM2.5的来源与危害 PM2.5的概念 PM2.5的来源 PM2.5的标准 PM2.5的危害 PM2.5的防治 PM2.5的概念 TSP,英文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的缩写,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
飘尘:能在大气中长期漂浮的悬浮物质称为飘尘。其粒径主要是小于10微米的微粒。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三者关系 TSP&-&PM10&-&PM2.5:大于PM2.5粒径的悬浮物主要受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当湿度增加时,污染物表面富含水份,通过相互凝聚成较大颗粒发生沉降;当相对湿度变小时,污染物表面吸附力小,不易凝聚沉降,风力作用下已凝聚的颗料会分解,由于粒径变小更易悬浮造成持续的污染。
PM2.5的来源 人为排放:人类既直接排放PM2.5,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如化石燃料(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PM2.5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 PM2.5的来源 自然来源:风扬尘土、火山灰、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PM2.5成分 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既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北京PM2.5来源研究 2000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1%。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1]。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的成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类似地,1999年测定的上海PM2.5中有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 PM2.5的标准 PM2.5的标准,是由美国在1997年提出的,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在旧标准中被忽略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PM2.5指数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测控空气污染程度的指数。   到2010年底为止,除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外,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还未开展对PM2.5的监测,大多通行对PM10进行监测。 世界卫生组织pm2.5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而中国的这些地区全部高于50接近80,世卫组织为各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PM2.5标准,全球大部分城市都未能达到该标准。针对发展中国家,世卫组织也制订了三个不同阶段的准则值,其中第一阶段为最宽的限值,新标准的PM2.5与该限值统一,而PM10此前的标准宽于第一阶段目标值,新标准也将其提高,和世卫组织的第一阶段限值一致。 我国的pm2.5国家安全合格标准  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 PM2.5图表 PM2.5不同地区浓度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10年9月公布了一张全球空气质量地图,专门展示世界各地PM2.5的密度。地图
全球空气质量地图 由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制作。他们根据NASA的两台卫星监测仪的监测结果,绘制了一张显示出2001年至2006年PM 2.5平均值的地图。 在这张图上红色(即PM2.5密度最高),出现在北非、东亚和中国。中国华北、华东和华中PM2.5的密度,指数甚至接近每立方米80微克,甚至超过了撒哈拉沙漠。 
PM2.5全球浓度分布图 我国PM2.5标准的实施分哪些阶段 根据环保部规定:新标准(GB)分四个时段分步实施: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2015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日,全国实施新标准。 PM2.5的危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看了才知道,原来 PM2.5的危害有这么大!
PM2.5颗粒是如何危害我们健康的?
首先,颗粒物经过人的呼吸系统进入人体,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肺。PM2.5之所以对人体危害大,是因为它可以吸到肺里去。而且,小颗粒甚至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及其他器官。一个人平均每天大约呼吸1万升空气,一旦空气含有污染物,人体健康就必然会受到危害。
其次,至于造成哪种危害,则由PM2.5所吸附的东西来决定。PM2.5表示吸附什么东西决定它产生什么危害。如果这个地区主要吸附的是重金属,那可能这个地区产生重金属中毒的就多;如果吸附的是苯并[a]芘这类致癌物,那它就可能更多是产生人群癌症的高发;如果这个地区PM2.5表面吸附的大多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那它可能产生的生殖生育危害比较大。不同的地区,同样霾的浓度,或者说污染物的浓度,对健康的危害是不一样的,可能关键在于成分。虽然目前的科学研究表明雾霾和某些疾病有相关性,但并没有揭示它们之间确凿的因果关系。因此,雾霾危害健康不假,而其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十分之一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同时,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人体的生理结构决定了对PM2.5没有任何过滤、阻拦能力,而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却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印度等均将PM2.5列入空气质量标准。而最为悲催的是,PM2.5尚未被列入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政府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整体环境科学》上增刊登过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及其同事一项新发现:2004年至2006年,当北京大学校园观测点的PM2.5日均浓度增加时,在约4公里以外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病急诊患者数量也有所增加。虽然PM10和PM2.5都是心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但PM2.5的影响显然更大。世界卫生组织在2005年版《空气质量准则》中指出:当PM2.5年均浓度达到每立方米35微克时,人的死亡风险比每立方米10微克的情形约增加15%。一份来自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称,PM2.5每立方米的浓度上升20毫克,中国和印度每年有约34万人死亡。
近日,我国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严重的危害还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这些空气中的超细悬浮粒子(包括PM2.5),最直接的副作用,就是造成灰霾天气,浓度越高,则灰霾天气愈多。你如果经历过严重的灰霾天,走在街上,不久你就可以通过咳嗽、吐痰,将空气中一些“粗”灰尘颗粒吐出来(直径大于5微米的),它们会对局部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可能引起慢性鼻炎、咽喉炎。然而,这种“粗”的颗粒并不是对人体危害最大的,粒径小于2.5微米(即PM2.5)的“可入肺颗粒”,才对人体有致命危害。
PM2.5对人体的危害
1.引发心脏病、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PM2.5颗粒极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PM2.5浓度越高,灰霾天气越多,发病率就越高,抵抗力下降。雾霾天气,空气含氧量低,会使心脏跳动加速,使人胸闷、气短。尤其是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2.引发肺部硬化、肺癌等。它们中有50%会沉积在肺中造成肺部硬化,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这些可入肺的粒子中,有害物质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就是一种致癌物质,是造就肺癌的头号杀手。
3.引发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雾霾的组成十分复杂,大小有数百种颗粒物,粒径小于0.1微米的颗粒,称为“超细微粒”或“纳米颗粒物”,这些颗粒物通过人体呼吸,进入呼吸道,留在肺部进入血液,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也是哮喘和老慢支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
4.引发各种细菌性疾病。因为雾霾天气阳光照射不到大地,或者阳光微弱。这样会使地表面的细菌病毒微生物快速繁殖,引起过敏等疾病。
5.患癌症的风险增高。众所周知,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普通人高60%,而雾霾里含有的有害颗粒物更多,所以雾霾比吸烟更易致癌。
6.使人心情压抑烦躁。人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天气影响,雾霾天气阴沉昏暗,空气污浊,人的情绪也会变的低落,心情烦躁,做起事来缺乏活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学家解读PM2.5的危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