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全面屏电视的一加6屏占比比都高?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六款全屏手机都被骂,我们对“全面屏”是不是有误会?
查看: 2640|
评论: |来自: 今日头条
摘要: 手机厂商所宣称的全面屏,其实只是通过18.5:9或者18:9屏幕实现高屏占比的手机而已,把这一点看开些也就无所谓谁是真全面屏谁是假全面屏了。
  如果说从2017年末开始手机有了什么趋势,那就必然是“全面屏”。其实这种趋势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比如此前夏普推出了包括AQUOS Crystal在内的手机,三面都采用了没有边框手机,多达30多款,小米也在去年推出了小米MIX,并且首次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如果说全屏手机的起源,大概就算是这里吧。  今年是“全面屏”的爆发年,但看起来产品没爆发,网上的评论先爆发了。不管是三星S8、夏普AQUOS S2、苹果iPhone X、vivo X20还是华为麦芒6,都招来一片骂声,只是骂的侧重点各有不一样。甚至小米MIX2也因为屏占比不如一代没能幸免,只不过被骂的少一些而已。这么下去,恐怕全屏手机上市一台挨骂一台。  全面屏本来应该四边都是窄边,但受限于技术根本没人能做到,小米MIX在去年已经做到了极限,甚至不惜牺牲运用体验,引入了超声波传感器,还有把摄像头移到了下方,删除了听筒等激进规划,得到了官方91.3%(按液晶板面积)、非官方84%(按显示面积)的高屏占比,这已经是“全面屏”的极限了,否则最多只能像nubia Z17那样,两边做成窄边。  全面屏其实是很不清楚的概念,假设有两款手机全都是88%屏占比,一个像小米MIX2一样三面都有黑边,另一个像nubia那样两边没黑边但有额头有下巴,谁才是全面屏?这时候认知就混乱了。如果非给全面屏定义的话,屏占比是衡量全面屏唯一的标准。  小米很懂得这点,并且规划小米MIX的屏占比时有些讨巧:不但用三面窄边框与竞品进行区隔,而且刻意规划成大屏手机提升屏占比。不管多大尺寸,屏幕以外部分的面积是固定的,手机越大屏占比自然越高。当初小米MIX宣传时因为让夏普躺枪,就引起了夏普电视的吐槽:小米不如把手机做成电视那么大,屏占比96%不是梦。  “全面屏”的概念提出来之后,被一些手机品牌借鉴给自己宣传,或者换个说法,向小米致敬,如同小米曾向其他品牌致敬一样,自然也就引发了不少人吐槽。小米MIX尚且没能做到真正意义的全面屏,而很多手机显著不到这么高屏占比,甚至上下都有边框,也敢叫全屏手机?  实际最近发布的小米MIX2证实了88%才是稍微靠谱一些的屏占比数字,这样牺牲还小一点。如果想要不影响运用体验,以现在手机的结构来说,前置距离传感器也许可以用超声波替换,但其他配件是去不掉的,摄像头也最好回归到上边。所以手机的上下边框必须有,就算是舍弃,最多不要正面指纹了,舍弃下边框。这么看来也许把小米MIX2倒过来就是最好的方式,不过这不就是苹果iPhone X么?  说到这里可以知道,除了小米MIX/MIX2这种极端规划之外,正常情况下的手机上下边框是删不掉的,必须留有一定空间安置必要的配件。手机厂商在不增大手机面积的情况下压缩上下边空间,把屏幕从16:9扩大到了18:9,通过显示面积提升了屏占比,已经是现在能做到的极限了。  三星、华为、vivo都是如此,想要再进一步压榨就只能像苹果iPhone X或者夏普AQUOS S2那样定制异型屏,把必要的器件往中间挤,但这两款手机不也是骂声一片?不要说他们,连小米MIX2屏占比低于小米MIX都招来了不少骂声,其实以现有的工艺来说,小米MIX2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了。  手机厂商所宣称的全面屏,其实只是通过18.5:9或者18:9屏幕实现高屏占比的手机而已,把这一点看开些也就无所谓谁是真全面屏谁是假全面屏了。再说了,厂商愿意怎么叫随它去,只不过一个名字而已,你的夫妻肺片里有夫妻?你的老婆饼里有老婆?你的全屏手机就必须是全面屏?(^_^)
上一篇:下一篇:
Powered by Discuz! X3.4 -ALicensed
& 2017 Comsenz Inc.“全面屏”全面来袭!但,仍有六大难题需要解决!
自从去年屏占比高达91.3%的米MIX全面屏概念机的推出,引发了业界对于全面屏的极大关注。随后同样采用全面屏的LG G6,以及双曲面全面屏的三星S8的推出,彻底引爆了市场对于全面屏的追捧。最新的消息也显示,国内的众多品牌厂商都在积极准备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全面屏产品。而京东方等国产屏厂也都在积极推动自家的18:9的全面屏的量产。虽然全面屏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却也对手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挑战。6月15日,“全面屏全面来袭,屏占比大有所为”的产业高峰论坛在华侨城洲际大酒店召开,此次峰会吸引了手机产业链近千人到场,足见大家对于全面屏的关注程度。在本次峰会上,众多的业内知名企业及大咖也纷纷从自己的角度分享了对于全面屏的观点。夏普罗忠生:全面屏是5G来临之前的最大风口智能手机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发展了很多年,手机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在手机外形设计上,现在基本上也都是大同小异。众多厂商都由原来的塑胶外壳,大部分转向了金属外壳,也有一些采用玻璃、陶瓷外壳,但是到现在已经是没有更多花样。比如今年更多的厂商都是在玩配色。在手机的处理器方面,处理器的核数之争,在经历了单核-双核-四核-六核-八核-十核之后,发展到现在十核也已经是偃旗息鼓了,用户已经不再对核数感冒了。在手机的内存方面,从最初的256MB,发展到现在普遍是4GB起步,旗舰基本都是6GB起步,最高的虽然也已经有了8GB,但是现在用户对于内存大小的追求也已经不再那么积极。因为目前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4GB内存已经基本够用。相比之下,虽然用户每天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越来越频繁,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因此用户对此存储容量的需求依然在继续增长,从最初的4GB到现在的32/64GB已经成为主流,128/256GB也越来越受到更多用户的青睐,未来手机容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存储容量上的变化对于用户来说,并不算是什么差异化的体现。因此,不少厂商开始追求速度上的差异化,比如eMMC和UFS。另外,在手机分辨率方面,从此前大家追求的720P到1080P,再到现在旗舰机上标配的2K屏,用户对于分辨率的追求也已经开始疲软。虽然目前已有4K屏,但是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在智能手机上4K相比2K屏并不能在视觉体验上给用户带来成倍的提升,但是对于手机功耗却是带来了很大提升。甚至不少用户认为1080P已经是足够用了。在手机方面,从最初的像素之争,到2015年发展到摄像头数量之争,从后置双摄到前置双摄,再到现在前后双摄手机的出炉,那么接下来呢?摄像头数量上应该差不多是到顶了,因为数量再增加将会影响到产品的美观。而且摄像头数量的增加并不等于画质的成倍提升,比如三星S8依然是后置单摄,但是其拍照质量并不亚于众多的旗舰级的双摄手机。最后再谈今天要说的手机屏幕方面,从最初的TN屏,到IPS再到AMOLED,从原来的硬屏到柔性曲面屏,再到双曲面屏以及现在的全面屏。其实我们回头看下,并不难发现,每一次手机屏幕的变革,对于整个手机产业的影响是最大的,所带来的机会也是最大的。△富士康科技集团资深副总、富智康集团(FIH)执行董事、夏普/InFocus手机全球CEO罗忠生博士作为最早推出全面屏手机的厂商(2013年夏普就推出了全球首款全面屏手机,到现在已经有28款全面屏手机推出),夏普手机全球CEO罗忠生先生表示认为:“全面屏将是5G到来之前的最大风口。毫无疑问5G将是智能手机产业的一大机会。但是5G网络2020年才开始商用,而且真正的大规模商用可能还要等到2022年,这期间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所以在这之前,我认为全面屏将是手机产业最大的一个机遇。”“下半年夏普将会推出一款极具震撼力的全面屏产品。”虽然对于这款手机罗忠生并未透露太多,但是他非常乐观的表示:“我认为,今年将会有80%的人会将自己的手机换成全面屏手机!”全面屏到底有何优势?既然全面屏将成为整个手机产业的一个新机遇,那么它的优势到底在哪?手机ODM辉烨的产品经理花杰认为全面屏手机有以下三大优势:1、从人机工程学角度,18:9(目前常见的全面屏的显示比例还有18.5:9)跟符合用户单手持握。长宽2:1划分更利于界面分屏,可以同时运行两款APP,比如可以看在电影的同时聊微信,可以同时双微信,可以同时浏览电英文资料和中文资料进行对照等,这些都会为用户带来更惊喜的体验。2、从整机尺寸来讲,5.7英寸全面屏产品与目前普通的5.5英寸的产品手感相当,整机尺寸也比较接近,但是显示区域却达到增加,显示内容更多,在浏览网页、看小说可以减少翻页次数,能够让用户使用更加便利。3、从显示效果上对比,高屏占比产品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和购买欲望。当前的5.7英寸16:9产品只有513PPI,而全面屏产品像素密度更高,可达564PPI,画面显示根据细腻。当然目前的全面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从最初的手机两侧窄边框,到上下窄边框,再到现在的近乎三面无边框的全面屏,罗忠生认为现在大家都还是处在第三代,而第四代将会发展成整个正面都是屏,这才是真正的“全面屏”。而这也预示着,随着全面屏的发展,未来还将给我们带来更为出色的体验。不过在辉烨产品经理花杰看来,即使是第三代的全面屏也并没有那么快成为主流,今年主要还是一些旗舰机会采用。“全面屏确实是一大趋势,但是我认为今年会换全面屏手机的人可能只有20-30%左右。”全面屏趋势之下,手机产业链将迎来新的挑战在罗忠生看来,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全面屏必须要给用户提供更美好体验,这不仅仅是要追求视觉效果最大化,同时也需要做到握持感最佳化,因为手机始终是一个手持终端设备。而要做到这两点也对手机的设计以及整个手机产业链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目前,全面屏在结构设计、摄像头、听筒、天线设计、软件UI、指纹识别、工艺设计、光距离传感器等方面都面临着相应的技术挑战,而全面屏玻璃的设计、摄像头小型化、听筒小型化、新型指纹芯片的随着全面屏而进行的演变也将会引发整个手机产业链的变革。1、对于屏厂和模组厂的挑战目前智能手机上的屏幕绝大多数数都是16:9的屏幕,如果手机厂商要切换到18:9的全面屏,那么这对于上游的比例供应商是个很大的挑战。首先,从玻璃(注:这里是指显示屏玻璃基板)制程角度来看,18:9的玻璃切割相比当前的16:9来说更不经济(浪费的玻璃会更多),而且玻璃原厂需要重新排产线及工艺优化,而这也将引发短期内全面屏成本居高不下。另外从供应方面,目前只有三星、JDI和夏普等厂商已经量产,国内的京东方、翰彩、华星光电都已经规划了全面屏玻璃产线,但是目前只有HD+(720*1440分辨率)有小批出来,FHD还需要一段时间。正因为供应有限,所以短期内全面屏的成本将会居高不下。据辉烨产品经理花杰透露,目前16:9的5.5英寸HD屏价格为130元人民币左右,18:9的5.7英寸HD屏则要140元人民币左右,成本增加了近8%,如果是18:9的5.7英寸FHD成本将会增加更多。不过,上海龙旗产品总监霍胜利表示,随着下半年众多屏厂开始量产全面屏,其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预计在2018年一季度到二季度,会有众多的国内外一线品牌纷纷推出全面屏手机。同时霍胜利预测,未来18:9会替代16:9成为手机显示屏的主流屏幕比例。其次,全面屏可能还需要涉及到异形切割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的提升屏幕的屏占比,那么手机厂商就会要求屏幕能够尽量向手机的四边靠近,但是绝大多数的手机的四角都是采用的R角,而不是直角,这也要求玻璃可能需要切角才能满足全面屏手机ID设计的收弧需求。另外,如果要做到上部近乎无边框的全面屏,那么手机还需要为上方的前置摄像头、光感、听筒等器件预留位置,这里除了对屏幕进行R角切割指纹,还需要对玻璃进行U型开槽。而这也意味着屏幕模组厂如果不具备异形切割的能力,那么在接下的全面屏竞争当中将会非常被动。据盛雄激光总经理陶雄兵表示,目前通过皮秒&飞秒激光已可实现内聚光切割,可高速异形加工,保持高效率运作。其中,内聚焦切割以4种内聚焦切割方式可适用于全面屏需要的C角、R角、U角等异形切割。另外对于手机屏幕模组方案,合力泰研发总监许福明先生认为,18:9 的全面屏在技术上是从传统的COG应用演进到COF的应用。相比传统的COG方案来说,COF方案将IC集成到了FPC软板上,而这可以将使得显示模组与手机底边框的距离可以进一步减小到3.6mm以内,这也意味着可以进一步提升屏幕的屏占比。此外,许福明也认为全面屏除面临市场资源不足的问题外,异形切割能力将是全面屏模组厂需要具备的一项关键能力。除了异形切割之外,由于全面屏的模组尺寸更大,更贴近手机外壳的四边,所以在整机跌落/环境冲击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玻璃碎裂风险,这也对于手机内部结构设计要求更高。辉烨产品经理花杰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背光加铁框保护、加缓冲泡沫等措施来降低风险。2、天线设计上的挑战因为手机天线是全向天线,需要一定的空间,这样信号才能发射出来;同时手机内部金属很多,而金属对天线会产生影响;另外,手机内部还有一定的EMI(电磁干扰)。所以手机天线在设计时都需要预留一个足够干净的空间。由于全面屏的设计,会使得屏幕模组向整机上下两端端延伸,这将使得留给天线的主净空大幅减少。以传统的16:9的手机为例,手机LCM背光模组到整机低端一般会有9mm左右的主净空,但是三星S8的LCM背光到整机底端只有不到5mm的主净空。而留给天线的主净空的减少,将会引发手机视频OTA指标,特别是在手持握/放在头部通话时可能会下降。这些都对天线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对于此问题,上海龙旗产品总监霍胜利认为,可以通过三个措施来进行改善:1、通过上下天线进行互补;2、对于屏幕上下角部分背后金属的切除来进行改善;3、利用电路设计对于手持状态进行优化发射状态,已改善单手实际使用效果;4、改变底部天线的发射位置,以保证头手数据优化。不过霍胜利也指出,屏后背部分金属切除,会导致成本增加以及结构强度变弱,所以需要综合考量天线性能、成本、结构强度。另外霍胜利还提到,随着iPhone 8开始支持无线充电,不少手机厂商可能会跟进。那么在后续的NFC天线设计上可以与无线充电线圈整合为一个模组。3、指纹识别设计上的挑战手机正面指纹识别通常是与正面的HOME键集成在一起的,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开始取消了正面的实体按键,改为了虚拟按键。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全面屏手机来说,如果要继续保留指纹识别在正面的话,并且采用传统的指纹识别技术的话,那么手机正面下方通常需要预留足够的位置给到指纹模组,但是这又会影响到屏占比。所以我们看到小米MIX和三星S8都将指纹识别放到了背面。如果不需要做到像小米MIX和三星S8那样高的屏占比的话,可以通过采用不需要金属环的窄边指纹方案,缩小指纹Sensor的宽度,采用新的封装形式来进一步缩小模组的尺寸。也可以采用电容式的Under-glass方案,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以及新思推出的光学指纹识别等别等无需开孔的解决方案。另外,据迈瑞微研发总监李扬渊透露,迈瑞微研发的in-glass指纹识别方案已经量产,此方案通过TSV封装技术可以做的非常薄,薄到可以嵌入到了玻璃当中。但是,如果要想在做到更高的屏占比的同时,做到正面指纹识别,并且不影响屏幕的显示效果,就必须采用新的屏幕内指纹识别技术。目前比较可行的屏幕内指纹解决方案就是OLED屏+光学式指纹方案,其利用OLED屏的光线来照射指纹(也可通过在OLED屏上集成微型的红外LED来直接侦测),然后通过屏下的传感器来接收指纹的反射光信号。但这其中也仍有一些难题需要解决。国产AMOLED厂商维信诺开发中心总经理朱修剑表示,目前OLED硬屏产品正向和反向透过率虽然较好,但是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匹配性较差;而OLED柔性屏产品因为PI透过率问题,正向和反向透过率较硬屏更低,但是各膜层之间的折射率匹配性较好。所以,不论是对于OLED硬屏还是柔性屏,目前要实现这种光学指纹识别还具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超声波指纹识别理论上也能够做到屏幕内指纹识别,但问题在于,其目前的有效信号强度似乎还难以穿透显示模组以及盖板玻璃的厚度。除了屏幕内指纹识别之外,也有厂商在探索手机侧边框指纹识别、按键指纹识别等新的解决方案。前不久苹果还得到了一项电源键指纹识别专利。4、正面听筒设计的改变通话功能是手机的一项非常常用的基础功能,所以多年以来手机正面上方一直都有着听筒的一席之地。不过随着厂商及用户对屏占比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听筒或将“消失”(隐形)。早在2014年夏普就推出了三面无边框手机305SH,这款手机正面就取消了听筒设计。而夏普的解决方案就是加入骨传导技术来代替听筒,内置的骨传导器件通过屏幕震动颅骨来传导声音。去年推出的小米MIX也采用的是骨传导方案。这种解决方案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在正面进行开孔,不过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骨传导在安静的条件下体验还行,在室外嘈杂环境下,则会对通话效果造成一定影响。另外其成本也相对较高。除了骨传导之外,压电陶瓷听筒也是一种可行的无须正面开孔的解决方案。其通过空气传播和震动耳骨两种方式来传导声音。不过这种解决方案的成本也比较高。5、对于前置摄像头的挑战相对于本身就很窄的正面听筒的开孔来说,前置摄像头模组所需的空间更大。如果要做成上方无边框,要么采用类似夏普305SH、小米MIX那样的将前置摄像头放到手机正面底部下方,要么采取类似传闻中iPhone 8那样的屏幕正面上方进行U型开槽的方式,为摄像头预留位置。△可以看到三星S8屏幕上方为摄像头及相关器件预留了7mm的宽度,与iPhone 8的U型开槽深度相近但是要想做到正面四边接近无边框,那么传闻中的苹果iPhone 8的这种U型开槽的方式是目前最为可行的方式。而U型开槽的最大深度则主要取决于前置摄像头模组的大小。所以,前置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必然是全面屏趋势下的一大方向。台湾今国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处协理张谷源则表示,目前已经推出了针对窄边屏幕的镜头设计方案,其5P/16M的镜头已经可以做到了5.5×3.5mm(目前宽度多数在5-6mm左右)。可以看到,相对于目前众多的长宽一致的镜头模组来说,今国光学的这款镜头方案的宽度窄了很多,这对于上边框要求越来越窄的全面屏设计来说带来了很大的便利。6、对于UI及软件的挑战前面谈到18:9全面屏长宽2:1划分更利于界面分屏,可以同时运行两款APP,比如可以看在电影的同时聊微信,可以同时双微信,可以同时浏览电英文资料和中文资料进行对照等,这些都会为用户带来更惊喜的体验。但是全面屏只是为实现这些体验解决了硬件上的问题,至于如何去实现,还需要软件应用来配合。同时屏幕纵横比的变化,也使得界面UI设计也要进行重新适配。另外,目前主流的视频规格都是16:9的显示比例,在现在的18:9全面屏上播放是会留下两边的黑边,影响体验。同样,游戏应用界面也需要重新适配,不然也会同样出现问题。小结:如果说小米MIX的推出引发了业界对于全面屏的普遍关注,那么三星S8的发布则促使了业界对于全面屏的追捧。而随着今年秋季苹果iPhone 8的正式发布,预计将会为全面屏手机树立新的标杆,同时将推动全面屏产业快速的发展。从目前的国内手机产业链上下游的动向来看,今年下半年将会有不少品牌厂商推出全面屏产品,不过主要还是以旗舰机为主。而发布时间,少数有实力的厂商或许会选择抢在苹果iPhone 8之前,不过多数应该会等到苹果iPhone 8正式发布之后。到明年,随着众多国产全面屏的大批量量产,全面屏将会开始向中端市场进行渗透。不过正如前面所介绍的,要想真正的将全面屏的体验做好,还需要沉下心来,老老实实的解决前面提到的屏幕/模组、内部结构、天线、指纹识别、前置听筒、前置摄像头、软件等多方面的问题。当然,可以预见的是,还是会有很多国产厂商会玩“全面屏”的噱头,虽然用了全面屏,但是设计上、体验上却仍达不到真正的全面屏该有的体验。当然也这只是全面屏大势之下的一个阶段性过程,用户最终会做出理性的选择。作者:芯智讯-浪客剑相关文章行业交流、合作请加微信:xintiyan001投稿请发至:芯智讯官方交流群:
微信号:PadNews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芯智讯”—— 智能芯片行业第一媒体!专注于智能芯片、方案设计、智能硬件以及移动互联网等相关领域。
Copyright2017.杨邱自媒体资讯站,让大家及时掌握各行各业第一手资讯新闻!机情杂谈:不是高屏占比就叫全面屏_凤凰科技
机情杂谈:不是高屏占比就叫全面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苹果iPhone X发布过后,一大波全面屏设计手机来袭,然而全面屏不单单是个高屏占比
全面屏的概念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开来的我们无法具体确认,不过大致时间点实在2016年小米MIX发布过后。小米MIX超过91%的屏占比,让整个手机正面几乎全部被屏幕覆盖,以往只能在科幻片中才能见到的次世代设备变成了现实,第一次得见这样的手机,必然会让人感到十分震撼。
小米MIX成功的让全面屏进入到了手机市场中,不过要将全面屏大规模铺开,小米的能量还不够,能在全球市场推动起来的,目前还只有苹果和三星可以。2017年3月,三星的全视曲面屏设计旗舰Galaxy S8发布,刚刚过去的上一周,苹果iPhone X正式推出,作为安卓与iOS各自阵营的领军者,不约而同的推出全面屏设计手机,这已经为今后的手机市场定调了,没有全面屏就别玩了。
罗马并非一天就能建成的,手机的全面屏同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全面屏的发展与手机屏占比的逐步提高是密不可分的。最早的全面屏手机,应该就是夏普Aquos Crystal了,这款手机在2014年正式推出,其特点就是超高的屏占比,将顶部的额头部分取消,整机正面的大部分被屏幕所占据。结合小米MIX的屏幕供货商来看,它应该就是以Aquos Crystal为蓝本所打造的,毕竟这两款手机的相似之处太多。
回到屏占比的话题,在手机大屏化推进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大屏手机的单手操控性十分不佳,5英寸以上的手机,几乎都不具备单手完美操控。因为那时的手机屏占比很糟糕,iPhone的屏占比不到70%,安卓手机也只是在这个数字往上一点。
屏占比的这个概念一经抛出,便受到了手机厂商的重视,在全面屏设计之前,已经有不少旗舰型手机作出了接近80%屏占比的手机,然而大家还是难以得到满足,毕竟正面被屏幕完全占据的诱惑太大。
让屏幕占满手机正面不太现实,然而在有限的地方占满还是可以的。无边框的设计就这么诞生了,刨去额头和下巴的位置,其它地方被屏幕完全占据,这样的视觉效果也很好,况且无边框设计透着高大上的设计概念。
然而无边框设计也是有着很高的技术难度的,其并不比全面屏设计简单多少,但是与全面屏相比,无边框设计是可以取巧的。无边框分为真正的无边框设计与ID无边框设计,它们的区别就是在于亮屏与否。真无边框设计在熄屏和亮屏时都有着完美的无边框表现,而ID无边框设计在熄屏时是有着无边框的视觉效果的,然而在亮屏过后,一个大大的黑边框会破坏掉所有的美感。
我们纵观现在市面上的全面屏设计手机,似乎与无边框设计上有着高度的共鸣。大部分手机都是在熄屏时的全面屏感观效果非常出色,然而在亮屏过后,一个围绕机身整体的黑框会完全破坏手机的美感,视觉上的冲击感也直线下降,苹果iPhone X与小米MIX 2等目前最火的全面屏手机,均存在这个问题。
至于全面屏的“真无边框”设计,目前还真没有哪家能够做出来,它最终的效果肯定是让手机正面完全被屏幕占据,但是要实现它的技术难度太大了,不过要是向无边框设计那样,只将侧边完全消灭,让手机只存在额头和下巴区域的话,现在三星就已经做到了。
三星将2017年款的旗舰所使用的屏幕,称为全视曲面屏,它是将曲面屏幕与全面屏所结合起来,将屏占比推高的同时,还能保证曲面屏幕的无边框效果,它在亮屏后的视觉效果,要远胜其它全面屏机型。
纵观目前已经推出的和即将要推出的全面屏机型来看,它们大多数只是在原有的设计上,将屏占比粗暴的进行增加,没有在边框上进行特别的设计,同时整机正面的造型,还保留着传统手机的那种上下对称式的设计。这些所谓全面屏设计的手机,确实能完爆传统手机的视觉感受,然而在于真正全面屏设计的手机相比的话,却根本没有丝毫的可比性,毕竟仅仅增加屏占比与屏幕技术的革新之间是不惧可比性的。
那么要达到真正的全面屏设计需要什么?首先屏占比肯定是基础,没有屏占比作为基础的全面屏设计肯定是失败的,但是屏占比不需要特别高,比如三星S8只有84%左右的屏占比,这个屏占比数据或许是全面屏设计中最低的之一,然而它的全面屏视觉效果却是全面屏手机中的第一集团。在目前无法满足100%屏占比的情况下,真的不需要去果粉追求,在这里小米是最有发言权的,小米MIX被着重强调了91%以上的屏占比,但在小米MIX 2的宣传上,我们却遍寻不着这个数字,经过两代全面屏手机的打造,小米显然已经领悟到这点了。
第二点则是圆角屏幕的使用,现在的全面屏手机,其实还是在向100%屏占比发展的过渡设计,将正面用屏幕完全覆盖,显然还是曲面屏幕要更实际一些,因此圆角屏幕的使用势必是全面屏发展的趋势,而圆角屏幕的使用,也离不开OLED屏幕的配备。或许这也是目前高端全面屏几乎被三星所垄断的原因所在,这也是三星多年研发AMOLED屏幕所收获的成果。
魅族李楠此前曾经表示,只有三星S8的全视曲面屏设计才是真正的全面屏,这话说得有些片面了,但也透露出一种趋势,那就是OLED屏幕必然是未来全面屏发展的趋势,苹果使用了OLED屏幕,就代表了它的“政治正确”,那么在未来或许只有OLED屏幕,才能被称为全面屏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科技官方微信
播放数:146609
播放数:111316
播放数:438139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占比多少算全面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