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车由几匹车轧牲畜立案来拉

【图片】山居丁零与高车丁零【伪阿鲁纳恰尔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081贴子:
山居丁零与高车丁零收藏
史籍上关于丁零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把它写作“丁灵”或“丁零”。丁零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与匈奴同时兴起,游牧于北海(贝加尔湖)一带,在匈奴以北,是中国古代北方最边缘的一个游牧部族。匈奴日益壮大后,在先后征服四邻很多氏族部落的同时,曾向北征服丁零,并将丁零族游牧的北海作为流放俘虏的地方,西汉的使臣郭吉、苏武都曾被流放到这里。三国时期,部分丁零人向西迁移,到达伊梨河流域和阿尔泰山一带。汉末魏晋时期(公元3~4世纪)北方游牧民族大量南移,丁零族也纷纷入塞。丁零在公元前3世纪末至公元后1世纪300年间,曾不断与匈奴展开斗争,力图摆脱匈奴的统治。在公元4世纪前虽然有一部分丁零迁往别处,但大部分仍然留在漠北草原上,他们不仅是丁零的主体,而且在匈奴国家瓦解和鲜卑人退出蒙古草原后,还是蒙古草原历史舞台的主角。这些迁入蒙古草原的丁零部落,经过同草原上匈奴余众和拓跋鲜卑人的相互融合之后,从4世纪起又称高车、铁勒等。丁零是一个由多个民族部落组成的部落联合体,参与其中的主要是游牧于贝加尔湖附近的部落,巴尔虎人也是这个联合体中的一员。南北朝时期拓跋魏王朝灭亡之后,内迁丁零就从中国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这表明他们已经完全融合于汉族了。这就使他们同当时仍然生活在草原的同族人显示出极大的差别,最主要的还是经济生活上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这两部分丁零人分别获得了不同的称谓:内迁丁零被称作山居丁零,简称丁零;而蒙古高原上的丁零,因他们 “乘高车、逐水草”而被称作高车丁零。
 颜真卿曾经为其好友康阿义屈达干撰写《康公神道碑》,其中称“其先世为北蕃十二姓之贵种。”这句话颇值得玩味。“康”本为昭武九姓之首,在当时突厥治下的“胡部”中也居于领袖地位,而突厥虽可名为“北蕃”,但其中向无“十二姓”之类,何以此处却称康氏之先世为“北蕃十二姓之贵种”?考北蕃之中,高车曾有十二姓,在柔然后期于准噶尔盆地建立过高车国,则康阿义屈达干之族或当与之有关。然而从颜鲁公为己子硕取小名为“穆护”来看,康阿义屈达干一族显然是祆教的崇奉者,那么北蕃十二姓中的古祆教徒又从何而来?    高车活跃于魏晋南北朝的大漠南北,其前身为两汉时期的丁零。根据段连勤的研究,丁零的族源,在商周为鬼方,在春秋战国则为以赤狄为正宗的狄族(《丁零、高车与铁勒》)。而据岑仲勉看来,“狄”字从火从犬,正有拜火教的痕迹(《揭出中华民族与突厥族之密切关系》)。丁零的起源可能同南西伯利亚一带的卡拉苏克文化有关,那里正是原始印欧人与原始阿尔泰人接触、融合的场所,作为原始印欧人信仰之一的古祆教很早便传播在中亚地区,七河流域的塞人、乌孙人等曾留下不少古祆教崇拜的遗迹(伯恩斯坦)。匈奴统治时期,丁零的一部分逐渐西移至中亚北部,这就是鱼豢在《魏略·西戎传》中提到的“西丁零”,而西丁零的南面,便是康居。于是,丁零与康居发生了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再来看十六国时期曾在北方短暂建立魏国的丁零翟氏的出身便会了然许多:“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后徙中国。”(《资治通鉴》卷九四)案“翟”是丁零-高车大姓,“翟”又通“狄”,而丁零的前身正是狄人。翟斌的部落是内迁丁零,不同于高车丁零,内迁丁零又称山居丁零或简称丁零,入塞已久,是当初跟随南匈奴迁入北方的,而根据《晋书·北狄传》中提到的“入塞匈奴十九种”,其中有羌渠种,石勒的羯胡部落即出自该种,“羌渠”音近“康居”,则丁零翟氏很可能也属该种。入塞的羯胡人无疑是古祆教信徒,那么同属羌渠种的翟氏丁零部落当也有古祆教信徒的嫌疑。细检中古入华粟特人的金石材料,其中除了文献中著名的“昭武九姓”之外,还频频出现一个“翟”姓,常与九姓联姻,而且也是正宗的祆教徒,荣新江数次提及此点,但苦于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隋及唐初并州的萨保府与粟特聚落》),而如果放在上述丁零-康居的背景来看,则此点便容易理解:早期的丁零人中便已有一部分古祆教徒,翟氏便是其中之一,而后西丁零与康居发生联系,“康居”/“羌渠”也成为匈奴统治下诸部落的一大种类。由是,后世的胡人大姓“康”很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有粟特康,也有丁零康,而康阿义屈达干应该正是丁零康的后裔,所以才会被称为“北蕃十二姓之贵种”。    不仅如此,汉末魏晋时期随南匈奴入塞的胡人部落中,古祆教徒可能还颇有一些。匈奴统治漠北的后期,手下的奴隶“赀虏”大批逃亡,他们多数都去往河西一带,其中主要分两大种类:一为丁零;一为大胡。其中,大胡是源出西域的白种部落,内中当不乏古祆教徒,而丁零也很可能与古祆教有关。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北方,西边的屠各胡、卢水胡以及平凉杂胡等,本来就同从前的月氏、乌孙和塞人关系密切,而其地域又是粟特胡人入华的必经及常驻区域,因此,其中的古祆教信徒定然不少。而在东边,我们同样可以指出,那里也有若干古祆教的痕迹,其一就是慕容廆曾祖莫护跋的名字与祆教祭司“穆护”音近,慕容氏先祖可能为祆教徒,饶宗颐最早指出此点,并推测其祖先来自波斯;但仅凭对音是无法令人信服的,现在我们在入塞祆胡的背景下重新审视,便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释了:莫护跋及其部落曾经是古祆教信徒,其来源当与匈奴统治下的丁零部落有关,北匈奴溃逃后,故地余众十余万落大都去往辽东,加入鲜卑之中,后来檀石槐鲜卑联盟中的东部宇文、中部慕容和西部拓跋都与匈奴余部有关——周一良的《论宇文周之种族》指出宇文鲜卑的来源同丁零-高车关系密切,李志敏则在《嘎仙洞的发现与拓跋魏发祥地的问题》中论证了拓跋鲜卑的西部背景,由此可知:胡羯乱华时期的几大鲜卑部落几乎都跟从前的丁零部众有染,而丁零中很可能存在一批古祆教信徒,那么,宇文护之字“萨保”的来源,除了“我得胡力”的入华九姓商胡背景之外,或许还可以从宇文家族祖上的古祆教遗存中觅得;而丁零翟氏在苻坚淝水之败后首先发难、联合慕容氏共同反抗氐秦之举,或许也与两者皆有古祆教背景不无瓜葛。顺便指出,出身“鱼国”的虞弘,曾仕柔然,为祆教徒家族,而高车为柔然国中最主要的部落,则虞弘家族很可能也出自从前匈奴统治下丁零-高车的入塞祆胡部落。再结合余太山的Massagetae(伊朗语“鱼”国)之说及林梅村的步落稽(突厥语“鱼”国)之说,当可有助于加深对虞弘及神秘“鱼国”的认识。
最后的南匈奴-铁弗部源流本文内容摘自内蒙古大学博士论文《大夏国史研究》,作者胡玉春,以下为作者简介:胡玉春,女,汉族,日出生。1998年9月,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系。2002年毕业并考入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攻读专门史专业。2005年考入同院博士研究生,攻读北方民族史专业。2008年7月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9年4月被分配到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的研究方向是从东汉末年到隋唐时期的北方民族历史。曾发表过的论文有:《大夏国人口问题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南匈奴与东汉的政治关系及其社会变革》,《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7年第6期。《虞弘墓志》新考这篇文献相当重要,虞弘是隋代的赫连大夏国后裔,其重要性在于他和其夫人的古代DNA测到了,结果虞弘是西欧亚单倍体群U5,在欧洲有着11%的发上频度,在欧洲中石器时代人骨中已测到多例U5,但最高频度发生在极北的萨米、芬兰等人群。而虞弘夫人的单倍型类群G,常见于东亚、中亚等地,最高频度发生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族群。据《虞弘墓志》新考,虞弘父辈应当在柔然国公职,那么他的母亲是否是一位携有U5的柔然女子呢?值得深入讨论!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地区古代人群及山西虞弘墓主人DNA分析补充一点,其父鱼君陀是柔然国的莫何去汾,相当于外交官,这样他们家族才最终进入汉地,且鱼君陀可能参与当时西域的一些政治活动,这么他的这位携有U5遗传标记的生母,是否是个西域女子呢?
匈奴的相貌、人种和基因   汉代匈奴人造型灯[7]分子人类学对匈奴墓葬的分析显示:南匈奴基本处于古华北人种和古北亚人种的过渡区间内;北匈奴则包括欧亚混血的南西伯利亚类型以及少量高加索人种的塞种遗存。匈奴Y染色体包括R1a1、C3、Q-M242、N1c.古代DNA技术的建立使古代人群之间以及古代与现代人群之间的遗传关系能够重建。2006年,法国和匈牙利遗传学者利用2300年前的古代匈奴贵族尸体,与现在在蒙古地区的蒙古人群体、雅库特人群体、以及现代安纳托利亚的土耳其人群体,进行的Y染色体和线粒体、常染色体DNA分析。结果表明,古代匈奴和当代蒙古人群为延续世系,而现代土耳其人与蒙古人更多的是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交流而非基因上的交流。1943年苏联和外蒙的学者,在位于蒙古北部Egyin Gol峡谷的一处墓地发现一处匈奴时代尸骸遗址,共挖掘出属于不同时期的90多具尸骸。3年前,三名法国学者Christine Keyser Tracqui,Eric Crubezy和Bertrand Ludes对这些古代尸骨进行了DNA测试,测试共分Nuclear DNA细胞核DNA和MitochondrialDNA(mtDNA)线粒体DNA两部分,古匈奴遗骨的分析结果,与从前对头骨类型的分析结果是类似的。与Egyin Gol匈奴人基因差距最小的现代人群是----蒙古人等北亚居民。一部分匈奴人也呈现出一定的高加索人种特征。这些匈奴人母系主体是D,和现代内蒙东部的蒙古人比较类似而和外蒙人khalkh人有差异;同时还有比较高的A和Z,和外蒙西部的图瓦等部族可能有亲缘关系,而古代匈奴人有5%个体为U等白人母系。古代匈奴在蒙古北部Egyin Gol峡谷(额金河1号墓地)的主要Y染色体单倍型是N3、Q*、C*。[8]也就是说,古代匈奴人和现代蒙古人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现代蒙古人最多的三种单倍型为C3c、C3*、O3,其中O3为来自华北地区的血统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匈奴时期,古代华北人(O3)还没有大量进入蒙古草原腹地,但现代内蒙和外蒙的蒙古人中却有20%左右的人其父系祖先来自华北地区,现代蒙古人的主体并不是古代匈奴的后代;而现代汉族中,则古代匈奴人的成分基本找不到,N3在汉族基本没有,Q*和汉族Q1完全不同,Q1实际是汉族和其他一些缅藏语居民中独有的小基因类型,可见:古代匈奴人对汉族的血统影响可能微乎其微。[9]匈奴人和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也没有血缘关系。 汉茂陵“马踏匈奴”塑像内蒙古察右中旗七郎山墓地魏晋时期16例拓跋鲜卑遗存与内蒙古商都东大井墓地东汉时期拓跋鲜卑mtDNA遗传学分析显示,拓跋鲜卑和匈奴具有最近的遗传距离,皆表现为典型的亚洲单倍型组类型,但在46个匈奴个体中,有3个属于单倍群为U的欧洲类型。拓跋鲜卑首先具有与鄂伦春人最近的亲缘关系,其次才与匈奴表现出比较近的分布关系。总之,匈奴人群在人种学上血缘关系是很复杂的。[10]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 东方的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 余下的匈奴约四十万人并入鲜卑。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刘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后自认为是末代的匈奴王,改姓赫连,在河套地区创立夏国,史称胡夏。后被北魏所灭。根据《虞弘墓志》新考,虞弘是隋代的铁弗匈奴赫连氏大夏国后裔,虞弘是西欧亚单倍体群U5,在欧洲有着11%的发上频度,在欧洲中石器时代人骨中已测到多例U5,但最高频度发生在极北的萨米、芬兰等人群。而虞弘夫人的单倍型类群G,常见于东亚、中亚等地,最高频度发生在西伯利亚东北部族群。   罗马历史学家威格尔这样描述他们所见匈奴(huns):“他们的身材矮而粗壮,头大而圆,阔脸,颧骨高,鼻翼宽,上胡须浓密,而颌下仅有一小撮硬须,长长的耳垂上穿着孔,佩戴着一只耳环。厚厚的眉毛,杏眼,目光炯炯有神。身穿长齐小腿的、两边开叉的宽松长袍,腰上系有腰带,腰带两端都垂在前面,由于寒冷,袖子在手腕处收紧。一条短毛皮围在肩上,头戴皮帽。鞋是皮制的,宽大的裤子用一条皮带在踝部捆扎紧。弓箭袋系在腰带上,垂在左腿的前面,箭筒也系在腰带上横吊在腰背部,箭头朝着右边。”
 高车传 高车部,是古代赤狄族的余脉,最初叫做狄历,北方将它称之为敕勒,中原称之为高车、丁零。这个部族的语言同匈奴大体相同但略有差异,有人说,它的先祖是匈奴的外甥。高车族的分支有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民间传说匈奴单于生下两个女儿,姿态容貌非常美丽,国中之人都认为她们是神仙下凡。单于说:“我有这样两个美丽的女儿,怎么能把她们嫁给普通凡人,我打算把她们嫁到天上去。”单于就在匈奴国的北方无人居住的地方,建筑一座高台,把两个女儿安置在高台之上,对天祈请说:“恳请天神自己来把她们接去。”过了三年,两个女儿的母亲想要把她们接回去,单于阻止说:“不可以,还没有到撤回的时间。”又过了一年,就有一只老狼日夜守候在高台旁边嗥叫呼号,并且就在高台下边打了一个洞穴,过了好长时间都不离去。单于的小女儿说道:“我们的父亲把我们安置在这座高台上,想把我们送给上天,如今那只老狼来到这里,也许它是个神物,是上天派它前来的。”于是她打算走到台下去靠近那只老狼。她的姐姐大惊失色,说道:“这是一头畜牲,你要是去跟了它,岂不是有辱于我们的生身父母!”妹妹不听她的话,便走下高台做了老狼的妻子并且生下一个儿子,后来子孙逐渐滋生繁衍,终于成了一个国,就是由于这个缘故,那里的人都喜欢引颈大声歌唱,又非常像是狼在嚎叫。  高车族没有统领全部族的首领,各个姓氏分支都有自己的君长,人们性情粗犷豪放,同族的人都非常齐心,共同对付外族的侵袭,大家聚合在一起相依为命。战斗时不讲究军队的行列阵势,各自为战,左冲右突,忽出忽进,不能够持久作战。那里的人们习惯于蹲腿而坐,风俗轻慢而不庄重,无所顾忌和避讳。男女婚嫁都用牛马作为聘礼,并以所纳的牛马多为荣。人们首先商定一个婚嫁的时间,到时候男方建造车辆并将马匹拦起来,让女方任意挑选一匹马,不用马鞍骑上马走出圈马的围栏,马的主人则站在栏门之外,挥动双手来惊吓马匹,马惊而狂奔乱跳,如果骑在马上的人没有坠落下来,此马即被选中,若骑手落马,则换别的马匹,直到选满约定的数量为止。那里的习俗不种稻谷,也不酿酒,迎娶新娘的时候,男男女女相携而来,拿着马酪和熟肉,拆去骨头来吃肉。主人延请宾客也不讲究座位次序,大家就在帐篷前相杂而坐,饮宴持续一整天,到晚上又留客人住宿。第二天,男子带着新娘回到娘家,接着又让婆家的人,在娘家的马群里挑选最好的马匹。家中父母兄弟虽然感到非常可惜,但终究没有什么话可说。人们较为忌讳娶寡妇为妻,但对待她们却非常优厚和同情。各家所牧养的牲畜都有各自的标记,虽然没有栏圈,放纵在野外,但始终没有人胡乱占有他人的牲畜。这里的习俗不爱清洁。人们喜欢碰到大雷霆,每遇霹雳大作就大声呼叫着向天空射箭,而且抛弃原来的牧地迁往别处。到了第二年的秋季,马匹喂得又肥又壮,便又相率守候在去年遇上霹雳的地方,埋下黑色的公羊,燃烧起篝火,拔出刀来,女巫念着祝祷的咒词,就像是中国除凶去秽的仪式,人们成群结队地骑着马环绕旋转,奔驰上百圈才停止。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束柳条和木夷枝,把它掉转来竖着,用乳酪浇灌。妇人用牛羊皮裹着羊骨头,把它戴在头上,将头发卷曲盘缠起来,缀上这种装饰,就像是中国官员们戴的冠冕。人死之后的葬礼,都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坑,把尸体坐着放置在坑里,并让他伸展胳臂张弓引箭,身上佩着刀挟着槊,同他生前没有两样,而且让土坑暴露着而不掩埋。有时有人被雷击死或得瘟疫而死,人们就替他祈祷祝福。如果属于正常的死亡,就为他举行祭祀。在葬礼上,杀死许多杂畜,把骨头烧着用来祭奠,人们骑着马环绕旋转,多的达到数百圈,男女不分大小都来集会,平安吉祥的人就唱歌跳舞作乐,而死者的家属则悲痛地呻吟哭泣。部落的人选择有水草的地方经常迁移,穿的是羊皮,吃的是牛羊肉,牛羊和各种畜产与蠕蠕族完全相同,只是他们的车轮子特别高大,车轮辐条数特别多。  高车族后来迁徙到鹿浑海西北一百多里的地方,部落越来越强大,经常与蠕蠕族为敌,也常来大魏国侵犯抢掠。太祖曾亲自统兵前往攻击它,将其各个部落打败。后来,太祖领军再次渡过弱洛水,向西进军到达鹿浑海,军队停止前进,派骑兵轻装奔袭,向西北突进百余里,把高车部打败,虏获人口及马牛羊各种牲口二十余万。接着又在狼山一带讨伐其余部,把它们打得大败。太祖巡视到了边地,令所部各将领分成东西两路,太祖亲自统率六军从中路进发,经驳髯水西北,进击其各部落,各路军队按时会合在一起,打败高车杂姓部落三十多个。卫王拓跋仪另外督率军队从西北方向横穿大沙漠一千多里,又打败高车族剩下的七个部落。于是,高车人大为惊惧,各个部落都震骇不已。太祖从牛川向南退军,进行大规模的围猎,把高车族的活动范围当作狩猎的大围子,让所有的骑兵列队拦遮野兽,方圆七百余里,驱赶各种野兽聚集在包围圈里以供猎取。这样驱赶到了平城,就令高车族的人建造供王室狩猎的鹿苑,南边靠近台阴,北边到达长城,东边包括白登,西边连接西山。不久,高车族侄利曷部的首领敕力犍带领他的九百多落归附朝廷,朝廷封敕力犍为扬威将军,让其设置司马、参军等官职,赐给他谷物二万斛。后来高车族解批部首领幡豆建又率领其部三十余落归附朝廷,也被封为威远将军,设置司马、参军等职,赐给衣服,每年拨给一定数量的粮食。 
 蠕蠕族的社仑被打败之后,收拾他残余的部落,辗转迁徙到大沙漠之北,侵入高车族的领地。高车族斛律部的部帅倍侯利认为,社仑是他的祸害,说:“社仑刚刚收集他的残部,兵力贫乏,马匹又少,很容易对付。”于是就乘其不备发兵攻击,进入到社仑所驻的部落。高车人鲁莽好利,全不顾及后患,分占蠕蠕人的帐篷,强占蠕蠕族的妇女,自己则安安稳稳地休息,寝卧不起。社仑登上高处望见了这种情形,就召集逃散的部众共千余人,趁天将亮时偷袭进去大砍大杀,高车人逃脱出来的只有十分之二三。倍侯利只得前来投奔大魏,朝廷赐给他孟都公的爵位。倍侯利性格质朴直爽,勇健过人,打起仗来奋戈陷阵,不同于一般人。所以,当时北方的人每逢婴儿啼哭,就拿他来吓唬,说:“倍侯利来了!”婴儿立即停止啼哭。北方的少女所唱的歌谣里说:“要想寻求好夫婿,应当如同倍侯利。”老百姓就是这样地敬畏倍侯利。倍侯利擅长用五十根蓍草进行卜筮来预测吉凶,每次占卜都非常灵验,所以很受皇帝的宠幸,皇帝给予他十分丰厚的赏赐,并让他的小儿子曷堂充当内侍。倍侯利死后,太祖很悲伤惋惜,用国礼予以厚葬,加给他的谥号叫忠壮王。后来,皇帝诏令将军伊谓率领二万骑兵到北地,袭击高车族的分支袁纥、乌频等部,把它们打败。太祖在位时,把边地各个部族都加以分散,惟独高车族因为它粗犷猛悍,不愿任人驱使,因而得以另外成为一个部落。  后来世祖征讨蠕蠕,把它打败之后回朝,行军到大漠之南,听说高车族东部在巳尼陂一带,人口牲畜都非常多,距离官军有一千多里,准备派左仆射安原等人前往征伐。司徒长孙翰、尚书令刘洁等人出来谏劝,世祖不听,就派安原等人所部以及新近归附的高车人共一万骑兵,进军到巳尼陂,高车族各部望军而降的有数十万落,俘获的马牛羊也有百余万头,把他们全部迁移到大沙漠南边方圆千里之地。高车族人乘坐高大的车辆,追寻水草之地游牧,各种牲畜不断繁殖增多,几年之后,部族的人逐渐懂得以谷物作为粮食,每年向朝廷进献贡物,从此以后,大魏的马和牛羊的价值渐至于低廉,毛毡兽皮积聚非常多。高宗在位时,高车族的五大分支聚合在一起祭天,参加的人达到好几万。大会上,人们跑马、宰杀牲畜,环绕在一起载歌载舞,显得十分高兴得意,当地民间说他们部族有史以来都没有过如此盛大的聚会。正好皇帝也亲自到了那里,部族的人没有不感到欣喜的。后来高祖召集高车族的部众跟随皇帝去南边征讨,高车人不愿往南边走,就推举袁纥树者为主帅,在北边聚合一起反叛朝廷,放肆地践踏大魏皇室的陵墓,都督宇文福领兵追讨,大败而还。皇帝又令平北将军、江阳王元继为都督率兵征讨,江阳王元继首先派人去慰劳袁纥树者。袁纥树者投入蠕蠕部,不久他表示悔改,率部向朝廷投降。  
高车这个部族,又分为十二姓:一是泣伏利氏,二是吐卢氏,三是乙旃氏,四是大连氏,五是窟贺氏,六是达薄干氏,七是阿仑氏,八是莫允氏,九是俟分氏,十是副伏罗氏,十一是乞袁氏,十二是右叔沛氏。先前,副伏罗部被蠕蠕所统属役使,在豆仑为首领的时候,蠕蠕内部动乱分裂,部落四处分散,副伏罗部的头领阿伏至罗与他的堂弟穷奇各自都统领高车族部众十多万。太和十一年(487),豆仑侵犯大魏边境,阿伏至罗等人极力劝阻,豆仑不听,大怒,率领他的部众在西部叛乱,到前部西北,自立为王,其部族里的人号称他为“候娄匐勒”,就像魏人所说的大天子的意思。穷奇号称“候倍”,就像魏人所说的储君的意思。【487年,柔然可汗豆仑进攻北魏,阿伏至罗和从弟穷奇率西部高车十余万人,叛离柔然西迁,在车师前部西北,建立高车王国,自称候娄匐勒,以穷奇为候倍(储君)。】两人和睦相处,分部而立,阿伏至罗居于北部,穷奇则在南部。豆仑发兵追袭他们,屡次被阿伏至罗打败,于是只得带领部众向东迁徙。太和十四年(490),阿伏至罗派遣他部落中的官员越者来到京师,把两支箭作为贡物奉献给朝廷,并说道:“蠕蠕是大魏天子的叛贼,微臣对他规劝他不听,所以背叛他来到此地自立为主。我定当为天子征讨除灭蠕蠕部。”高祖没有相信阿伏至罗的话,派使者于提前往观察其虚实。阿伏至罗与穷奇派使者薄颉随于提前来朝贡,进献当地的土特产。高祖诏令员外散骑侍郎可足浑长生同于提再次出使高车,对阿伏至罗和穷奇各赐予刺绣的骑服一套,各色丝织品一百匹。穷奇后来被嚈哒国所杀,他的儿子弥俄突等人被掳,穷奇的部众四处逃散,有的前来归附朝廷,有的投奔蠕蠕。【公元500年左右,穷奇被嚈哒杀死,其儿子弥俄突、伊匐、越居被俘,高车衰落】皇帝诏令宣威将军、羽林监孟威前去安抚招纳来降的高车人,把他们安置在高平镇。阿伏至罗的长子与阿伏至罗其他的妻妾淫乱,图谋杀害阿伏至罗,阿伏至罗发觉后就把他杀了。  阿伏至罗变得残酷暴戾,大大失去了人心,大家起来杀掉了他,拥立他同宗的人跋利延为主。一年多以后,嚈哒国再次征伐高车部,准备送回弥俄突,于是高车人杀死跋利延,迎接弥俄突回来并把他立为君主。弥俄突即位之后,再次派遣使者前来朝贡,又奉上表章,敬献金锭一块、银锭一块、金杖二根、马七匹、骆驼十头。皇帝令使者慕容坦赐给弥俄突各色彩绢六十匹。世宗对他下达诏书说:“你远据大沙漠之外,多次向朝廷表达忠诚恳切之意,纵览你一贯的忠诚之志,朝廷应当予以特殊的嘉奖。蠕蠕、嚈哒、吐谷浑之间的交结往来,都要路经高昌,形成犄角相靠相接之势。如今高昌已经归附朝廷,互相派遣使者往来迎送,而蠕蠕断绝了往来的道路,造成相互干扰阻隔的局势。朝廷不能随便让一帮小人欺凌侵犯,阻塞朝廷的使者,其罪责实在不能赦免。”弥俄突不久就与蠕蠕国主伏图在蒲类海北面大战,被伏图打败,向西逃走三百多里。伏图临时驻扎在伊吾山北。早先,高昌王..嘉上表请求迁徙到内地,世宗派孟威前往迎接他,到了伊吾,蠕蠕部见到孟威的军队,十分畏惧而逃走。弥俄突听说蠕蠕人惊骇逃跑,就率兵追击把他们打得大败,在蒲类海北面杀死了伏图,把他的头发割下来,送到孟威那里。弥俄突又派使者进献龙马五匹、金银貂皮和各种土特产,皇帝诏令东城子于亮前往酬报弥俄突,赐给他一部乐器,乐工八十人,红绸十匹,各色丝织品六十匹。弥俄突派他的大臣屋引叱贺真前来贡献各种土特产。【508年,弥俄突在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以北杀死西征的柔然可汗佗汗可汗伏图,把他的头献给北魏。516年,豆罗伏跋豆伐可汗丑奴西征,杀死弥俄突,为父报仇,将他拴在马上拖死,头颅做成酒杯。】  肃宗在位之初,弥俄突与蠕蠕主丑奴作战失败而被丑奴擒获,丑奴把他的两脚系在一匹劣马身上,顿时将他拖死,又把他的头颅割下来漆上油漆当作饮用的器皿。弥俄突的部下全部逃往嚈哒国。过了几年,嚈哒让弥俄突的弟弟伊匐回国。伊匐既然恢复了高车国,就派使者奉表告知朝廷,于是皇帝令使者谷楷等人到高车,封伊匐为镇西将军、西海郡开国公、高车王。伊匐又大破蠕蠕,蠕蠕主婆罗门逃走投奔凉州。正光年间,伊匐派使者前来朝贡,向朝廷请求赐给有红色图案的人拉车一辆并带车幔坐褥,驾车用的皮革器具一副,遮阳挡雨用的伞盖和车扇各一把,青色弯曲的车盖五把,红色油漆的车扇五把,战鼓和号角十套。皇帝诏令如数赐给。伊匐后来与蠕蠕作战,战败而归,他的弟弟越居杀了伊匐自立为主。天平年间,越居又被蠕蠕打败,伊匐的儿子比适又杀死越居自立为王。兴和年间,比适又被蠕蠕打败。越居的儿子去宾从蠕蠕前来投奔朝廷,齐献武王想要招纳边远各族的人,向皇帝进言封去宾为高车王,授予他安北将军、肆州刺史之职。不久,去宾病死。
漠南高车三部 “自武周塞 ( 今山西左云县南) 外以西谓之西部;以东谓之东部;依漠南而居者,谓之北部。 ”高车国是脱离柔然统治、从土拉河迁徙至阿尔泰山南的西部高车建立的。
高车六部和七部据《魏书·高车传》记载,在公元五世纪初叶以前,蒙古草原上的高车部落有“高车六部”,即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此外,还有高车副伏罗部(即“十二姓”),加起来共七部。七部高车的分布:副伏罗部十二姓分布于蒙古草原西部;袁纥、斛律部分布于蒙古草原中部(袁纥部居北,斛律部居南);解批、护骨、异奇斤部的分布地不详,可能在蒙古草原东部;狄部大部内迁。狄部(山居丁零)的迁徙:高车六部中的狄氏,应即翟氏,大部分在魏晋之际内迁中原,仍然留在漠北的狄氏为数很少,分布地不详。晋代十六国活跃于中原的丁零人以及建立翟魏的翟辽家族均属于内迁丁零人,或者说成山居丁零人。翟魏王朝是十六国时期中山丁零族人翟辽建立的。丁零族是生活在中国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西汉时主要分布在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以南地区,东汉时,部分南迁。两晋、南北朝时,在今山西、河北境内有定州丁零、中山丁零、北地丁零等。河南、甘肃等地也有丁零族聚居,后渐渐与其他民族融合。翟辽的祖先父兄世为丁零族部落首领。翟魏[dí wèi]是十六国时期丁零人翟辽在滑台(今河南黄河南岸)建立的政权。祖居贝加尔湖附近的敕勒人南迁入中原的被称为山居丁零人。383年淝水之战后,黄河流域的丁零人翟斌在新安起兵反抗前秦。太元十三年(388)中山丁零人首领翟辽在黄河南岸滑台(今河南滑县东)自称大魏天王,建立魏国,史称翟魏。翟魏以黄河为屏障,周旋于东晋、后燕、西燕三国之间,经常骚扰进攻后燕的南部边疆。当时有《翟辽书》对其有详细记述,已佚。
高车人不讲卫生:高车俗不洁净。喜致震霆,每震则叫呼射天,而集之移去。
高车国的创建人阿伏至罗日期: 19:04:25
来源:今日新疆网
作者:钱伯泉
阿伏至罗是中国古代高车族的英雄,5 世纪前后建立高车国的创始人。  4世纪末,高车族逐渐在蒙古高原兴起,游牧于色楞格河两岸,牛、羊、马、骆驼是他们的畜产,衣皮食肉,随水草四季迁徙。因为他们乘坐的车轮高大,辐条很多,适宜在泥泞的沼泽和坎坷的道路上行进,人们称他们为高车。  由于高车人多势众,经常与邻近的柔然人和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发生冲突,不断遭到了强大的柔然和北魏的袭击。  395年,柔然的社仑可汗被北魏打败,逃到蒙古高原的北部,深入到高车人游牧的腹地。高车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柔然人征服。于是,柔然人在高车人的牧场上停留下来,社仑可汗将牙帐(统治中心)设在色楞格河边,重整柔然汗国。他改革军事制度,征发大批精于骑射、勇敢善战的高车青壮年组成军队,东征西讨,使柔然汗国的边界东达辽东,西至焉耆,南近长城,北过贝加尔湖。  485年,柔然汗国的豆仑可汗即位。豆仑可汗生性残暴,年年都要对北魏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弄得国内怨声载道。大臣石洛侯等进行劝谏,豆仑可汗不但不听,反而灭了他们的三族。  487年,豆仑可汗又大批地征发高车人,准备进犯北魏。眼看牛羊无人放牧,高车人有家破族灭的危险,高车族首领阿伏至罗便挺身而出,向豆仑可汗提出劝谏。豆仑可汗连自己亲信大臣的话都不听,怎肯采纳外族人的意见。为了民族的生存,阿伏至罗在堂弟穷奇的支持下奋起反抗。他们带领10多万户高车人,分作两路,一路经过蒙古高原西南部的浚稽山,一路经过蒙古高原西方的金山(阿尔泰山),向西域迁徙。豆仑可汗听到消息后,亲自带兵向浚稽山追击阿伏至罗,同时派遣他的叔父那盖率军向金山追击穷奇。穷奇率领的高车人因为走的是金山,溪深崖陡,道路崎岖,多次被那盖追杀,损失很大。阿伏至罗率领的高车人走的是不高的浚稽山和平坦的戈壁,他机智勇敢,富有军事才能,屡次在险要的地段设置伏兵,击退了豆仑的追兵。最后,阿伏至罗和穷奇来到高昌国(在今新疆吐鲁番)的西北,筑起了彰八拉城(在今新疆昌吉),以此为都城,建立了高车国。  在短短的几年中,阿伏至罗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使高车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到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西与焉耆以西巴音布鲁克草原的悦般国接壤,南到于阗,北至阿尔泰山,成为西域的泱泱大国。  柔然可汗豆仑在追击高车失败后,军队伤亡惨重,回国后就被柔然贵族杀害,那盖被拥立为新可汗。那盖不甘心高车人摆脱自己的统治,经常出兵侵袭高车。490年,阿伏至罗与北魏结盟,共同对付柔然。  460年,柔然攻灭了在高昌的北凉残余政权,立阚伯周为高昌王。20年后,阚伯周死,儿子义成即位。一年后,义成被从兄首归杀死,首归自立为高昌王。491年,阿伏至罗派穷奇率军攻入高昌,杀死阚首归,立敦煌人张孟明为高昌王。不久,张孟明被倾向于柔然的高昌土豪杀死,阿伏至罗又立马儒为高昌王。当时高昌国内有许多车师族人,他们与高车人语言相通,习俗相近。阿伏至罗为了加强对天山以南地区的统治,让穷奇长驻焉耆,将高昌国内的车师人都迁徙到焉耆去,以增强穷奇的实力。早在先秦时期,车师人就生活在吐鲁番盆地中,后来,大部分车师人被匈奴、北凉等统治者强迫迁往蒙古高原或焉耆东部,逐渐星散分居。高车人强迫迁往焉耆的是残留高昌的最后一批车师人,他们后来就融合在高车族中了。 
 507年,柔然西联嚈哒,南结吐谷浑,大举进攻高车国。柔然可汗伏图率大军由蒲类海出击,嚈哒军从疏勒东进,吐谷浑军则从青海直出阳关,扑向罗布泊周围。在强敌三面压境的情况下,阿伏至罗被迫分兵抵抗。他率领精兵抵御柔然的军队,命穷奇守卫天山以南地区。阿伏至罗虽然在蒲类海边遏止了柔然的进攻,穷奇却在嚈哒和吐谷浑的合击下节节失利,吐谷浑占领了鄯善,嚈哒占领了于阗和龟兹。穷奇困守焉耆,终因寡不敌众,城池失陷被杀,大儿弥俄突、小儿伊匐都成了嚈哒人的俘虏。阿伏至罗见天山以南的土地几乎丧失殆尽,焦躁不安,对部众非常残暴,因而失去了人心。部众们联合起来杀死了阿伏至罗,推举跋利延为王。嚈哒乘机进攻高车国的都城,强迫高车贵族于城下结盟,按嚈哒的意旨杀死跋利延,拥立被俘虏的弥俄突为王。弥俄突对外千方百计改善与嚈哒的关系,收回了焉耆和龟兹;对内改革政治,使高车国复兴起来,曾经大败柔然,杀死伏图可汗。此后,高车国继续与柔然为敌,连兵数十年,互有胜负。546年,高车国发兵东攻柔然,突厥族首领土门率军伏击,大败高车军队,收降高车族人5万余户,高车国灭亡。自487年创立,至546年灭亡,高车国一共存在了60年整。
 高车族原由狄氏、袁纥氏、斛律氏、解批氏、护骨氏、异奇斤氏等六大部落联合组成。其中袁纥氏就是隋朝的韦纥;护骨氏就是隋朝的乌纥、乌护、乌整骨;这两个部落在唐朝是回纥族的核心部落。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高车族中有三个部落是以后回纥族的主要部落。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回纥族主要渊源于高车族,高车国的历史也是回纥(维吾尔)族的历史。阿伏至罗不但是高车族的英雄,而且也是维吾尔族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之一。
论高昌回鹘(西州回鹘)之为回鹘所建首先,回鹘与铁勒。天山以北早就有与回纥同语族的铁勒部落。这些部落当然不能称之为回纥,的那是回纥汗国建立以后,回纥一次实际上代替了原来铁勒一词的含义,而许多原来与回纥处于同等并列地位的部落又以回纥的名字出现,这时的回纥,从名称到内容都有了重大转变,这是维吾尔族发展的一大变化,即由回纥部落转入到回纥部落联盟或回纥民族的一个转变。此时,活动于新疆各地的铁勒各部,实际上也就是回纥族的一个部分。840年以前,回纥族在新疆的活动,有史籍记载。1 唐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时,用回纥兵。永徽二年(651)“取回纥兵五万骑”。收复北庭。2 显庆二年(657),程知节等率领回纥兵在天山,金牙山破贺鲁,但此时尚未有回纥部落驻留。贞元年间,吐蕃相继占领安西、北庭地区,贞元七年(791)“回纥败吐蕃于北庭,使献捷。”这时,回纥部落大量进入北庭(以上史料取自《唐会要》卷98)到回纥保义可汗时期(808-821),回纥打败吐蕃,占领安西、北庭、其势“西至费尔干纳”。(史料出自《九姓回鹘爱登里罗汨没蜜施合毗伽可汗圣文神武碑》载“北庭半收半围三次,天可汗(保义)亲统大军,讨灭元凶,却复城邑……..吐蕃大军围攻龟兹,天可汗领兵救援,吐蕃大败,奔入于术………奔逐至真珠河………攻葛禄、吐蕃、搴旗斩首,奔逐追北,西至拔贺那国(费尔干纳盆地))在这时期,天山南北已经均有大量回纥部落。佐证一枚,长庆元年,(821)唐以太和公主下嫁回纥可汗,引起吐蕃不满,随派兵袭击唐境,回纥即向唐朝提出“以一万骑出北庭,一万骑击安西”攻击吐蕃(史料出自《旧唐书》卷195《回纥传》)试问,如果回纥当时不具控制权,哪来的自信说这种话?佐证二,吐鲁番发现的一份波斯文摩尼教赞美诗集《听众的祈愿》一文,是摩尼教徒献给回鹘汗国的君主和达官的助词,这些达官的所在地即在北庭,高昌,龟兹,焉耆,其中高昌的贵人即姓“药罗葛”。此回纥内九姓,为可汗家族之姓。以上说明,在9世纪初,天山南北已经有回纥族大量分部。《旧唐书.回鹘传》在叙述南迁一部分回鹘又被黠嘎斯掳往碛北时说,还有一些留居漠南的回鹘部落“散藏诸山深林,盗窃诸藩,皆西向倾心,望受西庞勒之列。庞勒已自称可汗,有碛西诸城,其后嗣君弱臣强”《新唐书.回鹘传》也记载“庞特勒居焉耆城称叶护,余众保金沙岭,众至二十万”《资治通鉴》(卷249)记载“已庞历今为可汗,尚寓安西”庞勒,已庞历均为庞特勤误载。大约可以看出,庞特勤在率众西迁后,先在焉耆称叶护,后至安西(龟兹,今库车)称汗。称汗的时间,《资治通鉴》记载为大中二年,即848年。从840西迁,在安西修养七八年,然后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完全是可能的。但当时吐蕃势力任然强大,以庞特勤为首的西州回鹘政权主要活动应该还是在龟兹,焉耆及北庭一带。唐末到五代时期,关于西州回鹘的记载很少。总的情况是,由于中原多战,回鹘势力东扩。自天佑三年(906)至后梁乾化元年(911)之间,两汉金山国曾数拒回鹘;乾化元年,回鹘可汗第狄银率兵逼沙洲,西汉金山国君张承奉降,奉回鹘为父。《新唐书》(卷216下《吐蕃传》)所载,“咸通以后,中原多故,王命不及,甘州为回鹘所并,归义诸城多没”。这时,西州回鹘的政治中心才由龟兹转到西州和北庭,并在史书上正式出现“西州回鹘”之名。太平兴国六年(981),西州回鹘可汗以“西州外生狮子王”的名义,遣使北宋。宋太宗派人出使高昌(王延德),于雍熙元年(984)返回。庞特勤为西州回鹘第一任汗王,朴固俊为第二任可汗。此后史籍记载为禄胜。集中解释一下禄胜,禄胜在《宋会要辑稿》里的记载为“大回鹘龟兹安西州大都督府单于军克韩王”。《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记为“西州回鹘可汗王禄”。这两种称呼并不矛盾,上面我们说过,庞特勤时期以龟兹为都,龟兹回鹘以后又称为西州回鹘,或者“西州龟兹”(《宋史》卷490《龟兹传》)等。王延德出使回鹘时,以高昌为都,但从以后的记载看,龟兹任然是西州回鹘的都城之一。到禄胜,以龟兹为都城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禄胜以后的记载为智海,继承关系不详,他在天禧元年,天禧四年,天圣二年,天圣九年,即年.四次向宋庭朝贡。(《宋会要辑稿》)。记载分别称为,克韩王、可汗王、龟兹王等。以后西州回鹘的情况,记载更少,到12世纪20年代。又有高昌回鹘王毕勒哥。耶律大石率众西迁,曾写信给毕勒哥,请假道相助。毕勒哥亲迎耶律大石,并以礼物相赠。西辽强大后,高昌回鹘为其属国。西辽派官监国。至后来,高昌回鹘降于蒙古。
高昌回鹘的内迁大元帝国与察合台汗国及窝阔台汗国交战,高昌回鹘的畏兀儿人首当其冲,受到重大破坏。吐鲁番(高昌)被察合台汗国攻陷,高昌回鹘亦都护带着大量部众迁居大元帝国境内。元末开始,高昌回鹘的畏兀儿之地渐渐被伊斯兰化的东察合台汗国占领,以高昌回鹘王族亦都护家族[3]为代表的拒绝伊斯兰化的畏兀儿人东迁甘肃永昌一带[4],大部分同化于汉族等其他民族,一部分成为裕固族的一大族源[5],留在原地的畏兀儿人慢慢被察合台人同化而消失。高昌回鹘的畏兀儿人曾经居住的地方历史上被称为维吾尔斯坦(主要指北疆,而不包括南疆喀什等地的阿尔蒂沙尔)
维吾尔语来自于已经消亡的察合台语察合台语,也作察哈台语、查加泰语(????? - Ja?atāy; 维吾尔语: ??????? Chaghatay; 乌兹别克语: ??????? Chig'atoy),是中亚地区一种已经消亡的语言。察合台语采用波斯文字(阿拉伯字母)。追寻其源流,实是早在10至12世纪可汗王朝(可汗)时代,喀什、和田以至中亚乌兹别克一带已经开始使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突厥语了。是伊斯兰化后的突厥语民族共用的文字。历史察合台语是一种突厥语,属突厥语东南部方言,普遍通行于中亚前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领土,曾经与钦察语一样是中亚商旅之间的通用语言。随着地区势力的分化,后来发展成各种方言。当中,维吾尔语及乌兹别克语都脱胎自察合台语。后来,当俄罗斯控制了中亚地区之后,由于大量俄语人口迁入,使察合台语人口愈来愈少,并在前苏联时间消亡。察合台文一般指15世纪─20世纪初中亚等地突厥语诸民族使用的书面语;古察合台文指15世纪─16世纪维吾尔、乌兹别克等族文人使用的突厥伊斯兰文学语言。最著名的是阿里希尔·纳沃伊,他是使用察合台语的大诗人。各国学者对其使用时期与范围尚无一致看法。中国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塔尔等族到20世纪初仍用为书面语。察合台文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有辅助符号。
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 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民族研究》1997 年第 1 期
作战 尚 衍 斌 内迁畏兀儿人在元朝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在广泛搜集元人文集及元明方志 有关资料的基础上 ,较全面地探讨了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 ;分析了内迁畏兀 儿人吸收汉文化的原因 ,从而客观地勾勒了内迁畏兀儿人在元代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作 用和历史贡献 。 作者尚衍斌 ,1958 年生 ,历史学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讲师 。 元代 ,随着规模空前的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新疆和中原地区的政治联系有了 进一步的发展 ,交通亦得以改善 。因而 ,大量汉族人民移居新疆 ,新疆各族人民也纷纷内徙中 原各地 。这种普遍而又广泛的民族移居状态是元代新疆与中原联系的一个显著特点 。本文主 要就元代内迁畏兀儿人的分布及其对汉文化的吸收作一探讨 ,不妥之处 ,请方家赐正 。 一 、元代畏兀儿人主要聚居于以哈剌火州 今新疆吐鲁番 和别失八里 今新疆吉木萨尔 为中 心的今新疆东部地区 ,此乃原高昌回鹘所在地 ,元代把这一带称为畏兀儿地面 ,居民则称为畏 兀儿人 。13 世纪时 , 由于元朝西北诸蒙古藩王叛乱 , 占领了新疆不少地区 ,许多当地的畏兀儿 人不愿受其统治 ,纷纷内徙 。他们的分布遍及今中原和东南各地 。 大都 今北京 是元代全国的政治中心 ,不少畏兀儿人聚集在这里 。他们中间有在元朝中 央机构担任职务的上层人物 ,也有出入宫廷和贵族府第的“高昌僧”。元代诗人张昱在描写大 都城市生活的《辇下曲》中 ,有一首描述高昌即畏兀儿人的风俗和宗教信仰的诗作 ,“高昌之神 ① 戴 首 ,仗剑骑羊势猛烈 ;十月十三彼国人 ,萝 卜面饼贺神节 。” 另一位诗人欧阳玄在分别描 写大都十二个月民间生活习俗的《渔家傲南词》中写道 :“十月都人家百蓄 , ……燔獐鹿 ,高昌家 ② 赛羊头福 。” 至元十三年 1276 ,元政府迁移一批畏兀儿工匠至大都 ,设别失八里诸色人匠 局 ,专门织造御用领袖纳失失等 。总之 ,元朝时期畏兀儿人移居大都者颇多 , 以至留下一些美
好的传说 。《析津志辑佚》载 :“万岁山土 ,乃是畏兀儿之天山 ,又名金山。山中有泉若乳 ,彼中 名曰孙脑儿 。金章宗与畏兀儿结姻 ,移北山并泉来燕 ,成此山;压其王气也 。” 反映了畏兀儿 人与内地汉族之间友好的渊源关系 ,据考今北京的魏公村即“元代畏兀儿人聚居的主要村
落”。 今陕西凤翔有不少来自“高昌”畏兀儿 的人户在此地定居 ,他们带来了自己的宗教信仰 , 建立了祀奉山神雅腊蛮的庙宇 。 此外 ,来中原屯田者亦为数甚多 。大德五年 130 1 畏兀儿人在南阳屯种 。 还有一些内迁畏兀儿人在云南乌蒙与汉军一起屯田。 这些因服军役来内 地屯田的畏兀儿人 ,对发展内地的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 。 在不断内迁中 ,数量最大的一次发生在 13 世纪后期 ,畏兀儿人在其首领亦都护率领下在 今甘肃永昌地区(今甘肃武威郊区约30公里的永昌堡)落户 。刻有两种文字 汉 、畏兀儿 的《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是畏兀儿人在这 一带活动的实物证据 。由于畏兀儿人内迁数量很大(总共约1.5万户,7.5万人左右) ,分布很广 ,为便于管理 ,元政府 曾规定 : “畏兀儿 、哈密里每自己其间里公事有呵 ,委付来的头 目每断者 。若与百姓每有相争的公事呵 , 委付来的头 目每与各城子里官人每一同判断者 。若无畏兀儿 、哈密里头 目每呵 ,管民官依例断 者 。”这一规定曾多次重申,反映出新疆各族移居内地和民族杂居现象不断发展的趋势 。 今江浙一带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属于经济发达 、文化繁荣之地 ,不少畏兀儿人移居于此 。高 昌人 哲笃先居龙兴 今江西南 昌 , 后寓溧阳 今江苏溧阳 。 三宝柱居平江 今江苏苏 州 。 寓居镇江路 今江苏镇江 的畏兀儿仕宦有 14 人 。 在义乌县 今浙江金华 先后供职 的畏兀儿人有帖木儿不花 、也都古帖木儿 、蒙述思不花 、斡罗思 、爱颜不花 、小云失帖木儿 。 高昌人左答纳失里至正十年 1350 在今温州地区为官 。 这些材料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内迁 畏兀儿人在今江浙一带分居各处的情况 。 还有一些畏兀儿人移居今湖南地区。高昌人本牙失里至元四年 1338 任宝庆路 今湖南 邵阳 总管 ; 小云失海牙至正十一年 135 1 为湖南元帅副使 。 此后 ,这些内迁畏兀儿人的 后裔世代生息于此 。据 1982 年全国第三次人 口普查资料统计 ,今湖南省的维吾尔族共 4446 人 ,主要聚居常德地区 ,尤以桃源县最为集中 ,有 3666 人 , 占全省维吾尔族人 口的 82 5 % ,分 别居住在枫树 、二里岗、陬郊 、茅草街 、语溪河 、八字路等处 。 此外 ,在今江西 、安徽 、福建 、广 东、广西等地亦定居着数量不等的畏兀儿人 。 在这些内迁的畏兀儿人中一部分是中小贵族 ,他们来到内地当上路 、府 、州 、县的长官 ,任满之后 ,大都不返原籍 。而更多的是随镇戍军到内 地来的平民 ,他们在各地屯田农耕 , 向汉族学习先进的农耕技术 。同时 ,他们也把故乡的农作 物品种 如葡萄、棉花 带到内地来 ,并加以栽培推广 。彼此间结下深厚友谊 ,然后大多留居下 来 。这些内迁的畏兀儿人在内地安家落户后 ,长期与当地汉人杂居在一起 ,为双方之间进行经 济 、文化交流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
二 移居内地的畏兀儿人长期与汉族人民生活在一起 ,在高度发达的汉文化影响下 ,他们中许 多人成为著名的文学家 、艺术家 、史学家 、翻译大师 ,对祖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 众所周知 ,欲研习汉学必先熟谙汉语 。由于畏兀儿等族“地与西域接 ,故其声音文字详于 诸国。” 元代涌现出不少精通两种甚至多种语言文字的学者 ,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内对外 的政治活动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作用 。其中著名的有 :别失八里人全普庵撒里 ,他是元朝帝 师 、蒙古新字创造者八思巴的弟子 ,“尽通其书 ,旁达诸国及汉语 。” 别失八里人安藏因其通 “孔 、释之书”, 曾译《尚书.无逸篇》和《贞观政要 .申鉴篇》进呈忽必烈 ,后又奉命译《尚书》、《资 治通鉴》、《难经》、《本草》。 另一位畏兀儿翻译家必兰纳识理通晓畏兀儿文 、蒙文 、藏文 、汉
文 。他从汉文 、藏文译的佛经达五 、六种之多 。 曲先 今新疆库车 人盛熙明 ,不仅“工翰墨 ,
亦能通六国书”。 他的著作《法书考》流传至今 ,全书八卷 ,主要研究汉字书法 , 同时亦对蒙古 新字 八思巴字 和梵文作了介绍 。另一些内迁畏兀儿人直接用汉文著书立说 。14 世纪上半 期 ,畏兀儿人鲁明善编纂了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农桑衣食撮要》,按月份叙述农事活动 。此书 以介绍汉地农业生产经验为主 , 同时也吸收了晒干酪 、收羊种等显然来自兄弟民族的经验 。可 以说此书正是内迁畏兀儿人吸收汉文化的结果 。还有不少畏兀儿人因久居汉地 ,娴习华言 ,博 综汉典 ,用汉文从事文学创作 。畏兀儿人袁州海牙是至正年间进士 ,他“善属文”并用汉文写成 《进贤县题名记》,其文因语言流畅 ,文笔优美生动 ,被明人范涞收入《新修南昌府志 .艺文志》
中。 高昌人贯子索“有文学治行”。 氏家族成员的文学活动更引人注 目。顾嗣立的《元诗 选》收有 玉立的《世玉集》。另据《千顷堂书 目》记云 , 哲笃之子 伯僚逊著有诗集《近思斋
逸稿》行于世 。 至正十年 1350 , 玉立游瑞像岩 ,俯视城郭 ,漫成一律 ,题于石壁 。诗曰:
“□□深 □九日峰 ,洞门不锁与天通 。石塘冷印菩提月 ,庭树寒迎柏子风 。……” 至正八年 1348 , 世玉与同好游蒙岩 ,时值山桃烂漫 ,烟雨冥蒙 ,诗兴大作 ,遂吟“菩萨蛮”一阕:“蒙岩 几日桃花雨 ,依稀流水章桥去 。只恐到天台 ,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 ,不隔尘章 ,休认避秦 人 ,壶中别有春 。” 玉立 曾任泉州路达鲁花赤 ,汉文功底极厚 ,不少士大夫以诗相赠 。如
袁桷 : “老夫欲起犹便睡 ,侯吏频催却治行 。万里烟云随骥足 ,五更风雨杂鸡声 。乾隆笑我应无补 ,江 海逢君倍有情 。且解金鱼沽别酒 ,洛阳桥下正潮平 。” 若 玉立不熟识汉文 , 岂能领悟诗中
真情 。 朝吾亦是受汉文化影响很深的畏兀儿文人 ,他崇尚“圣人之教”且“妙龄好学 。” 畏 兀儿人贯云石海涯 贯酸斋 既是诗人又是散 曲家 , “其古文峭厉有法 ,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
烈 。” 一日,酸斋赴所亲某官宴 ,时正立春 ,座客以《清江引》请赋 ,且限金 、木 、水 、火 、土五字 冠于每句之首 ,句各用春字 。酸斋即题云 :“金钗影摇春燕斜 ,木杪生生春叶。水塘春始波 ,火 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 赋毕 ,满座为之绝倒 ,被誉为一时之捷才 。在他的影响下 ,
“海盐腔”自成一派 ,并于元明时期广泛流传于浙东一带 。 在史学编纂方面 , 内迁畏兀儿人也花费了不少功力 。我国现存的正史中的《辽史》、《金 史》、《宋史》三部巨著的编纂工作就有一批畏兀儿人参加 。《辽史》纂修官四人中的第一个即畏 兀儿人廉惠山海牙 ;提调官中有畏兀儿人 哲笃 。《金史》的纂修官六人 ,第一个是畏兀儿人沙 剌班 。《宋史》提调官中有畏兀儿人岳柱和全普庵撒里二人 。他们对祖国史学发展是有贡献 的。 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 ,在中原地区一直居于主导支配地位 ,上起统治者 的治国思想 ,下至民间的婚丧仪礼 ,无一不在儒家理论的制约之中。儒学的这种社会功能迫使 缺乏统治理论 ,而又极欲要在儒学占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原地区尽快立稳脚根的内迁畏兀儿人 , 别无选择地走上了研习儒家文化的道路 。有不少内迁畏兀儿人接受了汉族儒学家的影响 ,变
成了儒者 。著名的“笃好经史 ,手不释卷”的畏兀儿人廉希宪有“廉孟子” 之誉 。“世祖一 日 命廉文正王受戒于国师 。对曰: ‘臣已受孔戒’。上曰: ‘汝孔子亦有戒耶 ?’对曰: ‘为臣当忠 ,为 ⑦ 子当孝 ,孔门之戒 ,如是而已’。上喜 。” 由此看来 ,尽管廉希宪承袭祖风 ,能挽强弓校射 ,但 他最自负的 ,还是明经读史 。其先居北庭的家铉翁乃脱脱太师宁国公之裔孙 ,“幼颖悟 , 自命不 凡 ,脱去纨绔习 ,修孔氏之业 ,读文公之书 ,应江浙进士举及格 。” 江西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 高昌人普达实立 字仲温 潜心研习儒学 ,“其夜半犹篝灯读书 ,人讶而问曰: ‘岂欲穷经作博士 耶 ?’仲温谓 : ‘益人神智 ,无如读书 ,纵纷冗犹当学 ,况兹事简不委己于学 ,异时悔何及乎 ?’由是 才识与学俱进 。” 北庭人洁实弥尔常教育诸子说 : “兄弟宜和睦 ,永毋分异也 。儒书宜习读 , 财利毋耽嗜也 。” 另有不少畏兀儿人为了弘扬儒学积极创办学校 ,发展教育 。畏兀儿人鲁明 善任安丰路达鲁花赤时“修学校 , 亲率弟子 , 为之讲 明修农书 , 亲劝耕稼 。” 后至元元年 1235 高昌人元童任长洲 今江苏苏州 达鲁花赤 ,建议劝微州路儒学教授 、郡人陆德源创建礼
殿讲堂 ,并“募民捐田, 以缮学君”。 袁州海牙因新建学校为士民仰戴 。 三宝柱历瑞安州知
州期间 ,“兴学校 ,均役赋”。 畏兀儿人也先脱因任休宁县达鲁花赤时主张“兴建学校 ,暇则就 学 ,宫进学者 ,谈经论史 , 以明为治之本 。” 内迁畏兀儿人崇奉儒学风气之盛由此可见一斑 。 他们之所以重视教育 ,是因为已经认识到士人对治国安邦的重要性 。为此他们发奋治学 ,并涌 现出一批学而有成的士人 。他们在路 、县两级地方行政部门兴建学校 ,发展教育 ,必定会为元 代地方政权机构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士人 。他们作为活的文化载体以及由他们所造成的文化 风气 ,不仅对元代而且对元代以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都会起着推动作用 。 元代中后期以来 ,入居汉地的色 目人用汉名 、汉字的逐渐增多 见下表 。元人安熙说 :“近 世种人居中国者 ,类以华言译其旧名而称之 ,且或因名而命字焉 。” 如畏兀儿人小云石海涯 , 因父名贯只哥 ,遂以贯为氏,名云石 ,号酸斋 ; 回回人萨都剌 , 以萨为氏,名都剌 ,字天锡 ,号直
斋 。至明初 ,“蒙古色 目之人 ,多改汉姓 ,与华人无异 。” 尽管我们还不能以姓名 、字 、号作为判定他们汉文化水平高低的标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凡使用汉地通行的字 、号的畏兀儿人势必在内地生活过 ,至少在思想意识和感情方面倾慕于汉 文化 ,并以此作为荣耀 。我们知道 ,元代是以种族歧视为基准的多元社会 , 占人口少数的蒙古 、 色 目人对广大汉人 、南人实行统治 。畏兀儿人与汉人 、南人相比,其地位显然优越 ,但是他们为 何仿效汉人 , 以拥有汉字 、汉号为荣呢 ?
从民族学的理论分析来看 ,如果两个民族各 自的传统 生产活动不一样 ,决定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客观条件 ,就是其成员之间是否有相互 接触的机会 。如果没有接触 ,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会使这种隔绝状态延续下去 ,并可能产生 种种误会和冲突 。倘若这两个民族的成员基本上混杂居住 ,在生活和生产中就有广泛接触 、互 相了解的机会 。可以说 ,较高程度的民族混居体现了民族之间的良好关系 。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 ,非涵濡汉文化甚深者无法领悟其中奥妙 ,更不可能在书法艺术上 有所造诣 。内迁畏兀儿人研习汉文 ,写汉字 ,具有一定的书学素养 。至元丁亥 1287 九月 ,“承 直郎治收侍御史 ,行御史台事高凝撰《景星书院大成殿记》,江西湖东道提刑按察使廉恂书并题 额” 。至正庚寅 1350 ,高昌人 玉立书“泉南佛国”四字 ,“落墨古朴 , 尚能自见功力 。” 畏 兀儿人贯云石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成就 ,其“书法稍取古人而变化 , 自成一家 。” 宝哥“喜书 大字 ,得古人笔意 。” 由此看来 , 内迁畏兀儿人不仅通晓汉语 ,还能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 。元 朝后期 ,还涌现了边鲁 、伯颜不花的斤等运用汉族传统画法而又有一定成就的画家 。
三 内迁畏兀儿人吸收汉文化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 一 、内迁前 ,畏兀儿人已接受汉文化的影响 。 13 世纪 20 年代 ,当邱处机途经北道时 ,在别失八里看到当地从事音乐伎艺的都是“中州 人”。在轮台 ,他还写了一首诗赠给一位来 自中原的书生 。 13 世纪 50 年代末 ,常德奉使西 行 ,在别失八里附近看到很多“汉民”。天池附近“有关曰:铁木儿忏察 ,守关者皆汉民。”阿力麻
里城中 ,“回纥与汉民杂居 。”阿里麻里以南的赤木儿城 ,居民很多是从山西并 、汾迁来 。” 汉 人大量移居新疆 ,使当地畏兀儿人有可能直接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近年来 , 中外学者在新疆吐 鲁番地区发现了不少元代畏兀儿文契约文书 ,它们是研究这一时期新疆畏兀儿人社会历史极 为重要的资料 。通过这些文书的研究 ,可以看到 ,每份文书大体包括如下内容 : 日期 、买卖的原 因、对象、买卖的手段 包括代价 、是否付清等项 ;买卖土地则标明该地段四至 以及所有权转让 的确认 ,违约的处罚办法 ,最后是当事人和证人的签字或花押 。这种契约的结构形式和中原地 区汉族中通行的契约文书样式完全一致 。文书中的许多术语和词汇 ,如“四至”、“代保人”、 “等”、“用”之类都源于汉族 。文书中常用的动词“写”bit 来源于汉语“笔”。常见物品 ,被用 作一般等价物的棉布 bz ,来源于汉语“帛”。从这些文书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化对畏兀儿地区 和畏兀儿人的影响在内迁前即已开始 。 二 、在内迁畏兀儿人努力接受和学习汉文化的进程中 ,元代的科举制起了催化作用 。 中统元年 1260 忽必烈立国中原 ,采用汉法治汉地 ,不少具有一定汉文化素养的畏兀儿
人 ,如叶仙鼐 、昔班等“事世祖潜邸。” 这无疑会激发畏兀儿人研习汉文化的热情 。移居内地 的畏兀儿人中的上层分子 ,在战争结束后 ,为了维护其统治不得不适应汉族地区的水平 ,觅求 新的统治工具 ,或寻找升迁的阶梯 ,于是很多人接受了汉族儒学的影响 , 自觉走上了接受汉文 化的路程 。对此 ,陈垣先生有精当的论述 :“西域人之读书 ,大抵在入中国一二世以后 ,其初皆 军人 。宇内既平 ,武力无所用 ,而炫于中国之文物 ,视为乐土 ,不肯思归 ,则惟有读书入仕之一 途而已。” 事实正是如此 ,随着元朝的建立与巩固 ,文治的重要性超过了武功 ,学识就成为从 政的必要条件 。元朝科举制度重视和鼓励蒙古 、色 目人入仕 ,这是导致内迁畏兀儿人研习汉文 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曾被元人杨维桢赞许为“海内奇士 ,屈指不能四、三人”之一的鲁钝生 ,“十 岁能为古歌诗 ,长明春秋经学 。状貌奇古人以为伟兀氏。鲁钝生笑曰: ‘使余氏西域 ,用法科 才 ,魁天下士 ,一日之长耳 !’不幸生江南 ,为孤隽落魄湖海间 ,任纵 自废 。” 依此看来 ,若畏兀 儿人通晓儒学就比汉人 、南人具有更优越的中举和入仕条件 。元朝统治者优遇蒙古 、色 目人的 政策 ,在某种意义上则进一步激发了蒙古 、色 目子弟学习汉文化的兴趣 。马祖常《送李公敏之 官序》记曰:“天子有意礼乎之事 ,则人皆慕义向仕矣 ! 延 初诏举进士三百人 ,会试春官五十 ⑥ 人 ,或朔方 、于阗、大食 、康居诸上之士 ,咸囊书橐笔 、联裳造庭而待于有司 ,于时可谓盛矣 。” 顾嗣立《元诗选.顾北集序》亦载说 : “自科举之兴 ,诸部子弟 ,类多感励奋发 , 以读书稽古为 事 。” 一些畏兀儿人为争取科名潜心攻读 。畏兀儿人朵阿达实生长于真阳 今安徽寿县 , “博通经史 ,得文资散官 ,公于琴政之暇 ,无所适 ,惟携四书 ,临学听讲 ,谓诸生曰: ‘圣朝设科取
士 , 以德行为首 ,汝辈尝务正心之学 ,为治平之具 ,庶不负明诏矣’。” 可见 ,在内迁畏兀儿人 接受汉文化影响的过程中 ,科举制度的确起了某种程度的催化作用 。元代科举前后十六科 ,共 录取进士 1200 人 , 其中畏兀儿进士约 24 人 。 元顺帝元统元年 1333 ,共取进士百人 ,畏 兀儿占7 人 ,他们分别是寿同海牙 、别罗沙 、普达世理 、道同、铎护伦 、廉 □□、纳失里 。 这些 畏兀儿进士在传播汉文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三 元朝时期 ,汉族人民移居新疆 ,畏兀儿人内徙中原各地 ,这种普遍而又广泛的民族移 居状态是内迁畏兀儿人接受汉文化的又一原因。 内迁畏兀儿人移居汉地后 ,原有的意识形态及生活方式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原地区传统 价值观念的冲击 ,他们不可能按照旧有的生活模式在内地长久生活下去 。为了自身的生存与 发展 , 内迁畏兀儿人在社会交往方面往往倾向于“开放型”。于是 ,一些内迁畏兀儿人逐渐与汉 族通婚 。廉希宪有女婿 6 人 ,其中3 人为汉族 ,他们分别是“参知政事刘伟 ,安抚使李恭 ,管军
万户何德温”。 一位名叫僧孺的汉人 , 曾先后娶两位妻子 ,“先夫人姓李 ,今夫人畏兀氏,生六 男一女 , 皆今夫人之子 。” 这种民族间的通婚对于民族间交流具有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 时 , 内徙畏兀儿人为了与汉地居民保持更密切的联系 ,必然要接受汉文化 。尽管畏兀儿人东来 的人数不少 ,但比起汉人来仍是少数 。生活在汉人的海洋中 ,天天和他们接触 ,不学习汉人的 语言会给生活增加很多不便和困难 。学会了汉语才能使他们有共同的语言 ,便于交流思想和 感情 。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取用汉名 、汉字 , 以求得与汉族在文化上的某种认同感 。 接受汉文化是否意味着被汉人所同化 ,丧失了自身的民族性呢 ? 事实已经证明 ,他们的后
裔仍是维吾尔人 。 高昌 氏是元代入居内地的畏兀儿大家族 ,具有高深的汉文化修养 。其
先世“居 辇杰河 ,因以 为姓示 氏 ,不忘乎初也 。” 说明尽管高昌 氏久居汉地 ,却并没 有忘记他们本民族的根 。诚然 ,也有不少内迁畏兀儿人逐渐地融合到汉族中 ,为汉族增加了新 鲜血液 。同样这一时期也有不少汉族人不断进入新疆地区生活 、定居 ,逐步融合到兄弟民族 中 ,为这些民族增加了新鲜血液 。正是这种各民族间的密切交往和融合 ,促进了我国各民族的 团结与友谊 ,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 〔责任编辑  李大龙〕
东部铁勒(高车)的组成
18:51:00| 分类: 维吾尔历史|在公元4世纪后半叶阿瓦尔人崛起时,东部铁勒分裂为两支18部落,他们由6部落组成的一支是:狄(赤狄=qizil Dilar)袁纥(Uyghurlar)斛律(Qughursu)解批(Chapish)护骨(Qirghizlar)异奇斤(Iltekin)由12部落组成的另一支是:泣伏利(Chipul)吐卢(Teli)乙旃(Iljan)大连(Tarlan)窟贺(Qogha)大蒲干(Tarboqan)阿仑(Ayron)莫允(Bayan)俟分(Erkin)副伏罗(Bórkli=Tumaghliq头戴帽子之意)乞袁(Qioy)右叔沛(Yusupi)十姓回鹘各部落1.药罗葛(Yaghlaqar)2.胡咄葛(史词典,Quturghur~Qortagha~Utigi)3.貊歌息(Buqasqir~Bashqirt)4.阿勿嘀(Awchagh,Awuchagh)5.葛萨(Hazar~Qasar~Gasar~Qazar)6.斛温素(斛律系=Qughursu)7.药勿葛(Yaghma)8.溪耶勿(Ayawir)9.咄罗勿部(史词典,Torlamwibor~Dérima)10.阿跌(史词典,Adiz~Atéiz)九姓乌古兹各部1.回纥(Uyghur)2.拔野古(拔也固,Bayirqu~Bayérqu)3.浑(史词典,Xun~Ghun~Hun)4.仆固(史词典,Bókú~Barghut)5.同罗(Tongra)6.契揳(Chibni~Chúbe~Chabish)7.思结(Izgil)8.葛逻禄(Qarluq~Qarliq)9.拔悉蜜(Basmil)【组成九姓乌古兹的部落还有处蜜(Chumul)、处月(炽俟;Chigil)、奚结(Qumuq】另外一种说法:公元4世纪后期,被称之为高车的东部铁勒分裂为由18部落组成的两支系。这两支高车铁勒的一支由6个部落组成,另一支由12部落组成。6个部落组成的一支是:1.库提人(Qutlar)2.回纥人(Uyghurlar)3.斛律社(斛律系,Qughursu)4.契揳人(Chibni)5.黠戛斯人(Qirghizlar)6.伊利特勤(?ltékin)由12部落组成的一支是:1.泣伏利(Chipul)2.脱烈(Tóre)3.乙旃(Iljan)4.大连(Tarlan)5.窟贺(Qogha)6.塔尔布(Tarbo)7.阿仑(Ayron)8.莫允(Bayan)9.俟分(Erkin)10.副伏罗(Bórkli=Tumaghliq)11.乞袁(Qioy)12.右叔沛(Yusupi)。其中还有狄[赤狄]氏(Dilar)袁纥氏(Oghurlar~Uyghurlar)斛律氏(Qughursular)解批氏(Chapishlar)护骨氏(Qirghizlar)异奇斤氏(Iltekinler)高车之族又有12姓:1.泣副利氏(Chipullar)2.脱烈氏(Tóreler)3.乙旃氏(Iljanlar)4.大连氏(Tarlanlar)5.窟贺氏(Qoghalar)6.大蒲干氏(Tarboqanlar)7.阿仑氏(Ayronlar)8.莫允氏(Bayanlar)9.俟分氏(Erkinler)10.副伏罗氏(Bórkliler=Tumaghliqlar)11.乞袁氏(Qioylar)12.右叔沛氏(Yusupiler)刘志霄著《维吾尔历史》中所写道的维吾尔部落:1.仆骨(Barghut)2.拔野古(Bayérqu)3.拔悉蜜(Basmil)4.浑(Hun)5.同罗(Tongra)6.契毖羽(Qibiar)7.思结(Izgil)8.葛逻禄(Qarluq)9.袁纥(Uyghur)10.骨利干(Qoriqan)11.溪结(Qumuq)12.白霫(Bolshar)13.薛延陀(Sir-Tardush)14.都播 (Tuba)15.多览葛(Télén'git)16.斛薛(Qushur)17.阿跌(Adiz)18.处密(Chumul)19.薄落职(Bolug)20.处月(Chigil)21.乌护[乌纥](Oghuz)22.纥骨(Xakkas)下面的是内部九姓即九姓回鹘:1.药罗葛[即可汗之姓](Yaghlaqar~Opurghur)2.胡咄葛(Qurtarghar)3.咄罗勿(Dérima)4.貊歌息讫(Bayirsiq)5.阿勿嘀(Abdal~ ?ftalit)6.葛萨(Qasar)7.斛唱素(Qulas~Qughursu)8.药勿葛(Owughar~Yamaqar)9.溪耶勿(Sarrughar~Sabar)下面的是外部九姓回鹘(九姓乌古兹):1.回纥(Uyghur)2.仆骨(Barghut)3.浑(Hun~Ghun~Qun)4.拔野古(Bayirqu)5.同罗(Tongra)6.思结(Izgil)7.契毖羽(Qibiar)8.拔悉蜜(Basmil)9.葛逻禄(Qarluq)
参见本吧:回纥内九部之貊歌息讫---今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欧州女人与牲畜之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