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竖直校0后,水平拉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的数据是偏大还是偏小

手机注册或绑定手机,可免费播放5道试题。
意见详细错误描述:
教师讲解错误
错误详细描述:
当前位置:>>>
(2010杭州)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的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内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图乙所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N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N
水平拉力F/N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式为________.
主讲:李邦彦
【思路分析】
(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2)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3)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有关.
【解析过程】
(1)当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静止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拉力与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故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3N;(2)木块在t2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受拉力F=5.1N,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故摩擦力f=5.1N;当用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时,木块将做加速运动,而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不会变化,因为压力和粗糙程度都未变,故摩擦力大小仍为5.1N.
(1)5.3N; 5.1N.(2)Ff=kFN
根据图象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根据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识,可解答此题.
给视频打分
招商电话: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绿地中央广场12号楼303室
扫一扫有惊喜!
COPYRIGHT (C)
WWW.TIGU.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题谷教育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知识点 &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习题详情
15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9.4%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8&&N(2)小明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用描点法在图1中画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
实验次数&1&2&3&4&木块与砝码重G(N)&4.0&6.0&8.0&10.0&弹簧秤示数F(N)&0.8&1.2&1.6&2.0&分析图象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3)他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出的摩擦力小于&(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4)本实验在测摩擦力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这是因为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他重新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拉动木板,而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请说出这样操作的优点能做到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____由...”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才能测出摩擦力的大小;(2)用描点法绘制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图象时,一定要注意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然后一一对应确定各点,画出图象;分析图象,结合数学知识,描述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3)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上使用时,在竖直方向上调零;弹簧在水平方向上使用时,在水平方向上调零.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时,由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受到重力作用,零点偏下.当弹簧测力计水平使用时,弹簧测力计挂钩的重力对水平使用没有影响,所以零点偏向拉环处.(4)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不动而拉动木板.
解:(1)甲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N,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弹簧测力拉力的大小与木块受到摩擦力的大小相等.(2)用横坐标表示压力,纵坐标表示摩擦力,利用描点法一一对应数据,绘制成图象如下图所示:分析图象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增大几倍,摩擦力也增大基本,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3)当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时,挂钩受到重力作用,零点远离拉环.当弹簧测力计水平使用时,挂钩的重力对测量没有影响,零点靠近拉环,所以弹簧测力计在竖直调零,在水平拉动木块时,测出的滑动摩擦力小于实际的滑动摩擦力;(4)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我们可以让弹簧测力计不动而拉动木板,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做到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故答案为:(1)测力计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0.8;(2)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如上图;正比;(3)小于;(4)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能做到测力计示数稳定,便于读数.
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要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要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一个量的关系,需要控制两一个量不变.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____由...”主要考察你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知识点的认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匀速拉动木块)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压力一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接触面积一定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利用图甲(或图乙)的器材,将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立放,匀速拉动木块,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命题方向】题目考查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和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关键是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拉力的方法间接测量.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比较甲、乙两图相同的是压力,不同的是接触面,一个是玻璃,一个是木板,它们的粗糙程度不同.这样得到的结论是: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同理可判断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第四问考查运用控制变量设计实验的能力,即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只让物体的接触面积改变.而改变物体的接触面积的最好方法是将长方体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和立放.【解题方法点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能直接测量,只能通过测量拉力的方法间接测量.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是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无关,与拉力的大小等因素无关.
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____由...”相似的题目:
[2014o内江o中考]如图所示,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则:由图可知,木块和水平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N.当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木块有13伸出到桌面边缘外,那么,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N.
[2013o湖北o中考]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图中显示拉力是&&&&N.
[2013o日照o中考]图1是“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实验装置图;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一个长方体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16所示;由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关系”的实验.在甲、乙两次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使木块在水平木板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
3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该知识点易错题
1(2011o盐城)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上和在桌面上滑动(图甲、乙),然后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上滑动(图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____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N(2)小明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用描点法在图1中画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
{[实验次数][1][2][3][4][木块与砝码重G(N)][4.0][6.0][8.0][10.0][弹簧秤示数F(N)][0.8][1.2][1.6][2.0]}分析图象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3)他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出的摩擦力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4)本实验在测摩擦力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这是因为____他重新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拉动木板,而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请说出这样操作的优点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明这一合作小组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中要测量出每次木块与水平放置的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沿木板水平拉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____由图甲可知木块此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N(2)小明做了4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请你帮助他用描点法在图1中画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
{[实验次数][1][2][3][4][木块与砝码重G(N)][4.0][6.0][8.0][10.0][弹簧秤示数F(N)][0.8][1.2][1.6][2.0]}分析图象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____.(3)他先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进行调零,然后水平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测出的摩擦力____(大于、等于、小于)实际摩擦力(4)本实验在测摩擦力时发现测力计的示数很不稳定,这是因为____他重新设计了实验,如图2所示,拉动木板,而木块相对于地面静止,请说出这样操作的优点____.”相似的习题。百度题库_智能考试题库_让每个人都能高效提分的智能题库
职业资格类
职业资格类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7 Baidu&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知识点 &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习题详情
0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0%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2-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从而找作答依据.(2)根据所给数据进行描点、连线作图;(3)对在B下落至临落地时和在B落地后,A运动到Q,两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得μ的表达式,再结合从s-h图象,即可求解μ;(4)由于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s变小,根据μ的表达式可知误差结果.(1)B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和AB的动能,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说明B减少的势能太多,转化成系统的内能太少,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解决.故解决方法有:可以通过减小B的质量;增加细线的长度(或增大A的质量;降低B的起始高度).(2)描点,连线,如图所示:(3)B下落至临落地时根据动能定理有:Mgh-μmgh=(M+m)v2,在B落地后,A运动到Q,有,,又A、B的质量分别为m=0.40kg、M=0.50kg,在s-h图象上任取一组数据代入可以求得:μ=0.4.故答案为:0.4.(4)由于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绳子的拉力相对偏小,A运动的加速度也就偏小,s也就偏小,根据,,所以μ偏大.故答案为:偏大.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主要考察你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
与“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相似的题目: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a;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回答下列为题:(1)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cm.(2)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a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1)使木块从高h处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以h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得到的图象应为&&&&;(2)如果考虑到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线上,对应的底边长度为L,如图1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x-h图象如图2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细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可求出空沙桶的重力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求出滑块与小车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可判断第50秒后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滑块仍在车上)
“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1)使木块从高h处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以h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得到的图象应为&&&&;(2)如果考虑到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线上,对应的底边长度为L,如图1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x-h图象如图2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在探究静摩擦力变化的规律及滑动摩擦力规律的实验中,特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演示装置,力传感器A与计算机连接,可获得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测力端通过细绳与一滑块相连(调节传感器高度可使细绳水平),滑块放在较长的小车上,小车一端连接一根细绳并跨过光滑的轻定滑轮系一只空沙桶(调节滑轮可使桌面上部细绳水平),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实验开始时打开传感器同时缓慢向沙桶里倒入沙子,小车一旦运动起来,立即停止倒沙子,若力传感器采集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结合该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3某同学想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p和弹簧形变量x间的函数关系.设想用水平力缓慢地将弹簧从原长拉伸x,该过程拉力做的功W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即Ep.根据本实验所得,弹力F和弹簧伸长x的关系为F=kx.拉力的平均值为12kx,所以W=12kx2.他猜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就是Ep=12kx2.他找到一根弹簧、一个木板、一个重G=5.0N的长方体形金属块,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来验证这个结论.步骤是:(1)将金属块悬挂在该弹簧下方,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1.00cm,由此得出该弹簧在受到单位作用力时的伸长量,即F=kx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N/m;(2)将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调节长木板的倾角,当金属块刚好能匀速下滑时测出斜面的高度为10.00cm,底边长为40.00cm,由此测得金属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如图1将木板固定在地面上,金属块放置于木板上.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金属块接触,用手向左压金属块使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又沿长木板滑行一段距离而停下.测出每次弹簧的压缩量x和金属块脱离弹簧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s,将对应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X/cm&1.50&2.00&2.50&3.00&3.50&4.00&S/cm&3.00&6.02&10.05&14.96&20.97&28.05&为验证结果是否符合猜想Ep=12kx2,则应该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得图象为&&&&A:μGs-x图象&&&&&&&B:μGs-x2图象&&&&&&C:μG(s+x)-x图象&&&&&&&&D:μG(s+x)-x2图象在图2的坐标系中作出你所选择的图象,请注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明你所选的标度,由图可得到Ep和x2间的关系式为&&&&则该同学的猜想是&&&&(填“正确”或者“错误”)的.
该知识点易错题
1某兴趣小组要测量木块与较粗糙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他们先将粗糙木板水平固定,再用另一较光滑的板做成斜面,倾斜板与水平板间由一小段光滑曲面连接,保证木块在两板间通过时速度大小不变.(1)使木块从高h处由静止滑下,在水平板上滑行x后停止运动,改变h大小,进行多次实验,以h为横坐标、x为纵坐标,从理论上(忽略木块与倾斜板间的摩擦)得到的图象应为&&&&;(2)如果考虑到木块与倾斜板之间的摩擦,在改变h时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每次改变倾斜板的倾角,让木块每次由静止开始下滑的位置在一条竖直线上,对应的底边长度为L,如图1所示.将每次实验得到的h、x相关数据绘制出的x-h图象如图2所示,图线的延长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a,0)和(0,-b),则木块与倾斜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木块与水平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2某同学想研究弹簧的弹性势能Ep和弹簧形变量x间的函数关系.设想用水平力缓慢地将弹簧从原长拉伸x,该过程拉力做的功W等于弹性势能的增加,即Ep.根据本实验所得,弹力F和弹簧伸长x的关系为F=kx.拉力的平均值为12kx,所以W=12kx2.他猜想弹性势能的表达式应该就是Ep=12kx2.他找到一根弹簧、一个木板、一个重G=5.0N的长方体形金属块,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一把毫米刻度尺来验证这个结论.步骤是:(1)将金属块悬挂在该弹簧下方,静止时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1.00cm,由此得出该弹簧在受到单位作用力时的伸长量,即F=kx式中的比例系数k为&&&&N/m;(2)将金属块放在长木板上,调节长木板的倾角,当金属块刚好能匀速下滑时测出斜面的高度为10.00cm,底边长为40.00cm,由此测得金属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3)如图1将木板固定在地面上,金属块放置于木板上.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金属块接触,用手向左压金属块使弹簧压缩一定长度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又沿长木板滑行一段距离而停下.测出每次弹簧的压缩量x和金属块脱离弹簧后在长木板上滑行的距离s,将对应的数据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X/cm&1.50&2.00&2.50&3.00&3.50&4.00&S/cm&3.00&6.02&10.05&14.96&20.97&28.05&为验证结果是否符合猜想Ep=12kx2,则应该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得图象为&&&&A:μGs-x图象&&&&&&&B:μGs-x2图象&&&&&&C:μG(s+x)-x图象&&&&&&&&D:μG(s+x)-x2图象在图2的坐标系中作出你所选择的图象,请注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单位,并注明你所选的标度,由图可得到Ep和x2间的关系式为&&&&则该同学的猜想是&&&&(填“正确”或者“错误”)的.
3(1)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A、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B、安好纸带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D、接通低压交流电源E、取下纸带&&&&&&&&&&&&&&&&&&&&&&&&&&F、断开开关这些步骤正确的排列顺序为&&&&.(2)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打印点未画出.①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②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③由所画速度-时间图象求出小车加速度为&&&&m/s2(2)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x0,弹簧下端挂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x1;弹簧下端挂两个2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x2;…;挂七个2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x2.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和&&&&.测量记录表:
代表符号&x0&x1&x2&x3&x4&x5&x6&x7&刻度数值/cm&0.85&1.7&2.55&&4.3&5.10&6.00&&②实验中,x3和x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上图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d1=x4-x0=3.45 cm,d2=x5-x1=3.40 cm,d3=x6-x2=3.45 cm.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cm.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2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x.△x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x=&&&&,代入数据解得△x=&&&&cm.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N/m.(g取9.8m/s2)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为测定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当木块A位于水平桌面上的O点时,重物B刚好接触地面.将A拉到P点,待B稳定后静止释放,A最终滑到Q点.分别测量OP、OQ的长度h和s.改变h,重复上述实验,分别记录几组实验数据.(1)实验开始时,发现A释放后会撞到滑轮.请提出两个解决方法.(2)请根据下表的实验数据作出s-h关系的图象.h/cm20.030.040.050.060.0s/cm19.528.539.048.056.5(3)实验测得A、B的质量分别为m=0.4kg、M=0.50kg.根据s-h图象可计算出A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4)实验中,滑轮轴的摩擦会导致μ的测量结果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