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i5 8400配b360主板cpu和b360主板,ddr4 2400 8g内存条,b360参数是最高支持2666频率内存,那么可以超内存到2666吗

当前位置 &
17:37:50&&&&
作者:茶茶
编辑:上方文Q[])
从2009年发布1156平台开始,Intel的主流级平台经历了一个超级漫长的稳ya定gao期。i5四核四框、i7四核八框的格局让走了弯路的AMD一直难以企及。
好在今年AMD Ryzen发布之后,让7700K进入了智商检测状态,也逼迫Intel只能重新调整规格。
不过从售价上来说,i7系列和i5-8600K都贵上了天,i3-8350K也基本是在搞笑,所以真正有购买价值的应该是i5-8400和i5-8100这两款。
今天就针对面向主流级的i5-8400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在国内别处可基本上看不到哟。
产品规格介绍:
i5-8400的规格是六核六线程,基准频率2.8GHz,单核睿频频率4.0GHz,六核睿频频率2.8~3.8GHz。
还是要强调一句,现在Intel CPU也有些类似显卡,只要散热够,基准频率基本是不会跑的,所以那个基准2.8GHz基本就是拿来刷TDP用的,无视即可。
这次主要的对比对象是上一代的i7-7700K和i5-7600K、同一代的i5-8600K和AMD的对位产品R5 1600X。
产品包装与附件:
按照惯例八代的包装也是做了改变,配色比以往明显深很多,不过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配色。
产品附件非常传统,一个盒装散热器,一份说明书,一份质保书。
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这个散热器是给奔腾G4560用的,其实根本压不住i5-8400,建议大家就当它不存在比较好。
CPU本体介绍:
接下来介绍一下CPU本体,从外观上来看基本与上一代没有明显的差异。
CPU的菊花还是有区别的,可以看到电容的布局有所改动。
放平之后可以发现,八代的PCB比七代稍稍厚了一点,明显不是相同的料件,相对来说应该更不容易弯一些,而整体厚度上八代也略厚。
Z370主板平台介绍:
其实八代还有一个比较坑爹的地方,就是主板只有Z370可用,这也就让八代的平台成本要明显高一个台阶。
针对i5-8400这样的CPU来说还是比较尴尬的,所以这次的主板介绍也是落在比较入门的Z370-HD3上,这应该是现阶段比较廉价的八代主板配法。
同时这款主板没有太多扩展芯片,相当于可以视为公版设计,也便于介绍Z370的平台情况。
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可以介绍的,Z370就是Z270的马甲,反正总有一个地方是要牙膏的。
主板的CPU底座是LGA1151,跟上一代完全相同,这次连针都懒得动了。
拿上一代的i7-7700K也是可以完美地装进去,不过现在可以确定,七代CPU是不可以兼容300系列主板。
CPU的供电部分为七相,不过相比于之前的产品,Intel的CPU供电规格也在一路走高。
以技嘉为例,Z97时代4+3相供电基本都是采用一上一下的MOS,Z170\Z270开始CPU部分使用一上两下的MOS,而到了现在的Z370 CPU部分已经直接改用两上两下的MOS,所以从CPU供电的MOS数量上可以看出,这几代Intel CPU的功耗增长速度其实是很快的。
从方案上来看,CPU供电为8PIN,有一个电感用于稳流。供电控制芯片是ISL的9相的芯片。CPU供电MOS每相两上两下,集显部分每相一上一下。上桥MOS均为安森美的4C10N,下桥MOS均为安森美的4C06N。供电输入输出电容均为钰邦固态电容,输出电容的数量比之前的产品有所增加。
整个供电是技嘉目前中高端最常用的一套方案。
主板的散热片分别是CPU供电两个和主板芯片组一个。对一款偏入门的产品来说已经不错了。
内存规格上依然是双通道DDR4,最大可以支持四根内存插槽。
300系列主板可以支持到DDR4 2666,这个其实对Z370没意义,因为Z370是不锁内存频率的。这个主要对之后发布的B360有影响,上一代的B250只能支持到2400。
内存供电为一相标准的供电,两颗电感,四颗钰邦固态电容,三颗安森美的MOS。
在CPU和显卡插槽之间可以看到一组供电模块,这个主要是给CPU的总线、内存控制器(VCCSA\VCCIO)等模块供电。这个部分的好坏会影响到内存超频的能力。
显卡插槽为三根,分别是X16\X4\X4,这个板子不支持SLI后面两根X4是走芯片组的,所以显卡只能接在一根插槽上。
主板提供一个M.2插槽,位置在CPU和显卡之间,终于不在显卡下面了。
主板芯片组从外观上来说跟Z270没有明显的区别,反正也就是个马甲。
芯片组部分采用两相独立供电,算是有些过剩的配置。每相供电都有一颗电感、一颗钰邦固态电容和一颗安森美MOS组成。
主板后窗也是比较公版的设计,USB 3.0*4、USB 2.0*2、单网卡、PS\2*1、DVI-D+HDMI、音频口*6。
USB 3.1暂时还是没有原生提供,要等到Z390,不过真的原生可好像也没什么卵用。
主板的网卡是Intel I219V,中规中矩的配置。
音频部分比较简单,一颗AL892+四颗日化音频电容。不过对于一般家用也够了。
HDMI接口后面倒是加了一颗额外的PTN3360DBS电平转芯片,用来让HDMI支持到4K@30帧。不过对于一张大板来说,不支持好像也没什么问题。
两个前置USB 3.0插座,算是目前Z系列主板的标配。 &
磁盘接口为SATA 3.0*6,芯片组的标准通道。
主板还可以支持外接灯带,这样的入门板子也开始支持RGB了,不过外接灯带的话只能支持七色调光,还是没有做到全彩。
总体来说Z370仅仅是一个Z270的马甲,不过从规格上来说,对于99%人都已经够用。如果不够用,其实大板只要接PCI-E的扩展卡就可以了。高端主板感觉存在的价值越来越低了。
产品测试平台:
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相比之前的评测,主要的变化是显卡从RX 480换成了VEGA 64,内存频率从2133C15提到了2666C15。
七代酷睿的测试平台是Z270-Phoenix GAMING。
内存是海盗船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666C15。
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
散热器是九州风神的船长240RGB。
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
产品性能测试:
简单评测结论:
由于测试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试结论:
- CPU综合性能上提升非常明显,i5-8400已经基本与i7-7700K持平,上一代i5最高端的7600K也被明显甩开,基本介于R5 1600与i7-7700K之间。
- 游戏性能上由于主频略低,所以游戏性能会略低一些,不过跟差别最大的8600K相比也不到5%。
- 功耗表现上8400会略大于7600K但是远小于7700K。在一个CPU功耗暴涨的时代来说,还是可以接受。
性能测试项目介绍:
对于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对比性能的童鞋,这边会提供详细的测试数据。如果不想看的话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总结部分。
测试大致会分为以下一些部分:
- CPU性能测试:包含系统带宽、CPU理论性能、CPU基准测试软件、CPU渲染测试软件、3DMARK物理得分
- 集成显卡测试:包含集显基准测试软件、集显游戏测试、集显专业软件基准
- 搭配独显测试:包含独显基准测试软件、独显游戏测试、独显专业软件基准
- 功耗测试:在集显、独显平台下进行功耗测量
CPU性能测试与分析:
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八代与七代区别不大。缓存带宽上,L1和L2对比7700K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L3则明显弱一点,应该是因为主频的关系。对比i5-7600K的话提升幅度就更大了,所以缓存部分进步非常明显。
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可以发现Intel其实堆的非常夸张,8400已经超过了1600X,7700K更是被甩开了15%左右,对7600K优势超过了20%。
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这个项目的测试总体比较杂,一般差距会缩小。主频较低的8400在这个大项中还是明显吃亏了,7700K会比8400高10%,而1600X也会高出3%。
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CineBench三个版本测试多线程性能8400会比7700K高13%左右,单线程则会比7700K低17%左右。
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这个部分得分最高的是1600X,8400仅高于7600K。
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
CPU综合统计来说8400可以打平上代I7,还是比较不错的。
其实还有一个比较纠结的问题就是单线程和多线程,这边也做了一下分解。
单线程:8400仅略高于1600X,不过对比组都是一群频率的很高的产品。接近于7600K并不算差,已经可以确定超过7500了。
多线程:8400接近于7700K,吊打i5-7600K。
集显性能测试:
集显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从理论性能上看这代集显应该也有变化,SHA-1解密测试提升比较明显,内存带宽则有所缩小。不过可能是因为缓存带宽下降的关系,集显性能总体比7700K还要弱一些。
集显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与理论性能测试,会比7700K落后12%左右。
集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同样落后超过10%。
集显性能测试小节: 由于8600K那个时候没有测试集显,所以这边就用8700K的测试结果来作为参考。从总体的比较可以看出,Intel的集显在其他条件同等的前提下,似乎受到L3带宽的影响很大。8400的集显性能表现并不算好。
独显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8600K的测试相对较早所以驱动版本为17.8.2,其他的都会统一为17.9.1。
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8400与Intel其他产品的差距比较平均,均不超过5%。而对比1600X,DX9上优势最为明显,DX11上会收窄,DX12上会被1600X反超,不过整体差异都不足5%。这应该跟A卡的机制有关,用N卡差异应该会更大一些。
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这个软件对CPU内部延迟比较敏感,所以7700K表现最好。
搭配独显测试小节:
从测试结果来看,8400表现相当稳定,不太可能成为瓶颈。
磁盘性能测试:
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
测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简单科普一下这个测试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从CPU或芯片组引出的(看CPU厂商怎么设计)。
这边为了统一,测试的都是芯片组引出的SATA和CPU引出的PCI-E。
从测试结果上来看,与之前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过相对来说8400的磁盘性能表现确实谈不上好,相对会弱一点。
平台功耗测试:
功耗上8400表现相当不错,没有比7600K提升太多,并低于7700K,能耗比提升相当明显。
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刚刚换了显卡,且内存频率上也做了一定改变,所以这张表暂时只能供大致参考。
表格中不含功耗测试的都是之前测试的结果,仅提取出不受显卡影响的测试项目来对比。实际性能还会有提升空间,Intel大致在3%,AMD大致在5%,后续我会尽量更新测试完。
简单总结:
关于CPU的性能:
8400的提升还是相当大的,如果以8400为基准100%,那么算下来i5-%*、i5-7600K为86.30%、i7-7700K为103.97%、R5 %*、R5 1600X为105.46%。
8400不支持超线程技术,所以在有些游戏中会有额外加成,升级六核之后打游戏没办法直播等问题应该也会得到解决,所以虽然说8400是涨价了,但是总体还是值回票价的。
标注*者为之前测试,实际性能还会有提升空间,Intel大致在3%,AMD大致在5%)
关于CPU的功耗:
功耗上来说,八代酷睿的能耗比有比较明显的改善,8400的功耗低于7700K已经够看了。
关于CPU的发热:
因为改六核后核心面积变大,也会降低散热压力,八代i5总体温度控制都会不错,不过8400的原装散热器是废的,强烈建议大家要另购散热器来使用。
关于CPU的价格:
这次的价格还是突破了预期,暂时来说i5-8600K及以上的产品购买价值都不大,实在是贵。8350K宇宙第一,表示用不起,233。
总体来说,目前比较有购买价值的八代酷睿应该是两款,不过从平台预算来说,8100也比较尴尬,必须搭配Z370比较伤,所以目前来说最有购买价值的应该就是i5-8400。
建议已有六代七代i5、i7和四代i7的人暂时可以不用升级,提升不会很大,四代i5或者更早的CPU产品则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阅读更多:
相关阅读:
文章观点支持
为文章报道质量打分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01:13:27 修改
年头,有幸借朋友的X99平台玩了几天,期间已经试玩过DDR4这一次,Z170平台的推行,让更多的朋友都能玩到DDR4新内存。在这里,我就不去扯什么时代进步,DDR4工作机理之类的东西了,其实,这些对于一般的玩家来说,并没有什么用只要知道这几点就够了。第一,内存性能首先与平台,尤其是IMC内存控制器有关。SNB基本上2133止步,IVB上2400不难,Haswell基本上2800不是梦。AMD用得少不便发表。第二,在cpu频率相近的情况下面,内存频率起显著的作用。这一点,后面的测试有证明第三,频率高,时序过高,性能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时序和频率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第四,电压对超频有利,但不是主导因素,吃电压的颗粒不多,加压过度缩缸甚至损坏,得不偿失受限于时间,3,4两点就来不及测试了,还是来看看,DDR4内存超频的玩法评论平台配置如下:I5&6600K华擎&Z170&EX4威刚DDR4&浦科特M6P&256GB铭瑄&R9&380显卡振华冰山金蝶&额定1300W评论内存测试,基本上和显卡无关,但是,不建议玩核显,避免枝外生枝评论cpu是i5&6600k,skylake平台对于BCLK开放了不少限制,因此,DDR4超频又多了一种玩法评论评论主板采用两相内存供电,对于超频内存有不少的帮助评论本次超频的主角,威刚&DDR4&2400内存。1.2V电压,XMP频率2400,时序16-16-16-39评论主板自带开机,reset按钮,而且有debug灯,方便调试评论主板背后还有一键清bios按钮,方便超频失败后安全开机事实上,完全没用过超频失败后,按住开机键关机,然后重启,就能按del进入bios调试,主板的保护功能比较多,不容易超坏硬件的评论进入bios的话,默认是EZ&mode,也就是简易模式,玩超频,当然这个是不够的评论先来看看,默认频率下面的成绩,cpu默认3.5G,内存开XMP运行在16-16-16-39时序下面内存读取是34192,写入是36058,复制是33550,为了方便对比,下面的也是以此三项为对比项目评论先来看看,小超2666。小超的话,直接去bios调一下,其余的小参都不用管评论同样是默认3.5G的cpu主频,内存时序也是16-16-16-39,频率提升到了2666内存读取从34192提升到了37270,内存写入从36058提升到了40729,内存复制从33550提升到了36401.很明显吧,毕竟内存升级,本质就是为了更高的性能,时序一样,频率高,性能高结论1:cpu频率不变,内存时序不变,内存频率越高性能越高再来试试超bclk,对,你没有看错,确实是超BCLK对于老一辈的超频玩家来说,BCLK基本上和外频一样最早期的cpu是倍频和外频都不锁的当年2000多的奔腾2&233,只要改一下倍频就能当奔腾2&266卖,能赚一千,仅仅是一个cpu赚一千,不错吧我说的当然是人民币啊后来到了奔腾三年代,倍频锁了,只能超外频了神器E2140,外频只有66,主频只有1.6,只要超外频到了133,就是3.2G当年的神器,升技,DFI,技嘉DS4级别的主板我都玩过,更别说超频三南海了现在的BCLK,字面意思就是前端时钟.在我眼里不过就是外频呗烧年啊,别太在意这些细节好不评论根据当初在X99的超频经验,DDR4不能像之前的Haswell平台上面超DDR3那样子,单纯调内存频率很难成功的必须在bclk那边下点功夫然而,我只猜对了开头我光把BCLK从100调到125,没有加压,没有锁倍频主板就很智能地起了保护,只给了最低倍频随便跑个测试留念再去bios,锁定默认倍频为35,不能开机,加压也是不行,看来高BCLK还得继续调教才行评论退而求次,用110BCLK开机试试评论这次,主板再一次起保护,自动降低了倍频,只有31倍,cpu运行在3.41G上然而,主频3.41G,内存频率是2750,时序是16-16-16-39,性能倒是不错内存读取到了38312,写入是41332,复制是37499,不错嘛好吧,调回35倍频如何评论注意,由于BCLK超频,35倍频的话,其实超频幅度也是有一点的cpu被超频到3.85G,同样的内存频率2750,同样的时序16-16-16-39内存读取从3,读取从4,复制从3,整体来说,cpu频率的提升,有利于内存性能的提升结论2:内存频率不变,时序不变,cpu频率越高,性能越高再次反过来,我超频cpu到4.5G,内存仅仅用默认模式拉到2666评论看看,是cpu频率还是内存频率对于内存性能影响更加大评论很明显,不用多说了前面就是主频只有3.4G,内存频率2750的时候,也比起现在主频4.5G,内存频率2666的时候强悍太多结论3:内存频率对于内存性能的影响超过cpu频率最终,我再调整了一下,双超的效果如下评论BCLK运行在104,倍频是43,主频超到了4472,内存超到了2773,时序不变评论由于下面还有列表,这里就偷懒不列数字了结论4:内存时序不变,内存频率越高,cpu频率越高,内存性能越好为了方便比较,大家看看列表.需要强调,内存时序一直是16-16-16-39默认时序,内存电压也是没有调过评论时间不足,初步试玩了一下DDR4的超频.细节调教必须有其他资料才知道,现在连有啥颗粒都不清楚,加压,时序并不容易的说我这个是时序和电压不变下面的超频,调一下时序和电压,相信还有潜力可以挖
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itbbs//_.gif
抢沙发技术哪家强?中国广东找小宝。
&发表于&01:53&
&发表于&02:05&
&发表于&06:18&
支持好测试!
微信:liang,QQ:,加好友请注明来意。资深业余摄影师,非商业拍摄费用互免,欢迎约拍。
&发表于&11:23&支持好测试!
谢谢亮哥支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等了八年i5终于变成六核!i5-8400实测:你值得拥有
从2009年发布1156平台开始,Intel的主流级平台经历了一个超级漫长的稳ya定gao期。i5四核四框、i7四核八框的格局让走了弯路的AMD一直难以企及。好在今年AMD Ryzen发布之后,让7700K进入了智商检测状态,也逼迫Intel只 ...
从2009年发布1156平台开始,Intel的主流级平台经历了一个超级漫长的稳ya定gao期。i5四核四框、i7四核八框的格局让走了弯路的AMD一直难以企及。好在今年AMD Ryzen发布之后,让7700K进入了智商检测状态,也逼迫Intel只能重新调整规格。不过从售价上来说,i7系列和i5-8600K都贵上了天,i3-8350K也基本是在搞笑,所以真正有购买价值的应该是i5-8400和i5-8100这两款。今天就针对面向主流级的i5-8400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在国内别处可基本上看不到哟。产品规格介绍:i5-8400的规格是六核六线程,基准频率2.8GHz,单核睿频频率4.0GHz,六核睿频频率2.8~3.8GHz。还是要强调一句,现在Intel CPU也有些类似显卡,只要散热够,基准频率基本是不会跑的,所以那个基准2.8GHz基本就是拿来刷TDP用的,无视即可。这次主要的对比对象是上一代的i7-7700K和i5-7600K、同一代的i5-8600K和AMD的对位产品R5 1600X。产品包装与附件:按照惯例八代的包装也是做了改变,配色比以往明显深很多,不过个人不是很喜欢这个配色。产品附件非常传统,一个盒装散热器,一份说明书,一份质保书。这里必须要吐槽一下,这个散热器是给奔腾G4560用的,其实根本压不住i5-8400,建议大家就当它不存在比较好。CPU本体介绍:接下来介绍一下CPU本体,从外观上来看基本与上一代没有明显的差异。CPU的菊花还是有区别的,可以看到电容的布局有所改动。放平之后可以发现,八代的PCB比七代稍稍厚了一点,明显不是相同的料件,相对来说应该更不容易弯一些,而整体厚度上八代也略厚。Z370主板平台介绍:其实八代还有一个比较坑爹的地方,就是主板只有Z370可用,这也就让八代的平台成本要明显高一个台阶。针对i5-8400这样的CPU来说还是比较尴尬的,所以这次的主板介绍也是落在比较入门的Z370-HD3上,这应该是现阶段比较廉价的八代主板配法。同时这款主板没有太多扩展芯片,相当于可以视为公版设计,也便于介绍Z370的平台情况。不过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可以介绍的,Z370就是Z270的马甲,反正总有一个地方是要牙膏的。主板的CPU底座是LGA1151,跟上一代完全相同,这次连针都懒得动了。拿上一代的i7-7700K也是可以完美地装进去,不过现在可以确定,七代CPU是不可以兼容300系列主板。CPU的供电部分为七相,不过相比于之前的产品,Intel的CPU供电规格也在一路走高。以技嘉为例,Z97时代4+3相供电基本都是采用一上一下的MOS,Z170\Z270开始CPU部分使用一上两下的MOS,而到了现在的Z370 CPU部分已经直接改用两上两下的MOS,所以从CPU供电的MOS数量上可以看出,这几代Intel CPU的功耗增长速度其实是很快的。从方案上来看,CPU供电为8PIN,有一个电感用于稳流。供电控制芯片是ISL的9相的芯片。CPU供电MOS每相两上两下,集显部分每相一上一下。上桥MOS均为安森美的4C10N,下桥MOS均为安森美的4C06N。供电输入输出电容均为钰邦固态电容,输出电容的数量比之前的产品有所增加。整个供电是技嘉目前中高端最常用的一套方案。主板的散热片分别是CPU供电两个和主板芯片组一个。对一款偏入门的产品来说已经不错了。内存规格上依然是双通道DDR4,最大可以支持四根内存插槽。300系列主板可以支持到DDR4 2666,这个其实对Z370没意义,因为Z370是不锁内存频率的。这个主要对之后发布的B360有影响,上一代的B250只能支持到2400。内存供电为一相标准的供电,两颗电感,四颗钰邦固态电容,三颗安森美的MOS。在CPU和显卡插槽之间可以看到一组供电模块,这个主要是给CPU的总线、内存控制器(VCCSA\VCCIO)等模块供电。这个部分的好坏会影响到内存超频的能力。显卡插槽为三根,分别是X16\X4\X4,这个板子不支持SLI后面两根X4是走芯片组的,所以显卡只能接在一根插槽上。主板提供一个M.2插槽,位置在CPU和显卡之间,终于不在显卡下面了。主板芯片组从外观上来说跟Z270没有明显的区别,反正也就是个马甲。芯片组部分采用两相独立供电,算是有些过剩的配置。每相供电都有一颗电感、一颗钰邦固态电容和一颗安森美MOS组成。主板后窗也是比较公版的设计,USB 3.0*4、USB 2.0*2、单网卡、PS\2*1、DVI-D+HDMI、音频口*6。USB 3.1暂时还是没有原生提供,要等到Z390,不过真的原生可好像也没什么卵用。主板的网卡是Intel I219V,中规中矩的配置。音频部分比较简单,一颗AL892+四颗日化音频电容。不过对于一般家用也够了。HDMI接口后面倒是加了一颗额外的PTN3360DBS电平转芯片,用来让HDMI支持到4K@30帧。不过对于一张大板来说,不支持好像也没什么问题。两个前置USB 3.0插座,算是目前Z系列主板的标配。 &磁盘接口为SATA 3.0*6,芯片组的标准通道。主板还可以支持外接灯带,这样的入门板子也开始支持RGB了,不过外接灯带的话只能支持七色调光,还是没有做到全彩。总体来说Z370仅仅是一个Z270的马甲,不过从规格上来说,对于99%人都已经够用。如果不够用,其实大板只要接PCI-E的扩展卡就可以了。高端主板感觉存在的价值越来越低了。产品测试平台:以下为测试平台的详细配置表,相比之前的评测,主要的变化是显卡从RX 480换成了VEGA 64,内存频率从2133C15提到了2666C15。七代酷睿的测试平台是Z270-Phoenix GAMING。内存是海盗船的DDR4 8G*4。实际运行频率是2666C15。显卡采用的是迪兰恒进的VEGA 64水冷版。SSD是三块Intel,系统盘用的是比较主流的535,以保证测试更接近一般用户。240G用作系统盘,480G*2主要是拿来放测试游戏。游戏越来越多,只能加SSD了。散热器是九州风神的船长240RGB。测试平台是Streacom的BC1。产品性能测试:简单评测结论:由于测试项目很多很杂,为了避免小白看晕,首先提供一下精炼版的测试结论:- CPU综合性能上提升非常明显,i5-8400已经基本与i7-7700K持平,上一代i5最高端的7600K也被明显甩开,基本介于R5 1600与i7-7700K之间。- 游戏性能上由于主频略低,所以游戏性能会略低一些,不过跟差别最大的8600K相比也不到5%。- 功耗表现上8400会略大于7600K但是远小于7700K。在一个CPU功耗暴涨的时代来说,还是可以接受。CPU性能测试与分析:系统带宽测试,内存带宽上,八代与七代区别不大。缓存带宽上,L1和L2对比7700K均有比较明显的提升。L3则明显弱一点,应该是因为主频的关系。对比i5-7600K的话提升幅度就更大了,所以缓存部分进步非常明显。CPU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可以测试很多CPU的基本性能。可以发现Intel其实堆的非常夸张,8400已经超过了1600X,7700K更是被甩开了15%左右,对7600K优势超过了20%。CPU性能测试,主要测试一些常用的CPU基准测试软件,还会包括一些应用软件和游戏中的CPU测试项目。这个项目的测试总体比较杂,一般差距会缩小。主频较低的8400在这个大项中还是明显吃亏了,7700K会比8400高10%,而1600X也会高出3%。CPU渲染测试,测试的是CPU的渲染能力。CineBench三个版本测试多线程性能8400会比7700K高13%左右,单线程则会比7700K低17%左右。3D物理性能测试,测试的是3DMARK测试中的物理得分,这些主要与CPU有关。这个部分得分最高的是1600X,8400仅高于7600K。CPU性能测试部分对比小节:CPU综合统计来说8400可以打平上代I7,还是比较不错的。单线程:8400仅略高于1600X,不过对比组都是一群频率的很高的产品。接近于7600K并不算差,已经可以确定超过7500了。多线程:8400接近于7700K,吊打i5-7600K。集显性能测试:集显理论性能测试,是用AIDA64的内置工具进行的,从理论性能上看这代集显应该也有变化,SHA-1解密测试提升比较明显,内存带宽则有所缩小。不过可能是因为缓存带宽下降的关系,集显性能总体比7700K还要弱一些。集显3D基准测试,主要是跑一些基准测试软件,与理论性能测试,会比7700K落后12%左右。集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同样落后超过10%。集显性能测试小节: 由于8600K那个时候没有测试集显,所以这边就用8700K的测试结果来作为参考。从总体的比较可以看出,Intel的集显在其他条件同等的前提下,似乎受到L3带宽的影响很大。8400的集显性能表现并不算好。独显3D游戏测试,表格中将DX9~DX12不同世代的游戏进行了分类,这样会更加清晰一些。8600K的测试相对较早所以驱动版本为17.8.2,其他的都会统一为17.9.1。分解到各个世代来看,8400与Intel其他产品的差距比较平均,均不超过5%。而对比1600X,DX9上优势最为明显,DX11上会收窄,DX12上会被1600X反超,不过整体差异都不足5%。这应该跟A卡的机制有关,用N卡差异应该会更大一些。独显专业软件基准测试,专业软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为基准测试,这个测试是针对显卡的专业运算测试,这个软件对CPU内部延迟比较敏感,所以7700K表现最好。搭配独显测试小节:从测试结果来看,8400表现相当稳定,不太可能成为瓶颈。磁盘性能测试:磁盘测试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数据文件跑9次,这样基本可以排除测试误差。测试的SSD分别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挂从盘。这边为了统一,测试的都是芯片组引出的SATA和CPU引出的PCI-E。从测试结果上来看,与之前的情况大同小异,不过相对来说8400的磁盘性能表现确实谈不上好,相对会弱一点。平台功耗测试:功耗上8400表现相当不错,没有比7600K提升太多,并低于7700K,能耗比提升相当明显。最后上一张横向对比的表格供大家参考。性能部分仅对比与CPU有关的测试项目,并不包含游戏性能测试的结果。 由于刚刚换了显卡,且内存频率上也做了一定改变,所以这张表暂时只能供大致参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测试的都是之前测试的结果,仅提取出不受显卡影响的测试项目来对比。实际性能还会有提升空间,Intel大致在3%,AMD大致在5%,后续我会尽量更新测试完。简单总结:关于CPU的性能:8400的提升还是相当大的,如果以8400为基准100%,那么算下来i5-%*、i5-7600K为86.30%、i7-7700K为103.97%、R5 %*、R5 1600X为105.46%。8400不支持超线程技术,所以在有些游戏中会有额外加成,升级六核之后打游戏没办法直播等问题应该也会得到解决,所以虽然说8400是涨价了,但是总体还是值回票价的。标注*者为之前测试,实际性能还会有提升空间,Intel大致在3%,AMD大致在5%)关于CPU的功耗:功耗上来说,八代酷睿的能耗比有比较明显的改善,8400的功耗低于7700K已经够看了。关于CPU的发热:因为改六核后核心面积变大,也会降低散热压力,八代i5总体温度控制都会不错,不过8400的原装散热器是废的,强烈建议大家要另购散热器来使用。关于CPU的价格:这次的价格还是突破了预期,暂时来说i5-8600K及以上的产品购买价值都不大,实在是贵。8350K宇宙第一,表示用不起,233。总体来说,目前比较有购买价值的八代酷睿应该是两款,不过从平台预算来说,8100也比较尴尬,必须搭配Z370比较伤,所以目前来说最有购买价值的应该就是i5-8400。建议已有六代七代i5、i7和四代i7的人暂时可以不用升级,提升不会很大,四代i5或者更早的CPU产品则会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配置单CPU:Intel英特尔I7-GHz酷睿i7第8代6核CPU中文原...
配置单CPUIntel英特尔I7-GHz散片(一年)主板技嘉Z370AO...
配置单CPU:Intel英特尔I7-GHz散片主板:技嘉(GIGABYTE...
配置单CPU : Intel 英特尔 I7-GHz 盒装主板:技嘉 Z370...
客服电话: 022-
为信任打造精品,为信仰创造精彩
蓝海龙腾(www.tjlhlt.com)是一家专注于新科技、新理念与高端电脑DIY组装相结合,致力于做国内专业的高端电脑DIY定制服务平台,由王海龙先生创办的天津蓝海龙腾科技公司负责运营,公司成立于2007年,作为华硕主板与显卡系列产品的经销商与渠道合作伙伴。
水友交流群1:6381118
水友交流群2:
水友交流群3:
禽兽聚集地:
公司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百脑汇科技大厦703室
电话:022-
客服:022-
Powered by
 蓝海龙腾
中关村在线五皇冠店铺 | 斗鱼直播装机开创者 | 倡导高端个性DIY订制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5 6500配b360主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