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产时,单机械加工工序卡片模板模是不是依然使用很多

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
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打开后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等轴测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树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放大装配图
ID文件名称文件格式文件大小(KB)操作
正在加载...请等待或重新刷新本页面!
这个模型采用SOLIDWORKS2015版本设计,设计的单工序冲压模模具模型。单工序冲裁模是指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冲压工序的冲裁模,如落料模、冲孔模、切边模、切口模等,不含参数,可以修改,提供stp及SOLIDWORKS2015下载,是学习和参考的绝佳模型,为你的产品设计助力,如果感兴趣,欢迎下载
下载地址 (所需金额:15沐风币)
图纸发布者
从事结构设计,产品设计。本人熟练使用CAD,UG,SOLIDWORKS
作者热门图纸
作者其他图纸
当前分类本月下载排行
下载之前,如有问题,请油杯零件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设计.doc
资源目录 0080-油杯零件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设计A$C2538395C.DWGA3.dwg凸凹模.dwg凸凹模.png字数统计.png打包文件.png拉深凸模.dwg拉深凸模.png模具装配图.dwg模具装配图.png油杯.dwg油杯零件图.png落料凹模.dwg落料凹模.png装配总图.dwg说明书.pn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油杯零件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设计.doc(预览前20页/共37页) 1设计说明书始资料一、设计题目油杯落料、拉深、成型、修边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原始数据1、冲压件零件图(包括零件尺寸、精度、材料等)。2、生产批量为大批大量。三、设计要求1、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2、设计的冷冲模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3、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4、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并且方便、可靠。5、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四、设计图纸模具总装图一张全部模具零件图纸(其中至少有一张电脑绘图)所有图纸折合成0号图不得少于3张。五、设计说明书1、资料数据充分,并标明数据出处。2、计算过程详细、完全。3、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注公式的出处。4、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5、说明书要求有计算机打印出来。2六、自选一个重要模具零件编制加工工艺路线,进行相关的计算,并编制加工工艺卡和工序卡。件材料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零件材料的分析冷冲压模具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各种单工序模和由这些基本工序组成的复合模、级进模等各种模具。设计这些模具时,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进行模具设计时各种计算的主要依据。故在分析零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模具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以便设计。现将油杯零件材料为10号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参数及其概念叙述如下(1)应力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是N/,用示。1061N/;1091(2)屈服点Σ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单位是N/。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达到屈服强度时进行塑性变形而完成该工序的成形的。经查表取ΣS206(3)抗拉强度Σ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ΣB294~432(4)抗剪强度Τ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ΤB255~333(5)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表示受力与变形的指标,弹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后变形较小,或者说,产生一定的变形需要较大的力。E194X103(6)屈服比ΣS/ΣB。是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许的塑性变形区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较小时,所需的压边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应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成形极限。(7)伸长率Δ。在材料性能实验时,试件由拉伸试验机拉断后,对接起来测量长度,其伸长量与原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其数值用“%”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经查表可得,材料为10号钢的伸长率Δ29%。综上所述,对油杯零件材料10号钢的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为了便于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故在后序的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数值进行计算。件工艺性的分析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3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该零件为油杯,结构简单,对称,是典型的拉深件。在拉深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拉深程度,加工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等一些技术要求,应考虑以下几点(1)拉深件圆角半径拉深件的圆角半径要适合,应尽量大些,以便于成形和减少拉深次数,避免在拉深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即拉裂。拉深件底与壁的圆角半径应满足T。而在此设计中圆角半径T,故满足设计要求。(2)考虑拉深件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在拉深过程中,一般为不变薄拉深,从理论分析上说是不符合的,在拉深过程中壁厚应有少量的变化,如果在拉深件精度要求不高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此设计当中我们应该考虑壁厚不均匀现象问题,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3)拉深件的孔位布置根据示图所示,该零件的孔位布置合理,处于中心部位。在冲孔时,要注意孔与拉深件的同心度的问题,孔到拉深底部边缘的距离D≤根据零件图,初步分析可以知道油杯零件的冲压成形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进行正拉深,形成外形尺寸形状,其次底部要成型。综上所述,油杯由平板毛坯冲压成形应包括的基本工序有冲裁(落料、成型)、拉深等,由于是多道工序,多套模具成形,还要特别注意各工序间的定位。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在冲压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故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劳动量,最少的费用,可靠的加工出符合图样各项要求的零件,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1、根据对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的分析结果,确定冲压所需的基本的工序,如落料、冲孔、拉深、整形等。2、根据初步工艺计算,确定工艺数目,如冲压次数、拉深次数等。43、根据个工序的变形特点、质量要求等确定工序顺序。一般可按照下列原则进行1)、对冲带孔的或有缺口的冲裁件,如选用简单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或切口,使用级进模,则先冲空孔或切口后落料2)、对于到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但孔的位置在零件底部且孔径尺寸要求不高时,也可先冲孔后拉深。3)、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为便于材料变形和流动,应先形成内部形状,再拉深外部形状。4)、整形或校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以后进行。4、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和模具制造条件)确定工序组合。生产批量大时,冲压工序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用复合模具;小批量生产用单工序简单模。由于油杯冲压成形需要的多道工序完成,因此选择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十分重要,考虑到生产批量大,应在生产合格零件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要提高生产成本,应该尽量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复合能复合的工序,但复合程度太高,模具的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高,同时可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寿命。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落料、成型、拉深。工序的组合方案及比较方案一1)落料;2)拉深;3)成型。方案二1)落料与拉深复合;2)成型。方案三1)落料;2)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1)落料、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一复合程度较低,模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试容易,但生产道次多,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故很少使用。方案二将落料与拉深进行复合,工序少,生产效率较高,但模具结构较复杂,安装、调试难于控制,同时模具强度较低。方案三将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复合程度最高,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提高,同时可5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的寿命。根据以上四个冲压工艺方案的比较,四种冲压工艺方案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冲压件尺寸稳定、精度高,故在此设计中选择方案四进行冲制油杯。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料尺寸的计算由于板料在扎压或退火时所产生的聚合组织而使材料引起残存的方向性,反映到拉深过程中,就使桶形拉深件的口部形成明显的突耳。此外,如果板料本身的金属结构组织不均匀、模具间隙不均匀、润滑的不均匀等等,也都会引起冲件口高低不齐的现象,因此就必需在拉深厚的零件口部和外缘进行修边处理。这样在计算毛坯尺寸的时候就必需加上修边余量然后再进行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根据零件的尺寸取修边余量的值为表57,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在拉深时,虽然拉深件的各部分厚度要求发生一些变化,但如果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则其厚度的变化量还是并不太大。在设计工艺过程时,可以不考虑毛坯厚度的变化。毛坯尺寸按公式??,,,,,,,,,,,,,,,,,,,,,,,,,,所以44902D???168定排样方案定排样、裁板方案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零件质量、生产率、模具结构与寿命及生产操作方式与安全。因此,在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排样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加工此零件为大批大量生产,冲压件的材料费用约占总成本的6080之多。因此,材料利用率每提高1,则可以使冲件的成本降低在冲压工作中,节约金属和减少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较好的确定冲件的形状尺寸和合理的排样的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材料的经济利用直接决定于冲压件的制造方法和排样方式,所以在冲压生产中,可以按工件在板料上排样的合理程度即冲制某一工件的有用面积与所用板料的总面积的百分比来作为衡量排样合理性的指标。同时属于工艺废料的搭边对冲压工艺也有很大的作用。通常,搭边的作用是为了6补充送料是的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时的步距误差以及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出残缺的废品,从而确保冲件的切口表面质量,冲制出合格的工件。同时,搭边还使条料保持有一定的刚度,保证条料的顺利行进,提高了生产率。搭边值得大小要合理选取。根据此零件的尺寸查表18,冲压模具设计取搭边值为进距方向于是有进距HDAMM?????,,,,,,,,,,,,,,,,,,料宽度BDAMM??????,,,,,,,,,,,,,,料规格拟用6001200轧钢板(表24,冲压模具设计)。由于毛坯面积较大所以横裁和纵裁的利用率相同,从送料方便考虑,我们可以采用横裁。裁板条数ANB???条余128条个数H?????个余92板总个数127321NNN????料利用率依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46ND??????????????算零件的净重G?,,,,,,,,,,,,,,,,,,,,,,,,,,,,依据(冲压工艺模具学)034GGG????????????????式中?密度,低碳钢取3857。7??内的第一项为毛坯面积,第二项为底孔废料面积,第三项()内为切边废料面积。其排样如图图样图算拉深次数在考虑拉深的变形程度时,必需保证使毛坯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既不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也就是说,对于每道拉深工序,应在毛坯侧壁强度允许的条件下,采用最大的变形程度,即极限变形程度。极限拉深系数值可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即使得在传力区的最大拉应力与在危险断面上的抗拉强度相等,便可求出最小拉深系数的理论值,此值即为极限拉深系数。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极限拉深系数值一般是在一定的拉深条件下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来取值。该工件拉深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计算其拉深系数来确定拉深次数。其实际拉深系数为???,,,,,,,,,,,,,,,,,,,,料的相对厚度为TD????,,,,,,,,,,,,,,凸缘的相对直径为PDD??,,,,,,,,,,,,,,,,,,,,凸缘的相对高度为HD??,,,,,,,,,,,,,,,,,,,,,,8由表52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表52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因为凸缘的相对高度于最大相对高度实际拉深系数于最小极限拉深系数以拉深过程可以一次拉深成功。深冲压力的计算由于该零件为轴对称件,故不必进行压力中心的计算。料过程(1)落料力平刃凸模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依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P冲裁力(N)L冲件的周边长度(T板料厚度(?材料的抗冲剪强度(K修正系数。它与冲裁间隙、冲件形状、冲裁速度、板料厚度、润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的范围内,一般在实际应用中,抗冲剪强度?的值一般取材料抗拉强度B?的便于估算,通常取抗冲剪强度等于该材料抗拉强度B?的80。即B??此,该冲件的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0N??????219448N?(2)卸料力一般情况下,冲裁件从板料切下以后受弹性变形及收缩影响。会使落料件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后剩下的板料则箍紧在凸模上。从凸模上将冲件或废料卸下来所需的力称卸料力。影响这个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力学性能、模具间隙、材料厚度、零件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情况等。所以要精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卸料力9,,,,,,,,,,,,,,,,,,,,,,,,式中F冲裁力N1K顶件力及卸料力系数,其值可查(表12,冲压模具设计)取1K为因此10972深过程(1)拉深力带凸缘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力近似计算公式为??拉,,,,,,,,,,,,,,,,,,,,,,,,式中圆筒形零件的凸模直径(系数,查(表5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取08B?材料的抗拉强度(因此)压边力压边力的大小对拉深件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过大,就要增加拉深力,因而会使制件拉裂,而压边圈的压力过小就会使工件的边壁或凸缘起皱,所以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合适的压边力范围一般应以冲件既不起皱、又使得冲件的侧壁和口部不致产生显著的变薄为原则。压边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近似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4220???,,,,,,,,,,,,,,,,,,,,,,,,,,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D毛坯直径(D冲件的外径(Q单位压边力(表520,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所以1384?????????(3)顶件力10顶件力的计算公式可按下式顶F拉顶,,,,,,,,,,,,,,,,,,,,,,,,,,,,,,中顶F顶件力(N);顶K顶件力系数;查表2F拉顶)拉深功的计算拉深所需的功可按下式计算1000,,,,,,,,,,,,,,,,,,,,,,依据(冲压工艺模具学)式中最大拉深力(N)H拉深深度(W拉深功(NM)C修正系数,一般取为C所以6M????型过程采用平头凸模对塑性较好的低碳钢板、软铝板进行胀形所能达到的深度H见表5压工艺与模具。采用刚性凸模对平板毛胚进行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胀形力?,,,,,,,,,,,,,,,,,,,,,,,,,,,,0N????式中LTK–考虑变形程度大小的系数,一般取K1B?拉深力出现在落料力之后,因此最大冲压力出现在冲裁阶段,选用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结构,最大冲压力为F,,,,,,,,,,,,,,,,,,压设备的选择为安全起见,防止设备的超载,对于冲裁工序,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应大于或等于冲裁时总冲压力的即P≥(,,,,,,,,,,,,,,取P309以可以选择吨位为630上的压力机,考虑到拉深成形的行程比较大,选定压力机还应参考压力机说明书所给出的允许工作负荷曲线。参照书末表选取公称压力为630开式压力机,该压力机与模具设计的有关参数为表称量值公称压力(1063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滑块行程固定行程/20调节行程/2012标准行程次数(不小于)/(次/70最大闭合高度/定台和可倾/60活动台位置最低/60最高/20闭合高度调节量/0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喉深)/60工作台尺寸/右710前后480工作台孔尺寸/右340前后180直径230立柱间距离(不小于)/40模柄孔尺寸(直径X深度)/0X70工作台板厚度/0123、模具设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采用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首先要考虑落料凸模(兼拉深凹模)的壁厚是否过薄。本次设计中凸凹模的壁厚为BMM???,,,,,,,,,,,,,,,,,,够保证足够的强度,故采用复合模。如前所述,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模具结构参数计算,模具图的绘制等内容。现对落料、拉深、成型模设计步骤如下模具结构如图示图料、拉深、成型复合模1下模座、2螺钉、3固定板、4螺钉、5导柱、6销钉、7上模座、8导套、9销钉、10垫板、11凸缘模柄、12打杆、13螺钉、14螺钉、15推件块、16凸凹模、17固定卸料板、18导料板、19压边圈、20落料凹模、21拉深凸模、22推杆、23销钉如图料时条料沿两个导料板18进行导料,由挡料销24定距。开始工作时,首先由凹模20和凸凹模16完成落料,紧接着由凸模19和凸凹模进行拉深。13拉深结束后,在回程由推件块15将工件从凸凹模内推出。压边圈19间作兼作顶板,在拉深过程中起压边作用,拉深结束后又能将工件顶起,使其脱离凸模。当压力机的闭合高度不够时,对模具可作如下改动将模柄11换成凸缘式模柄,去掉垫板10;如果闭合高度仍不够,可去掉固定板,将凸模直接嵌入下模座上。该模具采用了中间导柱模架进行导向,这是为了保证均匀的冲裁间隙,提高模具的刃模寿命,并使模具的调试简单化。因此兼有冲裁加工的拉深模都采用模架进行导向。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比单工序模可提高生产率,但模具较复杂,装配难度也较大。由于计算的拉深件的毛坯尺寸不一定准确,常需经试模修正,因此应在拉深件毛坯经单工序模生产验证合格之后,为提高生产率,才设计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对于较小的拉深件,从安全考虑,新设计拉深模也可以取落料与拉深、成型复合模的方案。在变形程度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加大毛坯尺寸,以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对于非圆形拉深件,新设计模具不宜采用落料与拉深、成型复合的方案,因为其毛坯尺寸计算的可靠性更差。除非工件的变形程度较小,允许将毛坯尺寸加大,才考虑设计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具的闭合高度根据以上落料、拉深和成型复合模结构图可知,模具的闭合高度模板厚度上模板厚度垫板厚度凸凹模长度凹模高度凸模固定板凸凹模进人凹模的深度60330所选设备的参数;压力机的最大的闭合高度为360小闭合高度为270模具的装模高度应该满足下式要求0,,,,,,,,,,,,,,,,,,故满足设计要求。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计算由模具结构图便知,该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计算,主要包括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计算、拉深模和成型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料凸、凹模刃口的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冲裁模刃口是尖锐锋利的,多为直角,故冲裁模刃口尺寸是指冲头与凹模的直径14尺寸。由于剪切面是工具的侧面与材料接触并挤光而得到的平滑面,所以落料件的外径尺寸应等于凹模内径尺寸。模具两刃口尺寸中总有一个基准尺寸,设计和制造模具时,可分别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决定第一件为基准件,把间隙取在另一件上。故落料件以凹模为基准。模具工作部分加工时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精度太高,则制造困难、成本高;精度太低,则又可能加工不出合格的产品。因此,模具的精度应随工件的精度要求而定,这样才会有好的经济性。一般模具精度比工件精度至少高两个级别。对于落料D?????0,,,,,,,,,,,,,,,,MIN2???,,,,,,,,,,,,,,据(冲压工艺模具学)式中落料凸模直径(落料凹模直径(D工件外径的公称尺寸(?冲裁工件要求的公差X系数,为避免多数冲裁件尺寸都偏向于极限尺寸,此处可取XD?、P?凹、凸模制造偏差,查表其值分别为(表2冷冲模设计)实用间隙最小值,可以通过查表12,冲压工艺模具学选取C为拉深的坯料)按未注公差的自由尺寸落料件的尺寸取为?,还必须满足下列公式MAX22????,,,,,,,,,,,,,,,,据(冲压工艺模具学)有???所以满足条件。????0,,,,,,,,,,,,,,,,,,,,1????P??????,,,,,,,,,,,,,,32?????深凸、凹模刃口的尺寸及公差的计算由式????0,,,,,,,,,,,,,,,,,,,,02750P??????,,,,,,,,,,,,,,,,据(冲压工艺模具学)以上各式中,查表可知?、分别为隙C查表(表210,冲压工艺模具学)有?,,,,,,,,,,,,,,,,,,,,90??????00290?????4、冲模零件的设计料凹模的设计模的尺寸计算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参见前面的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其他部分结构寸的计算如下(1)凹模壁厚C凹模壁厚C是指凹模刃口到凹模外边缘的最短距离。凹模壁厚将直接影响凹模板的外形尺寸,即长度与宽度(LXB)。故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凹模壁厚C。凹模壁厚C值主要考虑布置连接螺钉孔和销钉孔的需要,同时也能保证凹模强度16和刚度,在选择凹模壁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工件落料时取表中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型孔为圆弧时取小值、为直边时取中值、为尖角时取大值;当设计标准模具或虽然设计非标准模具,但凹模板毛坯需要外购时,应将计算的凹模外形尺寸LX较大规格的尺寸。所以根据以上的要求查表968,板料厚度为1为45(2)凹模厚度H凹模板的厚度是从连接螺钉旋入深度与凹模刚度的需要考虑的。凹模板的厚度一般应不小于10别小型的模具可取8着凹模板外形尺寸的增大,凹模板的厚度也应相应的增大。整体凹模板的厚度可按如下的经验公式估算HK1XK2X(1/3,,,,,,,,,,,,,,,,,,,,中F冲裁力(N);在前面计算冲裁力得F219448N;凹模材料修正系数,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凹模的材料为取凹模刃口周边长度修正系数,见表2凹模厚度按刃口长度修正系数把F219448N;代入HK1XK2X(1/3可得HK1XK2X(1/313XX01X求得凹模壁厚和厚度后,就初步有了凹模的外形的尺寸,这个外形尺寸,还须向国家标准靠拢。由凹模壁厚C45模厚度H凹模长L凹模宽B模板外形尺寸LXBXH258X258X表14形和圆形凹模外形尺寸知将上述凹模板外形尺寸改为260X260X40模外形尺寸形状如下图所示17模外形尺寸图凹模的外形尺寸已标准化,用以上方法求得的外形尺寸应向接近的标准尺寸靠拢。故凹模尺寸、强度和刚度足够,一般不再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核算。模的结构形式当冲裁形状复杂,公差等级高,尺寸大或尺寸较小的零件时,可以采用镶拼式凹模,但对于此零件的冲裁其凹模结构简单,故采用整体式结构。其凹模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料凹模结构形式图凹模的固定方法用螺钉固定,具体的固定方法见装配图。深凸模的设计算拉深凸模的工作尺寸的计算参见前面的主要工艺参数计算。现将其它参数的计算介绍如下(1)拉深模的凸模圆角半径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对拉深工作也有影响。当R凸过小时,则角部弯曲变形大,危险断面容易拉断。当毛坯底部的承压面积减小,悬空部分加大,18容易产生底部的局部变薄和内皱。除最后一次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1)R凹,最后一次拉深时,凸模的R凸应等于零件的内圆半径,但不得小于材料厚度。如工件的内圆角半径要求小于料厚,则要有整形工序来完成。故在此设计中取R凸2(2)拉深间隙拉深间隙指拉深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单面间隙,用①模具间隙对拉深过程的影响拉深模的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单边间隙Z/2,影响拉深力与拉深件的质量。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Z/2大,则摩擦小,能减小拉深力。但如果间隙过大,拉深件的精度将不易控制,拉深后零件的高度将小于所要求的高度,零件成桶形。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Z/2小,则摩擦大,将增加拉深力,造成许用拉深系数果凸、凹模间隙Z/2小于拉深件的材料厚度,则将产生变薄拉深的效果,使得拉深件的精度降低。②拉深模具间隙的取向A)除最后一道工序外,间隙的取向不作规定。B)对于最后一道工序,当工件外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凹模为基准,凸模尺寸按凹模减小以取得间隙。当工件内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凸模为基准,凹模尺寸按凸模放大以取得间隙。C)浅拉深时,拉深间隙可取小些,深拉深时,则应取大些。这是因为变形程度越大,板厚的增厚量也越大。D)多次拉深时,前几次拉深可取较大的拉深间隙,以便使拉深顺利进行。最后一次拉深则取较小的拉深间隙,以便获得尺寸精度较高的拉深件。E)在整形拉深时,如果要求工件的精度较高,例如12级,可取拉深间隙稍小于板料厚度,常取Z/2(T。如果整形时只要求减小圆角半径,拉深间隙可稍大于板料厚度,例如取Z/2(T。F)板料较软时,可取较小的拉深间隙,因为软料在凸模与凹模之间容易被挤薄,可消除拉深过程已出现的微小皱折。相反,硬度则应取较大的拉深间隙。G)实际供应的板料厚度可能与其公称值相比较有较大的误差,甚至超出板厚的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1设计说明书始资料一、设计题目油杯落料、拉深、成型、修边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的工艺分析二、原始数据1、冲压件零件图(包括零件尺寸、精度、材料等)。2、生产批量为大批大量。三、设计要求1、保证规定的生产率和高质量的冲压件的同时,力求成本低、模具寿命长。2、设计的冷冲模必须保证操作安全、方便。3、冲模零件必须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即制造装配容易、便于管理。4、便于搬运、安装、紧固到冲床上并且方便、可靠。5、保证模具强度前提下,注意外形美观,各部分比例协调。四、设计图纸模具总装图一张全部模具零件图纸(其中至少有一张电脑绘图)所有图纸折合成0号图不得少于3张。五、设计说明书1、资料数据充分,并标明数据出处。2、计算过程详细、完全。3、公式的字母含义应标明,有时还应标注公式的出处。4、内容条理清楚,按步骤书写。5、说明书要求有计算机打印出来。2六、自选一个重要模具零件编制加工工艺路线,进行相关的计算,并编制加工工艺卡和工序卡。件材料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零件材料的分析冷冲压模具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各种单工序模和由这些基本工序组成的复合模、级进模等各种模具。设计这些模具时,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进行模具设计时各种计算的主要依据。故在分析零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模具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以便设计。现将油杯零件材料为10号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参数及其概念叙述如下(1)应力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是N/,用示。1061N/;1091(2)屈服点Σ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单位是N/。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达到屈服强度时进行塑性变形而完成该工序的成形的。经查表取ΣS206(3)抗拉强度Σ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ΣB294~432(4)抗剪强度Τ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ΤB255~333(5)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表示受力与变形的指标,弹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后变形较小,或者说,产生一定的变形需要较大的力。E194X103(6)屈服比ΣS/ΣB。是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许的塑性变形区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较小时,所需的压边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应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成形极限。(7)伸长率Δ。在材料性能实验时,试件由拉伸试验机拉断后,对接起来测量长度,其伸长量与原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其数值用“%”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经查表可得,材料为10号钢的伸长率Δ29%。综上所述,对油杯零件材料10号钢的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为了便于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故在后序的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数值进行计算。件工艺性的分析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3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该零件为油杯,结构简单,对称,是典型的拉深件。在拉深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拉深程度,加工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等一些技术要求,应考虑以下几点(1)拉深件圆角半径拉深件的圆角半径要适合,应尽量大些,以便于成形和减少拉深次数,避免在拉深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即拉裂。拉深件底与壁的圆角半径应满足T。而在此设计中圆角半径T,故满足设计要求。(2)考虑拉深件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在拉深过程中,一般为不变薄拉深,从理论分析上说是不符合的,在拉深过程中壁厚应有少量的变化,如果在拉深件精度要求不高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此设计当中我们应该考虑壁厚不均匀现象问题,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3)拉深件的孔位布置根据示图所示,该零件的孔位布置合理,处于中心部位。在冲孔时,要注意孔与拉深件的同心度的问题,孔到拉深底部边缘的距离D≤根据零件图,初步分析可以知道油杯零件的冲压成形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进行正拉深,形成外形尺寸形状,其次底部要成型。综上所述,油杯由平板毛坯冲压成形应包括的基本工序有冲裁(落料、成型)、拉深等,由于是多道工序,多套模具成形,还要特别注意各工序间的定位。定工艺方案和模具形式在冲压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工艺与模具设计的特点与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内容包括工序性质,工序数目,工序顺序及组合方式等,有时同一种冲压零件也可能存在多个可行的方案,通常每种方案各有优缺点,应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设备占用情况,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和模具的使用寿命的高低,生产成本,操作方便与安全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确定出适合于现有生产条件的最佳方案,故在一定的条件下,以最简单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最少的劳动量,最少的费用,可靠的加工出符合图样各项要求的零件,在保证加工质量的前提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1、根据对冲压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要求的分析结果,确定冲压所需的基本的工序,如落料、冲孔、拉深、整形等。2、根据初步工艺计算,确定工艺数目,如冲压次数、拉深次数等。43、根据个工序的变形特点、质量要求等确定工序顺序。一般可按照下列原则进行1)、对冲带孔的或有缺口的冲裁件,如选用简单模,一般先落料,再冲孔或切口,使用级进模,则先冲空孔或切口后落料2)、对于到孔的拉深件,一般先拉深,后冲孔,但孔的位置在零件底部且孔径尺寸要求不高时,也可先冲孔后拉深。3)、对于形状复杂的拉深件,为便于材料变形和流动,应先形成内部形状,再拉深外部形状。4)、整形或校平工序,应在冲压件基本成型以后进行。4、根据生产批量和条件(冲压加工条件和模具制造条件)确定工序组合。生产批量大时,冲压工序应尽可能组合在一起,用复合模具;小批量生产用单工序简单模。由于油杯冲压成形需要的多道工序完成,因此选择合理的成形工艺方案十分重要,考虑到生产批量大,应在生产合格零件的基础上尽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要提高生产成本,应该尽量选择合理的工艺方案,选择复合能复合的工序,但复合程度太高,模具的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高,同时可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寿命。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落料、成型、拉深。工序的组合方案及比较方案一1)落料;2)拉深;3)成型。方案二1)落料与拉深复合;2)成型。方案三1)落料;2)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1)落料、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一复合程度较低,模具结构简单,安装、调试容易,但生产道次多,效率低,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故很少使用。方案二将落料与拉深进行复合,工序少,生产效率较高,但模具结构较复杂,安装、调试难于控制,同时模具强度较低。方案三将拉深与成型复合方案四复合程度最高,模具结构复杂,安装调试困难,模具成本提高,同时可5能降低模具的强度,缩短模具的寿命。根据以上四个冲压工艺方案的比较,四种冲压工艺方案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提高生产率,保证模具结构简单,冲压件尺寸稳定、精度高,故在此设计中选择方案四进行冲制油杯。2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料尺寸的计算由于板料在扎压或退火时所产生的聚合组织而使材料引起残存的方向性,反映到拉深过程中,就使桶形拉深件的口部形成明显的突耳。此外,如果板料本身的金属结构组织不均匀、模具间隙不均匀、润滑的不均匀等等,也都会引起冲件口高低不齐的现象,因此就必需在拉深厚的零件口部和外缘进行修边处理。这样在计算毛坯尺寸的时候就必需加上修边余量然后再进行毛坯的展开尺寸计算。根据零件的尺寸取修边余量的值为表57,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技术在拉深时,虽然拉深件的各部分厚度要求发生一些变化,但如果采用适当的工艺措施,则其厚度的变化量还是并不太大。在设计工艺过程时,可以不考虑毛坯厚度的变化。毛坯尺寸按公式??,,,,,,,,,,,,,,,,,,,,,,,,,,所以44902D???168定排样方案定排样、裁板方案冲裁件在板料、条料或带料上的布置方法称为排样。排样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材料的利用率、零件质量、生产率、模具结构与寿命及生产操作方式与安全。因此,在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中,排样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加工此零件为大批大量生产,冲压件的材料费用约占总成本的6080之多。因此,材料利用率每提高1,则可以使冲件的成本降低在冲压工作中,节约金属和减少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大批量的生产中,较好的确定冲件的形状尺寸和合理的排样的降低成本的有效措施之一。由于材料的经济利用直接决定于冲压件的制造方法和排样方式,所以在冲压生产中,可以按工件在板料上排样的合理程度即冲制某一工件的有用面积与所用板料的总面积的百分比来作为衡量排样合理性的指标。同时属于工艺废料的搭边对冲压工艺也有很大的作用。通常,搭边的作用是为了6补充送料是的定位误差,防止由于条料的宽度误差、送料时的步距误差以及送料歪斜误差等原因而冲出残缺的废品,从而确保冲件的切口表面质量,冲制出合格的工件。同时,搭边还使条料保持有一定的刚度,保证条料的顺利行进,提高了生产率。搭边值得大小要合理选取。根据此零件的尺寸查表18,冲压模具设计取搭边值为进距方向于是有进距HDAMM?????,,,,,,,,,,,,,,,,,,料宽度BDAMM??????,,,,,,,,,,,,,,料规格拟用6001200轧钢板(表24,冲压模具设计)。由于毛坯面积较大所以横裁和纵裁的利用率相同,从送料方便考虑,我们可以采用横裁。裁板条数ANB???条余128条个数H?????个余92板总个数127321NNN????料利用率依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46ND??????????????算零件的净重G?,,,,,,,,,,,,,,,,,,,,,,,,,,,,依据(冲压工艺模具学)034GGG????????????????式中?密度,低碳钢取3857。7??内的第一项为毛坯面积,第二项为底孔废料面积,第三项()内为切边废料面积。其排样如图图样图算拉深次数在考虑拉深的变形程度时,必需保证使毛坯在变形过程中的应力既不超过材料的变形极限,同时还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塑性。也就是说,对于每道拉深工序,应在毛坯侧壁强度允许的条件下,采用最大的变形程度,即极限变形程度。极限拉深系数值可以用理论计算的方法确定。即使得在传力区的最大拉应力与在危险断面上的抗拉强度相等,便可求出最小拉深系数的理论值,此值即为极限拉深系数。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极限拉深系数值一般是在一定的拉深条件下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的,我们可以通过查表来取值。该工件拉深一个过程,因此可以计算其拉深系数来确定拉深次数。其实际拉深系数为???,,,,,,,,,,,,,,,,,,,,料的相对厚度为TD????,,,,,,,,,,,,,,凸缘的相对直径为PDD??,,,,,,,,,,,,,,,,,,,,凸缘的相对高度为HD??,,,,,,,,,,,,,,,,,,,,,,8由表521,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表522,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可以查出?????因为凸缘的相对高度于最大相对高度实际拉深系数于最小极限拉深系数以拉深过程可以一次拉深成功。深冲压力的计算由于该零件为轴对称件,故不必进行压力中心的计算。料过程(1)落料力平刃凸模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依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P冲裁力(N)L冲件的周边长度(T板料厚度(?材料的抗冲剪强度(K修正系数。它与冲裁间隙、冲件形状、冲裁速度、板料厚度、润滑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其影响范围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在(的范围内,一般在实际应用中,抗冲剪强度?的值一般取材料抗拉强度B?的便于估算,通常取抗冲剪强度等于该材料抗拉强度B?的80。即B??此,该冲件的落料力的计算公式为????,,,,,,,,,,,,,,,,,,,,,,,,,,,,0N??????219448N?(2)卸料力一般情况下,冲裁件从板料切下以后受弹性变形及收缩影响。会使落料件梗塞在凹模内,而冲裁后剩下的板料则箍紧在凸模上。从凸模上将冲件或废料卸下来所需的力称卸料力。影响这个力的因素较多,主要有材料力学性能、模具间隙、材料厚度、零件形状尺寸以及润滑情况等。所以要精确地计算这些力是困难的,一般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卸料力9,,,,,,,,,,,,,,,,,,,,,,,,式中F冲裁力N1K顶件力及卸料力系数,其值可查(表12,冲压模具设计)取1K为因此10972深过程(1)拉深力带凸缘圆筒形零件的拉深力近似计算公式为??拉,,,,,,,,,,,,,,,,,,,,,,,,式中圆筒形零件的凸模直径(系数,查(表53,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取08B?材料的抗拉强度(因此)压边力压边力的大小对拉深件的质量是有一定影响的,如果过大,就要增加拉深力,因而会使制件拉裂,而压边圈的压力过小就会使工件的边壁或凸缘起皱,所以压边圈的压力必须适当。合适的压边力范围一般应以冲件既不起皱、又使得冲件的侧壁和口部不致产生显著的变薄为原则。压边力的大小和很多因素有关,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近似的经验公式进行计算。4220???,,,,,,,,,,,,,,,,,,,,,,,,,,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式中D毛坯直径(D冲件的外径(Q单位压边力(表520,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手册)所以1384?????????(3)顶件力10顶件力的计算公式可按下式顶F拉顶,,,,,,,,,,,,,,,,,,,,,,,,,,,,,,中顶F顶件力(N);顶K顶件力系数;查表2F拉顶)拉深功的计算拉深所需的功可按下式计算1000,,,,,,,,,,,,,,,,,,,,,,依据(冲压工艺模具学)式中最大拉深力(N)H拉深深度(W拉深功(NM)C修正系数,一般取为C所以6M????型过程采用平头凸模对塑性较好的低碳钢板、软铝板进行胀形所能达到的深度H见表5压工艺与模具。采用刚性凸模对平板毛胚进行胀形时所需的胀形力胀形力?,,,,,,,,,,,,,,,,,,,,,,,,,,,,0N????式中LTK–考虑变形程度大小的系数,一般取K1B?拉深力出现在落料力之后,因此最大冲压力出现在冲裁阶段,选用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结构,最大冲压力为F,,,,,,,,,,,,,,,,,,压设备的选择为安全起见,防止设备的超载,对于冲裁工序,压力机的公称压力P应大于或等于冲裁时总冲压力的即P≥(,,,,,,,,,,,,,,取P309以可以选择吨位为630上的压力机,考虑到拉深成形的行程比较大,选定压力机还应参考压力机说明书所给出的允许工作负荷曲线。参照书末表选取公称压力为630开式压力机,该压力机与模具设计的有关参数为表称量值公称压力(1063发生公称压力时滑块离下极点距离/滑块行程固定行程/20调节行程/2012标准行程次数(不小于)/(次/70最大闭合高度/定台和可倾/60活动台位置最低/60最高/20闭合高度调节量/0滑块中心到机身距离(喉深)/60工作台尺寸/右710前后480工作台孔尺寸/右340前后180直径230立柱间距离(不小于)/40模柄孔尺寸(直径X深度)/0X70工作台板厚度/0123、模具设计具结构的设计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采用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首先要考虑落料凸模(兼拉深凹模)的壁厚是否过薄。本次设计中凸凹模的壁厚为BMM???,,,,,,,,,,,,,,,,,,够保证足够的强度,故采用复合模。如前所述,模具设计包括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和设计,模具结构参数计算,模具图的绘制等内容。现对落料、拉深、成型模设计步骤如下模具结构如图示图料、拉深、成型复合模1下模座、2螺钉、3固定板、4螺钉、5导柱、6销钉、7上模座、8导套、9销钉、10垫板、11凸缘模柄、12打杆、13螺钉、14螺钉、15推件块、16凸凹模、17固定卸料板、18导料板、19压边圈、20落料凹模、21拉深凸模、22推杆、23销钉如图料时条料沿两个导料板18进行导料,由挡料销24定距。开始工作时,首先由凹模20和凸凹模16完成落料,紧接着由凸模19和凸凹模进行拉深。13拉深结束后,在回程由推件块15将工件从凸凹模内推出。压边圈19间作兼作顶板,在拉深过程中起压边作用,拉深结束后又能将工件顶起,使其脱离凸模。当压力机的闭合高度不够时,对模具可作如下改动将模柄11换成凸缘式模柄,去掉垫板10;如果闭合高度仍不够,可去掉固定板,将凸模直接嵌入下模座上。该模具采用了中间导柱模架进行导向,这是为了保证均匀的冲裁间隙,提高模具的刃模寿命,并使模具的调试简单化。因此兼有冲裁加工的拉深模都采用模架进行导向。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比单工序模可提高生产率,但模具较复杂,装配难度也较大。由于计算的拉深件的毛坯尺寸不一定准确,常需经试模修正,因此应在拉深件毛坯经单工序模生产验证合格之后,为提高生产率,才设计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对于较小的拉深件,从安全考虑,新设计拉深模也可以取落料与拉深、成型复合模的方案。在变形程度允许的条件下,可适当加大毛坯尺寸,以提高模具的可靠性。对于非圆形拉深件,新设计模具不宜采用落料与拉深、成型复合的方案,因为其毛坯尺寸计算的可靠性更差。除非工件的变形程度较小,允许将毛坯尺寸加大,才考虑设计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具的闭合高度根据以上落料、拉深和成型复合模结构图可知,模具的闭合高度模板厚度上模板厚度垫板厚度凸凹模长度凹模高度凸模固定板凸凹模进人凹模的深度60330所选设备的参数;压力机的最大的闭合高度为360小闭合高度为270模具的装模高度应该满足下式要求0,,,,,,,,,,,,,,,,,,故满足设计要求。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计算由模具结构图便知,该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计算,主要包括落料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计算、拉深模和成型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料凸、凹模刃口的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冲裁模刃口是尖锐锋利的,多为直角,故冲裁模刃口尺寸是指冲头与凹模的直径14尺寸。由于剪切面是工具的侧面与材料接触并挤光而得到的平滑面,所以落料件的外径尺寸应等于凹模内径尺寸。模具两刃口尺寸中总有一个基准尺寸,设计和制造模具时,可分别根据工件的精度要求,决定第一件为基准件,把间隙取在另一件上。故落料件以凹模为基准。模具工作部分加工时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精度太高,则制造困难、成本高;精度太低,则又可能加工不出合格的产品。因此,模具的精度应随工件的精度要求而定,这样才会有好的经济性。一般模具精度比工件精度至少高两个级别。对于落料D?????0,,,,,,,,,,,,,,,,MIN2???,,,,,,,,,,,,,,据(冲压工艺模具学)式中落料凸模直径(落料凹模直径(D工件外径的公称尺寸(?冲裁工件要求的公差X系数,为避免多数冲裁件尺寸都偏向于极限尺寸,此处可取XD?、P?凹、凸模制造偏差,查表其值分别为(表2冷冲模设计)实用间隙最小值,可以通过查表12,冲压工艺模具学选取C为拉深的坯料)按未注公差的自由尺寸落料件的尺寸取为?,还必须满足下列公式MAX22????,,,,,,,,,,,,,,,,据(冲压工艺模具学)有???所以满足条件。????0,,,,,,,,,,,,,,,,,,,,1????P??????,,,,,,,,,,,,,,32?????深凸、凹模刃口的尺寸及公差的计算由式????0,,,,,,,,,,,,,,,,,,,,02750P??????,,,,,,,,,,,,,,,,据(冲压工艺模具学)以上各式中,查表可知?、分别为隙C查表(表210,冲压工艺模具学)有?,,,,,,,,,,,,,,,,,,,,90??????00290?????4、冲模零件的设计料凹模的设计模的尺寸计算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计算,参见前面的主要工艺参数的计算。其他部分结构寸的计算如下(1)凹模壁厚C凹模壁厚C是指凹模刃口到凹模外边缘的最短距离。凹模壁厚将直接影响凹模板的外形尺寸,即长度与宽度(LXB)。故在设计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凹模壁厚C。凹模壁厚C值主要考虑布置连接螺钉孔和销钉孔的需要,同时也能保证凹模强度16和刚度,在选择凹模壁厚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工件落料时取表中较小值,反之取较大值;型孔为圆弧时取小值、为直边时取中值、为尖角时取大值;当设计标准模具或虽然设计非标准模具,但凹模板毛坯需要外购时,应将计算的凹模外形尺寸LX较大规格的尺寸。所以根据以上的要求查表968,板料厚度为1为45(2)凹模厚度H凹模板的厚度是从连接螺钉旋入深度与凹模刚度的需要考虑的。凹模板的厚度一般应不小于10别小型的模具可取8着凹模板外形尺寸的增大,凹模板的厚度也应相应的增大。整体凹模板的厚度可按如下的经验公式估算HK1XK2X(1/3,,,,,,,,,,,,,,,,,,,,中F冲裁力(N);在前面计算冲裁力得F219448N;凹模材料修正系数,合金工具钢,碳素工具钢凹模的材料为取凹模刃口周边长度修正系数,见表2凹模厚度按刃口长度修正系数把F219448N;代入HK1XK2X(1/3可得HK1XK2X(1/313XX01X求得凹模壁厚和厚度后,就初步有了凹模的外形的尺寸,这个外形尺寸,还须向国家标准靠拢。由凹模壁厚C45模厚度H凹模长L凹模宽B模板外形尺寸LXBXH258X258X表14形和圆形凹模外形尺寸知将上述凹模板外形尺寸改为260X260X40模外形尺寸形状如下图所示17模外形尺寸图凹模的外形尺寸已标准化,用以上方法求得的外形尺寸应向接近的标准尺寸靠拢。故凹模尺寸、强度和刚度足够,一般不再进行强度和刚度的核算。模的结构形式当冲裁形状复杂,公差等级高,尺寸大或尺寸较小的零件时,可以采用镶拼式凹模,但对于此零件的冲裁其凹模结构简单,故采用整体式结构。其凹模结构图如下图所示料凹模结构形式图凹模的固定方法用螺钉固定,具体的固定方法见装配图。深凸模的设计算拉深凸模的工作尺寸的计算参见前面的主要工艺参数计算。现将其它参数的计算介绍如下(1)拉深模的凸模圆角半径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对拉深工作也有影响。当R凸过小时,则角部弯曲变形大,危险断面容易拉断。当毛坯底部的承压面积减小,悬空部分加大,18容易产生底部的局部变薄和内皱。除最后一次拉深,凸模的圆角半径R凸(1)R凹,最后一次拉深时,凸模的R凸应等于零件的内圆半径,但不得小于材料厚度。如工件的内圆角半径要求小于料厚,则要有整形工序来完成。故在此设计中取R凸2(2)拉深间隙拉深间隙指拉深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单面间隙,用①模具间隙对拉深过程的影响拉深模的凸模与凹模之间的单边间隙Z/2,影响拉深力与拉深件的质量。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Z/2大,则摩擦小,能减小拉深力。但如果间隙过大,拉深件的精度将不易控制,拉深后零件的高度将小于所要求的高度,零件成桶形。拉深模的凸、凹模间隙Z/2小,则摩擦大,将增加拉深力,造成许用拉深系数果凸、凹模间隙Z/2小于拉深件的材料厚度,则将产生变薄拉深的效果,使得拉深件的精度降低。②拉深模具间隙的取向A)除最后一道工序外,间隙的取向不作规定。B)对于最后一道工序,当工件外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凹模为基准,凸模尺寸按凹模减小以取得间隙。当工件内形尺寸要求一定时,以凸模为基准,凹模尺寸按凸模放大以取得间隙。C)浅拉深时,拉深间隙可取小些,深拉深时,则应取大些。这是因为变形程度越大,板厚的增厚量也越大。D)多次拉深时,前几次拉深可取较大的拉深间隙,以便使拉深顺利进行。最后一次拉深则取较小的拉深间隙,以便获得尺寸精度较高的拉深件。E)在整形拉深时,如果要求工件的精度较高,例如12级,可取拉深间隙稍小于板料厚度,常取Z/2(T。如果整形时只要求减小圆角半径,拉深间隙可稍大于板料厚度,例如取Z/2(T。F)板料较软时,可取较小的拉深间隙,因为软料在凸模与凹模之间容易被挤薄,可消除拉深过程已出现的微小皱折。相反,硬度则应取较大的拉深间隙。G)实际供应的板料厚度可能与其公称值相比较有较大的误差,甚至超出板厚的
编号:53123 && 类型:共享资源 && 大小:1.17MB && 格式:ZIP && 上传时间:
<a href="UserManage/CopyrightAppeal.aspx?bid=935910" title="版权申诉" class="fLeft works-manage-item works-manage-report" target="_blank"
关&键&词: 零件 成型 复合 设计
资源描述:
1.零件的工艺性1.2 零件材料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1.2.1 &零件材料的分析冷冲压模具包括冲裁、弯曲、拉深、成形等各种单工序模和由这些基本工序组成的复合模、级进模等各种模具。设计这些模具时,首先要了解被加工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进行模具设计时各种计算的主要依据。故在分析零件冲压成形工艺,设计冲压模具前,必须要了解和掌握材料的一些力学性能,以便设计。现将油杯零件材料为10号钢的力学性能主要参数及其概念叙述如下:(1)应力:材料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内力,单位是N/mm2   ,用Pa表示。106 &Pa=1MPa;1MPa = 1N/mm2 &;109   Pa = 1GPa。(2)屈服点σs: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单位是N/mm2   。弯曲、拉深、成形等工序中,材料都是在达到屈服强度时进行塑性变形而完成该工序的成形的。经查表取σs = 206 MPa。(3)抗拉强度σb。材料受到拉深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σb = 294~432MPa。(4)抗剪强度τb。材料受到剪切作用,开始产生断裂时的应力值,单位是MPa。取τb = 255~333MPa。(5)弹性模量E。材料在弹性范围内,表示受力与变形的指标,弹性模量大,表示材料受力后变形较小,或者说,产生一定的变形需要较大的力。E = 194 x 103  MPa。(6)屈服比σs/σb。是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其值越小,表示材料允许的塑性变形区越大,在拉深工序中,材料的屈服比较小时,所需的压边力和所需克服的摩擦力相应的减小,有利于提高成形极限。(7)伸长率δ。在材料性能实验时,试件由拉伸试验机拉断后,对接起来测量长度,其伸长量与原长度之比称为伸长率,其数值用“%”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材料的塑性越好。经查表可得,材料为10号钢的伸长率δ=29%。综上所述,对油杯零件材料10号钢的力学性能分析,主要是为了便于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故在后序的模具设计中各参数的计算均以上面所取的数值进行计算。1.2.2零件工艺性的分析冲压件工艺性是指冲压零件在冲压加工过程中加工的难易程度。虽然冲压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备料—冲压加工工序—必要的辅助工序—质量检验—组合、包装的全过程,但分析工艺性的重点要在冲压加工工序这一过程里。而冲压加工工序很多,各种工序中的工艺性又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零件,由于生产单位的生产条件、工艺装备情况及生产的传统习惯等不同,其工艺性的涵义也不完全一样。这里我们重点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该零件为油杯,结构简单,对称,是典型的拉深件。在拉深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拉深程度,加工时,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等一些技术要求,应考虑以下几点:(1)拉深件圆角半径:拉深件的圆角半径要适合,应尽量大些,以便于成形和减少拉深次数,避免在拉深过程中出现失稳现象即拉裂。拉深件底与壁的圆角半径应满足r1≥t。而在此设计中圆角半径R2>t,故满足设计要求。(2)考虑拉深件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在拉深过程中,一般为不变薄拉深,从理论分析上说是不符合的,在拉深过程中壁厚应有少量的变化,如果在拉深件精度要求不高时,一般可以忽略不计,而在此设计当中我们应该考虑壁厚不均匀现象问题,加工出符合图样要求的零件。(3)拉深件的孔位布置:根据示图所示,该零件的孔位布置合理,处于中心部位。在冲孔时,要注意孔与拉深件的同心度的问题,孔到拉深底部边缘的距离d≤d1-2r1-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根据零件图,初步分析可以知道油杯零件的冲压成形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首先进行正拉深,形成外形尺寸形状,其次底部要成型。综上所述,油杯由平板毛坯冲压成形应包括的基本工序有:冲裁(落料、成型)、拉深等,由于是多道工序,多套模具成形,还要特别注意各工序间的定位。
&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本文标题:0080-油杯零件落料、拉深、成型复合模设计【全套CAD图+说明书】 链接地址:
当前资源信息
浏览:32次
官方联系方式
客服手机:&&& 1:&&&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工序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