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考研跨跨专业考心理学研究生专业的

24小时咨询电话
400-883-2220
当前位置: >
写给跨专业考心理学的同学
跨考教育(粉丝18.7万)
考研免费问咨询主场会
容易考还就业好的专业?学渣如何逆袭名校?
跨专业考研有何捷径?考研复习越早越好?
热门专业报考条件?院校专业先选哪个?
考研要不要报个辅导班?考上研有什么好处?
  曾经多少次打开的页面,想把自己的心得体会说给那些需要的学弟学妹们听,可每次总是写了一个开头就毫无头绪,只好搁浅,直到得到我未来的直系学长(“怒放的生命——记09考研之路”的作者)的鼓励,才在这即将开始我的研究生生活的日子里,下定决心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以他给我取的文章标题为名,尽我最大的努力把这篇文章写好,希望能对后来的考研人有所帮助。
  首先介绍下我自己的考研情况,本科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2010年跨考,被华南师大应用专业录取,初试成绩:政治—74,英语—70,专业课—233,总分377,复试成绩:76,总成绩:76。总体来说,分数不高,但经验和体会有一些,请童鞋们择优而取,同时吸取我的教训。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心态篇,重点写一下贯穿考研全过程的心态起伏及调整对策;第二部分为方法篇,写在复习的过程中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三部分为总结篇,宏观地写下考研全过程的体会与感受,并给出自己对后来者的意见与建议。
  (一)心态篇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无论大小事情,只有你的心态放平了,才有成功的可能。中国男足的水平之所以一直以来这么稳定,便是没有认真领悟米教练的这句名言的后果,在考研这件人生大事上,不容我们半点含糊,考研的第一步就是端正好态度,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考得上,即便在备考的过程中会对自己的能力有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但回想起决定考研时的信心百倍,底气会足一些,敦促你不放弃努力,不抛弃梦想,这一步异常重要,就好比为整个考研工程打下了坚实的根基,以后任风吹雨打也毫不动摇。
  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那些跨专业考的同学们,一定要做好忍受孤独与寂寞的准备,因为这一步跨出去,你就和周围(大多数)考本专业的战友不一样了,你注定要比他们付出更多的汗水和辛劳,你的内心要足够强大,坚定得足以承受独自一人应对专业课一切问题的准备,要学会吞咽别人对你的不解,质疑甚至于嘲弄,要学会一个人默默地为自己鼓气加油,要学会在无人可讨论和求教的情况下,适当地放弃一些专业课上的难题,要在别人轻而易举地找到本校已考上学长学姐们取经而自己却捞不到一根救命稻草时学会淡定,要在父母,亲人和朋友的一次次询问下,更加坚定自己考心理学的信心,要在自己一个人辗转于各大书店寻找专业课课本和练习书时,大声告诉自己要坚强……跨专业考研,要承受的太多,这些都是我在备考时亲身经历过的难题,这条路注定是一条更多荆棘与曲折的路。
  但难归难,既然选择了,还是要继续走下去的。曾经我也很自信地以为心理学会是自己最大的兴趣,它一定是个充满惊奇和乐趣的学科,可当我真正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的时候,我发现了落差,书本上的心理学和大多数人们脑海中对它的印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会发现书上说的那些理论很枯燥,干瘪,甚至空洞,这一方面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现状有关,另一方面,也许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误解了心理学,理想总是丰满于现实,理想中的心理学落到课本上似乎少了很多神秘感和吸引力。但我们要接受这样的现实,心理学,它终究是一门科学,不是魔术,更不是灵异。我说这些,并不是鼓励大家在发现落差的时候就放弃,更不意味着今天我后悔了当初选择心理学这条路,相反,我仍始终坚信,准备心理学考研考试和真正在心理学的领域中摸索,欣赏和享受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真正的目的。而我,现在也只是刚刚通过了第一个阶段,所以只能提供一些如何考好的经验和建议,希望大家平常心对待。
  以上应该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遇到的心态问题,再说复习过程中的障碍。困难肯定是少不了的,因为是跨专业,所以压力自然是比较大的,但也万万不能因为自己跨专业而自卑,低估自己的实力,从而自暴自弃。你要明白,大学三年多你对自己本专业的东西到底了解多少,是不是也是在混沌和迷茫中度过,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借口而荒废了学业,90%的大学生都是这样的,所以你应该相信,那些本科专业是心理学的同学比你也强不到哪里去,要带着征服挑战的勇气和信念去学习心理学,去想方设法地赢得考试,分数才是硬道理。到了现在,大纲应该已经出来了,相信大家复习的时候急功近利的心态更加严重了,但正如我所说,这并不是件坏事,只要初试分数高了,急功近利又如何?考上了,未来三年足够你去踏实而深入地研究心理学,所以不要因为诸如统计的某个公式弄不清楚这样的小问题而烦恼,甚至满世界地发牢骚,影响自己复习的情绪。
  每一个考研人在开始复习之前过的生活,不能说是纸醉金迷,但也够丰富多彩的,上网,打球,逛街,聚会,游戏,,恶俗的偶像剧等等,静静地坐下来自习恐怕每个学期只有两周的时间——当然是期末考试之前的两周,但考研,要求的是从决定考研的那天起,至少80%的时间都要在馆或自习室度过,潜心修炼,这对我们过度娱乐的生活宣判了死刑,一开始的时候肯定不习惯,有事没事的搞搞回归,可日子越往后,自己就会越焦虑,但这是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下子纠正,所以有的时候要对自己宽容一点,不要一堕落就自责的不行,怀疑自己是否坚持的下来,怕自己不够努力考不上,而是要暗示自己,适当地放松对复习也是一件好事。
  学了这么多年习,相信大家都有一套自己的方法和调整学习情绪的对策,应该也都赞成效率是关键的说法,所以,自己实在看不下书的时候就不要硬逼着自己去看,那就给自己放个小假,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让自己的情绪回来,开心起来。像我去年复习的时候,每个星期都有半天特别不想学的时候,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康熙来了,所以就会放逐自己去上网看,哈哈一笑,神经也放松了很多,再回来学习的时候也就更有效率了。记得去年11月份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浮躁的很,死活看不进脑子里去,当时是蜗居正热播的时候,我看了第一集,就再没放下,牺牲了整整两天的时间看完了这部30多集的剧,然后又用了一天的时间胡思乱想了下自己对这部剧的感受,并和周围的同学激烈讨论剧情,那劲头,是好久不见的自己又回来了,又有了从前的激情,于是乎又重新投入到复习中去,心情很放松,因此效率也很高。所以,我的经验告诉自己,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一样,自己低级的需要(看电视)被满足了,才能更好地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复习看书),自己的心态要好,对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要勇于原谅自己,因为失去的时间再也追补回来了,那就督促自己好好把握当下吧!
  还有就是报考学校时的心态,既然报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学校,就不要再有点什么风吹草动就轻易改变,有一个前辈说的好,“没有黑不黑,只有强不强;只要你够强,管他黑不黑”,要坚定,一旦确定了,就好好为之奋斗,因为就算你选择了比你的理想差一个层次的学校,不付出十分的努力也是不能保证就一定能上的,既然都是付出全部的力量,为什么不让自己的努力来的更有价值一些呢?
  考前一至两个月的时候也许是最需要淡定的时候,因为好多同学复习到这时,整个人的疲惫程度和受煎熬程度都达到了极限,很容易崩溃,我就遇到过晚上10点多在考研楼自习室看书时,突然听到外面有一男生狂喊:“老天,杀了我吧!”声嘶力竭的声音颤抖在漆黑的冬夜里,把全楼的女生通通吓的收拾东西回宿舍了,我想大家都怕,老天杀他未遂,接下来他会喊:“老天,我要杀人!”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学会给自己减压,遇到复习的瓶颈是在所难免的,要平常心对待,还是那句话,心态不好可以秒杀半年的付出哦。
  再说临考和考场上的心态吧。临考时也许会突然对自己这大半年来的考研生活做一个回顾,不论自己有多踏实努力,却还总能找到自己浪费的那些时间,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略到自己的收获,这时,靠自己给自己鼓劲也许不够有说服力,那就跟同自己一起复习的战友约定好,每天早上见面,第一句话就说:“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考上!”,我那时就跟同桌约定好了,说了有一个月的这句话,很有效,让人热血沸腾的词语,也会发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考场的时候,大多数第一次考研的同学应该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紧张,我那时第一场考政治,拆卷子的手都在颤抖,不过最后反问自己,考不上会怎样?又不会死……就豁达了,考研的结果很大一部分已经在备考的过程中定了,接下来的就看自己的运气了,所以平常心对待考试。
  (二)方法篇
  端正了考研的态度之后,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学习方法了。方法这东西,就像找对象,最好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一定要找清楚定位,要对自己有自知之明,要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学习上的缺点,例如有些同学就是不习惯背单词,那就另辟蹊径喽,只要能达到对生词的成功认知,就算达到了目的。通往效率最大化的路有很多条,别人的捷径换作你去走,不一定能到达目的地,所以,我以下所说的方法,仅供大家参考,不鼓励照搬。
  1.政治
  政治其实是产出比相对来说最大的一个科目了。一般从9月份大纲下来开始复习,短短4个月的时间一般的同学都能拿到65分以上。总的来说,政治一本书就足够了,就是教育部出的那本传说中的红宝书,其他的参考书(如任汝芬序列一)也只是把大纲解析上的内容系统化和重点化了,其实政治说白了考的内容很有限,就是那么多的知识点,分割成马哲,毛邓三,近代史和思法(仅以2010年大纲为例,2011年的本人没有看),不论用什么辅导书,要背要牢记的也会是那么多,要对大纲解析“从一而终”,不要看了两天,看到别人都在看别的参考书就也随波逐流赶紧买来看,这样朝三暮四对政治的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我个人觉得,政治的主观题就像是高中时候的作文题一样,关键要理解出题人的用意,也就是他想让考生从哪个角度解题,对于哲学部分而言,原理也就是那么几个,放之四海而皆准,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有所侧重,要学会抓住考官的给分点,这确实是一个技术活儿,要达到这样的火眼金睛,平常的练习和对历年真题参考答案的彻底分析是尤为重要的。当然,这些也是在充分熟悉红宝书上的内容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是所谓的第二轮复习的内容。
  也许会有很多同学觉得学习政治是一件异常枯燥的事情,无非是死记硬背那些固定的知识点。其实,如果自己报着一种积极地心态去学习的话,会发现政治也是非常有趣和有用的。我当时复习哲学的部分的时候,就突然觉得顿悟了很多道理,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能用哲学来解释,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哲学是这么神奇和睿智的东东,让我一度对哲学充满了敬意,对马克思他老人家顶礼膜拜了N次。对于毛邓部分,要抓住主线,先系统纵观整个毛邓的网络结构,然后再各个击破。毛邓部分确实是一些纲领性的东西,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枯燥是在所难免的,但我们要报着吸收的心态,学会了这些东西,再看新闻联播,再开人代会什么的,就不会有理解上的障碍了。对于近代史部分,一直是让我蛮头疼的问题,因为我从初中开始就不喜欢学习历史,厌倦了去记忆那些年代和人物及事件,但我这个人,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总是喜欢开发积极地力量和心态,我告诉自己,出来混早晚都是要还的,那些中学时代由于文理分科而幸免的历史问题终究又在我考研的时候回来了,逃不掉也躲不开,索性就抱着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心态,重新瞻仰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的奋斗血泪史。至于思法,去年是新增加的内容,比较有新鲜感,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也比较有兴致,顺便陶冶一下情操,普及一下基础知识。总之呢,大家只要认真对待政治,把它当作我们考研成功的一大功臣来对待,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的。
  复习到一定程度时(12月份左右),就要着手考场的模拟训练了。因为主观题要求我们要写的字数还挺多,而时间却又很紧迫,平时不练习的话真正到了考场就会由于紧张或不适应而没有分寸,导致主观题答的太少或太多,从而影响整个考试的时间分布。练习的方法就是约三五个一起考研的同学,去学校相对安静且较少人走动的教室(最后是图书馆比较偏僻的阅览室),一起开始做同样的整套模拟卷子(后期会有很多的模拟卷子出售),严格按照考试时间操作。完卷后无需他人批改,自己对照参考答案心中有数即可,因为这个时候如果自己选择题错很多的话跟别人比较起来信心就会若掉很多,为了备考情绪的稳定,还是自己跟自己比较就可以了,只要每次有进步就好了,这样可以查漏补缺,又能锻炼在规定的时间答完主观题的能力,这样在真正考试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不至于慌乱无措。
  最后,政治还有一点要非常注意,就是书面和条理性。不论字体如何,好看与否,都要力求干净整洁,条理清晰。相信大家已经听无数人告诫过了,我之所以再啰嗦一遍,就是因为这实在是重要的很,卷面分就是印象分,卷面就是门面,一定要漂漂亮亮的干干净净的哦,否则不论你的论点多么踩点儿,评阅老师看不懂还是无用功啊,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这点。
  2.英语
  英语,应该是很多人的紧箍咒,尤其是对部分男生来说。不同于4,6级,也不同于托福和雅思,它考的是英语的深度,因为作为一个合格的研究生,需要看很多外文文献,因此需要很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因此考研英语也有“得阅读者得天下”的说法,而如何应付这种比较有深度的英语考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鉴于离考试仅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不可能有很多的时间花在英语方面,因此追求效用最大化就成为了最明智的做法。但是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依然不能放弃单词的记忆。我的方法是在网上下载大纲词汇(后附有单词几个典型的意义,但无例句的那种,大概有60页左右),装订成册,然后开始快乐(有点牵强的形容词哦)的记忆单词之路。具体方法为:第一步,把所有你完全认识的单词划掉(此处的“完全认识”是指你看到单词的第一眼就能说出它的本义,并知道它的两个以上的其他的意思);第二步,开始记忆生词,一开始的时候每天可以进行2-3页,具体操作方法为: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你的大纲词汇看,每看一个单词后,闭上眼睛,在脑中复述(约5-10秒钟),然后用“正”字法在生词后面划笔画,如第一次识记就在后面标“—”,然后开始下一个单词。吃完午饭,再把早上看的那些生词用同样的方法记一遍,标上“|”。晚上疲惫的时候或临睡前,再记一遍,这样一天生词就在脑海中留下三次痕迹。第二天早上,先把前一天记忆的生词过一遍(速度较快,但仍要标记),然后再开始新的生词记忆。以此类推,大概一个月左右就把大纲词汇基本混个眼熟,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定期复习,可以一周总结一下,对整个星期的单词进行快速浏览,当然也不要忘记标记哦。这个过程结束以后,可能效果还不是很明显,接下来就要进行强化巩固阶段了,加速进行单词的扫描,每天可以看5页左右,当然也要看3遍以上,让那些单词融入到自己的脑海中去,这时的速度就比第一轮的时候快多了。到后期(大概12月份开始),基本上每天可以看10页左右,这样一周就可以看完整个大纲词汇了。当然在记忆的过程中,有些词汇经过屡次强化(这时候“正”字法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你要弄清楚一个单词你到底记了几遍才达到脱口而出它的汉语意思的地步)你已经很熟络了,达到了掌握的地步,就没有必要每天都看了,可以用彩色荧光笔作标记。当然,具体的细节问题因人而异,灵活应用。我去年就是用的这个方法记忆单词,效果很不错,利用琐碎时间就可以了。
  阅读方面,我推荐真题和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工具是张剑和曾鸣的那本真题解析以及考研英语阅读一本(我用的是人大的200篇,用哪本书不重要关键是好好利用,因为任何阅读练习的文章都是和真题无法相比的)。
  真题,真的是我们的法宝。以前在论坛上看别人的英语经验帖,发现很多人都推荐直接翻译真题,于是我也尝试着来做,没想到效果真的很不错。我们可以从02年以来的真题做,最好可以用一个大而厚的笔记本,从完形填空开始,逐字逐句的翻译真题,记住要每写一行要空出一行。整篇翻译完后,再对照黄皮书上的参考译文把自己的翻译结果利用空出的一行用红笔改造的和参考译文一致,这样完成以后,自己哪句译的不好就一目了然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研究自己的失误了,要学习译文是如何翻长难句的。刚开始的时候,会觉得很难,但要咬牙坚持下来,因为认真翻译真题不仅可以让你了解出题人的出题习惯,还可以锻炼自己的长难句分析(尤其是断句)能力,同时又增强了自己的英译汉的能力,对阅读理解,新题型,翻译,甚至于作**是大有裨益的。但这是个很耗时耗力的工程,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力和平和的心态。
  与此同时,要找一本阅读书进行训练。后面的题目可以做也可不做,做了错几道也根本不重要,因为我们做阅读是为了培养自己静下心来读一篇文章的理解能力,同时接触不同学科的逻辑方式和英文表达习惯及专业术语,拓宽自己的阅读面,用自己翻译真题的心得体会来检验自己的阅读能力。
  到了12月份的时候,是开始准备作文了。其实,作文无他,就是背诵范文。但所有的同学背的几乎都是那几十篇文章,考试的时候千篇一律也不好,所以一定要善于整合,用别人的精彩词汇创造富有自己特色的美文,即自己的作文模板。创造模板的方法论坛上有很多,我就不再赘述了。
  3.专业课
  专业课,是我这个跨专业考心理学的最惶恐的部分了。统考的专业课,要看六本书,但也不能局限于这六本书,2010年就有很多选择题和简答题是这六本基本书中没有包含的内容,因此,如果有能力就尽量多看,本来跨专业的基础就比较薄弱,我去年复习的时候就因为太急功近利了,把重点放到了大纲解析上,丧失了很多分数,导致专业课没有考的很好。但话说回来,现在这个时间估计大家也没什么心情去详看那些课本了。对于刚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来说,这更是个挑战。有一个思路比较清晰的方法,就是从网上下载2011年的心理学大纲,然后在后面的空隙依次写下2007、2008、2009、2010,然后把这四年的真题搜集到一起,开始整理统考的重点。举个例子,比如2007年的真题第一道选择题考察的是普心第一章的内容,就在大纲相应的位置上标上1*2’(表示这里有一个分值为2分的单选题),依次类推,把整张试卷归类到相应的位置后,再分别计算每一个部分的分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归类08、09、10年的真题,这样每个小的部分的分值就基本代表了它的重要性,而且哪里出过题哪里没出过也就一目了然了。
  普心,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的部分来说,普心还是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因为它是心理学中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内容。普心里有很多经典的实验,应该同实验部分结合起来看,这样有助于理解记忆。普心基本上占了100分左右,是产出比很高的一部分,因为基本上都是些记忆的部分,因此我们要对普心的每个细小的知识点都非常熟悉,保证普心能拿到90分以上,这是很容易实现的。到现在,大家应该基本浏览了两遍课本了,现在就可以着手于记忆了,每一章都要细看,要保证知道每个知识点都出自于课本的哪一章。到11月份就可以开始第二轮的复习,就是列表,系统地把整个普心的内容简练地罗列出来,把那些零碎的知识点串成网络,从一个结点入手,就可以联想到另外相关的内容,这就要自己动手总结比较好,一旦结成网络,思路就很清晰了,更有助于记忆。
  统计和测量方面,主要是偏理解。其实,我个人觉得统计倒不难,只是有些麻烦,张厚粲老师的那本书上的统计原理都是些最基本的统计基础,大家不要被那些繁琐的公式和冗长的证明给吓唬住了,都是纸老虎。要学会从宏观的角度理解统计,例如要先清楚统计中的那些检验的具体适用用途是什么,各个检验有什么前提条件要满足,然后结合书上的例题,以课后习题为练习,独立地解决统计问题。测量方面,主要是经典的测量理论及常用的测量量表,前者是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应该多看。
  发心,知识点也比较整,比较容易串起来复习。总结起来就是一些发展理论,及人的一生发展中心理的发展特点。教心考的相对来说比较少,大纲解析上的内容足够应付考试了。总之,发心教心和普心一样,要记忆的很多,需要下细功夫。
  最后说实验,对于跨专业的同学这应该是最难的部分了,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实验太抽象了,因此实验基础很重要,在看那些经典的心理学实验之前,一定要把实心的前两章内容弄明白,这是实心最基本的知识,涉及到实验的原则,类型等基本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
  总的来说,在11月份之前,还有充足的时间浏览各部分的课本,但进入11月份,就要进入强化巩固阶段了,开始认真记忆了。这个时候如果遇到记忆的瓶颈,就静下心来捋清楚学科的整个宏观脉络,看那些自己曾经总结过的“骨架”,不要求记住,只要求在脑海中过一遍,越来越熟悉,在脑中形成认知地图,考试的时候知道每一道题目可以在哪个版块搜寻即可。12月份是冲刺的阶段,开始对大纲解析进行地毯式的记忆,由于之前两个阶段打下了基础,这个阶段就比较容易记住了。一般来说,在考试之前,大纲解析至少要过六遍,对普心,发心,教心达到基本会背诵的地步。
  专业课的辅导书除了大纲解析外,我只用过三本,一本是北师大出的专业基础(这本书每年都出来的很晚,去年11月份才出,因此可以买上一年的,差别不是很大),可以跟大纲解析配套着看,适合第一轮复习,每章后面有很经典的选择题,要注意掌握,据说有原题出现;另一本是北大出版的心理学基础2000题,这本是去年刚出的,主要是选择题,部分题目过偏,大家做的时候应该有选择性,但这本书可以检验大家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总体来说不错:最后一本是鲁东出版社出的考研直通车之各高校历年真题集锦(好像是这名字,太久了,记不大清了),里面的题目都是统考前各大高校的真题,质量不错,可以拿来练练手,而且复试的时候可能也会用到,因为有些学校复试笔试考的就是统考前的真题。
  (三)总结篇
  考研是个声势浩大的工程,需要付出很多时间,金钱和精力,需要牺牲很多机会,但要相信回报是丰盛的,要学会享受有目标,且能为目标奋斗的日子,充满激情地去征服考研路上的挑战。
  1.静不下心怎么办?如果自己真的静不下心来投入到书中,那就放逐自己,找一些能够激励自己斗志的东西来刺激自己。听一些励志的歌曲,如汪峰的怒放的生命,飞得更高,周杰伦的蜗牛,范玮琪的最初的梦想,启程等,都是些很好的打气歌曲。还可以去跑步,打球,释放自己身体,进而松弛自己紧绷的神经,重新找回那个意气蓬勃的自己。
  2.辅导班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辅导班的银子花的还是很冤屈的,买的也许只是心理安慰而已,尤其到后期,上辅导班会打乱自己的计划,但具体效用还是得因人而异的,不可一概而论,这个大家自己权衡吧。
  3.一定要有战友。考研的时候挺脆弱的,如果自己孤单一人的话,很容易就被寂寞和恐惧击败,所以一定要有聊的来的战友一起奋斗,相互鼓励,可以一起占座,一起分享零食,一起讨论题目,一起展望考上后的未来……
  4.关于复试。复试的详细细节与流程,我今年4月份在坛子里发了篇详细的帖子,应该还能找的到。
  5.身体是本钱。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自己,定期去锻炼身体,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吃饭时营养要均衡,保证自己不轻易感冒,不口腔溃疡……因为,一旦身体不正常运转,耽误的不仅仅是时间,还会影响自己复习的心情,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6.关于前辈的问题。如果能找到自己目标院校的前辈是最好的,但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TA的身上,毕竟TA再怎么成功也无法代替你进考场,关键还是要看自己。
  最后,说一下:别人的经验只是别人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努力,加油!!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扫描二维码即可下载
手机做题 随时随地 知识点练习 真题演练
随时随地考研
考研从未如此简单
跨考手机网,考研资讯、考研资料这里都有,精彩在手中
腾讯微信:kkkaoyan
400-883-2220
周一至周日 8:00-18:00已解决问题
跨专业考研考心理学的话以后好就业吗?
浏览次数:1911
用手机阿里扫一扫
最满意答案
目前全国心理学比较好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大、中科院心理所、浙江大学等。但是就专业而言,也有的学校不错,比如公安大学的犯罪心理学等。心理学门类主要有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等学科专业。在国内,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为帮助备考2010年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了解心理学硕士生的职业前景,以便选择好自己未来的专业,考研1号特别组织人力梳理了相关资料,并对心理学各专业硕士的就业方向、薪酬状况、从业行业、就业前景、事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飨读者与文都学员。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状况扫描:在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各种各样的竞争也随之愈演愈烈,来自各方的压力也是不断增加。人们也日益注意到了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学&这个专业也被许多在考研大军中拼搏的学子看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就业流向主要包括高校、公安司法机关、中小学、医院诊所、心理咨询机构等,从事咨询、研究、教学、心理辅导等工作。但实际的就业情况与薪酬水平、事业发展等,还不太理想。尤其是一些岗位,社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并不多。一般就业情况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内一般有如下就业方向: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之一。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职业。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在企业从业里,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类工作,但是人数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还不成熟,市场需求还在培育开发之中。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还比较难获得较大的事业发展,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就业前景观察可以预计的是,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就业前景是比较良好的,一是社会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需要心理辅导与帮助,二是心理咨询逐渐受到各个行业、各类企业的认可,正在引进。文都教育心理学考试辅导中心认为,在未来几年中,心理咨询顾问将成为一种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的独特风景,而到高校从事教研工作仍然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途径。咨询顾问同样也涉及许多专业,包括学校咨询、老人医学、婚姻与家庭咨询、滥用财产咨询、康复咨询、事业咨询以及多元文化咨询。具体来讲,学校的心理咨询顾问们主要把精力集中在帮助中小学生们处理学业和个人问题,而康复顾问则主要帮助那些身体方面有问题的客户变得能自立。事业顾问帮助人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他们同样也帮助人们提高寻找工作的技巧,及应聘中面临的压力等。心理学研究方面的就业市场非常狭小,那些有博士头衔的人发现他们在为有限的就业机会而展开激烈的竞争。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心理学很难学,你是物流的,很难考过。建议选教育学类的或其他专业,就是不要选心理学。跨专业考心理学还要加考专业,基本上考过的可能性很小。|||只要你喜欢,努力的学习就没有问题,很多跨专业的考上名牌大学的例子,要相信自己。心理学现在还是比较热门的,就业也不错的。你可以去博仁(很好的心理学考研辅导机构)的网站看看,对你应有些帮助。|||不容易考,而且考研时会有三个方向基础,应用,发展与教育,本专业的都不容易考的,出路:如果你不想做心理咨询师的话还可以当老师,还可以去监狱,医院等部门工作。|||你应该是不想考数学吧跨专业考心理学的基本上成功率在10%以下不建议你跨专业考这个如果你现在是大三可以考虑一下行政管理专业,或者社会学专业如果你英语比较好的话可以考虑下英语类的专业
答案创立者
以企业身份回答&
正在进行的活动
生意经不允许发广告,违者直接删除
复制问题或回答,一经发现,拉黑7天
快速解决你的电商难题
店铺优化排查提升2倍流量
擅长&nbsp 店铺优化
您可能有同感的问题
扫一扫用手机阿里看生意经
问题排行榜
当前问题的答案已经被保护,只有知县(三级)以上的用户可以编辑!写下您的建议,管理员会及时与您联络!
server is 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跨专业心理学考研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